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食物》

第一课一天的食物

一、判断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番茄炒蛋记为一种食物。()

2、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的研究。()

3、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二、给下列食物分类。(填序号)

(1)黄瓜(2)鱼(3)米饭(4)青菜(5)番薯(6)馒头

(7)葡萄(8)四季豆(9)猪肉(10)卷心菜

植物类有:动物类有:

生吃的有:熟吃的有:

三、填空题

1、按照()、()、()的顺序,我们一日三餐吃过许多食物。

2、给这么多的食物分类,可以分为:()和副食。

3、按煮熟还是没煮熟,可以把食物分为()和()。

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食物和()食物。植物类食物又可分为()、()、()、()。动物类食物又可分为()、()、()、()。

四、根据一天所吃的食物,填写下面内容。

等第:日期:

改正:

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一、填空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的支持,人体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

2、食物所获得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5、( )和(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二、问答题

1、我们在平时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答:

2、说说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答:

3、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脂肪?

答:

4、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答:

等第:日期:

改正:

第三课、营养要均衡

一、填空题

1、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必须合理搭配以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

2、合理的()可以保证我们获得(),而食物的()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

3、有些食物经过()后对我们的(),而有的食物生吃()。

4、在食物宝塔中,底部量最大的是()食物,能提供给我们能量。从下往上第二层是()食物,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第三层是()食物,能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二、为了保持身体长期的营养均衡,我们应制定什么样的膳食营搭配原则是?

三、连线题。

油脂类给我们提供能量

奶类和奶制品

豆类和豆制品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鱼虾类、蛋类

蔬菜、水果类和谷物类让我们保持健康

四、写出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营养是否均衡?是否偏食?如何改进?

等第:日期:

改正:

第四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一、填空题

1、有些食物经过()后对我们的(),而有的食物生吃()。

2、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而食物的()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二、判断

1.为了保证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高温加热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所以食物应以生吃为主。()

3、蛋白质和脂肪加热后,变得容易被人体吸收和消化。()

4、生吃食物和熟吃食物各有优势与不足。()

三、简答题

1、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

答:

2、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答:

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各有什么特点?(见课本P50页内容)

答:

等第:日期:

改正:

第五课面包发霉了

一、填空:

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叫()。

2、与其他生物一样,霉菌的生长需要获取()和适宜的()。

3、食物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食用的。

二、判断题

1、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2、食物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就可以吃了。()

4、我们把第一块面包放在干燥、常温的地方,把第二块面包放在潮湿常温的地方,是为了研究水分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三、发霉的食物为什么不能食用?

答:

四、设计一个“温度对面包上霉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方法过程:

(1)

(2)

(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设计一个“潮湿程度不同对面包上霉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方法过程:

(1)

(2)

(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等第:日期:

改正:

第六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一、填空题

1、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 )、( )和( )等条件。

3、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只要达到不让()有生长的()就可以了。

4、观察变质的食物,不要用()直接接触食物。

二、判断题

1、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3、闻变质食物的气味时,要扇闻,并尽量少闻。()

4、用冷冻、晒干、真空包装等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其原因是破坏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三、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

答:

等第:日期:

改正:

第七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一、填空题

1、观察食品()和()可以了解到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2、通过了解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提供了帮助。

3、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食品标签必须标注产品名称、()、()、()、()、()和产品标号等内容。

4、食品包装由于()、()的不同,保质期也会有所不同。

5、“三无食品”是指:生产企业无()、无()、无()。另外,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的商品也应是防范之列。

二、从食品包装上了解到的信息,对我们选择食品有什么意义?

答:

三、一般的食品包装上都有哪些信息?

答:

等第:日期:

改正: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水、看、闻、尝、防止水分蒸发、表面张力、摸、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污染、溶解、河流、没有气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水的浮力、毛细现象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全面认识物体可用的方法:看、闻、尝、摸。 2、水的特征包括: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3、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 4、曹冲称象的原理:水的浮力。 5、探究小草喝水的实验中水面上滴少许油的原因:防止水分蒸发。 6、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 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 和浅层地下水。 8、用粉笔吸墨水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 9、如图所示,水黾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10、把方糖放入水中过一会,方糖不见了,而水变甜了, 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溶解。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当认识我们还不了解的一种新液体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B )。 A. 随便尝 B. 随便闻 C.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D.可以先问问老师或大人 2、对于水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D)。 A.水是透明液体 B.水还可以流动 C.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D.水有固定的形状

3、下面(C)的含水量最大。 A. B. C. D . 4、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B)。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河流 D.地下水 5、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C ) A.塑料 B.铁丝 C.纸巾 D.卵石 6、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D )。 A. B. C. D. 7、容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B) A.木屑 B.洗衣粉 C.沙子 D.面粉 8、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水不溢出的原因是水有(D) A.浮力 B.溶解性 C.压力 D.表面张力 9、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A) A.65% B.85% C.95% D.100%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A) A. 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 洗澡水冲厕所 D. 淘米水浇花 11、下列现象不属于毛细现象的是(C) A.砖地返潮 B.毛巾吸水 C.乒乓球漂浮在水面 D.灯芯吸油 12、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D) A.随手关好水龙头 B.把水接在盆里洗菜 农业污染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用水洗车 鸡蛋 鱼 蔬菜人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苏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任何声音都是由的而产生的。停止,消失。 2、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3、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 4、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5、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7、在有些公共设施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 8、说话声是由产生的,琴声是由产生的,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由产生的。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 1、叩门声是由门扇振动而产生的。() 2、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捂住耳朵紧闭着嘴,以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 3、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噪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6、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 7、不同物质的传递声音的效果不同。() 8、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说话声音大小是()的不同表现,女高音和女低音是()的不同表现。 A、音高 B、振动大小 C、音量 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 3、我们听到打雷声,是()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大地 4、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 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听神经收集声波 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传递振动 鼓膜传送声波 听小骨产生振动 五、看图填空。 cc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单元评估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17分,每小题1分)。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每秒声音振动的次数)。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振动)。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5、音量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6、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鼓膜有(共振(振动))作用。二、判断(6分,每小题1分)。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4、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6、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小题2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 )。 A 铝箔 B 木尺 C 棉线 D 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B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C )。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B ) A可以大声讲话 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无所谓 四、填图(7分)。 五、实验(6分)。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答: 杯子序号 1 2 3 4 声音高低 高较高较低低水量越少,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水量越多,杯子发出的声音越低。 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介质。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声音由耳廓收集,通过耳道传道内部,引起鼓膜振动,由听小骨、耳蜗放大,由听觉神经传到大脑。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 教师准备: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米饭、馒头、苹果、西瓜、土豆、牛奶、鸡肉……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食物吗从这个单元我们将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与我们健康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从调查“一天的食物”来开始对食物的研究吧! (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新课标第一网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 学生汇报。 (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讨论记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炒三丝”算几种食物零食是否要记录喝过的水要不要记录等; (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注意:把每种食物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要求:每样食物写在一张卡片上(每人20张,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编号,便于区分)。 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学生将昨天吃的食物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总。 谈话: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 2、给食物分类 把小组内的记录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 要求: (1)把认为是同一类食物的卡片摆成一竖行贴在展板上。 (2)在这竖行的排头位置,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写上这一竖行食物的类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配合学生在黑板上贴纸条) 对于这样的分类,你们认同吗(配合学生调整黑板上的卡片) (3) 你们还有怎么划分类别的方法(展示不同分类方法的贴板) 按喜欢吃的分类; 按味道分类;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试题-第三单元教科版有答案

《食物》 一、填空 1、人们为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通常有用的方法有晒干、冷冻、腌制、真空包装等。 2、食物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蛋白质_、_脂肪__、_糖类_、__维生素_和矿物质___以及水。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_ 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_ 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食物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如:生食有苹果、梨等;熟食有 __鸡肉_、_马铃薯__等。 5、食品包装袋上一般包含的信息有保质期、生产日期、配料等。 6、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该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__淀粉___。 7、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营养全面均衡,才能使身体健康。 8、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9、面包的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10、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用冷冻、晒干、腌制、真空包装等方法,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 11、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生产日期、配料、_营养成分__、贮存___方法以后,我们的饮食就不再是的,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为我们营养提供了帮助。 12、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13、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____植物类___类食物和__动物类___类食物。14、食物在_潮湿__和__较高温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3、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来描述。 二、哪种材料硬 5、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6、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7、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8、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9、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常见的金属有金、银、铜、铁、铝、铅、锌等。 10、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 (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气泡图] 11、铝的易拉罐可以进行回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答:延展性。 三、比较韧性 1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3、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1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吸水)、(不易传热性)、(耐 磨)、(耐腐蚀性)、(质轻)、(可重复利用性)等。[气泡图] 15、生活中塑料制品有许多,如:雨衣、雨伞、勺子、叉子、筷子、 塑料袋、饮料瓶、矿泉水瓶、电源插座、油壶、排水管等。 16、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如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都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17、认识循环利用的标志。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时要注意循环利用标志,将塑料制品进行 回收再利用。 四、它们吸水吗 18、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9、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20、纸的特性:①纸是由纤维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②能写字。③能折叠。 ④易撕开。⑤吸水性强。 21、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所用的纸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相同点:①都是由纤维构成的,②纤维之间都有空隙。 不同点:①薄厚不同。②疏密程度不同。 ③光滑程度不同。④纤维长短不同。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2分) 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把食物分成()食物和()食物。 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的支持。 3.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 ()()()和()以及()。 4.()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 的身体可以存储大量的()和()。 5.()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 分。 6.()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 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7.我们可以通过()和()的方法辨别食物 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8.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 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9.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二、判断。(10分) 1.食物都必须吃熟的,不能吃生的。() 2.有人说多吃含脂肪的食物会发胖,所以我们不能吃含脂肪的食物。 () 3.不同食物的保存日期都各不相同。()

4.为了使自己获取膳食营养,我只吃喜欢的食物。() 5.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 渍。() 7.所有的食物必须经过烹饪才能食用,否则会影响健 康。() 8.凡是密封包装的食品不管放置多长的时间都能 吃。()9.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 10.生吃能减少食物营养的损失,所以我们应以生吃为 主。() 三、选择。(10分) 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鸡蛋 b、米饭 c、肥肉 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是()。 a、食物名称 b、食物价格 c、食物保质期 3.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4.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黄瓜 b、梨 c、猪肉 5.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是()。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集中话题 1.放录音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 鸣声欢呼声打雷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板书] 学生的汇报 师:你能将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分为两类吗? [板书] 人为自然 2.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将方法做出来。 3.身体发声 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知道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发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声音的作用是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探索和调查 研究声音的产生 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 2.师:把你的预测写在纸上。[板书学生的回答] 3.师: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些活动。[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 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这张记录。 A.橡皮筋 (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B.钢尺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C.音叉(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活动内容同上 A.鼓、鼓槌、绿豆 B.(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C.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师: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 [小镲和喉咙的实验] 学生汇报(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 学生的预测应该是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他们会把发声发放误当成声音产生的原因,比如:摩擦碰撞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有很大难度。所以这一环节分成了三个部分由浅入深来让学生接受。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动”,第一组材料在发声时,学生可以看见物体产生了明显的振动;第二组材料发声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推出发声物体在振动,这是通过间接观察法来观察的。最后是通过反证让学生知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回顾和解释 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资料

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0课周围的生物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非生物。如石头、沙子、水等。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生物。如:动物、植物、细菌等。 2、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三四多万种。 3、生物的四大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新陈代谢、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4、向日葵一直跟着太阳转,说明它具有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 5、小鸡用下蛋的方法来繁衍,而小猫用生小猫的方式来繁殖。 6、给树苗浇水,树苗长出绿叶,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7、现在有的机器人能够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可是由于它不能生长发育、不能繁殖后代、不能新陈代谢,所以它仍然不属于生物。 第11课种茄子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 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卡、拍照等。 4、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有农家肥、化肥等。 5在播种之前,我们要做松土、浇水、浸种这三项准备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发芽率。 6、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时候,要观察的项目有植物高度、花蕾数目、花的特点等,同时还要注明观察的人员、观察的时间。 7、播种时,大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1~2粒,小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2~3粒,同时注意不要种的太深。 8、间苗就是在每个坑里长出来的植物中选择一株最健壮的留下来,将其他的都拔掉。 第12课植物的生长 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给植物适量地浇水、施肥,让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会使植物长得更好。 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 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莴笋和萝卜。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是用根吸收的,靠叶子把体内的水分蒸发掉。 6、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苹果树生长在北方,仙人掌生长在沙漠,莲生长在池塘 第13课养小鸡 1、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报告等 2、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粪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3、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坚持连续观察和仔细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科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2、常 降来测量温度的。 1-3、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组成的。 1-4、体 于超过(45℃)的水温就会感觉到烫。对低于(20℃)的水温 就会感觉凉或冷。 2-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降温下降的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水的温度不会无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与周围空气的温度时,就不再下降了。 2-3、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1、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画成维恩图) 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温度低、很光滑、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 水液体、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3-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是温度的变化(下降)使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3、在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里加食盐的目的是:食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 4-1、冰块融化实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紧靠烧杯外侧的温度下降了。 4-2、我们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1、装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但它的形成又与冰有关系。 6-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 6-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到。 6-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都会使水蒸气蒸发加快。 6-4、再加满热水的小杯子外套上大杯子,发现:大烧杯内有小水珠。这是因为: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6-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判断物体是否()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的物体,只有()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他的最好成绩是()。 9、()就是常说的(),可以用()内通过的()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以外,还强调()。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和()。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拉力(),走得越快。 18、可按照()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 20、摆的快慢与()有关系,(),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的。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

姓名:_________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 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用同样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大音叉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3、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物体,轻轻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弱,重重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强。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7、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例如锣面虽然停止敲击,但是锣面还在振动,)。 8、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 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字母dB表示。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用字母Hz表示。它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1、小常识: ①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②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如:橡皮筋)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③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④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⑤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 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试验一: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的预测:尺子伸出越长,音高可能越低,越短音高可能越高。 实验过程: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2 .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比如: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叫声; ④装修房子的电锯声 ⑤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⑦半夜邻居家里的电视机传来的声音; ⑧马路上机动车的声音 ⑨音乐课上,老师用收音机播放中国名曲《二泉映月》的声音。 以上声音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乐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 噪音对人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损伤我们的听力。 5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6 .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声音是以(______)的方式向(______)传播的。 7 .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

8 . ________ 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____对人造成危害。 9 . 声音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 10 .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__________的快慢有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当物体慢慢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 11 . 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短影响的是声音的________,拨动尺子力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_________。 12 . 土电话游戏中,小朋友的声带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说话声,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并使它们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这些物质传到听的小朋友的耳朵里的。 13 . 人耳分为外耳、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实验题 14 . 某班同学要做“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1)研究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 (2)下面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填写下表。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 4厘米 8厘米较高 12厘米较慢 16厘米 注:振动的快慢用“快”“较快”“慢”“较慢”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高”“较高”“低”“较低’’表示。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声音 一、填空题。 1. 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 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2.在水槽里盛有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发现水面产生波动。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声。 5.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器官,它是声带,它在喉咙。 6.声音产生的条件:发声物体、受力、物体振动。 3. 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高,物体所受的力度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量。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用同一力度击打大小不同的铁钉和音叉,发现,大铁钉、大音叉声音低,小铁钉、小音叉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声音强。 3.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杯子里的水越少,声音越高。 4.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拉得松,声音低,橡皮筋拉得紧,声音高。 5. 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越粗越长,声音越低,物体越细越短,声音越高。 6. 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 7.男性的身带比女性的身带长,所以男性的声音比女性的声音低。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温度计 1.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要根据不同测量 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 1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 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记录。 3、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和;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类食物和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和。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以及。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的主要成分,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 6、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和。 7、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8、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种营养的支持。 9、含有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10、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11、为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等食物,同时还要吃等食物。 12、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13、食物中的和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n吸收;生的食物会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不会被破坏。 14、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和的生长环境。 15、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的。 16、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如、等。 17、食物在和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日常生活中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等。 18、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不要接触食物,观察完毕后要用洗手,使用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 19、一般食品的包装种类有、、和等。 20、一般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有、、、、、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判断 1、()小欣早晚各喝了一盒牛奶,他应当分别把它们记录下来。 2、()小丽中午吃了“木耳炒肉片”,她应当把这道菜里面的所有食物都记录下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完整版)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题 1、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就是频率)。 3、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音叉的高低不变,强弱改变。重击时声音强,轻敲时声音弱。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流水声就是水振动,风声就是空气振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所以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管,(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嘴吹水量不同的玻璃管,(空气越少声音越高),(空气越多声音越低) 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振动的物体究竟是哪一个。 10、一般短的、小的、紧的、少的、细的等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1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速度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四种材料传声效果从低到高依次是(尼龙绳、棉线、铝箔、木尺)。 14、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5、地震时,当人被埋在下面,可以怎么办?为什么? 答:如果附近有金属类物体,我们可以敲击金属物,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好。 16、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通话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7、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8.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很近的大声的对着我们耳朵喊叫。当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大嘴巴。 1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儿童和成年人的耳朵都可以会出现问题。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20.污水、废气、噪音是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们周围的噪音有(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如课堂、图书馆、医院、公交车等。 2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

【精品文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而()和()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2、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振动得越()。 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5、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6、当发声强时,鼓膜振动();发声弱时,鼓膜振动()。 7、音量的单位是();音高的单位是()。 8、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9、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掉振动的( )。 10、声音强弱可以用()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1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12、嘈杂刺耳的噪音使人(),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人 ()。

13、填图。 ( ) ( ) ( ) ( ) ( ) ( ) ( ) 二、判断题: 1、振动就是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2、耳、眼是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器官,我们不需要呵护它。() 3、声音过高或过强都不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可以用来调试人的声音和洌试人的音高。 ( ) 6、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7、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 能传播声音的。() 8、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9、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 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10、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2、物体受力就能产生声音。() 13、人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 三、选择题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试管 D、盛1/4管水的试管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高 3、怎样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 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用力搓橡皮筋 4、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D、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现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