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1899年,Tisser首先由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轻度弯曲,末端常见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在20世纪初,曾试图用双歧杆菌肉汤培养物移植到数量较少的婴儿肠道中,用以提高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20世纪50年代后,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双歧杆菌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态失调及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双歧杆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利用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三重效应,展现出了可喜前景。 1 生物学性状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G+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也无动力,抗酸染色阴性。菌体略弯曲,末端呈分叉状。多形性是本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多样性的呈现可能由某些碳酸盐所诱发,或与缺乏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醋酸钠以及N-乙酰氨基糖有关。一般认为多形性是细菌对环境不太适应的结果。该菌为厌氧菌,但不同菌种对氧的敏感性有差异,某些菌种当有CO2存在时,对氧可以耐受。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初代培养最适PH为6.5~7.0。在TPY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质地柔软的菌落,呈奶油色或瓷白色。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管底有小块状沉淀物。不同种类的双歧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产酸不产气。触酶试验多为阳性,多数能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无内、外毒素。双歧杆菌一般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耐受。对夹竹桃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坦啶敏感。双歧杆菌属于丙酸杆菌科,共有11个种、30个亚种和型,如分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目前公认的益生菌,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龃齿形成和牙周炎有关,但其致病作用仍不明确[1,2]。 2 定植定植是在一定的生活区域内的正常菌群与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新出生儿生后数小时,双歧杆菌即可在肠道中定植,此后终生相伴。新生儿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数小时可检出肠道杆菌、细球菌、链球菌,其数量不断增加,24h大肠杆菌占优势。出生第2天可检出少量双歧杆菌,但增长十分迅速,第4~5天开始占优势,此时最先出现的肠道杆菌等数量逐渐下降,于第6~8天则建立了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的菌群,在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关于双歧杆菌在婴儿肠道中出现的时间,何时成为优势菌群,不同学者的报道稍有出入,但总的规律是一致的。即最先出现并强烈繁殖的是兼性厌氧菌,双歧杆菌的检出是在兼性厌氧菌之后。随着双歧杆菌数量逐渐上升,兼性厌氧菌逐渐减少,直至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肠道正常菌群各成员之间,此起彼伏的演替现象与菌群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有关,兼性厌氧菌对专性厌氧菌的生存是不可缺少的,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增殖,并消耗肠腔内的氧,形成厌氧条件,有利厌氧菌生长。专性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发酵产生大量醋酸和乳酸,而母乳的缓冲能力较弱,肠道pH迅速下降,在出生后第7天时母乳营养儿粪便pH为5.1,从而兼性厌氧菌受到抑制。双歧杆菌借助其表面的磷壁酸牢固粘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那里定植增殖。[!--empirenews.page--] 此外,母乳喂养与肠道菌群的演替有关。母乳中含有SIgA,相当于自然被动免疫制品,在抑制肠道杆菌的增殖、促进双歧杆菌繁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用加热灭菌的母乳和未加热灭菌的母乳分别喂养两组新生儿时,前者肠道杆菌的数量比后者高。人乳中含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即所谓双歧杆菌因子,是含有N-乙酰-D-葡萄糖胺的糖类。母乳营养儿、人工营养儿及成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有差异,母乳营养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比人工营养儿高十倍,成人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已不占首位,而是粪便杆菌的数量最多,老年人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来源于母亲的阴道,自该处可分离出分叉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从而提示分娩时新生儿自阴道染菌的可能性。分娩时也可能由母亲的粪便直接污染,或生后由母体其他部位,如乳房部位皮肤获得该菌,或由护理人员由一个婴儿传递给另一婴儿而传播。一般认为是经口进入婴幼儿肠道[1]。 3 生理作用在肠道众多的细菌中,数量最大的当属双歧杆菌,它

是既不产生内、外毒素,也不产生致病物质和有害气体的益生菌。机体为双歧杆菌的定植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而双歧杆菌在肠道中成为优势菌群,这对维护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1 屏障作用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构成肠道的定植抗力,阻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双歧杆菌在维持正常的肠蠕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正常肠蠕动是阻止和排除致病菌在肠道中定植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菌动物肠道蠕动、运送和排空能力均较弱,而普通动物肠道中,由于双歧杆菌等专性厌氧菌产酸,肠腔内处于酸性环境,EH较低,具有调节肠蠕动、维护生理功能的作用。试管内实验证实双歧杆菌对志贺菌、沙门菌、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双歧杆菌发酵糖产生大量醋酸或乳酸,降低pH和EH,抑制致病菌生长。此外,双歧杆菌还产生细胞外糖苷酶,可以降解黏膜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其是致病菌的受体,也是结合细菌毒素的受体,所以通过糖苷酶的作用可以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新生儿早期肠道细菌移位现象具有普遍性和一过性,与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建立、肠黏膜发育状况及免疫功能密切关系。Duffy等发现添加双歧杆菌制剂的乳鼠不发生细菌移位,Locascio等也证明口服双歧杆菌制剂的新生鼠,其细菌移位率明显下降,表明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具有生物屏障作用,抑制细菌移位现象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建议对早产儿、剖宫产儿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养儿,生后可适量口服活菌制剂,帮助其肠道菌群平衡的建立,发挥屏障作用[3]。 3.2 营养作用双歧杆菌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如硫胺素、尼克酸、吡哆醇、泛酸、叶酸、维生素B12等。当肠道菌群失调时,明显表现出维生素缺乏,证实双歧杆菌的正常菌群为机体提供维生素的重要意义。双歧杆菌对某些营养物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因该菌和其他厌氧菌产生的酸使环境中的pH和EH下降,从而有利于二价铁、维生素D 及钙的吸收。[!--empirenews.page--] 通过对无菌小鼠和普通小鼠的比较,表明无菌小鼠的小肠重量比普通动物的轻、小肠黏膜表面积小30%,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减少1倍。与普通小鼠相比,无菌小鼠大肠的绒毛较短、数量较少。普通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的繁殖较快,上皮的更新周期为2天,而无菌动物是4天。可以认为肠道菌群对于保持黏膜是必需的,也是肠道黏膜酶活性和肠道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5]。 3.3 抗肿瘤作用将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及副腐败梭菌接种无菌小鼠,致使100%的小鼠发生肝肿瘤。若将上述菌株与长双歧杆菌一起给予无菌小鼠后,则使肝肿瘤发生率由100%下降到46%。该实验表明,肠道内某些细菌可以产生致癌因子,而另外一些细菌如双歧杆菌可能具有清除这些致癌因子的作用。康白(1987)报道青春双歧杆菌DM8504对小鼠H22肿瘤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抗癌活性。将H22癌细胞接种小鼠,于2天后经尾静脉注[1][2]下一页射一定量青春双歧杆菌DM8504活菌,每天1次,连续5天,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自接种癌细胞后10天处死,测平均肿瘤重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Sekine证实,加热杀死的婴儿双歧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强弱与细胞的完整性有关。抗肿瘤的机制是细胞通过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而不具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3.4 免疫作用利用青春双歧杆菌DM8504菌液(30亿/ml)给小鼠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为实验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灭活的大肠埃希菌液(30亿/ml)作为对照组。免疫后5天测定吞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表明,双歧杆菌活性对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此外,通过无菌动物和正常动物的比较,无菌动物的淋巴结和免疫细胞的发育数量均低于正常动物,从而间接表明,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的定植相当于自然自动免疫,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有些学者利用长双歧杆菌TTF活菌、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3种处理物进行动物实验,以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炭粒廓清实验、足趾增厚法和绵羊红细胞免疫法等为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双歧杆菌无论是活菌、菌体破碎物还是发酵上清液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IDMM)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普遍大于对小鼠的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用3种双歧杆菌处理物的3种剂量分别进行试验的结果,不会影响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健康小鼠也无急性毒性[4]。 3.5 控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发现小白鼠因放射线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肠道杆菌等增加,并从被照射的动物和组织中检出了脂多糖。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是由于膜菌群的双歧杆菌的减少,导致肠道杆菌在肠黏膜大量定植、增生释放内毒素入血。有人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的混合菌液灌服大白鼠。通过鲎试验证明已诱发内毒素血症。再用双歧杆菌DM8504活菌液灌胃治疗后,鲎试验为阴性,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也降到正常水平。而未经过治疗动物的鲎试验仍为阳性。 3.6 延缓衰老作用有关抗衰老学说众多,比较公认的有十几种,其中自身中毒学说、自由基学说、免疫与衰老相关学说等均与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大肠中毒学说认为肠道内发酵后食物残渣及腐败菌可产生胺类、硫化氢、吲哚等有毒物质与毒素,这些物质对器官、组织及神经细胞造成损害可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衰老。而肠道内双歧杆菌通过其屏障与清扫作用,可减少有毒物质与毒素的产生与吸收,有利于脏器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延缓衰老的过程。动物实验证明,双歧杆菌可使老龄的大、小鼠体内的过氧化脂质(LPO)下降,使清除氧自由基的(SOD)及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升高,从而减少了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延缓了衰老。有人认为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衰老是生命老化的重要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明显地提高小鼠的胸腺与脾脏指数,激活和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免受致病菌的侵袭与损害。[!--empirenews.page--] 1993年,国内专家对巴马地区进行调研,对29份88~109岁长寿老人的粪便进行细菌学检查,双歧杆菌占厌氧菌的53%~87%,而普通地区的正常青年人双歧杆菌才有40%左右。日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双歧杆菌可使小鼠寿命延长7周(小鼠寿命为2年)。双歧杆菌不仅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阻止它们的入侵和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而且还具有清除肠道内腐败物质与毒素,促进铁、钙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衰老等诸多医疗保健作用。由于人们认识到了双歧杆菌对人体的无害性和生理意义,以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也就应运而生。微生态制剂原仅特指活菌制剂,后又发现能够使体内双歧杆菌增生的某些物质也被列入微生态制剂,称双歧因子,开辟了一条发展趋势。所以微生态制剂应定义为:以微生态理论为指导,利用对宿主无害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成员或其促生物质制成,达到调整微生态平衡的制剂。目前,微生态制剂还不仅仅用于人类的医用,而且还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及畜禽、水产、动物的防病与治病、饲料添加剂以及植物的增长素等,微生态制剂的前景无限广阔。微生物资源亟待开发造福人类。

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随堂练习和参考答案

生理学(本科)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随堂练习和参考答案 概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吸收 1. (单选题)关于胃肠道平滑肌慢波电位描述错误的是() A. 慢波电位是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的自发电位变化 B. 慢波电位的去极化主要由Ca2+内流引起 C. 正常胃电图反映出胃的慢波电位频率比十二指肠的低 D. 锋电位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E. 慢波电位水平受神经递质影响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胃蛋白酶是胃肠道内最主要的蛋白酶 B. 小肠内的刺激因素总是抑制胃液分泌 C. 胃液在头期分泌量最大 D. 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可在正常水平

E. 生长抑素促进G细胞分泌胃泌素 参考答案:D 3. (单选题)对胰腺B细胞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胃肠激素是() A. 肠抑胃肽(GIP) B. 促胰液素 C. 胃泌素 D. 胆囊收缩素(CCK) E. 内啡肽 参考答案:A 4. (单选题)关于排便反射正确的描述是() A. 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B. 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C. 直肠平滑肌舒张 D. 腹内压降低 E. 小肠分节运动增强 参考答案:A

5. (单选题)关于内因子描述正确的是() A. 内因子来源于胃泌酸腺的主细胞 B. 内因子是一种内源性的肽类小分子 C. 内因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与维生素B6在胃肠道内形成复合物,协助其吸收 D. 临床通过检测内因子分泌水平,可以帮助鉴别伴恶性贫血胃萎缩与单纯性胃酸缺乏症 E. 内因子缺乏是胆结石症的致病因素 参考答案:D 6.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疾病() A. 不涉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B. 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升高 C. 餐后会有“烧心”症状 D.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对改善症状无效 E. 多潘立酮(domperidone)不能缓解症状 参考答案:C 7. (单选题)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艟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美键词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葸醌苷、黄素、大黄索甲醚、犬黄酚、总苷A、慈苷B、芪类化合物(白黎芦醇苷、糖苷类氪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近年来,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 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等省[1]. RAPD[2]、ISSR[3]和SRAP[4]扩增结果表明,22个引物中l7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22个引物共得到98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4.45个DNA片段,其中9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3—8个DNA段,平均可扩增出5.24个多态性片段,表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90.8%)。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 2. 1繁殖育苗 在5~6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提前1 d浇足水,以确保植体内水分充足。翌日,剪取地上部粗壮主枝,去除叶片、叶柄、侧枝及顶部细弱枝条;将枝条在分枝处剪开,保留5~10节,作为繁殖用种条。 将准备好的种条,整齐横放,排列成行,行距10cm,覆沙5~8 cm,浇足水,并注意保持土壤表层湿润,直至萌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种条埋人沙中7~10 d后,自茎节处萌生新芽,萌芽率约60~70%;15 d左右自节处生根,生根率达98%以上。 2. 2 移栽定植 2. 2.1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施人腐熟的饼肥后深翻一次(25- 35cm),清除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 2. 2.2移栽与定植 种条埋人25 d左右,长出嫩芽、生根数量较多后,可挖出种条,并从芽点处剪断,每小节即一株小苗。按株行距30 cm×60 cm定植,每穴1~2株,芽点向上斜放,培上细土,浇足定根水。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 3栽后管理 虎杖幼苗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幼苗期要结合除草,松土。当植株长高后,可转为粗放管理。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双歧杆菌是于1899年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它们是人体肠道固有菌群的常见组成部分(Reuter 2001)。 双歧杆菌BB-12源自科汉森收集的乳品发酵剂,被鉴定为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是唯一获得全基因序列的双歧杆菌菌株。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作为冻干粉稳定性也很高。BB-12?对口味、外观或食物的口感没有副作用,在益生菌食品中能够存活到被食用为止。从1985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用于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被美国FDA认为“GRAS”,此外,BB-12@还获得了丹麦医疗局的批准,作为自然疗法/草药产品,并被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接受用于食物产品。BB-12@也被瑞典、波兰和奥地利当局批准,作为医药产品中的一种益生菌。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进行论证认为:“BB12可有效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并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于2005年获得中国卫生部新资源证书。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已批准BB-12用于食品当中。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 2007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论证会,对丹麦科汉森公司生产并引入中国的动物双歧杆菌BB12功能性试验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论证。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和北京医院联合进行的人体试验结果,以及国外对双歧杆菌BB12及其含乳制品的大量科学文献的审查,以金宗濂教授为组长的专家论证组一致认为,BB12 产品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此次论证会,对BB12在我国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及广大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第12期》) BB-12具有出色的耐酸和耐胆汁功能,优良的肠道黏附能力。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相互作用都是BB-12?的作用机理,并且已经得到验证的。在糖代谢中产生L(+)乳酸,在婴儿中耐受性好。是最早允许在配方奶粉中使用的益生菌,也是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益生菌,在300多种科学出版物中有所描述,其中130多种出版物涉及人体临床研究,研究涵盖早产儿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而且服用剂量最高达到1000亿CFU/天。BB-12?的保健作用已经在胃肠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临床研究证明BB-12?通过胃肠道可以存活,并能维持健康的胃肠道菌群。而且,研究已经表明BB-12?能够改善肠道功能,防止腹泻,并能减少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研究表明BB-12?会提高机体对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2013年,丹麦科汉森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原装进口的Puractive益生菌。Puractive益生菌BB-12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安全性及临床研究充分的特点,同时能够活菌直达肠道作用部位并发挥“肠道健康保护神”的作用,帮助优化肠道菌群及功能,激活人体抵抗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益生菌。

生理学练习一题库

动物生理学练习 第1章消化 [001]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A. 交感神经的支配B. 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E.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 [002] 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 唾液B. 胃液C. 胆汁D. 胰液E. 小肠液 [003]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 激活胰蛋白酶原B. 促进淀粉水解C.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 中和胃液E. 杀灭细菌 [004] 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 胆色素B. 胆酸盐C. 胆固醇D. 脂肪酸 [005] 下列关于大肠机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B. 大肠有保护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C.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D. 进食后往往可发生集团蠕动 E. 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对消化起重要作用 [006]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 内流B. Na+ 内流C. Ca2+ 内流 D. Ca2+ 与K+ 内流E. K+ 与Na+ 内流 [007] 下列属于胃泌素族激素的是()。 A. 促胰液素B. 抑胃肽C. 胆囊收缩素 D. 血管活性肠肽E. 胰高血糖素 [008] 下列哪项pH值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 A. 2.0~3.0B. 4.0~5.0C. 6.0~7.0 D. 8.0~9.0E. 12.0~13.0 [009] 下列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A. 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 B. 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张丽华王娟苏源德 摘要: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骤。指出了写作文献综述一般常犯的错误,并推荐介绍了文献综述的四个基本步骤:概述(归类),摘要,批判,建议。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双歧杆菌的作用和最佳补充方式

双歧杆菌的作用和最佳补充方式 婴儿出生3~4个月即出现双歧杆菌,婴幼儿双歧杆菌数量占约肠内细菌总量的25%;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65岁以上的老人,双歧杆菌数量则减少到仅占7.9%,而产气荚梭菌、大肠杆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到了老年肠道内充满腐败细菌,双歧杆菌几乎消失。 双歧杆菌具有以下治疗效果: 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2、抗肿瘤; 3、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4、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 5、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 6、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 一般而言,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的措施有两种——— 1、外源补充方式:例如口服含原生菌的活菌制剂,促使双歧杆菌能够定殖于肠道。不过,很多科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有多少被摄入的双岐杆菌能够定植下来。另外,双歧杆菌是厌氧菌,很难保存。有些患者还会对双歧杆菌的直接摄入有排斥反应,产生副作用。 2、内部诱导方式:即补充养生素,促进体内的原生双歧杆菌大量增殖。最典型的做法莫过于利用双歧因子促进双歧杆菌增殖。人的消化过程离不开体内细菌的分解,食物经口腔、胃再到肠后,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份,以供肠内的菌群吸收分解。其中,由低聚糖转化而来的葡萄糖是双歧杆菌的最好“食物”,低聚糖能够刺激人体内双歧菌群的增殖,增殖量在10~1000倍,且不改变人体内双歧菌群的比例。这种方法目前被认为是最稳妥和最保险的。 低聚糖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构成的一种聚合物,根据所组成的糖不同而有种种名称,如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乳酮糖、低聚木糖、棉子糖、大豆低聚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聚糖被吃下后,不会在口腔里发酵,因此不会引起蛀牙;有些低聚糖有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特性,吃下后可直接进入大肠,被大肠中有益细菌双歧杆菌所利用,而大多数腐败细菌却不能利用,从而使大肠中双歧杆菌生存处于优势,产生有益健康的各种功能,这类低聚糖都叫“功能低聚糖”,还称双歧因子。 有益菌

生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1.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2.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3. 反应、反射和反馈的概念有何区别?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比较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 2.试述钠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3.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4.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5.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6.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 7.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第三章血液 1.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 2.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 3.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4.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什么? 5.测定血沉的意义是什么? 6.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7.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输血的原则是什么?重复输同型血液时,为什么还要作交叉配血试验? 第四章血液循环 1.何谓血液循环?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试述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及它们的生理意义。 3.心脏本身是如何控制心输出量的? 4.试述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5.试述心肌细胞中的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 6.试述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及窦房结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形成机制。 7.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 8.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将发生什么变化? 9.什么是期前收缩?为什么期前收缩后会出现代偿间歇? 10.什么是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 11.窦房结是如何控制潜在起搏点的? 12.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 1899年,Tisser首先由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轻度弯曲,末端常见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在20世纪初,曾试图用双歧杆菌肉汤培养物移植到数量较少的婴儿肠道中,用以提高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20世纪50年代后,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双歧杆菌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态失调及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双歧杆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利用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三重效应,展现出了可喜前景。 1 生物学性状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G+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也无动力,抗酸染色阴性。菌体略弯曲,末端呈分叉状。多形性是本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多样性的呈现可能由某些碳酸盐所诱发,或与缺乏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醋酸钠以及N-乙酰氨基糖有关。一般认为多形性是细菌对环境不太适应的结果。

该菌为厌氧菌,但不同菌种对氧的敏感性有差异,某些菌种当有CO2存在时,对氧可以耐受。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初代培养最适PH为6.5~7.0。在TPY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质地柔软的菌落,呈奶油色或瓷白色。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管底有小块状沉淀物。 不同种类的双歧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产酸不产气。触酶试验多为阳性,多数能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无内、外毒素。 双歧杆菌一般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耐受。对夹竹桃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坦啶敏感。

生理学试卷B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2.尿的生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3.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__。 4.外呼吸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心室收缩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CO2或O2进出细胞膜属于_________扩散,进出量主要受该气体在膜两侧________和膜对该物质的 _________的影响 7.内环境是指________。 8.神经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其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9.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直接动力来自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 ) A.使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B.抑制受控部分的活动 C.在体内大量存在 D.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E.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 2. 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至膜外B.将细胞膜外的K+移入膜内 C.活动加强时可引起细胞肿胀D.建立离子势能贮备 E.参与静息电位的维持 3. 下列各项中,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生理反应是:( ) A. 肾脏Na+排出量减少 B.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减少 C. 醛固酮分泌减少 D. 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 E. 静脉回心量减少 4. 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D. 动脉血压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E. 近球小管渗透压增高 5. 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 ) A. 延髓缩血管区 B. 延髓孤束核 C. 下丘脑 D. 脊神经节 E. 脊髓 6. 安静状态下,呼吸膜的面积是:( C ) A. 50m2 B. 60m2 C. 70m2 D. 100m2 E. 40m2 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父母分别是A型和B型血,将是其女儿(AB型血)合适的供血者 B.Rh阴性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阴性的胎儿,易出现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C.已知给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血型是O型 D.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E.曾多次接受输血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血液 8.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 ) A. 250倍 B. 200倍 C. 50倍 D. 20倍 E. 150倍 9. 大量失血时,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 ) A. 循环血中儿茶酚胺增多 B. 尿钠排出减少 C. 心,脑血管收缩 D. 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多 E. 外周阻力增加 10.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 A. 顺浓度梯度 B. 转运物质主要是小分子 C. 要消耗能量 D. 有饱和性 E. 需要膜蛋白帮助

地龙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地龙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9-03-20T08:46:03.500Z 来源:《药物与人》2018年12月作者:卞敬琦 [导读]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含多种氨基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卞敬琦摘要: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含多种氨基酸。《神农本草经》中称其为白颈蚯蚓,收录在动物篇下品中,味咸,性寒,有小毒,能够清热生肌,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用于关节痹痛,肢体麻木,皮肤疮疡等。下面就地龙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具体阐述[1]。 1治疗与方法 1.1一般治疗 陈云峰[2]等用新西兰大白兔在背部脊柱两侧切割3个深入到肌层的圆形创面,分别滴入地龙提取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等量的生理盐水,用药3d,5d,7d后光镜观察,地龙组和bFGF组均有巨噬细胞增生,能够吞噬坏死组织,促进伤口修复。说明地龙组在伤口处出现的大量巨噬细胞,能有效清除伤口坏死组织、吞噬病原菌,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修复[3-5]。作用机制为地龙提取液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并含有能够引导单核细胞游离出血管,聚集在伤口形成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刺激局部组织细胞增生转化为巨噬细胞。 2结果 李东兵等[6]将鲜地龙溶液喷洒于实验组动物以及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创面,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间质成纤维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同时,上皮细胞分裂象和间皮细胞分裂象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和肉芽的充填速度实验组均快于对照组。临床实验中,实验组创面愈合天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成纤维细胞是参与创伤修复的主要细胞,该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分裂象可表明组织修复状态,全部的上皮细胞分裂象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活跃。吴俊荣等[7]切除兔耳全层皮肤至软骨膜,创面裸露不予包扎。实验组在创面敷鲜地龙匀浆纱布,对照组擦拭积雪草甙霜软膏;模型组敷以生理盐水的纱布。术后50天处死家兔切下左右兔耳创面制成标本,石蜡包埋,HE染色及Masson染色。肉眼可见模型组的瘢痕组织厚于周边正常皮肤,质地较硬,颜色淡红;积雪草甙霜组的瘢痕表皮较平滑,质地平软,颜色基本接近正常;地龙组瘢痕较平坦,外形与体积均变小,,颜色变浅为淡粉,基本接近于正常皮肤。镜下结果显示,给药组纤维束排列相对整齐,细胞结构比较完整,细胞间界清晰,没有发生融合。 3讨论 李东兵等[8]将人工养殖的鲜地龙制成的溶液喷洒于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并与使用紫草药条比较。结果显示地龙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炎并能减轻水肿作用。曾凡举等[9]定期随访168例用地龙浸出液治疗疗烧伤患者,结果显示使用地龙浸出液后,创面无渗出、无感染,并有效缓解疼痛、Ⅱ°以内烧伤创面2周内愈合,且很少留疤,浅Ⅲ°烧伤创面3周内愈合,有轻微疤痕。出院后随访所有病人,没发现疮面新生疤痕。且在地龙浸出液治疗过程中,没有皮疹及其他过敏反应发生。疼痛是烧伤主要症状,传统方法是应用麻醉药品,但易造成一些毒副作用。疼痛的原因是神经末梢受到损伤,组织水肿造成循环障碍[10]。喷洒地龙浸出液能有有效隔离了创面,湿润受损皮肤,阻隔创面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的创面干燥;保护痛觉末梢神经;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彻底清除创面脓液及坏死组织;有效减少创面细菌;使伤口更快痂片或焦痂软化 ,增加局部抗感染能力[11]。 地龙含有生物碱、亚油酸、多种酶、维生素、18种游离氨基酸和丰富的矿物元素[12],这些都为创面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鲜地龙液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长期保存不影响疗效。且使用鲜地龙液治疗伤口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工艺简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医学院编.地龙.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12-2116. [2].陈云峰,张凤春,苏彦珍,胡奇芬.地龙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03):54-55+67. [3].Hunt TK.Basic principles of wound healing:growth factor andmacrophage interaction.J Trauma.1990,30(12 suppl):129. [4].刘良民.创伤伤口治疗的新进展.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1,8:49. [5].程天民主编.创伤战伤病理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28-49. [6].李东冰,王沛,曾耀辉,赵雅茹,钱静仁,陈希琳,赵玉琴,吴佐周.地龙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01):6-9. [7].吴俊荣,宫英勃,黄长军,夏祥河,祝红军.鲜地龙外敷抑制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04):272. [8].李东冰,王沛,曾耀辉,赵雅茹,钱静仁,陈希琳,吴佐周,张玉茹.地龙组分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2):899-902 [9].曾凡举,贺子岑,刘士平,何风雷.地龙浸出液治疗烧伤168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01(01):36. [10].李世明.MEBO治疗疮疡68例体会.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0,(1): 34 [11].黎鳌.烧伤治疗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0) [12].鲍世铨,曾耀辉.蚯蚓在医药保健方面的综合利用研究〔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94; 15(3)∶165

《生理》复习题

《人体生理功能》试题 判断题 1.胃腺主细胞分泌出来的是胃蛋白酶。 2.所谓高渗尿、低渗尿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的。 3.肾脏通过泌尿排出大量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水、盐、酸、碱等,同时调节了机体的内环境,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4.痛觉对人体有保护意义。 5.严重贫血病人容易出现紫绀。 6.只要食物停留在口腔有足够时间,食物中的淀粉就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7.胃液含有盐酸,其消化力比其他消化液都强。 8.所有消化器官的运动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调节。 9.蠕动是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共有的运动方式。 10.内环境稳态是保证机体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11.内因子能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吸收。 12.分节运动对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3.体温是指人体体表的平均温度。 14.心血管活动、呼吸运动和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都在延髓。 15.0.9% 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低于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6.临床常用的强心药是去甲肾上腺素。 17.正常血管内血液不会凝固是因为血管内没有凝血因子。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H+-Na+交换与K+-Na+交换有竞争作用。 19.正常眼看远物时,不需作任何调节。 20.只需特异投射系统功能正常,就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选择题 1.下列各项调节中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 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 D 分娩过程 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 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3.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完成反射所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 4.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和出胞 5.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 阈强度C.基强度 D 动作电位幅度 6.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主要特点是 A 顺浓度差的转运 B 需要膜内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的帮助 C不消耗能量 D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7. 阈电位是指 A 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莫电位D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8.占液体总量最多的的部分是 A 组织内液 B 血浆 C 细胞内液 D 淋巴液 9.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 8% B 10% C 12% D 16% 10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是 A 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B 阻碍凝血的3个基本过程 C 与血浆中Na+结合而沉淀 D 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11.大细胞性贫血主要由缺乏哪项所致? A维生素B12和叶酸 B 维生素B6和叶酸C维生素B1和叶酸 D Fe2+和叶酸 12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小细胞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恶性贫血

(完整版)撰写文献综述的作用和意义

撰写文献综述的作用和意义 1.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 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在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在综述中,“现有研究的基础”体现在“综”上。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后续研究成功的可能性。“问题、不足和发展趋势”体现在“述”上,是综述撰写者结合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的反思与发现。研究生通过撰写综述,对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特别是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批判与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研究的思路、优点和不足,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使自己的研究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 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有专家估计,我国有40%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前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成果。重复研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将导致科研本身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在一个科学研究项目中用于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学研究时间的1/3至1/2。 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做前人已有的研究,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因此,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之前一定要做好文献综述研究,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4.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揭示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论文的评审获得好的成绩。 摘自::毕业论文网

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

复习内容: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晚 一、选择题(10分)1.相对封闭的温室中,绿色植物受到阳光 的照射而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2.植物光合作用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从根本上来源于()A. 太阳的光能B.太阳的热能C.植物体内化学能D.太阳的化学能 3.韭菜的上端是绿色的,而下端埋在土壤中的部分是白色的,其根本原因是()A.韭菜下端没 有叶绿体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的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4.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结果,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带最好 为()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5.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24小时后取出,将一片叶的主脉从中部切断,给予光照2 小时,再检验叶片含淀粉的情况,近叶柄部分多,原因是 ( ) A.近叶柄部分的淀粉由其它部分转运来 B.远叶柄部分缺乏水分供应 C.近叶柄部分呼吸较弱 D.远叶柄部分缺乏二氧化碳的供应 6将一棵约0.2千克的柳树在肥沃的土壤中培养2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 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大气中的氧 7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得原因是:冰箱能够()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环境温度,减弱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D.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减弱呼吸作用 8.右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得关系曲线。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 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A.A B.B C.C D.D 9.温室栽培西瓜时,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的原因是()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B.提高光合效率,加速有机物的运输 C.降 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0.对于光合作用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在炎热夏季中午,光 合作用反而会下降,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细胞内 叶绿体活性下降 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摄入不足 D.气孔关闭,氧气释 放受阻 二、非选择题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 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步骤如下,正确顺序是 _______ ____。①分别摘取甲乙袋中的叶片各一片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 下照射2~3小时③实验一中的装置放于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 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2)实验一探究的是: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3)实验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 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散失的。 水分是通过在茎中运输的。 12、下面图甲表示某生长的大棚蔬菜,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 强度对大棚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1)植物生长生理活动需要水和无机盐,是通 过甲图植物茎中的【D】__________ 运输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光合作 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和。(2)甲图中A、 B、C为植物叶片发生在植物体内的 某些生理过程,【】____过程在细 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这一过程主 要发生在乙图的【】_____中。(3)甲 图中过程B为__________。(4)根据对图丙分析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5)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等。 13、图A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B和图C为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演示装置,B装置的 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清水,先将B、C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再移置光下几小时。请分析回答:(1)把B、C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淀粉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若把该装置的一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而另一装置的叶片做同样处理,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B、C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将变蓝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A所示,则图中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 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由[ ] ____________运输的。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30 秦海林,等1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植物中药的研究1药学学报,1999,34(1)∶ 58 31 于燕丽,等1RAPD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1中药材,2000,23(11)∶ 678 32 石俊英,等1RAPD和POD分析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 中的应用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2)∶ 137 33 李萍,等15S2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道地性研究初探1中草药,2001,32(9)∶ 834 (2003-11-18收稿)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吴发宝 陈希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 本文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在心血管、免疫、抗癌、抗衰老以及在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1)Bge1var1mongholicus(Beg1)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1)Bge1的干燥根。别名绵芪、绵黄芪。现代研究发现:蒙古黄芪的根中含有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等;膜荚黄芪根中含有黄芪甲苷、2’、4’二羟在2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而且黄芪还含有硒、锌、铜、铁等14种微量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多,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 对心血管的作用 111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 实验发现,低剂量的黄芪总皂苷(2mg)可加重心衰,中剂量(4mg)和高剂量(8mg)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1〕。XG A(黄芪甙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50~200μg/ml时,对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2、3〕,其作用机理初步认为是由于黄芪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化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了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所致。 112 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用langendoff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到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2再灌注自由基的产生〔4〕。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多重性的,它能够增加cAMP的含量,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乳酸脱氢酶的产生、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的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抗缺氧能力〔5〕。还可以消除自由基和减轻缺氧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6〕。 113 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在细胞外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药物预先作用于心肌细胞48h后,均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7〕。郭棋〔8〕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结果发现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钙拮抗作用有关。早期使用药物可改善感染细胞的Ca2+平衡,从而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Ca2+继发性损伤,又可抑制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9〕。 114 对血压及血管的影响 ①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通过N02sG C2 cG MP介导的信号转换通道,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C)的功能,从而调整血压、血流及控制动脉硬化〔10〕。②黄芪具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肠血管的作用,对肾血管亦有扩张作用。 ③此外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增加。 115 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参数,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11〕,已证实黄芪皂甙能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高;使波幅、波宽、超射、阈电位、最大舒张电位及最大除极速度等参数减少;还能使其静息电位减少10mv,洗脱后恢复,这表明黄芪皂甙能抑制Na+2K+2ATP酶的活性〔12〕。 2 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 ? 2 3 2 ?中药材第27卷第3期2004年3月

双歧杆菌的作用及应用

双歧杆菌的作用及应用 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双歧杆菌生物学性状 (1) 2双歧杆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1) 3双歧杆菌的分布及类型 (2) 4双歧杆菌生理作用 (2) 4.1屏障作用 (2) 4.2营养作用 (2) 4.3抗肿瘤作用 (3) 4.4免疫作用 (3) 4.5控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3) 4.6延缓衰老作用 (3) 5 双歧杆菌的应用 (4) 5.1双歧杆菌在药品中的应用 (4) 5.2双歧杆菌因子的应用 (4) 5.3双歧杆菌在营养液中的应用 (4) 5.4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4) 5.5双歧杆菌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5) 小结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摘要:双歧杆菌作为人类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在人体保健与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引人瞩目。近年来对双歧杆菌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保健品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着广泛的开发。 关键词:双歧杆菌生物学作用应用 前言 1899年,Tisser首先由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轻度弯曲,末端常见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在20世纪初,曾试图用双歧杆菌肉汤培养物移植到数量较少的婴儿肠道中,用以提高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20世纪50年代后,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双歧杆菌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态失调及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双歧杆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利用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三重效应,展现出了可喜前景。 1 双歧杆菌生物学性状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G+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也无动力,抗酸染色阴性。菌体略弯曲,末端呈分叉状。多形性是本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形状多样性的呈现可能由某些碳酸盐所诱发,或与缺乏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醋酸钠以及N-乙酰氨基糖有关。一般认为多形性是细菌对环境不太适应的结果。 双歧杆菌为厌氧菌,但不同菌种对氧的敏感性有差异,某些菌种当有CO2存在时,对氧可以耐受。不同种类的双歧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产酸不产气。触酶试验多为阳性,多数能分解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无内、外毒素。 双歧杆菌一般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耐受。对夹竹桃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坦啶敏感。 双歧杆菌属于丙酸杆菌科,共有11个种、30个亚种和型,如分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 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目前公认的益生菌,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龃齿形成和牙周炎有关,但其致病作用仍不明确 2 双歧杆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多形态杆菌,呈Y字形、V字形、弯曲状、刮勺状等形态,其典型的特征是有分叉的杆菌,因而取名为bifidus,拉丁语源是裂开、分开之意。双歧杆菌不形成芽孢,亚甲兰染色菌体着色不规则,无运动性,专性厌氧,过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阴性,明胶液化阴性,联苯胺反应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7~4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