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题13 空气 氧气 水

课题13 空气 氧气 水

课题13 空气  氧气  水
课题13 空气  氧气  水

课题13 空气氧气水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组成的发现者——法国拉瓦锡;

2.初步学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知道空气的组成;

3.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一些重要用途;

4.认识到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5.掌握氧气的性质.制法与用途;

6.知道水的组成.水的净化过程,水资源危机及其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课前延伸

1、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组成的结论。

2、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大约、、、

、。稀有气体包括。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分为两大类。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主要来和工厂的。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4.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工业用的氧气,一般存放在色的钢瓶中。

5.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

碳、

硫、

磷、

铁、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在瓶底装水或铺沙的原因:。

6.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主要分为以下8步,请你按操作顺序写出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3)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用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片倒立在水槽内;(5)给试管加热;(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7)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8)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药品有、、。化学方程式、、。

9.实验室制取氢气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导气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

10.推断:A 、B 、C 为三种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且A 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问:

(1)写出A 、B 、C 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 。

课内探究

导入新课:

空气氧气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课堂探究:

探究一、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

,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存在: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方法:分离液态气

原理:利用液态氨和液态氧的沸点不424422KMnO K MnO MnO O =++↑232223MnO KClO KCl O =+↑

2222222MnO H O H O O =+↑

性质 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炼钢等

化学性与非金属的反应 与金属的反应

与有机物的反应 2222225+O 4+5O 2C O CO S SO P P O +===点燃点燃点燃23423222M O Fe O Fe O Mg O g +=+=点燃点燃422235222CH +2+2H O C H OH+32+3H O O CO O CO →→点燃点燃氮气、稀有气体等

气 氧 气

一、空气

1.空气组成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质量分数是: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 94% 二氧化碳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0. 03%

3.空气的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4.空气受到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温室效应”,引发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

5.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等。

二、氧气

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

探究二、水、氢气

一.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2 H2O通电2 H2↑+ O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二、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⒈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

⑶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⒉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

三、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四、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或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⑵蒸馏

五、制取蒸馏水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P57,图3-21和图3-22,

实验讨论: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⒊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六、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⑶化学反应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⒊蘸取:用于蘸取少量液体。如蘸试液滴在试纸上。

⒋转移:将药品转移到指定的容器。

七、爱护水资源

⒈爱护水资源的措施:a、节约用水 b、防止水体污染

⑴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⒉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⑵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⑶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⑸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八、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 H2+ O点燃2 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化学方程式:H2+ CuO△Cu + 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反馈训练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区别空气和氧气,最好使用( )

A.燃着的木条

B.澄清的石灰水

C.液化的方法

D.带火星的木条

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自燃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做燃料

4. 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滥用化肥

D.喷洒农药

5.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主要原因是( )

A.常温下密度很小

B.是无污染的新能源,但易引起爆炸

C.用水电解得到氢气,资源丰富,但成本太高

D.常温下稳定,需点燃或加热才能参加反应

6.下列用途中利用氢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

B.冶炼金属

C.充灌探空气球

D.合成盐酸

7.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8.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9.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一般说来,空气中O2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中,既有消耗O2的过程,也有产生O2的过程.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

(1)消耗O2:____ (2)产生O2:____ 11.实验室制取O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设计: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品③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⑦熄灭酒精灯⑧

将导管移出水面.

a.问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有误?__ __

b.若有错误,请你将正确操作顺序写出来(按序号排列)__ __,

c.若最后两步操作顺序错了,会有什么后果?____.

12.实验室为了得到纯净的氧气和氢气,在这两种气体的制取过程中,有两项操作是完全相同的是(1)__ __,(2)__ __.

13.写出将锌粒、镁条、铁片分别投入到稀硫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

14.在清洗盛放过浓硫酸的铁槽时应严禁烟火,为什么?

课后提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 气 中 的 成 分 实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装置图注意点 a、可燃物要求:足量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操作要求: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d、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 体积 e、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选择的药品应具备的条件:a、能在空气中燃烧;b、在空气中燃烧时只与氧气反应, 不消耗空气中其他气体;c、燃烧后只产生固体或产生的气体可以被水或者气体溶液吸收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概念分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注意: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空气污(1)空气污染源: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 (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NO、NO2)和二氧化硫SO2等。

课题3制取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具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演示] 实验2-5 (一)、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制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 (二)、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演示]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 察木条是否复燃?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现象: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自身化学性质不变。 [分析] 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提示: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提问] 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课题3制取氧气的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探究分解H2O2制氧气反应中MnO2作用 (第二课时)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郭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装置的合理性,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情感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识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讨论归纳法→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五、教具准备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酒精灯、火柴、药匙、试管夹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探究分解H2O2制氧气反应中MnO2作用[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那么你们知道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物质?学生:有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那么在这几种方法中都有一种物质为二氧化锰,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它的作用又是什么?从而导入本节新课题。 [板书] 课题3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用课件呈现]实验内容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实验现象]

氧气和空气及空气知识点及练习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放出大量的热,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1、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而缓慢氧化不发光,另外两个发光。 全国中考化学试题(空气、氧气) 1.反应中,没有黑色物质生成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加热氯酸钾 D.加热高锰酸钾

课题3 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分解反应,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重点、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的示范。 2.催化剂的概念是教学难点。(非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 【引入】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氧气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有时,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很高,我们经常需要较纯的氧气。那么,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呢?本节课中,我们将简单介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板书】 第三节 氧气的制法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空气 空气 除去二氧化碳 干燥 氮气 液态空气 降温 加压 液态氧 升温-183℃ 氧气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是把氧气加压到1.5×107Pa,并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氮气贮存在黑色的钢瓶中) 原理:利用空气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物理性质),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氧气分离出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过氧化氢分解: 【实验2-5】 实验现象结论解释 (1)在试管中加入5mL 5% 的H2O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缓 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2)在试管中加入5mL 5% 的H2O2溶液,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 否复燃?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在加热时能分 解出氧气 (3)向盛有5mL 5% 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木条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 化锰时能分解出氧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1.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l/5的结论外,还可推导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拨”)的结论. (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2.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知道: 铜丝+氧气氧化铜 因此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充有20mL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这是因为.(2)在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3.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 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习题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练 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制取氧气》测试题 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 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 器:(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2、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下同)。 (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 的装置是(填序 号)。 (3)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是。 4、下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 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3)将B 、C 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5、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 (1)写出D 装置中a 的仪器名称; (2)用双氧水(H 2O 2)溶液和MnO 2作用制取氧气(包括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6、制取氧气的途径很多。如:A .电解水B .分离空气C .加热高锰酸钾D .分解过氧化氢E . (1)相信你在E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左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左图: A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B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 ”或“b ”)端导入。 7、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 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文字表达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来制得。其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槽。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①④⑤⑥⑦ C .④②①③⑤⑦⑥ D .④①②⑤③⑦⑥ 四基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 (2)反应原理: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操作步骤: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收集方法:①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 (5)检验方法:________.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解题思路与训练] 空气、氧气、水

第7讲空气、氧气、水 【知识要点】 1.空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低温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非金属和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也能跟多种有机化合物反应最终生成CO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①氧气能跟许多非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如: 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4P+5O2点燃2P2O5 ③氧气能跟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氧化物,如; 4Al+3O2==2Al2O3 3Fe+2 O2点燃Fe3O4 ⑤氧气能跟多种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CO2和H2O,如; CH4+2O2点燃CO2+2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氧气的用途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 3.氮气 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氮气有广泛用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

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4.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5.水的组成及其净化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等。 (2)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Ca2+、Mg2+的水叫做软水。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通过煮沸、添加沉淀剂等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天然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根据污水的来源和用途的不同,可综合运用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如明矾、活性炭等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添加相应的沉淀剂后过滤,可除去污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通过蒸馏可获得比较纯净的水。 【试题精析】 1.(2015年广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分析: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和杂质各占0.03%,因此,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A项正确,B项错误;空气主要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PM2.5含量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C项错误;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A 2.(2011年广州)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分析:生活中的缓慢氧化是空气中的O2参与的不用点燃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A选项不正确。空气中的CO2虽然可使雨水偏酸性,但CO2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是空气中SO2、NO2增多,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而形成的,B选项不正确。空气中的N2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C选项正确。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课题三氧气

课题三氧气(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 气 课题三氧气(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本单元课题二《氧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和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及工业氧气的制取等,第二部分(第二课时)是活动与 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2、教学思路与设计 (1)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6]和添加实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入 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然后通过对比、比较,得出催化 剂的概念,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大致了解催化剂概念, 把握催化剂概念中的关键词:“改变”、“化学性质和质量”、“化学反应前后”等,了解催化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内容:催化剂的作用。(2)通过选 择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室2—7],学生大致知道从原料的易得,反应条件和是否环 保等方面考虑,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催化作用,并初步形成一在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检验、验满的步骤。(3)书写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为原料 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师生讨论分 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4)多媒体引入氧气的工业制法。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记住书本上几个具体的实验及相关结论,更重要是培 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强化 对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的反思与评价,通过氧气制取的研究初步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思路,为今后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的学习铺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等。 (2)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设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设计思路】 1.本选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是研究空气组成的一个基本实验,这个实验对于认识空气的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下节课教学——《氧气的性质》提供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空气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的存在、空气中含有氧气及二氧化碳等。这些为 本课题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2)心理特点:鉴于九年级的学生处于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阶段,在教学中,通过教材实验与个人改进实验的对比,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冲击,引发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

装置图

氧气 化学性质: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现象描述:是否剧烈燃烧+火焰颜色+是否放热+生成物颜色、气味状态等其他性质】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

2H2O2MnO22H2O + O2↑固液不加热型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固固加热型 2KClO3MnO22KCl+3O2↑ 式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1)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2)改变反应速率,既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只改变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操作及注意点: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1、 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燃烧时有足够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改变】 2、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离隔绝空气或氧气

制取氧气练习题

课题3制取氧气 达标自查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或。 (2)反应原理:①。②。 (3)操作步骤: 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收集方法: ①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②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5)检验方法:。 (6)验满方法:。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 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 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能力提高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加热氧化钙+ 二氧化碳 B.木炭+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甲烷+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 D.氯酸钾加热氯化钾+ 氧气 7.)。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8.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拓展探究 9.工业上用液化空气法制氧气与实验室常用的制氧气的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10.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做过如图的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 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 照,发现在乙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 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 鼠应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 没罩时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化学 空气氧气水讲义

九 年级 化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专 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氧气、水 目 标 梳理中考对空气、氧气、水、氢气的考查重点;通过各地中考相关真题,实际把握考查要 点,操练常考题型 重 难 点 氧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分子和原子知识的规律运用 常 考 点 氧气的性质及制取;分子和原子知识的规律运用;水的保护 知识点1介绍: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2介绍: ◆ 分子和原子知识的规律运用 考点一 典型例题: 1、(2011.苏州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2、(2011.宿迁市)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气体,它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它,火苗遇到它窜的高……。它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水蒸气 ??????????? ???? 空气????? 成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 ?????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用途 自然界的水? ???????? 水的组成?????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结冰体积膨胀 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防止污染

九年级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复习

绪言 一、化学发展进程 1、近代化学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 律可循。 二、化学研究 化学式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改变着 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人们的生活。 2.1 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 1、 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 15 。 (3)实验原理: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 2)78%,氧气(O 2)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 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可吸入颗粒),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臭氧等。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糖水、澄清石灰水、矿石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得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红磷、五氧化二磷等。 2.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1)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和固态时变为淡蓝色)(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检验氧气)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集气瓶内出现水雾,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3)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是淡蓝色),放出热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注: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防止铁丝燃烧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特点:多变一。 表示: A + B →AB 2、氧化反应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 分 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

课题3制取氧气习题

课题3制取氧气习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D.粗盐提纯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 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 放出的氧气不纯 4、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氧化反应 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5、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A. 质量减小 B. 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质量增加 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A. 插入集气瓶中 B. 插入集气瓶底 C. 放在集气瓶口 D. 都可以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⑥⑤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空气氧气碳和水

空气氧气碳和水

————————————————————————————————作者:————————————————————————————————日期:

1.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2.用复印机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氧气与臭氧由不同元素组成C.臭氧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氧气、臭氧是两种不同单质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B. 排水法收集氧气C.验满D.存放氧气 5.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6.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所以空气是一种(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一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式);冰和水的混合物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H2O2和H2O的混合物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则该物质是(任写一种)。 (2)某液态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液态纯净物可能是。 (3)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外,还必须监测的一项是。 (4)溶洞探险最好使用火把照明,当观察到现象时,禁止进入溶洞。 8.“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1)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请写出其中二种氧化物的化学 .. 式.、,单质的化学式 ...;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汽车尾气流中安装λ探测器,可测λ值。车速提高,入口处空气量增大,λ值也增大。分析右图可以得出,车速提高至λ>m时,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

空气和氧气

§2.1空气和氧气 适宜对象:九年级学生设计者:朱瑞荣 一、课程标准、学科要求与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空气》是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整节课教学内容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它们的体积百分含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是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四课时和第五课时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标》中的相关表述: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氧气、稀有气体。 《学科要求(考纲)》中要求: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它们的体积百分含量;知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和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常识性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室用双氧水以及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会根据反应物选择仪器,装配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会使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知道催化剂的概念,以及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中的催化作用;知道氧气的用途。 核心概念:氧气、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 核心技能:知道、理解 二、标准具体化 1、核心概念分解 2、核心技能分解

三、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及它们的百分含量。 2.知道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及主要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4.能说出氧气的用途。 5.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6.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能描述实验的现象。 7.理解实验室用氯酸钾及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会根 据反应物装配仪器,会使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知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理,并会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8.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并知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四、学习重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五、知识结构图 六、学习过程 目标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及它们的体积百分含量。 活动一:你知道空气中都有些什么气体吗?请根据比例图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