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拙见

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拙见

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拙见
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拙见

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拙见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科学教学,学生要对整个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轮廓的认识。所以,它的涉及面很广;同时,小学自然又是一门启蒙性的基础学科,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只能是浅显的、初步的、最基本的。因而在进行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到广度、深度的准确把握,增强其趣味性和知识性。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是我们科学教师的责任,也上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摸索了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将电化教学运用到实验教学中

运用电化手段,让实验教学深入化。使实验教学趣味化,增强实验教学的知识性。如《磁铁》中判断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时,可以播放flash动画可以形象鲜明的展现实现效果。声画并茂,突破时空限制,跨越了宏观、微观之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实验教学趋向深入性,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重视乡土自然教学,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

科学课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亲身实际的让学生来感受生活中的科学。如在学《矿产资源》这课时可让学生在他们周围寻找浪费资源

实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实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我校的数学教研组队伍比较庞大,共有35位教师。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幸成为了湖南省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单位,又被评为“株洲市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和机会激励了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做好我们的教学教研,回顾这两年来,我们深感辛苦并快乐着,我们欣慰,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更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氛围。这也是全局上下、各基层学校及各位同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 下面就这两年来的数学教研工作,向诸位汇报交流,敬请提出宝贵建议。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一)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教师在所任教学科方面拥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总和,学科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对教学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教师自主提高学科素养,学校专门举行了一次教师的学科专业考试。力争使老师们系统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熟练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形成熟练的学科技能,更好地树立教师的威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热爱数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配合湖南省首届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选拔出李园和帅玉婷两位老师参加醴陵市的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帅玉婷老师获醴陵市数学教学片断一等奖,李园老师获现场评课一等奖。9月份,李园老师和帅玉婷老师代表醴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在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的教学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其教学内容琐碎,问题探索缺失,思维含量低,看似热闹的问答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使学生失去了灵气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运用”。这些现状表明: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仍未突破原有传统的框架体系,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就有必要在建立教育新理念的同时,构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校开展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同时能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激情,便于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数学情感与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题研究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关键作用,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才打好牢固的基础。

中心小学小学数学教改实验方案

中心小学小学数学教改实验方案 教改专题:用“问题自主解决”模式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实验班级:三----六年级 科任教师:各班级数学老师 课题组长:胡芳 成员:詹银娟彭清浪吕小明胡霞胡珍胡淑云吕公平周建平刘骏万金平胡芳王贵才 一、课题含义及研究目标。 “问题自主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积极自主能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数学地观察、数学地思维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进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实验内容 “问题自主解决”是一种探索性、发展性教学活动。我们在实验中紧紧扣住“提出(发现)问题、解决(分析)问题、运用问题”这三大环节进行实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提出问题。 1、创设最佳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而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不足,仅靠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也提不出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学习。 (1)?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找问题的方法有下列几种:在知识的“来龙”、“去脉”或在知识的“怎么样”、“为什么”以及在知识的“脉络”、“体系”上去寻找,发现问题。 (2)?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趣问法、追问法、反问法、类比法、联系实际法等。 (二)交流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自主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掌握科学结论,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实践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其自主解决的能力。1、营造宽松活跃的氛围,这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实验中,我们首先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2、给予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这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保证。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和规律,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在联想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421-65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 (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

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实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实验 郑集镇璞玉中学:余高云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而这种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传统、狭隘而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而纵观我们的课堂,始终在恪守一种陈规,教师提出问题,布置安排任务,学生被动地完成所谓的探索.学生的经历不是一种自发的需要,而是教师的要求,学生的卷入不是一种情感的投入,而是机械地完成,学生的参与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远见,而是教师的周密设计安排的一种演示。这种局限化的“主动”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到底有多大的功效?正因为如此,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投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洞察问题能力,以及质疑的兴趣和勇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以积极、个性化的方式去探讨、解决问题。即从发现问题开始,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弄、操纵教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去寻找、体验材料中的概念,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即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经过所获得的经历(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在探索过程中的体验,在讨论中让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样学生便能从具体事物的经历中抽象出材料所要提示出来的概念或规律,能顺利地由感性阶段的认识

发展到理性阶段的认识。从2001年开始逐步形成了以“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发现—探究—运用”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及实验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内部,即内因。而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教是变化的条件,学是变化的根据,作为外因的教要通过内因学而起作用,教与学的正确定位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现——探究——运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积极主动的寻找方法探究自己的问题,验证假设的真实性,这种内需的促进使主体地位成为必然。而教师创设情景,指导方法也让主导作用成为指示探究的航灯。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角度分析,首先,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必然会有旧知和已有的经验参与,在新知被学生理解、接受之前,矛盾总是以问题形成的内部言语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必须通过教师诱发而成为显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发现、探究性行为”,以利培养创造型人才。其次,学习心理过程有“引趣——发现——探究——释疑——运用”五个必要的环节,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深入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探究——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这一认知学习的心理过程。 构建主义认为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获得信息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对所学内容提出假设,并努力加以认真思考进行验证。“发现——探究——运用”

精品小学数学教改实验阶段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和实验目的中央教科所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开始于1980年。当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小学数学教材都已逐渐地把代数、几何若干内容放到算术中进行教学,将小学算术改称为小学数学,并注意了加强能力的培养。当时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一)如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如何使增加的代数、几何内容,促进算术知识的掌握,而不是学习算术的累赘; (三)如何培养学生计算的合理性、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如何发挥数学系统性、逻辑性强的特点,以简驭繁,减轻学生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中央教科所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小组决定以唯物输辩证法为指导,从变革传统教材结构的逻辑入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规律。通过实验研究,逐步建立起既遵循数学科学本身的逻辑性,又符合小学生认识数形现象的客观规律的小学数学体系, 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实验教材的特点 教材内容的安排既注意形式逻辑,又注意辩证逻辑,培养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本的说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获得精确的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知识体系。所以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基础知识的合理安排。知识的合理安排,实质是知识的逻辑问题。小学数学是以算术为主,加强基础知识,就是打好算术的基础。传统

算术教材基础知识的安排,基本是形式逻辑,孤立地研究概念的确定性,以概念的互相区别作分开安排,这对弄清四则的差别,掌握运算技能是够用的。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隔断的、互不联系的,也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试图从变革传统教材结构的逻辑入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规律。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充分展开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深入揭示概念运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正确理解、全面掌握数学概念,把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既注意形式逻辑,又注意辩证逻辑,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建立教学体系,重视了辩证逻辑,就是重视了数学的辩证法,这样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把算术学好,学活,能力也必然得到相应提高。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的基础,就在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材认真研究并处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把意义完全相反的概念“相等”和“不等”同时引入。把互逆的概念加和减、乘和除结合编排,对照出现。整数、小数、分数则根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交叉安排。把分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几分之一的认识,包括用整数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一阶段安排在表内乘除法之后。第二阶段安排在万以内数的乘、除法之后,内容画包括认识分数(分子、分母)、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及用整数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同时出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第三阶段是使学生从第一、二阶段对分数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安排在学完整数四则之后。小数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在分数第二阶段之后,第二阶段与多位数整数四则运算对照安排,同时进行。代数与几何知识的引入尽可能与算术结合,充分利用三部分内容之间的横向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又考虑到每一部分内容的纵向联系,自成体系。这样,既注意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又注意了概念系列之间的发展和变化,使三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体系,牢固掌握,融汇贯通,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重视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和基本算理教学。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樊城区太平店实验小学徐飞【内容摘要】“数学象所有别的科学一样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应重走人类掌握数学的历程,从直观具体的实验阶段走入抽象理论阶段。数学教学中应当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亲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文就数学实验教学的概念、模式、功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理论思考和实验的探索。 一、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认识上的不足 在教育的理论上,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训练模式在大多数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在担心数学实验教学花时很多,怕影响其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而数学实验与此则迥然不同,事实上,恰当的数学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位教师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最需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可迁移性的能力。 (二)学生数学实验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实验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容易夭折等一系列现象.因此,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首先是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尽可能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验在能力培养上的载体功能。其次对突出数学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内容、实验的演示操作过程、实验的归纳和总结都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参与的程度.再次将课堂问题的“问答”变换为问题的“设计解决应用再设计再解决再应用”的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 (三)数学实验的“软硬件”跟不上 所谓“硬件”是指计算机(包括图形计算器)、测量工具等,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数学实验的意识,计算机房只是供上计算机课使用,数学课中不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难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组成员: 实验总指挥:朱** 实验组组长:罗** 实验组副组长:*** 理论研究人员: 实验教师: 三、实验时间:2013年7月——2016年7月 四、课题研究和实验的目的、意义 1、课题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老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关注数学活动的组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内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发展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 2、研究的意义 A、理论意义 (1)本课题努力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规律,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2)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探讨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理念,为教育理论指

导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B、实践意义 (1)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小学数学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数学课堂学习能充分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师掌握科学、合理、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最终实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4)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5)培养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或任务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自主定向;小组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助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本身的探究学习;学生听讲、读书、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入有效学习的环境。 (6)创造有效学习条件,已有知识经验的价值研究。贮存于学生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是学生新的学习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新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增长和改造,因此,学习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新知识之前,首先必须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让学生学会联系、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学习。 (7)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娄丈子寄宿制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重点,现拟定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标准,以“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全员参与型的学习模式。 二、实施过程: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要加强宣传,营造课改氛围,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组织数学科任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进行学习讨论,坚定信心,敢于破旧立新。 (二)制定课改方案: 各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135互动课堂”的内涵,结合本班实际,学生情况,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制定好各自的课堂改革实施计划,并会同学校教研组和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对计划进行论证、分析、修改和完善。做到切实可行,灵活有效,杜绝生搬硬套,断章取义。 (三)具体操作 1、备课: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困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性困难,都要在备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指导预习、教师解疑、拓展练习要有具体的教学设计。 2、上课:

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先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师生互动,帮助解决疑难,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听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准确、细化揭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自测,还如何自学等。还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学习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的“兵教兵”活动。 (3)加强督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督导两个方面:①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帮助其掌握自学方法,完成自学任务。②通过行间巡视、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后,进入“后教”环节,教师的具体任务是: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要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③明确“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也可以让学生当“小先生”,由学生代替教师讲述部分重点、难点。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科学的知识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①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②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③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并放手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生共解决,达到数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终审稿)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 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张家洼中心小学尚秀娟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如果说儿童文学是一座花园,那绘本就是花园里最灿烂的一朵花。如果说数学是一座花园,那绘本就是孩子心中一颗希望的种子。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 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绘本这一特殊题材让小学生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用绘本融入数学的教学可提供孩子倾听、操作及讨论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在小学数学课上,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的兴趣,他们都是只从课本上、测验卷上来认识数学,在他们的心中数学就是公式、练习和考试。但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联结、解题等过程目标。重视培养儿童在数学概念间,垂直数学化的内部联结能力,以及在数学与生活或其他领域间水平数学化的外部联结作用。 数学绘本的情境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儿童会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通过数学绘本阅读与小学教学课教学相结合,提供儿童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扩大儿童掌握数学的意义与认知。 对于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幼儿园中接触的数学比较简单,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数学比较抽象、枯燥,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特别是我们班学生的绘画能力较强,综合这些因素,本学期我着手研究以绘本为主线,以“一课多研”的研修形式,进行了原创绘本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践尝试,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借助孩子们丰富的形象思维,使孩子在绘本中讲故事,体会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效的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 三、课题的界定: “创设情境”就是创造情形、境象。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验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验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验法一唤醒生活经验激活旧知阶段 比如在“线的认识”引入环节是努力唤醒学生的: 老师板书“线”:请大家来认一个字。生:齐读“线”。俞:线是什么东西?你能说说吗?生:线是长长的细细的,长条形的。 老师:哦,线是长长的细细的,有没有粗粗的,短短的。生:没有。(不做声了。)老师:线还是怎样的? 生:线是扭动的,弯弯的。 老师:扭动的就是弯曲的,有弯的,还有怎样的?生:有弯,也有直。 生:有尽头的和没有尽头的。 老师:哦,看看线,能看到尽头的和看不到尽头的。生:有柔软的和硬硬的,有光滑的线和有毛的线。老师:有毛的是不是不光滑很粗糙的。(生点头)生:有实物线和纸上画出来的线。 老师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直、弯”,“细、长”,“尽头、无尽头”,“软、硬”,“光滑的线、不光滑的”:同学们都讲完了吗? 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学习;当激活已有的知识且作为新学习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所以,教师应提供一个知识结构来鼓励学生回忆或依据学习者的旧知识,然后利用这一结构来学习新知识。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线”谈起,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头脑中的有关“线”的知识结构“全盘”呈现:“直、弯”,“细、长”,“尽头、无尽头”,“软、硬”,“光滑的线、不光滑的”,师生之间自由、愉快的互动与交谈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数学学科知识学习提供了支持,直接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验法二实现新旧对接“示证新知”阶段 老师:下面轮到老师讲了。你认为画直的线快,还是画弯的线快?生争议:画直的线快也有说弯曲的快。 老师:请你画一画,看谁最慢。生画完后,都说,画弯的快。(体验了才清楚。) 老师:弯的线画起来很随意,弯曲的线是丰富多彩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直直的线,弯弯的线到美术课上去研究。老师示范画了一条直线。 (让学生画直的线与弯曲的线的活动,这个体验的过程是恰当好处的。) 老师:老师想问,线为什么没有粗的呢?生:粗的线用尺子画不出来。 老师:老师斜着粉笔画了一条很粗的线。这不是一条线吗?生:你画的不是很粗的线,这已经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老师:对,线从面上来,很粗的线,我们就可以看成一个平面了。大家认为很粗的线是没有的,很好。 老师:线有长长的线,有没有短短的线呢?生:有的,短短的,有两个头的线。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知识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叙事 尖草坪区实验小学 古海萍

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叙事 实验小学古海萍 主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叙事内容: 在教完第二单元“认图形”这课后,我突发奇想,问孩子:“如果你是老师,你想给大家布置什么作业?”本以为才刚上二年级的孩子,是说不出什么的。但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的点子是如此精彩。 课堂还剩3分钟,我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小朋友自愿上去说。一双双小手高高举了起来,嘴里喊着:“我来,我来!”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薄思瀚,因为他的小手快举到你脸上来了,他学着我布置作业的样子,压低嗓音说:“小朋友们,数学就在我们家里,超市里,公共汽车上。今天回家后,到各个地方找一找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他滑稽的声音逗得全班哄堂大笑。但我却惊讶了,多么了不起的作业!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们想去生活中找数学问题,想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啊!我马上表示非常赞同这个想法,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数学课上的另一个积极分子赵嘉兴也不甘示弱,急切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拔高了嗓音说:“我希望我们的作业是回家当一回魔术师,变魔术给爸爸妈妈看。”我连忙赞同这个提议,这可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啊!课上,我把三角形变成四边形,又把四边形变成五边形……他们听得可入神了,他们希望把这些游戏也带到家中,边玩边学数学,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一向内向的赵彦瑞这回也举起了手,虽然手举得并不高,但我发现了,连忙请他上来。他胆怯地说:“老师,我想每个小朋友可以剪一些图形,然后考考爸爸妈妈,要求他们说出是什么图形。”这不正符合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吗?多好的作业啊!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考爸爸妈妈的同时,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陈金鹏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家有副七巧板,爸爸说外国人叫它东方魔板。它可奇妙了。都是由一些我们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我建议小朋友都去买副七巧板,拼一些有趣的图案,明天再拼给大家看。”我连忙夸他知识丰富,趁热打铁地介绍了一下七巧板,并大加夸奖陈金鹏的建议,希望他们回去尝试拼一拼。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也有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方法,并且这些策略、方法是在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践了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互动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互动等改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以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说明运用互动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方向,形成空间观念。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多样,可以是提问式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以是答问式对话,让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对话中,教师边指导、边释疑,并加以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在本课中,初次认识东北面时,教师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出上面建筑物的方位,学生发现超市无法用以往学习的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来描述方位。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你们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生1: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 生2: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北面。 生3: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北一些。 师:如果从学校走到超市,你认为可以怎样走 呢? 生1:先向东再向北就可以走到了。 生2:也可以先向北再向东。 教师让学生边说边指出由学校到超市的行走路 线。 师:从走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在正北面吗?在正东面吗?(不是)看来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还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物体的方向。从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一些,同时它也在学校的北面偏一些,即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我们给它一个新方向——东北面。 对于东北面这样的方位词,学生生活中听说过,但并不能正确使用,教师并没有因为有学生会就简单教学,也没有因为有学生不会就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让学生感性地“走”路线,让学生感受超市所在的方位,之后告诉学生,这样的方位就称为“东北面”。这就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生生互动: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生生互动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全体学生互动等。如本课中,在学生认识东北面后,教师出示西南面的公园让大家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同桌的相互交流,学生模仿东北面的认识方法,对西南面的方位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识别方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西北面、东南面的建筑物让学生说出方位,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表达起来就较为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与环境的互动:本节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具体的方位,在教室的南面墙壁上挂了中国结,在西北面放了一个盒子。让学生说说教室的各个方位有什么东西。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 二、合作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合作策略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达到某一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互相探讨交流外,还可采用分组竞赛、竞答、游戏、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完整版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doc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

最新设计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在实验中思考、学习。 师生交流三、实践与应用,巩固所学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意图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容量的概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玩水”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强化。学生进一步体验容量的概念,加深理解。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教学预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 生:一样多。左边的……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地做,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数学实验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兴的教学方式。它是让学生根据预定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动手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实验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刻板的死套公式进行逻辑演算,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找出自己的问题,在反复的思考与实验中找到新的方法,总结出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

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设了数学生活课题研究、课后习题还有调查题,可以看出,教材要求教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同时也为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题材。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