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ppt习题

计算机网络ppt习题

计算机网络ppt习题
计算机网络ppt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B. 资源共享(连通性)

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

C.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3. 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网络的作用范围

4. 1968年6月,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 B. ARPAnet

5. 协议是指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D. 不同结点的对等实体

6.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提供下列哪种功能()D. 拥塞控制

7. 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B. 传输层

8. 下列说法中,正确描述了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

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

C. 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了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

9. 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A. TCP/IP

10.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

1. 影响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A. 信道带宽和信噪比

2. 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D. 频带传输

3同一报文的分组可以有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是()

D. 数据报

4. 在电缆中采用屏蔽技术可以带来的好处主要是()B. 减少电磁干扰辐射

5当描述一个物理层接口引脚处于高电平时的含义时,该描述属于()C. 功能特性

6. 集线器连接的网络在拓扑结构上属于A. 星形

7. 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第3章数据链路层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B.电路管理功能

2.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的控制

A. 发送方的数据流量

3.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的说法中()是错误的B. 通信双方可以无需商定就直接使用多项式编码。

4.要发送的数据是1101 0110 11,采用CRC校验,生成多项式是10011,那么最终发送的数据应该是()。 A. 1101 0110 1110 10

5. 下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可能发生冲突的是()。B. CSMA

6在CSMA/CD协议的定义中,“争用期”指的是()。 C. 信号在最远两端点之间往返传输的时间

7.以太网的二进制回退算法中,在11次碰撞之后,站点会在0~()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 A. 2558. 以下关于以太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以太网参考模型一般只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9. 下列以太网中,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是() C. 10BASE-T

10.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A.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1. 以下关于以太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D.以太网地址通常存储在网卡中

12. 下列关于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从互联网的角度,广域网和局域网是平等的

13.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通信子网主要使用()B. 分组交换技术

14. 以下对PPP说法中错误的 B. 仅支持IP协议

15 PPP协议的功能有()。D. A、B和C都是

16. 下列网络连接设备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C. 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17. 不同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不同的。下面设备中,传输延迟最大的是(C. 路由器

18. 局域网交换机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A.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9.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A. 目的物理地址

20. 假设以太网A中80%的通信量在局域网内进行,其余20%是在本局域网与因特网之间进行的。而局域网B正好相反。这两个局域网一个使用集线器,另一个使用交换机,则交换机应放置的局域网是() A. 以太网

第四章网络层

1. 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

C. 在任意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2. 下列设备中,能够分隔广播域的是()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3. 在因特网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C. 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IP地址

4. 路由转发分组的根据是报文的() C. IP地址

5. 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是()

B. 动态路由选择可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变化而进行自适应的调整,而静态路由则需要手工去调整相关的路由信息

6. 在链路状态算法中,每个路由器都得到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后,使用()算法来找出其他路由器的路径长度D. 拓扑排序

7. 下列关于分层路由的描述中,()是错误的。B. 每个路由器不仅知道如何将分组路由到自己区域的目标地址,也知道如何路由到其他区域

8. 以下关IP分组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协议字段表示IP协议的版本,值为4表示IPv4

9. 某网络的IP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是( B. 32,6

现在因特网上 C.192.168.32.17

11. ARP协议的功能是( A.根据IP地址查询MAC地址。

12.主机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请问在此过程中总共使用了()次ARP协议。 B.6

13.下列关于ICMP报文说法中,错误的是()。 C.ICMP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发送

14.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B. IP

15. 用于域间路由协议的是() A. RIP

16. 在RIP协议中,到某个网络的距离值为16,其意义是(

A. 该网络不可达

17. OSPF 协议使用()分组来保持与其邻居的连接。 A. HELLO

18. OSPF协议的实现中使用的(①)来传输消息,RIP协议的实现中使用的(②)来传输消息,BGP协议的实现中使用的(③)来传输消息

① A. UDP B. IP C. TCP D. DNS

19路由器主要实现了()的功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

20. 关于路由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通常的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并提供不同协议之间的分组转发

第五章传输层

1. OSI参考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C.传输层

2. 传输层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A. 主机

3.以下哪一项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在互联网上通信的进程()

D.IP地址及端口号

4. 在()范围内的端口号被称为“熟知端口号”并限制使用。这就意味着这些端口号是为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如FTP、HTTP等保留的。D.0~1023

5. 如果用户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层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B. 网际层

6. 以下关于UDP协议的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UDP长度字段是UDP数据报的长度,包括伪首部的长度

7.下列网络应用中,()不适合使用UDP协议 D.远程登录

8.TCP协议规定HTTP ( )进程的端口号为80. C、服务器

9.下列()不是TCP服务的特点。D、支持广播

10. A和B建立了TCP连接,当A收到确认号为100确认报文段时,表示() C. 末字节号为99的报文段已收到

11.在TCP协议中,发送方的窗口大小取决于()

C. 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

12.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A、B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列号分别为X和Y,A发送(①)的报文给B,B接收到报文后发送(②)的报文给A,然后A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B便建立了连接。(注:ACK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

① A. SYN=1,序号=X ② C. SYN=1,序号=Y,ACKx+1=1

13. A和B之间建立了TCP连接,A向B发送了一个报文段,其中序号字段seq=200,确认号字段ACK=201,数据部分有2个字节,那么在B对该报文的确认报文段中()C. seq=201,ack=202 14.TCP的通信双方,有一方发送了带有FIN标志的数据段后表示() A. 将断开通信双方的TCP连接

15.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4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列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和第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B.500

第六章应用层

1. 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客户指的是().A. 请求方

2. 域名与()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A. IP地址

3. DNS是基于()模式的分布式系统。 A. C/S

4. 域名系统DNS的组成不包括()。 D. 从内部IP地址到外部IP地址的翻译程序。

5.下列关于FTP连接的叙述正确的是()。

C.控制连接先于数据连接被建立,并晚于数据连接被释放

6. SMTP基于传输层()协议,POP3基于传输层的()协议。

A.TCP, TCP

7. 因特网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必须是()D.用户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8.不能用于用户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C. SMTP 9.要从一个已知的URL获得一个万维网的文档时,若该万维网的服务器的IP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需要用到的应用层协议有() C、DNS协议和HTTP

10.从协议分析的角度,www服务的第一步操作是浏览器对服务器的(C、请求域名解析

第一章概述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3)100km(城域网)

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

(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

比特数=5×10-4×1×106=5×102

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

1-21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 中称为服务原语。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物理层: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网络层: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

2-06 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 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C无发送

S?D=(+1+1+3-1+1+3+1-1)/8=1, D发送1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 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 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 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展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

3-09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答: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 7E FE 27 7D 7D 65 7D 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 ,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

011011111 11111 00

011011111011111000

0001110111110111110110

000111011111 11111 110 (5个1后加/删除0)

3-14 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结构?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是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答: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

当时很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讲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3-16 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3-18 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3-31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答: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它仅简单地转发信号,没有过滤能力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视为多端口网桥

第四章网络层

10.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

(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 (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

(2)和(5)是A类,(1)和(3)是B类,(4)和(6)是C类.

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

①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②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总长度(字节) 数据长度(字节) MF 片偏移

原始数据报 4000 3980 0 0

数据报片1 1500 1480 1 0

数据报片2 1500 1480 1 185

数据报片3 1040 1020 0 370

24.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1)2,(2)6,(3)30,(4)62,(5)122,(6)250.

(1)255.192.0.0,(2)255.224.0.0,(3)255.248.0.0,(4)255.252.0.0,(5 )255.254.0.0,(6)255.255.0.0

35.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

140.120.84.24 140.120.(0101 0100).24

最小地址是 140.120.(0101 0000).0/20 (80)

最大地址是 140.120.(0101 1111).255/20 (95)

地址数是4096.相当于16个C类地址。

第五章传输层

5—09 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

答: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标记常规的服务进程;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标记没有熟知端口号的非常规服务进程;

5—13 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答:6个

数据字段的长度:前5个是1480字节,最后一个是800字节。

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是:0,1480,2960,4440,5920和7400. 5—22 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长度为L字节。假定TCP使用的MSS有1460字节。

(1)在TCP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节,链路的数据率为1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

解:(1)L_max的最大值是2^32=4GB,G=2^30.

(2) 满载分片数Q={L_max/MSS}取整=2941758发送的总报文数

N=Q*(MSS+66)+{(L_max-Q*MSS)+66}=4489122708+682=4489123390 总字节数是N=4489123390字节,发送4489123390字节需时间为:N*8/(10*10^6) =3591.3秒,即59.85分,约1小时。

服务器程序是TFFTP。

5—24 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解:

来回路程的时延等于256ms(=128ms×2).设窗口值为X(注意:以字节为单位),假定一次最大发送量等于窗口值,且发射时间等于256ms,那么,每发送一次都得停下来期待再次得到下一窗口的确认,以得到新的发送许可.这样,发射时间等于停止等待应答的时间, 结果,测到的平均吞吐率就等于发送速率的一半,即8X÷(256×1000)=256×0.001 X=8192 所以,窗口值为819. 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

(4)70

5—27 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个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字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来传

送?

答:65495字节,此数据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0字节,再加上IP 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65535.(当然,若IP首部包含了选择,则IP首部长度超过 20字节,这时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通过循环使用序号,仍能用TCP来传送。

5—28 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答:分别是n和m。

5—38 设TCP的ssthresh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你能说明拥塞控制窗口每一次变化的原因吗?

答:拥塞窗口大小分别为:1,2,4,8,9,10,11,12,1,2,4,6,7,8,9.

5—39 TCP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cwnd 1 2 4 8 16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21 22 23 24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wnd 25 26 1 2 4

n 21 22 23 24 25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在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在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

在第18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

在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第70报文段在第7轮次发送出。

(7)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8的一半,即4.

第六章应用层

6-05 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 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

(1)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FTP使用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6-10 假定要从已知的URL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服务器的Ip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试问:除 HTTP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

答:应用层协议需要的是DNS。

运输层协议需要的是UDP(DNS)使用和TCP(HTTP使用)。

6-14 当使用鼠标点击一个万维网文档是,若该文档出来有文本外,还有一个本地.gif 图像和两个远地.gif图像。试问;需要使用那个应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几次UDP连接和几次TCP连接?

答:若使用HTTP/1.0,需要建立0次UDP连接,4次TCP连接。若使用HTTP/1.1,需要建立0次UDP连接,1次TCP连接。

6-15 假定你在浏览器上点击一个URL,但这个URL的ip地址以前并没有缓存在本地主机上。因此需要用DNS自动查找和解析。假定要解析到所要找的URL的ip地址共经过n个DNS 服务器,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RTT1,RTT2,……RTTn。假定从要找的网页上只需要读取一个很小的图片(即忽略这个小图片的传输时间)。从本地猪寄到这个网页的往返时间是 RTTw.试问从点击这个URL开始,一直到本地主机的屏幕上出现所读取的小图片,一共需

要经过多少时间?

解:解析IP地址需要时间是:RTT1+RTT2+…+RTTn。

建立TCP连接和请求万维网文档需要2RTTw。

6-16 在上题中,假定同一台服务器的HTML文件中又链接了三个非常小的对象。若忽略这些对象的发送时间,试计算客户点击读取这些对象所需的时间。

(1)没有并行TCP连接的非持续HTTP;

(2)使用并行TCP连接的非持续HTTP;

(3)流水线方式的持续HTTP。

解:(1)所需时间=RTT1+RTT2+…+RTTn+8RTTw。

(2)所需时间=RTT1+RTT2+…+RTTn+4RTTw。

(3)所需时间=RTT1+RTT2+…+RTTn+3RTTw。

6-18 一个万维网网点有1000万个页面,平均每个页面有10个超链,读取一个页面平均要100ms。问要检索整个网点所需的最少时间。

答:t=100*10-3*10*1000*104 =107 s

6-23 试简述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答:1. 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

2. 邮件传送。

3.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

6-31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有什么特点?在传送邮电时使用什么协议?

答:特点: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在打开万维网浏览器后,就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这时,邮件系统中的用户代理就是普通的万维网。

电子邮件从 A 发送到网易邮件服务器是使用 HTTP 协议。

两个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送使用 SMTP。

邮件从新浪邮件服务器传送到 B 是使用 HTTP 协议。

6-32 DHCP协议用在什么情况下?当一台计算机第一次运行引导程序时,其ROP中有没有该IP地址,子网掩码或某个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答: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提供了即插即用连网的机制。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6-36 为什么SNMP的管理进程使用轮询掌握全网状态用于正常情况而代理进程用陷阱向管理进程报告属于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答:使用轮询以维持对网络资源的实时监视,系统简单并限制通信量。陷阱的中断方式更灵活、快捷。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习题 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技术[PPT教案]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第四节知识拓展第五节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第四节知识拓展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技术第七章 我们可以通过局域网上计算机的资源共享,在英特网上搜索资料,下载、上传文件以及收发电子邮件操作等,学习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技术。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第四节 知识拓展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Internet 的两种接入方式 网上冲浪,学会新的学习方法 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教学内容: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第四节 知识拓展第五节 记要章节: §7.1 计算机之间的文件共享§7.2 ADSL 接入§7.3 上网搜索信息§7.4 收发电子邮件§7.5下载工具的用法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第四节 知识拓展第五节 ●了解网络互连的方法和技巧●TCP/IP 协议的设置 ●文件共享操作本节任务: 有多台计算机,已连接了局域网,要求各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 任务描述:某公司局域网内有多台计算机,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经理让您上机进行相关设置,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共享。 学习目标

教学纲要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节第四节知识拓展第五节 操作步骤: 1、检查硬件连接 2.配置网络协议检查网卡是否已经安装?再检查一下网线的两端是否连接到了计算机和集线器,连接正常时,网卡上的指示灯会显示绿灯并有闪烁,而集线器上对应的指示灯也显示绿灯。配置网络协议,确保所有计算机上都安装了TCP/IP ,并且工作正常。打开“资源管理器”,找到“网上邻居”并右击,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双击本地连接图标,在“本地连接状态”对话框,单击“属性”按钮,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 ),在打 开的Internet 协议属性对话框, 根据网络管理规划,配置网络协 议,如右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1、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1 1、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

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 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第 1讲:网络安全概述 1、计算机网络: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 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 , 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 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 , 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 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 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 ;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 , 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3、本课程中网络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 (主要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1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现代计算机网络基础适应讲义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 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文档(功能说明部分)组成。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桥梁。 11、应用软件包括:桌面应用软件、演示出版软件、浏览工具软件、管理效率软件、通信协作软件和系统维护软件。 12、程序与文档: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计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文档是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中的必备资料。 13、软件开发: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子阶段: ⑴ 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是决定软件项目是否开发的关键)。 ⑵ 开发阶段: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⑶ 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软件维护。为了排除软件系统中仍然可能隐含的错误,扩充软件功能。 14、编程语言:(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都依赖于具体的机器,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都需要编译)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 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网络服务器应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和硬盘)大;三是可靠性、稳定性好。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

计算机即可。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网卡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由于网卡类型的不同,使用的网卡也有很多种。如以太网、FDDI、AIM、无线网络等,但都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网卡才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都是以太网连接形式,使用的便是与之配套的以太网网卡。 网卡虽然有多种,不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块网卡都拥有唯一的ID号,也叫做MAC地址(48位),MAC地址被烧录在网卡上的ROM中。安装网卡后,还要进行协议的配置。例如,IPX/SPX协议、TCP/IP协议。 网卡的功能: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计算机的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线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二是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并发到计算机中。 网卡的分类:按总线分类: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 按端口分类:RJ-45端口、AUI粗缆端口、BNC细缆端口。 按带宽分类:10Mb/s、1000Mb/s、10/100Mb/s、1000Mb/s █传输介质:是指连接计算机网络的信号线,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载体。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常用的介质有同轴电览、双绞线和光览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从而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网络资源有三种:硬件、软件、数据。 3、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4、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 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5、资源子网: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计算机对计算机 的网络;第三阶段:网际网阶段;第四阶段:开放式网格化计算机网络; 7、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 星型:由一个根结点和若干个叶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瘫痪。 树型: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缺点:不能在相邻或同层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网状型: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根节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父节点;优点: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通信;缺点:构造复杂,不便于维护。 环型:所有节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了一个环,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和子节点,不存在根节点;优点: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时间是相等的,比较公平;缺点: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它节点就不能通信。 总线型:总线型结构是只有叶节点没有根节点的拓扑类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和可靠性好;缺点:每个站点数据的发出是“随机竞争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不确定。 无线型:优点:不需好通信线路,节约成本;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8、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类。根据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9、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并说明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及内容。 答: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工作和通信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是有关计算机网络的一整套规则。 计算机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时序三要素组成; 语法:通信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对具体事件应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第一节: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1、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据、符号的组合和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一、物联网的三大技术体系 物联网被认为具有比目前人与人通信市场更大的发展潜力,是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根据功能,物联网技术可以分为三类:感知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定位、地理识别系统、多媒体信息等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网络技术通过广泛的互联功能,实现感知信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进行传送,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网关技术等;应用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提供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及共享和互通的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服务体系架构、软件和算法技术等。

在这些技术中,目前存在着三个比较重要的体系,第一个是RFID 体系,除了RFID技术外还包括条码和二维码等,这个体系的技术主要用来识别物体,不能对物体进行控制,一般需要手动读取信息;第二个是传感网体系,这里面的主要技术是传感器技术和近距离通信技术;第三个体系是M2M技术,M2M是重在强调广域网络传输的技术。另外,半导体、嵌入式等作为支撑技术,在每个体系中都有所涉及。 传感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感知和获取,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传感网技术及其发展体现在传感器、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和应用四个层面。 RFID技术集成了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目前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目前RFID应用以低频和高频标签技术为主,超高频技术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条码和二维码技术由于其具有低成本的特点,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物流和零售行业。RFID技术体系中除了通信技术外,还包括很重要的标志体系,即物品编码标准。 二、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城市运行管理领域。在网格化管理中,利用智能终端、通信基站、显示屏等设备,深化城市部件监控,优化数据流程,提高对现场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监督,将信息化城市管理部件接入物联网,对城市管理的兴趣点进行统一标示,可以进一步明确网格化的权属责任,加强对城市管理部件状态的实时监控,降低信息化城市管理中对人工巡查的依赖程度,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的效率,进而提升网格化

计算机网络课件

基本概念题: 8-1 已知图G=(V,E),其中V={a,b,c,d,e,f,g},E={},请画出图G,并画出图G 的邻接矩阵和图G的邻接表。 8-2 对于图8-17所示的有向图,要求给出: (1)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2)该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 (3)设顶点A为访问的第一个顶点,按照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给出的每个顶点的邻接顶点次序,给出该有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的顶点访问序列。 (4)设顶点A为访问的第一个顶点,按照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给出的每个顶点的邻接顶点次序,给出该有向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的顶点访问序列。 图8-17 有向图 8-3 对于图8-18所示的无向带权图,要求: (1)根据普里姆算法思想,画出构造该无向带权图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2)根据克鲁斯卡尔算法思想,画出构造该无向带权图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图8-18 无向带权图 8-4 对于图8-19所示的有向带权图,根据狄克斯特拉算法思想,画出生成从顶点A到其余各顶点最短路径的过程。 8-19有向带权图 复杂概念题: 8-5 证明:无向完全图中一定有n(n - 1) / 2条边。 8-6 证明:有向完全图中一定有n(n - 1)条弧。 *8-7 证明:在一个有n个顶点的完全图中生成树的数目可以有2n - 1– 1个。 *8-8 证明:对于一个无向图G = (V, E),若G中各顶点的度均大于或等于2,则G中必存在回路。

算法设计题: 8-9 编写函数,求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的有向图G中各顶点的入度。 8-10 编写函数,求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的有向图G中各顶点的出度。 *8-11 要求: (1)给出图的非递归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步骤。 (2)设图G采用邻接表存储结构存储,编写一个非递归的深度优先遍历函数。 *8-12 编写实现在邻接表存储的图G中删除顶点v的函数。 (提示:删除一个顶点时要删除和该顶点有关联的所有边) *8-13 编写函数,判断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的有向图G中,两个顶点v1和v2之间是否存在从v1到v2的路径。 (提示:利用深度优先遍历函数或广度优先遍历函数) 上机实习题: 8-14 邻接表存储结构图的程序设计。要求: (1)以图8-17为例,设计一个测试8.3.2节讨论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下图的操作函数的主函数,并给出程序运行的输出结果。 (2)设计邻接表存储结构下图的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并以图8-17为例,编写主函数测试这些函数。 *(3)编写删除图G中顶点v的函数(提示:删除一个顶点时要删除和该顶点有关联的所有边),并测试该函数的正确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分为: 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用电子管。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用晶体管。 3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 智能化。 计算机的性能特点: 1 运算速度快; 2 计算精度高; 3 存储功能强;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与其它计算工具最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4、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教学。5、人工智能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 物理上容易实现 2 不易出错,可靠性好 3 易于进行逻辑运算 计算机的分类:原理:电子数字 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 混合式计算机用途:通用机和专 用机规模:巨型机大中型机小 型机和微型机数制计算:2、8、 进制(分别乘以2、8、16 的位 数)10 转变为2、8、16 (分别除 2、8、16) 8 转变为2 (4 2 1) 16___2 (8 4 2 1) 8 16 (先变成 二进制) 位权: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 上的 1 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 该位的位权。例如,十进制第 2 位 的位权为10 第3 位上的位权为 100 ,而二进制数的第2 位上的位 权为2,第3 位上的位权为 4.一般 情况下,对于N 进制数,整数部 分,第i 位上的位权是N i-1,而小数 部分,第j 位上的位权为N-j 二进制数算术运算:加法:0+0=0 0+1=1+0=1(进位)减法:0-0=1- 1=0 1-0=1 0-1=1(借位)乘 法:0*0=0 0*1=1*0=0 1*1=1 除 法:0/1=0 1/1=1 会做练习册和辅导书上的计算题。数 据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记录下 来的、可以识别的符号。它们是信息 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 1 位 数(bit )。通常将8bit 编为一组, 叫做一个字节(Byte )。 在计算机中常用一个字(word ) 来表示该计算机能进行操作的数据或 信息的长度。一个字由若干字节组 成。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叫作该 字的字长。 字(word)>字节(Byte)>位 两种字符编码方式: 1 EBCDIC 。 用于IBM 的大型主机 2 ASCII 。用于 微型机与小型机。 汉字的机内码是指在计算机中 表示汉字的编码。16X 16点阵 表示一个汉字,要32 字节。32 X 32点阵表示一个汉字,要 128 字节。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1.数据是 信息的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所表达 的含义; 2.数据是具体的物理形式, 信息是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3.数据 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一种同样 的信息,信息不随它的数据形式不同 而改变,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 在的知识 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计算 机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 1 )极高的运算速度可高效率高 质量地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任务。 (2)“海量”的存储设备使得世界的 空间变大了。(3)全新的多媒体技 术使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4)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各国 的距离变近了。 (5)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 管理信息,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实 现的可能。 信息高速公路定义及包括:实际上 是一个高速信息网体系。包括三个方 面的内容:( 1 )通信网络。 (2)通信设备(3)通信资源。

计算机网络基础资料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单选题) 完成下列题目,这些题目与期末考试题或将来的统考题类似,请同学们认真做一遍。注意:上传你所做的答案后就可以下载我的参考答案。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资源共享 1、计算机网络是_A_____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B.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C.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 D.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 [解析]应该选A。又问: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______相结合的产物。(A.各种协议 B.通信技术 C.电话)答:选B。 2、下列有关计算机网络叙述错误的是__A____。 A.利用Internet网可以使用远程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 -- 对,属于资源共享 B.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C.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D.以接入的计算机多少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解析]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来划分的,所以D是错的。 3、最早的(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有____A____个主机。 A.1 --- 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B.2 C.10 D.几十台 [解析]略。 4、___B_____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身。(请看解析) A.万维网 B.ARPANET --- 是美国国防部早期研究开发的一个网络,称为“阿帕网” C.HTTP D.APPLE [解析]略。 5、当前普遍使用的Internet IP版本是__C______。(参考p.225) A.IPv6 --- 下一代网络的IP版本为IPv6 B.IPv3 C.IPv4 --- 目前使用网络的IP版本为IPv4,在IPv4中,IP地址为32位 D.IPv5 [解析]略 6、LAN通常是指__B____。 A.广域网 B.局域网 C.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基本要素资料

计算机网络要素: (1)至少有两个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且它们之间有相互共享某种资源的需求。(2)两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必须用某种通信手段将其连接。 (3)网络中各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要能相互通信,必须制定相互可确认的规范标准或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的综合处理 (4)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的可用性 (6)进行分布式处理 计算机网络应用 (1)方便的信息检索 (2)现代化的通信方式 (3)办公自动化 (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5)企业的信息化 (6)远程教育与E—learning (7)丰富的娱乐和消遣 (8)军事指挥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WAN(因特网)、MAN()、LAN(局域网)和AN()。(2)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广播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3)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分类:对等网络和基于服务器网络。 计算机网络组成 (1)从资源构成的角度讲,计算机网络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2)从逻辑功能上来看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实施网络分层时要依据的原则: (1)根据功能进行抽象分层,每个层次所要实现的功能或服务均有明确的规定。 (2)每层功能的选择应有利于标准化 (3)不同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对等层次具有相同功能。 (4)高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时,下层服务的实现是不可见的。 (5)层的数目要适当,层数太少功能不明确,层次太多体系结构过于庞大 网络协议的语法、语义和同步。 (1)语法即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作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OSI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等4个基本特性。 (2)数据链路层负责通过物理层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无差错的传输数据帧,允许网络层通过网络连接进行虚拟无差错的传输。 (3)网络层负责选择最佳路径。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课程讲义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课程 (一) 一、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重要性: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现在也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两个重要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信息的传递要依靠网络,因此实现信息化离不开完善的网络。 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重要基础。 2、计算机网络的地位 现有3种最主要的网络:电信网络(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在这3种网络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最快,其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3、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分类 ①、电路交换:通过物理电路连接所建立的交换方式,如电信网,就是电路交换,它时面向连接的。 ②、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原理,在较早的邮政通信中,在报文中心,一份份电报拿到相应的发报机上,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转发出去。后来计算机的出现,这种存储转发技术成为一种崭新的技术。 ③、分组交换:在发报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段,例如,将1024bit,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这种方式叫做分组交换。 ④、混合交换:在一个数据网中同时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4、网络作用分类

①、广域网(WAN),作用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 ②、局域网(LAN),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1 0MB/S以上),但在地理上局限在较小的范围(1KM左右) ③、城域网(MAN),作用范围在WAN和LAN之间。一般是一个城市。 ④、接入网AN,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5、按使用者分类 ①、公用网,如电信公司,只要愿意按电信公司的规定交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也叫“公众网” ②、专用网,单个部门或单位因业务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提供服务。如水利系统所建立的水利广域网。 二、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一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联网:一些网络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即网络的网络)。互连网为其同义词。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指由网络硬件和网络应用软件所组成的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物理地址上计算机分散,数据库集中的系统。(比喻有些个彩票销售点的计算机),其主要特点是整个系统中的各计算机对用户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分布式计算机就好像只有一个计算机一样,用户通过键入命令就可以运行程序,但用户并不知道是哪台计算机为他运行程序,是操作系统为用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计算机来运行程序,并将运行的结果传送到合适的地方。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总8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选择题50题75分,填空题10题20分,判断题5题5分。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处理。 2、IEEE根据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的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 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4、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传输 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等。 5、ISO提出的OSI/RM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7个层次。 TCP/IP 6、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为4层,自下而上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模型(某某层对应某某层) 第二章 1、带宽指信号频率的上下边界之差,以Hz为单位。 最大传输速率称为带宽,以bit/s为单位。 2、(功能)即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调制器。 (功能)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解调器。 3、多路复用是把多路信号放在单一线路和单一设备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常用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和码分复用(CDMA)等。 4、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提供数据通路、传输数据。 5、直通电缆接线方法:直通电缆是在一根双绞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一个RJ-45接头,两端RJ-45接头中线对的分布排列必须是完全一致的。 交叉电缆接线方法 6、传输介质通常分为有线传输(有)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 7、传输距离可达2km(多模)~5km(单模)。 8、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 9、网络设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