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100分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100分

1.()是儒家治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的理念。(3.0分)

A.“仁政德治”

B.“修身养性”

C.“礼义廉耻”

D.“性善论”

我的答案:A 答对

2.()是对帝王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的准则。(

3.0分)

A.《帝范》

B.《帝鉴图说》

C.《自荐录》

D.《贞观政要》

我的答案:A 答对

3.()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3.0分)

A.江泽民

B.习近平

C.胡锦涛

D.毛泽东

我的答案:C 答对

4.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0分)

A.重视历史

B.割断历史

C.文化自觉

D.批判继承

我的答案:B 答对

5.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官箴》是由()所撰的。(3.0分)

A.曾国藩

B.吕本中

C.杨雄

D.张居正

我的答案:B 答对

6.“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诗里写出了百姓心中的好干部要是()。(3.0分)

A.谏臣

B.能臣

C.忠臣

D.孤臣

我的答案:B 答对

7.下列诗词中,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有()。(3.0分)

A.贺知章《回乡偶书》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D.孟郊《游子吟》

我的答案:A 答对

8.文化自觉的核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省、创新。(3.0分)

A.发扬

B.创新

C.尊重

D.转型

我的答案:C 答对

9.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3.0分)

A.100多次

B.150多次

C.200多次

D.250多次

我的答案:C 答对

10.中国古代的很多谏臣,高举()的旗帜制约皇权,这样才保证封建社会的皇帝不昏庸。(3.0分)

A.文统

B.政统

C.道统

D.法统

我的答案:C 答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四慎”,具体包括()。(4.0分))

A.慎独

B.慎始

C.慎终

D.慎微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道统是通过实现国人意识形态、观念思想的统一,来维护国人对王权的膜拜与遵从,它的特点是()(4.0分))

A.强化政治权力与行政官僚

B.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思想”

C.消除潜在的抵制、对抗王权的思想

D.权威集中突出

我的答案:BC 答对

3.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4.0分))

A.廉与贪

B.义与利、

C.荣与辱

D.正与邪

我的答案:ACD 答对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四德”,具体包括()。(4.0分))

A.政治品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官德修养是通过具体的德目表现出来的,如()等。(4.0分))

A.孝悌忠信

B.礼义廉耻

C.仁爱宽恕

D.谦正忍敬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南宋吕本中所撰的《官箴》全篇共33则,词简意精,其核心内容是(),被后人称为千古不易的为官之道。(4.0分))

A.“仁”

B.“清”

C.“勤”

D.“慎”

我的答案:BCD 答对

7.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阐释,比如()。(4.0分))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天下情怀的诗句有()。(4.0分))

A.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D.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借鉴古代官德?()(4.0分))

A.不能隔断历史

B.物尽其用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AD 答对

10.政统是通过权力的集中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它的特点是()。(4.0分))

A.权威集中突出

B.强化政治权力与行政官僚

C.权力等级分明

D.统一思想

我的答案:ABC 答对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是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政统”建设,让领导干部明确官德“底线” ,使领导干部不愿、不敢越轨。(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为吏之道》称得上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官箴,其开篇说了一段话:“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明得失。(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言论都体现了“慎欲”。(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5.有句俗语叫:“不怕领导有爱好,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指的是慎独。(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6.法是自律,德是他律。(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7.中国古代有两条统系:一个是“政统”,即政治统治。一个是“道统”,即意识形态,或者核心价值观。(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儒家讲的“孝”,是指在家对父母尽孝,在外对国家尽忠。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往往需要取孝弃忠。(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9.孝悌,孝,指对父母亲孝;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亲切感人,催人泪下,能唤起普天下儿女的亲切联想和真挚思念。(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中国古代官德问题

?.(易)以下各项中在治国层面对官员的要求不正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忠诚 o B.清廉 o C.勤勉 o D.以上皆错 ? 2.(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重视历史 o B.割断历史 o C.文化自觉 o D.批判继承 ? 3.(易)《中庸》是一篇完整的()哲学论文,有清晰的论述目标和逻辑结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儒家 o B.道家 o C.法家 o D.佛家 ? 4.(易)朱子认为()帮助人们建立根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大学》 o B.《中庸》

o C.《论语》 o D.《孟子》 ? 5.(易)在任何环境下,()都有所获得、有所成长。这是人自由的最高境界。(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君子 o B.小人 o C.长者 o D.孩童 ? 6.(易)()不一定要成为圣王、君主、政治领袖,它强调的是能很好地处理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内圣 o B.外王 o C.修身 o D.治国 ?7.(易)《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o B.只有在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o C.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o D.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古代官德问题精彩试题

中国古代官德问题试题 一、单选题。 1.古人用“()”来表示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及对知识的学习过程。(3.0分) A.格物致知 B.诚心正意 C.修身齐家 D.治国平天下 2.()是获得对事物、问题、现象的知识和规律性认识。( 3.0分) A.格物 B.致知 C.诚意 D.正心 3.权力源自(),任何人不能用来搞特权、谋私利,贪图享乐。(3.0分) A.人民 B.无产阶级 C.精英阶层 D.非精英阶层

4.我们党在使用干部的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的基本原则,以“()”为先。(3.0分) A.德 B.才 C.财 D.道 5.以下各项中在治国层面对官员的要求不正确的是()。(3.0分) A.忠诚 B.清廉 C.勤勉 D.以上皆错 6.()是孔门传授心法,里面所包含的是儒家最精微的道理。(3.0分)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7.“()”是“()”的前提和基础,“()”是“()”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3.0分) A.圣、外王,圣、外王 B.外王、圣,外王、圣 C.外王、圣,圣、外王 D.圣、外王,外王、圣 8.“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3.0分)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9.()是对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的要求。(3.0分) A.“圣” B.“外王” C.“圣外王” D.“不圣外不王” 10.“()”是孔子心中德才兼备的理想社会形象。(3.0分)

A.圣人 B.君子 C.臣子 D.君主 二、多选题。 1.古人认为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是()等。(4.0分)) A.仁 B.义 C.礼 D.智 2.以下属于“四书”的是()。(4.0分))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3.朱子将《中庸》划分为3大部分,分别总结为()。( 4.0分))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

去年下半年,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职业道德”,其中培训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一、古代“官德”的渊源及现实意义 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官德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尧禹时期。西周统治者就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而孔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德治”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极力提倡“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的德治学说。将中国古代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纳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来,无疑是期望通过传统“官德”的学习,重振时下滑坡的“官德”。古代“官德”扎根于历史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代有关“官德”修养的思想非常丰富和成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加入古代“官德”修养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官德”的好坏直接关乎社会民风。反观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官员违法案件,如“西安宝马彩票案”、云南“躲猫猫”案、洛阳地窖囚禁6女案等,这些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古代“官德”的内涵及现代启示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重视礼仪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与良知的血液,修身正己立德正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为官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治国先治吏,治世先治官。历朝盛世、治世,无不是靠一批批清正廉洁的官员来支持的,唐有狄仁杰以民为忧、体恤百姓,宋有包拯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明有海瑞严于执法、除暴安良;因此古代社会把官员修身立德至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官德(上)

中国古代官德(上) 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导 一、为什么要重视官德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古代官德》,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在官德建设上也是有很丰富的经验,特别重视对官员道德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这么重视对官员道德的建设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官德对社会国家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就是官员道德对于整个社会国家的影响。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上面有一段话,这一段话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国家由兴盛转为衰落的原因,这一段话说得很精彩,我给大家念一下:“凡天下之所以不知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刚纵奔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 这句话我们把它翻译成汉语就是说大凡国家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多是由于君主承继太平之时已久,风气日渐便坏也不觉察,政治日渐腐败也不变革,习惯于混乱安于现状,逸乐而看不到危机,有的荒淫奢侈不考虑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不知虚伪,忽视真诚;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有的是被信任的大臣为了保住禄位而不敢直言进谏;有的是被疏远的臣子因地位低微建言被弃不用,于是国法松驰于上,有识之士忧忡于下,真是可悲啊! 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官吏的道德风气颓废,所以在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李商隐,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在他咏史的诗篇里头就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他考察了这个国这个家族之所以兴盛发达的原因无一例外的都是勤俭持家,后来为什么就衰落了呢?究其原因无一例外的是因为过上了过分奢侈、浪费的生活所导致的。 那我们用这一个规律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日本人、国民党,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那一批共产党人、领导干

官德修养

浅谈对官德的认识 官德和医德、师德一样,都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人类社会由于分工的不同,使得职业和职业道德林林总总。在数不胜数的职业道德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世人关注的则应首推官德。作为职业道德的官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源于“官”这种社会阶层和职业的特殊性。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道德,就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而言,都不及官德来得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要素的总和。显然,为官者品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领导活动的成效,及其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形象与威信的高低。 官德状况之所以引起的社会关注和百姓瞩目。一方面,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历史沿革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官”这一特殊职业和为官者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决定的。因为大凡是官都意味着权威,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我们知道,凡是官,无论是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其手中都掌握着大小不等的权力。需要指出的是,权力并不等于权威。权威是有威望的权力。官的权威表现在为官者与百姓的关系上,它既反映为官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着老百姓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从一定意义上讲,为官者

的权力是通过法定权实现的,而其威望则凭借为官者品德人格和意志诸因素去得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领导者在群众中都享有权威的,他们的所作所为给群众的印象也并不都是满意称心的。因而,有的领导干部在职时,仅仅只能凭借权力中的法定权去主观地、强制性地展开效率低下、群众口服心不服的领导或管理活动。显然,这种领导或管理活动是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当然,也就难以实现领导的目标。一旦这些领导者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没有过去的权力,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就由原来的口服心不服转变成了不理不睬。这样的领导者当然只能算一个平庸的官。 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官者,不论其职位高低,也不论其资历深浅,如果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他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就会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就会常常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处处把为百姓苍生办实事、好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冷暖安危和祸福系于一身。否则,就会被老百姓诟病,遭历史淘汰。所以,中国老百姓对当地的官的另一种称呼为“父母官”。“父母官”就是要牵挂百姓,爱护百姓,保护百姓。正如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从古至今,为百姓称道的好官数不胜数,新中国以来为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精)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 主讲人: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第二,要慎欲。人有七情六欲,为官者同样有欲望,但是人不能够把人的唯一追求放在欲望上,人在追求的欲望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欲望呢,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应该,合理的物质利益我们应该去获得,因民所利而利之,鱼和熊掌我都想要,富与贵我都想要,这一点无可厚非,儒家思想也认同这一点。但是人不能够仅仅的追求物质利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那么这个适度就是一种中庸的原则。人不能够纵欲,也就是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人不能够去纵欲。那么应该怎么办?欲而不贪,见利思意,以意至利,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一种中庸的原则,当然不能够纵欲,也不能够去禁欲,这两者都不应该去提倡。对物质利益应该有一种恬淡的心情,老子也说或莫大于不知足,就莫大于欲德。祸患之源,人的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得无厌。所以如果人太贪婪了,一定会出现问题,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该恬淡。 第三,要慎微。就是微小,慎小的意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就是说很多领导干部处问题都是从小节上小事上出的问题,小事觉得无所谓,觉得小事,认为小事不是很重要,但是小事积累多了就成了大问题了。所以从小事上就应该警慎,把好第一道关,这是我们讲的慎微,也就是慎小。 第四,要慎权。为官者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拥有权力的人往往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一个真理。所以很多官员古今中外都有,手中握一点权力,千里做官只为吃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贪白不贪,这样一种理念一定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这个关要过好不容易,这也是一个双刃剑,权力用好了可以对国家,对民族有好处,但是如果权力用的不好,滥用权力,这样就会对国家,对人民造

《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

《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 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我们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在《群书治要》中论述的官德修养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就讲一讲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官德修养 (一)关系到官员的成败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重视官德修养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关系到官员自身的成败,在《群书治要》的《大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句话的意思,很多人都误解了。说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才不敢学习传统文化了。因为它告诉我们德行很重要,而财富不重要。其实这是对这一句话的误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德行是财富的根本,而财富是德行的枝叶花果,外在显现。像我们学植物的人都知道,植物的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边的根也必须能够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外在的财物、身份、地位、名声等等,要靠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 在《中庸》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个人要想获得福禄寿名都齐全,那怎么样呢?必须得有深厚的德行。 正如孔老夫子在评价舜王的时候,他总结的这句话。舜王,他被列为24孝之首,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后母、他的父亲还有他的一个弟弟,三番五次的要致他于死地。但是舜王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反而总是反省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够得父母的欢心。虽然得了天子之位,仍然还去田野去豪气。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自己做儿子的孝道没有尽的圆满。后来,他的德行终于感化他的后母,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这个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得到福禄、寿名齐全,也必须培养自己深厚的德行。 而在《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在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在外喜欢打猎、游戏,没有节制,还喜欢饮酒,还喜欢靡靡之音,住着又高又大的房屋,墙上还雕着花纹。以上这几种情况,如果有一件出现了,就没有不灭亡的。你看古人,他看一个人现前的所作所为,他就能够评价出、推断出这个人以后的兴衰成败。比如说,在史书上,都有这样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和这个人预测的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

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 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刘德志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7-12-04 09:27-2017-12-04 09:29 92分 ?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将君主比作船,()比作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官 o B.吏 o C.百姓 o D.儒生 ? 2.中国古代的很多谏臣,高举()的旗帜制约皇权,这样才保证封建社会的皇帝不昏庸。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统 o B.政统 o C.道统 o D.法统 ? 3.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书 o B.鱼和水

o C.镜子 o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4.()既是忠臣又是干才,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典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关羽 o B.司马懿 o C.赵云 o D.诸葛亮 ? 5.()是儒家治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的理念。(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仁政德治” o B.“修身养性” o C.“礼义廉耻” o D.“性善论” ? 6.权原说是儒学家()提出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范仲淹 o B.杨震 o C.曾国藩 o D.徐复观 ?7.“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诗里写出了百姓心中的好干部要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谏臣

o B.能臣 o C.忠臣 o D.孤臣 ?8.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儒家思想 o B.中国传统文化 o C.文官制度 o D.科举制 ?9.“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儒家 o B.道家 o C.墨家 o D.法家 ?10.魏征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唐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谏臣 o B.能臣 o C.忠臣 o D.良臣 ?11.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借鉴古代官德?()(多选题4分)得分:0分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服务人民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2.5分) 得分:0.0 A 正确B错 正确答案:B 2、《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包括工勤人员。(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干部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对德的要求。(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4、“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案:B 5、“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是朱元璋的德才观。(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6、官德的好坏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大方向。(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7、反腐工作已从末端反腐走向源头治贪。(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8、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智慧,重视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9、“授有德者则国安”语出《管子》。(2.5分) 得分:2.5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0、恪尽职守是公务员的天职。(2.5分) 得分:0.0

史世海:中国古代为官之德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中国古代为官之德 来源:《人民周刊》作者:史世海 在河南省内乡县城中心,有一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中数十副楹联、匾额语言朴实地倡示了古人的“为政为官之念”。其中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短短16个字,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人若为官,既要清正廉洁,从不言贫,做个“廉吏”;又要勤勉为民,从不言苦,当个“勤官”。仰望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的清官良吏群星璀璨。近读《国语·晋语》,其中有个“叔向贺贫”的故事就很发人深思。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名叫叔向的大夫,他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世。有一天,叔向去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韩宣子说:“我韩起(韩宣子名)只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而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于是,叔向便向韩宣子列举了栾武子和郤昭子的例子,说道:“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可是他能弘扬美德,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也归附他,他依靠这点治理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那位郤昭子,他的财富抵得上晋国王室的一半,他的家族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依仗着他的财富和国君的荣宠,在晋国骄横跋扈。可结果他自己被杀,他的宗族也在绛城被灭绝,没有谁来同情他们,就是因为没有德行啊。如今你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你就能建立栾武子那样的德业,所以向你道贺。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为财物不足而发愁,我恐怕吊唁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下拜叩头说:“感谢您的教导。”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试卷——100分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100分 [考试说明]: 1、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在于“德”出了问题。() 正确 错误 2、公务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正确 错误 3、美国在蒋介石战败后的“白皮书”中指出,蒋介石军队其实早已败了,主要败于战术上的思想不统一。() 正确 错误 4、“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正确 错误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 正确 错误 6、毛泽东对蒋介石贪腐形势总结:“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 正确 错误 7、中国古代官德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正确 错误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正确 错误 9、古代清官胡质之子以“清廉而畏人知”著名。 正确 错误 10、反腐工作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 正确

错误 11、道德以()为评价标准。 好坏 真伪 善恶 忠奸 12、为官之本是()。 思想 权力 道德 素质 13、“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出自()。 《中庸》 《大学》 《论语》 《孟子》 14、()被誉为清代“江南第一清官”。 况钟 张伯行 元载 刘瑾 15、“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 2学时 4学时 6学时 8学时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 孟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康熙大帝的德才观。 德者,才之帅者。 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18、“德,国家之基也”,出自()。 《左传》 《管子》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0.0 1、服务人民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 0.0 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包括工勤人员。(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5 3、干部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对德的要求。(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4、“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 2.5 不少于8学时。(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5 5、“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是朱元璋的德才观。(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6、官德的好坏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大方向。(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7、反腐工作已从末端反腐走向源头治贪。(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8、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智慧,重视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2.5 (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9、“授有德者则国安”语出《管子》。(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10、恪尽职守是公务员的天职。(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第2部分:单选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0.0 1、()赴京临行时,作《饯别诗四首》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2.5分) 得分: A 张伯行 B 白居易 C 况钟 D 柳宗元 正确答 案:C 2.5 2、毛泽东曾说,治国就是治吏。(),国之四维。思维不张,国之不国。(2.5分) 得分: A 礼义廉耻 B 忠孝仁爱 C 信义和平 D 礼智信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决定》强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要吸收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总源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领导干部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国传统典籍还

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不知不学党规党纪,无视规制、不讲廉耻,根本不把国法党规当回事,没有戒惧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则、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徒法不足以自行。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中华历史传统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历朝历代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要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要点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一、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涵义和起源 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在古籍中“廉政”一词很少同时出现,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中。“廉”字可见的最初含义是堂屋的侧边,语出《仪礼?乡饮酒》“设席于堂廉东上”。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 廉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使政治廉洁,按照现代政治实践理解,廉政是与贪腐直接对立的一种行为,此外还应当包含勤政务实,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等方面。 决定廉政文化形态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一般来说,只要有公共权力的出现,贪与廉、勤与惰的对立观念,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就必然产生。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同样是随着公共权力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为贪腐行为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贪腐行为出现后,廉洁政治就成为了人们的普遍诉求。在上古五帝时期先民们就有了朦胧的廉政意识,如部落联盟中的首领推举在五帝时期发展到了禅让制,使有德者居于首领之位,此时勤政、节俭、爱民、尚贤的公仆意识随之出现。这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源头。 二、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外延——德治思想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对义利关系的不同认识。古代廉政思想是德治思想的核心,而德治思想则是廉政思想的理论外延。 德治思想就是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廉政思想是古代廉政思想的主流,它包含以民为本、清廉节俭、举贤任能、正己修身等方面。其中以民为本主要体现为重民贵民、爱民仁民和安民保民。西周时期先贤们提出了“敬天保民”、“民惟邦本”的思想观念,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意思是什么?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现代通俗易懂的话语,将中国字的由来形象地描绘出来,从中领悟到字的意境,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点击文字图标阅读内容详情)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

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官德修养

官德修养:致力于“十慎”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一、慎始——谨防“第一次” 人生贵善始,一们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谬。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第一次”,不能断然挡住“第一次”的人屡见不鲜。胡长清、李乘龙等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一步步走向深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握住自己,认认真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警惕了“第一次”,就能累积

成“每一次”,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被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在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 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有的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还有的认为别人恣意腐败尚能逍遥法外,自己捞点蝇头小利,不足挂齿。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又贪一点,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广东省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平时毫不检点,把自家买水果、面包、鸡蛋、油、米等用的几十元、几百元开成发票报销,致使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地将公款贪为己有就是例证。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 三、慎言——谨防口无遮拦 现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干部学习讲稿:中国传统官德(下)

干部学习讲稿:中国传统官德(下) 靳凤林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三、中国传统官德的基本逻辑架构 (三)《大学》八条目与中国传统官德的生成机制 讲到“三明德”以后,《大学》开始讲如何培养人的品行德性,如何修己以安人。它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展开来说,我们就按照这套顺序来研究。 首先,“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一个干部要想了解事物,致知,获得知识,首先得把握事物,格物,要掌握、了解、分析事物的运行规律、运行轨迹,所以是“致知在格物”,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得即物而穷,必须得革各种事物,将它内在的运行规律的道理完全掌握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大学》里边提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儒家认为,人心深处都有天然地具有某种知识,“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天下之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与道理。一个人惟于其理,事物运行的规律、道理还没有完全穷尽,没有完全把握时,“故其知有不尽也”,知识就不是特别完备,特别详备,特别全面。那怎么才能详备全面?“是以大学始教”,在大学刚开始教育人的时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必然让学习的人先对天下的万物的道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想尽办法把它穷尽,了解了。“以求至乎其极”,一旦达到极点,全面把握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致,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一个人久久为功,只要专心致志,一个方面完全把握了,一旦焕然贯通时,那其他万物的道理也会瞬间把握,“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就是这个道理。儒家这一套格物致知的理论,在今天来讲,它就要求一个领导干部怎么样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本领、能力。 荀子有一句话,它说“学者非必为仕”,学者学习并不一定都是为了当官,“而仕者必为学”,但只要当官,必须要认真地来学习。为政,首先要学,因为执政者应当具备基本的领导组织,然后才能是教育引导别人,不能说自己昏昏然,还让别人明白,这不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找不到。只有“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才有可能,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先学习。。《大学》里边讲的慎独,既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使一个人才去有所行动,也不是当领导干部慎独,就是喜欢孤独,有对孤独本身的天然嗜好,不是这两个意思,那慎独的本质是指一个干部能够将敏锐的反思意识深入到内心世界,对自己真实的本性有一种明察秋毫,正视对自己内在情感的微妙征兆,深入而精细的查之,才能够使自己按照内心主体的要求,在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基础上来执行漫长而紧张的自我修养任务。从这种意义上,慎独既是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的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一个人只有做到了慎独的份上,到这种境界,才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从而避免伪善现象的发生,这是《大学篇》讲的诚意。 下面是正心。《大学篇》讲到正心时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一个人在修身的最关键的地方,心要正,因为一个人在心不正的状态下,他评价一个人,看一个人,很难做到公平正义。如果一个人身有所忿的,在特别愤怒的时候,他评价人、做事、作决策不可能做得正确,特别恐惧时也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所好乐,极度喜欢,热爱一件事、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特别忧患、担心、害怕,老担心出事,偏偏就得失,这个背景下也不得其正。所以,一个人的心不在正位上,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他强调修身的核心就在于正其心。《大学》讲的正心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以理导欲,你之所以是人,就因

新形势下更要注重人品官德修养

2010.10 谈心录 人品官德修养,既是世世代代老生常谈的理论问题,又是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广泛深刻的影响,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加强人品官德修养,不仅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军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当今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品官德?结合新形势下部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忠诚。就是忠诚于党,理想信念坚定,始终为党 的事业不懈奋斗,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这既是对军队党员干部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道德品质的“大德”。现在,有些同志不大注意修养这个“大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不是那么忠心耿耿,受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影响,时常对个人的前途出路左顾右盼,老想着在体制外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和更多的实惠。有的甚至当政治上的“两面人”,理想信念动摇,公开场合说得很好听,私下却干一些违反党的宗旨原则、损害党的形象的事。在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上,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叶挺、江竹筠等无数英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事业,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作为军队的党员干部,就是要有这种忠贞不二的崇高精神,不能为了升官发财,叫干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改变。 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甘愿作出牺牲奉献,不能一事当前,只考虑个人、小家庭和本单位的利益。胡主席指出:“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讳言利益,不否认社会成员有个人利益、个人抱 负、个人追求。领导干部也有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正当利益。对领导干部的正当利益,组织上应当考虑、照顾、维护。但是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尤其不能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富起来就感到心理失衡,觉得自己吃了亏,总想着攀比效仿,总琢磨给自己找好后路。要是这样想问题,没有不犯错误的!没有不走到邪路上去的!”作为党员干部,很重要的是热心为基层服务,为官兵 服务,多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 公正。就是为人处世要公道正派,要出以公心, 秉公办事,要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要主持正义,敢于批评纠正歪风邪气,堂堂正正做人。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不能搞庸俗的关系学。特别是处理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如任用干部、选改士官,要严格坚持制度和程序,公平公正,不能搞暗箱操作、私下运作。领导处事不公正,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位人心涣散、部属离心离德。基层官兵有一句话说:“不怕工作吃苦受累,就怕领导处事不公。” 友善。就是对人要友好善良,要与人为善,助人 为乐,成人之美,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欣赏别人。在一起共事,要讲友谊、重感情,和谐相处,团结友善。军队干部,要尊干爱兵,真诚地关心爱护同志和部属,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不能成天算计别人,总想着自己占便宜、捞好处。不能自以为是、逞强好胜,老子天下第一,得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不能看到别人有好事就心生嫉妒,看到别人有毛病却视而不见,等出了大问题又落井下石。古人说“上善若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道德的人应当像水一样柔弱不争、滋润万物,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个性特点,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要强求别人与自己一致,老和别人闹别扭。 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讲实话、报实情、办实 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将 吴昌德 2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