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章数据库基础概述

第1章数据库基础概述

第1章数据库基础概述
第1章数据库基础概述

第1章数据库基础概述

学习目标

在本章中将学习:

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l Visual FoxPro6.0的开发环境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处理即数据处理是目前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数据库技术就是作为数据处理中的一门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数据库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商业财贸等传统行业,并且进一步应用到情报检索、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

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一、信息与数据

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

数据(Data)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被识别的物理符号,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可以说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某人的身高165cm,年龄20岁,其中165cm、20岁都是数据。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是通过数据来表示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使其具有知识性并对人类活动产生决策作用,从而形成信息。从计算机的角度看,数据泛指那些可以被计算机接受并能够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总之,信息是有用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这里数据的概念比较宽泛,除数值、文字外,还包括图形、动画、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数据。

毫无疑问,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数据和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新时代的信息大爆炸,我们也就需要更强有力的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技术。

二、数据处理

所谓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计算、加工、检索和传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处理的目的一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提取对人们有用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二是为了借助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的数据,以使人们能够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数据的收集。将现场记录下来的原始数据送到数据处理部门,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检验。

(2)为了使数据能够为计算机所处理,必须对数据进行转换和代码化。

(3)分析数据的逻辑结构,便于用某种方法安排和存储数据,使得计算机处理数据更快捷,数据占用的空间更少。

(4)将整理后的数据,按照规定好的格式输入计算机中。

(5)数据处理。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需要的操作,如分类、排序、汇总、统计。

(6)将数据处理结果按用户要求的形式输出。

(7)最后是数据的存储。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或处理后的结果数据进行存储。这时用户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

三、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系统管理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计算机刚诞生不久,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这一时期没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只有卡片、磁带等,此外也没有操作系统和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程序设计人员需要对所处理的数据作专门的定义,并需要对数据的存取及输入、输出的方式作具体的安排,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结合紧密,每次处理一批数据,都要特地为这批数据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工作量相当大;

程序与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程序中不能被共享。因此,各应用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

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人工管理阶段程序和数据的对应关系图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很快人类就抛弃了这种数据管理方式,进入文件系统阶段。这一时期硬件出出了大容量外存储器如磁盘、磁鼓等,软件上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把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这种数据文件可以及脱离程序而独立存在,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增、删、改的操作。文件系统是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之间的一个接口,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对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数据文件仍高度依赖于其对应的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和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图1-2文件管理阶段程序和数据的对应关系图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性能得到提高,出现了大容量磁盘。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数据库这样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系统管理方式对所有的数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构成一个数据仓库,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要求,供不同用户共享。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共享性高,因此冗余度小,具有一定的程序与数据间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

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微型计算机上也配置了经过简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使数据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图1-3 数据库管理阶段程序和数据的对应关系图

1.1.2 基本术语

一、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的英文为“Database ”,简称DB,其中Data 是数据的意思,Base 是基地、基础的意思,可以通俗地理解数据库为存储数据的仓库。它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如磁盘、磁带)上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既反映了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又反映了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户用于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DBMS 主要具有数据库的定义、操作、运行控制和维护等功能,并提供了数据的安全性检查和完整性约束控制,以方便用户对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

三、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数据库系统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各类人员(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图1-4数据库系统层次关系图

四、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简称DBAS)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用户为了解决某一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而利用数据库系统开发的软件系统。

五、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

数据库管理员是负责数据库全面维护、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系统工作人员。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存放的,这种逻辑结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决定的。只有按一定结构组织和存放的数据,才便于对它们实现有效的管理。这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 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数据库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同时易于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数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怎样存储是由DBMS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4. 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数据。为此,DBMS必须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和损坏。每个用户只能按被授权方式对数据进行使用和处理。

(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是对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进行检查。

(3)并发控制

当多个并发用户进程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或使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1.2 数据模型

人们常用模型来刻画和表述现实世界中的实际事物,而数据模型则是用来反映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的。任何一个数据库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1.2.1 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在介绍数据模型之前,我们先来考察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在信息世界中,我们将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例如—个学生、一本书、一台计算机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例如一次考试、一场比赛等。

实体的特性称之为属性。例如,关于学生实体可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属

性来描述。

实体之间的关联称为联系,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

数据库系统中研究的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归结为以下3种类型:

(1)一对一联系

如果—个学校只有—个校长,而这个校长也只是这个学校的校长,那么学校和校长之间就存在着一对一的联系,记为1:1。

(2)一对多联系

如果一个学校有多个教师,而这些教师都只属于这个学校,那么这个学校与这些教师之间就存在着一对多的联系,记为1:M。一对多的联系是最普遍的联系,也可以将一对一的联系看作是一对多联系的特殊情况。

(3)多对多联系

如果一个学校有多个教师,而一个教师又属于多个学校,那么学校和教师之间就存在着多对多的联系,记为M:M。多对多联系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对多联系分解为几个一对多的联系来处理。

1.2.2 数据模型

目前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一、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采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各数据记录之间的关系。

以一所大学为例来说,学校分为几个学院,每个学院又有若干系,每个系又有若干班,如此形成一棵倒置的树,如图1-5所示。

层次模型需满足以下条件:

l有且仅有—个根节点,其层次最高。

l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l同层次的节点之间没有联系。

层次结构模型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层次清晰,向下寻找数据容易,并且易于实现。适宜描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数据关系,但不能直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而它的缺点是:寻找非直系的节点非常麻烦,必须通过多个父节点由下而上,再往下方寻找,搜寻的效率很差。

图1-5层次模型举例

二、网状模型

满足以下条件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l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节点。

l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节点。

网状型结构比层次型结构更有弹性,允许子结点有多个父结点,并且子结点之间的关系较接近、联系很容易。但其缺点是路径太多,当加入或删除数据时,牵动的相关数据很多,不易维护与重建。因此,此结构适用于稳定的数据库,但并不适合于动态性数据库,因为其数据常常变更,会造成更新的困难。

图1-6 网状模型举例

三、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如表1-1所示的学生信息表。

表1-1 学生信息表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专业

20080001 李钢17 男计算机应用

20080002 罗飞19 男生物工程

20080003 张明18 女行政管理

20080004 王雷20 男行政管理

关系模型中的数据以二维表的形式出现,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的,结构简单清晰,易于操作和管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速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的优点:

l表格式的关系较易于建立数据库,使用者易于理解这种关系。

l层次型与网状型结构容易转换成表格式结构,因此可视其为万能型的结构。

l选择表格中的字段比较容易,连接表格的字段也很容易,因此新关系的建立易于实现。

l搜寻速度较快,表格式的搜寻比线性结构更容易,所以较易于修改。

1.3 关系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用关系模型构成的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数据表组成,各数据表之间可建立相互联系。

图1-7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由3个数据表组成,各个表之间通过公共属性联系起来。如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与学生选课成绩表assign通过“学号”建立联系。

图1-7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三个表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被分散到不同的数据表中,以便使每一个表中的数据只记录一次,从而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减少数据冗余。

1.3.1 关系术语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表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也叫字段),表的每一行为一个元组(也称记录),如表1-1所示。在Visual FoxPro中,一个关系对应于一个表文件,其扩展名为.dbf,一个元组对应于表中一条记录。

2.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其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如学生选课表的关系模式为:学生选课表(学号,课程号,学分,成绩)

3.属性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称为属性,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属性名,属性值则是各个元组属性的取值。在Visual FoxPro中,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属性名就是字段名,属性值就是每个记录的字段值。

4.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5.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

关键字是关系中能唯一标识表中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的组合。一个关系中可能有多个这样的字段或字段组合能够成为关键字,这些都称为候选关键字。

6.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在候选关键字中选定一个作为关键字,称为该关系的主关键字,关系中主关键字是唯一的。如果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字段或字段组合不是本关系的关键字,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称为外部关键字。

1.3.2 关系的性质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关系必须规范化,规范化的关系具有以下性质:

1.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再分的。

2.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即不能出现相同的列。

3.关系中同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4.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组(记录),即不能出现相同的行。

5.同一个关系中属性的顺序、元组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即一个关系中任意两行或任意两列互换,不影响数据的实际意义。

1.3.3 关系运算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据理论基础上的,关系可以进行并、交、差等集合运算,另外还有专门的关系运算,即:选择、投影、连接。

1.选择

选择操作是指从关系中选出那些满足条件的记录,即从二维表的行中查找记录。例如,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找出籍贯是江西的学生,就是选择操作。

2.投影

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选出所需的若干字段,即从二维表的列中选择字段。例如,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找出所有同学的学号、姓名等,就是投影操作。

3.连接

连接是将两个关系横向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记录。

1.4 Visual FoxPro系统简介

Microsoft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Visual FoxPro6.0简体中文版是一个适用于PC机的32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可以用于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新增、修改与删除,报表和标签的制作,数据查询等功能,甚至可让用户快速开发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它具有标准的Windows程序界面,更提供了易学易用的设计器(Designer)、向导(Wizard)、生成器(Building),容易学习和掌握,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其后,Microsoft公司又陆续推出了7.0版、8.0版直至现在的9.0版,增强了网络处理功能、COM组件功能等,本书主要介绍Visual FoxPro8.0中文版的使用,以后均简称为VFP。

1.4.1 VFP的安装

一、最低运行环境

(1)486DX/66MHZ或更高的处理器。

(2)16M以上内存。

(3)硬盘空间:典型安装需要85MB,最大安装需要90MB。

(4)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鼠标、光驱。

(5)操作系统:Windows98以上。

二、安装步骤

(1)将Visual FoxPro系统安装光盘插入光驱。

(2)打开光盘,找到setup.exe文件,双击该文件运行安装向导。

(3)按安装向导的提示,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接受用户协议和选择安装位置;

(4)设定完成后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直到安装完毕。

(5)安装完成后,在开始->程序会出现启动菜单,在桌面上会产生快捷方式,图标为。

1.4.2 Visual FoxPro的启动和退出

一、VFP的启动

VFP程序的启动与一般应用程序的启动类似,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系统的“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FoxPro8.0启动。见图1-8。

图1-8从开始菜单启动VFP程序

(2)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Visual FoxPro8.0”快捷方式图标,一般程序安装时会自动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除非你安装时刻意不建立快捷方式。

(3)找到VFP的安装目录,直接双击VFP8.exe启动。

进入VFP系统,可看到VFP应用程序与通用的WINDOWS窗口一样,包括窗口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主窗口、状态栏等,不同的是VFP多了一个命令窗口,如图1-9所示。

图1-9 VFP主窗口

二、退出VFP

退出VFP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一般通用的Windows窗口关闭方法,如单击VFP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选择系统控制菜单的关闭按钮等。

方法二:选择“文件->退出”命令。

方法三: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QUIT”,按回车键执行即可退出VFP。

1.4.3 Visual FoxPro系统环境的配置

一、系统环境的概念

系统环境是指VFP的外观和行为,它决定了VFP系统的操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VFP系统启动时,系统会自动用默认值来设置系统环境,如窗口界面的布局、应用程序的默认目录、日期时间的显示方式等,需要的时候,用户可以更改系统的配置,定制自己的系统环境。

系统环境的设置包括主窗口、默认目录、项目、编辑器、调试器及表单工具栏选项、临时文件存储、播放字段对应的控件和其他选项等内容。

(3)选择“默认目录”,单击“修改”按钮,打开“更改文件位置”对话框,如图1-11所示。

图1-11“更改文件位置”对话框

(4)选定“使用(U)默认目录”复选框,在文本框内输入“E:\VFP实例”,或单击文本框右边的按钮,打开“选择目录”对话框,选择E盘的“VFP实例”目录,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选项”对

话框。如图1-12和图1-13所示。

图1-12“选择目录”对话框

图1-13“更改文件位置”对话框

(5)单击“设置为默认值”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则默认工作目录设置完毕,此设置保存在Windows注册表中。以后每次启动VFP时此目录都是系统默认的目录,直到再次设置默认目录。

在命令窗口以下命令,逐条执行。

命令序列:

SET STRICTDATE TO 1 &&设置日期格式为严格的日期,这是系统默认设置。

SET CENTURY on &&设置显示日期时需显示年份

SET MARK to "-" &&设置日期分隔符为“-”号

”按钮或选择菜单“窗口->命令”,即可隐藏命令窗口;选择菜单“窗口->命令窗口”可重新打开命令窗口,如图1-14所示。

图1-14窗口菜单

程序执行方式是把多条命令编成特定的命令序列,存入程序文件中,程序文件以扩展名.PRG的文件类型保存。通过运行该程序,系统就可自动连续地执行一系列命令,从而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DO <程序文件名>”,就可调用程序文件,系统将自动执行这一文件,将用户烦琐的介入减到最少。

程序执行方式运行效率高,可以重复执行。编这个程序文件的人要熟悉VFP的命令系统,但是执行这个程序文件的人只要会用“DO <程序文件名>”即可,非常方便。

三、VFP命令语法规则

VFP系统提供了一系列命令和函数,书写这些命令和函数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1.符号约定

为了便于说明,在命令书写规则中使用了一些符号,下表列出了符号约定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1-2命令语法中的符号约定表

符号意义

< > 必须提供一个特定的类型的值,以满足尖括号内项

的要求

[ ] 方括号内的项是可以选择的

|在其中可选择一项

表1-3 VFP提供的生成器

你想做什么请参阅

生成组合框组合框生成器

生成命令按钮组命令按钮组生成器

生成编辑框编辑框生成器

生成表单表单生成器

生成表格表格生成器

生成列表框列表框生成器

生成选项按钮组选项按钮组生成器

生成文本框文本框生成器

格式化控件组自动格式生成器

在数据库表间创建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生成器

1.5.3 设计器

利用“项目管理器”,可以快速访问VFP的各种设计器。这些工具使得创建表、表单、数据库、查询和报表来管理数据变得轻而易举。除了利用“项目管理器”,使用设计器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下表说明了为完成不同的任务所使用的设计器,如表1-4所示。

表1-4 VFP提供的设计器

你想做什么请参阅

建立表结构表设计器

创建数据库数据库设计器

设计表单表单设计器

设计菜单菜单设计器

设计报表报表设计器

1.6 项目管理器

在使用VFP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往往会产生大量各种类型的文件,有时开发者自己都不清楚有些什么文件了,会给开发工作和今后的系统维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VFP引入了项目管理器来管理这些文件。

项目管理器顾名思义是“项目”的管理工具,这里所说的“项目”是相关文件、数据、文档和VFP 对象的集合,项目文件的扩展名为PJX。

VFP中的项目管理器提供了简便的、可视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表、数据库、表单、报表、查询和其它一切文件,如图1-15所示。

图1-15项目管理器界面图

项目管理器为程序开发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平台,一是提供了简便的、可视化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表、数据库、表单、报表、查询和其他一切文件,通过单击鼠标就能实现对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二是在项目管理器中可以将应用系统编译成一个扩展名为APP的应用文件或EXE的可执行文件。

1.6.1 创建项目文件

【例1-5】创建一个项目文件“学生成绩管理.PJX”。

操作步骤: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则可打开“新建”对话框,如图1-16所示。

图1-16 “新建”各类文件对话框

(2)选定“项目”单选按钮,然后单击“新建文件”,弹出“创建”对话框,如图1-17、图1-18所示。

图1-17“创建”对话框(一)

(3)在“项目文件”文本框中输入新项目的名称“学生成绩管理”,在“保存在”中选择新项目的文件夹,例如“E:\学生成绩管理”,单击“保存”。

图1-18“创建”项目对话框(二)

(5)此时一个空的项目文件已建立。单击关闭按钮关闭项目管理器对话框。

1.6.2 项目管理器操作

项目管理器包含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和其他六个选项卡,“全部”下面包含所有的文件,其他选项卡下管理不同类型的文件。若要处理项目中某一特定类型的文件或对象,可选择相应的选项卡。

一、“数据”选项卡

在建立表和数据库,以及创建查询、视图时,所要处理的主要是“数据”选项卡中的内容。“项目管理器”中的“数据”选项卡包含了一个项目中的所有数据:数据库、自由表、查询和视图。如图1-19所示。

图1-19 项目管理器中的数据选项卡界面图

二、文档选项卡

“文档”选项卡中包含了处理数据时所用的全部文档:输入和查看数据所用的表单,以及打印表和查

询结果所用的报表及标签。如图1-20所示。

图1-20 项目管理器中的文档选项卡界面图

1.表单

用于显示和编辑表的内容,可以用“表单设计器”创建表单。

2.报表

报表是一种文件,它告诉VFP如何设置查询,来从表中提取结果,以及如何将它们打印出来。可以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3.标签

标签是打印在专用纸上的带有特殊格式的报表。

三、其余选项卡

如“类”、“代码”及“其他”,主要用于为最终用户创建应用程序。

四、项目管理器中的命令按钮

项目管理器中的每个选项卡右方都包含几个命令按钮,这些按钮会根据选取的文件而改变,显示出可以使用的按钮,无法使用的按钮显示灰色而无法选取。在使用这些命令之前,要先在左方选取需要的文件类型。项目管理器中的命令按钮如表1-5所示。

表1-5项目管理器中的命令按钮

按钮名称按钮功能

新建创建一个新文件或对象。新文件或对象的类型与当前选定项的类型相同。

添加把已有的文件添加到项目中。

修改在合适的设计器中打开选定项。

浏览在“浏览”窗口中打开一个表。仅当选定一个表时可用。

关闭关闭一个打开的数据库。仅当选定一个表时可用。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已关闭,

此按钮变为“打开”。

打开打开一个数据库。且仅当选定一个表时可用。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已打开,此

按钮变为“关闭”。

移去从项目中移去选定文件或对象。

连编连编一个项目或应用程序,还可以连编可执行文件或自动服务程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