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一、切皮-打开腹膜

1.上腹旁正中切口,于腹正中线旁2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起止肋缘止于脐旁。

递大刀片有齿镊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干纱布拭血,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

2.切开腹直肌前鞘

递甲钩牵开,手指钝性分离,中弯两把提夹切口两侧,大刀切开腹膜一小口,手指探查后打开腹膜。

3.切开腹直肌前鞘

三角针0号线(原7号)分别缝两块纱垫于腹膜边缘

4.探查腹腔

递生理盐水术者洗手后进行探查腹腔。

二、胆囊切除的配合步骤

1.分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囊颈部,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肝总管的解剖关系

递长镊夹双层盐水纱布排垫肠管,递大S拉钩及方钩,递胆囊剪分离,中弯带4号线结扎止血。

2.结扎胆囊管

递直角钳中弯带4号线近胆囊颈部处结扎,线暂不剪

3.于胆囊三角内胆囊管的上方分离胆囊动脉并结扎切断

递直角钳,带1号4号线双重结扎,于双线间剪断,近端用小园针1号线缝扎。

距胆总管0.5cm,递两长弯钳分别钳夹,剪断,带4号线结扎,近端再次用1号线结扎。

4.剥离游离胆囊,处理胆囊管,移出胆囊标本,进行胆总管探查

距胆总管0.5cm,递两长弯钳分别钳夹,剪断,带4号线结扎,近端再次用1号线结扎。

三、显露胆总管

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浆膜切开,仔细分离此膜,使肝十二指肠韧带段的胆总管显露清楚,遇有小血管应钳夹剪断给予丝线结扎。

递长无齿镊,长分离钳,胆囊剪,并据需中弯带好2-0/T或3-0丝线结扎

四、穿刺.确认胆总管

递给术者5ml注射器试验性地穿刺胆总管,若抽出内容物为胆汁则证实是胆总管。

五、切开胆总管

递小园针3-0丝线在胆总管上缝2 针牵引线,蚊式钳带线尾,

递尖刀于线间切开,胆囊剪延长切口,若管壁有出血则给细丝线结扎止血。

六、胆总管探查.取石.冲洗

递取石钳向切口上或下取出结石,并用细红尿管接50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总管,也可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及冲洗。

七、继续探查

术者取完胆总管结石,继续向下探查胆总管下段和十二指肠开口,向上探查左右肝胆管开口的通畅性,根据胆总管的通畅程度递细软关如8号尿管向下插入并注入生理盐水探查是否进入十二指肠,并递不同型号胆道探条从小到大向上.下探查

八、放置“T”形管引流

根据胆总管的口径递相应型号的“T”形引流管

九、缝合胆总管壁,彻底止血,腹腔放置负压引流球

递小园针3-0丝线间断缝合,经“T”管注入盐水检查是否漏水。递负压球引流管放置于肝区,皮肤戳口引出两根引流管,三角针2-0/T线固定引流管。

十、关腹

常规清点缝针,敷料,器械无误后0号线胖园针间断关腹膜。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敷贴覆盖伤口。

手术配合注意事项

1.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胆心反射引起患者心脏骤停。

2.术中应采取恰当的保护切口措施,防止胆汁或炎症污染腹腔,污染的器械不可再用,标本要妥善放置。

3.术中应用胆道镜时要注意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日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手术人员:主刀:吴晓健二助手:黄鹏洗手护士:钟彬 一助手:吴松三助手:李玉玲麻醉师:刘新伟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效果:好更改麻醉情况:无 手术记录: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胆总管扩张约1.8cm,内可扪1.5cm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距离肝0.5cm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残余结石。置22#“T”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畅。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术后病人回ICU,术后胆囊送病检,结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 一、切皮-打开腹膜 1.上腹旁正中切口,于腹正中线旁2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起止肋缘止于脐旁。 递大刀片有齿镊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干纱布拭血,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 2.切开腹直肌前鞘 递甲钩牵开,手指钝性分离,中弯两把提夹切口两侧,大刀切开腹膜一小口,手指探查后打开腹膜。 3.切开腹直肌前鞘 三角针0号线(原7号)分别缝两块纱垫于腹膜边缘 4.探查腹腔 递生理盐水术者洗手后进行探查腹腔。 二、胆囊切除的配合步骤 1.分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囊颈部,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肝总管的解剖关系 递长镊夹双层盐水纱布排垫肠管,递大S拉钩及方钩,递胆囊剪分离,中弯带4号线结扎止血。 2.结扎胆囊管 递直角钳中弯带4号线近胆囊颈部处结扎,线暂不剪 3.于胆囊三角内胆囊管的上方分离胆囊动脉并结扎切断

递直角钳,带1号4号线双重结扎,于双线间剪断,近端用小园针1号线缝扎。 距胆总管0.5cm,递两长弯钳分别钳夹,剪断,带4号线结扎,近端再次用1号线结扎。 4.剥离游离胆囊,处理胆囊管,移出胆囊标本,进行胆总管探查 距胆总管0.5cm,递两长弯钳分别钳夹,剪断,带4号线结扎,近端再次用1号线结扎。 三、显露胆总管 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浆膜切开,仔细分离此膜,使肝十二指肠韧带段的胆总管显露清楚,遇有小血管应钳夹剪断给予丝线结扎。 递长无齿镊,长分离钳,胆囊剪,并据需中弯带好2-0/T或3-0丝线结扎 四、穿刺.确认胆总管 递给术者5ml注射器试验性地穿刺胆总管,若抽出内容物为胆汁则证实是胆总管。 五、切开胆总管 递小园针3-0丝线在胆总管上缝2 针牵引线,蚊式钳带线尾,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手术同意书

沅江市中医院东区分院 手术同意书 住院号码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科病室床 术前诊断: 拟施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1、医生术前检查患者后,详细告知了选择该手术治 疗的必要性。 2、施行该手术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 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 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 7、术后早期胆总管“T”管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 8、术后2周拔除“T”管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 9、长期带管或“T”管折断 10、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ARDS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11、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 12、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 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2~3%) 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20~30%) 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 残留结石 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 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 16、粘连性肠梗阻 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 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25~30%

3、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 4、我同意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血液制品,以及理解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反应。 我对以上各条款均已经了解清楚,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医师:(签名) 谈话地点:谈话时间:2011年月日时分 具同意书人:(签名)与患者关系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经验与技巧_徐大华

手术经验与技巧 文章编号:1005-2208(2007)06-0485-0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经验与技巧 徐大华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北京100053E -m a i l :d a h u a x u @y a h o o .c o m .c n 中图分类号:R 6 文献标志码:A 我院近年来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 a p a r o s c o p i c c o m -m o nb i l e d u c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L C B D E )57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就手术中操作方法、技巧等进行探讨。此术式结合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C )和开腹胆总管探查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手术操作技巧方面又有所不同。1 术前对病人的评估 除须行的一般术前检查之外,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 R C P )应列为L C B D E 的常规术前检查项目,可全面了解胆道下端有无狭窄、胆管结石的位置分布、数量、形态及是否有结石嵌顿不易取出等具体情况。准确的M R C P 术前评估,可大大简化L C B D E 的手术步骤,可减少腹腔镜手术反复进行胆道造影的必要性,从而减少胆道操作带来损伤的机会。术前对胆总管直径的评估也是L C B D E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判断标准之一,常用标准为胆总管直径须≥8m m 。<8m m 的胆总管直径由于取石、安放T 管及缝合胆管的技术难度明显增大,常被认为是L C B D E 的相对禁忌证。我们手术病例中最小的胆总管直径是6m m ,我们认为根据手术者腹腔镜手术经验,特别是缝合技巧的娴熟程度,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是可行的。 2 手术体位和操作孔位置 病人手术体位与L C 相同,采取头高脚低并向左侧倾斜的体位。术者站立于病人左侧,持镜助手位于下方。我们体会术者单人双手同时操作更默契,必要时,持镜助手也可适当协助双手配合操作,因此,手术组2名外科医生已经够了。常规采用4孔法手术,建议在脐部使用30°角腹腔镜,但另外3个操作孔的位置可能与普通L C 时有所不同。 首先是剑突下直径10m m 主操作孔的定位,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如下:剑突下操作孔尽量与胆总管切开处在同一水平,可以分别兼顾胆总管上、下段的探查取石操作。因为弯曲角度过大时,除影响探查胆总管进镜深度外,也易造成纤维胆道镜损坏。但缝合胆总管时,持针钳进腹位置越低,持针钳杆与胆总管长轴越接近平行(缝针与胆总管纵切口越接近垂直),腹腔镜下缝合胆总管难度越 低。另外,还应根据肝圆韧带与胆总管的关系选择剑突下操作孔的腹腔内入口位置,多数情况下可于肝圆韧带右侧斜行穿刺进腹腔;但当肝圆韧带位于胆总管右侧时应选择从韧带左侧进入腹腔,而当圆韧带过于肥厚影响操作时,可切断韧带,注意可靠止血。 另外2个直径5m m 的辅助操作孔位置也需要斟酌,在普通L C 结束排出气腹中的C O 2,由于腹腔塌陷,肋弓恢复自然状态,常可能见到右锁骨中线及腋前线穿刺孔上移至肋缘上方。而在L C B D E 手术中这2个穿刺孔术后还要分别承担T 管和腹腔引流管的进出孔。如T 管和腹腔引流管经肋缘压迫弯曲引出体外,不能有效起到胆道减压、防止胆汁渗漏的观察窗口和腹腔引流的作用。其次,术后病人可能局部疼痛比较明显,也会给后期进行必要的经T 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再次探查取石带来困难。因此,这2个辅助操作孔需要有意识地向下移位,留出腹腔塌陷后回缩上移的余地。可以在气腹前(手术前)标记出右侧肋弓的弧形位置,便于建立气腹膨隆后参考,在肋弓标记线以下穿刺操作套管。当然,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者的个人习惯进行个体化选择。 3 胆囊三角的暴露 我们采用腋前线穿刺孔进入抓钳牵引胆囊底部推向膈肌,借此向上翻开肝脏;经锁骨中线进入另一把抓钳,牵引胆囊颈部向外下方,借此牵引展开c a l o t 三角,显露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的关系。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分别使用钛夹夹闭后剪断,如有需要可经胆囊管先行胆道造影。游离胆囊床近端部分,胆囊底部暂不剥离,留作牵引肝脏向上翻开,协助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脏肥厚下垂时,此步骤很重要。L C B D E 手术中一般不须常规缝吊胆总管牵引线,首先,在腹腔镜放大的视野中,能够达到非常满意的解剖显露,可以完成精细准确的操作;其次,胆总管切口两侧的悬吊牵引缝线使操作更为复杂,并有可能妨碍探查取石等操作;另外,不必要的悬吊缝线增加了胆总管壁针孔渗漏的机会,甚至会在无意中撕裂损伤胆总管壁。 4 胆总管切开方法 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浆膜,暴露胆总管(C B D )前壁,腹腔镜下可清楚显露C B D 管壁血管网,采用“皮试注射

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技巧。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5月经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49例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成功完成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平均手术时 间(51.0士25.05)min、术后平均住院(4.31士1.70)d,术后48 - 72 h拔除引流管,全组 病例无胆道出血、胆管炎、胰腺炎胆漏等并发症。随访3一12个月,行B超检查,无胆道 狭窄、残余结石及黄疽出现。结论:腹腔镜术中给予胆道镜满意的纵向支撑是完成经胆囊管 胆道探查取石的先决条件,加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trans- cystic common bill duct exploration)(LTCBDE)应用于一些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在行腹腔镜切除胆囊后,利用胆道 镜通过胆囊管这一“废弃”的自然通路完成胆总管的探查取石[1]。因避免切开胆道和T管,是 各种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式中最为安全和微创的方法,但是因该术需要术者兼齐较热练的腹腔镜、内镜操作能力及术前对适应证的良好判断,操作困难、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2]。我院自2012年开展该术以来,对8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 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至2016年5月间,全部患者均行B超检查及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共筛选病例49例。病例排除标准包括:(1)术前有明显胆道感染、黄疸及肝功能异常;(2)伴肝内胆管结石或肝内外胆管狭窄;(3)肝 外胆道多发巨大结石;(3)腹腔镜手术禁忌证(严重心肺合并症无法耐受气腹者);(5) 上腹部手术史。本组49例,男27例,女227例,年龄23 –62岁,平均47岁。 1.2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体位与LC术式相同,采用头高脚低向左倾斜,常规LC术式四孔法建立气腹,自脐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胆道时胆道镜经肋弓下孔操作,剑下孔及右侧腹壁孔用腹腔镜器械协助牵引和暴露。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具体步骤是:解剖胆囊三角,夹闭胆囊动脉,游离胆囊管至汇入胆 总管开口处,于靠近胆囊颈处夹闭或结扎。距汇入处约0.5 cm剪开胆囊管前壁约1 /2周径,用探条轻扩胆囊管,从胆囊管切口置入Olympus P-20Q型纤维胆道镜至胆总管内[3],胆道镜 顺利通过胆囊管后,进行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明确胆总管结石部位、大小、数日,有否肿瘤等。对较小的结石可胆道镜下网篮直接套取,如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困难或结石较大、嵌顿 致取石困难时可用胆道镜下碎石等技术辅助;取石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胆管壁及oddi括约肌的 刺激损伤。确定胆管内结石取净,胆总管下端通畅,乳头功能良好,胆道镜下冲洗胆道,用 可吸收夹或锁扣夹夹闭胆囊管。胆道探查结束后其他操作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放 置肝下引流管1根引流。 2结果 经术前筛选符合适应证的病例占全部肝外胆道结石病例的75.3%(67/89),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成功率73.13%(49 /67)。18例符合适应证,但未能完成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的原因 有胆囊周围或胆囊三角重度粘连、胆囊管完全闭塞或过于纤细脆弱、M irizzi综合征、胆囊管 汇入部过低等。结石数分别为1一5枚,结石大小0.2一1.0cm,未发生胆道损伤。49例患 者成功完成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平均手术时间(51.0士25.05)min、术后平均住院 (4.31士1.70)d,术后48 - 72 h拔除引流管,全组病例无胆道出血、胆管炎、胰腺炎胆漏 等并发症。随访3一12个月,行B超检查,无胆道狭窄、残余结石及黄疽出现。

胆总管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男年龄:76岁病区:外科病区 手术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 2.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3.肝囊肿 术中诊断:1.胆总管结石 2.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3.肠粘连 4.肝硬化 5.肝囊肿 手术名称:肠粘连松解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 手术者:助手:手术护士: 麻醉方法:全麻麻醉者:巡回护士: 手术体位:仰卧位切口部位:右肋下缘输血量:无术中用药:详见麻醉单 手术经过: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区。取右侧肋缘下弧形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见网膜与肝脏胆囊十二指肠粘连,钝锐性分离粘连后探查腹腔可见:肝脏表面呈暗红色,可见硬化未见明显结节。发现胆囊有扩张,扪及囊内有多颗结石。将十二指肠向前下翻转,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向左解剖分离,暴露出胆总管及肝门。见胆总管外径2cm,探查胆总管下段结石有约结石。探查胰脾胃肠未见异常。决定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以卵圆钳牵引胆囊浆膜,文氏孔处塞一沙布。距胆总管处切断并结扎胆囊管。于后方分离胆囊动脉并切断结扎。顺逆时针氏分离胆囊并完整切除取出,胆囊床电刀彻底止血。用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用4#丝线做牵引,切开胆总管前壁长约3CM,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匙于胆总管取出一颗坚硬褐色结石大小大小。向上、下分别探查胆总管,注入水后观察开闭蠕动良好,未见明显狭窄及肿瘤压迫。1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未见结石冲出。16#导尿管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未见残留结石冲出。探查左右肝管及胆总管下段通畅,置22#“T"管,T管放置妥当后,对T管两侧的胆总管壁以3-0可吸收线缝合胆总管壁全层。胆管缝合后,反复以20ML生理盐水经T管注入胆管内,无水漏出。络合碘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及吸净,无菌纱布擦干。于文氏孔放置已引流管经右侧腹部戳一孔引出接无菌引流袋并固定。T管经右侧腹部另戳一孔引出接无菌袋并固定。确认无出血,清点

最新整理胆囊切除手术流程知识讲解

胆囊切除手术 一、胆囊切除术简介 1.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顺行性胆囊切除,出血较少,手术简便,应优先采用。但在炎症严重,胆囊与周围器官紧密粘连,不易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时,则以采用逆行性切除法为宜。有时则需两者结合进行。 2.胆囊 胆囊位于腹部的右侧,借疏松结缔组织 附于肝脏下面(脏面)的胆囊窝内,是呈梨 形的囊状器官,分底、体、颈、管四部。胆 囊储存和浓缩肝脏产生的胆汁,并把胆汁输 送到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胆汁从胆囊 经胆囊管及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 胆囊底为突向前下方的盲端,常在肝下缘露出,其体表投影相当于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当胆囊发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胆囊体部向前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颈上部呈囊性膨大,称Hartmann囊,常是胆囊结石滞留的部位。胆囊管由胆囊颈延伸形成,呈锐角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管、胆总管和肝的脏面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胆囊三角。胆囊三角内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穿行,是胆道手术易误伤的

部位。 二、指征 1、胆总管触到结石; 2、曾有梗阻性黄疸史; 3、胆总管显著扩张; 4、术中造影显示胆管有结石。 三、适应症 1.急性化脓性、坏疽性、穿孔性胆囊炎。 2.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无效。 3.胆囊结石。 4.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无功能。 5.胆囊良性肿瘤、息肉。 6.胆囊恶性肿瘤。 7.胆囊管发生病变,胆囊排空障碍症状较重患者。 8.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需同时切除胆囊。 四、胆囊切除术手术流程 [术前准备] 1.慢性胆囊疾病患者,多存在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故术前应予以纠正: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食物;②静脉输血;③补充维生素B、C、K等。 2.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予以纠正:①给予晶体、胶体,持续血容量;②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

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

一.LA术 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及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 手术经过: 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体会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体会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经胆囊管探查取石;胆总管探查;胆道镜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病变者,采用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59例结石经胆囊管取出,2例胆总管结石被推入十二指肠。全组病例均未置管,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避免了常规的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尤其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的应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留置管的痛苦与不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科1999年4月?2007年1月在胆囊切除术中,对61 例影像学检查阴性而术中探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及可疑者,采用经胆囊

管探查取石,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1例,其中,男25例,女36例,年龄17?70 岁,病程2?10年,13例曾有黄疸史。 1.2影像学检查 61例均行检查,全部患者均有胆囊结石,42例提示胆总 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在0.8?1.5cm。 1.3术中所见 本组全部为择期手术,61例患者均于术中证实术前胆囊结石诊断,40例均触及胆总管结石,其中5例胆囊管颈部结石嵌顿,3 例胆囊萎缩,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分别为 1.2、1.2和1.5cm。 1.4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在胆囊切除后均采用经胆囊管探查取石。切除胆 囊后保留胆囊管残端约1cm,扩张胆囊管后,用止血钳提起胆囊管残端,沿肝总管向下,以取石钳取出结石19例,2例推入十二指肠内,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置入肝总管内,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40例,探查无残留结石及胆管狭窄。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目的主要是:探查胆道的病变;取出胆道内的结石、蛔虫、血块等;引流胆总管,以解决胆道的梗阻和感染。 临床上经常施行的是十二指肠上方的胆总管切开术。根据病情,常并行胆囊切除术和胆肠吻合术。 [适应证] 1.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2.胆道感染并发肝脓肿、胆道出血或中毒性休克者。 3.病人有反复胆绞痛、黄疸、高热或并发胰腺炎者。 4.梗阻性黄疸并胆管炎者。 5.胆道造影示胆总管有较大结石者。 6.严重肝外伤缝合或切除,以及肝外胆管修复或吻合术后,应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7.在胆囊切除术中,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切开胆总管探查: ⑴胆囊内有多发性小结石存在,胆囊管粗而短,估计结石有可能排入胆总管者。 ⑵胆总管明显增粗、肥厚、有炎症者。 ⑶胆总管触及有结石、蛔虫或血块者。 ⑷有反复发作黄疸病史者。 ⑸胰腺头部肿大或坚硬者。 ⑹穿刺胆总管发现胆汁内含胆砂、血液或脓液者。 ⑺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肝、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者。

[术前准备] 1.急症手术所有病人都必须进行6~24小时不等的术前准备,以改善全身情况,使能耐受手术治疗。 ⑴禁食;肠麻痹腹胀重者安置胃肠减压。 ⑵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⑶适当应用广谱抗生素。 ⑷黄疸者注射维生素B1、C、K,有出血倾向者静脉注射六氨基自己酸、对羧基苄胺等。 ⑸有中毒性休克时,应积极抢救休克。 2.择期手术当病人有长期黄疸,脱水,肝、肾功能受损,一般情况不良时,术前应积极纠正,改善营养状况,应用高糖、高维生素等保肝治疗。 3.术者应仔细了解病史、体检、化验及各项辅助检查资料,对病情有足够的分析和估计。 4.结石病人术前当日晨应复查B超,以观察结石移动变化,以防结石排出胆道,徒施手术。 [麻醉] 一般选用硬膜外麻醉;必要时可用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上腹部对准手术台的腰部桥架。术中因胆道位深显露不佳时,可将桥架摇起。膝下放软垫,使腹肌松弛。 2.切口通常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上正中旁切口。 3.探查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术 一、物品准备: 1.仪器:腹腔镜、气腹肌、胆道镜。 2.器械:腔镜包、外科腔镜器械、清创套碗、干缸。 3.敷料及一次性用品:普外敷料、衣服包、大孔单、3-0丝线、5ml注射器、手套、吸引器连接管、美敷、4-0可吸收线、清创套针、11#刀片、电镜套、各类型T管及引流袋、乳胶管。 二、体位:平卧头高脚低位,左侧倾斜15o-30o。 三、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四、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1、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将腔镜器械按使用顺序排列于无菌器械桌上:递有齿卵圆钳、三块碘伏纱布消毒皮肤;常规协助医生铺置无菌单。递酒精小纱布消毒皮肤。洗手护士递进气管、吸引器管、冷光源线、单极线,电镜套套好镜头;巡回护士连接冷光源线、镜头线、气腹机、电视系统、单极线、吸引器管,并将脚踏放于术者脚侧。 2、建立气腹。脐上缘或下缘做一个10mm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腹壁,证实气腹针已进入腹腔后,连接CO2气腹机,达气腹腹压后开始手术操作:递11号刀片在脐上缘或下缘做一个10mm弧形切口,递2把巾钳将脐

窝俩侧腹壁提起,递气腹针给术者穿刺,并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无针头的5ml注射器与气腹针相连,证实气腹针已进入腹腔后,连接CO2气腹机,直至达到预定气腹腹压(1.73-2.00kpa)后取出气腹针。 3、放置Trocar,观察腹腔、胆囊及胆总管情况:递10mmTrocar由切口插入,递观察镜插入套管观察,依次于上腹正中线剑突下3cm、右锁骨中线右肋缘下3cm 处、右腋前线肋缘下置入相应的Trocar,巡回护士可将病人置头高脚底位,并向左侧倾斜30o,以便术者操作。 4、解剖胆囊三角区,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充分暴露胆总管:递有齿抓钳钳夹胆囊底部,电凝分离钩游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递钛夹钳分别于胆囊管近端和远端各施加一枚钛夹,在胆囊动脉近端施加2枚钛夹。也可用可吸收钛夹或尼龙夹。充分解剖暴露胆总管。 5、确认并切开胆总管:递7号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网膜孔处放置纱布一块,防止胆汁及结石漏入小网膜囊,用剪刀纵向剪开胆总管8-10mm。 6、探查胆总管,取石:递取石钳取出或用钳挤出结石,接着在腹腔镜的监视下,从剑突下10mmTrocar戳孔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及网篮取石,随时将结石放入标本袋内,以防结石流失,取尽结石后冲洗胆总管。

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手术步骤

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 1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体位:仰卧位。 3切口: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4探查:顺序探查脾脏、胃、肝左右叶,注意胆囊的大小,外观,有无炎症粘连、水肿、充血、增厚及胆囊内有无结石。继而将示指及中指伸进小网膜孔,拇指在前,检查肝外胆管有无索状物、硬结或结石。肿瘤的硬结呈浸润性,不能移动,而结石硬结则边界清楚,有时可滑动,但嵌顿在胆总管下端的大块结石,可能不易与肿瘤鉴别。最后,以示指及拇指检查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注意胰头部的征象,为了检查胰头及胆总管下端,常需切开十二指肠侧方腹膜,游离十二指肠和胰头(Kocher切口)。有时,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胆总管下端狭窄及阻塞,难于与胰头癌相区别,亦需要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 5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手术野必须充分显露,否则不但延长手术时间,还影响操作。用生理盐水纱垫分别覆盖一胃和十二指肠、肝脏和胆囊,以及横结肠和空肠。然后用大宽深拉钩,分别将胃、十二指肠拉向左方。肝脏、胆囊拉向右上方,大小肠拉向下方,使肝十二指肠韧带稍呈紧张状态,以显示在其中走行的胆总管及其下方的网膜孔。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于网膜孔内,以防胆汁外溢,污染小网膜腔。6切开胆总管: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的腹膜,稍加剥离,即可

显露胆总管。于距十二指肠上缘1cm处,即肝外胆管中段,常规的进行穿刺抽出胆汁,确认是胆总管,并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于穿刺针眼的两侧,各缝一条牵引线。提起牵引线,在其中间用尖刀或组织剪沿纵轴切开胆总管约2cm。由于胆管血供为双侧终末动脉,所以切口一定要选在胆管的中线。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向左侧肝管延长切口,但不要超过镰状韧带,避免切断脐静脉导致出血。 7取石或蛔虫:用胆石钳或胆石匙伸入胆总管内上下探查,尽量将所有的结石(或蛔虫)全部取出。当胆总管明显扩张时,可将左手示指伸入胆总管内进行探查,以免残存胆石、蛔虫。如有狭窄,则应明确其位置。胆总管胰腺段常不易触诊,可在胆总管中放置金属探子(胆道扩张器)后再触诊。当向下通过乳头胆管开口时,可有阻力突然消失感,并可见扩张器探头显现在薄层十二指肠前壁下,但要轻柔操作,防止损伤肠道。一般可用14#导尿管(直径约3mm)探查Oddi括约肌和左、右肝管是否通畅,以免应用坚硬的器械损伤约肌或产生假道。8放置T形管:将T形管的两端各留2~3cm长,其剪掉,并将其底部侧壁侧壁剪除一半,开放管腔。用长弯血管钳或镊子将T形管两臂自然伸展。用3-0号无创线或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关闭胆总管,再由T 管慢慢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其通畅情况以及胆总管缝合处有无液体漏出,对漏液处应补加缝合。最后,对有疑问的情况,可再经T管行胆道造影,以免遗留结石。将T管自腹壁戳孔引出并与腹壁皮肤固定。将大网膜包绕于肝下,逐层缝合腹壁切口。术毕。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 徐良 1.围手术期准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前应放置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2.检查仪器检查腹腔镜各手术设备连接无误,并运转正常。 3.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因为全麻易于呼吸道的管理。 4.体位仰卧位、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 5.建立气腹于脐下或脐上做一10mm横切口。由此进入气腹针,气腹针穿刺成功之后施行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达到12~13mmHg之后,仔细的插入10mm套管针,由此插入腹腔镜。首先大体观察腹腔,然后观察胆囊的外观、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6.主要操作步骤 (1)建立操作孔:于剑突下1cm处切1mm的横切口,插入10mm套管针,作为主要操作孔,由此插入电凝钩。于锁骨中线、肋缘下1cm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 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胆囊抓钳的操作孔。于腋前线、肋缘下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辅助操作孔,第一助手可经此孔术中协助暴露手术野。 (2)处理胆囊三角:若胆囊与腹腔内脏器有粘连,则可用海绵棒钝性分离。在能够分辨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之后,用电凝钩于胆囊壶腹处仔细的切开浆肌层。由此向胆总管方向做钝性分离,充分显露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在确认以上解剖关系之后,分离胆囊管周围的组织,此时应注意不要灼伤胆总管。距胆总管3~5mm处用钛夹钳钳夹夹闭胆囊管,并切断之。于胆囊三角内侧钝性分离寻找胆囊动脉,显露胆囊动脉无误后,钳夹切断胆囊动脉。 (3)剥离胆囊:提起胆囊颈部,距肝约5mm将胆囊逐渐的从胆囊床上切下。充分电凝处理胆囊床上的渗血。并仔细探查确认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无胆管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之后,将胆囊置入标本袋中,再将腹腔镜移到剑突下,经脐部切口将胆囊取出体外。 (4)放出CO2,消除气腹,脐部和剑突下的切口需缝合腹直肌前鞘,创口用创可贴闭合。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手 术 记 录 姓名:杨秀萍 住院号数:706776 - 1 - 日 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 手术人员:主 刀:吴晓健 二助手:黄鹏 洗手护士:钟彬 一助手:吴松 三助手:李玉玲 麻 醉 师:刘新伟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效果:好 更改麻醉情况:无 手术记录: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 ,逐层切开腹 壁各层进腹。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 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 。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 。胆总管扩张约1.8cm ,内可扪1.5cm 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 距离肝0.5cm 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 ,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 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残余结石。置22#“T ”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畅。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 ,术后病人回ICU ,术后胆囊送病检,结 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治疗。 2.患者准备做好全面的术前检查,术前检查项目有:B超、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肝胆CT检查。如有异常时,应进一步检查诊治。对术前有吸烟史者,应劝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刺激,祛除咳嗽因素,防止肺炎和术后伤口震痛,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使患者能在较好的生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3.胃肠道准备患者术前1 d禁食易产气类食物,以20%甘露醇100 ml加0. 9%生理盐水400 ml口服,清理胃肠腔积便、积气,防止胃肠腔胀气,以免影响腹腔镜视野的显露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前应置胃管,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全麻插管前过度换气时挤入胃内的气体过多,保持胃在术中处于非充盈状态,使手术能顺利进行,同时减少麻醉诱导期间的呕吐和误吸的可能。 4.合并症护理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如临床常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目前应用胰岛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应遵循小剂量开始、个性化调整的原则。 ①除掌握各种类型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外,必须做到剂量准确; ②血糖不宜控太低或波动幅度过大,一般控制在7~10mmol/L,并应着重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③合并高血压患者,必须控制血压于一定范围。因血压过高者,诱导麻醉和手术应激可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在术前应适当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于一定程度,但并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才手术。

5.皮肤准备皮肤准备除术前洗澡外,剃毛范围应在右中上腹。脐部是腹部最脏部位应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脐部污物及积垢。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患者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入呼吸道。l5~30 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连测4次平稳后改1次/4 h。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同时常规给氧以纠正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低氧血症。 2.饮食的护理由于手术时问短,对胃肠道影响不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很快恢复,一般术后禁食24~48 h,胃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开始进食,以少量多次流质逐渐改为半流质。 3.疼痛护理腹腔镜术后伤口疼痛比开腹手术轻,通过给予心理安慰或取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当出现严重腹痛时应注意观察疼痛性质,在排除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后,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4.引流管护理有些患者置有腹腔引流管,应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避免牵拉、扭曲而致拉脱或引流不畅。每日做好局部消毒,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详细记录其变化,以便动态观察。 5.切口护理术后腹壁仅留3~4个0. 5~1 cm大小的创口,采用创可贴拉合或缝合一针,一般l周拆线去除创可贴,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腹壁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6.活动指导一般术后4~6 h取半卧位,可在床上翻身, 24 h后鼓励患者离床活动,伴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先在床上活动,坐起无头晕后再下床活动。术后3~5天精神食欲好、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出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