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绵竹年画总概

绵竹年画总概

绵竹年画总概
绵竹年画总概

绵竹年画总概

一、绵竹年画产生的环境

1、绵竹历史沿革

绵竹,以竹名县,因其“地滨绵水,多竹,故名”。(《华阳国志.蜀志》)。据史籍记载,绵竹古为蜀山氏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秦隶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辖今绵竹和今德阳两地。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公元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往成都。绵竹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此后,县名再无更改。1949年12月27日绵竹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83年改属德阳市。1995年初,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绵竹市。

2、自然生态环境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位于北纬31′9″至31′42″,东经103′54″至104′20″之间。全市面积1224.17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新《绵竹县志》,P26)。绵竹北与茂汶接壤,东南与安县、德阳相连,西南与什邡为邻。全市人口53万,汉族占99%以上。

绵竹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山峦重叠,山谷高深,植被垂直分布,适合各类竹的生长,因而竹资源相当丰富。杜甫当年在《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中这样写道:“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诗详注》云:“绵竹产汉州绵竹县之紫岩山”(《杜诗详注》第九卷)。当然,绵竹仅为该地竹类之一种。“绵竹素善竹简之利”(《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也就是说,这些竹子大多都可用来造纸:“竹可造纸者出西北山。曰慈竹,曰斑竹,曰龙竹,曰绵竹,曰白笳竹,曰荆竹,曰油竹,曰苦竹,曰山慈竹,曰刺竹,曰黑竹,曰黄竹,曰蓝天竹,曰凤尾竹,凡十五种(《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十五种竹中,绵竹是该地的一大特产,属造纸的上好材料,具有“节长、性绵(有柔韧性)” (《中国地方志集

成.民国绵竹县志》)之特点。纸产品种类有“白大纸、小化连、对方、勾边、卷连、净丹、茶纸、书纸、毛纸、火纸、二标纸、京果纸等” (《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绵竹县志》)。“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正如原来绵竹遵道一位造纸的工人蹇禄友所说:“绵竹年画为什么这么出名呢,就是做年画的纸纸好嘛!”(蹇禄友录音整理资料)竹资源的丰富带来了造纸业的兴旺。这是绵竹年画得以产生、繁荣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古老的绵水(绵远河)即沱江之源,发源于绵竹西北紫岩山(今九顶山),出汉旺群山入平原后,分数股形成成都平原北端的一个扇形冲积面——绵竹平坝区。这片区域被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称为:“是以蜀川人称郫、敏为膏腴,绵、洛为浸沃也。”

绵竹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这里常年气候温润,植被繁茂,水源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据《华阳国志》所载:“绵竹县,刘焉初所治。绵(绵竹)与雒(广汉)名出稻稼,亩收三士斛,有至五十斛。”其产量堪称全川之冠。它表明早在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代,绵竹已在四川居于显著的地位。故而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为益州牧时便选中绵竹作为州的治所(即益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清朝诗人李锡命写了一首《咏绵竹》的诗:“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以“小成都”来赞誉绵竹百姓殷实、商业发达的繁盛景象。

3、人文环境

绵竹地处川西北要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乱频繁。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将军邓艾进军蜀国,与诸葛瞻战于绵竹,瞻阵亡,其子诸葛尚亦“荷国重恩,策马冒阵而死”。诚为一门双忠,可歌可泣!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也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898年9月14日, 光绪皇帝写了一道密谕交给杨锐,命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迅速密筹,设法相救。杨锐接密诏以后,已是危机四伏,但念及“君父之急”岂可不趋,即约林旭来绳匠胡同寓所商筹。因袁世凯的狡猾多诈,暗中通告荣禄,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24日凌晨,杨锐在北京绳匠胡同寓所被捕,与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同时关押刑部监狱。28日,杨锐与以上五人同时遇害于北京菜市口,年仅41岁。

东汉的姜诗,家居绵竹孝泉,一门三孝,《后汉书》载其事:“诗

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市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姑嗜鱼,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

道教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神仙严君平是绵竹人。绵竹有福地之称。东汉道家二十四治,绵竹有三治(张道陵创五斗米道时的传教地之一)。北周道教类书《无上秘要》载,中国早期道教斋所全国的三十六靖庐,其中四川境内占三个,列为第一即绵竹庐(在今绵竹)。唐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则将绵竹列为天下名山第六十四福地。这里有与藏传佛教密宗关系密切的川西名寺祥符寺。三国辩才秦宓,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宗师张拭,绵竹籍金榜题名的进士,宋代13人、明代8人、清代7人……这里儒释道三教汇合激荡,忠孝文化、“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里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人才辈出,酿就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因而有一幅对联总结道:“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绵竹年画就是植根于这片神奇而美丽的沃土,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四川成都自唐以来便是雕版印刷的一个中心,“版画与刻书是同时发展的。古代版画最早的是佛像或宗教故事、带图的历书。以后发展到书籍插图、肖像、笺纸、花纸、年画等”。以成都为中心,附近各县都有年画的作坊,绵竹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地区(见《文史杂志》1985年7月刊)绵竹年画就是在这些独特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的激荡下产生。

二、绵竹年画的历史变迁

绵竹年画的具体起源时间无法确定,但可推断其最晚也应出现于明代。从全国的大环境看,宋代的年画就已经很兴盛,作为造纸和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的绵竹没有理由落后。绵竹年画博物馆新近在民间觅得一件以佛教三世轮回观念为题材的“神案画”。有关专家根据图案上的人物服饰、建筑等要素及纸张和纸张风化程度初步断定,这是一件明代作品。“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续编绵竹县志》)。”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中有这样的记载:“道光年间所修的家谱里说杨氏祖先于明洪武二年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来居于杨家埠

以东的下店村……杨家埠人为弄清其先祖赴潍前的情况,曾去梓潼县搞过调查,当地人告诉他们……在宋代有不少人就从事佛经雕刻,去杨家埠的移民中夹带有熟谙此道之人,当是可信的。”梓潼与绵竹毗邻,在汉代同属广汉郡,在文化模式上具备诸多相同因素,因而可推断在当时的绵竹也定有许多人在从事佛经雕刻。因为,佛经雕刻与佛教文化的繁荣分不开。据清嘉庆十八年刻本的《绵竹县志》记载,在当时的绵竹县计有75座寺庙、21座寺院、21座尼姑庵。其中,建于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寺庙、寺院、庵共有50座,可见明代寺庙文化的发达,且有一半左右分布在东南面,与梓潼接壤,具备相互影响的地理空间。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四川人口几近殆绝,年画之惨状自不待言,直至乾隆、嘉庆年间始得恢复,据说当时“有年画从业人员九百余人,大小规模不一的作坊三百多户……年产年画(包括门画、斗方、屏堂、杂条、拓片、案子在内)计一千二百多万户,在全国已负盛名,影响颇大,为全国最大年画产地之一。在国内绵竹年画远销云南、贵州、陕西、青藏、两湖及省内各地(《绵竹木版年画浅述》资料选编四,P5)。”历道光、咸丰而下至光绪,绵竹年画的发展日益壮大。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竹县志.实业》记载:“门神画条,行销于本省及云南、贵州、湖广、陕甘等省。”而当时从事造纸的人也颇具规模:“一厂出入,钱数大率以万计,男妇一厂约用百余人,总共西北造纸处大约百余厂,贫民利赖籍以生活者无算(道光二十九年《绵竹县志.商务》)。”可见至少有四五万人在从事年画生产。晚清绵竹年画发展盛况空前,热闹非凡,首先,年画的种类不断扩大,由最初的门神、神案像发展出斗方、画条。其所表现的内容也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财迷?画之外,还有戏曲故事、山水花鸟、写景纪实、讽刺画、吉祥图案类。其次,绵竹年画内部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城区年画作品偏重于拓片、杂条、斗方、案子或兼门画;清道乡偏重于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乡偏重于美人,娃娃戏(《绵竹年画》1990年,P4)”,这既体现了年画艺术的日臻完美,也是人们审美趣味多元化、自发的行业分工日见明晰和市场日益扩大的体现。再次,年画正式成为一个行业,并设有专门的年画管理机构和交易市场。艺人们自发组建的民间行会组织“伏羲会”形成于这段时期。关于年画交易市场,有一句民谣这样唱道:“东河坝里去观花,南华宫里去看画。”南华宫是

城内的市场,“到年画上市太多时,又增设画市于北河坝及南轩祠外路旁”。从绵竹县城?至清道乡的大路两旁,绵延十多里的则是乡间集市。卖画的时间大致固定,即所谓“冬月初一挂望子,腊月初一摆摊子。”年画作坊广布于城内及城郊西南各乡村。

好景不长,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农村经济破产,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省内市场紧缩,军阀混战致使交通梗阻,行商渐少。于是,绵竹年画也随之跌入低谷,日趋萧条。据民国八年《绵竹县志》记载:从前“商贩自陕、甘、滇黔裹银来市场,仲冬接踵城南购运者,遍于五道百五十县,近则商运日稀,休业者众”。10年之后(1929年),绵竹籍中共地下党员王干青在双流县彭家场见到市上所售的绵竹年画并感慨道:“门神喜画,为吾乡特产,二十年前类皆缕金错彩,灿然可,今冬见于彭市市中者,则皆惨红败绿,息漫不堪识别矣!”

绵竹年画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力量对绵竹年画进行了一系列抢救保护工作,特别是60年代初四川省文化部门采取措施,再次作了卓有成效的发掘和整理、研究。1960年,成立绵竹年画社,以张先富为首的一批老艺人纷纷把一些清代的老版和年画作品捐献给组织。后来,年画社还组织他们复制了些传统的画,并组织他们创作了一些《学文化》、《电灯亮了》、《喇叭响了》,及大跃进期间的《大包谷》、《大红薯》一类新题材年画。1963年春季,绵竹年画赴京参加展览,获得高度评价。郭沫若这样诗赞道:“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多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生扬马,后来又继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

紧接着“四清运动”(1963-1966)使绵竹年画受到重创。在这场运动中,年画被当成封建迷信品而遭到压制,新成立的年画社也在运动中被解散,原先来自农村的年画社艺人回农村,城镇的艺人就被安排到县手工业管理局下设的合作社里工作。如,人称邱婆婆的邱本姚(原名姚春荣),被安排去梳篦社画梳子上的纹案,张先富被安排去锦旗社当美工。有的艺人还在运动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据李芳福回忆,因为生产年画,他被定为“投机倒把”分子,罚款800元。因无钱交罚款,生产队长就占了他的房子作抵押。(《李方福录音资料》)。

1966年文革开始了,红卫兵抄“封、资、修”的东西,责令文化馆的同志取下年画,只挂毛主席像。在批斗中,文化馆馆长侯世武、老馆长黄宗厚及其他人均无一幸免,一批古版也未能逃过这场劫难。据

侯世武回忆:“当时我们把一大批老版藏在墙的夹层里面,没被发现。但西南供电所的工人在无意中发现了,一百五十多块老版被烧掉一半,那正是冬天,他们用来烤火。” (博物馆候世武录音整理资料)文革期间,绵竹年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许多老艺人被打成牛鬼蛇神,惨遭批斗。比如,艺人李芳福就被剥夺了画年画的权利,版子被毁坏,还挨了批斗。绵竹年画中断生产

十年浩劫结束后,1979年3月15日绵竹县革委宣传部、文教局决定恢复绵竹年画社。1980年之后,绵竹年画在年画社的组织下,民间艺人从事统一生产,由年画社收购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年画社培养艺人进行创新年画实践,主要承担对外宣传、展览任务。在完成年画社的生产任务之余,民间艺人也在自产自销年画,但销售情况越来越不好。

后来,针对绵竹年画的发展问题。年画社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创新。开设了创作班,派骨干去艺术学院进修,每一届展览都有新作品,涌现出一批新人新作。外出展览也让世人更加了解绵竹年画;二是设法增加经济效益。他们将年画与其他姊妹艺术结合起来,将年画与商品开放结合起来,同时为古老的艺术注入现代理念,开发出刺绣年画、木雕年画、皮影年画、石雕年画、手绘挂历年画、手绘贺卡年画等产品。

在民间,年画社恢复时,他们请回了原年画社艺人邱本瑶、张先富、何青山、陈兴才等八人清理古版、复制被毁坏的传统资料。但“因年画经费未落实”,同年9月,艺人气愤地离开文化馆,回家大搞年画出售。针对艺人自制年画销售的问题,1980年,四川省出版事业管理局作出了“私人不能自制自售年画”的规定。但这种现象依然在民间蔓延,未能得到控制。据绵竹板桥乡农民魏成云回忆,1979年,他曾到成都青白江去卖年画,派出所认为年画是封建迷信品,将他的所有东西没收,还被拘留了一天。1981年6月25日,绵竹年画社向上级请示,将绵竹年画发行范围由1980年限于本地扩大到历史上畅销的地区。同年9月11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发文同意并要求切实加强审查和管理。

年画社是一个集体所有制机构。虽几经努力,但其经费和编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能得到落实,艺人的经济收入也无法保障。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艺人与年画社是定销关系,市面上先是不准

艺人私制销售年画,后通过办经营许可证并交纳一定管理费用才准许上市销售。加上出版社也在大量地印刷销售颜色更鲜艳、价格更低廉的年画,并占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了民间年画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后,民间的绵竹年画的形势一年不如一年。据侯世武说,在1980年年画恢复生产的时候,艺人相当多,可能有两三百人。板桥村家家户户画年画。何青山一家祖孙四代,二三十人一起画年画,场面非常壮观。现在,他家已没一个人画年画了,版子都卖了,笔也砸了……历史上最多的是一年生产一千多万幅门画,恢复那一年是十几二十万幅,后来,只有几千了,越来越少。原来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非常热闹,现在这个场面也没有了,每一年…年画节?,虽是有意组织并给补助,但已只有十几户来卖。

农耕社会的瓦解,使年画艺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绵竹年画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它正逐渐由田野退向博物馆,由大众欣赏退向雅士珍藏,由民间艺术退向文人艺术。昔日的辉煌日渐成为历史的记忆。

三、绵竹年画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绵竹年画与独特的地方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1、绵竹年画与儒释道文化。

绵竹年画与道教忠孝思想虽然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但在绵竹这个地方显得更为强烈一些。在绵竹的孝泉镇,东汉时期出了一个叫姜诗的人。他与妻子皆很孝顺,被称为“一门三孝”。在“二十四孝” 中就有他们的故事,其中的“安安送米”广为流传。铭刻在县城内双忠祠里的诸葛瞻父子尽忠死节的故事等等,都对绵竹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李芳福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并常年义务走镇串乡去宣传孝文化。

绵竹的佛教文化也相当兴盛。年画在技法与内容方面深受其影响,并从庙堂画、神像塑造、雕刻中吸取了营养。清乾隆嘉庆年间,全国各地兴建会馆,经济日益活跃,画工们受聘于会馆,为之绘塑神像者众,对于民间绘画艺术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绵竹年画技艺甚佳,因之后来的“神案子”形成了专门的一个品类。直至清末,许多年画艺人往往是一画年画、一画寺院壁画或塑神像。如已逝的年画老艺人张学源、张先富父子就擅长此道。张先富回忆道:“印象最深的

是到庙子里画壁画,塑神像,父亲起好稿子,就叫我学着勾线上色。”这种现象现今还有遗存,李方福、杨长安均善此道。绵竹年画里面有一个品类叫做“明展明挂”,“它充分利用了同类色的阶梯变化,就像庙宇中雕梁画栋的效果”(《绵竹年画用色浅谈》,潘培德),而“落地门神”则采用沥金、堆金或贴金方式,在阳光照射下具有浮雕效果。

相传,四川西部大邑县的鹄鸣山是道教之一脉——五斗米道的发源地,张陵(张天师)顺帝时“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三国志.魏志》)。绵竹毗邻大邑,虽然道教早已流布全国,但作为发源地,这里残存了更多的民间道教的东西。如果把年画里的辟邪功能看作是与符咒同出一辙的话,那么以符咒为典型特征的“五斗米道”确实对绵竹年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绵竹年画中就有一类画叫“神案画”与张天师有关。民间仍流传着许多与张天师与神案画有关的传说。“灵官”传说就说了刘天官因小看张天师手下的灵官,被生气的灵官烧房,后来张天师杯水灭火。

2、绵竹年画与川剧艺术

川剧艺术。川剧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它根源于地域文化,也强化了地域文化。绵竹年画与川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句经常流传在年画艺人嘴边的话叫“画中有戏,百看不腻”。而这个戏就是特指川剧。清代初年,这里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乾隆年间,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写道:“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至迟在这个时候,《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据统计,在现存的清代老版中就有32种以戏剧为内容的年画。它们局部反映了川剧艺术在清代的剧目,如《连环计》、《双旗门》、《五子告母》、《父子状元》、《白象山》等(《绵竹年画与川剧艺术》,候世武、宁志奇《川剧学习与研究》第五辑)。以门神为例,神荼和郁垒其造型的依据是“神像”,具有宗教绘画特色。在绵竹年画中,人物造型显然保留了一些神荼郁垒的传统特征,但总体给人的感觉仍是一对戏曲舞台形象,战袍、甲胄结构趋于简化,色彩更加艳丽,特别是飘逸的风带消失。这里的“飘逸的风带”,即指“飘带”。《晋书舆服志》云:“袴褶之制未详所起,冠黒帽、缀紫檦。檦以缯为之,长四尺,广一寸,腰有罗带以代鞶,中官紫檦,外官绛檦,盖战裙之络繫也。今画门神将军有之,俗曰‘飘帶’”(《四库全书升

菴集》巻六十九,明杨慎撰)。神将背上增添了四把三角形牙边彩色靠旗,这是戏剧化的典型特征,另外也有艺人为了刻版的方便而作简化。(金平定谈,《绵竹年画与戏曲》,何青成,文化博览)另外,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年画老艺人都有看戏的嗜好。比如陈兴才在解放前经常到清道乡场上的万年台去看戏,现在都还记得曾看过《杨家将》、《穆桂英》和包公戏。当说到《穆桂英》时,老人还兴致勃勃地说:“还有梁红玉嘛,她们穿的戏袍,我还刻有一张版。”现在,他还有在电视上看川剧节目的爱好。李芳福也看川剧,喜欢看“贵妃醉酒,李白醉写黑蛮文”,但他更在意剧情本身传达的精神。

3、绵竹年画与酒文化。

绵竹是一个酒香四溢的城市,酒文化源远流长。据江玉祥先生的考证,唐代的剑南春酒之一的汉州鹅黄酒、宋代的绵竹蜜酒、清以来的“绵竹大曲”,都与绵竹关系紧密(《唐代剑南春酒史实考》)。绵竹年画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艺人们大多爱喝一点本地产的酒。如陈兴才有一个生活习惯,就是几乎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点曲酒,早晨就用自家酿的醪糟代替。绵竹年画在制作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年画有两个最大的不同点:一是它不是套版印刷,而是人工彩绘;二是它有一门绝活叫“填水脚”。这两种东西都是相当具有个性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间艺术的程式化现象。这种舍其形、取其神、任意率为的姿态,岂不有点被酒精催化的味道?另外在绵竹年画中也有许多表现酒的年画。清代黄瑞鹄画的《竹林七贤》竟把阮籍、嵇康搬到绵竹祥符寺中,让他们痛饮绵竹美酒。从而绵竹年画也就被称为酒中画(《中国文化报》1991年《绵竹年画——酒中画》,余远洋)。

四、绵竹年画与习俗的关系

绵竹年画在发展过程中与年节习俗结合,形成了行业习俗和年画张贴习俗。在解放前,绵竹年画有一个叫做“伏羲会”的行会组织。许多艺人家里的神龛上都供奉着“伏羲”,现在仍有艺人保留这一传统(现在陈兴才家神龛上是这样写的)。据说,这个会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会长由艺人推举,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监督年画质量、评选优秀作品。每年办会两次。十月初八,会长召集匠人、徒弟、老板在南华宫开会,敬完伏羲菩萨(传说是绘画界的鼻祖)之后,大家聚餐。经费来源是参加该组织的人交纳财物放债后的利息。如果某家年画的质量不过关,“伏羲会”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将它烧掉。杨长安对这种做

法记忆犹新。他在当学徒的时候,其师“汪门神”偷工减料做劣质产品,“伏羲会”不准他卖、并当众把画给烧了。“汪门神”不服气就去上诉,结果引来了一场官司(杨长安录音资料)。每年的正月初四,作坊用雄鸡和刀头敬伏羲菩萨,还要做一对浑身通红的童儿,表示开张宏发(《绵竹年画老艺人姚春荣》,刘竹梅)。正月十六是作坊老板的会,每次要请客五、六十桌。会上要对各路年画进行评议,决出名次(1996年《绵竹年画概说》,候世武)。

绵竹年画最直接的功能是驱邪纳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于院门室内张贴年画、对联、喜门签,以驱邪迎祥、祈愿新年吉庆。绵竹年画中,大门(龙门)一般贴秦军、胡帅和“立刀”、“立锤”等武门神,传说可以驱妖降魔;院内的堂屋门贴天官和状元等文门神,有迎祥祈福、加官进爵之意;寝室门上多贴以童子和仕女为题材的一类门画,内容多为抱瓶、采莲、佛手、仙桃、“双喜”、“四喜”之类,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之意。还有一种“素门神”,不施五彩,用素墨画成,专供处于服丧期间的人家使用(1996年《绵竹年画概说》,候世武)。贴门神的过程也蕴涵着诸多习俗,每年的阴历岁末,人们先将屋子清扫、晚饭之后才贴门神。但忌讳把门神贴反,不能贴成“背靠背”,要贴成“脸对脸”。而且门神的脸必须向着门开的方向,不能向着角落(李方福录音资料)。在贴吞口、秦军、胡帅时要点一滴鸡血和粘根鸡毛在上面。艺人们说,这样,门神就更灵了,古怪妖精都不敢进门。血要点在吞口上面的八卦图中间和秦军、胡帅的帽子上。服丧期间,要封门神的脸(将脸撕掉或用一张纸将脸蒙住)。传说,如果不这样,魂灵就无法进出。亲人逝世后三年不能贴红门神,只能贴“素门神”(杨长安录音资料)。

一般说来,门神和门签、对联一起贴。门神贴中间,门签贴上面,对联贴两边。

门签从五瘟符发展而来,门签纸洞为六方孔,用于避邪和装饰门框。一般来说,有多少道门就贴多少道门签,如龙门、睡房门、牛圈门、猪圈门等,也贴桃子树、花盆。不过,门签规格不一样。孝门签在颜色上有区别,第一年绿色,第二年粉红色,第三年大红色(江高发录音资料)。

以前绵竹的各家宗祠里往往也贴年画,但已经远远超出“年”的范围了。据民国九年《绵竹县志》载:“绵竹宗祠有两楹、四楹不等,

其中陈列有雕镂青石神龛,或刻木彩画。”在祭祀时也要挂年画。“岁时伏腊或设主,或悬画像,具牲礼、果肴拜祭于家主堂(《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绵竹县志》,P124)。”

五、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

在艺术构思上,绵竹年画有着实用性和趣味性并重的特点,特别是独幅画和斗方在实用前提下,更注重对情节性、趣味性的追求。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麻雀嫁女》等,无不呈现出活泼俏皮、诙谐幽默的艺术趣味,反映了四川人民对生活特有的理解方式。

在内容上,避邪纳福、欢乐吉庆是绵竹年画的主要内容。其选材原则是:“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所以,不管是历史人物、妇女儿童、民间传奇,还是戏曲故事,甚至武士神像、动物花果,一律都有吉祥的名称和喜庆的内容。如:《寿天百禄》、《岁岁平安》、《威镇家宅》、《如意加官》等就是这样。

艺术方面,绵竹年画的特点之一是绘画性强。绵竹年画和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但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年画的上色全部靠手工彩绘,与其他地区的“色版套印”年画有明显的区别。同样一张木刻版印制的年画,通过不同艺人的加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效果和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用鸳鸯笔在画人物脸谱并在处理人物肌肤部分色彩时,常舍去皮肤的固有色而在面颊、下颌部分和其他肌肉隆起部位以一种经过处理的扁形齐头的毛笔在笔头的一端蘸以桃红色,施彩时熟练地转动笔头,利用笔头的转动所形成的颜色的浓淡变化,在画面上构成既有体感兼有质感的特殊效果,看起来异常生动。不同的艺人由于熟练程度和艺术理解的不同会画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同一个画师在不同时间画出的画也会有所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说,绵竹年画每一张都是独特的。

特点之二是传统的绵竹年画讲求构图的均衡对称、完整饱满和主题鲜明;线条古拙、流畅;人物夸张变形、对比强烈又富于韵律感;色彩艳丽明快。

绵竹民间画师们重视构图和整体布局,在有限的画面上合理地使用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对立统一法则,使画面上的对称、均齐和别致的装饰构成了绵竹年画完整、饱满的艺术特点。绵竹年画构图的对称性,也是同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相适应。比如,门神是供大小

门上贴用的。因以前的房屋建筑多系对称形式双扇门,所以门神都是成对的两张一幅。传统绵竹门神“秦琼、尉迟恭”的构图处理是这样,其他诸般门神亦如此。在门画“三喜童子”中,为创造全局对称后的生动,在其细节上作了很多处理,两边人物的发式、服饰的变化、寿桃与金瓜、蝙蝠与蝴蝶的形象互相置换,使对称双方有呼应变化,有极强的装饰意味。

绵竹年画一般略去背景,俗称“白堂子”。但是,画面的白底不是画面的割裂,而是有机联系画中各个部分。因而,人物造型在画面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象突出。不论是那骁勇提刀、扬鞭挥锏的武将,或是那傲矜执笔、托冠举物的文臣,抑或那抒发逸致闲情的拂扇美女,或是那天真无邪抱瓶或桃花童子等,都舍离了多余的具体情节,而着意于人物身段和精神世界的刻画。从整体布局上看,构图高度简练;同时,画面的主体能容纳更多的内容。比如武门神《双扬鞭》中武士,身躯异常粗壮,巍然充满画面,几乎排除所有空间。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艺术处理,使画面显示出饱满、平衡、富于律动感和张力的强烈的形式美,并大大加强了武将威武雄壮、咄咄逼人的气势。

线条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形因线而立,神因线而传。绵竹民间画师总结了一句画诀:“流水褶子(指衣纹线条)要活套,铁线褶子要挺直。”这一曲一伸的变化,是绵竹门画用线的动感和静感的艺术处理。它给整个画面赋以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以舒柔轻快、庄重严谨的艺术效果,更觉得画面上生机盎然。再就“开相”(即人物形象的勾画)而言,比如男性,不论是老脸(指老人的脸谱)或粉脸,眉际之间多画以数根平行弧线的眉毛处理。这与下颌部分胡须的大笔触处理遥相呼应。这样,它们之间的虚实、疏密、粗细以及黑白等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人物形象却在头帽饰物及华丽的服饰装样纹样的衬托下十分生动地跃然于纸上,格外突出醒目。

夸张和变形是艺术品中普遍存在着的现象,也是所有民间年画中塑造形象所常用的。绵竹年画画师们常常为了主题的需要,依照美的法则对生活中的物象、繁琐的自然形态,通过主观的想象进行概括、提炼、加工和取舍,对其有助于造型因素中那感人的、特征及优美部分经过夸张或变形使形象的美好本质更加鲜明突出,也更富于感染力。民间画诀有“立如一张弓,坐如一口钟”之说。传统门神的一动和一静的艺术造型,正是为了体现人物的威武、庄严而将其形体作了变

形和夸张的结果。画中常见的文臣或武将的造型处理,尽管人物的身份各有不同,动势也各有差异,然而它们却有共同规律。这就是尽量地压扁人物的身长比例而向横的方向加以夸张和变形,形成肃穆、壮实和力量无穷的感觉,体现神圣和力量。所以,民间画诀中要求“大门(武门神)要歪(歪,即威武之意)”。同样,对那美女、妇女修长的形体造型,按照封建时代的审美标准,似乎更能烘托女性的窈窕妩媚和婀娜多姿。所以,画诀又说“房圈门(即贴于寝室门上的门画)要乖(美、可爱)”。

绵竹年画色彩艳丽、明快。这与画师们讲究配色有关。他们在配色上也有一句总结性的口诀:“红不靠黄,猩红不靠黑,绿不靠黄,红不同红配,赭紫色不靠红,兰、红兰色可以深浅相挨,红、绿、兰色都能靠,黄丹可映红。”传统绵竹年画的许多颜色都是画师亲手精制而成,如用红花、苏木制红色,烟子制黑色,兰淀制兰色,槐花籽制黄色。这些颜料上纸特别鲜艳,再加上桃胶,颜色可以经久不变。

绵竹年画用色不多,以猩红(近似桔红色)、佛青(介于深兰与群青之间)、桃红、草绿等四色为其基本色。其次是金黄、天兰等。从色彩的运用上可以看出,绵竹年画的用色大多属于单色和间色,在画面上较少大面积使用原色。所以,它既醒目又不刺眼,给人以单纯强烈、鲜艳明快、对比和谐的色彩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传统门画(左右成对)中的袍服,一边是佛青而另一边则是猩红,几乎占了整个人物的一半,起到了主调的作用。再在佛青旁靠桃红,猩红边配草绿,它们互为补色,在色相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色感上桃红是红色中偏冷的,草绿在绿色中偏热,这样的搭配使调子得到统一。并且佛青、猩红(属矿物质色)厚重、沉凝、覆盖力强,桃红、草绿(品色)轻快、鲜艳而透明。这样,在色度上也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持物和甲胄常用透明的金黄,在此基础上施以少量的“二门子色”(过渡灰)并用金、银、黑、白(调和色)的线条把强烈对比的两色隔开,既不影响主调色彩的明快,又使画面统一和谐。在一对门画中,左边是青袍、老脸、白须,右边是红袍、粉脸、黑胡子,使整个画面在特定的几种大小不同的色块中反复出现,对比照应,浓淡虚实,互相衬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优美而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这就是民间艺人们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深配浅,酽配淡,深、浅、酽、淡要相间”配色方法。

运用色相和色度上的对比是民间彩绘大师们所惯用的表现手法。以粉脸(指男女青年、妇女和儿童之脸谱)为例,为了让形象生动,有时还特意将某些色彩加以强调和夸张。用单纯的鸳鸯笔与那些衣着饰物浓重而华丽的色彩、局部细腻工整的艺术处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不常见的艺术语言,却给人以俊秀、丰腴之美感。此外,它还常借助于同类色的深浅趿梯变化(民间称之谓“展”),以它的深、浅、明、暗的过渡所形成的立体效果,增加画面的节奏和装饰情趣。

绵竹年画还善于用金,如“落地门神”就大量采用沥金堆金(或贴金)的手法,使人物栩栩如生、金碧辉煌,有半浮雕的感觉。在一般年画中,除用泥金钩线叫“钩金”年画外,还有“花金”和“印金”年画。“花金”是用金色的花纹图案装饰袍服,即用木刻的单花图案,像图章一样盖印在需要的地方。“印金”年画是在“常行”的基础上再复印一次金线版(手、脸不印),致使整个画面金光灿烂,既有刀味又有木味,既鲜艳又统一,收到很好的色彩效果。

总之,绵竹年画的色彩对比性强,但不失于生硬。它的色彩组织复杂,却又统一在一个主调上面。它富丽堂皇,又有稚拙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绵竹年画中的“填水脚”亦叫“赶水货”、“行门神”(快的意思)。它是绵竹木版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方法之一。它出自那些技术娴熟的艺人之手,其产生和经济也有一定关系。旧时年画艺人一般受雇于人,每人在一年之内要印制、彩绘1.5至2万份年画,每天多达60份。在这惊人的长期的艺术劳动中,练就了许多技巧娴熟的画师、技工。除夕之夜,他们为作坊老板赶做完终年之活后,趁着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利用洗色碗的清水色和残余纸片急急忙忙印制上几对门神,再连夜赶往夜市廉价卖出。“明展明挂”等画法都是按画铺或作坊的要求而作,“填水足”则是属艺人自己支配的,没有框框套套,艺人们可以任意发挥。由于他们一年到头都在不停的作画,技术很熟练,在画“填水脚”时全凭功力,只用简单得不能再少的两三个颜色一齐呵成,寥寥数笔,画出了大写意效果。这类绘画气势磅礴,笔法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练、概括之情趣。并且,底稿木味尚存,算得是抽象美和形式美的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为人所喜爱。它是绵竹木版年画中的上乘之作,尤为珍贵。

六、绵竹年画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不少绵竹年画作坊倒闭,刻工改行,画师流落他乡[1]。1949年11月27日,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人民政府对濒于绝境的绵竹年画进行抢救扶持[2]。从五十年代至今,绵竹成立了专门机构,对绵竹年画资料和原版进行抢救,整理编辑出版了传统年画资料,翻刻历史老板、创作新版年画,培养了一支当代年画创作队伍,开展了对外交流,组织了学术交流活动。

1、成立了年画管理机构

1950年代初,魏传义同志到绵竹考察年画。1960年代初,四川省文化、出版部门,组织一批专家和美协的画家,以四川省群众文化工作会(今四川省群众艺术馆)史维安为首,对绵竹年画进行全面调查、发掘、搜集、整理。1964年,绵竹成立了“绵竹木版年画社”和“绵竹年画研究会”,其行政上属绵竹县手工业管理局,业务上由绵竹县文教局指导。

“四清运动”开始后,年画被认定为封建迷信品,年画社被解散,农村艺人回到农村,城镇艺人安排到绵竹县手工业管理局下设的合作社[3]。

1980年6月6日,绵竹县革命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恢复“绵竹年画社”和成立“绵竹木版年画研究会”的通知(竹革发[1980]字第97号),同意恢复绵竹“木版年画社”。文化馆馆长侯世武兼任年画社社长,其机构性质属集体所有制,隶属文教局领导。同时成立的“绵竹木版年画研究会”为群众性的组织,开展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年画研究活动。1982年1月1日至2日,绵阳地区“绵竹年画研究会”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如何创新绵竹年画,如何调查历史资料和如何研究传统年画。

1993年10月23日,绵竹年画博物馆经县政府报市政府转报省政府。经省政府同意,建立“绵竹年画博物馆”(省编委川编发[1993]94号文同意,1993.9.17)为全民全额拔款单位[4]。

2、对年画资料和原版进行了抢救

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发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后,1950年代初,四川省派省群众文化工作会(今省群众艺术馆)和美协的画家史维安、谢梓文、傅文淑到绵竹调查年画,并从绵竹城关和农村召来十多人,首先进行的是复制资料,让艺人将家里保存的资料带来,有的老艺人

把雕版和年画捐献给组织。现在绵竹年画博物馆的清代老版就是由艺人张先富捐献出来的。在绵竹县文化馆的配合下,调查组搜集发掘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到20世纪60年代,共搜集发掘门神年画手稿20多套,木刻版近200套[5],搜集古版年画80张(双面)[6]。

“文化大革命”时期,50年代搜集的银杏和梨木制成的150多个老版被西南变压电公司架高压线的工人意外发现后,生火取暖,烧掉后还剩下74块清代年画老版[7]。绵竹年画社解散时,史维安将马上要送到纸厂的一车年画资料运到了四川省艺术馆,保存了一部分绵竹年画资料。

1979年3月15日,绵竹县革命委员会宣传部、文教局在上一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决定抢救恢复绵竹年画,并由文化馆请回原年画社老艺人邱本姚、张先富(均已退休)、何青山、陈兴才(清道公社农民)及年画作者金平定(富新公社民办教师)、蒋亨寿(什地公社农民)、文化馆两名美术干部(馆长侯世武、美工申业华)共8人开始清理古版、复制被毁坏的传统资料。1984年11月至12月,金平定、刘竹梅、侯荣、侯世武在四川省艺术馆临回数十件年画资料[8]。在文物普查中,绵竹年画社又搜集了37块传统年画雕版[9]。1990年12月10日,绵竹年画老版全部拉到四川核研究所进行照Y射线杀虫。1992年4月29日,绵竹年画社收回绵竹小北街的落地门神。八十年代以来,搜集、整理、复制传统年画资料200多件,翻刻年画新版100张(双面),从外地复制散失的年画珍品55件[10]。现在绵竹年画博物馆有老版80多块。

3、整理、编辑、出版、交流年画资料

1981年4月1日,应全国各有关部门研究绵竹年画的要求,以绵竹年画社名义发了“绵竹年画资料征订单”,满足了这些单位的要求。1982年,刘竹梅整理、撰写了艺人张先富和姚春荣的小传,年画社编印了《绵竹年画资料第三辑》。1986年,编印了《绵竹年画资料汇编第四辑》,选入文章18篇,印300份。1990年10月31日,完成油印《绵竹年画资料汇编第五辑》。

1985年前,整理传统年画400多件,创新出版30多件。1986年6月,翻刻拓片版林则徐书、郑板桥书二块。1987年5月8日,美籍华人吴家一博士、美国中华文化中心第一届主任带来一批中国民间年画幻灯片,年画社翻拍其中两张“武将“、“清代纺线仕女”选入《绵竹

年画》书中。

1990年12月14日,完成350本古版(解放前版)线装书,每本50页、100个画面,送武强统一装订。1990年9月,高文、侯世武、宁志奇编《绵竹年画》第一次由国家文物出版社用英汉两种文字向海内外发行,画册146幅彩图,17幅黑白全部用铜版纸精印,定价46元[11]。

20世纪80年代后,侯世武主持编写了《绵竹年画资料汇编》1至6集3000余册、8000多万字。博物馆为国内外美术院校、艺术研究部门,提供年画资料2000多幅,提供文字资料2000多册[12]。

4、翻刻了历史老版,创作了新版年画

解放前夕,从事绵竹年画的作坊仅有10多家。因年画已没落十多年了,好多老版子都已损失或烧毁,刚解放时,年画艺人对人民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多顾虑,几乎不再制作。到1952年秋,绵竹县文化馆对旧年画工作者初步阐明了人民政府改造和发展年画的政策,具体指导民间艺人制作了一些“新章” [13]。画师张学源、王天宝和艺人张先富、何青山、姚春云、陈兴才等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新风尚以及反映农民生活的新年画,如《秧歌腰鼓》、《缴公粮》、《抗美援朝》、《生产发家》、《镇压反革命》等作品[14]。1952年,也有几家做了一些“旧版”年画。谢梓文后来辅导艺人创作了《学文化》、《电灯亮了》、《喇叭响了》等新年画作品,也包括大跃进期间的大苞谷、大红薯这类题材的年画。谢梓文亲自创作了一幅表现大炼钢铁、大搞农业的年画《龙凤呈祥》[15]。

1982年,年画社创作新年画12件。老艺人张先富补画了一张百寿图,补齐了百寿图一套8张,彩绘了4张传统资料,创作了《八仙庆寿》、《喜》等新年画。

1983年10月,老艺人张先富完成传统年事创作《紫微高照》(横幅)一件、《寿山福海》单条一件、《竹林之间》单条一件、《赵六求寿》单条一件、《宗子溪于白牙》单条一件、《苏武牧羊》单条一件等。1983年10月,张先富勾出稿子后,金平定完成“百寿图“缺版的一面刻版[16]。在张先富口述下,金平定创作了传统年画《麻雀嫁女》[17]。

1981年,绵竹年画社组织了32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为年画社加工门画10万幅。20世纪80年代以来,绵竹年画社在政府的支持

下,举办10次创作班,组织创作出了一批绵竹年画新作210余件,其中130件由全国十几家出版社出版,100余件参加省以上美展和赴国外展览,20余件获奖,50余件在省以上和国外报刊发表,10件由重庆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法国东方艺术馆等地收藏[18]。

5、培养绵竹年画创作队伍

解放后,党和政府注意保护民间年画艺人,发挥民间艺人的传带作用,培养年画创作队伍。1950年,民间年画艺人重新开始年画工作,他们是画师张学源、王天宝;艺人张先富、何青山、姚春荣、陈兴才。“文革”期间,绵竹年画被当作了封建迷信品,绵竹年画社被解散了。年画社的艺人来自农村的回到农村,城镇的就安排到手工业管理局下设的合作社[19]。1980年9月29日,绵竹县文化馆召开第一次绵竹年画民间艺人会,到会51人,大家对如何恢复发展绵竹年画发表了意见,并成立了绵竹县年画研究会。1982年3月1日,由年画社主持召开了民间艺人会。7月25日,召开了全县民间年画艺人会,并决定每月25日为年画艺人例会。1994年9月2日,由县政府命名姚春荣、张先富、何青山、陈兴才、李方福5位老艺人为“绵竹年画艺术大师” [20]。

1980年代以后,绵竹年画社在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的支持下共举办10次创作班。创作班在开始时由老艺人讲传统年画,由学员起稿,请老艺人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着色。通过老艺人的传带和美术工作者的具体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约170名左右)的绵竹年画新作者[21],其代表人物有侯世武、刘竹梅、金平定、刘树志、景志龙、李江、胡光葵、李悦、周斌等等。

6、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1963年春,绵竹年画在成都、北京举行观摩展览。3月20日,郭沫若看了展览后并题词一首,给绵竹年画较高的评价。

1980年代后,绵竹年画到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进行展览,还到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上沃尔特、马里、智利。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1987年2月,绵竹老艺人张先富个人画展在“诸葛祠“展出,受到群众的好评,观众有7000多人次。

1980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期间,刘树志的《摇摇摇》获得二等奖,刘竹梅的《看谁最干净》获三等奖。在1983年12月的全国

第三届年画展上,侯世武的《献寿图》(合作)、《四川儿歌》(组画13幅,合作)获二等奖,同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8月19日,刘竹梅12幅作品参加在日本札幌举办的“四川青年女画家作品展”,其中《黄杨扁担》由日方颁发了优秀奖。1993的11月17日至28日,在南京举办全国第五届年画展,刘竹梅《节气歌》获三等奖。1994年10月,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绵竹年画参展九件,分别是姚春云的《骑车仕女》、《西厢记》,李芳福的《立锤武将》,陈兴才的《双扬鞭》,马忠义的《刀锤武将》,金平定、侯世武的《副扬鞭》、老版拓片《寿天武将》、《赵公镇宅》、《紫微高照》。2001年5月,胡光葵的年画作品《一子多福》参加第六届全国年画展览荣获优秀奖[22]。

7、组织学术交流:

20世纪50年代后,美术工作者魏传达义、谢梓文、史维安、潘培德、郭长林等撰写了关于绵竹年画的调查报告,并在《四川工艺美术》、《四川文物》、《重庆日报》上发表,向外界介绍宣传了绵竹年画。

1980年代,绵竹年画加强了与全国其他地区年画的交流。1980年3月15至4月14日,绵竹县委宣传部派文教局文化干部蒋立芳、文化馆侯世武、申业华三同志到苏州、天津、潍坊参观学习三家年画经验。1981年8月,河北武强年画管理局和绵竹年画社通信,相互介绍了情况和恢复中的经验和教训。1988年10月25日,天津杨柳青画社创作成员张克森、郑克祥、赵雨生来绵竹参观年画,双方座谈了如何发展民间年画问题。1989年4月14日武强发起成立“全国民间年画艺术会”,年画社侯世武参加筹备。1989年12月20日,中国民间年画出版研究会在河北武强成立,侯世武选为副理事长。1990年5月23日,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年画联展在成都开幕后,山东客人来绵竹参观、座谈、考查[23]。

同时,年画社派人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侯世武、魏德寿、刘竹梅等同志撰写了50余篇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美术研究》、《民间文学》、《年画艺术》、《四川文物》等30家报刊发表,10家电台作了报道。1994年8月8日,侯世武、刘竹梅合作的《绵竹年画概说》一文获全国第三届民间美术学术研讨

会“优秀论文奖” [24]。

2003年12月绵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应光和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一行到山东潍坊参加中国民协召开的“全国木版年画产地工作交流会”,与全国年画专家进行交流。

2004年5月邀请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分党组书记白庚胜一行赴绵竹考察年画。

8、总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绵竹年画恢复和发展期,不但恢复机构,而设专人负责年画创作和生产,继续对年画资料和原版进行抢救, 对传统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出版,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学术交流[25]。

一方面,绵竹农村从事年画创作的艺人一度有两三百人,绵竹县板桥乡一个村家家户户都从事年画创作。何青山一家祖孙四代、二三十人一起画年画[26]。在年画社于1980年9月28日统计的《绵竹年画民间艺人名单》里有52位民间艺人,年龄最小的为17岁,最大的有83岁,其中在40岁以下的有25人,40岁到60岁的有11人,60岁以上的4人[27]。刚刚恢复时,由绵竹年画社组织民间艺人生产,统一管理、销售绵竹年画。1980年,恢复生产年产量有十到二十万幅。1981年,绵竹年画社组织了32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为年画社加工门画10万幅。八十年代中期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变化,年画生产的利润越来越小,从事年画生产的艺人越来越少,产量也逐渐下降[28]。据二00四年十月的田野调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绵竹尚有50户在进行年画生产。2002年、2003年,绵竹总人口52万人中,从事年画创作的仅有十几户,绵竹县年画的年销售总量仅有5000多张[29]。到2004年10月,绵竹民间已只有陈兴才、李芳福、张盛华、张福贵等几户人家在从事年画生产[30]。

另一方面,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出版社的扶持下,绵竹年画社发挥老艺人的传带作用举办十期创作培训班,以培养新的年画队伍。这些新的年画工作者,大多集中在绵竹年画社和后来的博物馆进行对传统年画从内容到技艺上的创新,组织创作出了绵竹年画新作210余件。并在国内城市进行展览,还到国外展出。后来,有的作品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和赴国外展览并获奖,有的作品在省以上和国外报刊发表,有的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机构收藏[31]。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实验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生物化学实验知识点整理 实验一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二 粮食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1.还原糖测定的原理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溶液共热后被还原成棕色的氨基化合物,在550nm 处测定光的吸收增加量,得出该溶液的浓度,从而计算得到还原糖的含量 2.总糖测定原理 多糖为非还原糖,可用酸将多糖和寡糖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在利用还原糖的性质进行测定,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3.电子天平使用 4.冷凝回流的作用: 使HCl 冷凝回流至锥形瓶中,防止HCl 挥发,从而降低HCl 的浓度。 5.多糖水解方法: 加酸进行水解 6.怎样检验淀粉都已经水解: 加入1-2滴碘液,如果立即变蓝则说明没有完全水解,反之,则说明已经完全水解。 7.各支试管中溶液的浓度计算 8.NaOH 用量:HCl NaOH n n = 9.不能中途换分光光度计,因为不同的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发光强度不同 10.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当通过基态原子的某辐射线所具有的能量(或频率)恰好符合该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或频率)时,该基态原子就会从入射辐射中吸收能量,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所以原子对不同频率辐射的吸收也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吸收的定量关系服从式/E h hc νλ?==。 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吸光度A 与吸光样品的浓度c 及厚度L 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光的吸收定律,也称为郎伯-比尔定律 分光光度计就是以郎伯比尔定律为原理,来测定浓度 11.为什么要水解多糖才能用DNS 因为DNS 只能与还原糖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不能与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反应。 12.为什么要乘以0.9 以0.9才能得到多糖的含量。 13.为什么要中和后再测? 因为DNS 要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下与葡萄糖反应 实验三 蛋白质的水解和纸色谱法分离氨基酸、实验四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1.纸色谱分离氨基酸分离原理 由于各氨基酸在固定相(水)和流动相(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同的氨基酸将存在于不同的部位,达到分离的目的。 2.天然氨基酸为L 型 3.酸式水解的优点是:是保持氨基酸的旋光性不变,原来是L 型,水解后还是L 型,由于甘氨酸所有的R 基团是氢原子,所以它不是L 型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 使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临床上常常利用加热或某些化学士及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在分离、纯化或保存活性蛋白质制剂时,应采取防止蛋白质变性的措施。 比较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的区别是:变性强调构象破坏,活性丧失,但不一定沉淀;沉淀强调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破坏,构象不一定改变,活性也不一定丧失,所以不一定变性。 试述维生素B1的缺乏可患脚气病的可能机理 在体内Vit B1 转化成TPP,TPP 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之一,该酶系是糖代谢过程的关键酶。维生素B1 缺乏则TPP 减少,必然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活性下降,有关代谢反应受抑制,导致ATP 产生减少,同时α-酮酸如丙酮酸堆积,使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供能不足、功能障碍,出现手足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神经功能退化等症状,被通称为“脚气病”。 简述体内、外物质氧化的共性和区别 共性①耗氧量相同。②终产物相同。③释放的能量相同。

区别:体外燃烧是有机物的C 和H 在高温下直接与O2 化合生成CO2 和H2O,并以光和热的形式瞬间放能;而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并可用于生成高能化合物,供生命活动利用。 简述生物体内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方式 ⑴CO2 的生成:体内CO2 的生成,都是由有机酸在酶的作用下经脱羧反应而生成的。根据释放CO2 的羧基在有机酸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将脱羧反应分为: α-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β-单纯脱羧、β-氧化脱羧四种方式。 ⑵水的生成:生物氧化中的H2O 极大部分是由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经一系列中间传递体(酶和辅酶)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产生的。 试述体内两条重要呼吸链的排练顺序,并分别各举两种代谢物氧化脱氢 NADH 氧化呼吸链:顺序:NADH→FMN/(Fe-S)→CoQ→Cytb→c1→c→aa3 如异柠檬酸、苹果酸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NADH+H+均分别进入NADH 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2.5 分子ATP。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2H/(Fe-S)→CoQ→Cytb→c1→c→aa3 如琥珀酸、脂酰CoA 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FAD·2H 均分别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1.5 分子ATP。 试述生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 生物体内生成ATP 的方式有两种: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整理

————————————————————————————————作者:————————————————————————————————日期: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由C、H、O、N、S 元素组成,N的含量为16%。 2.氨基酸共有20种,分类:非极性疏水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带正电荷R 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3.氨基酸的紫外线吸收特征:色氨酸和酪氨酸在280纳米波长附近存在吸收峰。 4.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值条件下,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同,溶液中氨基酸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在某一P H值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氨基酸残基:氨基酸缩合成肽之后氨基酸本身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 6.半胱氨酸连接用二硫键(—S—S—) 7.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8.N末端和C末端:主链的一端含有游离的α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端;另一端含有游离的α羧基,称为羧基端或C端。 9.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化学键为肽键和二硫键;(2)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化学键为氢键,其主要形式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3)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化学键为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力;(4)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10.α螺旋:(1)肽平面围绕Cα旋转盘绕形成右手螺旋结构,称为α螺旋;(2).螺旋上升一圈,大约需要3.6个氨基酸,螺距为0.54纳米,螺旋的直径为0.5纳米;(3).氨基酸的R基分布在螺旋的外侧;(4).在α螺旋中,每一个肽键的羰基氧与从该羰基所属氨基酸开始向后数第五个氨基酸的氨基氢形成氢键,从而使α螺旋非常稳定。 11.模体: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 12.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13.变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14.蛋白质胶体结构的稳定因素:颗粒表面电荷与水化膜。 15.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变性与沉淀关系如何?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因素?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蛋白质的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生物活性丧失,其实质是蛋白质的次级断裂,一级结构并不破坏。 蛋白质的复性: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生物化学题目

问答题: 1、机体通过哪些因素调节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 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具有协调作用,一条代谢途径活跃时,另一条代谢途径必然减弱,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糖的氧化或糖异生。这种协调作用依赖于变构效应剂对两条途径中的关键酶相反的调节作用以及激素的调节. (1)变构效应剂的调节作用;(2)激素调节 2、机体如何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通过两条不同的代谢途径,这样有利于机体进行精细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与糖原磷酸化酶。机体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同一信号,使一个酶呈活性状态,另一个酶则呈非活性状态,可以避免由于糖原分解、合成两个途径同时进行,造成ATP的浪费。(1)糖原磷酸化酶:(2)糖原合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cAMP,后者激活蛋白激酶A,使糖原合酶a磷酸化而活性降低。蛋白激酶A还使糖原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从而催化糖原磷酸化酶b 磷酸化,导致糖原分解加强,糖原合成受到抑制,血糖增高。 3、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4、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 (1)6-磷酸葡萄糖的来源:1、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2、糖原分解产生的1-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3、非糖物质经糖异生由6-磷酸果糖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2)6-磷酸葡萄糖的去路:1、经糖酵解生成乳酸;2、经糖有氧氧化生成CO2、H2O、A TP;3、通过变位酶催化生成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4、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进入磷酸戊糖途经;5、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生成游离葡萄糖。 5、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以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 (1)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NADH + H+供氢,还原生成乳酸。 (2)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再经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ATP。 (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 (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5)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细胞浆中经柠檬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6)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决定丙酮酸代谢的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变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 6、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乳酸,试述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1、进入血液,肝脏内糖异生合成糖 2、心肌中LDH1催化生成丙酮酸氧化供能。 3、肾脏异生为糖,或随尿排出 4、肌肉内脱氢生成丙酮酸进入有氧氧化。 7、说明动物机体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糖代谢分为糖的分解和糖的合成。①糖酵解;②三羧酸循环;③磷酸戊糖途径;④糖醛酸途径;⑤糖异生作用;⑥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复习 一、单选题: 1. 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E.羟脯氢酸 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L-α-氨基酸 3.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溶液PH值等于PI 4. 下列关于对谷胱甘肽的叙述中,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C.是一种酸性肽 5. 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C.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6. 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B.碱基序列 7. 镰刀型红细胞患者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B.缬氨酸取代谷氨酸 8. 酶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根本在于它E.能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9. 临床上常用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维生素是C.维生素B6 10. 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可造成神经组织中的丙酮酸和乳酸堆积D. 维生素B1 11.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12.下列哪种因素不能使蛋白质变性E.盐析 13. 蛋白质与氨基酸都具有A A.两性 B.双缩脲胍 C.胶体性 D.沉淀作用 E.所列都具有 14.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C A.甲硫氨酸 B.胱氨酸 C.羟脯氨酸 D.同型半胱氨酸 E.精氨酸 15. 镰刀型红细胞患者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B A.赖氨酸取代谷氨酸 B.缬氨酸取代谷氨酸 C.丙氨酸取代谷氨酸 D.蛋氨酸取代谷氨酸 E.苯丙氨酸取代谷氨酸 16. 关于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构相似 B.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与抑制剂浓度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C.抑制作用能用增加底物的办法消除 D.在底物浓度不变情况下,抑制剂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起到抑制作用 E.能与底物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 17.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须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18. 下列关于酶的变构调节,错误的是C A.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 B.变构酶多是关键酶(如限速酶),催化的反应常是不可逆反应 C.变构酶催化的反应,其反应动力学是符合米-曼氏方程的 D.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 E.变构调节不引起酶的构型变化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整理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由C、H、O、N、S元素组成,N的含量为16%。 2、氨基酸共有20种,分类:非极性疏水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带正电荷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3、氨基酸的紫外线吸收特征:色氨酸与酪氨酸在280纳米波长附近存在吸收峰。 4、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值条件下,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同,溶液中氨基酸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在某一PH 值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氨基酸残基:氨基酸缩合成肽之后氨基酸本身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 6、半胱氨酸连接用二硫键(—S—S—) 7、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8、N末端与C末端:主链的一端含有游离的α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端;另一端含有游离的α羧基,称为羧基端或C端。 9、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化学键为肽键与二硫键;(2)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化学键为氢键,其主要形式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与无规则卷曲;(3)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化学键为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力;(4)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与相互作用。 10、α螺旋:(1)肽平面围绕Cα旋转盘绕形成右手螺旋结构,称为α螺旋;(2)、螺旋上升一圈,大约需要3、6个氨基酸,螺距为0、54纳米,螺旋的直径为0、5纳米;(3)、氨基酸的R基分布在螺旋的外侧;(4)、在α螺旋中,每一个肽键的羰基氧与从该羰基所属氨基酸开始向后数第五个氨基酸的氨基氢形成氢键,从而使α螺旋非常稳定。 11、模体: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 12、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13、变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14、蛋白质胶体结构的稳定因素:颗粒表面电荷与水化膜。 15、什么就是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变性与沉淀关系如何?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因素?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与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蛋白质的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生物活性丧失,其实质就是蛋白质的次级断裂,一级结构并不破坏。 蛋白质的复性: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肝生化检查指标

脂肪肝生化检查指标及含义 数据来源:《临床肝脏病学》,姚光弼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血液检查生化指标表 肝功检测: ALT即谷丙转氨酶。 AST即谷草转氨酶。 GGT即谷氨酰转肽酶。 这三种酶检测到其中任何一项长期偏高,都预示肝细胞有损伤的情况,检测指标高出正常值越高,预示肝脏损伤的程度就越大。 其中,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若ALT高于正常值,常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肝癌以及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以及广泛的肌肉损伤等。 ALP即碱性磷酸酶 当ALP持续升高时,预示会有下列情况:肝外胆道阻塞;肝内胆汁淤积;肝内占位性病变;肝内肉芽肿或浸润性病变;实质性肝病等。

TBIL即总胆红素。 DBIL即直接胆红素。 一般认为TBIL超过25.7umol/L(1.5mg/dl)有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测定黄疸。DBIL可以帮助测定黄疸。 血脂检查: TC即总胆固醇。此值升高可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机能低下、黄色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变等。若低于正常值,常见于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及癌症等。 TG即甘油三酯。正常值高见于肥胖症、糖尿病、肾腺皮质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酒精中毒以及长期摄人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等。 HDL即高密度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LDLP即低密度脂蛋白。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约占50%,该值升高容易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VLDLP极低密度脂蛋白:由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组成,是甘油三酯的运输工具,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失去甘油三酯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的作用,但高血脂症病人和糖尿病人的极低密度蛋白代谢功能不正常,可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 BuN 即尿素氮。超过正常值则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发生障碍。 Cr即肌酐。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减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UA即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产物。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使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 ALB即白蛋白。持续高于正常值,可能有肾病综合征的情况。如果长期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能会升高。 FBG 即空腹血糖。若高于正常值,应复查或查餐后2小时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便确诊有否糖尿病。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整理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由C、H、O、N、S元素组成,N的含量为16%。 2.氨基酸共有20种,分类:非极性疏水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带正电 荷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3.氨基酸的紫外线吸收特征:色氨酸和酪氨酸在280纳米波长附近存在吸收峰。 4.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值条件下,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同,溶液中氨基酸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 在某一PH值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氨基酸残基:氨基酸缩合成肽之后氨基酸本身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 6.半胱氨酸连接用二硫键(—S—S—) 7.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8.N末端和C末端:主链的一端含有游离的α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端;另一端含有游离的 α羧基,称为羧基端或C端。 9.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化学键为肽键和二硫键;(2)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化学键为氢键, 其主要形式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3)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 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化学键为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力;(4)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 相互作用。 10.α螺旋:(1)肽平面围绕Cα旋转盘绕形成右手螺旋结构,称为α螺旋;(2).螺旋上升一圈,大约需要3.6个氨基酸,螺距为0.54纳米,螺旋的直径为0.5纳米;(3).氨基酸的R基分布在 螺旋的外侧;(4).在α螺旋中,每一个肽键的羰基氧与从该羰基所属氨基酸开始向后数第五个氨基酸的氨基氢形成氢键,从而使α螺旋非常稳定。 11.模体: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 12.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13.变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14.蛋白质胶体结构的稳定因素:颗粒表面电荷与水化膜。 15.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变性与沉淀关系如何?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因素?举 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蛋白质的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生物活性丧失,其实质是蛋白质的次级断裂,一级结构并不破坏。 蛋白质的复性: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 来的构象及功能,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生物化学)论述题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论述题 2002 第一章,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及其应用如何? 3.氨基酸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按侧链R基团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4.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有什么特点? 5.何为蛋白质氨基酸?何为非蛋白质氨基酸? 6.氨基酸有什么重要的理化性质?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pK’值计算氨基酸的等电点? 7.什么是肽键,氨基酸残基和肽单位,肽平面?举例说明。 8.说明谷幌甘肽的结构式特点及生理作用? 9.L(+,—)GLY存在吗?构型与构象的概念及区别是什么? 10。何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研究一级结构的意义是什么? 11。何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a-Helix and B-pleated sheet? 12。何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以肌红蛋白为例说明之。 参与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 13。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含义?比较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异同。 14。蛋白质有哪些重要性质?何为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试述变性的特点和机理。 1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章,核酸 1.举例说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简述DNA的种类和分布 3.简述RNA的种类和分布 4.DNA与RNA分子组成有什么差别? 5.DNA分子大小与生物进化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稀有碱基?如何产生的? 7.简述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8.简述RNA与DNA的分离提取方法 9.什么是DNA的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10 在温和碱性条件下为什么DNA比RNA稳定? 11什么是Tm值?与DNA分子组成有什么关系? 12什么是退火,DNA分子在什么温度下退火最好? 13,DNA变性后其结构及理化特性有什么重要变化? 14.什么是分子杂交?举例说明 15为什么说DNA及RNA是两性分子? 16 什么是Chargaff定则,有什么意义? 17什么是DNA的一级结构? 18 Watson—Crick DNA分子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生化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值0-40I/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 小时开始升高,2-4 天可达高峰,8-9 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 增高 6、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4.00-17.39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游离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11、球蛋白(GLO) 正常参考值15-35g/L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12、白/球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00-2.50。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 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13、血糖(GLU) 正常参考值3.4-6.2 mmol/L 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 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14、前白蛋白(PAB) 正常参考值170-420mg/L 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和检测机体营养不良的指标。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胶原病、肾变病等。降低:急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蛋白吸收不足等。 15、羟丁酸脱氢酶(HBDH) 正常参考值90-250IU/L 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 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2 周左右。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 掌握: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生物化学? 2.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协同效应、变构效应、蛋白质等电点、电泳、层析 2.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本质是什么有何实际应用? 3.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4.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各类核酸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异同;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主要化学键;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mRNA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概念。 第三章酶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同工酶;酶促反应特点;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特点及其应用;酶调节的方式;酶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的概念。 第四章糖代谢 掌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无氧分解(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及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限速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血糖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糖酵解、糖酵解途径、高血糖和糖尿病、乳酸循环、糖原、糖异生、三羧酸循环、活性葡萄糖、底物水平磷酸化。 2.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

生物化学知识点梳理

生化知识点梳理 蛋白质水解 (1)酸水解:破坏色胺酸,但不会引起消旋,得到的是L-氨基酸。(2)碱水解:容易引起消旋,得到无旋光性的氨基酸混合物。 (3)酶水解:不产生消旋,不破坏氨基酸,但水解不彻底,得到的是蛋白质片断。(P16) 酸性氨基酸: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Lys(赖氨酸)、Arg(精氨酸)、His(组氨酸) 极性非解离氨基酸:Gly(甘氨酸)、Ser(丝氨酸)、Thr(苏氨酸)、Cys(半胱氨酸),Tyr(酪氨酸)、Asn(天冬酰胺)、Gln(谷氨酰胺) 非极性氨基酸:Ala(丙氨酸)、Val(缬氨酸)、Leu(亮氨酸)、Ile(异亮氨酸)、Pro(脯氨酸)、Phe(苯丙氨酸)、Trp(色氨酸)、Met(甲硫氨酸) 氨基酸的等电点调整环境的pH,可以使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这时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时的环境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 酸性氨基酸:pI= 1/2×(pK1+pKR) 碱性氨基酸:pI=1/2×(pK2+pKR) 中性氨基酸:pI= 1/2×(pK1+pK2) 当环境的pH比氨基酸的等电点大,氨基酸处于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当环境的pH比氨基酸的等电点小,氨基酸处于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除了甘氨酸外,所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都是手性碳,都有旋光异构体,但组成蛋白质的都是L-构型。带有苯环氨基酸(色氨酸)在紫外区280nm波长由最大吸收 蛋白质的等离子点:当蛋白质在某一pH环境中,酸性基团所带的正电荷预见性基团所带的负电荷相等。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是环境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盐溶: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盐析: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可以有效的破坏蛋白质颗粒的水化层,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沉淀下来。 分段盐析:不同蛋白质对盐浓度要求不同,因此通过不同的盐浓度可以将不同种蛋白质沉淀出来。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次级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氢键等次级键叠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组成了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二级结构构象单元。α-螺旋α-螺旋一圈有3.6个氨基酸,沿着螺旋轴上升0.54nm,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上升0.15nm,螺旋的直径为2nm。当有脯氨酸存在时,由于氨基上没有多余的氢形成氢键,所以不能形成α-螺旋。 β-折叠是一种相当伸展的肽链结构,由两条或多条多肽链侧向聚集形成的锯齿状结构。有同向平行式和反向平行式两种。以反向平行比较稳定。 β-转角广泛存在于球状蛋白中,是由于多肽链中第n个残基羰基和第n+3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形成氢键,使得多肽链急剧扭转走向而致 超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上若干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彼此相互作用,进一步组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p63 )。主要有αα,

生化指标

血常规参考范围 白细胞WBC 4~10 中性细胞比率NEUT% 51~75 淋巴细胞比率LYMPH% 20~40 单核细胞比率MONO% 3~8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 0.5~5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SO% 0~1 中性细胞数NEUT 2~7 淋巴细胞LYMPH 0.8~4 单核细胞MONO 0.12~1 嗜酸性粒细胞EO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1 红细胞RBC 3.5~5.5 血红蛋白HGB 110~160 红细胞压积HCT 0.37~0.54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100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27~34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 血小板PLT 100~300 凝血功能参考范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2~43 凝血酶原时间PT-SEC 9.0~13.5 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 0.8~1.3 凝血酶时间TT 14~20 纤维蛋白原DFBG 2~4 肝功能参考范围 总蛋白TP 60~83g/l 白蛋白ALB 33~55g/l 总胆红素TBIL 6~20.5umol/l 直接胆红素DBLT 0~6.8umol/l 谷丙转氨酶ALT 5~40U/L 谷草转氨酶 AST 10~42U/L 碱性磷酸酶ALP 30~290U/L 谷氨酰转肽酶GGT 1~54U/L

球蛋白 22~28g/l AST/ALT 0~10 胆碱脂酶 4000~13000U/l 间接胆红素 0~17umol/l 白球比 1.5~2.5 腺苷脱氨酶 4~24IU/l 总胆汁酸 0~10umol/l 电解质参考范围 钾K 3.5~5.5mmol/l 钠Na 135~145mmol/l 氯Cl 95~108mmol/l 钙Ca 1.8~2.75mmol/l 碳酸氢根 21~32mmol/l 磷P 0.8~1.45mmol/l 镁Mg 0.74~1.03mmol/l 铁Fe 10~30umol/l 肾功能参考范围 尿素BUN 2.5~7.1mmol/l 肌酐Cr 44~133mmol/l 尿酸UA 95~462mmol/l β2-微球蛋白 0.8~2.2mg/l 胱抑素C 0.51~1.09mg/l 肾小球滤过率 80~ ml/min 葡萄糖 3.9~6.1mmol/l 血脂、心肌酶谱参考范围 甘油三酯TG 0.2~23mmol/l 血清总胆固醇TC 2.8~5.85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C 0.78~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 0.6~3.6mmol/l 载脂蛋白A1 1~1.6g/l 载脂蛋白B 0.6~1.1g/l APO-A1/APO-B 0~10 乳酸脱氢酶LDH 155~300U/l 肌酸激酶CK 22~260U/l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两性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带有性质相反的酸、碱两种解离基团的化合物。 等电点:当溶液pH为某一pH值时,氨基酸分子中所含的正负数目正好相等,净电荷为0。这一pH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简称p I。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既不向正极也不向负极移动,即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①pI 〉pH:分子显正电性。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易发生沉淀 在等电点pH条件下,蛋白质为电中性,比较稳定。其物理性质如导电性、溶解度、粘度和渗透压等都表现为最低值,易发生絮结沉淀。 在近紫外区(200-400nm)只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吸收光的能力。 通过离子交换、电泳、或等电沉淀等技术进行氨基酸的分离、制备或分析鉴定。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和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但能与茚三酮发生紫色反应的不一定是氨基酸和蛋白质, 2、4-二硝基氟苯反应、丹磺酰氯反应、苯异硫氰酸酯反应亦称Edman反应用来鉴定蛋白质或多肽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 层析法是生化最为有效的常用分离氨基酸的方法 层析法由三个基本条件构成: ⊙水不溶性惰性支持物 ⊙流动相能携带溶质沿支持物流动 ⊙固定相是附着在支持物上的水或离子基团。能对各种溶质的流 动产生不同的阻滞作用。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连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它是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 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单元称为氨基酸残基 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两个 碳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此刚性结构的平面叫肽平面或酰胺平面 氨基酸的顺序是从N-端的氨基酸残基开始,以C-端氨基酸残基为终点的排列顺序。 肽链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残基的确定 2,4-二硝基氟苯(DNFB)法 丹磺酰氯(DNS)法 羧肽酶法:从多肽链的C-端逐个的水解氨基酸 肼解法:多肽与肼在无水条件下加热,C-端氨基酸即从肽链上解离出来,其余的氨基酸则变成肼化物。 氨基酸序列测定—Edman降解 几条多肽链借助非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称为寡聚蛋白质

生物化学复习题 (1)

1.1994年O.T.Avery等通过什么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 答: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核酸分为哪些类?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答:(1)核酸分为两大类,即: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 (2)核酸的分布: ① DNA的分布:真核生物,98%在核染色体中,核外的线粒体中存在mDNA,叶绿体中存在ctDNA。 原核生物,存在于拟核和核外的质粒中。 病毒:DNA病毒 ②RNA的分布:分布于细胞质中。有mRNA、rRNA、tRNA (3)功能:①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②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转运氨基酸TrRNA:核糖体的骨架 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③RNA的功能多样性。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催化作用;遗传信息的加工;病毒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说明Watson-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答:(1)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形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为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3.4nm,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0.34nm,并有一个36o的夹角,糖环平面则于中心轴平行。 (3)两条DNA链借助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既A与T配对,G与C配对,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 (4)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特别是大沟对蛋白质识别DNA双螺旋结构上的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只有沟内蛋白质才能识别到不同碱基顺序。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注: 1.此材料根据老师的PPT及课堂上强调需掌握的内容整理 而成,个人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以课本为主) 2.颜色注明:红色:多为名解、简答(或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多为选择、填空 第八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类化学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甘油三酯。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脂类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第三节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 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关键酶:三酰甘油脂肪酶 (又称“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HSL) 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4)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烟酸、 雌二醇等。 2.甘油的氧化 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随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代谢途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糖。 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脂肪酸氧化的方式主要是β氧化。 1)部位:组织:脑组织及红细胞除外。心、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质、线粒体。 2)过程: ①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细胞质) 脂肪酸 脂酰 消耗了2 ②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酶:a.肉碱酰基转移酶 I(脂肪酸氧化分解的关键酶、限速酶) b.肉碱酰基转移酶Ⅱ c.脂酰肉碱——肉碱转位酶(转运体) ③脂酸的β氧化 a.脱氢:脂酰

生化指标意义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 肝脏疾病肝外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 8.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当CHO值在5.17-6.47 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 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3.1mmol/L或<2.59mmol/L为低胆固醇血症。 1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高HDL血症、胰岛素、雌激素、运动、饮酒等。 降低:常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脑梗塞、冠状动脉硬化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1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