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车身前部线束布线(第 1 页,共 2 页)

车身前部线束布线(第 1 页,共 2 页)

车身前部线束布线(第 1 页,共 2 页)

车身前部线束布线(第 1 页,共 2 页)

图标

(1) X50A 保险丝盒–发动机舱盖下

(2) X1 保险丝盒–发动机舱盖下X1

(3) X100 车身线束和车身前端线束

综合布线系统项目施工工艺规范流程

综合布线系统(PDS) 1.施工工艺流程 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及措施 1)电缆作弯 A.电缆作弯的方法: ◆用两手握住电缆侧面,从电缆的起弯点开始,缓缓地顺次将电缆弯作好。一般先弯小一些,然后将电缆的两端直线部分向外反弯一

下,以防电缆在绑好后变形。 ◆成堆电缆作弯,应采用电缆枕头(木模),这样既保证质量,也便于施工。 ◆电缆弯好后,可用废芯线将电缆临时绑好;但不可用裸铜线捆绑,以免勒伤电缆外皮。 ◆作弯时,应尽可能一次弯作好。要避免一再修改而致使电缆芯线绝缘受损,而且一再修改民更不易达到作弯的要求。 ◆作弯时,应多次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侧面观察作弯质量,及时纠正不当之处。尤其在绑最初几根电缆时,因电缆较少,容易变形,更应注意。 B.机架电缆作弯的作法: ◆机架电缆下线,最好在一处下线。电缆较多时,可考虑两处下线。 ◆已绑好的电缆,需将线把与作成端的端子板对齐,用废芯线将电缆捆在电缆支铁上。 ◆先弯好最里面的一条电缆(即离机架最近的一条电缆),并把它绑在列走道横铁上,再依次作弯其他电缆。机架电缆下弯的弧度应一致,作弯时可利用作弯模板比量。 C.大走道上下电缆弯的作法: ◆电缆在直走道上绑至距作弯的1~2根横铁时,须先将电缆弯作好后再继续绑下去,不应将电缆绑到起弯点时才开始作弯。 ◆先按规定位置作好第一条电缆弯,并以此为准作其他各条电缆

弯。 ◆靠近电缆弯的1~2根横铁,应绑得稍紧一些。在每层转变处不宜压得过紧,以免电缆弯将被压拓下来,致使电缆弯不成型。 D.捆绑电缆注意事项: ◆捆绑电缆前应检查核对每根电缆的起始部位、路由和站电缆截面图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而且设计预留的空位不得遗漏。 ◆捆绑电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单根捆绑法或成组捆绑法。 ◆电缆一般应在一组放完后一次捆绑;电缆条数较多时,可分几次捆绑,每次不超过20~25条,布放好一部份即可捆绑一部份。如电缆堆需凑齐一组方能捆绑时,应将电缆用临时扎线捆扎成形。 E.捆绑电缆: ◆捆绑电缆前,一般先从配线架一端开始整理,将电缆位置对准,危重在支铁上作临时捆绑,经检查两端留长都能满足成端需要后,即可正式捆绑。正式捆绑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顺序进行;如果电缆两头不编线时,也可从中间向两端捆绑,但不得从两端向中间捆绑。 F.电缆整理: ◆捆绑电缆时,应随绑随整理。 ◆电缆堆部分不平直时,可垫以木块,并用橡皮锤子轻轻敲打矫正。 ◆每组电缆放绑完毕后,即可将辅助支铁和临时捆扎线去掉。 ◆作大走道电缆弯用的辅助支铁,应在绑好一道悬空捆绑后方可取下。用钩针和穿针调整不规则的线扣,使其合乎要求。

汽车线束三维布线作业指导书01讲解

《电气三维布线标准》附件5-2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三维布线设计 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前言 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线设计规范化,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标准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过程中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关绍文仇佳洁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步骤和校对的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CATIA、UG软件进行设计的三维布线标准。 2.引用标准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QCn 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TJI/CZ.004.A1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

3.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1三维布线应满足技术要求中相关要求; 3.2 三维布线分块与在车身上的走向要合理; 3.3 线束过孔时要注意加护套保护,防止线束与板金摩擦造成损害; 3.4线束上卡扣与卡扣之间的距离不易太长,避免线束滑动导致寿命过短,两卡 扣距离一般定于30到40厘米之间; 3.5 走线的时候要避免锐角过线,避免电线折断。 4. 检查分析 4.1应符合电气设计任务书和电器原理图中电气组件的布置和走线分块等中的 要求; 4.2过线时要注意不能与钣金或内饰干涉; 4.3 发动机线束布线时,要注意发动机缸体上的搭铁位置; 4.4 电线是否连接到相应的电器件处; 4.5整车线束所有的搭铁线不易太近,避免造成电器间运用的影响; 4.6原先开的过线孔和卡扣开孔是否和过线胶套、卡扣位置相对吻合。 5. 设计要点 5.1 设计时要时常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车身钣金,内饰 等的修改状况,保持三维线束和车身的配合,减少改动量; 5.2确定电线卡扣安装孔位,如有变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改变开孔位置; 5.3绘制三维线束时,所有线束与钣金之间留点间隙,线束走向尽量沿钣金件的 表面走线; 5.4 线束在整车上的布置,尽量不在车身内外露,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或线束 降低寿命,容易损坏; 5.5考虑线束在实际情况下装卸时的方便,线束分块明确,过孔或固定接插件方 式要在足够的空间里,必须满足在实际情况下穿线和接插操作方便。 6、整车线束分块及走向定义 一般来说,整车线束可以分为前舱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室线束、车尾线束和车门线束这几大块。这一分块原则是按白车身设计划分来大体定义的。 每个大块都还可以根据功能模块再细分。 6.1仪表板线束

强电弱电工程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2015年最新版

强电弱电施工规范与工艺 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办公楼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强弱电电路布线及电器、灯具安装。 2、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3、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4、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Ω。 5、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6、进线穿线管2~3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 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7、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8、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9、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10、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11、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 12、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3、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4、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5、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6、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2.5平方毫米线,主线用标准4平方毫米线; ②网络线:超五类UTP双绞线 2、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秤年份。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中相关规定。 2.1.4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孔不入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

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0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1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2.2.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子、鱼尾钳。 2.2.3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2.2.4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2.5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等。 2.3作业条件: 2.3.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3.2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704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秤年份。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中相关规定。 2.1.4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孔不入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0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1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2.2.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子、鱼尾钳。 2.2.3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2.2.4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2.5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等。 2.3作业条件: 2.3.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3.2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3.3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2.3.4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批准印

1.目的: 对线束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线束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责任部门 生产部线束课 3.职责 线束课管理者负责对生产的安排即线束课人员的管理.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原材料的领取, 发放 . 线束课作业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生产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对设备的修理, 维护及保养. 4.相关文件 1)<< 生产指令 >> 2)相关作业生产记录 3)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 5.步骤 5.1接单及生产指令的确认 线束课管理者收到<< 生产指令 >>后, 根据实际生产状况, 确认新订单信息,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生产计划, 确认OK后负责生产前的确认及安排, 其主要工作包括: a.确认上一订单是否结束 b.核对新订单的信息 c.安排生产, 并预算该定单的完成日期 . 5.2 生产前准备 5.2.1 线束课管理者将生产指令给线束课领班和物料员, 领班将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更换到作业工序, 物料员按<< 生产指令 >> 及每天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天所需的材料数量后, 进行材料 的领取, 并做好相关记录. 5.2.2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设备的确认, 线束课的领班提前安排人员及准备生产记录相关表格. 5.2.3 确认以上OK 后, 线束课物料员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对原材料发放工作, 并记录到 <<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 应详细记录到发放材料的时间. 5.3 首件检查 每天生产前由作业员进行首件作业, 由品质进行确认合格后并记录到首件确认单上, 才可以进

行正常生产. 5.4 量产 5.4.1 当首件判定合格后, 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 5.4.2 依据产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工程, 大体上包括: 切线 , 开剥外被, 磨皮, 穿DABELL, 端子压 接, 插胶芯, 测试, 尺寸检查, 外观检查, 包装等等, 具体的操作参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4.3 品质巡检人员根据巡检频率和检查内容对产品进行中间检查, 特别注意要检查端子打的状态 和测试机的状态. 5.5 入库和CLOSED检查 5.5.1 每天QC进行入库检查合格后, 线束课物料员原则上次日的上午进行入库作业(特殊情况除 外). 5.5.2 一个生产指令结束后QC要进行CLOSED检查合格后, 才能关掉这个生产指令, 进行评估. 5.6 生产数量的计算 5.6.1 每班生产结束时统计当班的生产数量, 每天的生产数量如果设备上有统计数字, 依据设备上 的数字进行记录. 5.6.2 如果设备上没有统计数字,则从最后一道工序即包装倒推前道工序生产良品数量, 加上本道 工序产生的不良品即为生产数量. 5.7 材料报废及退库 5.7.1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对生产中的不良品(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等不可回收材料进行报废处理. 5.7.2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对剩余材料进行退库处理. 5.8 可追溯性 5.8.1 材料的可追溯性 线束课物料员发放材料时在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上填写原材料的相关信息如: D/C , SEQ , M/C 等, 发料时间必须详细记录. 5.8.2 半成品的可追溯性 半成品在工程内流动时, 必须附带物料标示卡以表明产品的状态, 设备生产日报表上作业时间. 5.8.3 成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 以每一外箱为一单位进行记录, 作业员在填写相关生产记录表时填写系列号和作业时间.

综合布线六类线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六类线施工工艺 本文从施工的角度出发,阐述六类布线系统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六类布线系统施工前准备,管路线缆的敷设及接地防护技术,以提高整个布线系统的抗干扰性、数据的保密性以及数据的传输速率。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 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环境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敷设,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1、六类布线系统在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1.1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敷设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 1.2严格遵守线槽的施工规范,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1.3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应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应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以供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1.4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用线卡固定在线槽、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 1.5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1.6在整个施工期间,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各工种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应完成本工种的施工任务。 2.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查阅其他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因为水平路由的长短将会对系统的等级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线路由的走向影响最大。在审图时,应用比例尺在图纸上认真测量,为水平布线子系统找出最合理的路由走向,这样既节省水平线缆的长度,又避免与其他专业管路发生冲突,由于电气专业管线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各专业管路交叉重叠,水平布线子系统的水平管路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若与其它专业管路处理不当,就会给电气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发生矛盾的现象,给土建专业带来地面超高等问题。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管路在预埋前,应认真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并向施工做好技术交底,尽量避免与其它专业管路交叉重叠,发生矛盾。可利用AutoCAD绘出三维大样图,在大样图上注明其它专业管路的走向、标高以及各种管路的规格型号,制定出最优敷设管路的施工方案,满足管线路由最短,便于安装的要求。 目前水平布线有三种方法:钢管暗敷设法、吊顶内走线槽,线槽至信息点之间采用钢管连接方法、地面线槽暗敷设法,其中地面线槽暗敷设法适用于较高档的智

汽车线束装配

汽车线束装配之前,要彻底熟悉电路图和线路图,熟知车身电器安装位置和车身具体结构,弄清各部分的工作器的控制方式,以便正确接线。下面我浅谈下汽车线束装配与维修的工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束装配时不要把线束拉的太紧(尤其在横向布置线束),避免行 驶车辆在颠簸状态下,引起线束固定点位置错动,导致两固定点之间距离瞬间增大,从而拉长线束造成线束内部接点拉脱/虚接、导线参数变化,甚至拉断导线。 2、汽车线束装配后,周围要有足够的间隙通过,保证不被其它部件 压到、不被其它部件及其紧固件绊到。避免线束绝缘层被夹断、磨损或破裂引起接地等故障。 3、不在临近位置布置型号和颜色均相同的插接件。避免装配过程中 出现误插,损坏线束和用电器。 4、插接件布置在容易发现的位置、布置在手和工具容易操作的位 置。为了便于检查、维修,需要按照实际装配情况考虑电器件所带导线的长度。如果电器件安装在表面易操作的位置,可以省去导线直接将插接件连接到部件上;若电器件安装位置比较隐蔽,且后期维修拆卸困难时,可以按照需要将电器件所带的导线长度适当增加,使插接件的布置在便于检查、维修的位置。 5、 和发动机舱线束、发动机控制器ECU的连接。由于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处于振动状态,为了使发动机线束和机舱线束、ECU连

接可靠,不但需要适当增加发动机线束的长度(一般增加长度不小于50mm),还需要在发动机线束端的插接件前100mm左右增加一个固定点,将其固定在车身上以避免发动机振动的传递, 6、线束如从驾驶室内向室外通过钣金孔,外部线束必须低于过线 孔,避免在线束上滴、洒液体后,有进入室内的可能。 7、四门线束和座舱线束连接时,车门上过线孔低于车身侧围上过线 孔。如门线束胶套上有液体,只有可能进入车门而不能进入驾驶室。 8、插接件和线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车身的过线孔,方便装配、节约 安装时间 9、在仪表板处安装的电器装置:组合仪表、开关面板、空调面板和 音响系统及显示屏等与仪表板线束连接的插接件接头,应按实际需要预留足够的长度。根据电器装置的安装深度、插座的位置、插座开口方向和电器件装配后的后部空间,按照操作的方便性,适当增加线束上接头的预留长度。 10、四门开关线束的预留长度、室内顶棚上的顶灯及开关线束接头 的预留长度,也参照仪表板处安装的电器装置的计算方法计算。 11、需要考虑在插接件的插接方向,必须留有大于两倍插头对插方 向长度的空间 12、音响天线线束的长度确定同样需要考虑装配时预留足够长度 13、其它对插的线束接头,考虑线束拆卸方便的需要预留长度。对

线束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标 题 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NT01-005 版本:A/01 页数: 1/3 发行日期: 2014.07.01 1.目的: 描述附件安装的生产操作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附件安装的操作生产。 3.职责: 车间主任,装配工序质检员及与附件安装相关的人员均有将本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 附件安装—把附件根据图纸要求牢固固定在线束正确位置上的方法。 5.工作程序: 5.1 员工依据生产指令及装配图或工艺文件,备齐所需的材料、半成品; 5.2 校对所备材料和工具与生产指令及装配图的符合性; 5.3 扣钩的安装方法: 5.3.1 需用胶带固定的扣钩,先在其需安装位置中心的左边用胶带在线束上做停止包扎2—3圈(包扎位置以拿扣钩在其安装位置比试一下而定),然后把扣钩放在其安装位置上,把其左边与线束做停止包扎2—3圈固定在一起。再把其右边与线束做停止包扎2—3圈固定在一起。胶带收尾切断时不允许沿胶带延伸方向用力拉断,必须沿胶带垂直方向撕断,然后把胶带头抹平。 1:先停止包扎2--3圈 2:固定左边停止包扎 2--3圈3:固定右边停止包扎2--3圈 5.3.2 扎带式扣钩直接扎在线束上的扣钩安装位置上,把扎带拉紧,要求扎带扣钩在 线束上只能径向转动不能轴向滑动。然后把扎带剪断留未部≤5mm ,不允许断口有锋利的毛刺。如有特殊要求,扣钩可在线束上轴向滑动。 5.3.3 卡在波纹管上的扣钩,按要求卡在线束正确位置上。要求卡子上的筋必须卡在波纹管的槽里面。 5.3.4 对方向有要求的扣钩要特别注意安装方向。安装时要依据布线板上的图示或工装确定方向,不明之处立即咨询现场工程师。 5.4 护套尾部塑料卡子的安装方法: 卡子上的筋必须卡在护套未部的槽内,卡子上的锁扣必需锁到位。对方向有要求的卡子

控制柜布线规范

控制柜布线工艺总体要求 一、线槽 1、保证主干线槽横平竖直,布放过线槽时保证线槽间接缝要对齐 2、线槽要布局合理、美观,布放按“目”字排列; 3、线槽用自攻螺丝固定时力矩要适当,不得将线槽拧变形。 4、线槽盖板切缝应垂直整齐,无毛刺和划伤,缝隙小于1mm。 5、1800*800*600的控制柜,采用5080的线槽 600*400*200的控制柜,采用3550的线槽 门上采用2535的线槽 二、模块布置 1、同类型模块要布放在一起,左右、上下要排列整齐,; 2、不同模块间布放要留有一定的间隔,以减少其相互间干扰,同时也是对各模块单元的划分; 3、不同种类的模块如高度或宽度不同,布放时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取两种模块的中线对齐。 4、模块布放安装时,应尽量将高度相同的部件放到一排,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布放线槽和接线时方便。 5、控制柜采用前维护式,所有模块应考虑到日后拆卸更换。 三、接线端子排 1、接线端子排一般排放在控制柜或控制台的最下方,如有接地铜条则接地铜条安装在最下方;

2、每排接线端子应有上下两条过线槽;(通常指信号线和控制线) 3、接线端子在所有线都接完之后要将空接线端子排上的螺丝拧紧,以免在运输过程中丢失, 4、接线端子在安装时应留有10%-15%的余量。 四、线号管 1、同一线径的线,采用同线径的线号管,如两根共用一个号码管可适当加粗; 2、线号管文字方向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 3、在接完所有线之后要将同一单元内所有套管对齐,文字朝外,以便与检修。 4、所有号码管统一长度为18mm,动力线字号为4号字,信号线为3号字。 五、线缆 1、动力线 动力线要根据接触器电流选择合适的线径,三相线路按黄、绿、红顺序排放,零线使用蓝色。 2、信号线 1.线缆走向要横平竖直,两端必须将冷压头(又名插针)压上; 2.线缆布置时要顺滑,避免硬拉乱扯,不能对器件产生拉扯力,为以后维修提供方便。 3.不在线槽内的线用缠绕管将其缠起来,保证外面只能看到标号、接头部份;

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

第一章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过程工艺 1 目的 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规范等作出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 3 装配过程规范及检验要求 操作人员依据产品图纸和相关工序的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和自检, 1. 产品工艺流程图 *(关键工序) 2. 产品工艺流程规范

3. 产品制作工艺质量要求

第二章母线制作与安装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其它类似母线的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并作为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2.工装设备及工具 母线加工机。 活动板手(4”~12”)、梅花板手、套筒板手、力距板手、液压压线钳。 各种不同规格直柄麻花钻头、丝攻。 卷尺(2米)、钢角尺。 木榔头或橡皮榔头、游标卡尺(0-150mm、0-300mm) 钢直尺(150mm、300mm、1000mm)。 3. 工艺要求 3.1母线材料的工艺要求 3.1.1母线的材料为铜芯塑料绝缘导体、铜、铝排、铜接头及热塑套管等。 3.1.2选作母线的铜芯塑料绝缘线,本身塑料绝缘层不应受到损伤,也不允许塑料绝缘层硬化、开裂、皮层薄及皮层不均匀等。 3.1.3选作母线的铜铝排,本身不应有严重的凹坑、划痕、气孔、起皮、裂纹、厚薄不均称等现象。 3.1.4低压开关柜一般采用铜母线,在用户有明确要求指定用铝排时(符合认证产品描述要求的情况),才用铝排。 3.1.5低压开关柜也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持续电流在100A以上时,应用铜排或铝排制作。

3.1.7 低压开关柜一次回路中有几种额定电流不一致的电器元件,按下列原则选择铜铝母线规格。 1)回路中有接触器的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 2)回路中有闸刀和熔断器的按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回路中有闸刀和断路器的按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1.8用户对母线有明确要求时,按用户要求选择母线规格。 3.1.9 3.2 3.2.1铜、铝母排除必要的弯头和斜度外,不允许有弯曲、扭曲现象。 3.2.2铜、铝母排表面不得有明显锤痕。 3.2.3铜铝母排与元件连接,接无件连接处的实际大小和电流大小选择母排。并按无件孔的大小和排列开孔。孔正反两圆口不得有毛刺。 3.2.4铜、铝母排垂直和直线连接附表第一页和第二页,以及附图壹~附图陆。 3.2.5两个电器元件用铜、铝母线连接时,铜、铝母线应避免急剧的锐角折弯,弯曲角度不得少于90o。 3.2.6铜、铝母排弯曲后,不得有裂纹和严重起皮现象,皱纹高度不得大于1毫米。铜、铝母排弯曲半径一般大于母线本身厚度的两倍。在不开裂、不严重起皮的情况下,允许等于自身的厚度。 3.2.7铜、铝母排与电器元件连接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洁、连接处边缘及孔口应无毛刺及凹凸不平现象。 3.2.8铜、铝母线的漆色为黑色,也可搪锡、镀镍但都要贴上相序纸。用热塑管黄、绿、红加套也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母线排列见下表: 3.2.9铜、铝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母线上涂漆应界限平直、线条清晰、不得有明显弯曲不直现象。各相喷涂漆界面应离开搭接面约3~5mm。漆界面不得大于5mm。(H=A+5)A为包压长度。 3.2.12绝缘导线包压铜接头后,绝缘导线与接头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

设备有限公司作 业文件 版号/修改2/0 编号:SC-2013- 08(4) 电器组装 作业指导书 编制:技术部 审核: 批准: 山东鲁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 电器元件装配工艺 1.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005)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成品组装制作。产品组装除应遵守工艺要求外,还应满足客户要求。 2.设备及工具: 盒尺;台式钻床;压线钳;剥线钳;尖嘴钳;斜嘴钳;台钳;扭力扳手;扳手;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万用表;兆欧表等。 3.工艺准备: 3.1 装配前应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图纸和生产计划相符,列入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的电器元件应验证其CCC标志,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3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灰尘。 3.4按安装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紧固件和配件以及有关零件(如支架、衬垫等)。 4装配工艺过程: 4.1安装的元器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元器件更换及维修,操作时不能触及带电 体。

4.2 根据元件选用底板,设计元件布局,并固定于底板上。安装的元器件应保证其正常使用条件,并保证满足飞弧距离,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下表之规定。 三. 一次线 (母排)安 装工艺 1.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 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 试验成套设备》 (GB7251.1-2005)《电 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 金母线第一部分:铜 和铜合金母线》(GB 5585.1-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GB 5585.2-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90)。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主回路母线的选择、配置、加工制作、连接和安装。 2.设备、工具及量具: 母排加工机;母线拉平机;盒尺;压线钳;尖嘴钳;斜嘴钳;电工刀;扭力扳手;钢锉;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端头冷压钳;木榔头;万用表;兆欧表等。 3.母排加工及安装 3.1 根据生产计划及技术要求加工铜母排。铜母排、绝缘导线的载流量符合下表 GGD1交流低压配电屏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

线束行业超声波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写: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1. 适用范围和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多条裸铜电线的焊接,因超声波设备能力限制电线导体总截面积应在23mm2以下。 2. 名词解释 把电线末端绝缘皮剥去,合并在一起用超声波焊接机熔结在一起,熔结点称为焊点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单根导线即指如图。本标准中所提单芯导线指单条裸铜线“”。 3. 常规要求 电线叠放要求如图1 图1 下列情况不允许发生: 1、-单根导线中芯线缺失超过1%、松软、划伤或凸起。 -焊接节点灼伤(变色) -焊点有裂纹或断裂 -焊点内有外来杂质(油脂、油、剥落粒子等) -单根导线可被剥离于焊点 -绝缘皮熔化于焊点内 -同一焊点重复焊三次及三次以上(注:重复焊第二次时需检查铜丝有无

损伤) 2、 -热缩管表面不光滑、不平整、表面有划伤等 -焊点明显偏离热缩管中间,焊点末端与热缩管末端距离明显小于10mm -热缩不紧 -热缩管无胶溢出 -铜丝刺破热缩管 -热缩管灼伤 本公司收集了生产中常见不良现象可供判断使用,详见附件一:焊接良品与不良品外观判断标准 4 导线截面要求 每个焊点导线总截面积不能超过23mm 2,不允许出现15条以上的导线焊接在一个点上。 5 焊点大小 5.1 尺寸 所有的电线都要插入焊头内,所以它们必须符合以下尺寸要求,如图2和表1所示。 图 2 5.2 焊点形状 焊点截面为矩形,其高为h ,宽为b 。其宽取决于焊接装置,高取决于焊接过程。 高宽比要求如图3所示( 宽高比大约为1.5:1)。 表2 最小最大 a 3mm 5mm b c 02mm 取决于焊头宽度 焊点尺寸表1

高 (mm) 宽(mm) 图 3 本公司详细规定了每种规格焊点的宽度、高度,详见附件二 5.3 中心距 两个相邻焊点的中心距至少为50mm。 6 测试 6.1 常规要求 经过测试后的焊点必须被淘汰,不允许将其修缮后继续使用。 每项测试都要用新的焊点完成,焊点不可重复利用。 6.2焊点宽度与高度测量 因焊接过程可能会产生轻微毛边,所以测量时必须注意,详见图4 A无毛边时的测量 B有毛边时的测量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料管暗敷设要求: 3.3.1.1暗敷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暗配管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3.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 3.3.2.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3.2.4所示。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3.2.4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 3.3.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 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3.3.1所示。 图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 3.3.3.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桥架敷设要求: 3.3. 4.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 4.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3. 4.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过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3. 4.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 4.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 4.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3.3. 4.7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3.3. 4.8金属桥架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3.5金属线槽敷设或阻燃型塑料线槽敷设有关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4盒、箱稳注要求: 3.4.1信息插座安装; 3.4.1.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生活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3.4.1.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4.1.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3.4.1.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3.4.1.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3.4.1.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3.5设备安装: 3.5.1机架安装要求: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1/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版数年月日变更理由作成审核批准 01 06.09.07 新版发行陈勇丁荣勇批准印 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2/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对线束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线束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 责任部门 生产部线束课 3. 职责 线束课管理者负责对生产的安排即线束课人员的管理.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原材料的领取, 发放 . 线束课作业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生产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对设备的修理, 维护及保养. 4. 相关文件 1) << 生产指令 >> 2) 相关作业生产记录 3) 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 5. 步骤 5.1 接单及生产指令的确认

, 根据实际生产状况, 确认新订单信息, 如有异常及时通线束课管理者收到<< 生产指令 >>后 知生产计划, 确认OK后负责生产前的确认及安排, 其主要工作包括: a. 确认上一订单是否结束 b. 核对新订单的信息 c. 安排生产, 并预算该定单的完成日期 . 5.2 生产前准备 5.2.1 线束课管理者将生产指令给线束课领班和物料员, 领班将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更换到作业工序, 物料员按<< 生产指令 >> 及每天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天所需的材料数量后, 进行材料 的领取, 并做好相关记录. 5.2.2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设备的确认, 线束课的领班提前安排人员及准备生产记录相关表格. 5.2.3 确认以上OK 后, 线束课物料员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对原材料发放工作, 并记录到 <<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 应详细记录到发放材料的时间. 5.3 首件检查 每天生产前由作业员进行首件作业, 由品质进行确认合格后并记录到首件确认单上, 才可以进 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3/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行正常生产. 5.4 量产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料管暗敷设要求: 3.3.1.1暗敷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暗配管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3.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 3.3.2.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3.2.4所示。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3.2.4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 3.3.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 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3.3.1所示。 图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 3.3.3.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桥架敷设要求: 3.3. 4.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 4.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3. 4.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过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3. 4.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 4.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 4.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3.3. 4.7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3.3. 4.8金属桥架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3.5金属线槽敷设或阻燃型塑料线槽敷设有关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4盒、箱稳注要求: 3.4.1信息插座安装; 3.4.1.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生活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3.4.1.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4.1.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3.4.1.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3.4.1.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3.4.1.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3.5设备安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