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

1、引力模型的作用: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程式为:T ij=A*Y i*(Y j/D ij) 其中,A是常量,T 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1、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这两个原因都有助于各国从贸易中获益。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即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达到规模经济。

2、工资体现了劳动生产率,贸易规模体现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在于:它允许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4、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时,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的优势。

5、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6、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是指生产每一单位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7、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图中一般表示为直线PF,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产品替代的情况。其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机会成本。

8、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若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则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的优势。

9、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10、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11、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 demand curve),图中一般表示为曲线RD,是指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

12、相对供给曲线(relative supply curve),图中一般表示为曲线RS,是指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

13、世界均衡相对价格有曲线RD和曲线RS的交点确定。曲线RS呈阶梯型,曲线RD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替代效应。一般来说,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一种贸易产品对另一种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停留在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之间。

14、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是指国家通过行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进行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利益。

15、相对工资(relative wage),是指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16、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部门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率,而一个国家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17、贫民劳动论(pauper labor argument),是指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本章重点习题(P49~50)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2=600

边界如下所示:

b. P a /P b =a La 1.5。它表示需要三个单位的劳动收获苹果,但只需要两个单位的劳动收获香蕉。如果一个人放弃收获苹果,这释放了三个单位的劳动,这3个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收获1.5个香蕉。

c. 劳动力流动确保每个部门拥有共同的工资和竞争确保商品的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因此,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它等于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工资除以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工资。由于假设各部门的工资都是一致的,所以价格比的比值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值,即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3/2=1.5。

2、本国的情况与第1题相同。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a.画出国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800/5=16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800/1=800;以香蕉的产量为纵轴,以苹果的产量为横纵,可画出国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由确定苹果供应相对于香蕉供应的每个相对价格。最低的相对价格是用本国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进行计算,即a La /a Lb =3/2=1.5。在这个价格,相对供给曲线

是平的。最高的相对价格是用国外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进行计算,即a L *a /a L *b =5/1=5。当苹

果的相对价格位于最高和最低相对价格之间时,苹果的相对供应量(L/a La )/(L */a L *b )=(1200/3)/(800/1)=0.5。以苹果的相对价格为纵轴,相对产量为横轴,可得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3、假定世界相对需求的表示如下: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价格/苹果价格。a.在相对供给曲线的同一张图上画出世界相对需求曲线。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多少?c.描述本题的贸易模式。d.说明本国和外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a.由题目可得,相对需求曲线包括点(0.2,5),(0.5,2),(1,1),(2,0.5)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而在这里,这个交点是(0.5,2),所以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2。

c.本题的贸易模式是本国只生产苹果,国外只生产香蕉,然后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对方的产品,从而进行贸易。

d.在没有贸易的时候,由上述情况可以知道,本国的两个苹果可以获得三个香蕉,而国外的五个香蕉可以获得一个苹果。贸易允许每个国家用两个香蕉去换一个苹果。由上述情况中,本国可以用两个苹果去换四个香蕉,而国外可以用两个香蕉去换一个苹果。每个国家都更好地去权衡贸易。

4、假定本国现有2400名工人而不是1200名,求新的均衡价格。请评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生产效率和两国之间贸易所得的分配。

本国工人人数的增加使相对供应曲线移出导致其转折点由(0.5,1.5)和(0.5,5)变成了(1,1.5)和(1,5)。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现在在较低的水平段,在点(2/3, 1.5)。所以新的均衡价格为1.5。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仍从贸易中获利,但长期来说无论贸易与否国外的香蕉的机会成本和本国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一样的,所以本国在贸易中既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

6、“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0.50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个水平。你不可能只进口10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0.50美元的工资率。”分析这段话。

这段话是这一章中贫民劳动论讨论的一个例子。重点是相对工资率不会凭空得来,它们是由比较生产力和商品的相对需求来决定的。在本章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的低工资大概反映了中国的生产力比美国的大多数行业的生产力低的事实。文中的例子说明,一个高生产力的国家与一个低生产力的国家进行贸易,对低工资国家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提高而不是降低。

第四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1、生产要素充裕(abundance of productive factor),又称生产要素丰富是指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其它生产要素而言比较充裕。

2、生产要素密集(intensity of productive factor),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 theory),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两种产品的总产值由下式表示:V=P C*Q C+P F*Q F式中,P C与P F分别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等价值线(线上任何一点的产出价值不变)的斜率是-P C/P F。经济在Q点生产,Q点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最大等价值线的切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在Q点的斜率是-P C/P F。因此,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用粮食计量)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5、要素价格(factor price),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又称生产投入品价格。

6、在相对价格上的变化将通过提高用两种商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同时降低用两种商品计算的实际租金,明确无疑地提高工人的购买力,降低土地购买者的购买力。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使得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上的所有者的利益受损。

7、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幅度不一样。

8、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是指一个国家能够进口的产品是有限的,或者说受到其出口产品数量的限制。等式表示为:D F-Q F=(P C/P F)*(Q C-D C)。

9、一个开放国家预算约束线有两大特点:第一,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C/PF,即棉布的相对价格;第二,预算约束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于一点,该点表示在棉布相对价格给定时的产出组合。

10、充裕要素(abundant factor),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多的生产要素。

11、稀缺要素(scarce factor),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少的生产要素。

12、要素价格均等化(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是指两国间开展贸易后,产品相对价格的趋同导致了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的趋同。

13、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s),是指锁定在产业中的生产要素。

14、尽管收入分配的影响确实很重要,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般不强调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的主要原因有:(1)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如果所有的经济变革都只有在衡量了收入分配效应之后才能被允许实行,那么经济进步就会停滞。(2)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3)在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中,受损者一般比受益者要有组织。因而,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更加重视国际贸易的潜在收益,而不是一味强调一个国家中某些集团可能会受到的损失。

本章重点习题(P78)

2、假定在现有要素价格下,棉布生产中每用1英亩的土地就需要投入20小时的劳动,而在生产粮食时,每用1英亩的土地只需投入5小时的劳动。a.假设该经济拥有的总资源量为:600小时的劳动和60英亩的土地。请画图说明资源应如何分配。b.现在假设劳动供给首先上升到800小时,然后是1000小时,再然后是1200小时。请用一幅如图4-9的图展示出资源分配变化的轨迹。c.如果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a.依题意可知,用盒状图表示,盒宽为劳动总供给,即600;盒高为土地总供给,即60。L C/T C=20/1=20,L F/T F=5/1=5,L C+L F=600,T C+T F=60,联立方程组,解得(L C,T C)=(400,20),

该国用400小时劳动和20英亩土地生产棉布,用200小时劳动和40英亩土地生产粮食。

b.依题意可得,当劳动供给为800时,(L C 1,T C 1)=(666.6,33.33),(L F 1,T F 1)=(133.4,26.67) 当劳动供给为1000时,(L C 2,T C 2)=(933.4,46.67),(L F 2,T F 2)=(66.6,13.33) 当劳动供给为1200时,(L C 3,T C 3)=(1200,60),(L F 3,T F 1)=(0,0)

c. 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会出现一些劳工未使用的,所以生产要素价格将不得不改变,这部分劳工或许将会失业。

3、“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上面这段话。

这个问题与在第三章中讨论过的问题相似。重要的不是生产要素绝对充裕,而是它们相对充裕。贫困国家相对于资本发达的国家而言,其劳动力相对充裕。

4、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如何用相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

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工通过贸易获得购买力的提高。这种结果并不支持工会对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限制的要求,因而这个政策不合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直接考虑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地理分布对贸易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中,美国的低技术工人在贸易中利益受损是因为这个群体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相对稀缺要素。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来看的结果是支持工会要求对进口限制。在短期内,低技术工人从贸易中是获得利益还是利益受损取决于他们工作在哪个部门,但在理论上,从长远来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将主导结果。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1、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2、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产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3、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是指市场中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同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主要厂商;二是在消费者眼中,各家厂商生产的产品互有区别。

L C =400 O C

4、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即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没有任何竞争。

5、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厂商多销售1单位产品所获取的额外的或边际的收益。

6、边际收益与价格的关系取决于两点:第一,厂商已销售了多少产品。第二,价格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曲线的斜率表明,垄断厂商为了多销售1单位产品必须降低多少价格。

7、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即总成本除以产量。图中用线AC表示。AC=F/Q+c(F为与厂商的产量不相关的固定成本,Q为产量,c为边际成本。)

8、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追加1单位产出的成本。图中用线MC表示。

9、边际收益=MR=P-Q/B,(P为单位产品价格,Q为销量,B为常数)。MR=MC时,垄断厂商利润最大。

10、寡头垄断(oligopoly),即有几家厂商,每家均达到足以影响价格,但没有一家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11、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

12、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垄断利润为零,即P=AC,即c+1/(b+n)=F/Q+c

13、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

14、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不同类型的产品或不同行业之间的贸易。

15、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

16、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行业内贸易能让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而且比从比较优势种或取得更多。在一些情况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间,贸易能相对容易的被接受,因而在政治上也比较容易得到支持。但在差异显著的国家之间即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并不重要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仍然是个政治问题。

17、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针对不同消费者而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

18、倾销(dumping)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19、倾销成立的条件:一是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二是市场必须被分割,即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

20、相互倾销(reciprocal dumping),是指由于倾销导致的同种产品的双向贸易情形。

21、知识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

22、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forward-falling supply curve),是指行业的产出越大,厂商愿意销售其产品的价格就越低。

23、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

24、动态收益递增(dynamic increasing returns)是指成本随着累积产量而非当前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形。

25、幼稚工业论(infant industry argument),是指认为通过暂时性的保护能够使得落后产业获取生产经验的观点。

26、区际贸易模式(interregional trade),是指国内不同地区间的贸易的模式。

27、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是指经济学家对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城市崛起及经济间的空间影响等现象建立模型加以研究的一门学科。

本章重点习题(P142~143)

1、分析下列四例,解释每例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a.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尔

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管乐器。b.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车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生产的。c.欧洲唯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图卢兹组装。d.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德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业中心。

例子a和例子d反映了外部规模经济,因为一个行业的生产集中在几个地点降低行业的成本,即使个别公司的经营规模仍然很小。外部经济必然不会导致不完全竞争。地理集中的好处可能包括更多种类的专门服务以支持行业业务、更大的劳动力市场或较厚的投入市场。例子b和例子c反映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在个别企业出现的程度。某个公司的产品产量较大但平均成本较低。这导致了不完全竞争如石化、飞机和汽车行业。

5、假设单个汽车生产商的固定成本是50亿美元,而每辆车的可变成本是17000美元。厂商越多,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下降。具体说P=17000+150/n,n为市场上厂商的数量。设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分别有3亿和5.33亿人口。a.在没有对外贸易时,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均衡的厂商数量是多少?b.在没有对外贸易时,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均衡的价格是多少?c.现在假设美欧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美国市场上除了原有的3亿人口外,将增加5.33亿人口。在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将有多少汽车厂商?汽车新的均衡价格是多少?d.美国市场上汽车的价格在b和c中为何不同?自由贸易改善了消费者的福利吗?是怎样改善的?

a.对于美国市场而言,有P=AC,即17000+150/n=nF/S+c,其中F为固定成本,S 为行业总销量,c为边际成本,则有F=5,000,000,000,S=300,000,000,c=17,000,代入式中解得n=3

对于欧洲市场而言,有P=AC,即17000+150/n=nF/S+c,其中F为固定成本,S 为行业总销量,c为边际成本,则有F=5,000,000,000,S=533,000,000,c=17,000,代入式中解得n≈4

b.对于美国市场而言,把n=3代入P=17000+150/n,可得P=17050

对于欧洲市场而言,把n=4代入P=17000+150/n,可得P=17037.5

c.对于自由贸易后的市场而言,有P=AC,即17000+150/n=nF/S+c,其中F为固定成本,S为行业总销量,c为边际成本,则有F=5,000,000,000,S=833,000,000,c=17,000,代入式中解得n≈5,把n=5代入P=17000+150/n,可得P=17030

d.这有助于解释近几十年来因为贸易变得更加自由而在某些行业中发生的合并,如福特收购捷豹,戴姆勒- 奔驰收购克莱斯勒等。在美国和欧洲价格都一样跌至$17,030。此外,在两个市场上品种都增加了:在美国,自由贸易前消费者可以在三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现在他们可以在五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在欧洲,自由贸易前消费者可以在四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现在他们也可以在五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

7、评价下述情形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相对重要性:a.世界上大部分的铝是由挪威或加拿大冶炼的。b.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西雅图生产。c.美国和日本生产了大部分的半导体。d.大部分苏格兰威士忌产自苏格兰。e.许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自法国。

a. 生产相对较少的地方,建议在生产中采用外部规模经济。如果这些操作都很大,也可以在生产中采用大的内部规模经济。

b.由于飞机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它往往是一个小数目(不完全竞争)公司在数量有限的地点进行。例如一个这样的位置是西雅图,波音公司生产飞机的地方。

c. 由于半导体生产的外部规模经济显著,半导体行业往往集中在某些地理位置。如果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半导体产业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该国出口的半导体是由于规模经济而不是比较优势。

d. “真正的”苏格兰威士忌只能来自苏格兰。苏格兰威士忌的生产需要一个熟练酒糟技术的人集中在该地区。此外,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利用于在苏格兰当地生产的谷物。这反映了比

较优势。

e. 法国有一个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地,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再现的交融。这将产生一个在葡萄酒生产中的比较优势。

11、下列哪种商品或服务最有可能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和动态报酬递增,并说明其中的原因。

a.软件技术支持服务;

b.柏油或水泥生产;

c.电影业;

d.癌症研究;

e.木材采伐。

a. 很可能是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因为需要有共同这种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也有可能是遵循动态报酬递增,因为需要不断创新和学习。

b.不太可能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因为目前它是很难看到如何单个企业的成本将下降,假如其他公司也在沥青行业。不可能遵循动态报酬递增,因为他们的行业技术比在其他行业,如软件服务或癌症研究等更稳定。

c.极有可能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因为有大量的支持企业和在电影制作方面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资源是电影制作的关键。极有可能遵循动态报酬递增,因为学习对电影制作这一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

d. 有可能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因为它有其他的研究人员在附近可能是有利的。极有可能遵循动态报酬递增,因为这种研究本身的基础是通过边干边学的过程。

e. 不可能遵循外部规模经济,因为它是很难从另一木材公司的存在看到另一木材公司降低成本。不太可能遵循动态报酬递增,因为木材采伐行业有相对稳定的技术。

第七章国际要素流动

1、要素流动(factor movements)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简称,包括劳动力流动、通过国际借贷的资本转移,以及跨国公司形成中千丝万缕的国际联系。

2、外国直接投资(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是指通过直接投资国外,一国的公司可以在另一国创办或扩张其子公司。其显著特点是:投资不仅转移了资源,而且获取了控制权——子公司不仅对母公司负有财务责任,同时也是整个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

3、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允许跨国组织的形成,或者说,扩大公司控制权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基本目的。

4、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5、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6、如果没有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所做的大部分事仍能做,尽管不一定有现在这么方便,因此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可能不像其外在表现那样显得重要。但从广泛意义上看,跨国公司通过在境外建立公司具有和对外贸易及要素流动相同的效应,这也是一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行为,它和其他国际联系方式有相似的作用。然而,这不能排除它具有的负面影响与积极作用(相对更少)。

本章重点习题(P162~163)

1、假设本国和外国都有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但只生产一种产品,两国的土地供给及生产技术完全一样,各国的边际劳动产出取决于其就业水平,具体如下:

雇佣工人数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出

1 20

2 19

3 18

4 17

5 16

6 15

7 14

8 13

9 12

10 11

11 10

起初,本国雇用了11个工人,而外国只有3个工人。试说明劳动力从本国向外国自由流动对两国就业、生产、实际工资和地主收入的影响。

本国劳动的边际产品是10,而外国劳动的边际产品18。在外国的工资较高,因此工人在往本国和外国的边际产品是等同的点迁移。当每个国家都有7个工人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此时每个国家的劳动的边际产品是14。

2、应用习题1中的数据,现在假设外国限制移民进入,所以只有两个工人移入国外。计算移民工人对以下五组人群的收入影响。a.土生土长的外国人;b.外国土地所有者;c.留在国内的工人;d.国内土地所有者;e.移民工人。从墨西哥向美国移民的效应研究发现:移民者是最大的赢家。用上面的例子说明这一结论。如果无移民限制,即边际开放,情况会怎么样呢?

如果移民是有限的,迁移将仍然是从本国到外国,但现在,替代移动的四名工人,只有两个将被允许这样做。a.原本在外国的工人在移民后更糟,因为工人数量的增多而导致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从而引致工资下降(虽然工资没有下降到和不受约束的移民一样多)。外国地主更好,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工人在低工资的移民的流入,尽管他们不富裕,因为他们有不受约束的移民。b. 外国地主会更好,因为伴随移民的流入他们有更多低工资的工人,尽管他们有不受约束的移民也不富裕。c.留在家里的工人,看到他们的边际产品从10增长到12,因此他们的工资上升。d.本国的地主则看到了与外国地主相反的效果,他们会有更少和更昂贵的工人;再次,这种效果伴随着四名工人的移民会比仅仅两名工人的移民更强烈。e.移动的工人会看到他们的边际产品从10变到16,这表明工资比留下的工人的增幅更大(两个工人的移民比四个工人的移民要获益更好就像问题一中所说)。

从墨西哥向美国移民的效应研究发现:移民者是最大的赢家。这答案是一致的。从本国移动到外国的工人看到移民对他们工资的影响最大,因为移民是有限的。如果无移民限制,即边际开放后,根据这个问题的逻辑,在美国的工资将下降更多。因此,将会对美国工人有一个较大的(负面)影响和对移民的工人产生一份较小的积极影响,但对留守在墨西哥的人会有更积极的影响,如从墨西哥的较大的移民潮将会导致留下来的人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上升比移民限制时更多。

5、考虑由Guatrarica和Costamala两国组成的世界,两国的边界是开放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各国的GDP等于工资与资本报酬之和,工资与资本的回报来自图7-2的产出。分析技术冲击导致Costamala 劳动边际产出提高对两国的影响:a.对两国工人数量的影响;b.对两国工资的影响;c.对两国GDP的影响;d.对两国资本回报的影响。

a.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Guatarica工人数量下降和Costamala工人人数的增加。

b. Guatarica和Costamala了两国的工资都增加了。

c. Costamala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增加,但Guatarica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减少。

d.在Guatarica资本租金下降,但这个变化在Costamala表现含糊。

10、卡玛计算机公司(Karma Computer Company)决定在巴西开设一家子公司,因为巴西的进口限制一直使该公司的产品无法打入巴西市场,但它也一直不愿意把自己的专利出售或转让给巴西的公司,因为这可能会最终损害它在美国市场的技术优势。运用跨国企业理论,分析卡玛公司的决定。

在位置上,卡玛计算机公司避免了巴西的进口限制。在内部化方面,该公司保留了其对技术的控制,不泄露其专利。

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

1、从量关税(specific tariffs),是指对每单位进口商品征收固定的税额。

2、从价关税(ad valorem tariffs),是指按进口商品的价值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

3、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4、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指的是对可能进口的商品实行的直接进口数量限制。表现在向一些个人或公司颁发进口许可证。

5、出口限制(export restrictions),是指国家控制出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限制出口量。

6、本国进口需求曲线MD是向下倾斜的,因为进口需求随价格升高而下降。外国出口供给曲线XS是向上倾斜的,因为出口供给随价格升高而增加。世界均衡价格由本国进口需求与外国出口供给相等时确定。

7、关税会提高一种商品在进口国的价格,降低该商品在出口国的价格。这些价格变化的结果是,进口国的消费者受损,出口国的消费者获益;进口国的生产者受益,出口国的生产者受损。

8、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消费者在一次购买中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9、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在一次买卖中愿意出售的价格与实际出售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10、关税的净损失=消费者损失—生产者所得—政府收入

11、效率损失(efficiency loss)是由于关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产生的。

12、贸易条件改善所得(terms of trade gain),是由于关税降低了外国出口价格而产生的。

13、生产扭曲损失(production distortion loss),是由于关税会导致国内过多的生产该种产品造成的。

14、消费扭曲损失(consumption distortion loss)来自于因为关税而造成的消费下降。

15、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是指对出口国内产品的公司或个人的支付。

16、出口补贴会提高一种商品在出口国的价格,降低该商品在进口国的价格。这些价格变化的结果是,出口国的消费者受损,进口国的消费者获益;出口国的生产者受益,进口国的生产者受损。

17、进口配额总会抬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进口配额与关税之间的差别是政府没有了收入。

18、配额租金,是指进口许可证持有者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而获取的利润。

19、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VER),亦称自愿限制协议(voluntary restraint agreement,VRA),是出口国对出口产品实行配额。自愿出口限制一般都是应进口国的要求而制定的。出口国同意这些要求以防止其他形式的贸易限制。

20、国产化程度要求(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 ),是指在最终产品中必须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比例是本国生产的。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例以价值标准来表述,即要求产品价格至少有某一个份额反映的是国内附加值。

21、 各种贸易政策的影响

关税 出口补贴 进口配额 自愿出口限制 生产者剩余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消费者剩余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政府收益

增加 减少(政府开支增加) 没有变化(许可证持有者获得“租”) 没有变化(外国人获得“租”) 国家综合福利水平 不确定(小国减少) 减少 不确定(小国减少) 减少

本章重点习题(P190~191)

1、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D =100-20P ,供给曲线为S =20+20P ,推导并绘出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是多少?

没有贸易时,本国对小麦的需求应与供给相等,有D=S ,即100-20P =20+20P ,解得P=2 现假设P=1,则有D=100-20*1=80,S=20+20*1=40,Q=D-S=80-40=40,即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经过点(0,2

2、在上题的基础上加入外国,其需求曲线为D*= 80-20P ,供给曲线为S*=40+20P 。a.推导并绘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同时计算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b.现在允许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且运输成本为零。试述并绘出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多少?贸易量又是多大?

a.没有贸易时,外国对小麦的需求应与供给相等,有D*= S*,即80-20P =40+20P ,解得P=1 现假设P=2,则有D*=80-20*2=40,S*=40+20*2=80,Q= S*- D*=80-40=40,即本国的进口

b.MD=XS 由上题可得,MD :P=2-0.025Q ,XS :P=1+0.025Q ,代入式中,解得Q=20,P=1.5 即自由贸易达到均衡点时,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1.5,贸易量是20。图如下所示:

数量(Q ) 数量(Q )

MD

3、若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税。a.确定并绘出关税对以下几项的影响:⑴各国的小麦价格;⑵各国对小麦的需求量与供给量;⑶贸易总量。b.确定关税对以下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⑴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⑵本国消费者;⑶本国政府。c.画图说明并计算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效率损失和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

增收从量税后,新的MD曲线为80-40*(P-t),t为具体的关税税率,即0.5,XS曲线不变,联立方程组后解得P(W)=1.25

a.(1)本国的小麦价格为1.75,外国的小麦价格则会下降为1.25。(2)本国对小麦的总需求量从自由贸易时的70下降为65;外国对小麦的总需求量从自由贸易时的50上升为55,供给量会减少10。(3)贸易总量降为10。

S(b)= S(d)=0.5*(55-50)*(1.75-1.50)= 0.625

S(c)= S(e)=(65 -55)*(1.75 -1.50) =2.50

c. 贸易条件改善所得为S(e)=2.5、效率损失为(S(b)+S(d))=1.25,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是S(b)+S(d)- S(e),即降低1.25。

9、假定艾瑟瑞马(Acirema)是个“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价格。该国以每袋10美元的价格进口花生。其国内需求曲线为D=400-10P,供给曲线为S=50+5P。确定自由贸易的均衡点。然后,计算并绘出把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对以下各项的影响:a.本国价格的增幅。b.配额的“租”。c.消费扭曲损失。d.生产扭曲损失。

当达到自由贸易的均衡点时,进口的价格与国内的价格一致,把P(W)=10代入D和S的公式,得,D=300,S=100,Q=D-S=200,即自由贸易的均衡点为进口量为200。如果把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会产生以下影响:a.MD=D(P)-S(P)= 400-10P-(50+5P)=350-15P,当限制为50时,即MD=50,代入上式,可得P(D)=20,所以本国价格的增幅为20。b.配额的“租”=Q(MD)*(P(D)-P(W))=50*(20-10)=500。c. 消费扭曲损失为0.5*100*10=500。d.生产扭曲损失为0.5*50*10=250。

第九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1、自由贸易的额外收益有:一是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可以为企业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革新的机会。

2、传统意义上的最优关税率是指贸易条件改善论中认为的最佳关税率,即使社会福利最大的关税率,而非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的最佳关税率。最优关税率总为正值,但小于使人们不再进口的禁止性关税率t p。

3、次优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只有所有其他市场都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实施自由放任才是最理想的政策;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政府干预造成的某一市场激励机制的扭曲就有可能可以通过抵消其他市场失灵的结果而增加社会福利。

本章重点习题(P232)

1、“对一个像菲律宾这样的小国而言,实行自由贸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实行自由贸易可以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以产品的实际成本而非政府决定的价格作为决策的基础;可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得以从狭窄的国内市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可以为企业家开辟一块全新的天地;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净化国内政坛。”请分别讨论以上陈述中赞成自由贸易的每一个论据。

以上陈述中赞成自由贸易的论据包括:自由贸易可以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在政府决定的成本与价格政策不失真时以产品的边际成本和商品的好效益作为决策的基础。菲律宾是“小”,所以它会小范围地影响世界价格,并通过其贸易条件的改善获得福利。“摆脱狭隘的国内市场的局限”,表示可以允许通过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获得收益。自由贸易为创业打开新的视野。特殊利益集团可能更多地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公众普遍的利益而决定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可能有助于对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施加不适当或不相称的影响的地方遏制腐败。

2、下列各项中哪些有可能是支持关税或出口补贴的有效论据,哪些不是(解释原因)?a.“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越大,那么在下一次世界性的石油短缺中石油价格就越高。”b.“美国非时令水果如冬葡萄等供应的80%都来自智利。随着智利非时令水果出口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昔日的奢侈品的价格已大幅下降。”c.“美国农产品出口不仅对农民意味着更高的收入,而且对任何一个把产品及服务出售给美国农业部门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更高的收入。”d.“半导体就好比是技术的‘原油’;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芯片,那么对每一个使用微电子技术的产业来说,关键的信息流动就会被破坏。”e.“木材的实际价格下降了40%,以致成千上万的木材工人被迫去寻找其他工作。”

a. 这可能是一种支持关税的有效论据,因为它是基于假设美国的能力会影响世界价格,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最优关税的说法。如果美国与未来的世界石油价格较高有关,它可以使用鼓励石油库存的积累并尽量减少对未来的不利冲击的潜在性的政策。

b.价格急剧下跌有利于美国消费者,因为这些都是淡季葡萄,而且不与美国生产商的供应产生竞争,国内生产商利益没有受损。是一种没有理由保持昂贵的奢侈品。

c.农民的高收入,是因为出口补贴和那些向农民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来自于消费者和纳税人的费用的潜在较高收入。除非有一些国内的市场失灵,出口补贴总是产生成本更多地大于收

益。事实上,如果政策目标是刺激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政策应该是直接针对这些目标。

d.有可能是与国内半导体生产相关的外部经济。这是潜在的有效论据。但保护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者的收益,必须一如既往地加以权衡消费者和其他角落使用芯片的产业的较高成本。一个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将是生产补贴。这有直接处理与国内芯片生产相关的外部性的优势。

e.作为消费者的购房者数以千计(包括那些购买木材建房子的工人)得益于便宜的进口木材。如果政策的目标是软化打击木材工人,一个更有效的政策是为了使他们搬迁而直接向木材工人付款。

第十章幼稚工业论

1、幼稚工业论(infant industry argument),是指认为通过暂时性的保护能够使得落后产业获取生产经验的观点。

2、根据幼稚工业论,发展中国家具有制造业的潜在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新建的制造工业,最初却不能与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完善的制造业竞争。为了使新成长的制造业获得立足之地,政府应该暂时的给予支持,直到它们足够强大,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为止。根据这一理论,用关税或进口配额作为支持工业化起步的暂时措施是由现实意义的。

3、幼稚工业论的问题:(1)现在就试图进入未来才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不总是件好事。假设一国目前正处于资本累积的过程,劳动力充裕,当该国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时,它将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这目前该国应立即努力发展这些产业。(2)保护制造业并没有什么好处,除非保护本身有助于使制造业具有竞争力。更一般地说,除非存在某种国内市场失灵,否则这种为建立一种产业而耗财费时的行为,并不能成为政府干预的有效论据。

4、“假幼稚工业”的情况,是指工业最初受到保护,然而却由于与保护无关的原因变得具有竞争力。

5、幼稚工业的保护必须与一种具体的市场失灵相联系,这种市场失灵会使得私有市场不能以应有的速度发展这一产业。幼稚工业论支持者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市场失灵可以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不完全资本市场和无偿占用问题。

6、不完全资本市场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认为: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整套金融机构可以使得传统部门的储蓄用于新成长部门的投资,那么新工业部门的增长将会受这些工业当前盈利能力的限制。因此,即使这些工业的长期收益较高,但最初较低的利润将会成为投资的障碍。最优政策当然是建立更完善的资本市场,但是,由于对这些幼稚工业的保护可以提高利润,从而使其更快成长,所以保护幼稚工业可以作为次优的政策选择。

7、无偿占用问题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明,但其中共同的思想是,新产业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补偿。最优的政策是给先驱公司的无形贡献予以补偿。然而,如果当最优政策无法办到时,用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来鼓励进入新产业的做法也不失为次优的选择。

8、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判定何种工业确实需要特殊照顾——原本希望促进新产业发展的政策最后往往会以变成保护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而告终。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88149

第八章 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其日趋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非关税壁垒措施应运而兴。 2.关税作用的日益下降使非关税壁垒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 3.非关税壁垒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亦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主要种类。 特点: 1.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 2.非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壁垒较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分类: 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和间接非关税壁垒 (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制,或迫使出口国自己限制自己商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后者是指一国政府不直接限定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而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的限制商品的进口 3.什么是进口配额制?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数量上或金额上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里,限额内的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类别: 绝对配额------分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国别配额------分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又称总配额指的是对一种商品只笼统的跪地一定时期内的其进口的最高配额,但不作国别或区域分配(对邻近国家有利)) 2.国别配额(在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各国家和地区安配额使用,超过不准进入)又分为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单方面强制规定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进口配额。) 协定配额(又称双边配额它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谈判达成协议,规定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是对面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进口配额对国内产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由于它可以直接限制进口数量,因此已由最初的防御手段变成一种进攻性的贸易措施,在贸易谈判中,配额给广泛使用作为适合他国让步的武器。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第一章判断题√、√、×、×、×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商品。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进口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出口补贴:是

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限额的。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美国301条款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判断选择题答案,有些是我自己做的,仅供参考。后面是书上老师划的一些简答和综合题,有几个发的文档上没答案。另外,老师好像提到了列昂惕夫悖论,有时间可以了解下) 第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 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 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 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 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

商品。 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进口关税: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出口补贴:是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 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 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 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 限额的。 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 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 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 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由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 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 美国301条款 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垒的权力。可针对外国政府“不正当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给美国商品造成负担或限制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

第3章课后题答案、 1、商品的相对要素强度:不同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不同,通过比较可判断该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贸易的商品构成:即使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也可以产生贸易。一国终将出口密集的使用其相对丰裕(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替代:如果加拿大或者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设立保护性贸易壁垒,那么,美国企业就可以向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建立工厂,在这些国家之内进行生产,绕过贸易壁垒。(P37) 里昂剔夫悖论是否证实了这种解释?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里昂惕夫利用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 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需求逆转说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2、要素比例理论不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良好的解释。规模经济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 6、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分别举例。请提供有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间贸易:是国家之间完全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 ?产业内贸易:是国家之间高度相似的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例子:略 7、根据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包括: ?对于生产者: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每个种类商品的生产成本 ?对于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商品种类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第4章课后题答案 2:有效保护率是指关税使被保护行业每单位产出的附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a.对最终商品的有效保护率取决于 ?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和投入品的名义税率。 ?取决于商品国内附加值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为了保护本国的出口企业,提高有效保护率,对进口原材料免税或者低的关税。 b用有效保护率的分析方法解释下列政策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深化: 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性的高关税,并对投入品进口免征关税,进而开始建立起总装配厂。 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在国内生产投入品,并给予他们高保护,进而开始深化国内加工程度。工业化国家根据商品加工程度的关税率升级: ?关税升级:工业化国家根据商品加工程度而实施逐渐上升的有效保护率,鼓励了发 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半加工商品,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第5章课后题答案 2、关税、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都使美国的钢铁进口量减少 区别: (1)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 实行进口关税时,美国政府获得了关税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3学年上学期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3年6月13日下发,2013年6月29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①总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输出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②专门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专门进口;凡输出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专门出口。 3、普惠税与特惠税: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②特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但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 4、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班轮运输是指,我们在贸易术语里讲过班轮条件。班轮,就是轮船公司的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固定航线,固定的港口往来行驶的,这样的船舶叫做班轮,这样

的运输就叫班轮运输。 租船运输中,有程租船、期租船、光船租船等三种。程租船又叫定程租船,是按里程来计算,程租船的费用计算问题,可由租船人和船东专业人员商量确定 5、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共同海损是指载货船舶在海上运输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为了使船舶、货物免遭共同危险,有意地采取合理措施而引起的特殊牺牲或支出的额外费用,应由各受益方共同分摊损失的一种法律制度。 单独海损是指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驾驶人员等的航海过失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不能要求航海中的个利害关系人来分摊,只能由各受害方自行承担,或按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答:对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假设英国生产1000码布需要100个劳动力工作一年,生产1000瓶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力工作相同的时间;而葡萄牙生产1000码布需要90个人工作一年,生产1000瓶葡萄酒需要80个劳动力工作相同的时间,问(1)英国在布和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葡萄牙在布和葡萄酒产业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哪个国家在布和和葡萄酒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计算每个国家的葡萄酒无贸易相对价格。哪个国家在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解:(1)英国:3 25 1201000101001000= ===W C MPL MPL 葡萄牙:2 25 8010009100901000= ===W C MPL MPL 所以,英国布的边际劳动产出是10,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3 25 ; 葡萄牙布的边际劳动产出是9100,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225。因为10<9 100 , 2 25325<,所以葡萄牙在布和葡萄酒上的边际劳动产出都多于英国,因而在这两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 (2)英国葡萄酒的相对价格: 5 6 3 2510===W C C W MPL MPL P P ; 葡萄牙葡萄酒的相对价格:982 259100 == =W C C W MPL MPL P P 。由9856>可知葡萄牙葡萄酒的相对价格低于葡萄牙酒的相对价格,即葡萄牙葡萄酒的机会成本低于英国葡萄酒的机会成本,所以葡萄牙在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 2.假设母国每个工人能生产3辆汽车或2台电视机。假设母国有4个工人。(1)画出母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2)在母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 (2)母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 3 2 ==C TV TV C MPL MPL P P 。 汽车,Q c 电视机,Q TV 12 8 斜率:- 3 2

最新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英语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课 后答案英语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C H A P T E R 2 LABOR PRODUCTIVITY AN D COMPARATIV E ADVANTAGE: THE RICARDIAN MODEL ANSWERS TO TEXTBOOK PROBLEMS 1. a.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is a straight line that intercepts the apple axis at 400 (1200/3) and the banana axis at 600 (1200/2). b.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pples in terms of bananas is 3/2. It takes three units of labor to harvest an apple but only two units of labor to harvest a banana. If one foregoes harvesting an apple, this frees up three units of labor. These 3 units of labor could then be used to harvest bananas. c. Labor mobility ensures a common wage in each sector and competition ensures the price of goods equals their cost of production. Thus, the relative price equals the relative costs, which equals the wage time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for apples divided by the wage time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for bananas. Since wages are equal across sectors, the price ratio equals the ratio of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which is 3 apples per 2 bananas. 2. a.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is linear, with the intercept on the apple axis equal to 160 (800/5) and the intercept on the banana axis equal to 800 (800/1). b.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is constructed by determining the supply of apples relative to the supply of bananas at each relative price. The lowest relative price at which apples are harvested is 3 apples per 2 bananas.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is flat at this price. The maximum number of apples supplied at the price of 3/2 is 400 supplied by Home while, at this price, Foreign harvests 800 bananas and no apples, giving a maximum relative supply at this price of 1/2. This relative supply holds for any price between 3/2 and 5. At the price of 5, both countries would harvest apples.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is again flat at 5. Thus,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is step shaped, flat at the price 3/2 from the relative supply of 0 to 1/2, vertical at the relative quantity 1/2 rising from 3/2 to 5, and then flat again from 1/2 to infinity. 3. a.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includes the points (1/5, 5), (1/2, 2), (1,1), (2,1/2). b.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 is foun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elative demand and relative supply curves. This is the point (1/2, 2), where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intersects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Thus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is 2. c. Home produces only apples, Foreign produces only bananas, and each country trades some of its product for the product of the other country. d.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Home could gain three bananas by foregoing two apples, and Foreign could gain by one apple foregoing five bananas. Trade allows each country to trade two bananas for one apple. Home could then gain four bananas by foregoing two apples while Foreign could gain one apple by foregoing only two bananas. Each country is better off with trade. 4.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workers at Home shifts out the relative supply schedule such that the corner points are at (1, 3/2) and (1, 5) instead of (1/2, 3/2) and (1/2, 5).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elative demand and relative supply curves is now in the lower horizontal section, at the point (2/3, 3/2). In this case, Foreign still gains from trade but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bananas in terms of apples for Home is the same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trade, so Home neither gains nor loses from trade.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66308

第一章导言 1.对外贸易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社会实体间的交换行为 2.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贸易才具有“世界”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将各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6)各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存度都在提高。 4.什么是对外贸易量?它与对外贸易额是什么关系? (1)对外贸易额在进行年度对比时存在缺陷,它在反映规模的同时,也涵盖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2)对外贸易量是以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它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单纯反映规模因素对贸易额变动的影响。 5.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 6.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要说明什么问题? (1)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 (2)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第二章国际分工 1.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现为: (1)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他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 (3)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3. 为什么说比较成本论是对绝对成本论的继承和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标准答案-(1)

第一章货物的品质和数量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文字说明、样品 2.规格、等级、标准、牌号 3.良好平均品质、上好可销品质 4.溢短装百分比、机动幅度的选择权和溢短部分的计价方法 5.重量单位、容积单位、个数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6.公制、美制、英制、国际单位制 7.按实际皮重、按平均皮重、按约定皮重、按习惯皮重 三、选择题 1.C 2.C3。C 4.C 5。B 6.B 7.C 四、判断题 1.× 2.√3。×4.×5。√6.× 五、问答题 1.答:主要有:按货物的主要用途命名、按货物的主要原材料命名、按货物的主要成分命名、按货物的外观造型命名、使用褒义词命名、以人物名字命名、按货物的制作工艺命名。

2.答:品名条款必须明确、具体规定货物的名称;适合货物的特点;采用外文名称时,要做到译名准确,与原名意思一致,避免含糊不清或过于空洞。 3.答: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双方首先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名称,才能进一步确定货物的质量。而货物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价格的高低、销售数量,而且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因此,品质条款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内容。 4.答: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文字说明和样品。其中,文字说明的方法主要有规格、等级、标准、商标或牌号、产地等。在使用是应该根据货物的特点、市场习惯、实际需要和交易的具体情况选用. 5.答: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一般使用溢短装条款,多装或少装数量的价款在合同中作相应的规定. 6.答:国际贸易中重量的规定方法有:毛重、净重、公量、理论重量、法定重量等。 7.答:有区别。《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About表明数量可有上下10%的伸缩,因此,“About 500m/t”的交货数量可在450-550m/t之间,而“500m/t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卖方最多可交525m/t,最少可交475m/t,多交或少交部分一般按合同价格计价。 六、案例分析题 1.答: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品质是买卖双方交易的重要条件,品质条款是买卖合同中的主要条款,也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重要依据,对双方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交易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否则,就会造成违约,引起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完整版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 1、引力模型的作用: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程式为:T ij=A*Y i*(Y j/D ij) 其中,A是常量,T 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 .陈平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术语 复习思考: 1.答:国际贸易术语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长期的实践所形成的,用简短的概念或字母表示商品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和确定风险和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用术语。 2.答: FOB、CFR、CIF的共同点: (1)三种价格术语交货性质相同,都是凭单交货,凭单付款象征性交货 (2)三种价格术语都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其承运人一般只限于船公司。(3)三种价格术语交货点均为装运港船舷。 (4)三种价格术语风险点均以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5)三种价格术语办理出,进口清关手续相同:目的港的进口清关,费用等均由买方负 责办理;装运港的装船,陆运,出口报关,办理许可证等均由卖方办理。 (6)三种价格术语成交方式相同:签订的都属于装运合同。 FOB、CFR和CIF价格术语的不同点: (1)费用构成不一样,报价不一样。FOB价格是考虑货物从原料购进、生产直到出口报关货物装到买方指定船舱同的一切费用和利润为止,而CFR是在FOB 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海运费,CIF则是在FOB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海运费和保险费。 (2)运输办理不同:FOB租船订舱由买方办理;CFR、CIF租船订舱由卖方办理并支付运费。 保险费支付、办理不同:FOB、CFR保险由买方办理,卖方应于装船前通知买方;CIF保险由卖方办理并支付保险费,卖方按合同条款,保险条款办理保险并将保险单交给买方。 (3)价格术语后港口性质不一样,FOB后的港口指卖方所在国的港口,而CFR 与CIF后的港口指买方所在国的港口。 3.答:应考虑以下因素: (1)运输方式与货源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