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

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

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
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

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 孙洪罡,王来生,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应急管理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实际而又严肃的课题,如果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将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利用通径分析确立多风险因素与

应急管理事件结果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而定义风险因子影响度作为各个风险因素对应急管理事件的

影响程度;并举例利用风险因子影响度对应急管理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和预防。

关键词:应急管理;通径分析;风险因子影响度

作者简介:孙洪罡(197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风险分析与评估;王来生(1954-),男,吉林松源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运筹与

管理。

收稿日期:2008202218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023(2009)022*******

应急管理即紧急事件管理,它是针对特、重大事件灾害的危险处置提出的[1]。虽然并非所有的紧急事件都是灾害,但所有的灾害都是紧急事件。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护公民生命,使他们免受灾害危害,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对某些有实际灾害数据积累的灾害,完全可以建立相应模型进行风险预警。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应急管理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应急管理的风险管理领域进入政府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阶段[2]。但是目前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往往利用风险评级等简单方法,例如银行系统普遍使用的信用评级管理。实际上这种评级风险管理法是一种被动的风险防范方法,并不能主动地防范突发风险,例如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利用评级管理的风险防范方法只能对风险进行分类,但指标变化到什么程度会导致灾难的发生并不能预测。

无法准确预测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风险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且各个因素之间还会相互影响,无法明确相关指标对风险的对应关系[3]。实际上,对有历史数据支持的应急风险防范系统是一个多对一的多元回归问题[4],可以利用多元统计学中的通径分析法对各种风险指标直接导致风险的效应及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效应进行分离,再利用决策系数等价变换的方法确定各个风险指标对风险的最终影响程度[5]。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学中的通径分析法对多指标的风险评估数据计算整理,确定各个指标对风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后利用本文所定义的风险指标影响度进行确定各个指标对风险的影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应急管理风险进行监控和预防。

一、通径分析的风险因素分析

对于应急管理中的风险监控和预防系统,实际上是建立起会导致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各个风险因素与最终灾难性事件的关系,但仅仅得到一个关系方程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利用前期数据得到的决策方程预测下一次灾难发生并不一定适合。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各个风险因子对结果的影响大小,并找出各个风险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指标,并利用重点风险指标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

多元回归应用于单方程模型,研究目的是通过自变量的变化来预测因变量的变化,多元回归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回归系数。如果变量之

间有多层因果关系,可以由多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回归方程组成一套通径分析联立方程组,每个方程都通过多元回归求解系数,然后应用通径分析分解变量之间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下面假设应急管理事件y 是随机变量,与之相关的风险因素是x 1,…,x n ,每一个x i 是一个与应急管理事件发生相关的因素。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起标准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 -μy σy =β1x 1-μ1σ1+β2

x 2-μ2

σ2

+…+βn

x n -μn

σn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回归方程为:

^y -珋y l yy

=b 1

x 1-x 1

l 11

+b 2

x 2-x 2

l 22

+…

+b n

x n -x n

l nn

其中l ii =

n

i =1

x 2

i -n 珋x 2

。进而可以求得标准化后

的回归方程的系数b 的正则方程组为:

b 1

+r 12b 2+…+r 1n b n =r 1y r 21b 1+b 2+…+r 2n b n =r 2y

r n 1b 1+r n 2b 2+…+b n =r ny

这个方程组给出了风险因子与需要监控突发的应急管理事件之间的关系。第i 个方程表示第

i 个风险因子与应急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等式右

侧的r iy 表示风险因子对灾难事件的总影响方向和发挥作用的关系程度;等式左侧中b i 为风险因子i 的通径系数,表示风险因子i 直接对灾难事件的影响方向和发挥作用的关系程度;等式左侧中r ij b j 表示风险因子j 通过风险因子i 间接对灾难事件的影响方向和发挥作用的关系程度,r ij 是风险因子i 和风险因子j 间的相关系数。

经过通径分析的分解,每一个风险因子对于需要监控突发的灾难事件之间的关系都分成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部分,而且影响强度都是在一个量纲的级别下进行比较所得。这样,对于我们理解突发事件和控制突发事件都带来了便利。

二、风险因素影响度的风险预测与控制

上节利用通径分析理论将各个风险因素对

需要进行应急管理的突发灾害事件的影响关系进行了路径分解。但并没有对各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抓住风险的关键因素才能更好的进行控制与监测,本节继续就此问题进行研究。

选取的风险因素对应急管理事件的总体影响程度可以用决定系数R 2

来表示,而决定系数可以用通径分析中计算出的结果表示

R

2

=r 1y b 1+r 2y b 2+…+r ny b n

=∑n

i =1

b

2i

+

∑n

i =1i

2b i r ij

b

j

从上式中明显看出:选取的风险因素对应急管理事件的影响可以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

是各个风险因素指标独立对应急管理事件的直

接影响

n

i =1

b 2

i ,另一部分是各个风险因素指标之

间相互作用对应急管理事件的间接影响

∑n

i =1,i

2b i r ij

b j

我们定义R 2(i )=b 2

i +

∑n

i =1,i

b i r ij

b j

作为每个

风险因素指标的风险因子影响度,它表示每个风险因素指标对应急管理事件的综合影响程度。所有风险因子影响度之和就是风险因素对应急管理事件的总体决定系数R 2

根据每个风险因素的风险因子影响度数值的大小可以对n 个风险指标进行风险程度大小的排序。每个因素的风险因子影响程度值既可以比较大小进行排序,又根据数量级的大小可以明显看出每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最关键的是风险因子影响程度可以是负值,这说明这个风险因素对应急管理事件具有抵制作用,如果不希望应急事件的发生可以尽量想办法增强这个风险因素的水平,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

根据风险因素指标的风险因子影响度的排序与大小,在应用中,将根据具体情况将所得各个风险因素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建立排序靠前及数量级较大的指标变化量的灵敏度高的风险监控方程,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预警值,进而利用风险监控方程及预警值对应急管理事件进行预测与控制。

三、风险因素影响度在应急管理预测

与控制中的应用及分析

本节利用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法对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间的10个金融类项目投资失败案例及两个具有典型性的面临重大经营风险的基金公司进行金融类投资风险研究。

本案例中的所有风险取值均设定在(0,1)之间,风险程度越高越接近于1。通径分析模型中的因变量为最终项目风险,其取值与项目损失程度成正比,即损失程度越大,最终项目风险值越接近于1。

鉴于金融类项目投资的特性,选取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和经营风险作为模型的相关风险因素。管理风险根据项目执行人能力、项目团队合作精神及项目管理体制来评定风险值;政策风险根据相关政策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及项目执行方与政府合作方式方法来评定风险值;环境风险是根据项目执行期间国内外相关金融环境评定风险值;经营风险根据项目经营情况及项目产品需求及竞争情况来评定风险值。

确定各个项目的各项风险值后利用统计软件S AS8.1进行通径分析,在标准多元回归方程中,经营风险因素无法通过统计检验,故予以删除,利用其余3个风险因子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检验。

再利用通径分析结果计算各个风险因子影响度,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表1 金融类投资风险通径分析及风险指标影响度结果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的

通径系数b

风险因子间

相关系数r

ij

风险因子

影响度R2(i)

管理风险b1=0.44690r12=0.31728,0.2298

政策风险b2=0.58625r13=-0.21928,0.3595

环境风险b3=0.54172r23=-0.210900.1733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金融投资类的3个风险因子的对项目风险的直接影响基本相

当,表现为各风险因子的通径系数b

1,b

2

,b

3

本相同。但综合影响程度并不相同,表现为最后一列的风险因子影响度的差别较大,比值为23∶36∶17。

根据风险因子影响度的高低,政策风险对金融类投资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表现在其风险因子影响度为R2(2)=0.3595最大。对于金融类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首要控制的是政策类风险,其次是管理类风险,最后是环境类风险。

由于本例中的数据均是(0,1)之间的风险值,已经是标准化的数据,根据金融投资类的风险特点定义风险监控方程为:

f=max

23

36

x1,x2,

17

36

x3

控制的预警值为风险值0.5,即风险监控方程高于0.5则项目投资存在风险需要重点监控,若高于0.7则项目投资存在失败的风险。

由于r

13

小于0,说明环境风险与管理风险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金融类项目在环境风险比较低的时候必然导致此类项目的数目增多,而金融类人才有限必然导致管理风险加大;反之,当金融环境恶劣环境风险加大,该类项目数量减少管理人才集中,管理风险降低。

同理,r

23

小于0,说明环境风险与政策风险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国家对金融类的监管比较严格,当金融环境宽松时候金融投资过热,国家必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修正,反之亦然。

由于经营风险在模型统计分析过程中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其在金融类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中,并不起支配作用,如果评估数据不宜取得,对经营风险可以忽略不予考核。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共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影响越来越大。例如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1月份发生在中国南方雪灾以及最近爆出的“三鹿”奶粉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社会重大的关注和震动。应急管理的最佳方案是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预防。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通径分析方法将多风险因素对事件结果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进行确立,进而利用新定义的风险因子影响度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排序并确定其最终影响程度,并列举了一个金融类项目投资风险评估与预测的例子进行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保证监控与预测的有效性,应尽可能用最新数据建模,

对已有模型也要不断用最新数据进行修正,这样才能是结论更能有效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毛德华.灾害应急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 ].防

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35239.

[2]钟开斌.风险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J ].中

国行政管理,2007,269(11):992103.

[3]Bartel Van de W alle ,Murray Tur off .Decisi on support

f or e mergency situati ons [J ].I nf Syst E 2Bus M anage,

2008,(6):295?316.

[4]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2:1282133.

[5]王丽波,孙洪罡.综合选择指数的决策分析[J ].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0):

94296.

Em ergency M anagem en t of R isk Con trol and Preven ti on

on Pa th 2coeff i c i en t Ana lysis

S UN Hong 2gang, WANG Lai 2sheng

(College of Science,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B eijing 10083,China )

Abstract:Emergency manage ment is a p ractical and seri ous t op ic .A s oluti on t o relevant p r oble m s may res ort t o a risk evaluti on of the e mergency event and f oll owing measures of risk p reventi on and contr ol .This paper uses path 2coefficient analysis t o establish direct and indirect i m pact bet w een risk fact ors and the results of e mergency manage ment .And it defines the degree of risk fact or influence as the i m pact of vari ous risk fac 2t ors on e mergency manage ment events .By app lying the degree,the paper p resents the method f or p reventi on and contr ol of the risks of e mergency manage ment .

Key words:e mergency manage ment;path 2coefficient analysis;the degree of risk fact or influence

责任编辑 丘斯迈

会讯:“首届国际社会信息与系统科学研讨会”即将召开

“首届国际社会信息与系统科学研讨会”(S OC I N F O2009)拟于2009年10月16-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

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II GSS )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中国分会(II GSS -CB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协办。

S OC I N F O2009旨在社会信息与系统科学两个领域之间实现跨学科的结合与研究。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复杂系

统,充满了价值多样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社会信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当代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的重要新领域,也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S OC I N F O2009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使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开展合作,争取多赢。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专家将光临本会。在此,特向海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和硕博士生发布征文邀请。征文内容可涉及“社会信息”方面———

1)理论信息学(一般信息科学、统一信息理论);2)社会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3)社会信息与社会认识论;4)信息哲

学、信息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信息科学哲学;5)社会信息科学与符号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6)社会信息科学与新闻学、历史学、科学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宗教学;7)社会信息科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8)社会信息科学与大众传媒学;9)社会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10)与社会信息科学相关的其它研究。

或者涉及“系统科学”方面———

1)一般系统与数学系统理论;2)系统运动史;3)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与设计;4)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复杂系统

和动力学系统;5)工程与自然科学系统;6)社会、生物与人文科学系统;7)社会信息系统及其概念与方法;8)模糊系统、灰色系统、泛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9)系统建模、控制、管理、决策及仿真;10)系统模型的实现与有效性。

征文格式要求、会议详情等,请登录htt 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3218472.html, 查询。征文截至日期:2009年6月1日

纸质论文投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邮编430074) 收件人:李宗荣;电子邮件投寄:sisi2006@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3218472.html, 网上注册投寄:htt 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3218472.html,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物资清单

版本号:2018-01 受控文件编号:05 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 调查清单 单位名称: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 日期:二〇一八年七月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编制说明 一、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9639-2013 )等有关规定,公司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危险因素分析和事故风险评估,查找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为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小组,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对各类危险因素、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事故发生的征兆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编制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获取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宋

1.总则 1.1评估目的 1.1.1.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及特点,查找、分析和预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应急救援对策和措施,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 1.1. 2.应急资源调查目的 根据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全面调查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为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前期处置提供应急资源准备,制定应急措施的制定。 1.2风险评估原理 风险评估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及特点,查找、分析和预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 1.3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2007)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 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各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二章监测计划的制定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提出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应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名称、相关食品类别及检测方法、经费预算等。 第六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6月底前报送卫生部。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每年9月底以前制定并印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应征求行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七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43753

山西国新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晋东南分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公司在建设、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 3.1评价组织及职责 (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环境部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环境部成员。 (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 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

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 (1)危害识别 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 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②直接与间接危险; 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 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在国家行政学举办的“**省*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通过为期十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聆听了诸多专家教授的讲课,与学员们进常有效的讨论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使我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法治思维政策性修养等方面都有感悟和收获,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内容丰富。本次培训的主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课程十分全面,我州62名学员(其中:厅级领导3名、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28名、科级干部28名,妇女干部5名数民族千部21名)先后聆听了九位教授关于《国家治理》《领导者的思维》《充分发挥信访和法律调控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形势、任务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预案管理》《系统科学与哲学思维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科学,有观、有徼观、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案例生动、具体,可以说门门丰富,堂堂精彩。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帮助学员全面领会所学知识,这次培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先后安排了《桌面推演》《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操作教学》和《结

构化研讨》等,对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深受启发。 第二,方式灵活。本刘锐教授所讲的《领导者的法治思维》,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能力。让我深入了解则性思维要求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合法性思维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合乎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对待“坏法”;程序性思维要求要有程序,并且程序权义性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工具去审视、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权责性思维要求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相当。宝成研究员所讲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独到见解,让我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对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信心。李雪峰教授的《桌面演练:食品安全应急》,让我了解桌面演练方法,不仅使我积累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而且让我提升了突发事件形势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张志和研究员所讲的《传统文化与领导千部的文化修养》,让我深深感到作为当代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了解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而且深知当代领导干部比古代官员的眼界更宽阔,理应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使我真正领会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对文化作用的重要指示;“文化作为国家系统中的协调性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工程项目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车辆段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 2.职责 项目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生产副总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风险评审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组织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巡查,主持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 项目安质部是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3.风险管理和评价机构(详见附件: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 组长: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总项目总工 成员:工程部安质部办公室 财务部经营部物资设备部 4.内容 风险分级制。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标准见表4.1.1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4.1.2 表4.1.2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单位工程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见重大危险源清单)。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 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别 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7、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或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企业在乳胶基质和现场混装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确认风险等级,以便于确定防治对策,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 3.1评价组织及职责 (1)本企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为本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安全生产部长,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 (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 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LEC评价法》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企业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

(1)危害识别 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 ④暴露于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 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②直接与间接危险; 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附件1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以下简称风险监控)工作,预防和消除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食品(包括食品相关产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计量器具等产品以及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监控工作,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概念释义】本办法所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是指产品存在的发生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可能性及后果。 本办法所称风险监控是指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相关主体采取风险信息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处置等措施监测、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以下简称风险监测)是指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检验

检测和分析,识别和验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是指对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及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危险程度,提出降低并控制危害产生的解决方案的活动。 第四条【职责分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统一规划、管理全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 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主要负责风险信息的汇总和分析研判,组织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按照指定组织实施风险评估,采取和落实风险处置措施。 省级以下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要负责风险信息的采集、核准、预研判和预处置,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预防和处置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第五条【技术支撑】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技术机构按照质检总局的规定,承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等具体技术工作。 省级质检部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技术机构按照省级质检部门的规定,承担本辖区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具体技术工作。 第六条【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质检总局成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承担与风险监控有关的技术评审及风险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信息系统】质检总局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收集、分析、处理和发布产品质量安全风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榆林市金利源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2012 年月日发布 2012 年月日实施 榆林市金利源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安全风险评估是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方法,对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任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构成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 第二条安全风险评估侧重于评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危险程度和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从而实施危害监控和预防,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2×300MW级机组工程基建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权限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作业地点危险评估,做到超前预控。 第五条若有违反造成不良后果,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三章管理内容 第五条施工单位所有施工活动都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凡重大施工项目和重要施工项目、危险及特殊作业项目、恶劣气候及恶劣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项目,以及涉及人

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其他施工项目,必须编制合有安全施工术措施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第六条施工方案安全风险等级根据预计的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划分,见表一、表二。 表一事故严重程度评估表 表二风险等级评估表

第七条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风险评估 (一)施工方案编制前必须识别现场危险源、施工项目涉及的施工项目安全的需求、工期要求。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二)施工方案选择应综合考虑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资源能力水平和相关方对安全施工的需求和工程建设目标要求。 (三)施工方案编制必须识别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可能对施工人员、运行设备安全稳定增加的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或应急措施。 (四)在审批施工方案时,应把满足人身、设备安全稳定、各方需求均衡的方案作为优先方案。 (五)施工方案的危险等级水平评定为(重大危险)及以上时,应重新选择和评估新的施工方案,如确没有更安全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后,分别报请相关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第八条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审查。

IATF16949风险控制程序-应急管理-风险评估-应急计划

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程序 编制审核核准 文件变更履历 制定/修改日期制/修订内容摘要版本页数制/修订人

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增强期望的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而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付、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为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 格能胜任的人员,并主导该项管理活动。 3.2 副总经理与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的实施。 3.3 各和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实 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工作程序: 4.1 风险和机会识别 4.1.1组织应在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 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4.1.2风险和机会识别需考虑以下内容: a) 结合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识别风险和机会; b) 充分理解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风险和机会; c) 从体系所需的过程策划中,识别风险和机会; d) 在设计开发的输入时,识别有关产品的失效风险; e) 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时,识别风险和机会; f) 环境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和机会; g) 合规性符合性情况的风险和机会; h) 其他适当机会时发现有风险和机会(如检查、审核、外部交流);

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程序 4.1.3风险和机会识别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展开,包括但不限以下过程: 顾客导向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C1 合同评审和报价S1 人力资源管理M1 经营计划 C2 顾客财产管理S2 设备管理M2 管理评审 C3 过程设计与开发S3 工装管理M3 内部审核 C4 采购和供方管理S4 文件和记录 C5 生产实施S5 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C6 产品交付和防护S6 风险控制和应急计划 C7 顾客反馈管理S7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注:由总经理主导负责,副总经理及相关部门协助每年进行一次风险和机会识的别及相关方要求的确定,填写《项目风险识别和控制表》。 4.2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法,包括严重性及可能性两个指标。 风险综合指数=严重性×可能性 4.2.1风险的严重性: 级别严重性分值 第1级轻微 1 第2级一般 2 第3级较严重 3 第4级严重 4 第5级非常严重 5 4. 2.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级别发生可能性分值 第1级极少发生(发生频率≤0.001%) 1 第2级很少发生(0.001%<发生频率≤0.1%) 2 第3级偶尔发生(0.1%发生频率≤1%) 3

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办法目录目录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防治办法................................................................1物体打击控制办法........................................................................................8机械伤害控制办法......................................................................................10起重伤害控制办法......................................................................................11触电控制办法..............................................................................................12高处坠落控制办法......................................................................................14坍塌安全控制办法......................................................................................16火灾控制办法..............................................................................................18脚手架塌架控制办法. (20)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 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1817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目的与适用范围 第二条公路桥梁和隧道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特大事故发生。 第三章评估范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可由各地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并参与以下标准确定。 第三条桥梁工程 一、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二、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 三、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岩根河大桥); 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五、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第四条隧道工程 一、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二、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

*********有限公司*******煤矿 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报告 2016年

目录 第一章事故风险评估说明 (3) 第二章企业概况 (3) 第三章危险源与风险描述 (5) 1、瓦斯、煤尘灾害风险描述 (5) 2、顶板灾害风险描述 (6) 3、提升、运输灾害风险描述 (6) 4、矿井压力容器危风险描述 (6) 5、矿井火灾危风险描述 (7) 6、矿井水灾危风险描述 (7) 7、供电系统风险描述 (8) 第四章风险评估 (8) 1 、顶板事故风险评估 (8) 2 、井下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9) 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 (11) 4、井下水灾事故风险评估 (12) 5、提升运输事故风险评估 (14) 6、地面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15) 7 机电事故风险评估 (16)

第一章事故风险评估说明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013-10-01实施)等有关规定,按照我矿实际情况,对我矿危险源辨识依据进行分析、评定和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公司成立对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组,并制定《***************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对各类事故的类型、原因、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事故发生的征兆和防范措施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小组 第二章企业概况 ***********行政隶属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管辖,井田面积约7.9410km2,查明总资源量共计9963万吨,设计可采储量4996万吨,生产能力为120万/年,服务年限为32年,主要

煤种是1/3焦煤。 1、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副斜井采用提升机串车提升。 2、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安装两台FBCDZ-№24/2×250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压风系统 地面安装配备SAH160 型空压机,排气量为27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功率160kW。 4、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主水泵房安装MD155-67×9型排水泵三台,一用一备一检修。配两趟直径D219×10mm的排水管路,沿副斜井井筒敷设。 5、矿井防灭火系统 防灭火系统采用灌浆防灭火系统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助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6、矿井供电系统 场地建成10kV变电所1座,双回路10kV供电线路已形成,当一回电源故障时,另一回电源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7、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装备采用KJ70N型监测、监控系统,KJ128A人员定位系统,与鄂托克旗煤炭局监控中心联网。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频发,加强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的应急管理制度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公共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有效的组织力和沉稳的内定力等方面,它是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例如社会失序、结构失调、生态失衡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成为科学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但与我国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应急管理体系仍有待加强。当前,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成都地铁工程建设 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试行)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安全风险管理架构与机制 (2) 第三章各方职责及工作要求 (3) 第四章预警、处置、消警 (6) 第五章值班规定 (9) 第六章惩则 (10) 第七章附则 (10) 第八章附表 (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深入落实公司安全管理“三个一”的理念,进一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等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地铁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成都地铁建设工程土建施工阶段重特大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理。 第三条原则 坚持“各司其责,预防为主,综合监控,科学高效”的原则,依靠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加大安全风险监管力度,推动成都地铁工程安全、顺利地推进。 第四条在成都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应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的要求,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分级、监控和处置。 第五条当出现预警状态或突发险情时,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相关单位在信息报送的同时,应及时进行先期风险处置,加强监测、巡视,防止风险扩大和次生险情的发生。 第六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机构制度,全力做好成都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确保地铁建设安全有序。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增强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雾剂公司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3、职责 3.1各科、组\车间: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 3.2安管科: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指导各科、组\车间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科、组\车间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经理: 3.3.1负责组织分管部门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3.2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3.4执行董事: 3.4.1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4.2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4、内容与要求 4.1公司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执行董事、经理、安管科长、各科、组\车间主管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 4.2风险评价和控制以各科、组\车间为单位进行,各科、组\车间在安管科的指导下实施。审核由执行董事、经理、安管科负责。 4.3评价依据风险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分析。 4.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 4.5 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4.6风险分级管理 4.6.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分级。 4.6.2各科、组\车间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6.3作业风险: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管科负责人复审签字后,报执行董事批准;较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管科审核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批准。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与编制依据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的评价管理,及时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为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ZS-AWH-SMP-146-01,2009)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ZS-AWH-SMP-01,2009)2.主题内容 本制度规定了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评价准则,规定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的工作程序,明确了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 3.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风险评价工作管理。 4.职责 4.1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为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风险评价计划,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常规活动的风险评价,并负责协调、指导、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4.2 安全环保部(以下简称“安环部”)负责协助组织风险评价,编

制评价报告,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并参与措施落实工作的组织与监督。 4.3 生产、研发、中试、设备动力、分析技术、行政等部门参与风险评价,负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参与本制度的编制与修订。 4.4 本制度由安委会组织编制、修订。本制度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批准后,由行政部颁布实施。安环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行政部备案。 5.术语与定义 5.1 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5.2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5.3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4 常规/非常规/异常活动 常规活动为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的活动,具有周期性、重复性的特点,如生产原料的采购和储存、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清洁、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使用等;非常规活动为不经常出现的市场经营活动,如新项目的建设或生产工艺改造、新设备或新装置的安装使用等;异常活动为非正常情况下所采取的各类应急措施。 6.风险评价基本要求 6.1 评价范围

IATF16949风险控制程序-应急管理-风险评估-应急计划.docx

IATF16949 风险控制程序 - 应急管理 - 风险评估 - 应急计划

文件编号制定部门 有限公司 版本页次 2 / 5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程序 编制审核核准 文件变更履历 制定 / 修改日期制/修订内容摘要版本页数制/修订人

文件编号制定部门 有限公司 版本页次3/5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增强期望的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而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付、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为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 格能胜任的人员,并主导该项管理活动。 3.2副总经理与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的实施。 3.3各和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实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工作程序 : 4.1风险和机会识别 4.1.1 组织应在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 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4.1.2 风险和机会识别需考虑以下内容: a)结合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识别风险和机会; b)充分理解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风险和机会; c)从体系所需的过程策划中,识别风险和机会; d)在设计开发的输入时,识别有关产品的失效风险; e)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时,识别风险和机会; f)环境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和机会; g)合规性符合性情况的风险和机会; h)其他适当机会时发现有风险和机会(如检查、审核、外部交流);

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厦门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建设 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厦门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建设现场安全风险管理,落实各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有效发挥安全风险评估咨询和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确保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及时、准确和有效。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避免人员伤亡、环境影响、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二)编制依据 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试行)为依据,结合厦门市轨道交通工程1 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 (三)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厦门市轨道交通工程1 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建设现场安全风险监控,主要包含项目管理层和实施层。 二、组织管理机构(见附图1) 1、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采用分层管理,主要包括集团公司层、项目管理层和实施层。 2、集团公司层主要由公司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管理部、总工程师办公室、工程经营部等职能部门组成。为加强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设立监控管理中心(归口质量安全管理部)。 3、项目管理层主要由现场指挥部总指挥长、常务副总指挥、副总指挥、 标段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工区项目经理等相关岗位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层设监控管理分中心(归口工程管理部),负责对项目层、实施层监测监控及安全风险处

置等工作的日常管理。 4、实施层与集团公司签订合同,依法履行工程建设土建工程任务。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环境调查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工点设计单位、检测评估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监控评估咨询单位等。 三、各职能部门、项目层及各参建单位现场安全风险管理职责 (一)集团公司层 1、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具体组建和管理监控管理中心,全面领导其开展全线安全风险监控、评估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2、监控管理中心 2.1 在集团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和质量安全管理部领导下,负责全线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管理(汇总、筛选处理、报送、评估预警和信息平台管理等)并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2.2 配合质量安全管理部完成监控评估咨询单位的实施方案的评审,参与各标段第三方监测实施方案的评审。 2.3 直接管理监控评估咨询单位,并监督、检查其安全风险监控、评估咨询和信息平台维护管理工作。 2.4 对全线各监控管理分中心及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 2.5 审核全线各监控管理分中心提交的安全风险信息,对全线安全风险状况进行总体评价,负责掌控全线各施工工点实际的安全风险状态。 2.6 负责全线黄、橙、红三色预警判定的终审签认和发布,主持警情分析会。 2.7 配合集团公司领导对重大突发风险事务处理的信息报送、组织协调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理、决策,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2.8 统一全线监测数据和信息报送的标准,规范现场监控各方监测数据、巡视信息和预警信息上报的内容和要求。 2.9 协助现场指挥部对红色综合预警状态风险工程事务处理的组织协调和加强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