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原子核部分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原子核部分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原子核部分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原子核部分

2000-200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原子核部分

1.2008年(上海卷 物理)1991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了___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

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MeV 的α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_____m/s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27

kg ,1MeV=1×106eV )

答案:3A .大,6.9×106

2.2008年(北京卷 理综)1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是11H+1

0n

→3

1H+γ

B. 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 m ?=1+m2-m1

C. 辐射出的γ

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 γ光子的波长

2123()h

m m m c λ=

+-

答案:B

3.2008年 (全国I 理科综合)18.三个原子核X 、Y 、Z ,X 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 核,Y 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 核并放出一个个氦(42He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 核比Z 核多一个原子 B.X 核比Z 核少一个中子

C.X 核的质量数比Z 核质量数大3

D.X 核与Z 核的总电荷是Y 核电荷的2倍 答案:CD

4.2008年(全国Ⅱ卷 理综)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 ,相应的能量△E =△mc 2

=2.2 MeV 是氘

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能量小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 .用能量等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C .用能量大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D .用能借大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r 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答案:AD

5.2008年(四川卷 理综)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B .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C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D .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答案:A

6.2008年(上海卷 物理)6.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质子的是

(A )3030

1514P Si+x →

(B )238234

9292U Th+x →

(C )27127

13012Al+n Mg+x →

(D )27430

13215Al+He P+x →

答案:C

7.2008年 (广东卷 物理)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点频率的光

C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 .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答案:BC

8.2008年 (广东卷 物理)2.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n X He Al 1

04227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 10是质子

B .n 1

0是中子

C .X 是Si 28

14的同位素 D .X 是P 31

15的同位素

答案:BD

9.2008年(天津卷 理综)15.一个氡核Rn 22286衰变成钋核Po 218

84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 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Rn 22286衰变成Po 21884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A .0.25g ,α粒子

B .0.75g ,α粒子

C .0.25g ,β粒子

D .0.75g ,β粒子 答案:B

10.2008年(宁夏卷 理综)(1)(6分)天然放射性元素239

94Pu 经过 次 衰变和 次 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20682Pb 、20782Pb 、20882Pb 中的一种)

答案:8 4 20722Pb

11.2008年 (山东卷 理综) (1)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巴耳末线系。若一群氢原于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2条属于巴耳末线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可发出____________条不同频率的谱线。

答案:6 12.2008年(江苏省 物理)C .(选修模

块3—5)(12分)

(1)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2)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量分别为q 1、 q 2.A 、B 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

发现的放射性元素P 3015衰变成i S 30

14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

是 .P 3215是P 3015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 P 3215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 的P 3215经多少天

的衰变后

还剩0.25 mg?

.参考答案:

(1)AB (2)E(q 1+q 2)=(m 1+m 2)g (3)正电子;t=56天(54~58天都算对)

07江苏 1、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 .微波是指波长在10-3m 到10m 之间的电磁波

B .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 .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00天津、江西卷) 2.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

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 A

Z 经过6次 衰变后的产物是Fm 253

100,由此,

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D )

(A )124、259 (B )124、265 (C )112、265 (D )112、277

(00天津、江西卷)3.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eV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要使铯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1.0eV ,入射光的波长应为 4.3×10-

9 m 。

(00天津、江西卷)4 .假设在NaCI 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 +和氯离子CI -

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氯化钠NaCI

分子,若取Na +与CI -

相距无限远时其电势能为零,一个NaCI 分子的电势能为-6.1eV ,已知使一个中性钠原子Na 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面形成钠离子Na +所需的能量(电离能)为5.1eV ,使一个中性氯原子CI 结合一个电子形

成氯离子CI -

所放出的能量(新和能)为3.8eV 。由此可算出,在将一个NaCI 分子分解成彼此远离的中性钠原子Na 和中性氯原子CI 的过程中,外界供给的总能量等于 4.8 eV/

(00上海卷) 5.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24.(13分)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00上海卷) 6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势辐射,势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央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0T σ=P ,其中常量3

1067.5-?=σ瓦/(米2·开4)。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696000=s R 千米,太阳表面温度5770=T 开,火星半径3395=r 千米,球面积,2

4R S π=,其中R 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

-9

米~1×10

-4

米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量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可认为垂直身到面积为2

r π(r 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24.(1)λ/c V = ○1 13321105.1102/1000.3?=??=-V (赫) ○2 135********/1000.3?=??=-V (赫) ○

3 ∴辐射的频率范围为3×1013赫-1.5×1013赫

(2)每小量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

t T R W 42

s 4πσ= ○4 代入数所得W=1.38×1010焦 ○5

(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 ,太阳到火星距离为d ,火星单位时间内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为

2

24

2

44d r T R P s ππσπω= ○6

s R d 400=

224)400/(r T P πσω=∴ ○7 火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为

4

24T r P t

πσσπ= ○8 火星处在平衡状态t t P P σπσ= ○9 即422244)400/(T r r T πσπσ= ○10

由○10式解得火星平均温度204800/=='T T (开)

01北京、内蒙古、安徽卷) 7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C

(A )α粒子散射 (B )光电效应 (C )天然放射现象 (D )原子发光现象

01北京、内蒙古、安徽卷) 8 .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1)=+→+x n N B y

x ,

137α______________,=y _________________.

(2)+→+αp Li 73______________

11.(1)5(1分),10(2分) (2)α或He 42(2分)

01(上海卷) 9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2.A 、C 、D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校外绕着核旋转

02年高考试题 10 .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A

A 、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

B 、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 、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 、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

02年广东、河南11 .(12分)如下一系列核反应是在恒星内部发生的,

p + C 126 ?→? N 137

N 13

7

?→? C 136

+ e +

+ ν p + C 136 ?→? N 147 p + N 147?→? O 158

O 158

?→? N 157

+ e +

+ ν p + N 157?→? C 126 + α

其中p 为质子,α为α粒子,e +

为正电子,ν为一种中微子。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 p =1.672648×1027

-kg ,α粒

子的质量为m α=6.644929×10

27

-kg ,正电子的质量为m e =9.11×10

31

-kg ,中微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真空中的光速

c=3×108

m/s 。试计算该系列核反应完成后释放的能量。[解答]:为求出该系列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将题中所给的诸核反应方程式左右两侧分别相加,消去两侧相同的项,该系列反应最终等效为

4p ?→? α + 2 e

+

+ 2ν

求出上式中的质量亏损,最终可以求得释放的能量为3.95×1012

-J

02年广东、河南12 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 只发射波长为1λ、2λ、3λ的三种单色光,且

1λ>2λ>3λ,则照射光的波长为

(A )1λ (B )1λ+2λ+3λ (C )

3232λλλλ+ (D )2

121λλλ

λ+

[答案]: D

03(新课程卷)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 两个质子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D 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03(新课程卷)1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氦90(9036Kr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9040Zr ),

这些衰变是 B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 4 次β衰变

C 2次α衰变

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03(新课程卷)15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 n =-A/n 2,式中n =1,2,3……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C

A 3/16A

B 7/16A

C 11/16

D 13/16A

03(新课程卷)16 (28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 1

1、He 4

2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He H 4e 24

21

1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 11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

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H 11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 。已知地球半径R =6.4×106 m ,地球质量m =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r =1.5×1011 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 ,1年约为3.2×107 秒,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

(2)已知质子质量m p =1.6726×10

-27

kg ,He 42质量m α=6.6458×10

-27

kg ,电子质量 m e =0.9×10

-30

kg ,光

速c =3×108 m/s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 =1.35×103 W/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16 (28分) 参考解答

(1)估算太阳的质量M

设T 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r T m r mM G

2

2

)2(π= ①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2R

m

G

g = ② g

R r T m M 23

2)2(π= ③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 M =2×1030 kg ④

(2)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公式,该核反应每发生一次释放的核能为

△E =(4m p +2m e -m α)c 2 ⑤

代入数值,得

△E =4.2×10-

12 J ⑥

(3)根据题给假设,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内,发生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

%104?=

p

m M

N ⑦ 因此,太阳总共辐射出的能量为 E =N ·△E

设太阳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每秒内太阳向外放出的辐射能为 ε=4πr 2w ⑧ 所以太阳继续保持在主星序的时间为 ε

E

t =

由以上各式解得 w

r m c m m m M t p e p 2

2

44)24(1.0πα?-+=

以题给数据代入,并以年为单位,可得

t =1×1010年=1百亿年 ⑩

评分标准:本题28分,其中第(1)问14分,第(2)问7分,第(3)问7分。

第(1)问中 ①、②两式各3分,③式4分,得出④式4分; 第(2)问中 ⑤式4分,⑥式3分;

第(3)问中 ⑦、⑧两式各2分,⑨式2分,⑩式1分。

03(全国卷)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D )

X S i P 30143015

+→ Y B H Be 10

5219

4+→+ Z Li He He 7

3424

2+→+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04(福建卷)18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α→ F - - β→ G --α→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 β→ Q - - β→ R --

α→S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B

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

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

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

D .Q 是

E 的同位素,R 是

F 的同位素 04春季19.钍核Th 23290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C

A .铅核的符号为Pb 20882,它比Th 232

90少8个中子 B .铅核的符号为Pb 20478,它比Th 23290少16个中子 C .铅核的符号为Pb 20882,它比Th 23290少16个中子 D .铅核的符号为Pb 22078,它比Th 23290少12个中子

04(北京卷)20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 1=-54.4eV ,

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B E 5 0 ( ) A .40.8eV E 4 3.4eV B .43.2ev E 3 6.0eV

C .51.0eV

E 2 13.6eV

D .54.4eV

E 1 54.4Ev

04(全国卷)21.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

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

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1

n 1

-。A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 00 04广西22 .图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7eV 的光照

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 波长有多少种?( B ) A .15 B .10 C .4 D .1 .n p D m m m 、、现

04广西23 .中子n 、质子p 、氘核D 的质量分别为方程为 用光子能量为E 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 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C

A

21

[()]2

D p n m m m c

E ---

B .2

1[()]

2

D n p m m m c

E +-+ C

21

[()]2

D p n m m m c

E --+

D .2

1[()]2

D n p m m m c

E +--

04广西24 .分别用波长为λ和

3

4

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B A .

12hc

λ

B .

23hc

λ C .

3

4hc λ D .

45h c

λ

04(广西卷)25 .氦—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33nm 的激光,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1mW 时,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

B ( ) A .2.2×1015 B .3.2×1015

C .2.2×1014

D .3.2×1014 04广西26 (12分)已经证实,质子、中子都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的两种夸克组成的,上夸克带电为

23e ,下夸克带电为1

3

e -,e 为电子所带电量的大小,如

l ,151.510l m -=?,试

果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且各个夸克之间的距离都为

计算质子内相邻两个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库仑力)

解:质子带电为+e ,所以它是由2个上夸克和1个下夸克组成的.按题意,三个夸克

必位于等

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这时上夸克与上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应为

222

943232l e k l

e

e k F m =?= ① 代入数值,得 m F =46N ,为斥力. ②

上夸克与下夸克之间的静电力为 222

9232

31l e k l e

e k F nd =?= ③ 代入数值,得nd F =23N ,为吸力. ④ 04江苏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 m

D.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04(江苏卷)28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徽子(ve )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 探测中徽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 四氯乙烯(C 2Cl 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 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

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e Ar Cl v e 0137183717-+→+ 已知Cl 3717核的质量为36.95658u ,Ar 3718核的质量为36.95691u ,e 01- 的质量为0.00055u ,

1u 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 A ) A. 0.82 MeV B. 0.31 MeV C. 1.33 MeV D. 0.51 MeV 04(江苏卷)29 .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

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 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 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 0=1.416MeV 交给内层电子(如K 、L 、M 层电子,K 、L 、M 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 原子的K ,L 、M 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 =1.323MeV 、E L =1.399MeV 、E M =1.412MeV .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 射线的能量为AC A. 0.013MeV B. 0.017MeV C. 0.076MeV D. 0.093MeV 04(全国卷)30 以m D 、m p 、m n 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

( D )

A .m D =m p +m n

B .m D =m p +2m n

C .m

D >m p +m n

D .m D

04(全国卷)31 在核反应方程式kX Xe Sr n U ++→+136

5490381023592中

B

) A .X 是中子,k=9 B .X 是中子,k=10

C .X 是质子,k=9

D .X 是质子,k=10

04(上海卷)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05(北京卷)33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 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ΔE =Δmc 2可计算核反应的能量

C.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

D.E=mc 2中的E 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05(春季)34 .一个氘核(H 2

1)与一个氚核(H 3

1)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 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B )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42

B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4

2 C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32

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He 3

2

05(广东卷)35 ?如图9所示,氢原子从n >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

辐射出能量为2.55eV 的光子。

问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 辐射上述能量的光子?请在图9中画出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 可能的辐射跃迁图。 35 (16分)

(1)氢原子从n >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

满足:

hν=E n -E 2=2.55eV (1)

E n =hν+E 2=-0.85eV ,所以n=4

(2) 基态氢原子要跃迁到n=4的能级,应提供: ΔE =E 4-E 1=12.75eV (3)

跃迁图见答图3

05(广东卷)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n

He H H 1

042312

1

+→+是聚变

B.n 2S

r Xe n U 1

09438140541023592++→+是裂变 C.He Rn Ra 422228622688+→是α衰变 D.e Mg Na 0

124

1224

11-+→是裂变

22.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A

A.粒子性

B.波动性

C.衍射的特性

D.干涉的特性 05(江苏卷)37 .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重核裂变的是C

A .2424011121Na Mg e -→+

B .14417172181N He O H +→+

C .2351921411920365603U n Kr Ba n +→++

D . 23411120H H He n +→+

05(辽宁卷)38 .如图2 ,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 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 A .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 .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 .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 .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05(上海卷)39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

图9

E /eV

0 -0.54 -0.85

-13.6

答图3

1

2 5 ∞

n

_____.

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

磁场,阴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 解:电子,向下

05(上海卷)40 .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 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C

(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 (C)提出“光子说” (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05(上海卷)41 .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

414171

2

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05(天津卷)42 .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 ,用波长为2.5×10-7m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 ,元电荷为1.6×10-19C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 ,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B

A.5.3×1014H Z ,2.2J B.5.3×1014H Z ,4.4×10-19J C.3.3×1033H Z ,2.2J D.3.3×1033H Z ,4.4×10-19J

05(天津卷)43 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 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

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 /n ,其中n >1。已知普朗克常量h 、电子质量m 和电子电荷量e ,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D

A.2

2

2m ed h n B.3

13

22

2

???

?

?

?e n h md C.2222men h d D.2222med h n 05(天津卷)44 .(22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 )是分子水平上的人体功能显像的国际领先技术,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手段。

?PET 在心脏疾病诊疗中,需要使用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氮13示踪剂。氮13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氧16获得的,反应中同时还产生另一个粒子,试写出该核反

应方程。

?PET 所用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图,其中置于高真空中的金属D 形盒的半径为R ,两盒间距为d ,在左侧D 形盒圆心处放有粒子源S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所示。质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设质子从粒子源S 进入加速电场时的初速度不计,质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 (其中已略去了质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时

间),质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次数于回旋半周的次数相同,加速质子时的电压大小可视为不变。求此加速器所需的高频电源频率f 和加速电压U 。 ?试推证当R >>d 时,质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总时间相对于在D 形盒中回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质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不考虑磁场的影响)。

44 (1)核反应方程为:161134

8172O H N He →++ ①

(2)设质子加速后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得:2

v qvB m R

= ②

质子的回旋周期为:22R m

T v qB

ππ=

③ 离频电源的频率为: 1=2qB f T m

π=

④ 质子加速后的最大动能为:2

12

K E mv = ⑤

设质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次数为n ,则:K E nqU = ⑥ 又 t =2

T

n

⑦ 可解得:U =

2

2BR t

π ⑧

(3)在电场中加速的总时间为:122nd nd

t v v =

=

⑨ 在D 形盒中回旋的意时间为2R

t n v

π= ⑩

1221t d

t R

π= ○

11 即当R d 时,可以忽略不计。

05(河北、河南、安徽、山西)45 已知π+介子、π—

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 或夸克d )和一个反夸克(反

夸克u

或反夸克d )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π+由u 和d 组成

B .π+由d 和u 组成

C .π—

由u 和d 组成 D .π—

由d 和u 组成

05(黑龙江、吉林、广西)46 .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

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C ) A .二种 B .三种 C .四种

D .五种

05(黑龙江、吉林、广西)47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欲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 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 A

A . 13.60eV

B .10.20eV

C . 0.54 eV

D . 27. 20eV

06(江苏卷)48 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C

A .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C .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 06(江苏卷)4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 .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 D .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电荷数

06(江苏卷)50 质子(p )和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 R P 和αR ,周期分别为 T P 和αT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 2:1R :R p =α 2:1T :T p =α B . 1:1R :R p =α 1:1T :T p =α C . 1:1R :R p =α 2:1T :T p =α D . 2:1R :R p =α 1:1T :T p =α

06(江苏卷)51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的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 ~3.11e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处于 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 生电离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 n = 3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 著的热效应

C .大量处于 n =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大量处于 n = 4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06(江苏卷)52 (15分)天文学家测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约为25%。有关研究表明,宇宙中氦生成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宇宙诞生后2分钟左右生成的;二是在宇宙演化到恒星诞生后,由恒星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1)把氢核聚变反应简化为4个氢核(H 11)聚变成氦核(He 4

2),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e 01)和2个中微子

(o v ),请写出该氢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并计算一次反应释放的能量。

(2)研究表明,银河系的年龄约为t=3.8×1017s ,每秒钏银河系产生的能量约为1×1037J (即P =1×1017J/s )。现假定该能量全部来自上述氢核聚变反应,试估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根据你的估算结果,对银河系中氦的主要生成途径作出判断。

(可能用到的数据:银河系质量约为M =3×1041kg ,原子质量单位1u =1.66×10-27kg ,1u 相当于1.5×10-

10J 的能量,电子质量m =0.0005u ,氦核质量m α=4.0026u ,氢核质量m D =1.0078u ,中微子o v 的质量为零)

52 .(1)00

14211224v e He H ++→

e p m 2m m 4m --=?α J 1014.4mc E 122-?=?=?

(2)kg 101.6m E

Pt

m 39?=?=

α 氦的含量%210

3101.6M m k 4139

≈??== (3)由估算结果可知,k ≈2%远小于25%的实际值,所以银河系中的氦主要是宇宙诞生后不久生成的。

06(陕西卷)53 某原子核A

Z X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A

A.A =7,Z =3

B.A=7,Z =4

C.A =8,Z =3

D.A =8,Z =4 06(北京卷)54 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

A.裂变,核燃料为铀

B.聚变,核燃烧为铀

C.裂变,核燃烧为氘

D.聚变,核燃料为氘

06(全国卷)55 .现有三个核反应

○124

24

11121Na Mg e -→+ ○

2235

1141921

920563603U n Ba kr n +→++

32

3

4

1

1120H H He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1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06(天津卷)56 一个U 235

92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n Sr X n U 1

094381023592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X 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 X 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2

mc E =,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06(四川卷)57 .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 →42He+X.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1H 的质量为3.018u,

4

2

He 的质量为

4.0026u,X 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06(重庆卷)58 .14C 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 的含量为原来的4

1,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B

A.22920年

B.11460

C.5730年

D.2865年

07北京理综 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07广东卷 60 、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为基态,若氢原子A 处于激发态

E 2,氢原子B 处于激发态E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原子A 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 .原子B 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 .原子A 能够吸收原子B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E 4

D .原子B 能够吸收原子A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

E 4

07海南卷 61 、模块3-5试题 ?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1n 2E E n =

,其中E 1

是基态能量。而n =1,2,…。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13

16

E -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13

4

E -

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 ?一速度为v 的高速α粒子(42He )与同方向运动的氖核(20

10Ne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α粒子恰好静止。求碰

撞前后氖核的速度(不计相对论修正)

61 、?设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位于第l 与第m 能级,依题意有:

11122316E E E l m -=- 111234

E E E m -=- 解得:m =2

l =4

?设碰撞前后氖核速度分别为v 0、v Ne ,由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αNe 0Ne Ne m v m v m v += 222αNe 0Ne Ne 111222

m v m v m v += 且:

αNe 1

5

m m = 解得: Ne α0Ne 2

25m m v v v m -=

=

Ne αNe Ne 3

5

m m v v v m +=

=

07江苏 62 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 ),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

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 =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γ1、γ2、γ3、γ4、γ5、和γ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

大,则E 等于C

A .h (γ3-γ1 )

B .h (γ5+γ6)

C .hγ3

D .hγ4

07江苏 63 、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

击(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 ,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 是A A .中子 B .质子 C .电子 D .α粒子

07全国理综Ⅰ 64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

来增加了5条。用△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AD A .△n =1,13.22 eV <E <13.32 eV

B .△n =2,13.22 eV <E <13.32 eV

C .△n =1,12.75 eV <E <13.06 eV

D .△n =2,12.72 eV <

E <13.06 eV

07全国理综Ⅱ 65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CD

A .λ1+λ2

B .λ1-λ2

-2529.6 -632.4

-281.1 -158.1

-101.2 0 1 2 3 4 5 ∞

n E /eV -0.54 -13.60

-3.40

-1.50

-0.85 -0.38 -0.28 1 2 3 4 5 6 7 n

E /eV

C .

1212λλλλ+ D .1212

λλ

λλ-

07山东理综 66 、(物理3-5)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

题。

?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中子在重水中可与21H 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126C 核碰撞减速。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

66 、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或其他成就)

玻尔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并成功解释了氢光谱(或其他成就)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或其他成就)。 ?设中子质量为M n ,靶核质量为M 由动量守恒定律: M n v 0=M n v 1+Mv 2

由能量守恒定律:

222n 0n 12111222

M v M v mv =+ 解得: n 10n M M

v v M M

-=

+

在重水中靶核质量:M H =2M n

n H 1H 00n H 1

3

M M v v v M M -=

=-+

在石墨中靶核质量:M c =12M n

n C 1C 00n C 11

3

M M v v v M M -=

=-+

与重水靶核碰后中子速度较小,故重水减速效果更好。

07上海理科综合 67 、放射性同位素14

C 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14

C 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14C 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A A .5730×3年 B .5730×4年

C .5730×6年

D .5730×8年

07上海 68、23892U 衰变为222

86Rn 要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则m ,n 分别为B

A .2,4

B .4,2

C .4,6

D .16,6

07上海 69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 、b 两束,射线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

为______射线,射线b 为_____射线。

4、γ,β,

07四川理 70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

C .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 .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我

07四川理综 71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 =4能级跃到n =1能 级产生的 B .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 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 V的金属铂能发生

光电效应

07重庆理综 72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 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 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判断n 为B

A .1

B .2

C .3

D .4

07重庆理综 73 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

和钾(其极限波长分

别为λ1和λ2)制成,板面积为S ,间距为d 。现用波长为λ(λ2<λ<λ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Q 正比于D

A .

???? ??-11λλλλS d B .???

? ??-212λλλλS d C .???? ??-11λλλλd S D .???

? ??-22λλλλd S

射线a

-13.60

-1.51 -0.85 -3.40

1

2

3 4 ∞ n

E /eV

201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1理科数学分类汇编——9.解析几何

9.解析几何(含解析) 一、选择题 【2019,10】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x y += B .22132x y += C .22143x y += D .22154 x y += 【2018.8】抛物线C :y 2=4x 焦点为F ,过点(–2,0)且斜率为 23直线与C 交于M ,N 两点,则FM FN ?u u u u r u u u r = A .5 B .6 C .7 D .8 【2018.11】已知双曲线C :2 213 x y -=,O 为坐标原点,F 为C 的右焦点,过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MN |= A . 32 B .3 C . D .4 【2017,10】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4 C .12 D .10 【2016,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B A ,两点,交C 的准线于E D ,两点,已知24=AB ,52=DE ,则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2 B .4 C .6 D .8 【2016,5】已知方程1322 22=--+n m y n m x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 取值范围是( ) A .)3,1(- B .)3,1(- C .)3,0( D .)3,0( 【2015,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3 C D .3m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种群和群落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种群和群落 一、单选题(共5题) 1.(2019?江苏)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 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 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 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2.(2019?江苏)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 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3.(2019?江苏)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 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 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 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4.(2019?北京)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5.(2019?全国Ⅰ)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 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 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1.(2019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

其原因。(2分) 【考点】二里头文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答案】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2.(2018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1 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一、填空题 1.(北京理6改)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_________条件(从“充分而不必要”、“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 1.充分必要 2.(北京文9)设向量a =(1,0),b =(?1,m ),若()m ⊥-a a b ,则m =_________. 2.-1 3.(全国卷I 理6改)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_________. (用,AB AC 表示) 3.3144 AB AC - 4.(全国卷II 理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_________. 4.3 5.(全国卷III 理13.已知向量()=1,2a ,()=2,2-b ,()=1,λc .若()2∥c a+b ,则λ=________. 5. 12 6.(天津理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CD ⊥,120BAD ∠=?,1AB AD ==.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BE ?uu u r uu u r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 2116 7.(天津文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1.2,120OM ON MON ==∠= ,2,2,BM MA CN NA == 则· BC OM 的值为_________. 7.6- 8.(浙江9)已知a ,b ,e 是平面向量,e 是单位向量.若非零向量a 与e 的夹角为π 3,向量b 满足b 2?4e · b +3=0,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3?1 9.(上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0)A -,(2,0)B ,E 、F 是y 轴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 ,则AE BF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3

2010-2019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专题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生物 专题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2019?全国卷II?T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答案】A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C、D均错误。 2.(2019?北京卷?T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 (10全国卷1)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 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 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及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 (10全国卷2)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10重庆卷)2.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及光能转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 H O分解,产生电子流 2 C,W为 CO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2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答案:D 解析:此题的图是课本上的图的再现略有改编,首先要识图弄清U、V、W、X、Y代表参及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是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的其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NADPH、NADP+、糖类,结合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过程(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可知,答案A 、B、C正确;其中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为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所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W-Y)则是暗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故答案D错。 分析:此题为识图题,首先要把图看清、明白,当然这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看书时要注重文字及图形结合理解记忆,做此类题目才有效果。考查的是植物代谢的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相关知识(选修),也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10浙江卷)29.(26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统计

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解析分类汇编 12 统计
1. 【 高 考 上 海 理 17 】 设 10 ? x1 ? x2 ? x3 ? x4 ? 10 4 , x5 ? 10 5 , 随 机 变 量 ?1 取 值
x1、x 2、x 3、x 4、x 5 的 概 率 均 为 0.2 , 随 机 变 量 ? 2 取 值
x1
? 2
x2
、x2
? 2
x3
、x3
? 2
x4
、x4
? 2
x5
、x5
? 2
x1
的概率也均为 0.2
,若记
D?1、D? 2
分别为
?1、?2 的方差,则( )
A. D?1 ? D?2
B. D?1 ? D?2
C. D?1 ? D?2
D. D?1 与 D? 2 的大小关系与 x1、x2、x3、x4 的取值有关
【答案】A
【 解 析 】 由 随 机 变 量 ?1,?2 的 取 值 情 况 , 它 们 的 平 均 数 分 别 为 :
1 x1 ? 5 (x1 ? x2 ? x3 ? x4 ? x5 ),

x2
?
1? 5 ??
x1
? 2
x2
?
x2
? 2
x3
?
x3
? 2
x4
?
x4
? 2
x5
?
x5
? 2
x1
? ??
?
x1,
且随机变量?1 ,? 2 的概率都为 0.2 ,所以有 D?1 > D? 2 . 故选择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公式.记牢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 和基础,本题属于中档题. 2.【高考陕西理 6】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 16 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
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 x甲 , x乙 ,中位数分
别为 m甲 , m乙,则(

A. x甲 ? x乙 , m甲 ? m乙
B. x甲 ? x乙 , m甲 ? m乙
C. x甲 ? x乙 , m甲 ? m乙
D. x甲 ? x乙 , m甲 ? m乙
【答案】B.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易计算出
x甲
?
x乙
,又 m甲
?
18 ? 22 2
?
20 ,m乙
?
27 ? 31 2
?
29
故选 B.
3.【高考山东理 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960 人中抽取 32 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
号为 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 9.抽到的 32
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 450?的人做问卷 A ,编号落入区间?451, 750? 的人做问卷 B ,其余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题经典题型分类汇总(含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类基本题型总结 一、表格形式的试题 1.(2005年)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2.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用的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0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1年福建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 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2019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含答案

2019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理综3)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 三者都含有DNA C. 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消耗ATP,C错误;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D。 2、(理综3)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 3、(江苏卷)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详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 4、(江苏卷)1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直线与圆理科及答案

专题八 直线 与圆 1.【2015高考重庆,理8】已知直线l :x +ay -1=0(a ∈R )是圆C :2 2 4210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 A 、2 B 、 C 、6 D 、 【答案】C 【解析】圆C 标准方程为2 2 (2)(1)4x y -+-=,圆心为(2,1)C ,半径为2r =,因此 2110a +?-=,1a =-,即(4,1)A --,6AB ===. 选C . 【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名师点晴】首先圆是一个对称图形,它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关于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当然其对称轴一定过圆心,其次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可用几何与代数两种方法研究,圆的切线长我们用勾股定理求解,设圆外一点P 到 圆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则由点P 所作切线的长l = . 2.【2015高考新课标2,理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 A .26 B .8 C .46 D .10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得321143AB k -= =--,27 341 CB k +==--,所以1AB CB k k =-,所以AB CB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外接圆圆心为(1,2)-,半径为5,所以外接圆方程为 22(1)(2)25x y -++=,令0x =,得2y =±-,所以MN =C . 【考点定位】圆的方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要注意边之间斜率的关系,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简洁快速地求出外接圆方程,进而求弦MN 的长,属于中档题. 3.【2015高考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012=++y x 且与圆52 2 =+y x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052=+-y x 或052=--y x B. 052=++y x 或052=-+y x

(2010_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含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 1.(2019?北京卷?T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答案】C 【解析】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A正确;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正确;由题意可知,两种菌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错误;H/C 越大,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2.(2019?江苏卷?T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答案】B 【解析】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醋

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错误;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 3.(2019?江苏卷?T10)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 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含量较多,A错误;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环,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95%酒精会提高DNA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DNA沉淀,C正确;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正确。 4.(2019?江苏卷?T13)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 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 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 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 【答案】A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A错误;加酶洗衣粉含酶制剂,酶具有高效性,故可以节约洗涤时间,B正确;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酶可以使织物更蓬松,有利于洗去污渍,C正确;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制作加酶洗衣粉,D正确。故选A。 5.(2019?江苏卷?T19)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4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考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0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 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答案】D 【考点定位】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控热点问题,进行适度的深化挖掘,把握住了高考的方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A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美国、日本、德国三代产业的比重表格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要求我们要关注热点问题。试题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到了考生识图的能力,该类型题目一般比较简单,“数据表格类”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是“纵横驰骋看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考点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0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图5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 思维和读图理解能力。本题以四副西方美术作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西方美术流派演变 历程的认识,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高于教材、以多种载体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路。做此 题的关键是要抓住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再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分析出他们是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及细胞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及细胞部分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11年新课标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 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 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 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 染成红 色 答案.A 2、(11年北京卷4)胰岛素的A ,B 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 单链分别编码A,B 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答案:D 3.(11年上海卷)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答案:A 4、(11年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 )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 和RNA

答案:C 5、(2011年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答案:B 6、(2011年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答案: BCD 7、(2011年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 布 毗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 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 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Ⅱ(1)①③(2)细胞膜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11年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一)小题分类 集合 (2015卷1)已知集合A={x x=3n+2,n ∈N},B={6,8,10,12,14},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 )(A ) 5 (B )4 (C )3 (D )2 1. (2013卷2)已知集合M ={x|-3<x <1},N ={-3,-2,-1,0,1},则M∩N =( ). A .{-2,-1,0,1} B .{-3,-2,-1,0} C .{-2,-1,0} D .{-3,-2,-1} 2. (2009卷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 ?B= A .{3,5} B .{3,6} C .{3,7} D .{3,9} 3. (2008卷1)已知集合M ={ x|(x + 2)(x -1) < 0 }, N ={ x| x + 1 < 0 },则M∩N =( ) {A. (-1,1) B. (-2,1) C. (-2,-1) D. (1,2) 复数 1. (2015卷1)已知复数z 满足(z-1)i=1+i ,则z=( ) (A ) -2-i (B )-2+i (C )2-i (D )2+i 2. (2015卷2)若a 实数,且 i ai ++12=3+i,则a= ( ) A.-4 B. -3 C. 3 D. 4 3. (2010卷1)已知复数() 2 313i i z -+= ,其中=?z z z z 的共轭复数,则是( ) A= 4 1 B= 2 1 C=1 D=2 向量 1. (2015卷1)已知点A(0,1),B(3,2),向量AC =(-4,-3),则向量BC = ( ) (A ) (-7,-4) (B )(7,4) (C )(-1,4) (D )(1,4) 2. (2015卷2)已知向量=(0,-1),=(-1,2),则() ?+2=( ) A. -1 B. 0 C. 1 D. 2 3. (2013卷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度,()0,1=?-+=t t 且,那么t= 程序框图 (2015卷2)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A . 0 B. 2 C. 4 D.14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