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教师既是上课的教师,又是学生科技活动辅导员;既是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员,又是实验员;既是科学教学材料的采购员,又是学校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者”。这给小学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我们认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以下重要的品质。

一、要有对科学无限热爱的品质

热爱科学是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试想,如果一个教师都不热爱科学,又怎样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去爱科学;如果教师自己不懂科学,满口是科学错误,又怎样去引导学生学科学。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热爱科学。只有热爱科学,才能不断地探索科学,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科学内涵,成为一名知识的主动吸纳者,一位备受学生敬仰和崇拜的教师。

二、要具有满腔热情的工作热情

小学科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必须要有对科学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因为只有一个具有满腔热情的教师才可能赋予抽象的教材以鲜活的生命,引领学生“真枪实单”地“搞科学”,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科学教师要勇敢地蹲下来和学生一道“养小鱼”、“喂蚕”、“喂蟋蟀”、“找蜗牛”等,用亲身经历活动来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推动学生去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三、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断自我批判的品质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教师和学生都可能同时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资料,教师将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惟一渠道。因此,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资源。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会比学生强,在某一个问题上,学生有时比教师更为熟悉。因此,在碰到此类问题时,教师要放得下架子,甘拜学生为“师”,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不仅不会失面子,相反体现了教师“不耻下问”的高尚品德。

四、要有善于探寻学生的观点,重视学生的想法的品质。

探寻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备课,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思考: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生可能是怎样想的,学生有哪些思想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应走近学生,体会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应当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睛了解学生和认识学生。

五、要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我们看到这样一则例子:某小学一教师在一堂科学课上,将“蟾蜍”读作“檐余”,将“钥匙”读作“月匕”让学生哭笑不得;更为可笑的是有一教师竟将“忠心耿耿”读作“忠心耳火耳火”,由此可见,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因此,单就教师本学科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素养的现实看,教师惟有终身学习,教师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方能胜任教学。因此,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依然需要有“长流水”。有人说教师有蜡烛精神,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有向长江源头流不完的水。

总之,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培育人才的教师,应该具有“热爱科学”、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有“尊重学生”的基本品质。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以任教小学数学为主,也一直把小学数学教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学科。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想过,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今年,学校开通了网络培训,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这门课程后,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才让我有机会来思考这个问题。

一、关于文化科学素养。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也同样如此。因此,要适应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文化科学素养。

1、要具有人本意识。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健康的成长。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人本意识,不是把学生当作我们教学的对象,而是当成与自己平等的数学学习的伙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性。

2、要具有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必要的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应该懂得其来龙去脉,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

3、要具有语言艺术。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学文字都是数学的语言。有学者认为,数学语言是世界唯一通用的语言。这就说明数学语言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精准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严谨的运用数学语言。不仅如此,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除此以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4、要具有的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创造能力。如果一个数学教师只会拿着教材照本宣科,那这个教师就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5、要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数学的教与学组成一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是有序的,其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其教学效率就低。教师的管理水平就体现在对教与学这个系统的调控,使之始终保持有序。要提高这种管理水平,教师就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控制论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二、关于业务能力素养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

1、钻研教材的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素材。数学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不能直白干瘪的将教材交给学生。而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将教材和相关资源重组后再呈现给学生。因此,钻研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

2、课堂组织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课堂组织能力并不是说教师要成为课堂的主宰,老师忽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存在,将课堂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3、有效评价的能力。“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要多样化,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单一评价手段的作法,探索并运用符合新课标评价

理念的评价手段和方式。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大大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服务,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谈谈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高新博才学校:姚元芳

论文摘要:科学课程改革成了必然,而教师自身没有全面思考科学教育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够对课程和教学作出批判性的选择判断。没有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想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教师恰恰是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应从教师的知识结构、课程上的表达能力、课堂设计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质要求

随着科学范式和社会范式的转变,科学教育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似乎也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中,公众对科学教育失去了信心,因为科学教育改革的辉煌中根本无法帮助年轻的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课程改革成了必然,而教师自身没有全面思考科学教育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够对课程和教学作出批判性的选择判断。没有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想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教师恰恰是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社会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成了必行之事,就我个人对科学教师的要素要求的理解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育学理论的掌握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小学科学课程与研究并能运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课程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方面。那么,教师在这些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高度,理论基础。教师们要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并努力运用新知识更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要认真学习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想象力是有限的,科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实物教学,因为学生在观察方面要学会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3、科学趣闻的知晓

科学教师要掌握除专业之外的广博知识,有多方面的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多得多。如果教给学生是一杯水的话,那么教师就要掌握一桶水,对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教师不公要广泛涉猎,知其然而且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握科学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必然规律才能作为学生的知识向导,所以,作为一个科学教师还能及进的了解世界上的一些科学新闻以及一些科学上的奇特现象、未解之谜等等有关科学的。

二、课堂上的表达能力

在从实习进和做家教中知道,以我们的知识层面对一些简单问题似乎“不屑”去解释或是无法去解释得让小学生无法理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语言而且还要学会这些语言。我们要多同儿童交流沟通,有耐心的了解儿童的想法,切忌不要对儿童进行讽刺。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交给儿童,而是儿童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主动理解的过程;同时,掌握概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是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已掌握的概念不断加以充实和改造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只是相对地达到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认识的终止。所以,小学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非一次性完成的、不断充实和改造的过程。通过让儿童对不同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来了解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可以看出,儿童在概念的掌握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所谓“具体实例”是应用个别具体的实际事物对概念加以解释,如“皇帝——秦始皇”、“水——河里的水”。所谓“直观特征”就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的特征来描述概念,如“灯——玻璃做的”、“野兽——在树林里会伤人的”。小学儿童采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的人数占有很大比例,低、中、高年级分别为47.69%、50.34%、34.70%。其中,“具体实例”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直观特征”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说明小学儿童掌握概念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第二级,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所谓“重要属性”是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某些重要意义的属性来解释概念,如“皇帝——封建社会欺负人民的人”、“三角形——三个角的形状”。“灯——能照亮”、“马——可以骑的”。小学儿童采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掌握概念的人娄都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低、中、高年级分别是3.25%和3.59%,5.04%和6.50%、7.92%和7.69%。这表明了小学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同时也表明儿童抽象概括能力迅速发展。

第三级,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所谓“种属关系”是以事物内容的逻辑关系,即以“上下”概念关系来解释概念。例如,“三角形——一种图形”、“皇帝——剥削阶级的头子”等。“种属关系”反映儿童的思维已有较高水平的发展。所谓“正确定义”是用定义的形式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野兽——四只脚行走的野生动物”、“水——会流动、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三角形——三条线组成的面,有三个角”等。“正确定义”是掌握概念的完善形式,反映儿童思维达到较高水平。随着儿童年级的增加,低、中、高年级“种属关系”式与“正确定义”式的比例分别是6.75%与5.30%、7.35%与14.87%、11.88%与33.25%。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对具体概念还是抽象概念而揭示概念的本持涵义,努力促使儿童对概念的掌握从日常的理解发展到科学的理解

三、课堂设计能力

1、目标的确定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

科学探究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更好的结果,所以要设计一堂科学课首先要读懂教材,再通过教材的内容来确定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学生,谓语最好用可测的行为化动词,而且步同类型的目标用不同类型的动词。如“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搜集有关数据”“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三个目标分别用“知道”“会用”“体会”,明显地区分知识、技能、价值观目标。(三)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不可能指望在一节课内就能学会某一种技能或态度。因此,最好把“热爱大自然”这样的目标,分解为“观赏植物的花和叶”或“朗读有关星空的美文”。

2、课堂导入

一堂科学课的开头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之中。成功的导入除了能

引起注意、激发动机、还具有启迪思维、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做到成功导入呢?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五三”策略。其中“六”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字要诀”,“五”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五字忌讳”,“三”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三大类型号”。

(1)学课堂导入“六诀”

万事开头难,一堂科学课的开头也不例外。但只要努力钻研,方法总会找到的。其中的要诀是六个字——简、精、新、悬、巧、准。

简——简洁明快。导入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

精——精彩凝练。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不能拖泥带水。

新——新颖别致。导入要有新意,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不能千篇一律。

悬——奇妙悬乎。导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以紧扣学生心弦,吸引他们创根问底,弄懂其中的原因。

巧——精心巧妙。导入要精心设计,巧妙布局。

准——准确恰当。导入的知识点要找准确,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恰当设定知识的坡度,最好先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便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迁移,实现自然过渡。

(2)学课堂导入“五忌“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和运用,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导入得体,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简要地表达为五个字——长、平、单、强、俗。长——长篇累牍。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不是教学内容的讲述,切忌漫无边际,占用过长的课堂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后5分钟到15分钟是一堂课教学的最佳时段,导入一般2分钟到5分钟左右为宜。

平——平淡无奇。导语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切忌平淡、刻板、平铺直叙、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单——单打独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导入时,教师要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情感在上课伊始就得以交融,千万不能只顾自己在讲台上单打独奏、唾沫横飞而不顾学生的反应。强——牵强附会。导语的宗旨是为了导入新课,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导语的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为导语而导语,更不能在导语中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俗——平庸鄙俗。导语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不能为了吸引学生,专门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

(3)学课堂导入“三类”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科学教师会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归纳起来,大致辞有这么三大类型:声讯导入,直观导入和活动导入。

3、教学手段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物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现在世界上正在进行一场新技术革命,工业社会正在转入“信息社会”。教育领域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传递信息。信息传递一般是通过三种载休,这就是语言、文字和信息技术。这种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局面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掌握信息知识的能力。

有人提出未来教育过程最基本的手段是广泛地发挥电脑的作用,电化教育将对传统教育手段给以伟大冲击。美国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就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以微电子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上来,使中小学教育和教学适应现代的信息社会的要求。用最新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年轻一代,培养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日本认识到立足于未来信息社会的关键是培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在全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培训老师掌握电化教育手段的知识和技能。英国在1979年,教育科学部制定了一个“微电子教育计划”,1980年正式实施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微电子教育委员会,提倡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微电子技术,鼓励、帮助教师掌握这一新专业、新技术。许多发达国家都已重视到这一点,在中学教学中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教学的“新三艺”的理论与实践,要求教师掌握信息知识和技术。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各科教学运用音像设备已经相当普遍,多媒体教学已经兴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电教设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才能使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课堂驾驭

首先,建立威信,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教师是学生指导者的角色。如何把这种组织上,形式上的指导者转变为现实的、实际上的指导者,关键是教师必须有威信。教师威信的建立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取得。单靠行政手段建立的教师威信是虚假的,不能持久。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受四种因素制约:(1)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2)教师的人格魅力;(3)教师善于同学生交往的能力;(4)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总之,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惟有不断提高自身前面所述的素养,才能建立教师威信,这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

其实,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测的情况。这对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建议:1、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2、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3、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4、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5、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6、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质建设

小学科学教师到底需要哪些基本的素质?在这里作一个借鉴性和概括性的阐述,是想让更多科学老师有一个讨论和生发的话题,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站在理性的视角客观审视并且不断修正自我的实践和提高自我的认识。毋庸置疑,小学科学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课程地位的影响,教师在整体课程结构中为社会所承认的所谓建设质量要求的影响,科学老师必须有很好的自身素质来面对社会“公正”。同时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科学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来完成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科学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南京大学教育系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学教育中心合作,在2003年初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1737位小学科学教师(主要是城市教师)进行了“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有关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即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性质的理解等方面。从表面上看,部分问题源于一些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但隐藏其后的根源是对“科学的性质”没有正确掌握。问卷表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知识是相当缺乏的,对于问卷中“科学知识”方面的不少问题,有近半数的教师回答不出来。教师们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性质”的认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没有掌握科学究竟是什么。调查还发现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非科学行为还相当普遍。如教师虽然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较多采用竞赛、限时完成实验的做法。他们虽然也知道今天任何一项重要科学成就,都来自于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他人之间的坦诚合作,但没有理解科学不鼓励与人竞争,而只鼓励与客观世界竞争这一特性。还有一些教师错把孩子们的幻想当成科学假说(占86.9%)。鉴于此,近年来,人们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

1.跨学科融合的认知结构

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主要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并由此形成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这些知识和思维模式能把握学科教材,有效解决学科教学问题。师范院校在校生尽管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但由于其它学科的知识并没有在其头脑中融会贯通,无法形成综合的认知结构,难以把握和驾驭教材。因此,由学科教师到科学教师必须重建认知结构,改善学科思维模式。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不仅是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在几门学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也就是说再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知识网络的改变。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最终在头脑中形成的应该是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网络,整个知识体系应该由三条主线编织而成,一条主线是要明确三大科学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第二条主线就是科学素养的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三条主线就是以科学主题组织的内容体系。

2.全面的科学技能。

科学技能主要包括各学科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技能。《科学》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所占比重增加,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不仅能做某一学科实验,而且能做各个学科实验。这些技能包括:第一,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涉及的工具和仪器有: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地图和地球仪、星图和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第二,基本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收集某种气体、配制溶液、分离混合物、加热和制作简单标本的技术等;第三,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主要包括查

阅图书报刊资料、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等。同时,《科学》课程将师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扩展到课堂以外,教师不仅要会做课堂和实验室的实验,还能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这需要教师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另一个要求是变课程的单纯执行者为课程的共同创造者。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从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科研所、社区、工厂、田间、医院等搜集教学素材,充实教学资源,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真实。

3.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知识为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的教学目标,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而科学课程应该更能体现这一理念,同时对科学教师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要求也更高了。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首先应对科学具备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对科学的兴趣,不只是对单一学科的兴趣,对教材和书本知识的兴趣,而是对自然的兴趣、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对社会现象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生共同探索和相互交流过程中的兴奋与投入、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探究成功后的欣慰和慨叹,都将感染每一个学生。由于《科学》教学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教师在共同探究中表现出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兴技术的评价,对于科学与人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的基本观点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不经意的流露比教学中刻意设计的教育作用更大。所以,科学教师要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敢于置疑、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他(她)所面对的是新形式下的新课程,面对的是新观念下的新教育,所以仅仅加强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教育素养的提高。

1. 基本的科学课程论知识

当前大部分小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课程表上的课程”,主要是因为过去师范院校非教育专业一般不开设专门的课程论或学科课程论,大部分教师缺乏课程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这是一个严重影响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对于科学教师,课程论知识尤其重要,因为在我国科学课程还属于新兴事物,广大教师对于科学课程的内涵、与分科理科的关系、发展

史、类型、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思想缺少必要的了解,所以很多教师要么把科学课程当作了理化生的简单拼盘,在教学中仍然沿用分科理科教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测量与评价手段,把科学课程与分科理科完全对立,过分看重形式的改变。

2. 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与实施能力

具备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知识只为科学教师在思想上作好了准备,要想上好科学课,科学教师还应具备与科学课程相关的教学技能。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注重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这就使得科学课的课堂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内容呈现形式、师生交流方式需要有较大变化,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测量与评价整个阶段都要有新的思路与方法,如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包括物质情景和心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摆脱传统教学对科学知识的完全客观的描述方式,采用不完全肯定的语气介绍科学前沿,使学生认识科学不断发展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改善环境。不断提高创造力,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的变化,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了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关心社会发展,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在科学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坐”科学的状况,即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教师做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学生活动的设计,真正实现“做”科学,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科学课程将成为师生共同探索自然的发展过程。

3. 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未来的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科学教学更需要进行教育科研。因为科学课程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都与传统分科理科教学有较大不同,科学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适应这种改变,寻求最佳教学途径、达到最好教学学科教学效果、追求最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应该意识到的任务。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应当从教育观念、课程理念的高度来比较科学课程与传统分科理科课程的不同,把握科学课程的实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地实际、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有意识地用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进行科学地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从一定意义上,教育科研就是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研究教育的问题,所以,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是科学教师教育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综合体现。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讲讲,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实施教育教学,争取成为孩子喜欢的科学老师。有一些老师的成功感悟,期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关注孩子。聪明的老师能利用技巧很快记住孩子们的名字,即使你同时教8个班的课。并且尽量多与孩子沟通。比如有些女孩喜欢艺术胜于科学,但只要你多关心关于她练琴的事,她也会因为你喜欢她而喜欢你而喜欢科学课。

2.大智若愚。在传统教学观念里,好动的孩子往往不太受欢迎,然而正是这些孩子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装作不知道他们在其他学科的表现,让他们在科学课上充分地表现自己,找到“自己是优秀学生”的感觉,这一点科学课较之其他课程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很强,有自己的独特思想,更具有创新思维。

3.积极创新。对课堂的经营是需要灵感的,它在课前和课中都能表现出来。比如制作潜望镜也能与复习课结合起来:全班的孩子一起“闯关”,闯过第一关获得“全班一起看老师做一个潜望镜的资格”(哈哈),闯过第二关获得“四人合做一个的资格”,闯过第三关获得“两人合作一个的资格”,当然你完全可以控制所有的班都闯过第四关,获得每人做一个的资格。科学课,真刺激。

4.启发提问。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无意识地产生新问题,也可以用语言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多提问题:“知识越丰富的

人问题就越多,科学家能提出别人不能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实验室增设一个问题库,开展“看谁最像科学家”的活动。

5.知识渊博。办公室准备十几本大百科全书,浏览器的收藏夹里有十几个相关网站。

6.态度友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语调与笑容使学生很舒畅。

7.走火入魔。对某个项目的研究率先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以此来感染学生。比如学习光学知识单元,你可以搜罗所有有关的趣味实验、经典故事、生活现象,成为一个“光学专家”。比如“恐龙”,这是孩子们的热门话题,你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影视作品,成为一个恐龙“大虾”。比如四驱车,多少孩子为它痴迷,你可以自己买来拼装、调试、深入研究,成为一个四驱“发烧友”。总之不管你与生俱来的兴趣在哪一个领域,都应该热衷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即使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却应该永远做孩子心中的科学家。

8.装模作样。你在同一个学期里要给不同的班级上课,一定有碰到这样的班:常规习惯不太好,让自己的快乐情绪大打折扣。这时你一定要调整情绪,假装自己很喜欢这个班级,装模作样地表扬他们“上一次的研究是全年级的最高水平”“老师最喜欢你们这个班”。也许几次下来没有成效,但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灵活的技巧,让他们确实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后孩子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会一举成为你真正最喜欢的班级,那时你也不需要再装模作样了。(你完全可以给全年级8个班都授予“最高水平”的称号。)

9.宽宏大量。不要怕孩子们出错。只要不是成心出错,不要轻易否定和批评孩子,这时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里,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10.幽默风趣。每节课让孩子们开心地大笑一次,会心地微笑一次,可以备在教案里,更需要课堂及时发挥。同时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获得快乐的享受,科学课真是美哉快哉。

11.精彩纷呈。小实验,小制作,对抗赛,讲故事,看影碟......形式多样,并且全都是趣味性很强的内容,科学课真的是精彩纷呈。第一次有孩子问我“张老师今天我们干什么?”我笑着回答“上课。”“上什么课?”“上科学课。”后来我发现很多孩子一来实验室就问同样的问题,忽然间恍然大悟,原来科学课每次

都能获得新的惊喜与快乐,所以今天的课“干什么”,他们是很期待的!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而科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诸如备、讲、批、辅、考、评研等)、“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即规范字、普通话)、语言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针对性、条理性、启发性、生动性、审美性、独创性等)、电化教学(器材操作、软件制作及适时使用等)等基本能力外,还应有其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质。

1.探究能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老师其一本身要有探究意识;其二知道什么是探究,明确怎样探究;其三能够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假如一个老师缺乏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视而不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漠不关心,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么可能会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呢?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科学教师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保护、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首先要热爱生活,永葆一颗不泯的童心,参与孩子们的科学学习,诸如一起捕捉小动物、一起种植花草树木;再则养成凡事爱问“为什么”的问题意识,“怎么解决”的思维习惯,不弄清楚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

2.学习能力

“加强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够终生学习则相对科学教师而言则意义更加深远。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往往让老师意想不到、始料不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一次、两次答不上来还情由可原,如果经常答不上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大的打了折扣。因此,科学教师不仅要像其他教师那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改经验,学习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使自己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一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文化知识;二是《科学课》、《小学科技》等专业杂志;三是像《自然博物馆》、《十万个为什么》等知识性书籍;四是像《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地理、天文新发现,科学、技术新动态,物理、化学新进展,等等。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知识面将不断扩大,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3.动手能力

一要会做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这里的“会做”,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只要能够照葫芦画瓢完成了实验就算会做了。这里的“会做”是指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材料、技巧、时间、效果、注意事项、甚至改进方法都心中有数,操作规范,得心应手;并明确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二要会制作简单的教学具(如模型、标本)或对已有的器材进行合理改造。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材料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

本功。三要会引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种植饲养、科学考察、制作加工、查问资料等等动手实践活动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而且要随时掌握和调控学生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四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够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4.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础,而在小学阶段则以观察为主,且多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这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一是自己会观察,二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活动之前,要明确为什么观察,怎样观察;活动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外部特征;不仅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善于透过表面看本质;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逐步明白:⑴要综合运用感官;⑵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⑶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是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而内化形成、发展的;

⑷观察必须全面、认真;只有尽可能多的收集事实,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⑸学会记录。能够用文字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对象;⑸学会统计和比较。自己观察的结果与他人观察员的结果相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5.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些看似浅显的规律,其背后常涉及到一些深奥的科学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适时适度地讲解,将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能使学生爱听,听懂,乐于接受。小学科学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行构建知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有的老师不敢讲解,怕别人说他又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了;有的不会讲解,一种表现是将科学课上成了物理课或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知所云;一种是低估了学生,怕学生听不懂、看不明,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再则,儿童充满幻想和好奇心,总会提出许多诸如

“太阳为什么是圆的”、“海水为什么是蓝蓝的”、“乌龟为什么能活上千年”的问题,我们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利用课余时间讲各种有趣的自然现象,讲科学家的故事,讲一些自然界中的未解之谜,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在提高我们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刻意锻炼他们,将自己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问题或实验或现象或结论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述出来。

6.绘画能力

科学教师不仅要会写,写教学案例,写实验报告,写教学论文,写制作说明等等。而且要会画,能画简单的挂图、线路图、说明图、流程图,能绘制投影胶片,能办科技板报或科普专栏。这些基本功是科学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或者说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何为科学素养?我们认为科学素养的组成因素有: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观念、精神、态度;科学行为和习惯。

课程结构不合理以及教育者科普观念淡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普遍偏低。中国科普研究所“96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组完成的最终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例如测试对“分子”、“计算机软件”、“DNA”三个国际通用的测量词汇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不能正确表述“分子”的人达85%,不知道“计算机软件”的达94%,不知道“DNA”的达91%。此调查的对象虽是我国公众,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而这一改变必须从改革中小学教学开始。在科学高度发达和迅速普及的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表现出的任何问题,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因此,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增强教育者的科学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前提。相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而言,学校课程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这就对教育者实施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将决定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一个教师如果认为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副产品”。他就很少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科学的过程”,那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育者自身的科学教育观念增强了,他才会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传授给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教育观念,教育者才能自觉地挖掘蕴含在知识内部的思想,或者说让学生所学得的科学知识不断升华。

因此,教育者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除透彻理解教材所反映的科学知识体系外,还必须加强对教师科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及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教育者还必须自觉增强科学教育的观念。坚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等传授给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教育观念,教育者才能自觉去挖掘蕴含在知识内部的思想,让学生所学得的科学知识不断升华。

基于此,我们按照“学习——实践——学习”的思路,通过分散自学、集体讨论、外出培训、专家指导、听课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以下内容的培训:(1)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教育原理、教学论、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聆听省教科院、高校的专家作有关教育科研和现代教学理论专题讲座,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2)多媒体技术的培训。(3)教学决策水平的提高。主要提高形式有: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教育文摘制度;教学争鸣和优课展示活动。

二、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20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20篇) 之外还供给了极其丰富的参考资料。其取证之认真,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经过岳南极富写实韵味却又乏生动传神的笔触,一位位“大师”的生平、思想、为人、处世、性格、情感、命运,均被娓娓道来,让我从各方面了解这些人物及其活跃的近代史。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能够说,本书论是作为近代知识分子人物群体传记,还是作为近代史本身的一个窗口,都令人感到受益匪浅。 读书时,好像陪他们走完了并漫长却艰辛的一路,这些名字再是烟云。读完这本书,会忍住地去探寻那个时代背后更多的细节,对他们的著作也有了翻阅的欲望。我想,一本好书的特点,大约就是让人们读完它后仍意犹未尽,并以它为跳板,接触到更多想看的书吧。因为有这“最终一批大师”,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堪之外的风骨凛然。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第20篇: 所谓“最好的教师”,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本事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我比呀!也就是用今日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

镇西相比――我今日备课是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是比昨日更机智今日我组织班团体活动是是比昨日更趣味我今日帮忙“后进生”是是比昨日更细心我今日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是比昨日更丰富我今日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是比昨日更深刻今日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提议或意见是是比昨日更虚心我今日听到各种“理解”后是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懈,我就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当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李教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

小学科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完整版

小学科学教学经验交流 材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把握学科特点提高科学成绩近一段时间,对科学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教学成绩说说自己的浅显看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科学课的特点 1、知识面较宽。小学科学是启蒙教育,不要求学生掌握过深的概念,但知识面很宽,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还涉及到科学文化(科学史)、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一些内容。 2、知识开放性强。高年级很多知识的外延是开放的,它的深度、准确性没有一个尺度。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知识,就象大海捞针一样感到很茫然。 3、知识的联系性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高年级很多知识是建立在中年级基础之上的,知识起点比较高。 二、科学课的教学设计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我们要做好科学教学工作,就要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材处理要坚持“固本求变”的原则 “固本”就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变,“求变”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求合理的变化。处理教材时,教学目标要保持不变,不能脱离教材的教

学目标或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因为教材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惯性和系统性,但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目标。教材处理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多样性 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使其具有多样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1)内容的量是多样性对于同一个的题目,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这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着该题目设计多个活动的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从中选择1个或几个内容进行探究,最后通过交流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2)内容的质是有层次的对于同一个内容来说,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 (3)内容的量和质是多样性高年级很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很强,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层次性,这样学生探究的空间就更大。 三、学习策略的指导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处在起始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策略要以具体的方法为主,让他们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怎样去探究。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策略由具体指导向综合指导发展,即由提供具体的方法向提供思路,由同步指导向分层指导发展。 1、给学生提供思路 所谓提供思路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产生某种强烈的需要帮助时,教师就进行适时点拨,使其豁然开朗。这种指导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小学科学教师心得体会(多篇)

小学科学教师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姜大德 XX年4月24日至25日我才加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观摩了三节科学课。聆听了专家的讲座。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会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探究的引入是探究活动的良好开端,学生就有了探究的兴趣。黄林老师在上《我们知道的磁铁》时,用扑克魔术引入新知识的探究。因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弄明白的欲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遐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在新课引入上多下点功夫。 二、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 我在未任教科学学科前,以为科学学科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知识。通过这次的观摩和专家的讲座,知道了科学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其探究的特征是:已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并获得新知;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证据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重

视合作式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 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李大杰老师教学《磁铁有磁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以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很快以强烈的探究欲投入探究活动活动中气氛活跃。你一言我一语,述说自己的发现,认真做好记录。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了新知识。这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给他们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自己获得的。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逐步养成长期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叙述自己的发现,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014年4月30日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 小学科学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范晶莹 虽然担任小学科学学科好多年了,但是对于小学科学课怎么上,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还是有许多地方要学习的,因此我就仔细研读了《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以下我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读后感。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宗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课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多层次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 在上课之前事先我让每个同学作好相关的实验准备,根据孩子们可以提供的实验材料,教师仅需要补充准备好一些欠缺的材料即可。这样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因为很多孩子在了解和准备实验材料的同时往往会在课前进行一些小实验,这样就为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土壤的渗水性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自已去收集各种土壤,然后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2)多角度开放学生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敢于放手的同时我们就会由衷地发现学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学生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我在教《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课前了解到学生很乐意研究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于是在教师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结果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材料:有苹果、土豆、牙签等不同的材料,还有许多有趣的玩具等。比我“精心准备的材料要合理得多,也极大地吊起了他们探究的“胃口”,所以当我宣布请各小组自由找5样东西由重到轻、由大到小

小学科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科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能在这里与前辈们们交流经验,我感到非常激动!其实,作为一个只有一年多点儿科学教学经验得老师来做经验介绍,实在就是很惭愧、从去年九月开始,我承担五、六年级得科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就是并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在实际得教学工作中,我只就是付出了一些教学实践劳动、所以今天在这里重现一些经历,以便抛砖引玉,促进自己将来得教学工作。如果有用词不当得情况,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自打改行教科学,我经历了粉笔板书进化到多媒体课件演示,双手比划进化到专业得教具,教师与操场进化到实验室,不得不感叹我与学生们都赶上好时候了、对孩子们来说,科学并不要求死记硬背与计算,反而还有很多有趣得实践操作,所以孩子们都喜欢我,都盼着上科学课。到了什么地步呢?不管在哪,只要学生碰见我,第一个问题就就是:老师,科学课上不上?上!呼啦一下,孩子们就高兴地跑开了。在课堂上,我也总能鼓励学生提问并且回答出各种稀奇古怪得问题,碰上我不能立刻回答上来得问题,我也会立刻打开教室得电脑,与学生们一起在百度百科里找答案。所以我觉得,孩子们喜欢我就是次要得,喜欢上科学课,爱好科学,研究科学才就是主要得。我得努力没有白费。 不管就是在教室里研究学问争辩得面红耳赤,还就是在实验室里作死搞得乌烟瘴气,只要学生做得出色,我都会睁大眼睛赞同地点头,用手指着实验成果招呼全班同学来观瞧效仿。这些小动作能够特别有效地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虽然有时候在处理教学环节上会遇到各

种各样得突发问题,但就是与学生们一起客服困难,满足各自得成就感,仍然可以激发学生群体得学习动力。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得时候,我也会反复鼓励她们,在不造成安全事故得前提下,为了获得试验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甚至不择手段。实验课中,学生操作失败了,我会说:不要紧。时间还充足,材料还有富余,我们不妨再来一次,万一成功了,效果还很明显呢、假如就就是不成功怎么办?我会说:怕什么,又没有人与您比赛,别灰心慢慢来、下课了也不要紧,回到家里问问周围得小朋友们与大朋友们,琢磨出门道来了不还就是一样胜利么?先输不算输啊、科学课上,我尽量让学生们多思考,多查资料,谁要就是能上网,就尽量先做好预习再来上课,然后把大家得想法一锅炖了吃个饱。那如果自己与小伙伴们就就是学得慢,也不用担心,加上我得好友,咱们课后有时间有机会慢慢聊,总有一天您会弄明白那些深奥得道理。我这么做,并不就是为了刻意去建立良好得师生关系,而就是我知道,在当今社会只有互相学习促进,才不会掉队,学习就是不分大人小孩得。我也渴望知识啊。 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我都像查字典一样把这节课得知识点逐个理解与复述,然后瞧配套光盘得视频,用网上下载得课件。为得就就是避免课堂上把知识讲错了。与此同时,我还对学生提出一句话,就就是“凡事没有绝对”、书上写得知识全信了,等于没学、我上课讲得话全信了,也等于没学。不回去怀疑,就不能做假设,更不会有实践,不会有自己探索出来得相对正确得真理。我对学生举例说:一加一等于二,需要满足一定得条件。没有了这些条件,常识就不能用来发现与解决一

2020年小学科学培训反思总结

小学科学培训反思总结 小学科学培训是经常有的内容,但是培训完了要记得写总结哦,下面就由为大家小学科学培训反思总结,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小学科学培训反思总结 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渴望,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班——科学培训班的队伍。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引领教学实践。 聆听了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光椿老师的《逻辑主线的建构与高效课堂的生成。高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研讨,促进学生发展。 培训活动中,共欣赏到了几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几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中体现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或采用“关键字”记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或结构清晰、语言简炼,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或注重

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或直入主题,直接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或设计开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检验鸡蛋保护器的性能,把学生引向了课外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或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科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努力着。 每一次教学展示活动,我都能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参与到活动中去:细心观察课堂流程,捕捉课堂亮点,用心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我们的科学教师们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培训活动中,我和其他学员团结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次研讨、交流活动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参观实践,开阔科学视野。 每一次的参观实践活动,开阔了我的科学视野。在陆渡的自行 车厂,近距离看到了自行车从原材料到一辆整车的生产流程以及琳琅满目的自行车种类,为以后开展研究自行车的教学内容储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背景。在昆山市城北小学的生态园和标本室,丰富的学校课程资源促进着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东山三山岛,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体会到了当地人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采集标本的活动,锻炼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消化培训,激励自身成长。

(新)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稿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沙河市第二小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 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们大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现在我们每个教研组都利用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支言片语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精心的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3、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三、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读书心得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读书心得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是由世界著名的培生教育出版集团Dale Seymour出版社组织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联合编写的,是美国目前广受欢迎的小学科学课教师用书。教育专家们围绕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和物质世界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展开一定深度的探索活动,使孩子们获得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信心,并能够充满创造力地独立解决问题。《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显示的教学目标是:1.为积极自主的发现提供环境。2.促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3.培养优秀的科学问题解决者的气质。4.提高学生们对科学、数学以及技术领域的意识和关注。5.通过努力纠正学生们反科学的偏见,提高他们坚定的科学信心。6.扩展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孩子们清楚、准确地认识世界万物根本,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减少孩子们接受错误概念,扫清他们今后掌握更多、更复杂科学知识时所面临的障碍。从教学目标看,美国的课程教学目标没有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为什么没有具体化呢?我的思考是为了给教师提高教学内容、方法的伸缩性,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从而更能实现因材施教。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他们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他们正在成为学生学习革命的指导者;师生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现在,我们作为教师要明了,知识既是“名词”,更

是“动词” ,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获得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是搭建师生交往、对话、沟通、探究的互动舞台。另外教师还要分析教学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实教,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教育的温暖,才能保证教的效果和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也才能让学生以学习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这种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本来意义上的课堂。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努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教师工作经验交流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经一年和体验。我万宝小学的每教师就在为学校的整体工作做着自己的努力,而我能够跻身这个螺科榧中,感到无比荣幸。 今年的3月14日,我告别了工作将近近十五年的薛卜小学,来到中心学校,开始了全新的工作旅程。作为一名申请加入工作多年的教师,我坚决执行组织的每一次工作安排,虽然原来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多次挽留,但我还是从大局出发,帮助动员原班学生到万宝来上学,自己也接手了一个由各有不同选择退出学校、不同班级的四十三名学生组成的新的毕业班班级。面对全新面对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对象,我知道有环境问题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着我去破解,等着我去适应。有一位幼儿直截了当的说:“王老师,现在这个班就是一个大杂烩。”我对家长说:“请相信我,请相信学校,一个重新组合的班级会有更大的潜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解决班级的互补问题,形成向心力。刚开始,学生们口里说的都是原班级,就是没有我们这个三年四班,严重缺乏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我利用各种机会向高中学生灌输这样的灌输思想: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但现在我们共同共同组成了三年四班,就我们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要为这个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我们还确立了“蓓蕾”为班级饮食文化的主题,因为我学生觉得这些小学生就像含苞的蓓蕾,还在蓄势待发,等待着时机成熟,也会有“每一朵花豆绽放”的芬芳;平时的大课间、上课前一起说我们的班级口号,使学生逐步对三年四班这个集体有了认知和认同。在运动会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7741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learn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Science in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 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经验谈不上,只不过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了一点感想和做法,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一下。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说。 一、备课、上课是根本 1、课前准备关键是备好课。①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关键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提高。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如二年级数学开始学习《除法》,大家都知道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

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因此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深入领会和对除法的兴趣等方面又都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单元的的教学内容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在看中发现数学故事,在想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说中发现数学之美。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哪有不愿学的道理。 二、学生管理是关键 对学生的管理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后进生的转化。 大家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因此,和众多教师一样,自己显得尴尬和无奈:如年龄增长、职称评聘的激烈竞争和各种关系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等。因此,压力增大,精神疲惫,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无成就感;对事业缺乏热情和创新,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二、摈弃旧事,与时俱进 摈弃旧事,紧随时代步伐。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都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小学科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阶段的小学科学继续教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评价的定位其基本理念等。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个小学科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学科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小学新课程。整体把握科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科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科学的主线,对于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科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小学科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验过成功的欣慰,也品尝过失败的痛楚,更感受到了经过失败而悟出真理后的欢欣。漫漫长路摸索着一路走来,成败中积累了属于自己的几点教学经验,总结起来共有九个字,那就是:乐教、爱生、会教、常反思。 一、乐教 一个教师若是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他在教育的道路上就决不可能走远。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着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就不会取得成功的教学。只有喜欢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喜欢这一行业,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才会在工作中充满热情与斗志,才会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会乐于去寻找教育成功的秘决。只有热爱教育,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才能调动自己的全部能力乐此不疲地去钻研,去奋斗。 从教多年来,也曾有过走失方向的时侯,有过热情消失的阶段,后来,有一句名言对我的触动极深,“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我常常想,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一职业,而且一生怕是不能更改,那何不把它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去力争做好,做成功,也算是来世上做了一件大事呢。 许多同事常常发牢骚说:当一名教师太辛苦,生活太枯燥太单调。其实,这要看一个人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我们当教师的应当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种使学生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不应悲壮地自认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当如朝霞祥云,在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了自身的美丽与绚

(完整)小学信息技术读书心得3篇

小学信息技术读书心得3篇 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下面是美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信息技术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读书心得范文1 信息技术读书心得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的读书活动为我们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在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通读全篇,受益匪浅。不仅理念得到了更新,而且从中学到了了许多知识,感悟颇深。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这意味着除了学习我们别无选择。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读取相关的拓展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这本书就是立足教师实际需求,力求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教师搭建了一座理念与实践相沟通的桥梁。 一、深化教师对学习方式转变的认识 P.伊利亚德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本书通过具体案例解读了我们教师在认识理解上的存在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实现这些学习方式的教学对策有哪些?3、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其中“聚焦课堂”是案例呈现及案例分析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理念,掌握操作方式方法的作用。“资源链接”以培养和促进教师学习为目的,体现补充和拓展,让我们通过案例的学习过渡到理论的反刍和提升。 二、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实践。本书针对教师在关注学生方式转变的学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概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分享和解读,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而在新课堂中老师却是这做的:“想一下,你学得怎么样了?老师的问题你能回答上吗?你是个既聪明又遵守纪律的孩子吗?那就表现给同学看看吧!其实,教师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一个不认真的同学说的,是对这一类同学说的,实际上是行为规范的调控。使注意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

小学科学教学经验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经验总结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回顾一直以来的科学教学工作,我注意了以更新科学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起点,精心预设了本学期的每一节课,坚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从自身的科学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小经验,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1、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科学基本素养 我教授的年级是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充满朝气,思想灵活,善于发现,敢于探索。课本内容也大多以一些简单的基础实验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自主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我会经常设计一些新颖、愉快的教学活动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2、重学生自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我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虽然平时备课、作业、准备上课及兴趣小组实验等活动工作量特别大,但依然尽自己最大努力,认认真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科学,重在实验!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自

主科学探究能力,在每一次的实验课我都尽量提供条件,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但由于学生人数太多,部分时候可能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一方面在下学期还需要多多改善。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尝试着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课外我会经常鼓励同学们多阅读科技书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为了使同学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验,我会适时的根据课本内容布置学生制作科技作品,比如五年级四班的部分学生制作了小杆秤、辘轳等工具都十分的精致,制作的材料都是孩子自己动脑筋找来的各种废品,五花八门的代替品,处处都透露出孩子智慧的闪光点……学生们既培养了动脑动手能力,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班上更多同学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深刻含义。 我喜欢科学,喜欢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和他们一起体验探究的成功和失败。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诗人是鼓手,他们打着鼓前进。”而我认为做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课的老师也要做一名科学的鼓手,以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设计,千方百计地打好鼓来吸引科学的爱好者,引导他们进入科学的殿堂,争取成为科学启蒙教育的艺术大师。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常山县教研室——江根祥提出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地球科学是小学科学领域比较难的一块内容。在太阳系组成中,各个行星的大小和与太阳的距离空间感较强,对于同学们理解困难。但是中山小学的姜老师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体会。让在座的

科学教师模拟太阳系空间,构造一种空间模型,让我们形象直观的认识到空间的距离和大小问题。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江山市教研室徐老师的《认识身边的植物》仔细描述了我们周围的植物,便于研究。这也在提醒我们,科学即生活。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