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火盆上的徽州

火盆上的徽州

火盆上的徽州
火盆上的徽州

火盆上的徽州

黄山打柴人/束隆定

壬辰冬,我国南方多地气温创下寒冷纪录,于是媒体开展了要不要供暖的讨论。元月中旬,一场持续的大雾笼罩着北方,许多地方又陷入“四面霾伏”中。据分析,冬季供暖也是北方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位于北纬30度的徽州地区,冬季气温虽然没有北方那样漫长和严酷,但一月平均零上几度和最低曾达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也让人的感受到寒冷的煎熬。由于不产煤炭,为了抵御严寒,自古以来,徽州人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度过寒冷的冬季。居住的房屋除了注重选址和朝向外,卧室以厢房和架子床等封闭结构保温。人们以木柴燃烧后的炭火作为御寒的燃料,将陶或铁制的火盆盛上炭火,装入各种不同的烘火器具中,或放于家中的厅堂内,或随身携带,让烘火的器具不离身。可以说,徽州人是在火盆上度过整个寒冷的冬季的。

每年冬季来临之际,人们偶尔会看到山中飘起一缕缕白烟,那不是居住山里人家的炊烟,而是一些会烧木炭的村民在烧炭,那烟就是从炭窑里冒出来的。一个炭窑可以烧几百斤干炭,有的人家甚至搭棚住在山上烧炭,用篾篓包装挑下山,卖给城里的单位和居民冬季取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参加工作时,单位每年都将木炭作为一项福利分给职工。冬季早晨上班,先来的人要将办公室里的火盆用柴炭点燃。早晨,楼层办公室平台前数个火盆集中到一起引火,一时烟雾弥漫,好不热闹。

新鲜的柴炭性子烈,像一个脾气暴燥的男人,遇到火往往会炸出一串串的火星来。其实,在许多徽州人家,一般舍不得用柴炭来烘火的,他们将柴炭留着来年烘茶用,家里烘火用自己烧的“毛炭”。烧毛炭人称“打火堆,”在山脚河滩边,砍下一些灌木树枝堆起来烧,当一堆树枝变成通红的炭火时,要及时掏出用水浇灭,这样边烧边浇,一天烧出的毛炭,就足够一家人过冬了。和柴炭相比,毛炭就像一个性格温柔的女人,从不发脾气。虽然细碎一些,不怎么好看,但却很实惠,引燃后炭火也是通红的,效果一点也不比柴炭差。

在徽州农村,从一个人家厅堂上放着的各种烘火的器具上,你就可以判断出这户人家人口结构和好客程度。厅堂八仙桌四边,一边一个火桶,主人通常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好客人家;厅堂边放一个高帮沿、全身都可以坐进去的长形火桶,这是家中年长的人专用火桶,即使里面没有人烘火,懂事的人一般是不轻易入坐的。有小孩子的家庭,放着一个直立的圆站桶,不会走路的小孩放入温暖的火桶上,高高的桶帮围着孩子的胳膊下,人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在家中放心地做事了,小孩子站在里面会舒服的直蹦。通常家中更多的是可以携带的移动火具,如竹制的火篮和半边桶,往往是一人一个。火篮是用竹篾编制里,比较秀气,年青的女子喜欢带着串门。半边桶又称“半边月”,其形如一个圆桶在下部横截去上半边,覆盖在上面的坐板也恰似一弯月亮,人坐在上面,脚搭在火盆上,下身都不冷了。半边桶体积小,可以提着走,特别适合冬天众人聚会或围坐在桌边烘火。徽州妇女冬天喜欢包一个头巾,并在胸前系一个围裙,坐在半边桶上,双脚搭在下边圆台形的火盆上,围裙正好围住前半边,很保暖。又因其状犹如观音坐在莲台上,半边桶也叫“观音桶。”

烘火必须要装火盆,这活看似很容易,其实它既要细心又要有经验,火盆中的火控制得恰到好处,关键在于炉灰盖的好不好,炉灰能起到养火保温和控温的作用。盖灰量要根据炭火多少、火盆底下埋的木炭干湿和易燃程度决定的。盖的量和位置不对,不是火熄就是火越来越大,容易引起火灾。火盆下垫的砖块和上面的隔栅放得是否到位,也是关系到安全的大事。徽州人家冬季发生火灾,有的就是由于火盆中的火控制的不好引起的,有时烘烤的易燃物落入火盆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徽州乡村进入冬季农闲后,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发动机进入了怠速状态,人们充分地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悠闲自在的时光。他们的生活可能很贫穷,在却很乐观,在这远离尘世、生活在如桃花源里的村民中,他们信奉“脚踏一盆火,手捧苞芦果,除了皇帝就是我。”在村口或人家门口,年纪大的人提着火篮,或半边桶,三五人聚集在一起晒太阳,边烘火边说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一些喜欢打牌的青年人通常不带任何火具,他们喜欢来到人家,因为每家的火桶都是热乎乎的。烘一下火,等人到齐后就直奔主题了,桌边条案上早就放着准备好的娱乐牌具。太阳出来后,他们干脆将桌子、火桶一齐搬到门口来,边烘火边打着牌,这是冬日徽州乡村中最常见的一景。遇到来串门的乡亲或门前路过的村民,主人都会将他们热情地招呼进门,首先让进火桶里,有的还将火拨一拨,再接着泡茶递烟,招呼着来人吃点心。和谐的气氛,让大家其乐融融。

在火桶上烘火,曾经是徽州人艰难的生活需要。在那贫穷的岁月里,徽州人身上破旧和单薄的衣裤,难以起到御寒的效果,不得不靠烘火来暖和身子。那时候,人们脚上常穿的都是手工做的布鞋,解放鞋或回力鞋许多人家舍不得买。下雨天,有的人家只有一双打过补丁的旧雨靴,出门大家轮换穿。小孩子是不可能有雨靴的,出门鞋子踩湿后就要经常放入火桶里烤。回家后往往少不了母亲一顿骂:“你不知道走干的地方呀?”晚上,徽州人家的火桶里,常常烘烤着一家人的布鞋。第二天一早起床,烘干后柔软的布鞋穿在脚下,温暖舒适的感觉立刻传遍全身。

坐在火桶上烘火不仅是徽州人御寒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交和情感上的需要。有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徽州,不是一路人,不烘一桶火。火桶上面盖着一块厚实的棉织物保温,两个或几个人同时将脚伸进火桶内烘火,那种足膝相抵,咫尺面对,如果是异性在一起烘火,不是夫妻或没有血缘关系的,那一定是有着特殊的意思和情况的。如果一对正在谈恋爱的男女坐在一个火桶里,那就说明这桩婚姻双方家庭认可,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当然,在那个年代里,发生在火桶上的故事是很多的。每当人们说起一些男女间发生的故事,有的都是先在火桶里碰撞出情感“火花”的。

火盆上凝聚着无数徽州人的情感,不仅演绎着成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而且还深深地铭刻在徽州少年儿童的记忆中。有的人可能记不得他们小时候在直立的站桶中的情景,但无论多少年过去了,都不会忘记冬季乡村学校上学时的情景。那时学生上学一个个都提着火盆,有的在火盆里烤年糕和山芋,感觉自己烤熟后吃起来比家里的更香甜。在课堂上,有时火盆中烤熟豆子的爆裂声常常让人感到很难堪。有的同学不小心将新鞋烧一个洞,有时教室中弥漫着布鞋烘烤时的难闻气味。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过去了。仿佛是一夜间,徽州人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变化,许多人家不烧柴了,自然也就不点火盆了,取代火盆的是空调、电火桶和各种发热的电器。现在,烘火是越来越方便了,但这段历史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忘记曾经发生在火盆上的故事。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臵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

丽,物产丰饶。 在远古时期,长江以北的绝大多数省域,属于淮阳古陆地质板块,江南的省域,则属于江南古陆地质板块,这两大古陆板块,都是在前震旦纪的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在皖西,大别山脉以“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与众不同的南北走向,巍然峙立,成为江淮分水岭和暖温、亚热两个气候带分界的标识。山脉东南麓的薛家岗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一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在其活动范围内春秋时出现过皖国、皖城、皖山、皖河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皖文化,是整个安徽文化体系中一支较早的亚文化,这也是安徽简称为“皖”的由来。 在皖南,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山下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即是徽文化的发源地,青山绿水,阡陌纵横,白墙黛瓦,书声朗朗,“虽十户之家,不废诵读”。文化的传承及其对于世道人心风俗礼仪的浸润,于此可见一斑。徽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这份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徽学,已经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立的中国地方学“三大显学”之一。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 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皖南的徽州,大部分地方都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古民居。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徽 州地区黟县境内,于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村与宏村的古民居。除此之外, 在绩溪、歙县、屯溪、祁门、婺源等地,也有很多古民居建筑聚落。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晚 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民居空间布局与结构合理,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粉墙 黛瓦、马头墙最具特色,集中反映了徽州的风土民情和地域审美倾向。 一、色彩美 徽州古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它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充分发挥其本 身的不同色泽、质感和特征来构筑,房舍都是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脚多采 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徽州古民居建 筑没有艳丽的色彩,白墙、黑瓦这样单纯质朴的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丰富 多样的自然植被,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特有的人性的美感。 新年来临之际,这里的人们为了祛邪纳福,家家户户贴对联。红色的楹联,象征着来 年吉利喜庆、平安幸福,也将古朴的民居建筑装扮得有声有色,充满生机。民居建筑的色 彩之美,不是单一的,除了民居自身之外,还包括四周的天地山川、植物绿化、人物服饰、民俗风情等,而这些环境因素也正是美的灵魂所在。 徽州传统民居,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和褐红色的木质构件,给人以淡雅明快之美感。虽 然这种简单朴素的色调重复复重复,但却并不使人感到厌倦,反而给人以整体统一和典雅 美的总体印象,就像在观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一样,渲染出徽州传统民居那极具地 域性的基本风貌。 二、形式美 (一)别具风味的马头墙 传统徽州民居的特色,很多来自屋顶。屋顶很讲究,连接的也很复杂,随着平面的不同,屋顶形式也会不同。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高差过大,采取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方式,既节约材料,又使马头墙面高低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传统马头墙是一种防火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人们为了美观,为马头墙点缀了各 种装饰。而现在的徽派新建筑的马头墙,已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符号。 马头墙的运用,打破了墙壁的单调重复感,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美感。一些大型的院落 由数间或数十间不同朝向的房屋组成,马头墙也就随之形成交错不同的朝向。再加上房屋 所处地势的高低不一,房间进深的不同,马头墙的高低也随之有所变化,形成了更为丰富 变化的空间。 马头墙从建筑群到村落,再从村落到集镇,形成一组组交错、连续、渐变、跌宕起伏 的“优美乐章”,成为皖南古民居所特有的“主旋律”;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 用在这里则是再恰当不过了。马头墙是徽州民居最具象征性的建筑造型。 (二)实用、美观的漏天之井

徽州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一集:《前世今生》 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

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第二集:八千里路 徽州人不蹲家,经营走八方。无徽不成镇,离开家园的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商帮集团。 山和山环抱之间的徽州,流水是进出的道路。“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在徽州,因为新安江,这条徽州的母亲河,这流水两岸美丽的风景,才有了沧桑的意蕴。“歙山多田少,况其地瘠,其土骍刚,其产薄,其种不宜稷粱,是以其粟不支,而转输于他郡,则是无常业而多商贾,亦其势然也。”这是清朝洪玉图写在《歙问》中的一段话,因为地少人多,山上又收不了更多的庄稼,加之赋役繁重,社会动荡,灾荒迭作,为了生存,徽州人开辟出了一条经商之路。 在杭州胡雪岩旧居,粉墙高耸,仰望这一片天空,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就已经想到了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而最初的时候,胡雪岩只是杭州一家钱庄里的学徒。自1860年开办钱庄起,仅仅四五年

徽州古建筑概述考试提纲

?第一章 徽州建筑历史成因与沿革 ?徽州建筑的界定 ? 1 、地理学界定又称“新安”行政区域:歙县、黟县、 祁门、休宁、绩溪、婺源一府:徽州府 ? ?2、文化学概指明清徽州府辖区内萌芽和成形的一种以强化 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建 筑。 第一节自然成因 一、地形、地貌、气候因素 ?1、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a)地域中的山: 北有黄山山脉 ?中有齐云山脉,古称“白岳” 属丹霞地貌 ?东部绩溪、歙县有:天目山余脉及延至歙县、休宁的 白际山脉。 ?西南祁门、婺源、休宁境内由西向东走向的五龙山脉 为浙庐两水发源地。 b)地域中的水: 徽州是新安江的发源地,主要河流多属新安的水系。 2、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日照时数相对较少,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生长,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 3、地貌及气候对徽州建筑的孕育作用。 ? a 吸引士族迁徒的重要因素,造成了村落园林化。 ? b 审美观的形成,性格的铸就的影响又潜在地影响了建筑 风貌。 ? c 万山环顾所形成的屏蔽,有效减少了兵火的侵扰,有利 于保护早期建筑的特征与古韵 二、生态和资源因素 ?地形、地貌、气候造成了资源特征: 山多田少、林木繁茂、雨水充沛、景色宜人、色调素雅 资源影响 a 促使了徽商队伍的形成,而徽商是徽州建筑的“艺术赞助人”,也是使用者,因而其特征也影响了建筑风格及型制。 b 充裕价廉的材料资源,促使了木结构的形成。 c 耕地少、人口多、土地紧,刺激了楼居建筑的流行,也是徽州园林小型化的诱因。 第二节人文因素 徽州建筑萌生于宋元时期,成型于明清 时期,孕育于宋以前。 商周:从发掘的随葬物品来看,文化的发达程度已与中原相近,兵器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 古徽州府 什么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 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屈于徽州府这一概念。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老徽学研究者对我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内涵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 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徽州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徽州文化 --浅谈徽州人的贫与富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本土的徽州文化。她的内容广博,深邃,包括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菜等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 研究徽文化的学者以及沉醉于徽州美景的游客对徽文化的璀璨总是赞叹不绝。然而,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徽州大地上,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里,可利用的生活资源极其贫乏。徽州处于丘陵地带,在徽杭高速歙县段路两旁,透过车窗,你总能看到在高高的深山上几至山顶,是被人们开垦的大片大片的耕作地。地里的植作并不茂盛,即便隔着那样宽的山沟依然可见泛黄的土地。而你也总能时不时见到一个老妇,肩上扛着一把锄头,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跟在身后田间地头转悠。而生活在“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徽州人,则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如黄山松一般艰难生存,千百年来孕育出勤劳,踏实,敢于开拓和坚韧的品质,并将这种品质传给她的子子孙孙。 当走进他们的住宅,和贫瘠的土地资源相契合的是白墙灰瓦,矮窄门楼的古朴建筑风格。然而,不同的是,随处可见的是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应景。且不说那些达官贵族与经商致富的大户人家,即便是只有两间厢房的小门小户,院子里也一定会用花花草草和几个雕刻着花纹的石凳布置一个简单的园林小景,供主人闲暇时玩赏。央视的一个纪录片曾就徽州人的园艺做过一个专访。在歙县,即便是现在,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观赏的花草。一个几近倒闭的盆景小店,哪怕已无人问顾,老板依然坚持,不为挣钱,只为自己喜爱。 人们为徽州文化的璀璨而倾倒,我也同样为之倾倒,但不仅仅是因其璀璨,而是为其不易。在这样一个土地贫瘠,古时难有与外界通达的山区,古徽州人不是为满足于裹足口腹之饥而蝇营狗苟,而是在这样艰苦,贫乏的环境里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那份超然和豁达,赋予这里的一山一水于之世外桃源之恬淡。而他们自己,比之陶公而无愧。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苍黛

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于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巧石、奇松、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赞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认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 指导教师:朱小龙老师 系别:旅游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旅游管理1班 姓名:姚玉凤组

毕业设计—— “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三日游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指导老师:朱小龙老师 11旅游管理(1)班 姚玉凤盛万友李惠妹余美丽 伍琴鲍玉孙晓龙张琪王慧 目录

摘要-------------------------------------------4 绪论-------------------------------------------5 第一章背景分析---------------------------------------6 第二章线路的价值及需求分析---------------------------7 2.1线路的市场占有率 2.2旅游线路的价值 第三章线路内容--------------------------------------9 3.1线路设计 3.2成本核算 第四章线路的市场营销及宣传-------------------------12 第五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15 附录问卷调查-------------------------------------17 总结语---------------------------------------19 成员安排及参考文献---------------------------20 摘要

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而安徽作为文房四宝的主要生产基地,更是体现了徽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制作工艺的巧夺天工。2004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州被授予了“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荣誉称号。这项光荣称号更是奠定了徽州在文房四宝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徽州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而文房四宝集中体现了徽州传统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房四宝早已不作为书写工具供人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人们的爱好和兴趣继续流传。青少年把学习书法和国画当做一项才艺或用来陶冶情操,而老人们则更多的是因为兴趣爱好,为单调的老年生活寻找乐趣。正因如此,我国的这项传统文化才能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屹立不倒。本条路线的设计,将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及独特的方式表现徽州文化,引领游客一同感受徽文化的内涵与奥秘,为游客呈现一个多姿多彩、触手可及的徽文化。 关键字:徽文化、亲身体验、精神享受

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

?徽学研究? 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 翟屯建 (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安徽 黄山 245000) 摘 要:祠堂、族谱、族田是近世家族制度的三项标志。明中叶,近世家族制度形成以后,宗族设立谱局修谱成为纂修族谱的主要形式,但也还存在个人撰写家谱的现象。设立谱局修谱为公修族谱,个人撰写家谱为私撰家谱。本文主要从规模、篇幅与流传形式,体例与内容,记载内容的真实性三个方面,对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宗族;修谱形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K248;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6)06-0076-03 The difference betw een privately-w ritten pedigree and publicly-w ritten clan pedigree in H uizhou prefecture ZH AI Tun-jian (Huangshan Local Chronicles O ffice,Huangshan245000,China) Abstract:Ancestral hall,clan pedigree and clan field are three marks of m odern family system.S ince the m odern family sys2 tem was formed in M id M ing Dynasty,the pedigee bureau established by clan writes pedigree has been the main form of writing clan pedigree.But privately-written pedigrees still exist.The pedigree written by the pedigree bureau is called publicly-written clan pedigree,and the pedigree written by individual is called privately-written pedigree.Mainly from their contents,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s,scale,space and how they were handed down,this article makes com 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2 vately-written pedigree and publicly-written clan pedigree in Huizhou prefecture. K ey w ords:clan;form of writing pedigree;difference 宋代以来,随着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的近世家族制度的形成,宗族设立谱局修谱,成为宗族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宗族社会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徽州设立谱局修谱约始于明嘉靖前后,是中国近世家族制度形成较早、宗族统治较为严格的地区①。我们把设立谱局修谱称之为公修族谱,因为设立谱局要集聚全族精英,动用族中公产,获得全族之认同。在宗族设立谱局修谱的同时,也有个人独立纂修家谱的,以个人力量纂修的家谱,不必动用公产,无须获得族众的认同,我们称其为私撰家谱。私撰家谱和公修族谱同为宗谱,但两者有相当的差异。 一、规模、篇幅与流传形式 公修族谱动用全族的人力和财力,如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婺源大畈汪氏修统宗谱,设立谱局,确定汪湘、汪隆、汪钅吾、汪道真、汪伦、汪长卿、汪同文、汪元吉8人专职修谱事宜。汪湘为主修,负责审定全书,兼管经 费;汪隆、汪钅吾负责来人接待和刊印工作,同时负责出纳;汪道真、汪伦负责各支派世系图和文稿的监督和催办;汪长卿、汪同文、汪元吉负责各支派世系图和文稿的考辨,然后交主修裁正。明万历五年(1577)刊印的《新安大阜吕氏宗谱》集中了36人的力量,设有总裁、编修、催督、考订、誊书、刊谱等多个职责岗位,各司其责。正因为如此,族谱的规模宏富,篇幅一般都比较大。清乾隆十八年(1753)刊印的《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8卷,每卷长51厘米,宽31.5厘米,共重15公斤。民国六年(1917)婺源《清华胡氏宗谱》24卷首1卷末1卷,26册,装在一只高约1米的木匣子内,一个人轻易不能搬动。 私撰家谱由于是以个人力量撰写,谱的规模、篇幅 67①参见翟屯建:《族谱的纂修与管理》,载上海图书馆 编:《中华谱牒研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徽州文化的发展

徽州文化的发展与“瓶颈”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作为古老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条重要支流,徽州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且依然让无数人为之吸引,的确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现代的徽州人已经充分意识到,徽文化中有着许多引以为豪的优秀品质。人们在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已获得了甜头,并从文化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从中积聚了继承发展这种文化体系的信心。比如,其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可以在黄山市的发展中窥见一斑。黄山市以旅游立市,以“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作为其发展战略。区区一个地级市,有两处世界遗产,世所罕见,这不能不说是徽州文化的功绩。 世世代代的徽州人在这片不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挥洒汗水,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通转楼、马头墙、天井、美人靠和谦让墙,创造了徽菜、徽戏、徽雕、徽墨、歙砚等文化符号,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刻书、徽州漆器、徽州造纸等文化技艺,孕育出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宗族意识、庙会文化,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其独特的书香韵味、山野情调,是其它文化流派无法比拟的。 如今,在古徽州的土地上,仍有随处可见的民风淳厚的古村落,可以看到徽派风格的马头墙,到处仍是清一色的方言土语,充满了与现代都市迥然不同的人文韵味,在婺源、绩溪的乡间山村,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小桥流水的静谧,依然是这片天地的主色调。 但是,在徽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瓶颈”问题。一方面,现在的徽州人一味守旧,只懂得把老徽州的传统文化拿出来反复折腾。这种“啃老本”的发展模式,也许现在还能赚到荷包满满,但是这样的徽州文化,失去发展的活泉,只会日渐枯竭、腐朽,成为一滩死水。另一方面,现代徽州人往往只看见眼前的利益,本着盈利最大化模式进行徽文化旅游开发。过度的旅游开发对徽州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有些地方把古宅、古祠、古牌坊等拆迁集中为旅游景点,损害了其最宝贵的历史价值;有的村落拆墙开门、大量开店设铺、兴办旅馆饭馆,破坏了古宅的建筑风貌和古村落的宁静氛围;低水平模仿性开发,普泛化的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严重地伤害了徽州文化的真正内涵。 徽州文化要开发、要发展,但这种开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就如一位徽学研究学者所说,徽州文化的发展必须基于这样三个前提:一是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如果徽文

徽州文化有哪些特色

徽州文化勃兴于南宋以后,繁荣于明清时期,这种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质。徽州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为大批的徽州商人,他们由于远游四方的经历,对各地的文化结晶相容并蓄,从而丰富和促进了徽州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如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剧、徽菜等,都成了徽州别树一帜的本土文化。这些都可以从皖南的徽商社会和人事生活中一一体现出来。 徽州历史上非常重视教育,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徽人大多是因避乱而从中原地区迁居的士族,他们以耕种经商为业,却视读书作官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像明代歙商汪海要儿子学经,希望他像叔父一样入太学,为的是光宗耀祖。因为他们是先读书后经商,并把儒学倡导的行为规范作为经商理念,所以被称为儒商。由于对文化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结,使得他们在经商发财后,以强大的经济支援家乡的文化事业,由此培育了大批专家学者,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后人也称之为儒商文化。 中国近代文学家、徽人胡适,曾以“徽骆驼”来形容徽州商人不畏艰苦、勇于开拓的精神。徽州商人在经商之初,因缺少资本,往往是小商小贩,从事长途贩运。清代歙县商人江遂志,两次外出经商,虽历尽艰难,却亏本而归,第三次外出经商时,已年逾五十,终于获得成功,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徽骆驼”精神还表现在生活方面,他们自奉非常节俭,许多富商始终保持创业时的朴素,但对社会公益事业却乐善好施,修桥补路,兴办学校是很多徽商的善举。 徽州人因生存环境所迫,突破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的观念,从经营“文房四宝”,以及木、竹、茶等土特产入手,走出深山,求利天下。这种思变的精神,使得他们勇于开拓,加上他们以儒学中的义、诚、信作为经商理念,终获得极大成功,明代一些徽商拥有百万巨资。徽商经营成功后,把巨额资产带回家乡建造精美豪华的住宅,甚至兴建学校、祠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轻商贱商的传统观念的反抗,同时也是他们要光宗耀祖,思恋家乡的一种情感宣泄。 徽州商人大多有着先读书后从商的经历,而且对儒学有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情感使得他们与那些先读书后作官的人,有了一定的共同语言,形成了相互支援的感情基础。西递商人胡贯三与清朝军机大臣曹振镛结为儿女亲家;大盐商江春以布衣结交乾隆皇帝;徽商胡雪岩积极为清廷采办军火粮食,成为名扬海内的“红顶商人”。这种官商互济为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政治上的保护。 明清时期,徽州教育昌盛,书院、社学和私塾,共计超过五百所。除必修课外,他们亦重视修身养性,延请道德高尚者授道德课。西递“桃李园”曾邀请一位忠君爱民的廉吏黄元治长期任教,这位被百姓称为“青菜太守”的老师,把俸禄大部分捐赠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告老回乡,田无一丘,房无一幢,只得在宗族祠堂里借住。由于重视道德教育,使明、清两朝在西递村便有数百人进入仕途,更没出现一个贪官污吏。 1268年前后,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的第三十代孙陶庚四,举家由江西九江迁居黟县,据《陶氏宗谱》记载,陶氏后裔迁居黟县的原因是,“认定黟县是其先祖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理想境界”。陶氏后裔迁居黟县,在宗族祠堂里悬挂大幅楹联:“承先祖德,以交付儿孙不必田园金玉;读圣贤书,即担当宇宙何分韦布荐绅。”向后人昭示,要把先祖淡泊功名、关心民众疾苦的崇高品德代代相传。这种清廉文化的传播为古徽州培育了大批忠君爱民的廉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徽州文化浅谈

《安徽地域文化》 ------课程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关于对徽州民俗及泗州戏的浅谈 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徽州民居可以从村落、住房和房屋装饰三个层次来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地区的村落,兴建之初就重视村头组景,在进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势、岗峦、溪流、,配置以牌楼、亭榭、宝塔、桥梁,形成优美的风水园林景观,人称之为“水口”。许多民居,还精于雕镂装饰,通过宅门的门罩、窗楣、柱础等予以体现,其精美的雕琢,从工艺、构造到图案,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徽州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园林、绘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推进了徽州“水口园林”的发展。徽州村落的景观很特别,最宏丽的建筑首推宗祠。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圣意义,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华美、更气派,使人身临其境时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神圣崇高、肃穆敬畏之情。由于中国位居北半球,为了采光和防御冬季寒冷的偏北风,住房屋多向南而建;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缓坡阶地上。缓坡阶地上的村落排布呈现阶梯状,从山坡往下看,民居错落有致,构成良好的俯视景观,同时也构成理想的生态景观。 徽州民居围墙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徽州民居都设有天井,它们起着通风透光的功用。天井的设计也有一层深意,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处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枧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意为“财不外流”。在正厅,一般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摆着这两样东西:一面镜子,两方笔筒状的瓶子,谐音为平、静,近代出现了自鸣钟以后,则将它放在中间。三者合起来,终生平

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单元 中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安徽第一卷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高三高考信息交流卷(三)语文试题(整理精校版)

安徽第一卷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高三高考信息交流卷(三)语文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0217 16:17 :: 安徽第一卷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高三高考信息交流卷(三)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商文化 徐彬 ①从史学影响看,司马迁创立的史表是徽州家谱的主要渊源之一。明清徽州地区普遍认为“谱为一家之史”。自觉地将史法寓于谱法之中,修编了许多家谱以留传于世。明清徽州家谱的基本面貌大约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②一是数量多、善本多。现存馆藏明清徽州家谱约1300种左右,很多都是古籍善本。出现这种情况,与徽州地区重视及时续修家谱和大量文人学士的参加密不可分,明代程敏政、汪道昆、清代戴震等名儒都积极参与其事。 ③二是家谱种类繁多。从名称上看,有族谱、宗谱、家谱、世谱、会宗统谱等,它们或为一门之谱,或为一族之谱,或是一村或是一县,内容虽有侧重,但皆以体现血缘与地缘关系为主旨,服务于界定宗族血缘与地缘界线。如程敏政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是关于徽州地区范围内具有血缘联系的程氏宗谱,而汪道昆修《汪氏十六族谱》则是记唐模等十六族的汪氏宗谱。 ④三是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明清徼州家谱基本由谱序、凡例、世系图表、墓图、祠图、像赞、村居图、谱传、进呈谱表、诰封褒章、族产文书、翰墨文章、家训、族规等部分组成,以世系为时间主线,通过对宗族生活各层面的记载,对明清徽州宗族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体现了“谱为一家之史”的主旨。 ⑤在徽州特有的社会文化浸润下,徽州家谱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徽商文化特征。比如宣扬商业理念,体现了重视商业的文化旨趣。汪道昆在《太函集》表达出“良贾何负闳儒”的理念;明隆庆《许氏世谱》记许秩语:“丈夫非锐意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全校公共课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 2 开课学期:理工科第3学期,文科第4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先修课程:各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大纲执笔人:张孝进 参加人:赵自云、洪永稳、胡翠莉、秦然然、冯韵、朱宏胜、周涛、杨瑾、贾芳芳、王相飞等审核人:沈昌明、潘定武编写时间: 2012 年 8 月 编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2 )年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黄山学院校本特色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黄山学院教研人员自主编写出版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徽州文化十二讲》。 本课程选取了徽州文化与徽州学、徽州的地理与社会、徽州村落、徽州宗族、徽商、徽州教育、徽州学术、徽州杰出历史人物、徽州科技与工艺、徽州艺术、徽派建筑、徽州文书等十二个关节点来梳理徽州文化,来构筑徽州文化体系,具有系统性、普及性与创新性特点。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开设,是我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黄山学院自身的品牌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徽文化、宣传徽文化和研究徽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徽州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发对徽州文化的兴趣,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地域社会环境特点,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最终达到在地域文化知识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实现综合发展,并为从事相关徽州文化课题的学术研究及毕业后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以徽州文化中某一现象为例,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

以徽州文化中某一现象为例,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 社会的传承 徽州文化,又称“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敦煌文化、徽派文化、藏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政治上大力提倡的“德治”和经济活动中讲求的“诚信”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 作为徽州文化重要内容的徽州宗族。徽州宗族在中华氏族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徽州宗族的来源、徽州宗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徽州宗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以及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的发展产生累了深刻的影响。 徽州宗族制度是是一种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 徽州宗族历史悠久。大禹时代前后,徽州氏族多属三苗族和古越族土著先民。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到汉末时期,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友好共处、通婚融合,逐步统一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 从徽州族史考证看,徽州除本土氏族外,多为北方迁徙而来。特别是在晋、唐、宋时期,形成了三大迁徙高潮。第一次迁徙高潮源于两晋“永嘉之乱”,来徽的有程、鲍、俞、余、黄、谢、詹、胡、郑等九族。第二次迁徙高潮行于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来徽的有陆、陈、叶、孙、洪、罗、舒、姚、赵、戴、康、施、冯、夏、李、朱、潘、刘、曹、毕、王、江、许、廖等24族。第三次迁徙高潮起于两宋“靖康之乱”,来徽的有柯、宋、张、周、阮、杨、蒋、刘、饶、马、滕、孔、徐、吕、韩等15族。当然,入“徽”为官不归和文人学士慕恋新安大好山水栖此不回,也是外姓留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从朝代上看,明代以前可考的大族有57个,主要大族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姓,洪、余、鲍、戴、曹、江、孙、毕、朱、巴等姓次之。外地大姓迁徙徽州主要在汉、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等朝代,迁徙最多是在唐代,共有24个姓氏家族;其次为宋代,有15个氏族。这与上述中原氏族三次入徽大迁徙是相一致的。迁徽大族原籍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福建等省。可见,中原地区是徽州氏族的主籍地。 徽州宗族主要通过制定宗族社会行为规范来加强管理,这就是族规。 徽州地区族规家法,多从表彰善行、杜绝恶习、明确职守、重视名教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控制族人的法规体系,保障宗族社会稳定运行、发展。其基本内容体现封建阶级本质的纲常伦理和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抚孤恤寡、遵守法纪、和睦邻里、禁止闲游、禁止迷信、禁止赌博、尊敬耆老、戒溺女婴、禁止偷盗、保护林木等传统精神文明的精华。主要内容是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体现在忠义、孝顺、友悌、勤劳、节俭、礼貌等条规中,以维持家庭和睦相处以及家族生存发展。族规明文禁止一些不良行为,规定族人对家族公共事物的义务和权利,以加强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确定有关祠堂、祖坟、祭祀、族田、修谱等与家族成员有关的各项事物,并告诫子孙要处理好家族与外族、地方、国家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