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中级考试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会计中级考试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会计中级考试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会计中级考试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提示:本章重点章,是计算题、综合题的主要命题来源,考试中的分值在15分左右。

本章重点: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各个要素(收入、扣除项目、不得扣除的项目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等。

本章难点: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界定;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的区分;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企业特殊业务的所得税处理;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的抵免。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了解)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及税率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点睛:

我国采用“法人所得税”模式,法人的分支机构由法人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但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如果属于法人企业,应当就其从合伙企业分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我国税法按照“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相结合原则,把纳税人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他们依法负有不同的纳税义务。

(一)居民企业

1.居民企业的范围

(1)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2)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即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居民企业的“无限纳税义务”

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港、澳和台地区成立的企业,参照适用上述规定。

(二)非居民企业

1.非居民企业的范围

(1)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境内也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的“有限纳税义务”

(1)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纳税范围包括:①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②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纳税范围包括: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缴税方法为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在港、澳和台地区成立的企业,参照适用上述规定。

●关于本节第一个大问题“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我们看2个例题。

【例题1·多选题】依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A.登记注册地标准

B.所得来源地标准

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根据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登记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例题2·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属于非居民企业()。

A.在我国注册成立的沃尔玛(中国)公司

B.通用汽车(中国)公司

C.在百慕大群岛注册,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企业

D.在百慕大群岛注册,实际管理机构在英国,但收入中有百分之五十来自于中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可见A、B、C 均属于我国税法上的居民企业。D属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一)应税所得范围及类别

企业应税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二)应税所得来源地标准的确定

应税所得,包括: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和境外的各项所得;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应税所得。境内、境外所得的来源地,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 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

(1)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2)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3)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举例:美国的甲企业,转让持有的中国上海乙公司股票5万股,受让方为德国的丙公司,则美国的甲企业股票转让所得来源地是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德国,因为转让标的——股票的发行公司是中国上海的乙公司。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举例:中国A公司投资于日本B公司,则A公司来源于B公司的股息红利所得属于境外所得,因为分配所得的企业——B公司所在地在日本。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关于本节第二个大问题“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我们看1个例题。

【例题·单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应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所在地,或者按照其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销售货物所得

B.权益性投资所得

C.动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所得来源地标准。根据规定,选项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选项B,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选项C,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选项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一)法定税率

1.适用25%税率的主体:

(1)居民企业;

(2)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2.适用20%税率的主体:

(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2)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二)优惠税率

1.20%的优惠税率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15%的优惠税率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10%的优惠税率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关于本节第三个大问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我们看2个例题。

【例题1·单选题】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

A.10%

B.20%

C.25%

D.3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根据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

【例题2·单选题】(2013年)境外甲企业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2012年8月,甲企业向我国居民纳税人乙公司转让了一项配方,取得转让费1000万元,甲企业就该项转让费所得应向我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万元。

A.250

B.200

C.150

D.1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1000×10%=100(万元)。

第三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一、一般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亏损

以上公式的适用,注意如下几点:

1.关于收入与扣除项目,注意两点

(1)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链接:公司法规定,公司利润分配顺序的第一顺序为“弥补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其中“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就是这里所规定的“结转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2)企业清算所得,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计算后的余额。

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

清算企业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解释: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债务清偿损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债务清偿损益=债务的计税基础-债务的实际偿还金额

举例:A企业停止生产经营之日的资产负债表记载:资产账面价值3360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3890万元、资产的可变现净值423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3750万元、负债计税基础3700万元、最终清偿额3590万元;企业清算期内支付清算费用70万元,清算过程中的相关税费为20万元,以前年度可弥补亏损100万元。则:

清算所得=4230-3890-70-20+(3700-3590)-100=260(万元)。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遵循两个原则:

(1)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2)遵循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

●关于本节第一个大问题“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一般规定”,我们看1个例题。

【例题·单选题】某居民企业2008年度发生亏损,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该亏损额可以用以后纳税年度的所得逐年弥补,但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200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3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纳税年度亏损的结转。根据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2008年度发生的亏损,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13年。

二、收入总额

(一)收入总额概述

1.收入总额的形式和范围

形式: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

范围:(1)销售货物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3)转让财产收入;(4)股息、红利等权

益性投资收益;(5)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接受捐赠;(9)其他收入。

2.企业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1)分期收款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二)销售货物收入

1.企业销售商品一般性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已经交付)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2.采取下列特殊销售方式的,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时间: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3.其他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1)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2)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3)商业折扣: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4)现金折扣: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解释:

所谓现金折扣,指销售方为敦促顾客尽早付清货款而提供的一种价格优惠。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为:2/10,1/20,n/30。即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1%,30天内全额付款。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现金折扣不得从应税收入中减除。

(5)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6)对于企业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商品的,其赠品不属于捐赠,应按各项商品的价格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收入,其商品价格应以公允价格计算。

(三)提供劳务收入

1.提供劳务一般性收入金额的确认

当期劳务收入=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即应收或已收合同价款×完工进度-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当期劳务成本=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

举例:完工进度,如2014年5月1日,甲公司和乙公司提供劳务的合同生效,按照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取得劳务总收入为500万元,分18个月完成,即到2014年12月31日截止,则2014年度甲公司的劳务收入应当按照完工进度计算,以5月1日-12月31日时间段的8个月为准,即:500×8/18=222.2万元。

2.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

(1)安装费。应根据安装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对商品销售附带安装的,安装费应在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2)宣传媒介的收费。应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应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3)软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4)服务费。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

(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6)会员费。对只取得会籍而不享受连续服务的,在取得会费时确认收入。一次取得会费而需提供连续服务的,其会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7)特许权费。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8)劳务费。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四)其他收入

1.转让财产收入

(1)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2)股权转让所得=转让股权收入—所发生的成本。

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2.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3.利息收入

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4.租金收入

如果合同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的收入。(即无需在一个纳税年度一次性纳税)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6.接受捐赠收入

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7.其他收入

企业发生债务重组,应在债务重组合同或协议生效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关于本节第二个大问题“收入总额”,我们看1个例题。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B.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收到货款或索取货款凭证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

C.被投资企业以股权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时,投资企业应作为股息、红利收入,相应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D.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应税收入的确认。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选项B错误;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选项C 错误。

三、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但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1.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部分,属于不征税收入。

2.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

3.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关于本节第三个大问题“不征税收入”,我们看1个例题。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A.股权转让收入

B.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D.接受捐赠收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根据规定,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不征税收入,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

(一)一般扣除项目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成本与费用

(1)工资薪金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支出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职工或者受雇

有关的其他支出。

举例: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发生的支付给职工的地区补贴、物价补贴、误餐补贴等,属于工资薪金中的“补贴”,由企业向职工支付,所以可税前按照工资薪金支出扣除。但“独生子女补贴”跟职工受雇无关,不是由企业发放,而是由政府计生部门负责,所以不能计入企业工资薪金范围。

(2)社会保险费

①企业依照国家规定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五险一金)

②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③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一般不得扣除。

(3)职工福利费

①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③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④对于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可以据实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以上(1)-(3)即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属于广义上的劳动力“成本”部分,允许依法税前扣除。以下(4)-(8)属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费用”支出,可依法税前扣除。

(4)业务招待费支出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应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且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举例:某企业201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全年发生业务招待费25万元,且能提供有效凭证。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业务招待费的60%为25×60%=15(万元),当年销售收入的5‰为2000×5‰=10(万元)。因此,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0万元。

(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利息支出

准予扣除的利息支出包括:

①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

(7)非居民企业的管理费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8)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税金

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故不在扣除之列。

3.损失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损失准予扣除,但损失有赔偿的,应就损失减除赔偿后的余额依法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的“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一般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4.其他支出

(1)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财产保险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3)企业依照规定提取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4)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5)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①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②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二)特殊扣除项目

1.公益性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解释: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2.租赁费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点睛:注意租赁期限跨年度,要注意分摊租金。如2014年3月1日甲企业承租乙公司设备一套,合同约定租期18个月,租金共计18万元。则甲企业2014年度可在税前分摊的租赁费支出,为3-12月共计10个月的租赁费10万元,其余8万元只能在2015年税前扣除。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3.汇兑损失

汇兑损失除已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以外,准予扣除。

(三)禁止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但不包括纳税人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

解释:银行加收的罚息属于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

5.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包括: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等不得扣除。

●关于本节第四个大问题“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我们看4个例题。

【例题1·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有()。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土地增值税

D.增值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根据规定,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扣除增值税。

【例题2·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一定比例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是()。

A.纳税人直接向某学校的捐赠

B.纳税人通过企业向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

C.纳税人通过电视台向灾区的捐赠

D.纳税人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根据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例题3·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支出项目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A.税收滞纳金

B.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

C.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D.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根据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和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例题4·综合题】计算某居民企业2013年度的广告费用,业务招待费,财务费用,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公益性捐赠等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关信息如下: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电冰箱,2013年度销售电冰箱取得不含税收入4300万元,与电冰箱配比的销售成本2830万元;出租设备取得租金收入100万元;实现的会计利润422.38万元。与销售有关的费用支出如下:

(1)销售费用825万元,其中广告费700万元;

广告费用:限额=(4300+100)×15%=660万元

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00-660=40万元

理由: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管理费用425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45万元;

业务招待费限额:(4300+100)×5‰=22万元

45×60%=27万元

应当以两者中的低者为准,所以业务招待费限额为22万元

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45-22=23万元

理由: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应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不能全额在税前扣除,且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3)财务费用4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25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20万元(当年金融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8%);

准予扣除的利息支出=250×5.8%

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20-250×5.8%=5.5万元

理由: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

(4)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270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41万元、工会经费7.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

职工福利费限额=270×14%=37.8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41-37.8=3.2万元

工会经费限额=270×2%=5.4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5-5.4=2.1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限额=270×2.5%=6.75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6.75=2.25万元理由: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营业外支出150万元,其中包括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的捐款75万元。

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422.38×12%=50.6856万元

公益性捐赠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5-50.6856=24.3144万元

理由: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五、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企业资产概述

企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且与取得的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二)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1.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必要的实际发生数):

(1)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建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4)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5)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6)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合理确定的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4.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除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5.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特殊规定

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方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6.特殊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规定

(1)特殊行业的范围

①生物药品制造业,

②专用设备制造业,

③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④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⑤仪器仪表制造业,

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

(2)特殊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时间节点

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3)特殊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

①这些行业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

a.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b.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②所有这些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③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1.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方法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合理确定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四)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1.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解释:商誉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自创商誉因其不能合理、可靠地计量而被排除在传统的会计确认体系之外。所以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4.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五)长期待摊费用

准予扣除的长期待摊费用: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解释: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的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六)投资资产

1.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投资资产按以下方法确定投资成本:

(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七)存货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扣除。

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3)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

(八)资产损失

扣除的总原则: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在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资产损失根据不同标准,可做如下分类:

1.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审批的资产损失。

除此以外的都属于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2.资产损失按资产形式可分为货币资产损失和非货币资产损失

(1)企业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预付)账款损失等。

现金损失,如现金短缺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存款损失,如银行破产关闭存款无法收回;

应收账款损失,逾期3年以上,有催收磋商记录,债务人连续3年资不抵债、亏损等,3年无业务往来的。

(2)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包括:

①存货盘亏损失

②固定资产损失

③在建工程损失

④生物资产损失

⑤企业由于未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净值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认定为资产损失。

3.企业“投资损失”,分为债权性投资损失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

(1)债权性投资损失(如坏账损失)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依据相关证据认定。

(2)企业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

可税前扣除的企业股权(权益)投资损失=账面全部损失额-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

●关于本节第五个大问题“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我们看5个例题。

【例题1·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资产中,计提的折旧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A.运输工具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D.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例题2·判断题】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例题3·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根据规定,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计算折旧最低年限为4年。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可计提折旧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是()。

A.经济林

B.防风固沙林

C.用材林

D.存栏待售的牲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根据规定,可计提折旧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的是()。

A.存货盘亏损失

B.固定资产丢失损失

C.现金盘点短缺损失

D.银行存款损失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根据规定,AB属于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CD属于企业货币资产损失。

六、企业特殊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重组,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如企业改制)、债务重组(如债转股、资产抵债)、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

解释:企业重组涉及企业资产价格变化,包括:

(1)资产价格不变,即平转;

(2)资产售价高于资产净值,即利得;

(3)资产售价低于资产净值,即损失。

这些企业资产价格变化,会影响到计税基础,因而需要在税务上予以政策处理。

1.企业法律方式的改变

(1)形式

法人与非法人企业之间的转化、注册地移至国外等。

(2)税务处理方法

视同成立新企业,原企业依法清算。

2.企业债务重组

(1)企业债务重组的形式

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如债转股、债务人用资产抵债、债权人减少债务的本金或利率等,法律上视同资产交易。

(2)企业债务重组的税务处理

①计税政策:凡是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确认为债务人的重组所得;相反则作为债务人的重组损失。

②税务处理:企业债务重组所得超过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的,可在今后5个纳税年度内均匀计入所得额;低于50%的则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纳税。

3.企业股权收购

支付方式: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及两者的组合。

(1)股权收购的一般税务处理方法

一是被收购企业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作为出资方属于投资行为,不需缴税;

二是股权转让交易价格一般是协议价或市场评估价,价格水平的确定均应符合“公允价值”,

其与资产净值的差额即为所得或损失;

三是收购方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入账资产据此可以进行折旧或摊销。

(2)股权收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整体收购的税务处理)

①整体收购的界定

收购企业的股权收购比例,不得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且收购企业支付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总额的85%;

举例:整体收购,如A公司欲整体收购B公司的全部股权5万股,其中收购方A公司用本公司发行的“a股票”去支付购买B公司发行的“b股票”的部分不得低于交易总额即5万股的85%,其余部分可用货币、资产等支付。

②税务处理的方法

a.被收购企业的股东所取得的新股权可以按原股权净值计算入账,而不计算利得部分,从而不用缴税。(收购企业以本企业的股权购买被收购企业股东手中的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b.收购企业取得的新资产也可以按原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入账,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非股权支付)

③被收购企业取得的新股权将合并到收购企业的总股权中,其今后缴税事项随收购企业正常缴税事项进行,不须做特别调整,即“保证不变”。

举例:上例中,因为B公司被A公司整体收购了,所以B公司取得的收购方的“a股票”,将合并到收购企业A公司的总股权中,不须做特别调整。

4.企业资产收购

其税务处理与企业股权收购的政策处理一致。

5.企业合并

①企业合并的“一般性税务处理”:

企业合并应视同被合并企业的终结,实行企业清算,税务处理的规则如下:

一是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要重新评估,其资产的入账价格要按公允价值原则确定,并据此进行折旧或摊销;

二是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的资产要进行清算,如存在所得部分要依法纳税;

三是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的经营性亏损在清算时要消化掉,不得带入新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②企业合并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a.企业合并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

一是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总交易的85%;

二是在同一控制下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行为。

b.企业合并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完全继承)

符合上述条件的,合并后的企业可以继承合并前企业的纳税事项和亏损。即:其合并企业接受的资产和负债可以不变,按被合并企业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和入账处理,同时,被合并企业在合并前所有的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继承;允许合并企业弥补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

6.企业分立

(1)一般性税务处理

①派生分立

举例:A分出B,A继续存续——派生分立。

a.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其分立出去的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举例:被分立企业A分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若低于其计税基础,则为“损失”;若高于其计税基础的则为“利得”。“利得”部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b.分立企业接受的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并进行入账处理;

c.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的对价视同被分立企业的分配处理,即有收益视同“利得”,依法纳

税。

举例:被分立的A公司因为其部分资产被分出,所以A公司的股东所持与A公司分出资产对应的部分股票,需要A公司回购,A公司向股东回购股票的价款若高于股东当初买入股票的价格,则意味着股东有利得,应依法纳税。

②新设分立

举例:A公司分解为B和C两公司,A公司解散。

a.被分立企业不再存在的,其分立出去的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然后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按企业清算进行纳税处理,即有收益视同利得部分纳税。

b.分立企业接受的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并进行入账处理;分立的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2)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分立前后完全继承)

①条件

一是被分立企业的股东继续按原持股比例取得新企业的股权,即100%转股;

二是对于实行股权支付的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总支付金额的85%。

举例:即原A公司股东所持股票,用分立后的B或C公司股票置换部分不低于原A公司股东所持股票的85%,其余部分B或C公司可用其他方式支付。)

②税务处理:

一是被分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不做调整,直接可以做为分立企业的计税基础入账处理;

二是被分立企业相关分立资产的纳税事项由分立企业继承;

三是被分立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可以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计算,并带入分立企业由其进行弥补。

7.企业重组特别规定

(1)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转划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

一是划出方企业与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

二是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

三是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

(2)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①企业对外投资的非货币性资产,应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②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3)企业重组(如资产或股权的收购)非股权支付部分,仍应在交易当期计算相关的所得或损失,并按规定办法计算缴税。

(4)企业在重组发生前后12个月内分步对其资产、股权进行交易,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其视为一项重组交易进行税务处理。

(二)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

1.下列企业应进行清算的所得税处理:

(1)按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

(2)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包括:

①企业合并,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的资产要进行清算,存在所得部分要依法纳税;

②企业新设分立,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按企业清算进行纳税处理,有收益视同利得部分纳税。

2.“企业清算”所得税处理的内容:

(1)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确认债权清理、债务清偿的所得或损失;

(3)改变持续经营核算原则,对预提或待摊性质的费用进行处理;

(4)依法弥补亏损,确定清算所得;

(5)计算并缴纳清算所得税;

(6)确定可向股东分配的剩余财产、应付股息等。

3.清算所得的确认

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成本)-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债务清偿损益

企业应将整个清算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计算清算所得

4.股东分得的剩余资产的处理

(1)被清算企业的股东分得的剩余资产的金额,其中相当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按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2)剩余资产减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低于股东投资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股东的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

(三)企业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所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者资产处置收入,应当依法进行税务处理,依法纳税。具体规定主要有4点:

1.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用于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相同或类似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解释:即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可在税前扣除。

2.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解释:折余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已提折旧以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又称“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或“固定资产账面剩余价值”。

3.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前述规定处理。

●关于本节第六个大问题“企业特殊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我们看2个例题。

【例题1·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重组一般性和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将注册地移至国外的,应视同成立新企业,原企业依法清算

B.企业债务重组所得,均应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纳税

C.企业合并,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的资产要进行清算,存在所得部分要依法纳税

D.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的经营性亏损在清算时要消化掉,不得带入新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重组一般性和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将注册地移至国外的,应视同成立新企业,原企业依法清算。企业债务重组所得超过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的,则可在今后5个纳税年度内均匀计入所得额;低于50%的则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纳税。

【例题2·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B.企业清算应当依法确认债权清理、债务清偿的所得或损失

C.企业清算,应依法弥补亏损,确定清算所得,计算并缴纳清算所得税

D.企业应将整个清算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计算清算所得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企业清算所得税处理的内容:(1)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2)确认债权清理、债务清偿的所得或损失;(3)改变持续经营核算原则,对预提或待摊性质的费用进行处理;(4)依法弥补亏损,确定清算所得;(5)计算并缴纳清算所得税;(6)确定可向股东分配的剩余财产、应付股息等。

企业应将整个清算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计算清算所得。

七、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4.营改增试点中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不含增值税的(劳务或服务)收入,全额作为应税所得额。

●关于本节第七个大问题“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我们看1个例题。

【例题·多选题】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下列所得,应按收入全额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

A.股息

B.转让财产所得

C.租金

D.特许权使用费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规定,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企业抵免境外所得税额后实际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企业实际应纳所得税=企业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企业所得税减免、抵免优惠税额-境外所得税抵免额

●关于本节第一个大问题“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我们看1个综合性例题。

【例题·综合题】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14年经营业务如下:

(1)取得销售收入5000万元,销售成本22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1340万元(其中广告费900万元),管理费用96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0万元),财务费用12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20万元(含增值税240万元),营业外收入14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大全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大全 根据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 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重新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重新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另外;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如果上年度年终结账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需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 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扣除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但多计多提费用和支出,应予以调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处理方法 许多企业在税务机关汇算清缴后往往忽视进行账后调整工作,企业在清缴后如不按税法规定进行账务调整,势必会给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带来不利因素和不良后果。如果企业将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多计或少计,或用其它方式人为地虚列利润等,就会增加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利润,而已作纳税处理的已税利润在以后年度又极容易出现继续征税等情况,使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多提的短期借款利息,下年度如冲减财务费用也会增加利润,造成所得税重复计征,还会使企业财务状况和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对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呢?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在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根据汇算清缴后账务调整的原则,举例说明账务调整方法 (一)调增调减利润的会计账务处理 (例1)某企业1999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总额为600000元,所得税为198000元。调增当年度利润190000元,其中年终多结转在产品成本49000元,多提短期借款利息85000元,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19000元末转为营业外收入,职工福利支出37000元直接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调减利润101000元,其中少摊待摊费用11000元,少提福利费9000元,补交营业税39000元,生产费用误记在建工程31000元,少提折旧11000元。其他还有企业购买国债利息收入20000元,滞纳金2000元,被没收财产损失20000元,工资总额超支23000元,赞助费支出20000元,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60000元。 1.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调增利润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49000 预提费用85000 固定资产清理19000 应付福利费37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0000 2.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调减利润会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1000 贷:待摊费用11000 应付福利费9000 应交税金营业税39000 在建工程31000 累计折旧11000 (二)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的纳税调整 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着内容和时间的差异,由此导致的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都应作纳税调整。例1中,国债利息收入、滞纳金、被没收财产损失、工资超支、赞助费支出都属永久性差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属时间性差异,由此两种差异引起的纳税调整,一般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调整的差异额与会计利润合并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只作纳税调

(金融保险)金融企业会计期末试卷A卷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试卷A卷 学号姓名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金融企业经营活动所引起的、、 及、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 2.经济业务发生后,涉及表内科目的,采用记帐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采用记帐法。 3.为了简化核算手续,每一笔现金收、付业务发生后,只编制一张或 传票,不编制“”科目传票。 4.金融企业存款按吸收存款的对象分,有和。 5.各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按管理要求划分为、、 和。 6.活期储蓄存款的利息不是逐笔计算,而是以每年的为结息日,储蓄机构按 利率结计利息一次,如果不到结息日储户全部提取活期储蓄存款,应按银行活期储蓄利率计算利息。 7.托收承付结算每笔金额起点为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元。 8.担保贷款可以分为、、。 9.按照外汇交易交割期的不同,可将外汇分为和。 10.存放国外同业科目属性质科目;国外同业存款项科目属于性质科目。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设置借方、贷方、余额和积数四栏金额,适用于在账页上加计计息积数的账户是乙种账。 2.( )银行对行名与行号不一致的报单,应根据行名来处理报单。 3.( )贷款业务的核算要求是严格贷款的发放手续,监督贷款的使用和收回,并为信贷部

门提供正确的贷款数据。 4.( )银行是全国的现金出纳中心。银行现金出纳工作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5.(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6.( )一般存款账户是存款入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而开立的账户。 7.( )基本存款账户是单位和个体经济户在银行开立的。用于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8.( )计算利息时,应注意存期与利率在计算单位上的一致性,即存期以天数计算时,用日利率;存期以月计息时,用月利率;存期以年计息时,用年利率。 9.( )银行对单位活期存款系按年结息,于每年6月20日结计利息。 10.( )外汇买卖科目分户账的外币余额为贷方,人民币余额一定为借方。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存款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主要账户是。 A.一般存款账户 B.临时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基本存款账户 2.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是。 A.保证贷款 B.担保贷款 C.质押贷款 D.抵押贷款 3.客户买入外汇时,应选用的价格是。 A.钞买价 B.钞卖价 C.汇买价 D.汇卖价 4.下列各项属于金融企业负债的是。 A.同业存放款项 B.存放同业款项 C.投资 D.票据贴现 5.活期储蓄存款在每年的6月30日结息,利息按计算。 A.按存入日挂牌公告利率 B.按支取时挂牌公告利率 C.按当年1月1日挂牌公告利率 D.按结息日6月30日利率 6.某储户2001年3月20日存入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10000元,存期1年,2002年5月20日支取。存入时1年期存款利率2.25%,活期存款利率0.99%,2002年2月21日1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1.98%,活期存款利率0.72%。扣除利息所得税后,实际应向储户支付利息。 A.241.50元 B.193.20元 C.189.60元 D.168元 7.对于出票人签发的空头支票、印鉴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和使用密码的地区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按照处以罚款。 A.支票面额的5% B.支票面额的3% C.支票面额的5%但不低于1000元 D.支票面额的3%但不低于1000元 8.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9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9.银行为客户结汇买入外汇,应用。 A.汇买价 B.汇卖价 C.钞买价 D.中间价 10.自营证券业务期末计价按原则计量。 A.成本法 B.市价法 C.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D.票面法

税务会计分录大全

税务会计分录大全 为了准确反映纳税人各时期各种地方税费的计缴情况,统一、规范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我们根据财政部颁发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有关税收征管规定,并参考有关专业人士意见,结合本地区经常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编写了这套《税务会计指引》,纳税人应在发生地方税收涉税事项时,按本税务会计指引进行记账和核算。 会计科目 纳税人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有关地方税收涉税事项核算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以下会计科目: 科目编号科目名称 2171 应交税金 217103 应交营业税 217105 应交资源税 217106 应交企业所得税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7109 应交房产税 21710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0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0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2176 其他应交款 217601 应交教育费附加 217602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217603 应交堤围防护费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701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应用指南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通常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比如,上述企业因某事项在当期确认了100万元负债,计入当期损益。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于购买日比较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按照本准则规定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本准则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外。沿用上述举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

企业所得税的帐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帐务处理 一、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50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70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会计处理方法 1.按月(季)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发生的亏损总额。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1)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再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的所得税,记: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月末或季末企业按规定预缴本月(或本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企业应将“所得税”科目借方余额作为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以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 ①递延法。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不需要调整由于税率的变更或新税的征收对“递延税款”余额的影响。发生在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照原发生时的税率计算转销。 企业采用递延法时,应按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科目,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照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税款,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各期转销时,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贷记“所得税”科目。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②债务法。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时转销。在税率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

内容摘要: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年度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年度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一、自查自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 (一)调表不调账。 凡当期不能税前扣除,以后各期均不得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永久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无须调账: 1、2001年度支付工商局罚款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但税法规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2001年度该企业员工20人。按计税工资月均800元计算,可税前扣除192000元。企业实际发放工资252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但超标准支付的60000元(252000-192000),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2001年补缴1999-2000年度的职工养老金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列支。根据税法“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该三项共计1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调表又调账。 凡当期不能扣除,以后年度按规定可分期摊销或计提并允许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时间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漏缴的企业所得税,并调账转回,在以后年度按规定税前扣除。 1、该公司为开发某商品房项目,贷款2000万元,2001年度支付借款利息1020000元,计入“账务费用”科目,但该项目尚未完工。根据税法“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所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项目完工实现销售时,再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开发成本”1020000元,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20000元。 2、2001年度购买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办公桌10张(单价为2000元)、共计20000元,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根据税法“资本性支出不得一次性扣除”的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以后年度根据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可分期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并在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元。 3、某幢商品房已竣工,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成本1080000元,单位成本1080元。2001年度销售500平方米,应结转“经营成本”540000元,误按单价1800元结转“经营成本”900000元。多结转的360000元(900000-540000),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以后年度实现销售时,予以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开发产品”360000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四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題 1、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 A.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含两年)的贷款 B. 一年以上,三年以下(含三年)的贷款 C. 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含五年)的贷款 D.贷款期限在五年(不含五年)以上的贷款 2、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贴现资产—面值”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其差额应记入()。 A.“利息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D.“营业外收入” 3、在资产负债表日,贷款的“利息收入”是根据()。 A.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B.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C.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D.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4、“贷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反映了商业银行尚未收回贷款的()。 A.公允价值 B.历史成本 C.摊余成本 D. 现值 5、“贷款损失准备”账户是银行的()。 A.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B.资产类账户 C. 负债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6、为了正确核算贷款合同确定的贷款金额与实际发放的贷款金额之差,应设置和运用的账户是()。 A. “贷款——本金” B. “贷款” C. “贷款——利息调整” D. “贷款——资产减值”

7、本行向永鑫公司发放贷款100万元,期限一年,到期一次还本,设利息按年收取,合同利率为7.5%,实际利率为7.8%。鸿运公司实际收到的贷款为()。 A. 100万元 B. 大于100万元 C. 小于100万元 D. 不确定 8、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抵押物的价值不能低于贷款数额,其计算公式为()。 A.抵押贷款额=抵押物历史成本×抵押率 B. 抵押贷款额=抵押物可变现净值×抵押率 C. 抵押贷款额=抵押物重置成本×抵押率 D. 抵押贷款额=抵押物现值×抵押率 9、在资产负债表日,贷款的“应收利息”是根据()。 A.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B.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C.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D.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10、对确实无法收回贷款进行会计处理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A.借:贷款损失准备 B.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本金C.借:贷款损失准备 D.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已减值贷:贷款—利息调整 二、多项选择題 1、贷款的初始计量金额的确认应是下列哪两项之和(). A. 公允价值 B.交易费用 C. 历史成本 D.摊余成本 E. 现值 2、贷款后续计量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调整后的结果。调整事项包括()。 A.加上已偿还的本金 B.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C.加上或减去采用直线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 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企业所得税退税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退税的小企业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依据2013年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实行企业所得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政策性减免)的小企业,应先按照规定计提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再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收到时: (1)收到本年度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2)收到以前年度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如果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且当地税务机关批准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可以不作账务处理,也可进行以下处理: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确认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三、如果减免的所得税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减免: (1)所得税退税作为国家投资,形成专门的国家资本。 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2)所得税退税款作为国家对所有投资人的赠与,用于企业发展再生产。 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所得税退税款作为专项用于某个项目、设备、特定人群的资金。 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交款———××部门 其他应付款———××项目 使用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上述1-3项退税均没有对企业税后利润产生影响。 (4)所得税退税款部分用于企业的发展、部分按照规定上交有关部门。收到退税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应交款———××部门。 使用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部门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课程名称:金融企业会计 课程教材:《金融企业会计》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 课表时间: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任课老师:付小雨 院系专业:SJ 商学院财务管理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三章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单位定期存款的金额起点为( )。 A.5 000元 B.1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2.华联超市本计息期贷款计息积数99 088 725元,本月一笔转账借方传票3 000元记账串户,应借记“华联超市贷款户”,而错误地贷记“华联超市贷款户”,本月6 日发生错账,12日发现并更正。计算累计计息积数时,华联超市贷款户的累计计息积数应( )。 A.调增18 000元 B.调减18 000元 C.调增21 000元 D.调减21 000元 3.活期储蓄存款定期结息,计息按( )计算。 A.存入日挂牌公告活期利率 B.支取时挂牌公告活期利率 C.当年1月1日挂牌公告活期利率D.结息日挂牌公告活期利率 4.单位活期存款结息日一般为( )。 A.每季末月20日 B.每年6月30日 C.每季末月30日 D.每年6月20日 二、多选题 1.关于单位活期存款利息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采取定期结息法 B.按日计息,按年结息 C.按日计息,按季结息D.计息期间遇利率调整,分段计息 E.计息期间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2.银行存款的利息核算可采用( )。 A.余额表 B.日计表 C.总账 D.乙种账 E.甲种账 3.活期储蓄存款的特点有( )。 A.存款有息B.1元起存 C.多存不限D.随时存取 E.不定期限 三、判断题 1.银行计提利息收入是指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取利息收入。(×) 2.单位定期存款既可以办理转账,也可以支取现金。(×) 3.利用积数法计算利息,关键在于计息积数。计算积数可以使用余额表和分户账。 (√) 4.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内如遇利率调整,按原定利率计息。逾期支取,逾期部分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四、会计分录题 1.请用计息余额表方法计算利息并做相关会计分录。 假定某银行开户客户李某本季度每日余额总和为741 637.85元,月利率为0.24%。请计算本季度利息总和,并做计息日会计分录。 741 637.85*0.24%/30=59.33元 借:利息支出——个人活期存款利息支出 59.33 贷:应付利息——个人活期存款应付利息 59.33 借:应付利息——个人活期存款应付利息 59.33 贷:吸收存款——个人活期存款 59.33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 重新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重新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企业在汇算清缴时,计算的实际全年应纳税额多于全年已预缴的所得税税额,其少交的部分,应于下一年度缴纳时补缴。 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实际补缴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多缴的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抵缴。 3.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会计处理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金融企业会计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计量是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计算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其假定()。 A.币值变动会计账务随之调整 B.币值不变 C.币种不变 D.按现值记账 2.融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但承租人却作为资产核算,其依据的会计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对于各项资产进行计价,这是依据于()会计原则。 A.重要性 B.可比性 C.及时性 D.谨慎性 4.下级行对上级行制定的各项制度、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 A.及时反映,在未修改前仍执行原规定 B.向上级反映意见的同时,修改补充 C.自行修改或废除 D.暂不执行,向上级反映 5.下列各项,属于金融企业资产的是( )。 A.拆入资金 B.吸收存款 C.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D.实收资本 6. 资产应当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是( )。 A.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 B.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 C.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D.未来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7.下列应当确认为负债的是( )。 A.一项诉讼中,本银行为被告 B.一项诉讼中,本行为原告 C.承兑商业汇票 D.发行金融债券 8.()假设,是为明确划分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提出的。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9.客户以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表明某商业银行()。 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负债增加,资产减少 10.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与管理 B.管理与监督 C.核算与监督 D.监督与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作出的设定。其包括()。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题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金融企业负债的是()。 A.一般风险准备 B.拆入资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资产减值损失 2.用以反映债权债务或权利责任已形成,但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会计事项以及保管债券、单证等事项的是()。 A.表内科目 B.表外科目 C.资产科目 D.负债科目 3.需要根据期末科目总账的余额方向确定其资金性质的会计科目是()。 A.资产类 B.负债类 C.资产负债共同类 D.所有者权益类 4.以下哪种票据可以有贴现行为() A.银行本票B、支票 C.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5.单位活期存款结息日为()。 A.每季末月20日 B.每年6月30日 C.每季末月30日 D.每年6月20日 6.单位定期存款()为金额起点。 万元万元 7.下面各行处之间的往来属于同业往来的是()。 A.中国银行甲支行和中国银行乙支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B.中国银行甲支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乙支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C.中国银行甲支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乙支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D.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某支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8、商业银行同业拆入的资金可以用于()。 A.发放贷款 B.购买固定资产 C.清算票据交换差额 D.归还中央银行贷款 9.某商业银行本次缴存存款时,财政性存款余额为1 360万元,上次财政性存款余额为1 352万元,则本次应( )。 A.调增8万元 B.调增1万元 C.不足10万元,不予调整 D.调减8万元 10.各商业银行总行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属于()。 A.备付金存款账户 B.法定准备金存款账户 C.贷款准备存款账户 D.备付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合一账户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2、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科目既属于资产、又属于负债,余额同时反映在借、贷方。() 3、单位和个人在同城结算各种款项均可使用支票。() 4、各商业银行相互拆借资金,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存款账户,不可以相互直接拆借资金。() 5、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之日起最长不超过1个月。() 6、金融企业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帐户,从金融企业看,属于负债性质.() 7、一般存款帐户是存款人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而开立的帐户。() 8、汇兑结算只适用于在银行开有账户的汇款人汇拨各种款项。() 9、某支行票据交换提入票据后,经审查,开户单位文化用品公司签发的面额为10000元的支票为空头支票,计收罚款500元。()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的调整分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的调整分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问: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到纳税调整、补缴税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答: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应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将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地方,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将会计所得调整为应纳税所得,套用适用税率计算得出年度应纳税额,与年度内已预缴税额相比较后的差额,确定应补或应退税款。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如何做调整分录的问题。如果是属于会计和税收法规的差异导致的调整,比如有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福利费等费用超过税前扣除标准,不是会计处理错误,那么只在汇算清缴报表上显示就可以了,不需要做会计分录。也就是所谓的调表不调账。如果是会计差错,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涉及损益的,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如果需要补缴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如果汇算清缴计算结果是多交了所得税,并在税局办理了退税,那么要做相反的分录。 相关问题连接:

金融企业会计(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金融企业会计(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 )天没有收回的贷款。 A.30 B.60 C.90 D.180 2.资产是指( )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A.现在的交易或事项 B.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C.将来的交易或事项 D.估计的交易或事项 3.所有者权益是指银行所有者在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 )的余额。 A.负债减去资产 B.净资产减去负债 C.资产加负债 D.资产减去负债 4.存款人因特殊资金用途的需要而开立的账户,如基本建设基金户等,称为( )。 A.一般账户 B.基本账户 C.专用账户 D.临时账户 5.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 )。 A.汇票的出票人 B.汇票的背书人 C.汇票的持票人 D.承兑银行 6.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这样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称为( )。 A.重要性 B.相关性 C.明晰性 D.可比性 7.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 )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有形资产。 A.1年 B.2年 C.6个月 D.3年 8.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满足而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的权利,称为( )。 A.付款请求权 B.票据追索权 1 C.付款提示权 D.票据承兑权 9.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 )起1个月。 A.到期日 B.出票日 C.承兑日 D.交付日

10.取得某项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该金融资产称为( )。 A.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贷款 D.应收账款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进行票据追索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 A.票据到期被拒绝付款或者在到期前被拒绝承兑 B.在票据到期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C.在票据到期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 D.票据背书不连续的 E.票据金额大小写不符的 12.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包括(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贷款净余额 E.未分配利润 13.金融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包括(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住房公积金缴纳表 E.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14.明细核算是以账户为基础进行的核算,主要包括( )。 A.总账 B.分户账 C.余额表 D.登记簿 E.现金收付日记簿 15.定期储蓄存款主要分为( )。 A.单位定期存款 B.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C.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D.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 E.单位通知存款 16.贷款按发放条件可分为( )。 A.信用贷款 B.担保贷款 C.中央银行贷款 D.票据贴现 E.企业贷款 17.现行的支付结算种类包括( )。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科日设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50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同时,取消"利润分配"科目中的"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70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企业应在"递延税款"科目下,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时间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 业取消"预交所得税"科目。 二、会计处理方法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 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 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所得税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其 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 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复习提纲(含答案与解析)

《金融企业会计》期末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 B )。 A.中央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其他商业银行和外资(合资)银行 【解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为补充、多种既然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P1 2.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保证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会计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便于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汇总。这是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B)。 A.客观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清晰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解析】“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可比性原则的特点。P8 3.强调会计信息的(B),就是要求企业会计信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 A.客观性B.相关性C.重要性D.及时性 【解析】P7 4.银行会计对“应收利息”的核算,当超过会计制度的规定的时间就不再记入当期损益,而在表外登记,这体现了( B )。 A.相关性要求B.谨慎性要求C.可理解性要求D.可靠性要求 【解析】P8 5.财政部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息逾期90天以上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转入表外核算。体现了(D)。 A.配比原则 B.重要原则 C.客观原则 D.谨慎原则 【解析】同上。P8 6.银行会计的具体对象是( A)。 A.会计六要素 B.价值运动C.资金来源、资金运用D.信贷资金运动 【解析】会计的具体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金融企业是经营活动直接表现为资金的运动,因此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来表示。P4 7.借贷记账法中,哪方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取决于(D )。 A.账户的性质 B.记账方法C.记账规律D.账户性质和记账方法 【解析】这是常识吧,书上没找到原话…… 8.存款人能够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是( A)。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C.临时存款账户D.专用存款账户 【解析】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单位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P44 9.若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之外的借款需转存,银行应为其开设(B)。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专用存款账户 【解析】一般存款账户是存款单位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银行以外的银行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P44 10.活期储蓄存款的结息日为(B)。 A.每月30日B.每季度末月的20日 C.6月30日 D.12月20日 【解析】常识,常识……(自2005年9月21日起个人活期储蓄存款按季结息,按结息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百度百科) 11.对利随本清的存款计算存款的期限时(A )。 A.存入日计息,支取日不计息 B.存入日、支取日均计息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