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

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

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
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双学位毕业论文

专业:金融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01130080236

学生姓名:朱重阳

指导教师:王学信教授

二〇一一年六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双学位毕业论文

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

——以长三角及环渤海区域为例The Disparities and Mechanism's formation of Regional Rural Finance:A cas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Bohai region

专业班级:测控0802

学生姓名:朱重阳

指导教师:王学信教授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1年6月

摘要

本文研究了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两区域在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农村金融的组织效率及农村金融的空间组织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征。究其原因,表现在农村金融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差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发现,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对本区域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环渤海区域应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循环。

关键字:区域农村金融,长三角,环渤海

ABSTRACT

It studies the Regional rural finance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Bohai region. Study finds that two region shows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rural finance.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is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policie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discovery, 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ural finance polic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Bohai region should speed up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o achieve a sound cycle of rural economy and rural finance.

Key Words:Regional rural finance;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 Bohai region

目录

引言-----------------------------------------------------------------------------------------------------------1 1、区域优势介绍------------------------------------------------------------------------------------------4 1.1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范围及优势---------------------------------------------------------------------4

1.2环渤海地区的区域范围及优势---------------------------------------------------------------------5

2、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分析------------------------------------------------8 2.1定量分析------------------------------------------------------------------------------------------------8 2.1.1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差异-------------------------------------------------------------------------8 2.1.2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差异-----------------------------------------------------------------------10 2.1.3农村金融的组织空间分布差异-----------------------------------------------------------------13 2.2定性分析----------------------------------------------------------------------------------------------14 2.2.1农村金融的法律服务体系差异-----------------------------------------------------------------14

2.2.2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差异-----------------------------------------------------------------------15

3、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18 3.1农村金融发展政策-----------------------------------------------------------------------------------18 3.2区域产业结构-----------------------------------------------------------------------------------------19

3.3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状况----------------------------------------------------------------------------20

4、促进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22 4.1对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22 4.1.1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22 4.1.2提高和规范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投资---------------------------------------------------22

I

4.2对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23 4.2.1金融组织改革------------------------------------------------------------------------------------23 4.2.2实施农地金融制度------------------------------------------------------------------------------24 4.3对两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同建议------------------------------------------------------------24 4.3.1深入金融信用理念宣传--------------------------------------------------------------------------24 4.3.2建立区域农村金融联动机制--------------------------------------------------------------------25 结论---------------------------------------------------------------------------------------------------------26 参考文献---------------------------------------------------------------------------------------------------27

II

引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积存已久的诟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均展现出个性化特征,使之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步入发展飞跃的快车道,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深圳、珠海、厦门为特区而构成的的珠三角区域,借助于成为改革开放实验田的这一契机,实现这一时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上海、江浙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为改革开放的春风所带动,又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使环渤海区域已成为继珠三角区域和长三角区域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个亮点,同时也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城市借助其先发优势,迅速迈出了其经济增长步伐,而农村却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短板地位,使之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呈越演越烈之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农村经济的乌龟式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血液——农村金融也始终是金融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发展遇到了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贫富问题日趋严重,这无疑对社会安定和谐埋下了隐患。

相关研究综述

鉴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多层次性这一现状,客观上需要不同层次的金融制度与之相适应。但现行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总量和国家视角出发, 将我国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 而鲜有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区域这一中观层面。值得关注的是, 焦兵( 2007) 、李喜梅( 2007) 利用农村信社存贷款数据对区域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温涛、熊德平( 2008) 对我国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比较; 黎翠梅( 2009)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中介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周世友( 2009) 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地区差异

及其原因;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从中国现存的三大区域着手展开了研究,如白景涛(2009)在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任辉(2010)在长三角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趋势探讨中,探讨了长三角这一区域的形成以及未来的走势。

研究意义

但到目前为止, 从三大经济圈农村金融着手进行比较研究却鲜见报端,而基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走势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发展的不平衡性等这一系列现实,使之我们对农村金融的关注又拉到现实的高度,关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区域农村金融现状及形成机理,不仅对农村金融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使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以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可以使不同区域之间进行相互借鉴,形成优势互补,以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循环发展。

所以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薄弱之处,选取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中的两个——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为例,并选取其农村金融作为研究的焦点,对其农村金融现状差异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到合理结论,并形成对这两区域农村金融未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相实际的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

在组织本文的结构过程中,第一部分对两区域的优势现状进行系统性描述,由于地理人文资源的优势是金融发展乃至经济腾飞的原始动力,这一优势的存在,深刻影响着农村金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所以对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优势分析,应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部分将对这两个区域的农村金融现状的差异进行分析:在定量研究方面,借助相关金融指标,通过比较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以及农村金融的组织空间分布情况直观得出其差异现状;在定性分析方面,比较这两区域农村金融的法律服务体系的异同以及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的异同,以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有一清晰认知。

第三部分通过对两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以完成对其农村金融现状差异的原因分析;最后的第四部

分基于以上研究的结论,对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的农村金融未来发展,分别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区域优势介绍

1.1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范围及优势

长三角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这一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这里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发达的城市群布局,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经济带。

1.1.1雄厚的经济基础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区,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长三角区域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宽松的经济政策,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最先步入工业发展的快车道,完成了由鱼米之乡向工农协调发展的新跨越。借助于上交所等金融组织形成的金融的先导优势及规模示范性应,长江三角区积聚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其规模越来越大,并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使之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高速一直处于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并已连续保持了多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这一区域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相结合的产业布局,特别在汽车、钢铁、电子、纺织等行业已形成规模聚集效应。随着外资、传统制造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等城镇群发展机制的推进,使之上海的国际性城市职能日益凸显,南京和杭州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中心城市职能日益加强,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南通、泰州、扬州、湖州、绍兴等以传统制造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基本形成,以舟山等以旅游职能为主的城市特色鲜明。

1.1.2发达的城市群布局

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以上海市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六个城市,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八个城市。其辐射区涵盖了浙江金华和衢州两市。该城市群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

江、内陆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山水优美度居于所有城市群之首;城市劳动力数量同样令其他城市群难以望其项背。此外,在城市水资源供给、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优势也使该城市群成为投资热点。该城市群商品经济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外向型经济发达,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该城市群以全球制造业基地为特征的全球区域正在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地位由此得到极大的强化。上海国际性城市的带动,使得长江三角洲城镇群积极融入全球城市分工体系,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已经显现。常住人口增长与移民人口增长优势不明显,GDP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环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该城市群正逐渐转向内部发展环境的优化。

1.2环渤海地区的区域范围及优势

广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京津冀为主所构成的经济圈,同时延伸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这一区域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华北、华东的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区域借助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便捷的交通运输,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等优势,使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已日趋显现,并将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1.2.1优越的地理环境

环渤海区域处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北部的黄金海岸;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目前,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环渤海区域东临日本、朝鲜、韩国,北临蒙古、俄罗斯,既是中国北方内陆及三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有着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的潜在优势。随着世界经济布局的重新整合,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已转向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中,东北亚地区正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而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

1.2.2便利的交通优势

由于环渤海区域地理、政治位置的敏感性,使之在整个经济圈内,基础设施完善,科学技术发达,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的战略区域,在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相比较而言,环渤海这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网络的枢纽地带,在分布上具有典型的纵向和横向的经济集聚优势效应。在整个交通系统配置中,环渤海区域构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体系。更为重要的是,环渤海区域拥有五大运输通道,即以沿海港口为枢纽的海上外贸运输通道,以连接华东、华南地区为重心的南北运输通道,以沟通东北地区联系的关内外运输通道,以跨越西北、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以山西、内蒙古能源外运为主的东西通道。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国家对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战略安排,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未来该区域将可借力而行,大展宏图。

1.2.3雄厚的工业基础

随着产业布局的延伸,环渤海区域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在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在国内产业定位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雄厚的资金支持,密集的科研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的配合,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循环链;这些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引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2.4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

环渤海区域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及旅游资源。本区域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多达110 多种,已探明储量的达70 多种,尤其煤、石油、铁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就为发展钢铁、石化等工业在原料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环渤海区域是全国唯一兼备海洋、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地区,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业发展后劲十足,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科技力量密集,人才优势突;区域内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为我国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此外,该区域还拥有我国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全国批准建设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本地区有7个,现有科研机构1000多个,各类科技人员达130 多万,约占全国的27% 。

总之,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使环渤海区域在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国际影响等方面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使之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部分: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分析

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国家,区域间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差距。从某种程度讲,对中国区域间金融差异的分析,已经类同于跨国研究。因此,从区域这一中观层面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区域农村金融统计资料不全及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力图运用所能搜集到的可比数据资料对区域农村金融非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路径选择。

关于区域的划分,本文采取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但考虑靠实际数据收集的难度和一定程度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在数据收据过程中,本文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代表;将上海、江苏和浙江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代表,以完成本文对相关区域的研究。

2.1定量分析

2.1.1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差异:以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来量化

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扩展,根据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考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虽然有很多种,但通常采用戈氏和麦氏两种指标来进行衡量。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金融相关率(FIR)概念,它表示金融资产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张杰(1995)将戈氏指标表达为(M

2+L+S)/GNP,其中M

2

为货

币存量,L 为各类贷款,S 为有价证券。麦氏指标是指麦金农(1973)在衡量金融发展

水平时,所使用的货币存量(M

2

)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但是Levine & Zervos

(1998)认为,M

2

与GDP 之比这个货币化指标既不能度量负债的来源,也不能度量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实际上这一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理论联系,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金融部门的功能,为此他们指出银行信用是度量金融发展的有用指标。

鉴于中国农村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和M

2

的统计数据,无法直接采用戈氏和麦氏指标

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而且利用FIR, M

2

/GDP 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也受到大量的批评,因此,本文借鉴Arestis、Demetriades & Luintel(2001) 设计的银行信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L/GDP)这一指标,用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GDP 之比作为农村金融相关率来衡量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由于中国目前存在一个明显的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资本市场的力量也是极其微弱,所以选择这一指标是比较合理的。

从我国金融机构的构成来看, 农村信用社及农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占有明显的优势,鉴于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初级发展,所以本文中的农村贷款余额仅涵盖了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区域农村金融相关率为各省农村金融相关率的加权平均数,其中以各省市的人口数量作为权重。

如图1 所示,从整体来看,长三角区域的农村金融相关率高于环渤海区域,这一方面受计算方法的影响,因为环渤海区域农村贷款余额有缺失的部分,但另一方面反映出长三角区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这一区域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其次,长三角区域,其农村金融相关率整体上呈上升发展态势,这一方面体现出这一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持续性,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的信贷观念,在这一区域已经被打破,金融人格相对来说比较健全;而环渤海区域金融相关率一直处于平稳增长态势,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一方面由于山东、河北、辽宁这些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GDP这一基数较大,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这一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金融信贷观念有待提升。

图1 长三角区域与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比较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2-2010)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统计年鉴(2002-2010)并通过整理得到。

2.1.2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与存贷差来量化

金融中介的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最终体现在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上。Levine(1996)将金融中介功能具体划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动员和运用储蓄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功能。得益于农村农民勤俭节约的习惯、农村过于单一的投资渠道、国家信誉对存款安全性的担保等多方面的,我国金融体

系在农村储蓄的动员上是极其成功的。由表1 可知长三角区域与环渤海区域在存款储蓄方面旗鼓相当,存款余额逐年增长;同时也说明这两区域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备良好的资金基础。

表1 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人均农村存款余额比较(单位:元)

年份指标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

2001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2844 2901

2002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3332 3246

2003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3687 3735

2004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4199 4286

2005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5250 5019

2006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5851 5936

2007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6232 6055

2008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6632 6844

2009 人均农村存款余额 7356 7453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2-2010)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

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统计年鉴(2002-2010)并通过整理得到,其中上海市、天津市和

北京市数据缺失。

就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我们更应注重金融中介对储蓄的运用功能。林毅夫(2003)认为,金融中介功能中资金配置功能最重要,这是因为资金配置好,下期生产中的剩余就多、资金回报率就高,从而可动员的资金就多;同时把资金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风险就小。所以区域金融机构配置资金的效率,金融运作能力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存贷比和存贷差作为衡量一个区域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 以体现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 在宏观层次上比较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

存贷比即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存款余额的比值,反映了农村金融机

构把从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转化为农业贷款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存贷差即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存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差,表示的是一

定时期内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额,它反映了农村地区使用外来资金或向外输出资金的净值。这两个指标均反映了农村金融资金的配置状况。

表2 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存贷比和存贷差的比较(单位:%,亿元)年份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

存贷比存贷差存贷比存贷差2001 0.6541 1314 0.7039 753

2002 0.6795 1269 0.7461 984

2003 0.6739 1213 0.7411 1132

2004 0.6535 1369 0.6971 1365

2005 0.6575 1818 0.6979 1628

2006 0.6222 1896 0.7185 1798

2007 0.5942 1996 0.7495 1832

2008 0.6708 2743 0.7001 2353

2009 0.6438 3602 0.7234 3327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2-2010)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统计年鉴(2002-2010)并通过整理得到,其中上海市、天津市和北京市数据缺失。

由于地区统计数据不全,计算存贷比与存贷差时,农村贷款仅包括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村存款仅包括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存款和农村信用社存款;其中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海市,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市、天津市缺失;一般来讲,统计口径与计算项目的一致不会影响区域的比较与问题的分析。

图2 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存贷比的比较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1-2010)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0)并通过整理得到,其中上海市、天津市和北京市数据缺失。

从图2可以看出,在存贷差方面,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总体看来均处于存差状态,而且存差不断增加;从横向比较来看,长三角区域的存差额要小于环渤海区域。存差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在更大程度上只能说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功能更多地表现为动员储蓄而不是配置农村资金,农村金融机构导致了大量农村资金的非农化。这一点从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上也可以看出,两区域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都小于1。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区域的存贷比要大于环渤海区域;表明长期以来,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处于强势,农村资金在反馈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从2007年以来,存贷比趋于平稳态势,这反映两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资金需求已不再单纯依赖国有金融机构,传统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新兴金融体系所替代,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种替代更明显。

2.1.3区域农村金融组织空间分布差异:以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来量化

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的现实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在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与演变的结果,并影响着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运行绩效。

在探究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组织的软件状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其硬件状况,也不容忽视;所以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以及存贷差和存贷比,来衡量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不全面的, 它并没有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的结构变化,

因此, 我们必须考虑农村地区金融结构方面的变化和差异。张杰(1996) 提出了衡量金融组织空间分布的自然算法和经济算法,周立(2004)以单位GDP的金融机构数(个/亿元)作为“经济算法”的衡量指标,单位人口的金融机构数(个/万人)作为“自然算法”的衡量指标。本文借鉴这一算法,分别计算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中每万人口的农村金融机构数,其中鉴于数据搜集的难度,金融机构的数量仅涵盖农村信用社,并据此,来分析这两区域农村金融组织空间分布的状况。

图3 长三角区域与环渤海区域农村金融的组织空间分布差异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4-2010)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统计年鉴(2004-2010)并通过整理得到,其中2007以来北京市数据缺失,单位为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

按照“自然算法”,以每万人口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数量作为衡量指标, 从图3可以看出,本世纪的近十年间,长三角和环渤海这两区域农村金融组织分布水平及其发展趋势都非常接近。2003 年农村信用社在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每万人口分别设置0.734 个和0.746个机构;而至2008年,这一数据变化为0.731个和0.745个,这两区域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分布状况几乎没有变化。这种稳定状态不仅体现在金融机构的绝对量上,同时也体现在金融机构的相对量上。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这一数据的出现颇显尴尬,但同时又在意料之中。农村金融机构设置的初衷本应是服务于农村经济,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本身低下的经济效益,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进程,其生存状况亦是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结构,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农村金融机的支持,同时也说明,农村金融市场空白领域广阔。

由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地区分布上不是按照“经济算法”设置,而是按照“自然算法”进行分配。这验证了张杰(1996)提出的“国有金融组织的空间均齐分布”假说。从理论上讲,金融组织应按“经济算法”设置,因为经济活动规模与市场范围较大的地区对多样化的金融交易方式和交易工具,以及提供相应服务的更为复杂的金融组织的需求要大得多,那么金融组织的密度就应大,分支机构设置就应多。由于“金融”是一种奢侈品,它具有嫌贫爱富的特质,它时刻都在进行收益成本比较(张杰,1996),因此,在我国落后农村地区按照“自然算法”人为设立的许多金融机构反而充当了落后农村地区资金的“抽水机”,加剧了落后农村地区资金的流失。

2.2定性分析

2.2.1区域农村金融的法律服务体系差异

农村金融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关系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已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当务之急。而针对于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其农村金融法律服务体系也呈现出个性化的表现,下面以环渤海区域为例进行分析。

农村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而农村金融组织合作模糊这一诟病却一直伴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这一现象普遍扎根于中国的广大农村;建国之初,基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基层信用社都是第一法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金融机构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制;出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却一直是改制的盲点,死水封闭式的经营,亏损一直是常态;而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这一经济责任,是由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还是入社成员本身,这一直很难界定。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然而,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形成农村经济的“抽水机”,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不仅仅是农村金融组织合作模糊,在环渤海区域,其法律体系也相当滞后;在现行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中,农村金融组织是没有地位,不受重视的。虽然颁布了很多有关

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10370574.html, 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作者:张金恒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10期 一、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农村经济发展依赖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推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特定自然地域、经济情况、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经济区域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产业化等作为发展目标的。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化依赖于农村产业企业的支持和充分的资金供给。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为企业融资、吸纳农村剩余资金和促进资金的循环创造了条件,否则就会出现企业融资贷款困难,优势产业发展不起来,难以引导和促进当地农户有计划有规律的生产。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多、小、杂、全,农户自给自足的多品种,多样化生产,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金融市场不完善导致农村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农业的产业优势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撑,农村的现状更加难以改变。因此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有效吸收农村剩余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活跃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产品种类与层次还不够丰富,风险定价等市场功能有待增强,大部分农户的投资渠道单一,储蓄仍是理财首选,股票、证券投资占比不足5%,导致资金外流严重,企业融资困难,难以解决劳动力等问题,农民只有到外地寻求就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农村农户缺乏收入来源,农村吸收剩余资金的能力有限。劳动力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帮助农村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资金沉淀、逆流,才能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主体资金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都不尽相同,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金融工具与金融组织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动态调整就越迅速,对经济的渗透力和促进作用就越强。因此,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比单一形式的金融结构更能够满足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以某县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10370574.html,ki.jjwt.2015.04.001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XX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XXXX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宏观调控政策,以打好“六大攻坚战”为目标,积极应对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着力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全区金融继续保持了平稳运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有所提升,保险业市场竞争明显,服务范围逐步拓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XXXX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XX区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家,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xx银行。新引进XXXX村镇银行1家,预计12月底开业。保险公司5家,分别为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平安财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邦财产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12家,基本不开展业务。 农村信用社现有营业网点X个,职工X人。各项存款余额X 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 万元;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贷款X笔、X万元。其中涉农贷款X户、X万元,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完成了“一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小微企业贷款X户、余额X万元,小微客户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社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客户贷款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客户贷款获得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金融服务方面,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盲区。辖区XX

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均有客户经理包片负责,并且村村有贷款、有便民服务终端,目前信用社共服务存量贷户XX户,贷款覆盖面达到40%。共有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其中2009年12月之前的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2015年新增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 农业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离行式自助服务区1处。各项存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增长10.4% ,其中:机关单位存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增长X%;今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X万元,同比增加X万元,增幅X%;各项贷款余额X 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各项存款增速X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X万元,较年初净增X万元,增幅X%,高于各项贷款增速X个百分点。自助存取款机台数达X 台,在离县城较远乡镇、人员居住密集且金融服务需求大的XXX 等行政村选择金融服务小超市,布放转账电话X部、POS机X部,建设惠农通取现服务点X个。不良贷款X笔X万元,信用卡不良透支X笔X万元。 邮政储蓄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城区邮政局代办营业点X 个。存款余额X万元。营业网点个人储蓄存款余额X万元,公司业务存款余额X万元,代办点存款余额X万元;信贷业务本年放款X笔,放款金额X万元,贷款结余X万元,其中涉农的小额贷款本年放款X笔,金额X万元。不良贷款共计X笔,金额X万元。 xx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各项存款余额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 较上年同期新增投放X 万元,存贷比X%;不良贷款余额X万元,完成经济利润X万元, - 2 -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金融发展论文: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金融发展论文: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与影响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

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 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8-04-26T08:44:27.5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作者:马晓金谭健乐王思鑫[导读]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现阶段的金融行业并没有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 马晓金谭健乐王思鑫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摘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现阶段的金融行业并没有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进而制约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为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发展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实体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金融局势,如何保障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经济之间的关系、防范金融风险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对于金融投资而言,更加着重于虚拟经济,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在实体经济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通过金融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在虚拟经济方面的投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 (二)正确处理金融经济关系 从金融的发展历史出发,便可以发现金融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经济的初步发展阶段,实体经济主要依靠于金融的货币进行延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逐渐引入信用体制,进而使金融业务得到一定的发展,金融产业中涉及的工具以及方式得到改进与完善。 (三)切实防范规避金融危机 对于金融而言,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因此,在发展金融行业时,必须要做好防范措施。倘若金融仅仅在虚拟经济中进行发展,没有了实体经济的支撑,一定程度上不会有长久的发展。既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对于金融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的金融体系而言,在实体经济的支持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信贷资金投向有欠科学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机构逐步趋于饱和,各类银行的同质化经营严重加剧了竞争,有些领域的竞争甚至已经发展成为恶性竞争。有些银行为了顺利完成考核任务降低风险,投放目标对象主要为不易破产的大型企业,同时在信贷投入过程中,并不考虑这些企业是否需要,便一味的进行投入,对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小企业,则提升了信贷投入门槛,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小型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信贷资金的投向有欠科学。 (二)许多企业投资过于盲目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往往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过于乐观,因此并没有考虑自身实际条件以及当前形势下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另一方面,我国融资渠道多样且操作起来简单容易,这便使企业致力于扩大规模,急功近利,最终导致企业并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进而企业便开始对经营战略进行一定的改革。 (三)直接融资支持实体效果不佳 我国直接融资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并不能对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持。上市公司普遍为电力、煤炭这一类较为传统的资源型行业,我国的高新技术现阶段仍然远远落后,同时在高新科技产业的融资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的货币市场呈现出了发展迅速的状态,然而并没有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 三、增强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增强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要了解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减少对虚拟经济的投入,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表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政府需加强调控,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进程,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金融能够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出贡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融资的新渠道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于现阶段存在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使民间资本能够进入金融行业并鼓励其进一步发展,更好的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通过民间资本的参与,能够使金融行业加强竞争力并且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为了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使小微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有效运营,降低融资要求,同时设立试点,对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健全。 (二)采用利益进行指导,增强金融服务动力增强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遏制虚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使我国经济市场保持稳定。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同时进一步进行调控,保障我国各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采用多种手段严厉打击恶性竞争等行为;另一方面,对于实体经济的盈利方面进行加强与提升,降低实体经济在发展中所需要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突出两大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正在并将继续对全球,以及全球各国与各经济体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顾名思义就是一国的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全球,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而什么是经济金融化呢?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经济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融合及社会财富或资产日益金融资产化,并由此带来了经济活动对金融的依赖日益提高。 一、金融的一般概念 1、金融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简而言之,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提供资金融通的场所就是金融市场。 ——金融有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之分。由于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概念本身也在动态发展,从而有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之分。传统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主的货币市场体系,而现代金融则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是一个大金融的概念。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以“货币”为交易对象,通过买卖各种信用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它主要包括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资金交易,如货币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业务等。广义的金融市场除包括银行业务外,还包括有价证券买卖、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业务,以及其他各类金融衍生业务。一般来说,在现实经济中,我们按金融活动类型将金融市场可以细分为三大市场:以银行为主的货币市场,以证券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以及保险市场。其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金融通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所谓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发生的关系,最后放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结合起来的融资方式,也就是以证券市场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这种直接融资的结果是产生了债权或股权;另一种是间接融资方式,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00001)

浅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日期:

浅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国应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目前,四大银行以赚取利差为其主要的收入,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为 3.5%,贷款基准利率为6.56%,利差达到 3.06%,贷款利率过高,导致实体经济盈利减少,实体经济萎缩,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做实体经济。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认识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的调整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更有效率的发展我国经济。 一、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借助于金融业的发展 第一,金融业的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外部环境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第二,金融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的发展随时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和金融血液的灌输,其筹资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借助各种各样的途径和金融工具,不仅可以分散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解决或缓解资金需求,更提高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效率。这样,金融业的发展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第三,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会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金融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现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实体经济的后盾,更在诸多的方面引领者实体经济的走向。也就是说金融业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金融业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 (二)、金融市场依赖于实体经济 第一,实体经济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金融发展无法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单独存在,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血液和可能。 第二,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新的要求。正是这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宁夏为例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摘要]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样本,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金融相关比率Granger因果检验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出版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各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关系方面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Ronald I·Mckinnon和Edward S·Shaw。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浅化”或“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理论。在Ronald I·Mckinnon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dward S·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他们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文献都作了广泛研究。其中,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Shaw,1973),这便是Patrick(1966)所认为的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以Goldsmith (1969)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Sinai和Stokers(1972)以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1973)与Shaw(1973)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运用传统的总储蓄方程,Fry(1988)基于亚洲不发达国家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利率对总储蓄函数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尽管这种明显的积极效果对其它多数国家很小;但其它的许多经验研究并没有发现实际利率与国内储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心得体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心得体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职能所在、使命所在,也是广大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所急所盼。但多年来,由于一些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无信用、无抵押、无担保”,导致部分银行不敢贷、不愿贷。而一些企业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又拿不到银行贷款,以致到手的订单“打水漂”,这样的事情也不鲜见。 日前有媒体报道,2019年4月以来,山东省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提高企业获贷能力,有力支持企业发展。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共有9.2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1102亿元。我们能够看到,金融机构围绕企业发展痛点提升企业获取首贷能力的实践充分说明,诸如信贷资金安全等后顾之忧,并不都是无解的“死结”,关键在于金融机构是不是真正想做这件事,有没有扑下身子去摸实情、开动脑子去想办法、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去搞产品

创新。只要真想、真做、真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的来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有“三颗心”。 一是要有立足职能支持实体经济的真心。经济兴,金融兴;金融活,经济活。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对金融机构来说,在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中实现银企互利共赢,既是立身之本,更是发展之道。金融机构真心支持企业发展,就要勇于面对经营风险,不能畏险而不为;就要围绕企业痛点多为企业纾困,而不是只围着那些“光环企业”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山东省金融机构开展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首贷培植行动,着力提高企业获贷能力,缓解企业首贷难,这种做法就是为人所不敢为、不愿为,就是在真心践履使命,真心支持实体经济。 二是要有踏踏实实培植帮扶企业的耐心。那些首贷能力稍差的企业,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弱项或制约。金融机构为它们提供支持,从目标筛选到厘清问题,从制定方案到精准服务,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比如,山东省金融机构在首贷培植行动中,通过“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帮扶,量身定制并创新金融产品,就恰恰体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前景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前景分析 于阳如/文 【摘要】本文依次通过政策层面、供需情况、资本状况、业务创新情况四个层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出其未来的拓展前景。后续分析总体上以需求方向,新兴资本力量,金融风险规避的有效方式,外部力量进入情况,体系构造完善程度,改革推进状况六个维度来展开论述。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国家金融政策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放开,预计到2021年,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发展成为体系健全、网点广布、工具齐全、竞争充分、交易频繁、运行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化金融市场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拓展前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公报披露,我国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66778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2亿元。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8717亿元,增加14803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3555亿元,增加39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75162亿元,增加10838亿元。可见农村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了。 农村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化农业经济的核心,必然成为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三农”事业的发展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外经验看,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是促进农村业和金融业良性互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也应当加快农村金融市场拓展的步伐,以此促进农村业和金融业的良性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一)政策层面分析 从2004年一直到2012年,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三农”问题。国家政策旨在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信贷组织。 2012年2月24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本次准备金率下调主要因为当前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偏高,存款大幅减少,影响银行放贷。目前,农村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多,“存准率”的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加强金融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支持。 此外,部分省份已经出台政策其中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提到,将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纳入担保物范围。该举措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贷款难的尴尬局面。 (二)供需情况分析 从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情况来看,中国农业银行逐渐撤并基层分支机构,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只是代理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广大农村只剩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这也为非正规金融供给者提供了广阔空间。 农村金融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却难以得到满足。究其原因是农户数量极其庞大,相应地对资金的总体需求就非常庞大,而当前大多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和配套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多层次的融资需要。农村信贷需求的局限性也是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资本状况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极不对称。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政府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从而造成农村金融业务的“非农化”,农村相对于城镇而言,融资渠道比较窄,资本的运作能力也相形见绌,资本在农村形成不了高地,使得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 (四)业务创新情况分析 在业务创新方面,涉农金融组织必须站在“三农”用资方的立场,想用资方之所需,不仅要满足现有的“所需”,还要挖掘潜在的“所需”,让用资方享受到真正的超值服务。 此外,农业上市企业对农村金融业务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处于农业产业链条前端的种业类上市公司如隆平高科等以及处于末端的双汇发展、伊利股份等的经营成功似乎昭示着农业未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对区域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对区域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资源,是现代城市经营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血液。没有良好的金融软环境,经济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自然资源的多寡和构成,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科技与资金逐渐成为成为生产函数不可替代的因素。资金短缺是各国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最大障碍。解决资金短缺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提高国民储蓄水平并促进储蓄向投资高效转化,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枢纽作用。许多国家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一、区域金融中心概述 区域金融体系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某个区域金融中心的出现。所谓金融中心,一般是指资金扩散、融通、调节的中心。即金融产品交易与资金融通集散中心、金融产品定价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中心首先要有大量的资金集散,为金融中心形成打好基础。金融产品交易额大,产生大量资金流量,为金融中心形成资金集散地。金融中心资金流动及所代表的供需价格,金融信息生产、分配和消费提供信息价格,一般会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产生金融价格影响,也因为金融中心具有信息凝聚作用,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此集散交易。现代社会的金融中心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紧密,金融市场完善,资金交易活跃金融工具齐全,金融信息灵敏,辐射能力强,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地区,一般是通过某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做依托,比如北京、上海。 由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促进作用,建立和发展金融中心成为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金融工具的新型设计与开发、金融手段的创新都离不开一个统一开放的金融区。一个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影响面大且分布均匀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可以集中大量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从而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和市场的发展造就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发育和成长催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中心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转的造血机制,是带动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和增长临界点的起搏器和发动机。高度有效运作的金融中心将会放大金融产业对实物经济的贡献。 二、区域金融体系建立的意义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待,也是金融机构持续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加强银行抗风险能力,使银行业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关系密切。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平台,兼具收益性和风险性属性,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两者愈发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特征。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影响,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负向影响,例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呈现的非线性关系,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正向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

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避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危害。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就在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因此,欧美国家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由此被提出,金融创新的边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实体经济发 展的客观现实。2011年,中国政府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并且“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也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落实好该原则,一方面能够有效化解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出现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抑制各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使金融创新机会受到影响,最终限制金融业的发展。 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既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实体经济表现出空心化和弱化现象,主要由于国外订单减少、出口缩水,而国内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税负沉重,导致实体经济利润率越来越低。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也可能导致国内资本虚脱,进而转向私人贷款、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市场投机愈发明显。同时,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金融行业要想获得长期利润,必须与实

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10370574.html,/) 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 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概述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 (1)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对各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存款的机会,即使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可以储蓄相当大数量的存款,故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 (2)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 (3)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4)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农村金融市场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该理论认为,利息补贴应对补贴信贷活动的一系列缺陷负责,而利率自由化可以使农村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补偿其经营成本。这样就可以要求它们像金融实体那样运行,承担适当的利润限额;利率自由化也可以鼓励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同时使它们有责任去管理自己的资金。 农村金融市场论的评析 农村金融市场论虽然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但它的功效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例如,通过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自由化的利率可能会减少对信贷的总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农户获得资金的状况,但高成本和缺少担保品,可能仍会使它们不能借到所期望的那么多的资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顾小农户的利益。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有适当的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仍然是有道理的。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论,农村金融改革是十分重要的:(1)农村内部的金融中介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储蓄动员是关键;(2)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实际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3)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额)与经营的自立性和持续性来判断;(4)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目标贷款制度;(5)非正规金融具有合理性,不应无理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