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价值成分

2、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责任感

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道德的“两难故事法”由()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鲁姆

D.克拉斯沃尔

7、人们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表象的道德感

D.伦理性的道德感

8、每当想起杨利伟、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就会让人产生无比的爱国之情,并激励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想象性的道德感

9、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都的最概括的情感经验,叫()。

A.理想性的道德感

B.直觉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理念性的道德感

10、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对儿童道德性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沃尔特

B.布鲁纳

C.科尔伯格

D.斯金纳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认识缺乏

B.道德意志薄弱

C.道德情感异常

D.道德行为不良

12、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哈特斯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章志光

13、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评价成分

D.行为成分

1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品德

B.态度

C.技能

D.意向

15、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良心活原则取向阶段

C.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6、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7、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8、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和会学习论的研究更侧重于()。

A.道德认知方面

B.道德意志方面

C.道德情感方面

D.道德行为方面

19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

2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影响

B.模仿

C.态度

D.从众

二、简答题

1、道德情感的种内有哪些?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班条件有哪些?

3、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ACCD 6~10、AADCC

11~15、BBDBC 16~20、CDDBD

二、简答题

1、答: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①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感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其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②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想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便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为祖国做贡献的有用之人。③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他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2、答:(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中德尔某些不当教育和某些不良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②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③同伴群体。学生的归属感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

(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②态度定势。个体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信息和接受的量;③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自己的道德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形成于改变由不同程度的影响。

3、答:过错行为遇到的不良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

(2)区别:①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实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②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过错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具有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充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是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像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青年人处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后习俗水平。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关键年龄在9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10态度与品德形成

典型真题分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2008年4月) A.依从B.接受 C.认同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2007年) 【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 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B.从众C.服从 D.感染 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D.内化 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D.伦理的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C.内化D.坚定 15.品德是( )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C.心理学D.伦理学

第八章 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小学)

第八章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一般把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内容。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

第十章_伦理与管理沟通(知识要点)

第十章伦理与管理沟通 伦理、道德:“伦”是指人、群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理”即道理、规则和原则。“伦”与“理”是指处理人、群体、社会、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是指规范,“德”则是对该种规范的认识、情感、意志、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和一贯的行为。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包含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一般并不做很严格的区分,它们经常可以互换使用,特别是作为“规范”讲时,更是如此。企业是道德行为主体,企业能够而且应该讲究伦理,能够而且应该承担道德责任。 所谓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对他人和自身的行为进行善恶的判断。曼纽·G.维拉斯奎(Manuel G. Velasquez)在其《企业伦理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从功利主义、权利论、公正论、关怀论和美德论五个方面来讨论道德评价理论的方法。 功利主义原则是: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功利主义原则假设我们能够衡量并加总每项行为产生的快乐(利益),减去该项行为带来的痛苦(损害),从而确定哪项行为所产生的快乐最多或痛苦最小。关于功利主义的几点说明:(1)功利主义原则所说的快乐最多或痛苦最小,并不仅仅针对行为人自身,而是对受该行为影响的所有人(包括行为人)而言的。(2)功利主义原则所说的快乐或痛苦不仅仅指行为产生的直接的眼前的快乐或痛苦,也包括间接的长远的快乐或痛苦。(3)功利主义者承认我们常常不能确切地知道行为的未来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使期望的利益最大化。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衡量困难,二是不符合权利、公正原则。 道德权利有三个特点:第一,道德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第二,道德权利赋予个人自主、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第三,道德权利是证明一个人行为正当性及保护或帮助他人的基础。权利论的道德原则是:当行为人有道德权利从事某一行为,或从事某一行为没有侵害他人的道德权利,或从事某一行为增进了他人的道德权利,则该行为是道德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试图说明有一些道德权利是所有人都拥有的,不论行使这些权利是否会给他人带来利益。康德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称之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即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平等的、自由的人来对待。这一绝对命令可以表述为以下伦理原则:当且只有当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时,不把他人仅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是尊重并发展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一般地说,欺骗、强迫没有能尊重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价值成分 2、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责任感 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道德的“两难故事法”由()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鲁姆 D.克拉斯沃尔 7、人们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表象的道德感 D.伦理性的道德感 8、每当想起杨利伟、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就会让人产生无比的爱国之情,并激励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想象性的道德感 9、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都的最概括的情感经验,叫()。 A.理想性的道德感 B.直觉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理念性的道德感 10、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对儿童道德性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沃尔特 B.布鲁纳 C.科尔伯格 D.斯金纳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认识缺乏 B.道德意志薄弱 C.道德情感异常 D.道德行为不良 12、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哈特斯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章志光 13、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评价成分 D.行为成分 1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
)提出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2
)。

第四章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四章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简答)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首先,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其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再次,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简答)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简答)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简答):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 复习题

第八章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是从他律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自律出现的年龄是() A.8岁以后 B.10岁以后 C.12岁以后 D.14岁以后 2.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华莱士 D.班杜拉 3.一个人想起了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4.儿童与少年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相对于对别人的评价往往() A.提前 B.落后 C.同步 D.不确定 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以下哪几种成分?() A.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B.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方式 C.道德信念、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D.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6.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7.由于对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不同,行为派强调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是( ) A.移情教育 B.意志教育 C.行为训练D.说理教育 8.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9岁的儿童一般处于() A.可逆性阶段 B.权威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公正阶段 9.道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属于政治范畴 B.意识现象,属于政治范畴 C.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D.意识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10.在班杜拉看来,决定道德行为的是() A.年龄和教育 B.情境和教育 C.教育 D.环境、榜样和强化 11.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12.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学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

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再次,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最后。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其特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D.内化 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l6.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17.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8.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9.(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重点笔记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3)道德行为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2)二者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 2、两者的区别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四、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10岁以前)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五、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六、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2、认同 3、内化 七、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八、儿童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还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燃烧青春挥洒汗水,成就我们稚嫩的梦想与追求。我们也许抱怨,也许开心,也许无所谓。但是在我们这些情绪背后,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努力的拼搏,挥洒着超出我们几倍的汗水来浇灌我们,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 如今有太多太多除去学习的其他事情烦扰着我们,比如今天昨天去网吧被老师看到了,《穿越火线》装备打折了,《地下城与勇士》装备被别人盗了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经常打扰我们,致使我们来到学校的本意被扭曲,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是想着快点下课,好赶紧把我们的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一遍一遍的问大家,这个知识点大家会了吗?这道题以后碰到会做了吗?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听懂等等,那种殷切关怀的眼神,几乎略带一些沙哑的嗓音,因为经常用粉笔而干燥的手部皮肤,这些都是牺牲,都是无私的奉献,说老师是红烛在我看来真的一点不过分,老师他们燃烧的是生命啊!而我们的父母,他们或是顶着烈日炎炎在工作,或是在办公室里手忙脚乱的在赶稿子,或是正在为某件事情而担忧,但是他们心甘情愿,他们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应该的,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足够了。他们不求回报,他们想的也很简单,孩子,我们只是想让你有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能力,自己活的好就行不用管我们。 说出的这些也许连父母和老师给予我们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但是这些足以我们这些在学校的学生为之努力学习。对待一个人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见到老师问声好那么简单,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只有这样才算是尊敬老师,没有让老师的辛苦白费。而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就要用孝敬来对待了,在家里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已经在外很辛苦的父母不要太疲劳,我们要让父母看到希望,让父母感到有曙光有未来。在此,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同学有父母亲洗过脚的吗?假如没有,请为你的父母洗一次脚,感受一下含辛茹苦为了我们奔走劳顿多年的证据。 在即将结束之际,学生以学习为生,要以学习为主,只有努力去学习了,才算对得起老师,才算对得起家长,才算真正的尊敬与孝顺。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勾勒出美好的明天的同时,也写出来,老师,父母,你们辛苦了!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人物背景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首先是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方面引起学术界注目的一派理论。由于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不仅关注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还关注品德的形成,所以一般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都有一些建树。社会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同时在道德教育方面该派别也形成了当代不容忽略的一家之言。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班杜拉(A.Bandura)、希尔斯(R.Sears)、沃尔特斯(R.H.Walters)、米切尔(W.Mischel)、洛特尔(J.B.Rotter)等人,在他们中间最有影响的当推班杜拉。我们在此主要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依据来看一看这一派理论的道德教育主张。 班杜拉(1925一)原是一个加拿大人。他中小学时期的教育都是在家乡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省一个小城镇接受的。他的大学教育先是在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的,后来到美国衣阿华州的衣阿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了心理学博十学位。在衣阿华大学学习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为他日后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衣阿华大学期间结识希尔斯(R.Sears)更为他日后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成就埋下了伏笔。希尔斯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1953年,28岁的班杜拉受聘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教员。在斯坦福大学他最初专门研究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家庭因素,后来转向研究青少年人格结构及其形成,随着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他在美国心理学界声望日增。1974年他被推举为全美心理学会会长。 班杜拉的论著较多,主要有:《青少年攻击性行为》(1959)、《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1963)、《行为修正论》(1969)、《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等。在他的众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学习理论》(1977)。我国学者曾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译成中文,把书名改为《社会学习心理学沪。他在其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班杜拉的理论既重视人的行为研究,又重视人的认知因素,所以很难将他的理论划归认知心理学派别或行为心理学派别任何一方,有人说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种理论。我们从教育学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考察该理论如何阐述人类(尤其是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观察学习、榜样示范等具体理论。 第二节榜样示范理论 班杜拉认为过去学习理论研究的学习一般都属于学习者对有关刺激进行直接反应而实现的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可称为直接学习。但是,他又指出另外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而发生的学习。这类学习也是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与健康 一、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 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一个欲望强烈丽缺乏自制的人,在行为上可能与他的是非观念相矛盾。 (四)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 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品德即形成了。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进行道德评价,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从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也向稳定性发展,逐步形成比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1)道德信念的准备时期,大约在10岁以前; (2)道德信念萌发期,大约在10到15岁;⑶道德信念确定期,大约在15岁以后。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较稳定的道德习惯。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2011年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2.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5.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 ( ) A.教养方式 B.人际关系 C.个人信念 D.社会风气 E.同伴群体 2.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 ( )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E.同化 3.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 A.爱国主义情感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E.自卑感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________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________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3.________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 。 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6.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________ 。 四、名词解释 1.内化 2.服从 3.替代强化 五、简答题 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精析】A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疗法是两难故事法。 3.【精析】D 考查内化的定义,应识记。 4.【精析】A 认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5.【精析】B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CDE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即个人信念。 2.【精析】ACD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3.【精析】BCD尤为重要的是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

【精选】第七章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1.解释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3. 理解并记住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水平中个体道德推理的主要特征; ?4. 了解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5.了解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概念的发展; ?6.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的措施。 ?7. 运用关于品德形成的各派理论中的合理观点,对德育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性质 ?态度的定义:是习得的,影响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态度的构成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倾向) 二、品德的性质 (一)品德的含义 ◆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二)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共同点——较稳定的态度与品德是同质的 ?区别—— a.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b.范围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