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十九 恒 沸 精 馏 - 展示系统首页-华东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实验十九 恒 沸 精 馏 - 展示系统首页-华东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实验十九 恒 沸 精 馏 - 展示系统首页-华东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实验十九 恒 沸 精 馏 - 展示系统首页-华东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实验十九恒沸精馏

A 实验目的

恒沸精馏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方法。它是通过加入适当的分离媒质来改变被分离组分之间的汽液平衡关系,从而使分离由难变易。主要适用于含恒沸物组成且用普通精馏无法得到纯品的物系。通常,加入的分离媒质(亦称夹带剂)能与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低恒沸物,使夹带剂以恒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而塔釜得到纯物质。这种方法就称作恒沸精馏。

本实验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制备无水乙醇,从而

(1)加强并巩固对恒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实验精馏塔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B 实验原理

在常压下,用常规精馏方法分离乙醇–水溶液,?最高只能得到浓度为95.57%(wt%)的乙醇。这是乙醇与水形成恒沸物的缘故,其恒沸点78.15℃,与乙醇沸点78.30℃十分接近,形成的是均相最低恒沸物。而浓度95%左右的乙醇常称工业乙醇。

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可采用恒沸精馏的方法。实验室中恒沸精馏过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夹带剂的选择

恒沸精馏成败的关键在于夹带剂的选取,一个理想的夹带剂应该满足:

1)必须至少与原溶液中一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希望此恒沸物比原溶液中的任一组分的沸点或原来的恒沸点低10℃以上。

2)在形成的恒沸物中,夹带剂的含量应尽可能少,?以减少夹带剂的用量,节省能耗。

3)回收容易,?一方面希望形成的最低恒沸物是非均相恒沸物,可以减少分离恒沸物所需要的萃取操作等,另一方面,在溶剂回收塔中,应该与其它物料有相当大的挥发度差异。

4)应具有较小的汽化潜热,?以节省能耗。

5)价廉、来源广,无毒 热稳定性好与腐蚀性小等。

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适用的夹带剂有苯、正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等。它们都能与水–乙醇形成多种恒沸物,而且其中的三元恒沸物在室温下又可以分为两相,一相富含

夹带剂,另一相中富含水,前者可以循环使用,后者又很容易分离出来,这样使得整个分离过程大为简化。下表给出了几种常用的恒沸剂及其形成三元恒沸物的有关数据。

常压下夹带剂与水、乙醇形成三元恒沸物的数据

组 分

各纯组分沸点

恒沸组成wt%

1 2 3 1 2 3 恒沸温度 ℃ 1 2 3 乙醇 水 苯 78.3 100 80.1 64.85 18.5 7.4 74.1 乙醇 水 乙酸乙酯 78.3 100 77.1 70.23 8.4 9.0 82.6 乙醇 水 三氯甲烷 78.3 100 61.1 55.50 4.0 3.5 92.5 乙醇

正己烷

78.3

100

68.7

56.00

11.9

3.0

85.02

本实验采用正己烷为恒沸剂制备无水乙醇。当正己烷被加入乙醇–水系统以后可以形成四种恒沸物,一是乙醇–水–正己烷三者形成一个三元恒沸物, 二是它们两两之间又可形成三个二元恒沸物。它们的恒沸物性质如下表所示。

乙醇–水–正己烷三元系统恒沸物性质

恒沸组成wt%

物系 恒沸点℃ 乙醇 水 正己烷 在恒沸点分相液的相态 乙醇–水 78.17495.57 4.43 均相 水–正己烷 61.55 5.6 94.40 非均相 乙醇–正己烷 58.68 21.02 78.98 均相 乙醇–水-正己烷

56.00

11.98

3.00

85.02

非均相

(2) 决定精馏区

具有恒沸物系统的精馏进程与普通精馏不同,表现在精馏产物不仅与塔的分离能力有关,而且与进塔总组成落在哪个浓度区域有关。因为精馏塔中的温度沿塔向上是逐板降低,不会出现极值点。只要塔的分离能力(回流比,塔板数)足够大,塔顶产物可为温度曲线的最低点,塔底产物可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因此,当温度曲线在全浓度范围内出现极值点时,该点将成为精馏路线通过的障碍。于是,精馏产物按混合液的总组成分区,称为精馏区。

当添加一定数量的正己烷于工业乙醇中蒸馏时,整个精馏过程可以用图2–32加以说明。图上A、B、W 分别表示乙醇、正己烷和水的纯物质,?C、D、E 点分别代表三个二元恒沸物,T点为

A-B-W 三元恒沸物。曲线BNW 为三元混合物在25℃时的溶解度曲

线。曲线以下为两相共存区,以

上为均相区,该曲线受温度的影

响而上下移动。图中的三元恒沸物组成点T室温下是处在两相区

内。

B W 100℃A

68.74℃78.3℃

图2–32 恒沸精馏原理图

以T点为中心,连接三种纯物质A、B、W 和三个二元恒沸组成点C、D、E,则该三角形相图被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当塔顶混相回流(即回流液组成与塔顶上升蒸汽组成相同)时,?如果原料液的组成落在某个小三角形内,那么间歇精馏的结果只能得到这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所代表的物质。为此要想得到无水乙醇,就应保证原料液的总组成落在包含顶点A的小三角形内。但由于乙醇–水的二元恒沸点与乙醇沸点相差极小,仅0.15℃,很难将两者分开,?而己醇一正己烷的恒沸点与乙醇的沸点相差19.62℃,很容易将它们分开,所以只能将原料液的总组成配制在三角形的ATD 内。

图中F代表乙醇–水混合物的组成,随着夹带剂正己烷的加入,原料液的总组成将沿着

FB 线而变化,并将与AT 线相交于G 点。这时,夹带剂的加入量称作理论恒沸剂用量,它

是达到分离目的所需最少的夹带剂用量。如果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则间歇精馏时三元恒沸物从塔顶馏出(56℃),釜液组成就沿着线向A 点移动。但实际操作时,往往总将夹带剂过量,以保证塔釜脱水完全。这样,当塔顶三元恒沸物T出完以后,是出沸点略高于它的二元恒沸物,最后塔釜得到无水乙醇,这就是间歇操作特有的效果。

倘若将塔顶三元恒沸物(图中T点,56℃)冷凝后分成两相。一相为油相富含正己烷,一相为水相,利用分层器将油相回流,这样正已烷的用量可以低于理论夹带剂的用量。分相回流也是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夹带剂用量少,夹带剂提纯的费用低。

(3) 夹带剂的加入方式

夹带剂一般可随原料一起加入精馏塔中,若夹带剂的挥发度比较低,则应在加料板的上部加入,若夹带剂的挥发度比较高,?则应在加料板的下部加入。目的是保证全塔各板上均有足够的夹带剂浓度。

(4) 恒沸精馏操作方式

恒沸精馏既可用于连续操作,又可用于间歇操作。 (5) 夹带剂用量的确定

夹带剂理论用量的计算可利用三角形相图按物料平衡式求解之。若原溶液的组成为F 点,加入夹带剂B 以后,物系的总组成将沿FB 线向着B点方向移动。当物系的总组成移到G 点时,恰好能将水以三元恒沸物的形式带出,以单位原料液F 为基准,对水作物料衡算,得

水水F D FX DX = 水水D F X FX D /=

夹带剂B的理论用量为

DB X D B ?=

式中;F---进料量;D一塔顶三元恒沸物量;B――夹带剂理论用量;

i X Fi ??组分的原料组成;一塔顶恒沸物中i 组成。

Di X C 预习与思考

(1) 恒沸精馏适用于什么物系?

(2) 恒沸精馏对夹带剤的选择有哪些要求? (3) 夹带剂的加料方式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4) 恒沸精馏产物与哪些因素有关?

(5) 用正己烷作为夹带剂制备无水乙醇,那么在相图上可分成几个区?如何分?本实验拟在哪个区操作?为什么?

(6) 如何计算夹带剂的加入量?

(7) 需要采集哪些数据,才能作全塔的物料衡算?

(8) 采用分相回流的操作方式,夹带剂用量可否减少?

(9) 提高乙醇产品的收率,应采取什么措施?

(10)实验精馏塔有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动手按装的先后次序,理由是什么?

(11)设计原始数据记录表。

D 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所用的精馏柱为内径mm 20φ的玻璃塔,塔内分别装有不锈钢三角形填料,压延孔环填料,?填料层高1米。塔身采用真空夹套以便保温。塔釜为1000ml 的三口烧瓶,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口与塔身相连,侧面的一口为测温口,用于测量塔釜液相温度,另一口作为取样口。塔釜配有

350w电热碗,加热并控制釜温。经加热沸腾后的蒸汽通过填料层到达塔顶,塔顶采用一特殊的冷凝头,以满足不同操作方式的需要。既可实现连续精馏操作,又可进行间歇精馏操作。塔顶冷凝液流入分相器后,分为两

相,上层为油相富含正已烷,下层富含水,油相通过溢流口,用考克控制回流量。

冷却水

图2–33 恒温精馏装置图

1–加热锅;2–进料口;3–填料;4–保温管; 5–温度计;6–冷凝器;7–油水分离器;8–温度计

实验流程见图2–33。 E 实验步骤及方法

(1) 称取100克95%(wt)乙醇(以色谱分析数据为准),按夹带剂的理论用量算出正己烷的加入量。

(2) 将配制好的原料加入塔釜中,开启塔釜加热电源及塔顶冷却水。 (3) 当塔顶有冷凝液时,便要注意调节回流考克,实验过程采用油相回流。

(4)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塔顶塔釜温度,每隔20分钟,取塔釜液相样品分析,当塔釜温度升到80℃时,若釜液纯度达99.5%以上即可停止实验。

(5)取出分相器中的富水层,称重并进行分析,然后再取富含正己烷的油相分析其组成。(称出塔釜产品的质量)。

(6)切断电源,关闭冷却水,结束实验。

(7) 实验中各点的组成均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

F 实验数据处理

(1)作间歇操作的全塔物料衡算,推算出塔顶三元恒沸物的组成;

(2)根据下表的数据,画出25℃下,乙醇–水–正己烷三元系溶解度曲线,标明恒沸物组成点,画出加料线。

(3)计算本实验过程的收率。

水–乙醇-正己烷25℃液–液平衡数据

水 相 %(mol) 油 相 % (mol)

水 乙醇 正己烷 水 乙醇 正己烷

69.423 30.111 0.466 0.474 1.297 98.230

40.227 56.157 3.616 0.921 6.482 92.597

26.643 64.612 8.745 1.336 12.540 86.124

19.803 65.678 14.517 2.539 20.515 76.946

13.284 61.759 22.957 3.959 30.339 65.702

12.879 58.444 28.676 4.940 35.808 59.253

11.732 56.258 32.010 5.908 38.983 55.109

11.271 55.091 33.639 6.529 40.849 52.622

G 结果与讨论

(1)将算出的三元恒沸物组成与文献值比较,求出其相对误差,并分析实验过程产生误差的原因

(2)根据绘制相图,对精馏过程作间要说明;

(3)讨论本实验过程对乙醇收率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许其佑等 . 有机化工分离工程 .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

[2]施亚钓等 . 多组分分离过程 .华东化工学院,1986

[3]华东理工大学等合编 . 化学工程实验 .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4]J M S11rensen,W Arlt.Liquid-Liquid Equilibrium Data Collection.DECHEMA.Chemistry:Data

Series Vol V,Part 2

泰山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制度

泰山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制度 (一)实验教学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熟悉学校制定的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及时掌握各类新进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及使用方法,尽快使用在教学科研中。 三、对精密仪器、易损仪器要精心爱护,对毒品、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等严加管理。 四、保持仪器设备的完好性,随时为教学科研服务。 五、电子设备应定期通电检查。 六、实验课应提前十五分钟到实验室,做好实验课前准备工作。 七、实验过程中,随时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得长时间离开实验室。 八、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整理好仪器设备、打扫卫生、关闭水源和电源。 九、离开实验室前,要重新检查水源、电源和窗子是否关闭,出门上锁。 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 十一、以上各条适用于我系所有专、兼职实验人员。 泰山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2年6月

(二)实验室守则 一、保持实验室环境的肃静和整洁。 二、实验前要根据教师所给或仪器卡片检查核对仪器,如有缺损,立即向教师报告,不准私自向别的实验台拿取。 三、未了解仪器性能之前切勿动手,使用仪器时必须严守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电子仪器要特别注意电源电压、极性); 不许擅自拆卸仪器。 四、仪器发生故障、损坏或丢失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五、连接电路并在确定无误后,应请教师检查,经允许后方可接通电源。 六、注意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注意节约材料和水、电等。 七、实验完毕后即关闭电源、照明灯、水道等,将仪器、材料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并请教师检查和在实验记录上签字,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泰山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2年6月

(三)实验室安全制度 一、实验室要认真做好安伞防护工作,对防盗、防冻、防火、防水、防触电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二、实验室应注意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实验过程中如出现事故,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并立即切断电源、水源、停止实验,保护现场,检查原因,明确责任。 三、要文明上课,安全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关好水、电、门、窗,以确保安全。 四、发现实验室被盗,仪器设备丢失等情况,应及时通知保卫处处理。 泰山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2年6月

操作系统课程试验

第3章处理机管理 7.1实验内容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深入理解进程管理部分的功能,设计几个调度算法,模拟实现处理机的调度。 7.2实验目的 在多道程序或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有若干个。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远远大于处理机个数。为了使系统中的各进程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必须选择某种调度策略,以选择一进程占用处理机。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模拟单处理机调度的算法,以巩固和加深处理机调度的概念。 7.3实验题目 7.3.1设计一个按先来先服务调度的算法 提示 (1)假设系统中有5个进程,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标识。进程控制块内容如图7-1所示。 进程名即进程标识。 链接指针:按照进程到达系统的时间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连接成一个就绪队列。指针指出下一个到达进程的进程控制块首地址。最后一个进程的链指针为NULL。 估计运行时间:可由设计者指定一个时间值。 达到时间:进程创建时的系统时间或由用户指定。调度时,总是选择到达时间最早的进程。 进程状态:为简单起见,这里假定进程有两种状态:就绪和完成。并假定进程一创建就处于就绪状态,用R表示。当一个进程运行结束时,就将其置成完成状态,用C表示。 (2)设置一个队首指针head,用来指出最先进入系统的进程。各就绪进程通过链接指针连在一起。 (3)处理机调度时总是选择队首指针指向的进程投入运行。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实验,所以对被选中进程并不实际启动运行,而只是执行: 估计运行时间减1 用这个操作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而且省去进程的现场保护和现场恢复工作。 (4)在所设计的程序中应有显示或打印语句,能显示或打印正运行进程的进程名,已运行是、还剩时间,就绪队列中的进程等。所有进程运行完成是,给出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源程序1.cpp,采用先来先无法法在Visual C++ 6.0下调试运行*/ /*数据结构定义及符号说明*/ #include #include

华理大物实验答案(误差与有效数字,基本测量)

误差与有效数字练习题答案 1.有甲、乙、丙、丁四人,用螺旋测微计测量一个铜球的直径,各人所得的结果表达如下:d 甲 =(1.2832±0.0003)cm ,d 乙 =(1.283±0.0003)cm ,d 丙 =(1.28±0.0003)cm ,d 丁 =(1.3±0.0003)cm ,问哪个人表达得正确?其他人错在哪里? 答:甲对。其他人测量结果的最后位未与不确定度所在位对齐。 2.一学生用精密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m ,数据如下表所示 : Δ仪 =0.0002g 请计算这一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标准误差及相对误差,写出结果表达式。 3.61232i m m g n ∑ = = A 类分量: (0.6831 1.110.0001080.000120S t n g =-=?= B 类分量: 0.6830.6830.0002 0.00 u g =?= ?=仪 合成不确定度:0.000182U g ====0.00018g 取0.00018g ,测量结果为: (3.612320.00018) m U g ±=± ( P=0.683 ) 相对误差: 0.00018 0.005%3.61232 U E m = == 3.用米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为 试求其算术平均值,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及相对误差,写出结果表达式。 cm n L L i 965.98=∑= , A 类分量: (0.6831S t n =-?0.006=0.0064cm B 类分量: 0.6830.6830.050.034u cm =?=?=仪 合成不确定度: 0.035U cm ====0.04cm 相对误差: %04.096 .9804.0=== L U E ( P=0.683 )

系统辨识实验二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实验报告 题目:最小二乘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班级:工控08.1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2011.5.19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实验目的: 1、掌握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 2、熟悉matlab 下系统辨识编程(M 文件)。 3、M 序列的产生方法。 4、用最小二乘法对系统进行辨识。 实验设备: 硬件:计算机一台(参数:主频2.8G 、奔腾4核处理器、内存512M ) 软件:matlab6.5 实验原理: 1、最小二乘法系统辨识结构: 把待辨识的过程看作“黑箱”。只考虑过程的输入输出特性。 图中,输入u(k)和输出z(k)是可测的;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系统模型,用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噪声模型,v(k)是白噪声,e(k)是有色噪声,根据表示定理: 可以表示为 )()()()()(11k v k u q B k z q A +=-- (1) + + e (k ) 图1 SISO 系统辨识“黑箱” y (k ) u (k ) z (k ) v (k ) )(1-z N )(1-z G

???+++=++++=-------nb nb na na q b q b b q B q a q a q a q A ...21)(...211)(11211 (2) 由上两式可以表示: l k k v i k u bi i k z ai k z nb i na i ,...,2,1)....()(*)(*)(11=+-+--=∑∑== (3) 上式可以描述成如下最小二乘法格式: )()()(k v k h k z +=θ (4) 2、准则函数 设一个随机序列{}),,2,1(),(L k k z ∈的均值是参数θ的线性函数: {}θ)()(k h k z E T =,其中)(k h 是可测的数据向量,那么利用随机序列的一个实现,使准则函数: 21])()([)(∑=-=L k T k h k z J θθ (5) 达到极小的参数估计值∧ θ称作θ的最小二乘估计。 最小二乘格式: )()()(k e k h k z t +=θ,θ为模型参数向量,()k e 为零均值随机噪声。 3、最小二乘问题的解 考虑系统模型: )()()(k e k h k z t +=θ (6) 准则函数可写成: ()()()θθθL L L T L L H z H -Λ-=z J (7) 极小化准则函数得到:

华理大物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 电桥法测中、低值电阻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平衡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自搭电桥,且用交换法测量电阻来减小和修正系统误差; 3.学会使用QJ-23型惠斯登电桥测量中值电阻的方法; 4.学会使用QJ-42型凯尔文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直流平衡电桥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B A R R ,称为比率臂,Rs 为可调的标准电阻,称为比较臂,Rx 为待测电阻。在电路的对角线(称为桥路)接点BC 之间接入直流检流计,作为平衡指示器,用以比较这两点的电位。调节Rs 的大小,当检流计指零时,B ,C 两点电位相等AB AC U U =;BD CD U U = ,即B B A A R I R I =;S S X X R I R I =。因为检流计中无电流,所以X A I I =,S B I I =,得到电桥平衡条件 Rs R R Rx B A =。 三.实验仪器 直流电源,检流计,可变电阻箱,待测电阻,元器件插座板,QJ24a 型惠斯登直流电桥,QJ42型凯尔文双臂电桥,四端接线箱,螺旋测微计 四.实验方法 1.按实验原理图接好电路; 2.根据先粗调后细调的原则,用反向逐次逼近法调节,使电桥逐步趋向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先接上高值电阻R m ,防止过大电流损坏检流计。当电桥接近平衡时,合上K G 以提高桥路的灵敏度,进一步细调; 3.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时,所选取的比例臂应使有效数字最多。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0.0010.002) S RS R m ?±+ 仪 =,其中 S R是电阻箱示值,m是所用转盘个数,RS σ ? ' = X R= X R σ= 所以 2 297.80.1 X R=±Ω, 3 1995.40.8 X R=±Ω 2.不同比例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4.用开尔文电桥测量低值电阻 铜棒平均直径d=3.975mm(多次测量取平均)(末读数-初读数) 电阻 2 4 R L L S d ρρ π ==,由下图中的拟合直线得出斜率00609 .0 4 2 = = d k π ρ ,则电阻率 () m k d ? Ω ? = ? ? ? = =- - 8 2 3 2 10 56 .7 4 10 975 .3 00609 .0 142 .3 4 π ρ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国家级示范中心历程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国家级示范中心历程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复旦大学, 每年有近3000名学子走进这里,来尽享实验的乐趣与思维的舞动。她就是一个致力于培育全校学生动手能力与科研素养的物理教学实验中心。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这是她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里程碑。在这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奋进与奇迹并举, 一年一个飞跃,先后收获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理论和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3门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学生发表论文40余篇,成功研制教学演示仪器和实验仪器近20种,并在全国高校仪器评比中频频获奖;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班组、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上海市实验室工作先进工作者等集体和个人荣誉,更让她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近60年的发展历史塑造了它厚重的品质,不断创新的理念又给予它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以学生为本”是它始终如一的教育理念。既有厚重基础,又注重创新,两者均衡结合。“要对得起学生”是老师们常说的口头禅,他们时时这么想,处处这么做。这一既朴素又深邃的理念,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进教学实践的落脚点。中心建设的实验教学体系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层面”,即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由“基础型实验教学—综合型实验教学—研究型实验教学”三个层面,既分层次又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中心有16名专职实验教师和8位实验技术人员,为使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在实验教学中加入科研元素,中心聘请10余位“长江学者”、“杰青”等教授、副教授为兼职教师;中心先后建立了反映物理学发展前沿的、高水平教学实验室: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微波实验室等;中心出版了纳入“十一五”国家规划的系列教材,等等,所有这些联合构成了强大的软硬件支撑,确保实验教学保持高水平。 中心自主建立的实验中心维基网站将课堂从实验室拓展至无限空间,并创造了3年另2个月的时间,页面点击量破400万次的神话,在这里,教学资源应有尽有,互动交流随时随刻,是名副其实的物理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给学生充分自主权,鼓励其大胆尝试的教育理念更为学生创造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教师们不惧挑战,也时刻挑战学生;坚持开展的实验教学校庆专场报告会、选派学生在全国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作报告,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舞台。 先进的理念和不拘泥于形式、讲究实效的各项举措,形成了显明的复旦特色: 1.建立了一个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渐提高的近代物 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2.加强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开设物理学现代发展中的“新技术、新现象、新材料、新应用” 相关的教学实验。 3.科研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加入科研元素;采用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引进多元 化教学;给学生更多自由探索的可能,满足学生求知和创新的欲望。 不竭的创造力源自中心和谐的氛围与科学的管理。平等民主的管理体制让中心的每一位老师尽展其才;每周一次固定时间的教学研讨会让彼此互帮互促、共同提高;鼓励进修和对外交流的激励机制让老师们的视野日渐开阔,年轻教师出国考察学习,让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和谐而温馨的工作氛围更让中心每一位成员的心紧紧凝聚。 很多学生经过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了释放,真正体现了实验课程的价值。“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这也是在别的课程中所没有经历过的。全部取决于你的态度,你的信心和你的努力。不得不说在这一个学期中,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学到了更多。”学生们如是评述他们在中心的学习经历。学生的口碑是对中心工作最高的嘉奖,也是引领中心不断超越的源动力。在这动力的推动下,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的未来,精彩在继续……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学部信息学部 学科门类电气信息 专业计算机 学号2011482370 姓名耿雪涛 指导教师朱亮 2013 年6月19日

主要内容 一、设计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理解,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可练习合作完成系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二、设计思想 实现一个模拟操作系统,使用VB、VC、CB等windows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借助这些语言环境来模拟硬件的一些并行工作。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四部分。 设计模板如下图: 注:本人主要涉及设备管理模块

三、设计要求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⑴模拟系统中有A、B、C三种独占型设备,A设备1个,B设备2个,C设备2个。 ⑵采用死锁的预防方法来处理申请独占设备可能造成的死锁。 ⑶屏幕显示 注:屏幕显示要求包括:每个设备是否被使用,哪个进程在使用该设备,哪些进程在等待使用该设备。 设备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一、设备管理的任务 I/O设备是按照用户的请求,控制设备的各种操作,用于完成I/O 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设备的驱动管理等),最终完成用户的I/O请求,并且I/O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使用外部设备的接口,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设备管理函数的详细描述 1、检查设备是否可用(主要代码) public bool JudgeDevice(DeviceType type) { bool str = false; switch (type) { case DeviceType.a: {

系统辨识实验1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1.基于matlab的4阶系统辨识实验 课程:系统辨识 题目:基于matlab的4阶系统辨识实验 作者: 专业:自动化 学号:11351014 目录 实验报告 (1) 1.引言 (2) 2.实验方法和步骤 (2) 3.实验数据和结果 (2) 4.实验分析 (4)

1、 引言 系统辨识是研究如何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的理论。而模型化是进行系统分析、仿真、设计、预测、控制和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本次实验利用matlab 工具对一个简单的4阶系统进行辨识,以此熟悉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和matlab 里的一些系统辨识常用工具箱和函数。 这次实验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对系统输入两个特定的激励信号,分别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通过对输入和输出两个系统信号的比较,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1 实验方法 利用matlab 对一个系统进行辨识,选取的输入信号必须能够反映系统的动态和稳态两个方面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确定系统的参数。本次实验采取了两种输入信号,为反映动态特性,第一个选的是正弦扫频信号,由下面公式产生: 选定频率范围 ,w(t)是时间t 的线性函数,具有扫频性质,可以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 为反映稳态特性,选的输入信号是阶跃信号。以上的到两组数据,利用matlab 的merge()函数,对两组数据融合,然后用matlab 系统辨识工具箱中的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状态空间模型辨识函数n4sid()来对系统进行辨识 2.2 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4阶的线性系统,作为被辨识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3243211548765 ()125410865 s s s G s s s s s -+-+=++++ (2)产生扫频信号u1和阶跃信号u2 (3)u1、u2作为输入对系统进行激励,分别产生输出y1和y2 (4)画出稳态测试输入信号u1-t 的曲线,和y1-t 的曲线 画出动态测试输入信号u2-t 的曲线,和y2-t 的曲线 (5)使用merge()函数对u1-y1数据和u2-y2数据进行融合,并使用n4sid()函数对系统进行辨识。 (6)画出原系统和辨识出的系统的零极点图,画出原系统和辨识出的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曲线,通过对比,验证辨识出的系统的准确性。 3、 实验数据和结果 (1) 分别以扫频正弦函数、阶跃函数作为系统的激励,得到的输出:

大物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试验名称: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h 实验目的:是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 光电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8.2.1-1所示。其中S 为真空光电管,K 为阴极,A 为阳极。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所以检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8.2.1-2所示。 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和值I H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当U= U A -U K 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实验指出,有一个遏止电位差U a 存在,当电位差达到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2. 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频率之间的关系 当U=U a 时,光电子不再能达到A 极,光电流为零。所以电子的初动能等于它克服电场力作用的功。即 a eU mv =2 2 1 (1) 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的假设,每一光子的能量为hv =ε,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波的频率。所以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光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 ν之后,一部分消耗于克服电子的逸出功A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动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A mv hv += 2 2 1 (2) 式(2)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效应有光电存在 实验指出,当光的频率0v v <时,不论用多强的光照射到物质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式(2), h A v = 0,ν0称为红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时提供了测普朗克常量的一种方法:由式(1)和(2)可得: A U e hv +=0,当用不同频率(ν1,ν2,ν3,…,νn )的单色光分别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 A U e hv n n += 任意联立其中两个方程就可得到 j i j i v v U U e h --= )( (3) 由此若测定了两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遏止电位差即可算出普朗克常量h ,也可由ν-U 直线的斜率求出h 。 因此,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关键在于获得单色光、测得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确定遏止电位差值。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 1. 在577.0nm 、546.1nm 、435.8nm 、404.7nm 四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 。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电管、单色仪(或滤波片)、水银灯、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计等. j i j i v v U U e h --= )(,求斜率,得到普朗克常量h. 入射光波长λ/nm 365nm

系统辨识内容与要求

系统辨识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题目:三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温度系统建模 实验对象:三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 单晶体是现代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应用广泛,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都需要用到单晶体。组分均匀(compositional uniformity)、结晶完整(crystallographic perfection)的高质量晶体材料是保证电子设备性能重要因素。 目前,单晶体制备主要靠晶体生长技术完成。其主要过程是:首先在坩埚等加热器皿中对籽晶进行加热,使其由固相转变为液相或气相,再降低器皿中温度,使液相或气相的籽晶材料冷却结晶,就可得到最终的单晶体。这个过程中,为保证晶体的组分均匀和结晶完整,必须使晶体内部各晶格的受力均匀。因此,为减小重力对晶体生长的影响,研究者提出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进行晶体生长的方案。我们研究的空间晶体生长炉就是该方案中的晶体加热设备。 我们研究的空间晶体生长炉采用熔体Bridgman生长方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炉身由三部分构成:外筒、炉管以及炉管外部的隔热层。炉管由多个加热单元组成,每个加热单元组成一个温区。加热单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制成,两个加热单元之间有隔热单元隔开。加热单元的外测均匀缠绕加热电阻丝,内侧中间部位安装有测温热电偶。炉管外部的隔热层由防辐射绝热材料制成。 微重力环境下,晶体内部各晶格之间的热应力是影响晶体生长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热应力是由炉内温场决定的。因此,必须对晶体炉内各温区的温度进行控制,以构造一个具有一定的梯度的、满足晶体生长需要的温场。工作时,将装有籽晶的安瓿管按一定的速度插入晶体炉炉膛内,通过控制流过各温区加热电阻丝的电流控制炉内温场,通过热电偶在线获取各温区的实时温度值,进行闭环控制,。其中,流过电阻丝的电流通过PWM(脉宽调制)方式进行控制。另外,由于晶体炉工作温度的变化范围比较大,传感器热电偶难以在全量程范围内保持很高的线性度,因此,使用的热电偶的电压读数与实际温度值间需要进行查表变换。 本实验内容是运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晶体炉中某个温区的动力学模型,辨识数据已给出,见SI_Data.xls文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x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力学习题 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指出下列原因引起的误差属于哪种类型的误差? 1.米尺的刻度有误差。 2.利用螺旋测微计测量时,未做初读数校正。 3.两个实验者对同一安培计所指示的值读数不同。 4.天平测量质量时,多次测量结果略有不同。 5.天平的两臂不完全相等。 6.用伏特表多次测量某一稳定电压时,各次读数略有不同。 7.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摆角过大。 二、区分下列概念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3.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4.真值与算术平均值。 5.测量列的标准误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三、理解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这三个不同的概念;说明它们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关系。 四、试说明在多次等精度测量中,把结果表示为 x? (单位)的物理意义。 五、推导下列函数表达式的误差传递公式和标准误差传递公式。 1.v? 2. g?432s t2?r 3 2d?11? a3. ?2s?t2t1 六、按有效数字要求,指出下列数据中,哪些有错误。

1.用米尺(最小分度为1mm)测量物体长度。 3.2cm50cm78.86cm6.00cm16.175cm 2.用温度计(最小分度为0.5℃)测温度。 68.50℃ 31.4℃ 100℃ 14.73℃ 七、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99.3÷2.0003=? 2.?6.87?8.93?133.75?21.073?=? 3.?252?943.0479.0 ?1.362?8.75?480.062.69?4.1864.?751.2?23.25?14.781 八、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l=12.10cm(单次测量),若估计米尺的极限误差为1mm,试把结果表示成l?l?的形式。 九、有n组?x,y?测量值,x的变化范围为2.13 ~ 3.25,y的变化范围为0.1325 ~0.2105,采用毫米方格纸绘图,试问采用多大面积的方格纸合适;原点取在何处,比例取多少? 十、并排挂起一弹簧和米尺,测出弹簧下的负载m和弹簧下端在米尺上的读数x如下表: 长度测量 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是如何读数?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 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待测长度如何确定? 3、被测量分别为1mm,10mm,10cm时,欲使单次测量的百分误差小于0.5%,各应选取什么长度测量仪器最恰当?为什么? 物理天平侧质量与密度 1、在使用天平测量前应进行哪些调节?如何消除天平的不等臂误差? 2、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若被测物体进入水中时表面吸有气泡,则实验所得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1、本实验的各个长度量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测量 ? 2、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相同?

操作系统-Linux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 1.1、1.2 Linux Ubuntu的安装、创建新的虚拟机VMWare

实验1.3 Shell编程 1.实验目的与容 通过本实验,了解Linux系统的shell机制,掌握简单的shell编程技巧。 编制简单的Shell程序,该程序在用户登录时自动执行,显示某些提示信息,如“Welcome to Linux”, 并在命令提示符中包含当前时间、当前目录和当前用户名等基本信息。 2.程序源代码清单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printf("Hello Linux\n"); int pid; int state; int pfd[2]; pipe(pfd); if (fork()==0){ printf("In the grep progress\n"); dup2(pfd[0],0); close(pfd[0]); close(pfd[1]); execlp("grep","grep","sh",0); perror("exelp grep error");

} esle if(fork()==0){ printf("In the ps progress\n"); dup2(pfd[1],1); close(pfd[0]); close(pfd[1]); execlp("ps","ps","-ef",0); perror("execlp ps -ef"); } close(pfd[1]); close(pfd[0]); wait(&state); wait(&state); } 实验2.3 核模块 实验步骤: (1).编写核模块 文件中主要包含init_clock(),exit_clock(),read_clock()三个函数。其中init_clock(),exit_clock()负责将模块从系统中加载或卸载,以及增加或删除模块在/proc中的入口。read_clock()负责产生/proc/clock被读时的动作。 (2).编译核模块Makefile文件 # Makefile under 2.6.25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 知识点总结 归纳 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 实验考试适用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知识点归纳Veeny 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法是通过将变量组合成无量纲数群,从而减少实验自变量的个数,大幅度地减少实验次数,不需要对过程机理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可以由π定理加以证明。缺点是降低的工作量有限、实验结果的应用仅限于实验范围,无法分析各种变量对过程的影响。 过程分解与合成法 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联系较少或相对独立的子过程,再联系起来。优点是从简到繁,先局部后整体,大幅减少试验次数。n^a+n^b 缺点是子过程的最优不等于整个过程的最优。 数据处理:列表法、图示法(座标分度比例的确定)、数学函数法。 误差:系统误差(一起、环境)、随机误差(不可控、肉眼,波动)、过失误差 压力:液柱式压力计:U型(倒U型)液柱压力计、单管液柱压力计、倾斜式压力计优:精度高弹簧式压力计:弹簧管、膜式微压计、波纹管式优:范围大、结构简单、便宜。缺:受温度影响。 电气式压力计:快速变化的。 稳定:3/4 不稳定:1/3—2/3 温度:接触式:热膨胀(玻璃液体、杆式精度不高)、热电偶、热电阻非接触式:热辐射式高温计 流量:速度式流量计:孔板和文丘利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小流量)、涡轮流量计。粘度高:耙式体积式流量计:湿式气体流量计、皂膜流量计(气体,小流量) 质量式流量计:直接式,补偿式。不受压强、温度、粘度等影响。 实验内容:在管壁相对粗糙度ε/d 一定时,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的摩擦阻力,确定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之间的关系:测定流体流经阀门或弯头及其它管件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要求掌握用因次分析法处理管路阻力问题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规划组织实验测定λ和Re; 流量—阀门开度 流速—流量计 ΔP:2个压差计 密度:温度计 再配上变频器、水槽、泵、阀门、管件等组建成以下循环管路。

系统辨识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离散模型的参数辨识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 2. 掌握最小二乘估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3. 掌握最小二乘递推算法。 二、实验内容 1. 基于Box--Jinkins 模型模拟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过程取为各种不同的情况,输入信号采用M 序列,实验者可尝试不同周期的M 序列。信噪比、观测数据长度也由实验者取为各种不同情况。 2. 模拟生成输入输出数据。 3. 根据仿真过程的噪声特性,选择一种模型参数估计算法,如RLS 、RIV 、RELS 、RGLS 、COR-LS 、STAA 、RML 或MLS 等,估计出模型的参数。 三、实验器材 计算机 1台 四、实验原理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经典的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它是1795年高斯(K.F.Guass )在预测行星和彗星运动的轨道时提出并实际使用的。 最小二乘法也是一种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容易被理解,而且由于存在唯一解,所以也比较容易实现。它在统计学文献中还被称为线性回归法,在某些辨识文献中还被称为方程误差法。正如各个学科都用到系统辨识技术建立模型一样,最小二乘法也用于很多场合进行参数估计,虽然不一定是直接运用,但很多算法是以最小二乘为基础的。 在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领域中,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估计方法。它可用于动态系统,也可用于静态系统;可用于线性系统,也可用于非线性系统;可用于离线估计,也可用于在线估计。在随机的环境下利用最小二乘法时,并不要求知道观测数据的概率统计信息,而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估计结果,却有相当好的统计性质。 在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而其他的大多数算法都与最小二乘法有关。最小二乘法采用的模型为 11()()()()()A z y k B z u k e k --=+ 最小二乘估计是在残差二乘方准则函数极小意义下的最优估计,即按照准则函数 ????()()min T T J e e Y Y ΦθΦθ==--= 来确定估计值?θ。求J 对?θ的偏导数并令其等于0,可得 ????()()()()0??T T T J Y Y Y Y ΦθΦθΦΦθΦΦθθ θ??=--=----=?? 即?T T Y ΦΦθΦ=。当T ΦΦ为非奇异,即Φ列满秩时,有1?()T T LS Y θΦΦΦ-=,此即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值。 具体使用时不仅占用内存量大,而且不能用于在线辨识。一次完成算法还有如下的缺陷: (1)数据量越多,系统参数估计的精度就越高。为了获得满意的辨识结果,矩阵T ΦΦ的阶数常常取得相当大。这样,矩阵求逆的计算量很大,存储量也很大。 (2)每增加一次观测量,都必须重新计算1,()T ΦΦΦ-。 (3)如果出现Φ列相关,即不满秩的情况,T ΦΦ为病态矩阵,则不能得到最小二乘估计值。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它化成递推算法。依观测次序的递推算法就是每获得一次新的观测数据就修正一次参数估计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能获得满意的辨识结果。递推辨识算法具有无矩阵求逆,以及跟踪时变系统等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计算量和储存量,而且能实现在线辨识。

华理大物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 电桥法测中、低值电阻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平衡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自搭电桥,且用交换法测量电阻来减小和修正系统误差; 3.学会使用QJ-23型惠斯登电桥测量中值电阻的方法; 4.学会使用QJ-42型凯尔文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直流平衡电桥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B A R R ,称为比率臂,Rs 为可调的标准电阻,称为比较臂,Rx 为待测电阻。在电路的对角线(称为桥路)接点BC 之间接入直流检流计,作为平衡指示器,用以比较这两点的电位。调节Rs 的大小,当检流计指零时,B ,C 两点电位相等AB AC U U =;BD CD U U = ,即B B A A R I R I =;S S X X R I R I =。因为检流计中无电流,所以X A I I =,S B I I =,得到电桥平衡条件 Rs R R Rx B A =。 三.实验仪器 直流电源,检流计,可变电阻箱,待测电阻,元器件插座板,QJ24a 型惠斯登直流电桥,QJ42型凯尔文双臂电桥,四端接线箱,螺旋测微计 四.实验方法 1.按实验原理图接好电路; 2.根据先粗调后细调的原则,用反向逐次逼近法调节,使电桥逐步趋向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先接上高值电阻R m ,防止过大电流损坏检流计。当电桥接近平衡时,合上K G 以提高桥路的灵敏度,进一步细调; 3.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时,所选取的比例臂应使有效数字最多。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0.0010.002) S RS R m ?±+ 仪 =,其中 S R是电阻箱示值,m是所用转盘个数,RS σ ? ' = X R= X R σ= 所以 2 297.80.1 X R=±Ω, 3 1995.40.8 X R=±Ω 2.不同比例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4.用开尔文电桥测量低值电阻 铜棒平均直径d=3.975mm(多次测量取平均)(末读数-初读数) 电阻 2 4 R L L S d ρρ π ==,由下图中的拟合直线得出斜率00609 .0 4 2 = = d k π ρ ,则电阻率 () m k d ? Ω ? = ? ? ? = =- - 8 2 3 2 10 56 .7 4 10 975 .3 00609 .0 142 .3 4 π ρ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 实验1:安装Linux系统(4学时) 目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订安装计划。 2.学会在安装多操作系统前,利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学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4.学会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初步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 内容:1.安装并使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面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5.对图形界面进行一般操作。 要求:1.制订安装计划。 2.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且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运行它,为Linux划分出一块“未分配”分区。 3.在光驱中放入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输入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重新开机,登录Linux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显示设备、打印机等。 6.利用鼠标对图形界面进行操作。 说明:1.本实验应在教师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操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有系统被破坏。 2.如条件不允许每个学生亲自安装,可采用分组进行安装或课堂演示安装的方式。 实验2: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4学时) 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内容: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date,cal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4.学会用gcc编译器编译C程序。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6.学会使用shell变量和位置参数、环境变量。 7.学会使用bash的特殊字符和一般控制结构编写shell脚本。 要求:1.登录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3.进入vi。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进入插入方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该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 4.运行gcc file.c -o myfile,编译该文件,会发现错误提示。理解其含义。 5.利用vi建立一个脚本文件,其中包括date,cal,pwd,ls等常用命令。然后以不同方式执行该脚本。 6.对主教材第2章中的适当例题进行编辑,然后执行。从而体会通配符、引号、输入输出重定向符、成组命令的作用;能正确使用自定义变量、位置参数、环境变量、输入/输出命令;能利用if语句、while语句、for语句和函数编写简单的脚本。 实验3:进程管理(4学时) 目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与程序的区别,突出理解其动态性特征。 2.学会使用ps命令观察进程的状态,并分析进程族系关系。 3.学会使用系统调用对进程进行控制。

化原实验综合--华东理工大学

填空(32) 1.化原实验的研究方法通常指: (1)量纲分析法 (2)数学模型法 (3)过程分解与合成法 (4)过程变量分离法 2.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通常有:(1)列表法 (2)图解法 (3)数学方程式法 3.阻力实验的研究中涉及的量纲有 (1) M (2) L (3) T 基本变量为 (1)流体性质:密度ρ,黏度μ (2)管路几何尺寸:管径d ,管长l ,管壁粗糙度ε (3)流动条件:流速u 无因此数群有:(1) 雷诺数 duρμ (2) 相对长度l d (3) 管壁相对粗糙度 ε d 4.传热实验的研究中涉及的量纲有 (1) M (2) L (3) T (4) Q 基本变量为 (1)流体物理性质:ρ,μ,c p ,λ (2)圆管壁面的特征尺寸:l (3)操作因素:流速u (4)产生自然对流的升力:βg △T 无因此数群有:(1) 雷诺数Re=luρμ (2) 努塞尔准数Nu= al λ (3) 普朗特准数 c p μλ (4) 格拉晓夫准数 Gr= βg△Tl 3ρ 2 μ2 5.传热实验设备是____套管____换热器,热流体是___饱和水蒸气_____,冷流体是_____空气_______。 热流体的通道为换热器的___管间_____,冷流体的通道为换热器的____管内______. 实验中改变__冷__流体的流量同时保持__热__流体的温度不变,来考量对给热系数的影响。 一、填空 1.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的一次性记录信息(包括表达测试条件的文字条件)有: (1)流速u (流量q v ) (2)直管段压差△p 1 (3)局部段压差△p 2 (4)流体温度t (5)管路直径d (6)直管长度l 2.泵特性曲线实验的一次性记录信息(包括表达测试条件的文字条件)有: (1)泵两端压力p 1 、p 2 (2)离心泵电机功率P e (3)流量q v (4)水温 (5)进、出口管径d 1、d 2 3.过滤常数测定实验的一次性记录信息(包括表达测试条件的文字条件)有: (1)过滤时间τ (2)对应的滤液量V (3)过滤面积A

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实验..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实验报告 题目:渐消记忆最小二乘法、MIT方案 与卫星振动抑制仿真实验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15S004001 指导老师: 日期: 2015.1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11月

本实验第一部分是辨识部分,仿真了渐消记忆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法,研究了这种方法对减缓数据饱和作用现象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自适应控制部分,对MIT 方案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作出了仿真,分别探究了改变系统增益、自适应参数的输出,并研究了输入信号对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探究自适应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来自我本科毕设的课题,我从自适应控制角度重新考虑了这一问题并相应节选了一段实验。针对挠性卫星姿态变化前后导致参数改变的特点,探究了用模糊自适应理论中的模糊PID 法对这种变参数系统挠性振动抑制效果,并与传统PID 法比较仿真。 一、系统辨识 1. 最小二乘法的引出 在系统辨识中用得最广泛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LS)。设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长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101123n n x k a x k a k n b u k b u x k n k +-+?+-=+?+-=,,,, (1.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式中:()u 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控制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理论上的输出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只有通过观测才能得到,在观测过程中往往附加有随机干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观测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表示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 式中:()n k 为随机干扰。由式(1.2)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 k y k n k =- (1.3) 将式(1.3)带入式(1.1)得 ()()()()()()()101111()n n n i i y k a y k a y k n b u k b u k b u k n n k a k i n =+-+?+-=+-+?+ -++-∑ (1.4) 我们可能不知道()n 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统计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把()n k 看做均值为0的白噪声。 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