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谈到学术报告,很多研究生都说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都感觉很紧张,甚至会有抗拒心理。想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充分准备,肯花时间,这非常值得,也不会后悔。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说,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准备比经验、知识和能力更关键。

报告的准备时间至少应该等于所有听众听报告时间的总和,比如给15个人作20分钟的报告,至少应该花15×20=300分钟的时间准备。这个“对等原则”比较适用于有经验者,没有经验者应加倍努力。有人建议,每一分钟的报告平均要花半小时准备。尽早开始构思怎么作这个报告、收集材料。不是老手,就得事先多次演练。人们不一定记得住所讲的学术论文内容,但对讲的好坏印象深刻。所以说,作报告都是面试。(Every talk is an interview.)资深学者甚至会在学术报告前的每一天都花一点时间准备。现实生活中如此一丝不苟的例子,并不常见,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做学术报告,你要了解听众:你要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听众?特别了解他们的学术背景,判断他们对你的报告的期待,最想从你的报告中得到什么,以便有的放矢,确定技术深度,既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又避免不必要的技术细节。成功的报告都有针对性。对此我有特别深的体会。前年夏天我去波士顿的一个公司作报告,事先把幻灯片传给他们。他们的领导说:我们这里大多是做具体编码工作的,你的报告太数学化,要尽可能增加文字说明。我改了以后做的报告,他们觉得效果不错。所以,对听众的定位很重要。一定要清楚听众是谁。如果不清楚,我都会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实在不行就求其次,当场问。当然,这样机动性小,幻灯片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在说的时候调整一下。起点不可过高:应简述必要的相关、预备知识。

不过,会议报告时间都很短,难以讲清,除非听众对你的课题很熟悉。我觉得重要的是点燃火种,唤起好奇心,觉得这文章值得一读。这有点像国画和诗词靠简括的几笔,就能勾画出空灵致远的神韵。所以,传达神韵胜于精描细摹,激发兴趣重于传递信息。最好是听众对你这个课题有兴趣,但不熟悉,你讲得让他想要仔细读。要讲这个东西大致上是什么,有什么好,细节不清楚没关系。与治学一样,讲的时候也要注重问题、描述、解法、评估四要素。作会议报告这种短报告,只能围绕一个要点,宏观把握,不要讲得太细。一旦太细,大都听不懂,就因小失大。想把细节讲清楚是奢望。这使我想起波利亚戏称的所谓“策梅洛法则”:听众之蠢实难以低估,显然之事须浓墨重彩,关键之处应点到即止。(You cannot overestimate the stupidity of your audience.Insist on the obvious and glide nimbly over the essential.)我认为,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说出我上面的意思。思想、主意往往显得

很显然。

说到激情,有时我们害怕听众并不觉得咋样,而自己显得太激动,这样似乎不好,不像学术报告。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用激情去感染听众,与听众分享你对课题的热爱,这有百利而无一害。学术报告也应表现激情。还有一些次要的注意事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与写文章一样,如果讲不清,就应尽量避免。要注意宏观把握,多解释用意和理由,前后呼应,适当回顾与总结。有人提倡“三明治结构”:先预告要讲什么,再讲,然后回顾所讲内容。(Tell’em what you’re going to tell’em.Tell’em.Tell’em what you told’em.)这样便于突出重点。掌握节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解释重点。善于用例,比如何毓琦先生说,屡用同一经深思熟虑之例大有俾益:既经济(无需多做解释),又有效(便于强化理解),这确实很有道理。多用视觉效果好的方式,同时加以口头解释。千万别照本宣科。语调要有抑扬顿挫,有强调有带过,切忌平稳不变或强始弱终,那样容易催眠。不要在开场时致歉,比如说,“我的英语不好”,“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是草草准备的”,这给人第一印象不好。实在要说这些谦词,不妨留到最后。

谈了大会报告,再来谈谈分组会。刚才我讲的是在外面作报告。如果是会议报告,对听众的定位比较容易,一般可以假设分组会的众对你的报告有兴趣,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但不一定熟悉。第三,我想特别强调如下的黄金定理:少而精,少才好。包含太多不必要的细节是大多数报告的通病。老子的《道德经》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可以说,学而优则通,少而精则明。少可洗练,多则庞杂。西方古谚也说,少即多。(Less is more.)每一个报告只该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即无主题,多中心则无中心。报告主题内容,借用林语堂的俏皮话,像俏女孩的迷你裙,越短越好,而不应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越长越臭。要突出主旨重点,强

调原理思路和直觉,而不是公式。对报告主旨帮助不大的应该略去。有些人想尽可能多讲,以显示和炫耀自己的学识。其实往往适得其反。内容太多就讲不清,因而显得水平不高。定位最要紧,会议报告最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制作幻灯片,总原则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你听报告时,喜欢什么样的幻灯片?要牢记这一点,时时记着听众。内容要尽可能一目了然,少用公式、记号、语言文字,多用视觉效果好的方式,比如图表。不要太细,更不要充斥着数学。数学公式太多是个通病,要另辟蹊径把思想讲出来,包括打比方。要尽量少用数学和文字。不要追求严谨,便于直观理解远远比严谨重要。如果能用图表或视觉效果好的东西表示,绝对比用数学或文字好多了。这就要求宏观把握: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比如,如果写一个定理,没几个人能看懂,如果用图,就容易说清。一般不需要推导证明之类的细节。不要将过多的内容塞入一张幻灯片,更不该直接拷贝论文中的东西。不要想讲太多的幻灯片,应计划足够的时间,比如平均花至少一分钟讲解一张幻灯片。

学术报告应该到底是用图,还是用表比较好,有时不容易确定。但是图往往远比表更好、更直观。折线图适合于表示动态关系,比如趋势等。直方图和表比较适合于表示静态关系。如果数据点不多,在折线图中最好把它们标出来,如果很多,就不应标出。如果不清楚哪种方式(比如图或表)更好,不妨先都制出来后再做决定。

还要讲一点:要避免追求多样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必要的花样,势必给人带来无谓的困难。口述与幻灯片内容应有重复、有补充。选用醒目、易读的字体、色彩和幻灯片设计,字体要足够大。不要缩写泛滥,要解释听众不熟知的缩写和记号。尽量采用“标准”记号和缩写,以免给听众带来无谓的额外负担,这一点前面提到,但这儿更重要3110643181学术论文扣-因为一般人很难记住5个以上的新记号的意义。比如说,线性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而线性回归的“标准”形式是y=Xβ+ε。对不同的听众,要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标准”形式和记号。还有,如果是答辩,最好先弄到打分表,有的放矢地设计报告。

中间我们要补充一些关于学术报告中行话、缩略语和专业术语的普及。

行话是某个专业或行业团体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圈外人一般听不懂。应避免使用的行话:

Southern blotted为实验室行话,正确的表达为…analyzed by Southern blot…

Western blotted与Southern blotted类似,也是实验室行话,正确用法为…subjected to western blot analysis或…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electrophorized正确用法为analyzed by or subjected to electrophoresis

大量的缩略语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因此要减少使用频率;同样,非标准的缩略语也要避免使用。在一篇论文中不要使用4、5个以上的缩略语;另外,避免在一段话中同时使用多个缩略语,这会给句子的理解造成困难。

例如:a.MPTP is converted by MAOB to MPP,which reaches SNpc nerve cells via DA uptake systems.

b.We assessed non-AGN galaxies,contained in the MUSYC survey in the ECDFS using HST for a target source.

上面两句话对同行而言也许很好理解,但对于大多数读者是无法理解的。对于必需使用的缩略语,应在其第一次出现时进行定义,或者于文章首页的脚注中予以标注,或两种方式同时采用,这要根据期刊的要求。一旦对缩略语进行了定义,就不要再使用全称,除非该词再次出现时已与前次相隔多页,这时则需要再次提醒读者缩略语的含义。如果在文章题目中使用或定义缩略语(不建议采用此方式),那么请在文中再次定义。摘要中的缩略语也照此处理。如果一篇很长的科技论文需要用到大量缩略语,则考虑在文后以附录的形式列出所有缩略语及其含义。

学术报告中使用正确的专业名称和专业术语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误解。如果对某个词不确定,不要猜测,而应花时间查字典、词典及相关参考书。

特殊缩略语:一些衍生自拉丁语的缩略语在科技论文中很常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下

面的缩略语来自拉丁语,但通常并不采用斜体:

e.g.=exempli gratia—for example

et al.=et alia—and others

i.e.=id est—that is

很多人做学术报告的流程中最害怕的是回答问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这方面的艺术?回答问题的水平很能体现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我觉得有几条注意事项。

第一,在报告结束前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要放空白幻灯片或者“Any questions?”之类的幻灯片,最好放谈“结论”的幻灯片,以便大家有更多时间记住、消化主要结论。

第二,如果没听懂问题,就该请提问者再说一遍,如果还是没听懂,最好请他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或者说出你的不解之处,以便他有的放矢进一步阐明。即便你还是没听懂,也比胡乱回答一气要好。

第三,不要急于回答,要等人问完,不妨思考片刻后再答。

第四,回答之前最好先用你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问题,这有多方面好处:①避免误解,以致答非所问,②听众更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考虑。此外,回答之后不妨问提问者你是否回答了他的问题。如果确实不知道答案或者只知道部分答案,就应如实说,这一般只会给人好印象。如果问题有意思,就应如实说会进一步考虑。有些争强好胜之人从不肯公开承认错误或无知,这令人可笑。反之,也不该轻易附和提问者,以免显得缺乏主见。《礼记·学记》中是这么说的:回答问题最好像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问小答小),叩之以大者则大鸣(问大答大)。”换言之,对于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不要卖弄,择要清晰地讲几点最相关的即可。说到底,要回答得好,关键在于厚积薄发,报告的内容有很多支持材料。不熟悉课题,就答不好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力士岂能掷发有声。

最后再和大家强调一点,学术报告中我们对英语的使用应尽可能简洁、醒目,越简练越好。不必拘泥于语法,意思不会被误解就行。不需要说话完整,不合语法没关系,只要几个关键词,多用动词,少用动作名词,尽量省掉介词和冠词。想想听报告时,你希望是什么样的。你肯定希望简单的几条、几个词就行,最好是根本不用读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不是一段话。尽量删除不必要的细节。保持表述、符号、术语的一致性,避免追求花俏和多样化,平行结构虽显单调,但可以突出重点。

研究生学术报告

河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题目悬挂系统减震效果分析 姓名 学号 学科名称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2013 年9 月10 日

河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 1.悬挂结构的研究背景 悬挂建筑是伴随人类需求而产生的,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悬挂建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内涵丰富。但由于结构理论研究不成熟和材料技术发展的缓慢,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悬挂建筑各种类型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对悬挂结构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更属陌生[1]。 悬挂建筑是应用悬挂结构原理的建筑形态类别,是悬挂结构力学性能、悬挂结构形态和建筑学三个方面的统一。悬挂建筑既创造了一种企图克服重力的建筑视觉形态“悬挂”,又通过悬挂的方式实现了建筑自身的存在状态。可以说,悬挂建筑是通过悬挂表现“悬挂”的,是结构与建筑有机结合的一个切入点。 悬挂结构早期多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单层建筑结构中,如展览馆、悬索桥等。1938年Williams提出了用悬挂方式建筑超高层结构的想法,并拟采用巨型框架悬挂楼层。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的应用、结构设计理论的进步以及高强材料和先进设备技术的采用为建筑师创造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新颖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已建成的较为著名的悬挂建筑有1985年建成的香港汇丰银行(地下四层,地上四十五层)(图3)、德国慕尼黑BMW公司办公楼(二十层)(图2)、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十一层)、和南非约翰内斯堡标准银行(三十七层)。2004年12月12日,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在珠江新城正式破土动工,新馆设计采用混凝土剪力墙——钢桁架悬挂结构体系。建成后的博物馆将是内地第一座采用悬挂式结构的大型公共建筑。与低层和多层建筑相比,如何在高层建筑中较好地解决采光、通风、人际交往、户外活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是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面临的紧迫任务。巨型桁架悬挂钢结构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满足建筑师自由设计的要求,而且能够激发建筑师大胆创新的潜能[3]。由于该结构用悬挂体系构成内部楼段,可以在空间的不同位置设置大型孔洞,通过调整孔洞的位置、形状、大小,可显著减小结构的风荷载和风振效应,同时创造出多变的建筑空间形态。这个论文便是想通过概念解析、发展历程综述、案例分析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方法对高层悬挂式结构抗震等特性进行系统的阐述,归纳总结出该结构体系的优势和局限性,对该结构体系的布置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同时对该结构形式高层在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4]。 2.国内外悬挂结构研究概况 国内对高层悬挂式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该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分析上,对该结构体系的实际操作施工也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在期刊论文及会议报告中。刘郁鑫在1998年在核筒悬挂建筑结构控制体系优化参数分析及避震一文中,首先从悬挂结构的自然、社会及工程属性,讨论其发展历程及特点[6]。其次,对单段核筒悬挂建筑结构给出了设计要点[11]。另外,进行了悬挂建筑结构的反应谱和直接积分分析,针对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分析模型并编制出计算程序。同时,对单段核筒悬挂建筑结构进行了试验,检验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质。最后,给出了预应力悬挂大梁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讨论了预应力筋的形状、梁的截面形式,得出了内力计算公式[8]。周坚在高层建筑悬挂结构体系动力分析一文中对高层建筑悬挂结构体系进行了动力分析,分别推导了芯筒刚度按线性及几何非线性考虑、吊杆采用弹性杆和柔索、悬挂楼层与芯筒分离和铰接等几种力学模型的相应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了算例。对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我国现代房屋悬挂结构的发展起步也不晚,20世纪50年代末已经开始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在60年代相继建成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和浙江省人民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馆屋盖便采用了圆形轮辐式悬索体系,其直径达96m;浙江省人民体育馆采用了椭圆平面的预应力鞍形索网,长、短轴分别为80m与60m。之后直到80年代以后悬挂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才又开始进入较好的发展状态。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华诞?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2012年11月3日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励吾科技楼国际报告厅 本次活动是庆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载砥砺耕耘,同时举行召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会议邀请了何镜堂、吴硕贤、程泰宁、彭一刚、王小东、郑时龄、容柏生、刘加平、崔愷9位院士,柴裴义、刘景樑、郭明卓、孟建民、庄惟敏、周恺、胡越7位设计大师参加,大部分院士和设计大师将在会议上作主题讲演。主题演讲都紧密结合现当代建筑趋势,表达各大家的想法创意以及研究领域成果。 吴硕贤先生在关于《宜居城市与生态建设》的演讲中,从宜居城市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解读。宜居城市是我国新的城市理念,是国内各城市发展的目标。其中提到了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建筑节能可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吴先生还提到采光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有其他如不要浪费土地面积,利用建筑紧凑化来节能,争取建筑标准化,建设好室内环境,重视声景的设计与规划,做好生物多样化保护,可改善人居声环境。照明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提醒需要对光环境有必要的重视,争取做绿色建筑。刘加平《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思考》中,重点来思考节能设计方面的内容。现代的建筑总是追求新、奇、大,而不顾现实中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关系。建筑体量越大,能耗则越大。越不满足节能概念,也不符合整个生态要求。建筑能耗中,主要是采暖、通风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我国的建筑节能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优化建筑结构、降低采暖系统能耗,减少空调能耗等方面下功夫,从构筑节能型建筑的角度来创造节约型社会。 崔愷院士作主题讲演《耕耘——本土建筑的思考与实践》,他结合十三个经典项目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针对“本土设计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本土设计”是以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之土为本的建筑设计,它是中国当今社会核心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具体推行;反对全球化导致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它提倡的是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浮夸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和时尚追风;它承担的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它主张的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要积极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面向未来;它追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反对千篇一律和模仿平庸。 “本土设计的理念”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土设计与民族风格,继承传统不同,只因项目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无统一风格,但立场统一,这是本土设计的基本想法。它与批判地域主义不同,我们更希望中国的建筑发展立足于本土文化,而不是一个在国际主流之外的地域主张。当然它与乡土建筑、文脉主义建筑不同,它能够更多的反映当代新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 身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郑时龄院士作了关于《后世博的上海》的主题报告。后世博的上海以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使上海在城市的综合实力方面,在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品质方面更上一个层次。2010年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将推动上海继续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有着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及建设未来的理想城市的蓝图。上海正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城市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每年学校都邀请很多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在研一研二两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老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等多个专业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介绍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应用,专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同时重点介绍了本专业所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指出目前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我呈现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激发了我的学术热情,同时也为我在学术、生活上的困惑提供了解决思路,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下是我参加学术活动的一些总结和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报告包括:Qi Tian教授关于图像检索和分类的报告、David Suter 教授在图像、视频和三维数据的匹配、分割和配准领域的介绍、顾乃杰教授关于软件脆弱性检测与大数据环境下的算法优化的学术分享等。这些学术报告与我本人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十分相关,通过听取他们的学术综述、聆听他们的学术心得,我对这些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包括目前图像检索领域的经典算法、所使用的鲁棒的特征、三维数据配准的基本流程、三维数据分割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这使得我在阅读文献时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总体发展和各分支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外,我也从他们分享的实验过程中的小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知道了科研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所有的数据、实验、创新性都并非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在我后来的科研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学者们带给我的正面影响。 李硕彦教授的“数学与工程的对话”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教授享有“网络编码之父”的美誉,是代数交换理论创立者,也是martingales of patterns的发明人,同时在随机过程领域也卓有建树。我至今仍记得李教授报告的时候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和充分理解,他对自己领域的知识点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那些平时看起来晦涩又高深的定理和公式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在我后来阅读文献和专著的时候,每当遇到难懂的公式推导或定理证明,总会想起李教授的系列讲座。他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尝试着去热爱它解决它,而不是逃避。这样的学习态度将让我建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定会让我受益终生。 此外,辅导员韩海雄老师关于简历制作培训的讲座、心理咨询中心赖丹凤老师关于恋爱心理的分享、钱晓伟医师关于女性健康知识的讲座等,也带给我许多收获。几位老师从学生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 学术报告尤其是英文学术报告的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反之,国外的教育对此则相当重视。去国外学习,各种课程都可能要求你写报告,特别是商业、科学或技术类学科。依据内容及导师要求的不同,报告的形式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写作的过程却是相似的。美联英语学习网向您介绍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 学术报告(academic report or paper)的写作包括阅读,思考,针对一个学术课题进行案例分析及写作,总体来说就是为了让你的读者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该课题。大学的学术报告与你之前所做过的其他类型的报告(如高中时期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的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陈述了研究事实,又提出了你自己的推论。 写作过程指导: 1. 研究及总结(Research and Summarize) 研究所选的课题,找出针对课题的“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y(为什么)及how(如何)”的答案。总结收集到的信息,清楚自己所掌握的,评估自己所不知道的,以便专注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列出一个参考书目来引用并避免抄袭。 阅读原始文献及补充信息并考虑关于课题的历史或流行观点。思考每篇文章的要点同时注意它们的共性。缩小你的课题范围这样你就可以准备写一篇充满智慧的报告了。 2.定义结构(Define the Structure) 定义报告的结构并将你的论点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推理。依据报告的主题制定一个大纲。以这种方式组织你的观点可以帮助你看到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大纲中的所标题结构要统一。例如如果你的第一个标题以一个行为动词(action verb)开头,那么所有其他标题都应该以行为动词开头。副标题(Sub-heading)应该包含支撑大标题的细节。重组你的大纲直到它能清晰的反映一个思想逻辑流程。 3. 写正文(Write your paper) 学术报告通常包含五个部分:标题页,引言(包含论文主题),背景信息,关于论点及结论的细节,陈述支持或反对某个特点观点的争论。 用辅助段落来讲述一个故事,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描述一个过程,定义意义,对思想进行分类,比较和对比观点,类推或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提供证据,陈述假设并适当添加个人观点使论文连贯、清晰易懂。确保每段都有足够的结束语及过渡句。在学术报告中尽量减少使用个人代词如“我”。 4. 校对(Proofread) 打印并大声朗读报告来检查错误。保证报告没有语法及格式错误。 至此一篇英文学术报告就完成了,当然在做报告之前还要加强学术英语的学习,背诵一些相关专业的词汇和术语,并尽量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专业文献,做好基本功。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了学术讲座,由曲秀荣老师主讲。曲老师结合当前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的实际情况,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分析了当前热电材料制备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并介绍热电材料制备的发展历史以及热电材料制备前景的相关问题。曲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每位同学对当前的会计工作环境有了清醒的认识。 报告主要是围绕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热电材料的应用展开,就热电材料研究现状,曲老师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介绍。 一、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 1.热电材料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能源问题推动了热电材料的研究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二、热电材料的应用 绿色能源: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需运动部件,无磨损,无噪音,无污染。 1. 什么是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也称温差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s)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什么是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和温差引起的电效应的总称,包括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 Seebeck效应 1823年,德国人Seebeck首先发现当两种不同导体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则两接点间有电动势产生,且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即温差电现象或Seebeck效应。 (2)Peltier效应 1834年,法国钟表匠Pletier发现了Seebeck效应的逆效应,即电流通过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发生放热或吸热现象,称为Peltier效应。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Write an Academic Report 学术报告(academic report or paper)的写作包括阅读,思考,针对一个学术课题进行案例分析及写作,总体来说就是为了让你的读者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该课题。大学的学术报告与你之前所做过的其他类型的报告(如高中时期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的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陈述了研究事实,又提出了你自己的推论。 写作过程指导: 1. 研究及总结(Research and Summarize) 研究所选的课题,找出针对课题的“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y(为什么)及how(如何)”的答案。总结收集到的信息,清楚自己所掌握的,评估自己所不知道的,以便专注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列出一个参考书目来引用并避免抄袭。 阅读原始文献及补充信息并考虑关于课题的历史或流行观点。思考每篇文章的要点同时注意它们的共性。缩小你的课题范围这样你就可以准备写一篇充满智慧的报告了。 2.定义结构(Define the Structure) 定义报告的结构并将你的论点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推理。依据报告的主题制定一个大纲。以这种方式组织你的观点可以帮助你看到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大纲中的所标题结构要统一。例如如果你的第一个标题以一个行为动词(action verb)开头,那么所有其他标题都应该以行为动词开头。副标题(Sub-heading)应该包含支撑大标题的细节。重组你的大纲直到它能清晰的反映一个思想逻辑流程。 3. 写正文(Write your paper)

学术报告通常包含五个部分:标题页,引言(包含论文主题),背景信息,关于论点及结论的细节,陈述支持或反对某个特点观点的争论。 用辅助段落来讲述一个故事,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描述一个过程,定义意义,对思想进行分类,比较和对比观点,类推或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提供证据,陈述假设并适当添加个人观点使论文连贯、清晰易懂。确保每段都有足够的结束语及过渡句。在学术报告中尽量减少使用个人代词如“我”。 4. 校对(Proofread) 打印并大声朗读报告来检查错误。保证报告没有语法及格式错误。 至此一篇英文学术报告就完成了,当然在做报告之前还要加强学术英语的学习,背诵一些相关专业的词汇和术语,并尽量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专业文献,做好基本功。 更多学习资料请见美联英语学习网。

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

学术报告心得研一入学以来听过多次学术报告会,获益匪浅。通过听这些学术报告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学问研究而且拓展了眼界视野。报告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如:政治、经济、哲学、数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等。其中,教授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专题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找工作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他主要提到了以下几点:一、认同企业文化,尽快融入其中;二、做好从基础做起的心理准备,珍惜在基层岗位学习工作的机会;三、积极勇敢,高尚敬业;四、正确看待批评,不轻言放弃。他所提到的这几点,将有助于我培养正确的"找工作"心态和未来的工作态度。教授的"虚拟技术与云计算"专题学术报告也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报告学习,我了解了云计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以及发展现状。云计算就是一种能够??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该资源在互联网上通过服务的形式来提供给客户,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支持云计算的这些基础设施。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软、硬件都是资源; 2.资源能够动态配置和扩展;3.资源在物理上以分布式共享方式存在,在逻辑上以单一整体存在;4、按需使用,按量付费。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主要有:MapReduce 编程模型、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其中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前提。该报告对我而言相当于云计算的入门教程。教授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的检索与利用"专题报告,指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工作流程:发现问题(检索相关的研究, 分析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试验(制定试验方案,定义试验步骤,试验,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验证,???整试验重新校验假说)--发现(写作研究论文,发表研究论文)。科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从海量信息中发现高质量信息,从整体把握一个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了解研究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该报告让我明白了做研究的一般过程。教授的"普适计算及中间件"专题学术报告,让我了解学习到:普适计算以间断连接与轻量计算为重要特征,是一种无所不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和获取信息服务的新型计算模式,它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其根本原理是在信息社会中降低使用设备的复杂程度,将"人围绕机器转"的现状变革为"机器围绕人转",从而使人们的工作学习更为轻松有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它的含义十分广泛,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小型计算设备制造技术、软件与中间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其技术特征主要有:1)无所不在2) 嵌入式3)游牧式4)自适应式5)永恒式。普适计算要求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融合为一体,以实现其"随时随地性"和"透明性"。它最重要的应用方向就是各类信息终端产品。智能空间是普适计算的重要应用,如智能会议室、作战指挥室、智能教室、智能家居等,它们将极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通过报告学习,我对普适计算获得了初步认识。教授的"网络安全与黑客防范"专题报告,主要提到了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使用安全复杂和够长的口令;及时升级和安装补丁;运行并正确配置防毒和防火墙软件;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端口;经常检查系统注册表RUNONCE 项, 看是否有可疑任务隐藏在注册表中。通过该报告的学习,我在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研究生入门阶段,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理解比较模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知之甚少。曾经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应该怎样充实地度过研究生学习生涯,更不明白应该如何做科学研究。在听取学术报告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科研成果来自于长期的积累。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知识积累的最终结晶。知识积累包括很多方面,首先,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学习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历史成果,掌握该研究方向的技术前沿动态;其次要注重研究方法和实验论证方法的学习,积累学术经验。另外,在平时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发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绝不固步自封,勇于突破单项思维、直线思维,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性思想,勇于实践,敢想敢做;时刻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之,学术报告的听取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将坚持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

如何写学术报告评语

如何写学术报告评语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置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置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 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对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谈到学术报告,很多研究生都说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都感觉很紧张,甚至会有抗拒心理。想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充分准备,肯花时间,这非常值得,也不会后悔。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说,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准备比经验、知识和能力更关键。 报告的准备时间至少应该等于所有听众听报告时间的总和,比如给15个人作20分钟的报告,至少应该花15×20=300分钟的时间准备。这个“对等原则”比较适用于有经验者,没有经验者应加倍努力。有人建议,每一分钟的报告平均要花半小时准备。尽早开始构思怎么作这个报告、收集材料。不是老手,就得事先多次演练。人们不一定记得住所讲的学术论文内容,但对讲的好坏印象深刻。所以说,作报告都是面试。(Every talk is an interview.)资深学者甚至会在学术报告前的每一天都花一点时间准备。现实生活中如此一丝不苟的例子,并不常见,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做学术报告,你要了解听众:你要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听众?特别了解他们的学术背景,判断他们对你的报告的期待,最想从你的报告中得到什么,以便有的放矢,确定技术深度,既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又避免不必要的技术细节。成功的报告都有针对性。对此我有特别深的体会。前年夏天我去波士顿的一个公司作报告,事先把幻灯片传给他们。他们的领导说:我们这里大多是做具体编码工作的,你的报告太数学化,要尽可能增加文字说明。我改了以后做的报告,他们觉得效果不错。所以,对听众的定位很重要。一定要清楚听众是谁。如果不清楚,我都会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实在不行就求其次,当场问。当然,这样机动性小,幻灯片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在说的时候调整一下。起点不可过高:应简述必要的相关、预备知识。 不过,会议报告时间都很短,难以讲清,除非听众对你的课题很熟悉。我觉得重要的是点燃火种,唤起好奇心,觉得这文章值得一读。这有点像国画和诗词靠简括的几笔,就能勾画出空灵致远的神韵。所以,传达神韵胜于精描细摹,激发兴趣重于传递信息。最好是听众对你这个课题有兴趣,但不熟悉,你讲得让他想要仔细读。要讲这个东西大致上是什么,有什么好,细节不清楚没关系。与治学一样,讲的时候也要注重问题、描述、解法、评估四要素。作会议报告这种短报告,只能围绕一个要点,宏观把握,不要讲得太细。一旦太细,大都听不懂,就因小失大。想把细节讲清楚是奢望。这使我想起波利亚戏称的所谓“策梅洛法则”:听众之蠢实难以低估,显然之事须浓墨重彩,关键之处应点到即止。(You cannot overestimate the stupidity of your audience.Insist on the obvious and glide nimbly over the essential.)我认为,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说出我上面的意思。思想、主意往往显得 很显然。 说到激情,有时我们害怕听众并不觉得咋样,而自己显得太激动,这样似乎不好,不像学术报告。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用激情去感染听众,与听众分享你对课题的热爱,这有百利而无一害。学术报告也应表现激情。还有一些次要的注意事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与写文章一样,如果讲不清,就应尽量避免。要注意宏观把握,多解释用意和理由,前后呼应,适当回顾与总结。有人提倡“三明治结构”:先预告要讲什么,再讲,然后回顾所讲内容。(Tell’em what you’re going to tell’em.Tell’em.Tell’em what you told’em.)这样便于突出重点。掌握节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解释重点。善于用例,比如何毓琦先生说,屡用同一经深思熟虑之例大有俾益:既经济(无需多做解释),又有效(便于强化理解),这确实很有道理。多用视觉效果好的方式,同时加以口头解释。千万别照本宣科。语调要有抑扬顿挫,有强调有带过,切忌平稳不变或强始弱终,那样容易催眠。不要在开场时致歉,比如说,“我的英语不好”,“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是草草准备的”,这给人第一印象不好。实在要说这些谦词,不妨留到最后。 谈了大会报告,再来谈谈分组会。刚才我讲的是在外面作报告。如果是会议报告,对听众的定位比较容易,一般可以假设分组会的众对你的报告有兴趣,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但不一定熟悉。第三,我想特别强调如下的黄金定理:少而精,少才好。包含太多不必要的细节是大多数报告的通病。老子的《道德经》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可以说,学而优则通,少而精则明。少可洗练,多则庞杂。西方古谚也说,少即多。(Less is more.)每一个报告只该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即无主题,多中心则无中心。报告主题内容,借用林语堂的俏皮话,像俏女孩的迷你裙,越短越好,而不应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越长越臭。要突出主旨重点,强

学术报告记录

本人做的报告: 学术报告题目:研发投资与实体投资 主持人(职称):曹国华教授 时间:2014-11-18 00:00:00.0 地点:重庆大学A区经管学院204室 听取报告人数:24 在最近几十年中,研发(R&D)投资数量急剧增长,但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中仍没有被广泛的研究。目前,关于R&D投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回归模型和动态离散理论模型,本次报告中提出了一种运用随机微分方程刻画R&D投资及其资本积累的动态连续模型。在过去研究的离散模型中,如果R&D成功,上一时间阶段的R&D支出在下一时间阶段里才能获得收益。而本文跳出离散模型的固有模式,采用动态连续模型刻画无形的R&D投资。此外,在Romer (1990),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 , Aghion & Howitt (1992)的相关研究中,现有累积的无形R&D资本也被作为影响未来研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Bolton, Chen, 和Wang (2011, 2013)只考虑了实体资本投资,并没有考虑越来越重要的R&D资本投资。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了强调R&D投资及其资本的重要性,模型中将R&D 投资作为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M. Warusawitharana(2013)建立了一个动态离散的R&D投资模型。在我们的研究中应用随机微分方程刻画R&D的不确定性。此外,通过确定外部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最佳市场时机,从而优化企业的投融资及风险管理策略。在本次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融资约束企业的动态模型,包括无形的R&D投资,有形的实体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然后分析外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抉择的最佳市场时机问题。我们的研究为无形资本的投资和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最近几十年中,研发(R&D)投资数量急剧增长,但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中仍没有被广泛的研究。在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融资约束企业的动态模型,包括无形的R&D投资,有形的实体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然后分析外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抉择的最佳市场时机问题。我们的研究为无形资本的投资和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生参与参加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登记卡 姓名:年级:学号:硕、博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类) 注:1.博士研究生须参加不少于8次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国内、外),其中本人主讲不少于1次。 2.硕士研究生须参加不少于5次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国内、外)。 3.导师根据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后写的书面收获和体会或研究生本 人主讲提纲阅签。 4.研究生凭此卡片和导师阅签后的书面收获、体会到本人所在院、系(所)和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登记学分。

报告一:日本3.11地震桥梁震害调查与分析 报告人:李乔教授、博导(西南交通大学桥梁系主任) 报告时间:年4月28日 报告地点:逸夫馆4417 学术收获及体会: 4月28日下午16:00在九里校区逸夫馆研究生院会议室4417,西南交通大学桥梁系主任李乔教授向广大师生和业界朋友做了关于日本3.11地震桥梁震害调查与分析报告会。 这次报告会的主要资料资源来自东京工业大学川岛一彦教授和日本土木学会震后调查报告。报告会的主要内容包括3.11地震及海啸的特征简介和桥梁震害调查分析。 会上李乔教授通过大量的图片生动具体地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日本3.11地震的范围、震级以及由地震引起海啸所造成的一系列灾害,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桥梁的震害调查,调查的重点包括:1990年起在道路桥梁设计中强制执行的延性能力设计方法对于减轻桥梁破坏的有效性;1995年阪神地震后大量使用的合成橡胶支座对于减轻支座破坏的有效性;海啸造成的桥梁破坏类型。 李乔教授通过大量的实例给大家分析论证以上三个问题,其中包括新天王大桥,东松岛大桥支座残余变形,千代大桥,天王大桥等等。李乔教授给出了以下结论。 1、按照1990年设计规范强制性规定设计或加固的桥梁基本没有破坏,该方法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2、尽管1990年代起开始使用的合成橡胶支座,包括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减轻了支座的破坏,但在东仙台高速公路的两座桥仍然发生了数个橡胶支座断裂的破坏现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术报告评语的写法

写学术报告评语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臵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臵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臵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重塑会计公信力讲座心得体会2006年12月8日,东北大学主办了学术讲座,由院长李凯教授主讲。李教授结合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分析了当前会计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并介绍会计的公信力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李教授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每位同学对当前的会计工作环境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也确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报告主要是围绕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展开,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标准和规范。李教授从会计的行业特点,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八条具体规定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展开了介绍。 一、会计是一种诚信行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而诚信是其灵魂。近年来,我国产生了相当的信用诚信危机。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调查,大部分企业均不同程度上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001年“银广夏”和“中天勤”联合造假举国震惊。2001年“银广夏”通过与国外公司虚拟交易造假,虚增利润欺骗投资者。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而“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曾经是财政部下属的几个事务所合并而成,被誉为“中国的四大”之 一。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会计行业的不信任,并成为中央“地16号”文件出台的导火索。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开模的美国也丑闻迭出,2001年,美国上市公司倒闭257家,比2000年增加46%,15家最大上市公司中,5家倒闭。其中,安然公司由于造假倒闭从而牵扯出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倒闭更是造成全世界范围的震惊。 年来,会计成了“假账”的代名词,会计造假呈现出 (1)专业化 (2)xx (3)市场化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篇一: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紧张忙碌的课程学习,顺利地进入研究生第二学年,现在正着手于毕业论文的开题。至此,回顾以往的学术报告与讲座,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指导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听学术报告与讲座,是我们研究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传播着最新的科学前沿,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发与引导。现在对几个学术报告与讲座作简要的回顾: XX年10月15日,来自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潘正祥教授,在第三届遗传与智能计算国际会议上做了题为“Intelligent Watermarking Techniques”(《智能数字水印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潘正祥教授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深入阐述了关于智能计算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通过聆听潘教授的报告,我知道了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

改等目的。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XX年10月19日,美国工程院院士、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GNU工程创始人Richard Stallman为我们讲述自由软件,一个计算机用户团结起来获得控制自己计算机自由的行动。他提到自由软件运动催生了GNU操作系统,有的时候被曲解为Linux操作系统,GNU正是实现这些自由的一个操作系统。其内容涉及到自由软件历史、自由软件哲学、技术、GNU操作系统、对称版权(Copyleft)、GNU GPL、版权、软件专利、DRM,以及The Church of Emacs等。通过哲思社区创始人徐继哲的演讲,我很清楚地知道哲思社区是中国领先的自由软件社交网络和协作平台。通过采用先进的自由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哲思为用户提供创新的在线社区使用体验,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日历、朋友、博客、活动等丰富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以满足自由软件用户对社交、通讯、内容资讯、项目协作等多方面的需求。Akira Urushibata将中国古典哲学和自由软件、黑客(Hacker)结合起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上最早的黑客。除了了解自由软件的基本情况外,我体会到自由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它比一切更宝贵。 XX年11月21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张振升学长做了题为《基于二分查找判定树的蔗糖结晶颗粒分类器设计》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大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是实现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下面是带来的学术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学术报告心得体会范文昨天下午,我校领导组织了我校的全体教师在滕州剧院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魏老师用他那朴实的话语、大量而生动感人的实例,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言辞恳切,入情入理,朴实的语言中闪烁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独特而又富有哲理。 听了魏书生的报告后,我深深地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染着。 一、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报告,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 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

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报告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对自己说得算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想得深,干得实,人要好好活着。对自己说得不算的事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想得开,轻轻放下”。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生在

学术报告和论文如何撰写

学术报告和论文如何撰写? 学术报告 学术性社会调查报告指的是基于社会调查的毕业论文或者要发表在国内、国际期刊上的研究论文。虽然各个学校或期刊可能在格式上要求不同,但是内容上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有了足够的材料积累,并收集、分析了数据之后,就是正式撰写报告与论文的时候了。虽然说文无定法,一个行为研究方面的论文一般遵循一个相当固定的报告格式。这种写作格式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是一个福音。毕竟写八股文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个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以下几部分: (1). Introduction (概述) (2).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理论发展) (3).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 (4).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 (数据分析与结果)(5).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讨论与引申) (6). Conclusion (结论) 在我们解释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之前,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从粗到细(top-down process) 的写作过程。从平时的材料积累开始,在写一篇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最好的写作方法就是从纲要开始,然后对每一点进行细化,得到更细的纲要,一直到成文。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每一段文字的第一句是对本段的总结。

概述 Introduction中要写什么?以下的要点可以供你选择: (1)一个研究课题的所对应的现实现象的实际重要性。比如,对于一个研究网上广告的文章,其现象的实际重要性可以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来说明。研究者可以用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营业总额的增长与广告总额的增长来说明一个课题实际重要性。 (2)提出业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搜索引擎做广告是很多公司所关心的问题。研究者可以用这业广告的营业总额来说明其受关心程度。对问题进行明确化,使之直接关联到本研究课题。业界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比如,业界关心的是一个广告位置是否值一定的价格。 (3)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个高度概括的总结,并提出其不足。比如,以往研究可以研究了不同的广告表现方式(比如使用动画,使用影视片断) 对用户注意力的影响,却没有研究广告位置对注意力的影响。(4)明确本文的科研主题。用一句很明确的话来表明科研主题。一个科研议题中要明确包含因变量(比如:attention),并尽可能包含主要的自变量。 (5)解释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或方法,并指出其贡献。 (6)解释论文结构。 要注意的是,在Introduction,研究者要明确定义因变量。其实,研究的现实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都要围绕着这个因变量,科研主题更是如此。一个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在文献回顾之后才说“本文的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