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的艺术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的艺术技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别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把幸福和痛苦的根子深深地扎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上。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苦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兵车行》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作品。(板书:兵车行杜甫)

二、作者生平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

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三、本诗的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四、解题《兵车行》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但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体,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人民的苦难。

五、浅读,把握诗歌内容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六、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听朗读录音。

3、学生试读、齐读。

七、品读

1、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请任选一幅画面描绘,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血流成海图、田亩荒芜图、健妇犁耕图、青海白骨图。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表达了世人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开边战争的反对。

描述“惨别图”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注重细节描写。

指导:注意细节描写,可以写老母亲在寒风中飘飞的白发,老父亲脸上岁月的刀刻下的深深地皱纹,干枯的像树枝一样的手指。

赏析——时间:军队开拔之时。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战马嘶鸣、战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尘土飞扬。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即是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父母妻子儿女,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了覆在咸阳桥上的滚滚尘埃,直冲云霄。

2、赏析“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

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百姓们家破人亡。可以概括本诗主旨,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这正是杜甫民性之所在。

八、深悟

探究一:诗中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现在确实感受到,生男不如生女好。生女还能嫁近邻,生男难免战死埋荒草。生个女儿,就算出嫁了,好歹还可以嫁给近邻,有个照应。生个儿子呢,只能被征去打战,一去便凶多吉少。在这里,生儿生女“好”与“不好”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即是否能活下来。这种异样的心态,进一步点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难。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可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

探究二: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②巧妙构思。

作者选取一个特定的送别场景,借客观场景与“实地采访”,以小见大地反映出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笔墨简省且有批判力度。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③语言明白易晓,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九、延伸拓展

通过大家的赏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扩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感受到杜甫笔端流露出的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情怀。如果老师用超时空运载车请来了杜甫、唐玄宗、杨贵妃、征夫以及他们的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人)

十、课堂总结: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那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炽热的心。然而战争阴云,始终无法遮挡和平的阳光。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忆,让诗人笔下的“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史吧!最后,我们一起来集体朗读全诗。起立朗读。再次感受杜甫反对不义战争、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人在诗中控诉战争的情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3.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鉴赏诗歌。 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两位重量级的诗人,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李白的一些诗歌,今天我们将走进杜甫的诗歌。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他的诗歌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歌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再具体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再具体就是说,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昭然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亲身感受一下这首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背景及相关介绍 文体:“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我们学习过的:《燕歌行》《琵琶行》《走马川行》等。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33岁在洛阳遇到了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一路同游。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杜甫也有远大的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到长安后彻底破灭了。当时他曾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李林甫因惧怕有识之士揭发他的奸邪行径,没有让一个人及第,且上表称“野无遗贤”。后来赠诗给皇上,并希望得到权贵的引荐,都落空了。十年长安,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民生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忠君爱国,仁民爱物的情怀愈加强烈。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

兵车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_1

兵车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邓浩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 《全唐诗》卷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l·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公开课教案_2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认识唐朝统治者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珍爱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我们都知道诗圣杜甫,那么把你了解的杜甫给大家讲讲。(三生或者一生讲) 杜甫是盛唐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近他的《兵车行》,亲身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二、(投影)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认识唐朝统治者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珍爱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情。 三检查预习: (一)、你能准确读出下列红体字的字音吗?

车辚辚耶娘干云霄点行频荆杞声啾啾 (二)、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吗? 1.哭声直上干云霄 2.行人弓箭各在腰 3.耶娘妻子走相送 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5.禾生陇亩无东西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听录音,完成下列问题:(注意正音、停顿以及规范的语气和感情) 1.这首诗侧重于叙事,请概括事件的内容。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为了扩大疆土,发动战争,在长安一带征兵,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

难。)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 2.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怨愤)(忧怨) 头处理问题之前补充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天宝八年,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久攻不下,后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损失大半,这年冬天,所派驻军二千戍卒全军覆没。十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百姓听说云南多有瘟疫,还没有打仗,士兵们就死了十分之八九,所以都不肯应征入伍,杨国忠就派遣御史到各村各乡去捉人入伍,给这些人带上枷锁送到军队,连十五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于是就出现了征夫愁怨,父母妻子儿女送行出征者,哭声震野的场景。(《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 (把握了诗歌的感情,请同学们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感悟思想 自由朗读,思考如下问题: 1、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园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边苍苍白骨图)

河大版语文七下兵车行教案 (2)

兵车行 主备人:陈玉良复备人:王其英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①理解诗中叙事、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②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诗的特色和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杜诗的叙事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揣摩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甫七岁,始作诗文。年十四,出入东都翰墨场。开元十九年,漫游吴越。二十三年,举进士落第,游齐赵。天宝三四载间,与李白、高适等同游宋、齐鲁间。五载至长安。十载,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侍制集贤院。安史乱起,陷于贼中。至德二载,脱身赴凤翔,为右拾遗。因上书救人,触怒肃宗,放还省亲。上元元年至成都,于浣花溪营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时故人严武为成都尹,时有馈赠,互有唱和。后被严武聘为校检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至云安,后居夔州,三年,自夔出峡,飘泊于岳阳、潭州、衡州一带,五年,病卒于湘水扁舟中。后人以之与李白并称,谓之“李杜”。杜甫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长安十年,辛苦备尝,对下层人民的苦难及朝廷政治的腐败,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不朽名篇。自安史乱起至入蜀之前,为创作高峰期,《悲陈陶》《悲青坂》《月夜》《春望》《哀江头》《北征》《洗兵马》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入蜀以后至去世之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秋兴》《咏怀古迹》《登高》《登岳阳楼》等,成为典范之作。韩愈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二、评讲: (一)诗歌背景: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史鲜于仲通讨南诏,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者震野。”杜甫诗歌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二)解题: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三)朗读训练(运有各种方法) (四)整体把握 1.1-3行,诗人杜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给以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有哪些? 2.4-7行,你对征夫们有命运有何感受?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3.8-10行,这几句在内容上与控诉“武皇开边意未已”有何联系? 4.11-13行,这三行的内容与上文联系是怎样的? 5.14-15行,你怎样理解这几句所寄寓的情感? 6.16-17行,这样的结尾在内容、结构和情感上有何作用? (五)赏析诗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释“辚辚(车轮声)”“萧萧(马鸣声)”“耶(爷)”“干gān(冲)”“走(跑)”“妻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教案设计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反复诵读,体味杜诗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品味语言,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盛唐时期的诗坛,有两颗璀璨的明星,一颗叫李白,一颗叫杜甫。李白被人称作“诗仙”,因为是仙人,所以让人感觉他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杜甫被人称作“诗圣”,因为是圣人,所以人们说他悲悯天下百姓,关注社会现实。今天我们走进《兵车行》,让我们穿越1260年的时空,回到唐玄宗天宝十年,站在杜甫身旁,去感受那让圣人为之落泪的一幕。 二.写作背景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是信史,是实录。 三.一读诗歌——读全篇,感受整体情韵 1.说明要求:感受节奏韵律,体会整体情感. 2.教师配乐诵读 3.学生自由朗读 三.二读诗歌——读首尾,体会深深伤痛 1.两名学生分别朗读两部分:这首诗歌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图为开头,以行人对道旁过者的回答为主体,在行人回答的最后又描绘了一幅青海战场白骨遍野鬼哭啾啾的画面。我们先来试试朗诵这两部分内容。(学生读,评价) 2.诵读指导:朗读首先要确定采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慢一点,较沉重较悲伤。其次要注意重音-----每一句诗都会有一些字词特别具有表现力,着重处理他们,会使情感更加丰满可感。 3.两幅画面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幅? ①辚辚萧萧-------描绘行人出征的场面,连用两个叠音词,让人如临其境,单调, 轰鸣,嘈杂的巨大声响,一开篇就烘托出出征的苦痛和分离的悲伤。 ②走不见---------走,跑来相送,点出出征之急和送行之突然。不见,夸张手法,送别人多,可见会有多少人家庭离散!事情突然,打击沉重。 ③牵衣顿足拦道哭干----------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词连用,点出了亲人的痛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兵车行》教案

总课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课时2课题兵车行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写作风格 教学日期教学班级 教学过程个人复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 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 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 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 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一)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 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1.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总结:(统治者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二)资料链接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 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 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 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 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这就是《兵车行》的写作背景,下面我们先来听一下《兵车行》 的朗读,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三、课文诵读: 1.听录音。(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朗诵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出杜甫诗歌的沉郁 顿挫风格。) 2.这是一首歌行体诗,长于叙事,寓情于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那么这篇课文叙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带着问题 自由朗诵课文。 3.齐读课文。 四、文意理解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出生 活的本质,那么这首诗为我们描写了什么内容?又由此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1、场面描写。(齐读)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杜甫及有关背景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初读全诗,在疏通诗意、理清人物事件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基调; 3.再读诗作,品味语言探究深意; 4.选择角度描摹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作掌握诗意; 2.品味语言探究深意; 3.选择角度描摹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课文分析: 《兵车行》是历史上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诗圣”杜甫通过征夫出征、家人送别的凄惨场面与征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代长期的拓边战争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地区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势的深深忧虑。 教学时引导学生能“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联系已知(《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诗)感受诗境,品味语言探究深意;质疑激趣,探究细节;针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实践情况,拟以诵读为出发点,侧重质疑探究,以细节为突破口,玩味文本内涵。因此,结合“课标”精神,确定本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详述如上。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造氛围 (幻灯出示几幅战争照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几幅画面,你作何感想呢? 生…… 师: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夺走了人民的生命。战争是黑色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就让我们追溯历史,回归唐朝,看看杜甫笔下描写的战争带给老百姓怎样的生离死别吧!课前要求你们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杜甫及有关背景知识;并且初读全诗,理清人物、事件等关系;这节课我们主要体味诗的低沉,压抑,怨愤的朗读基调和沉郁顿挫的风格。重点品味语言,探究诗作深刻的内涵。 二、指导诵读解诗意 师:谁先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和学生评价) 师:范读或听录音,说说你对全诗的感情基调有何感受? 生:(作答并评价)(低沉,压抑,怨愤) 师:理清全诗人物、主要事件。 生:(家人送别,役夫申恨)

兵车行(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兵车行(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

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再亲身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二.常识简介 1.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2.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

《兵车行》优秀教(学)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一、导入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二、研读新课 1.【题解】《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品味语言】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赏析——时间:军队开拔之时。地点:桥畔。背景:在通往西去的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及、北兵以击南诏。人闻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地“汉家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③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赏析: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 语文版必修2

《兵车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

《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枣庄八中南校高二语文组王慧第十五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 齐读?课前小积累?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师: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 生(齐):杜甫。 师:一代“诗圣”杜甫以他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在文坛上奠定了他的不朽地位。而他的诗歌也因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而被誉为“诗史”。韩愈曾这样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PPT) 杜甫(712~770) 是我国____代_______诗人。字______。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________,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_________。 师: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诗史数千言,一腔君国河山泪。草堂三五里,沉郁顿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背诵。)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问题探究: 1、面对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惨况,役夫有怎样的心情呢? 明确: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役夫并非无恨,而是恨满胸臆。但这种恨却无处可申,且申也无益。故以?敢申恨?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2.在这首诗歌中,役夫都有哪些恨呢?讨论交流总结。 明确:恨征兵频繁,恨血流成海,恨开边未已,恨流离失所,恨田园荒芜,恨非人待遇,恨租税繁重,恨白骨无人收。 3、文中哪是沉痛语,令人不忍卒读? 明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女就真的很好吗?为人女、为人媳、为人母、为人妻的苦命女子啊,眼见着自己的丈夫、公婆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即将被抓入伍,更是痛不欲生。丈夫这一走,今后的日子该怎样过啊?上有年已老迈的双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尽管如此,还有?县官急索租?,本来自己就已经家徒四壁,?出入无完裙?了,那些?租税从何出?啊!这样生不如死的日子该如何苟活下去啊! 师作诵读指导: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背诵。) 五、课堂小结 (PPT“穷年忧黎元,叹息热内肠。”“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诗圣杜甫怀着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以深沉、浓郁、一字一顿的笔触传达出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现在让我们怀着对人民的同情,对诗圣的崇敬,踏着杜甫的思想踪迹,再一次诵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一名导演,或是一名编剧,或是一位画家,你将如何来拍摄、编写或画出这一惨绝人寰,令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呢?请用文字把你心中的设想描述出来。 第二课时(文本研习与反馈练习) 一、自主阅读,美点寻踪 (PPT)前人评杜甫《兵车行》时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请将诗中运用口语的句子抄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明确:(1)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蝉联而下,累如贯珠,琅琅上口,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2)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被驱不异犬与鸡??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等,能收到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生动鲜明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句子,体会其美感。) 二、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同学们在读这首诗时,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你认为文中都有哪些人在

杜甫诗教案

《兵车行》《旅夜书怀》 上课时间:总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生能说出有关杜甫、《兵车行》的文学常识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2、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二、学生能说出诗中重点字词的释义 1、行:本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但《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题。 2、辚辚:车轮转动的声音。 3、行人:从军出征的人。 4、耶娘:同“爷娘:。 5、干:冲。 6、点行:点兵出征。 7、营田:即屯田,指戍边垦荒。 8、无东西:不成行列。意思是庄稼长得不好。 9、旅夜:旅途中的夜晚。 10、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 11、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12、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 三、学生能理解诗歌,说出诗歌的大意。 《兵车行》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父母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到了四十还要去西部边疆去种田。离开的时候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

《兵车行》优秀教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题解】《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品味语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赏析——时间:军队开拔之时。地点:咸阳桥畔。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教案(全国) 20XX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 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边塞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二、自主先学 边塞诗词简介 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其兴起的原因,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常见意象与意境: 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

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边塞诗的特点: 1、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等。用典多是投笔、长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如: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兵车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内容选取: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知识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

高中语文《杜甫兵车行》教案设计

《兵车行》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 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题解】 《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 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 府新题创作《兵车行》 ,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 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 品味语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 千云霄。 ” 赏析——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 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 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 、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 ,极形象地表 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 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 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 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 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 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 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赏析: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 “或从十五北防 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 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人的一生都在战争 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 “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 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

《兵车行》杜甫古诗教案

《兵车行》杜甫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 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 —— 《全唐诗 》卷 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
1/8

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 诗人的情 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 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 这是诗人亲眼所见, 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 黎元, 叹息肠内热”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的感情, 声音要沉重一些。 前四句可用平调读, 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 诗人的怨愤之 情初现。 2. 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 可以读得平缓些, 声音稍稍放低, 但“点 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 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 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 去人的大半生, 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 至“归来头白还戍边”, 怨情稍稍加重。 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 潮点, 应当读得掷地有声。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 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用“君不闻”领起, 是“行人”问“长者”, 也是诗人诉诸读者, 感情十分强烈, 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 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 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 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 意。 “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 但速度不宜快, 要作低回之势, 至“租税从何出” 稍稍振起, 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 后半段顺势说 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 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 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 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要缓缓读出, “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二、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 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 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 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 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 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 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 未战, 士卒死者什八九, 莫肯应募。 杨国忠 (时任宰相)
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