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滑轮课时作业

滑轮课时作业

滑轮课时作业
滑轮课时作业

一、填充题:

1.图1中A 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 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

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 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 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 时,拉力F=____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 '____F (选填“>”、“=”或“<”)。

图9

5

.如图

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 1=____G ,F 2=____G 。

6.如图9,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 ,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 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__________,F 1=_________,F 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 1=5kg ,那么M 2应等于__________ kg 。 二、.使用一滑轮组把100N 的重物吊起lm ,绳子自由端被拉上5m ,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求所用拉力的大小.(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F 1

F 2

F 3 M 1

M 2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A.F1最大B.F2最大

C.F3最大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A.省力又省距离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40牛,20牛B.20牛,40牛

C.40牛,40牛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

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A.600牛B.300牛C.200牛

D

100

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

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

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 l

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 B.G1=2G2 C.G1=1

2

G2 D.无法判断

F1 F2 F

3

答案:

一1.×2。√3. ×4×5. √二 1.动上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五20N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二节 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F 第二节 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 巩固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轮轴与斜面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定轮轴和斜面结构、特点及作用 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 带钩的木块、细绳、测力计、木板。 (四)教学过程 一、斜面 阅读《科学世界》自己进行探究:斜面是不是真的省力? 通过实验后,教师分析:FL=Gh 。 即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请学生举例说明:盘山公路,我们骑自行车时上坡比较困难时就骑S 形等。 二、 轮轴 介绍书上的一些例子,说明人作用在轮上省力。(F1R=F2r) 三、练习 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有一个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 2、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 的读数是5N 时,弹簧测力计B 的读数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 。 3、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a 、用扳手拧上螺钉: ; b 、用改锥拧下螺钉: ; c 、汽车走的盘山公路: ; d 、挑东西的扁担: 。 4、下面能够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是(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轮轴 D 、斜面 5、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 A 、省力 B 、省距离 C 、改变力的方向 D 、工作的方便 6、如图是没有组装的滑轮组,如果用它来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两种组装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 7、如图是工人师傅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有 ,其目的在于 。 8、如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如果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不计),则拉 力F= N ,分析一下,这样使用滑轮的好处在哪里?

.2滑轮(第一课时)(2023041916)

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 【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能正确分析滑轮的省力情况以及拉力与物重之间的关系。 (4)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2)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旗杆吊车上的滑轮及滑轮实物 〖总结〗滑轮的定义及分类 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滑轮 【要点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思考〗如何把物体运上楼 〖活动1〗尝试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将钩码提往高处 a〖观察〗是否改变力的方向 b〖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是否省力

C 〖活动〗物体上升的高度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关系 (1)定滑轮 物体移动距离h /m 拉力移动距离S /m (2)动滑轮 物体移动距离h /m 拉力移动距离S /m 〖讨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总结〗【要点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思考〗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出现了如此不同的作用?〖探究〗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1.使用定滑轮不能 ,也不,但可以改变力的。 2.使用动滑轮不能,也不,但可以。

〖总结〗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 2、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 学生实验 1 学生实验 2 1、定滑轮 物体移动距离h/m拉力移动距离S/m 2、动滑轮 物体移动距离h/m拉力移动距离S/m

“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习提问 什么叫做功的原理? 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看书、并边看边对照课本图进行实验(同桌的二人一组。此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 1.什么叫做滑轮? 2.什么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使用它有何好处?同时教师按照图1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并能从功的原理方面认识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3.什么叫做动滑轮? 教师按图2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能根据功的原理说明:“使用动滑轮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 4.什么叫做滑轮组?使用它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绕好的滑轮组和自制的滑轮组挂图如图。 5.接着让学生讨论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G)。然后,教师演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图4)。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此图为4股绳承重,s=4h。再把绳子从滑轮组上解脱2股,使之成为2股绳承重(如图5),进行演示s与h的关系。演示表明:2股绳承重时,s=2h。告诉学生:同一根绳上各处受力都相等,所以滑轮组中各股绳受力都相等。然后问学生:拉力F与承重绳子股数n有何关系?绳子股数越多,拉力越小(当然这里要说明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动滑轮的个数……),而且是:几股绳承重,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第二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滑轮 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 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 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 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 问题3: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 问题4:物体重2N ,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5: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则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6: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 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问题7:为什么沿斜向拉动时拉力大小不等于重力的一半呢? 动滑轮实质是l 1=2l 2的省力杠杆(如图所示)。 ?????F =G 2 s =2h 总结:动滑轮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如图所示,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3讲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习题

第13讲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 杠杆 1.(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 A.起瓶器 B.撬棒 C.羊角锤 D.钓鱼竿 2.(2018·湘西)如图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跷跷板.如果它们脚不着地,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 B.大熊和小熊到支点的距离相等 C.他们各自的重力与各自的力臂的乘积相等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2017·广安)如图所示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它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已知车厢和砖头的总重力G=800 N,则人手向上的力F至少为________N. 4.(2018·襄阳)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滑轮 5.如图所示为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它是由________个定滑轮组成的;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________;动滑轮在使用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省功. 6.(2017·济宁)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__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__N.

7.(2017·邵阳)如图所示,物体在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 s,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 滑轮组 8.(2018·凉山)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9.如图,物体重12 N,绳的重力和摩擦不计. (1)不计动滑轮重力,求绳子的拉力; (2)若计动滑轮重为3 N,求绳子的拉力; (3)要将物体提高1 m,绳子端应拉出多少? (4)绳子端拉出6 m,此时物体被提高多少?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物理 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二课时) 教案

G 1 F G 2 F G 3 F G 4 F F =G/3 F =G/2 F =G/4 F =G/5 教学重点 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滑轮、钩码、细绳、弹簧秤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实质 2、提问:看图,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 小女孩要拉住比她体重大得多的牛犊,使用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这样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二、新课教学 (一)、滑轮组 1、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滑轮组的特点: ①优点: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要多费距离。 ②缺点:结构复杂,需要较多的滑轮 3、滑轮组中F 与G 的关系 看有n 段绳子支持物重(最后一段向下的不能算),那么F =G/n ⒌按照要求组成滑轮组 比较滑轮的个数和要求的绳子的段数,若滑轮个数等于绳子段数,则最后一段向下;若滑轮个数少于绳子的段数,则最后一段向上。 滑轮组虽然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要多费距离。如果F =G/n ,那么S =nh (二)、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三)、练习: 1、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2、想使用滑轮组提起3×103 N的物体,绳子最大只能承受800 N的力,请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画出示意图,并计算提起重物时所用的拉力.(绳重、动滑轮重、摩擦均不计)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是70 kg的物体提高5 m,每个滑轮质量是2 kg,绳重、摩擦不计,试求:(1)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4.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滑轮学案(第一课时)

滑轮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 学号: 一、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 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 4.会分析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 学习重点:知道滑轮的实质及特点。 学习难点:运用杠杆知识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三、 学习过程: (一) 学习准备 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探究新知 1、 观察滑轮,说出它的构造。 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 2、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 表一 表二 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

表一中滑轮_____动,不能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表二中滑轮_____动,省力______,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出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 )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想当的杠杆。图 4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 (三)课堂小结: 1、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 (三)达标练习 2. 如图6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牛 ,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 和B 时, F A 为 牛, F B 为 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第二节滑轮(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巩固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轮轴与斜面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定轮轴和斜面结构、特点及作用 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 带钩的木块、细绳、测力计、木板。 (四)教学过程 一、斜面 阅读《科学世界》自己进行探究:斜面是不是真的省力? 通过实验后,教师分析:FL=Gh。 即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请学生举例说明:盘山公路,我们骑自行车时上坡比 较困难时就骑S形等。 二、轮轴介绍书上的一些例子,说明人作用在轮上省力。(F1R=F2r) 三、练习 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 有一个。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2、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5N时,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 3、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a、用扳手拧上螺钉:; b、用改锥拧下螺钉:; c、汽车走的盘山公路:; d、挑东西的扁担:。 4、下面能够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D、斜面 5、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6、如图是没有组装的滑轮组,如果用它来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两种 组装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 7、如图是工人师傅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有,其目的在于。 8、如图中的滑轮是滑轮,如果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不计),则拉力F= N,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滑轮(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滑轮(第1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编写:修改: 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让同学们观看书上的漫画。问:为什么小孩却拉不住这个物体? 二、学生自学 (一)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81--83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1.滑轮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 2.定滑轮和动滑轮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自学检测 1.如图12.2—1中的两个滑轮,,甲滑轮物体上升而上升, 乙滑轮物体上升而上升。(选填“随”或“不随”) 2.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如; 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如。 三、活动及感悟 活动一: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自已动手做一做 (1)如图12.2—2所示,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甲乙 图12.2—1

(2)我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挂物重G /N 物体上升的距 离h /m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m 定 滑 轮 0.5 0.1 1 0.2 2 0.3 动 滑 轮 0.5 0.1 1 0.2 2 0.3 (二)师生交流归纳: 结论一:使用定滑轮 省力, 省距离,但定滑轮 改变动力的方向。(选填“能”或“不能”) 结论二:使用动滑轮 省力, 省距离,但动滑轮 改变动力的方向, (选填“能”或“不能”) 活动二:小组讨论 (一)自已动手做一做 如图12.2—3所示,甲、乙两图中O 为支点。 标出两图中的动力F 1和阻力F 2、并画出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 (二)师生交流归纳: 甲图中定滑轮的动力臂L 1与阻力臂L 2关系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甲图中的动力F 1和阻力F 2的关系为 ;因此,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 乙图中动滑轮的动力臂L 1与阻力臂L 2关系为 。根 据杠杆平衡条件,乙图中的动力F 1和阻力F 2的关系为 。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 课堂小结: 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 O O 甲 乙

《滑轮》教学设计(2)

课题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每组:(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 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展示滑轮组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这种机械的结构。 展示教科书中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提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入课题 4匸H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看图,思考并回答: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教学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新课教学 (一)定滑轮 教师活动: 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定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学生活动:聆听 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 观察实验,分析数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教师活动:我们把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动定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11.2滑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1.2滑轮》教学设计 丹江口市红旗中学盛建忠 一、教学设计思路 对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对教师来说,它既是教学目的,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滑轮是学生知道但是并不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可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 一导入,通过生活中人们向高处运送货物或的情景再现,创设学习情景,导出课题。二是感受、认识动定滑轮.通过展现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图片和工人师傅吊货物情景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活动中滑轮的情况有何不同,从而得到滑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滑轮,一类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称为动滑轮。通过上述两种场景的再现,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用两种不同的轮子,这两种轮子难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三是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在这一环节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带领学生学生认识滑轮的本质。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与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感悟以后,再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定滑轮的运动情况,感悟定滑轮的支点及力臂。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在演示讲解动滑轮时,关键是支点的理解,我采用的是让动滑轮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滚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动滑轮滚动的某个瞬间,轮子是绕着哪一点在滚动?”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滑轮的支点问题,在学生理解了支点后,其它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第五环节是滑轮组的教学,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在动滑轮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五环节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学习物理,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让学生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 本节计划安排2课时,第一课师生共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本质。第二课时师生共同学习滑轮组的特点和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滑轮》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滑轮》教学 设计优秀教案 公开课资料《滑轮》教学设计江苏丰县初级中学杨雷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的愿望。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

的滑轮组。三、教学策略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滑轮(1)教学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

《12.2滑轮》教学设计 伊宁市六中张妮娜 一、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标分析:滑轮是杠杆类简单机械的一种,本节课学生通过触摸滑轮实物来认识滑轮。通过学生交流、大屏幕展示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展示展示国旗杆还有电动机图片,让学生利用比较法找出两滑轮在使用时轴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动滑轮。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滑轮的变形,让学生明确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使学生能用杠杆平衡条件来说明生活、生产中为什么使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或使用方便。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知识跟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生能从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也不少,为此,本节课要突出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同时,让学生把知识学活。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探究了杠杆知识之后,对简单机械的延伸,又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它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所在。这节课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有大量的学生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得到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本节课贴近生活,趣味性强,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本节课自制器材形象直观突破滑轮的实质,让孩子们从实质上了解为什么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将近一年的学习,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也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初步养成好的实验习惯;虽然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基础知识,但因定、动滑轮的实验特点,可能会导致数据的偏离,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结论,比如:拉力和重力的关系,一时无法定论,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还有就是对滑轮的实质、滑轮特点的理解难度较大,我想通过自制器材来演示更形象化,变抽象为直观,使之理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能区分定滑轮、动滑轮。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运用模型和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五、学法指导: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六、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通过自制滑轮演示实验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五年级科学下册 滑轮 1 第一课时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滑轮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能够认识到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滑轮或滑轮组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教师放演示开启和闭合窗帘的课件)一拉这根绳,窗帘就可以开启或闭合。那么,这个窗帘是怎样安装的呢? 学生讨论。 2.提问:在安装这个窗帘时,用了这个特殊的小轮子。请大家看看这个小轮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滑轮。 3.谈话:这个边缘有沟槽、可以绕轴转动的特殊的小轮子叫滑轮。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滑轮。根据滑轮的轴是固定的,还是可以移动的,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关于滑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讨论。 (二)学习新课 1.提问:固定在窗帘轨道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交流自己个人的看法。 2.谈话: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充足的证据。究竟用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找出证据。 提示:反复做几次实验。实验时,要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训练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操作能力 3.提问: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自己组是怎样实验的,从实验的数据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条理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找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质疑和答辩。

完整版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 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进行新课】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 生思考、发表看法. 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三、教学策略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5分钟)师:先让大家看一段视频(升旗仪式) 师:这是我们祖国50年大庆升国旗的情景,请大家想一想,旗手向下拉绳的时候,国旗为什么会向上缓缓升到顶端呢?

小学科学_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下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第20课《滑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 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2.科学探究: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 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 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一:观影导课 谈话:相传古代有一种吃人的怪兽叫做饕餮,人类为了抵御怪兽便铸造了长城,并巧妙的运用了一种可以让人在城墙之上与地面之间自由移动的装置。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电影,说一说人类是怎样从城墙上俯冲下来阻击饕餮,又迅速回到城墙上的呢? 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出示滑轮: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像这种“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板书课题:滑轮 【教学意图:通过电影情节引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发现并思考人类是怎样抵御怪兽的?】

教学任务二:基本探究 教师提问:要想让滑轮工作,我们应该如何组装呢? 学生演示组装定、动滑轮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个滑轮工作时的位置,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发言。 出示板书:像这种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定滑轮”;可以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 讨论:除了工作时位置不一样,它们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汇报:方向不同、用力不同。 交流: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的时候,用力的方向和重物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用力大小又有什么不同? 【教学意图:在学生演示组装滑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发现两种提升方法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 教学任务三:组装探究 (一)实验指导 出示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①在测量前,应先调零;②读数时,视线应垂至于刻度盘,待示数稳定后才读数;③被测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④用力方向竖直) 出示表格:请分别在图中标出用力方向。其次,要研究滑轮是否省力,我们应该先用测力计竖直提起钩码,记录数据,再依次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提起钩码,再进行对比。 控制变量:提起的重物重量要相同、高度一致。 (二)实验验证 1、学生操作实验 2、整理器材,分析数据 (三)总结 指生上黑板贴重物与用力方向 总结: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 指生上黑板贴两个版贴测力计 总结: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三、教学策略 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第2节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动滑轮 知识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 1.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________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________滑轮。定滑轮工作时不省__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动滑轮工作时能省________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图12-2-1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图12-2-1 3.用如图12-2-2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图12-2-2 A.a方向的拉力最小 B.b方向的拉力最小 C.c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一样大 4.如图12-2-3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 图12-2-3 A.F1较小B.F2较小 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 知识点2有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计算 图12-2-4 5.如图12-2-4所示,物体A、B所受重力都为200 N,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A和B时,力F1为________N,力F2为________N;若物体A、B均

上升0.2 m,用时1 s,则F1移动______m,F2移动______m;F1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F2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6.如图12-2-5所示,物体重为100 N,动滑轮重为10 N,当用拉力F将物体匀速拉起时,F=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图12-2-5 7.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12-2-6所示滑轮提升重为1000 N的物体,工人所用拉力为550 N,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图12-2-6 8.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不省力,也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D.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9.如图12-2-7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图12-2-7 A.20 N B.25 N C.30 N D.35 N 10.如图12-2-8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第二节第二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

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 知识目标 1.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知道滑轮组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滑轮组的特点及其应用。 2.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小孩吊起牛犊动画(如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孩能自己把牛吊起来? 这其中用到了什么原理呢?学完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会知道。 新课教学 探究点滑轮组及其应用 教师:我们先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请同学回答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 学生回顾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自然地引出滑轮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实验:探究滑轮组工作时的特点。 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是探究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力情况。 1.提出问题。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能省多少力? 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提醒他们绳子的绕法是设计实验的关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表格中,引导学生观察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加强合作。

3.分析论证与实验结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 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1 n G。 4.拓展与提高。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组省力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2)若不计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则拉力与物重、动滑轮的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课前多媒体所示的情景,你认为这可能吗?理由是什么? 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进行对比总结。 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应用。 第2课时滑轮组及其应用 一、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二、公式:F=G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本节先回顾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后指出如果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既省力又方便,接着研究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料介绍我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应用情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