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张海明

比较诗学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始见当代法国学者艾金伯勒1963年撰写的《比较不是理由》一文。艾金伯勒认为: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将不可避免地导向比较诗学:“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1〕。这里说的比较诗学,原文为poetique comparee,亦即英文的comparative poetics。

在中国大陆,最早将比较诗学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正式提出的,大概是钱钟书。1981年,张隆溪在《读书》第10期上发表了《钱钟书谈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一文,介绍钱钟书对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文中写道:“钱钟书先生认为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互相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这一。”其后1983年,张隆溪又撰写了题为《应该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的短文,就开展比较诗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该文发表于1994年《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比较诗学研究趋于自觉的一个标志。〔2〕不过,如果不拘泥于名目,比较诗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历史在中国几乎和比较文学一样悠久。

最早从事中西诗学比较的,或许当推清末的王国维,这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中均有所表现。陈寅恪曾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将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概括为三条,其中第三条就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等是也”。王国维受康德、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美学思想影响较深,并有意识地以之与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相比较,这是王国维诗学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虽然这种比较离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尚有距离,但应该说确有比较诗学的因子。早期的古代文论研究者也注意到中西比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写作《中国诗学大纲》(1924)的杨鸿烈自称他“最崇信摩尔顿(Richard Green Mouldon)在《文学的近代研究》所说的:普遍的研究—不分国界、种族,归纳的研究,进化的研究”,而寄希望于将来。这就很有些比较诗学的意味。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山之作、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在讨论文学义界时先引述法国文论家维尼和英国文论家阿诺德等人有关文学的看法,然后写道:“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知彼所言感情、想象、思想、兴趣者,注重内涵。此之所谓采藻、声律者,注重法式。实则文贵情深而采丽,故感情、采藻二者,两方皆所并重。特中国鲜纯粹记事之诗歌,故不言及想象;远西非单节语,不能准声遣字,使其修短适宜,故声律非所专尚。此东西文学义界之所以殊科也。”〔3〕尽管此处对中西文学观念的比较失之简单,但作者的比较意识却是可贵的,其思路也不无可取。

到了30年代以后,中西诗学的比较意识更趋强烈,所见也较先前更为深刻。在1934年出版的方孝岳所著之《中国文学批评》中,作者明确指出:“百年以来,一切社会上思想或制度的变迁,都不是单纯的任何一国国内的问题;而且自来文学批评家的眼光,或广或狭,或伸或缩,都似乎和文学作品的范围互为因果,眼中所看到的作品愈多,范围愈广,他的眼光,也从而推广。所以‘海通以还’,中西思想之互照,成为必然的结果。”这里不但指出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导致国际间相互影响的扩大,因此中西思想之互照遂成为学术研究的必然,而且强调了比较的双向性。这就较陈钟凡所说之“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进了一大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方孝岳在该书中还提出了“比较文学批评学”的概念。他说:“‘五四’运动(民国八年)里的文学革命运动,当然也是起于思想上的借照。譬如因西人的文言一致,而提倡国语文学,因西人的阶级思想,而提倡平民社会文学,这种错综至赜的眼光,已经不是循着一个国家的思想线索所能讨论。‘比较文学批评学’,正是我们此后工作上应该转身的方向。”〔4〕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早在30年代,中国人就提出了西方学者在30年后才想到的比较诗学概念,不过我们也不必太谦,因为方孝岳所言,的确道出了比较诗学的部分意义,虽然他这样说更多的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学现实。

还应该提到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该书《绪言·解释的方法》一节中,作者特别提出“辨似”,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说,都同时具有某种共同性和独特性。“不幸研究学艺者,往往狃同忽异:大抵‘五四’以前则谓后世的学说同于上古,‘五四’以后则谓中国的学说同于欧美。实则后世的学说如真是全同于上古,则后世的学说应当取消;中国的学说如真是全同于欧美,则中国的学说应当废弃。所以我

们不应当糅合异同。应当辨别异同”。不但对中国历代文论家的观点要辨别异同,对中西文论观点也要辨别异同。因为“学术没有国界,所以不惟可取本国的学说互相析辨,还可与别国的学说互相析辨。不过与别国的学说互相析辨,不惟不当妄事糅合,而且不当以别国的学说为裁判官,以中国的学说为阶下囚。糅合势必流于附会,只足以混乱学术,不足以清理学术。以别国学说为裁判官,以中国学说为阶下囚,简直是使死去的祖先,作人家的奴隶,影响所及,岂只是文化的自卑而已”〔5〕。罗根泽这些话写于30年代,但在今天看来,仍觉切中时弊,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主意识。从比较诗学思想或理论的发展看,如果说陈钟凡注意到引入西方诗学之于古代文论研究的必要,方孝岳突出了中西比较应该取互照互省的态度,那么罗根泽所论,则是将这种比较的重心由求同转向求异,由以西方标准为取舍转向注重中国文论自身的特征。这恰与70年代以来港台及海外学者的观点相吻合。真正代表了三四十年代中国比较诗学研究实绩的,是钱钟书、朱光潜、梁宗岱和宗白华等人的著述。

即使在今天看来,钱钟书作于40年代的《谈艺录》也堪称比较诗学的典范之作。作者基于这样一个信念:“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所以《谈艺录》的写作,便“颇采‘二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6〕。所谈虽为中国古代之诗文创作,却能广采西方文艺家相关的理论和作品实例与中国文论互为印证,从中寻绎出共同或共通的文心。譬如书中谈“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一节,由唐人李贺诗“笔补造化天无功”说起,引出艺术创作中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两派的差异,认为“二说若反而实相成,貌异而心则同”,“盖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师心写实,而犁然有当于心;师心造境,而秩然勿倍于理”。其所征引,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中世纪的普罗提诺、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莎士比亚,直至近代的培根、龚古尔兄弟和波德莱尔等人的意见。又如“说圆”一节,更是广征博引,多方比较,除中外前哲谈论诗文有关材料之外,兼及哲学、宗教典籍。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呈才显学或一般地考辨,而是为了说明“贵圆”乃是中外古往今来文艺创作共同的规律之一。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总之,超越国别的界限、学科的界限来探讨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是钱钟书《谈艺录》最突出的特征,正是这一点奠定了该书在中国比较诗学史上的地位。

朱光潜的《诗论》是一部探讨中西共同诗原理的专著,但侧重点更在中国诗学。据作者在先期完成的《文艺心理学》中所说,《诗论》是应用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讨论诗的问题,同时,对于中国诗作一种学理的研究”。〔7〕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诗话虽有片言中肯,简练亲切的优点,但零乱琐碎,不成系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故而有必要借助西方诗学的方法,予以谨严的分析和逻辑的归纳。不过,《诗论》一书并非只是以西绳中,而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最后的结论。作者的态度很明确:“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不比较无由见长短优劣。现在西方诗作品与诗理论开始流传到中国来,我们的比较材料比从前丰富得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研究我们以往在诗创作与理论两方面的长短究竟何在,西方人的成就究竟可否借鉴”〔8〕。《诗论》无疑贯彻了这一意图,在给中国诗及其理论以科学的阐释的同时,作者也充分注意到其自身的特征与价值。该书第七章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即为一例。朱光潜在肯定莱辛学说对艺术理论的贡献之后,指出相对于中国的诗与画来说,莱辛的见解未必十分正确。以画而论,中国画所讲究的“气韵生动”和表现画家的心境,便与莱辛以画为模写自然的观点相抵触;以诗而论,中国诗偏重景物描写的传统和列举物象的写法,也与莱辛所见不侔。〔9〕所谓通过比较以见长短优劣,由此可见一斑。

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和《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著述,同样具有这种跨国界、跨学科比较的特点。他们以其对艺术的敏锐感受,对中国和西方诗歌、绘画、音乐的良好修养,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他们不曾以从事比较诗学自诩,但恰如梁宗岱所说:吸收、融汇东西文化,开创新局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所以我们的工作,一方面自然要望着远远的天边,一方面只好从最近最卑一步步地走”〔10〕。正是有了他们奠定的基础,我们今天的比较诗学研究才能拾级而上,发扬光大。

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文化上的封闭,国内比较诗学的研究基本上趋于停滞,除了钱钟书的《通感》、《读〈拉奥孔〉》和李泽厚的《意境杂谈》等有数的几篇论文之外,比较诗学论著几近空白。倒是

海外学者受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和条件之便,将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韦勒克、雷马克等美国学者将“美学的沉思”引入比较文学,提出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倡导破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等,无疑从外部促进了中西比较诗学的复兴。而中国传统诗学固有的特征与价值在日益扩大的文化交往中也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在此情势之下,国外的汉学家和一批华裔学者率先开始了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并从学理上探讨了这种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手段。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华裔学者刘若愚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华裔学者叶维廉的研究。

1973年,刘若愚出版了他用英文写作的《中国文学理论》,就作者基本的写作意图而言,这本是一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学理论的著作,但出版之后却在海内外比较文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进一步强调了开展比较诗学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突出了研究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文学理论之于建立一般文学理论的必要性。作者在该书《导论》中写道:“我相信,在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会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成果。……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和批评家之文学思想的比较,可能展示出哪种批评概念是世界性的,哪种概念是限于某几种文化传统的,而哪种概念是某一特殊传统所独有的。如此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因为批评概念时常是基于实际的文学作品),哪些特征是所有文学共通具有的,哪些特征是限于以某些语言所写及某些文化所产生的,而哪些特征是某一特殊文学所独有的。如此,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导致对所有文学的更佳了解。”第二,从文学本论的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与西方相关理论比较,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现代阐释,另一方面则是“为中西批评观的综合,铺出比迄今存在的更为适切的道路,以便为中国文学的实际批评提供健全的基础”〔11〕。虽然该书的某些具体论点还可商榷,但恰如中译者杜国清所说:作者在英美多年,深感西洋学者在谈论文学时,动不动就以西方希腊罗马以来的文学传统为马首是瞻,而忽略了东方另一个不同但毫不劣于西方的文学传统。“由于这本书的出现,西洋学者今后不能不将中国的文学理论也一并加以考虑,否则不能谈论‘普遍的文学理论’(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或‘文学’(literature)一般,而只能谈论各别或各国的‘文学’(literatures)和批评(criticisms)而已。”〔12〕

叶维廉自70年代以来发表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系列论文,奠定了他在海外比较诗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1983年,叶维廉以“比较诗学”为题,将自己多年来有关比较诗学研究的论文结集出版,这无疑是对“比较诗学”这一术语的充分肯定。与刘若愚相似,叶维廉也主张通过比较诗学的研究,来寻求跨文化、跨国度的共同的文学规律(commonpoeti-cs)和共同的美学据点(common aesthetic grounds),只是他更强调了这种研究应该采取一种互为主客、互照互省的方法,在叶维廉看来,东西方文学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他称之为“模子”),因此,要想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我们必须要从两个‘模子’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加以对比,始可得到两者的面貌”。叶维廉进而指出,如果将两个“模子”比喻为两个部分交迭的圆,那么二者交迭的地方就是我们建立基本“模子”的地方。“我们不可以用A圆中全部的结构行为用诸B圆上,而往往,不交迭的地方—即是歧异之处的探讨和对比更能使我们透视二者的固有面貌,必须先明了二者操作上的基本差异性,我们才可以进入‘基本相似性’的建立”〔13〕。这也就是说,寻求跨文化、跨国度的共同文学规律的前提,是对产生于不同文化模式下的文学及其规律有着正确的全面的了解,在考察相异性的同时去认识共同性,而不是以某一模式为尺度去衡量取舍。在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丛书》写的总序中,叶维廉再次指出:“我们在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中,要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首要的,就是就每一个批评导向里的理论,找出它们各个在东方西方两个文化美学传统里生成演化的‘同’与‘异’,在它们互照互对互比互识的过程中,找出一些发自共同美学据点的问题,然后才用其相同或近似的表现程序来印证跨文化美学汇通的可能。……我们不要只找同而消除异,我们还要借异而识同,藉无而得有”〔14〕。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实践方面,叶维廉虽不像刘若愚那样系统,但在若干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却更为深入,而且注重结合作品来进行比较分析。如收入《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集》中的大部分论文,和收入《中国诗学》中的《中国文学批评方法

略论》、《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和《言无言:道家知识论》等文章〔15〕,都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互照互省、辨异识同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以见解的新颖和思理的缜密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如古添洪、侯健、张汉良、王建元、袁鹤翔、郑树森、周英雄、黄维梁等,于中西比较诗学均用力甚勤,其研究可以说代表了台港两地的水平。还应该提到的是香港中文大学著名比较文学研究专家李达三(John J.Deeney)教授,作为一个西方学者,他对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他坚信,“如果亚洲内部自己能够产生一些批评术语和概念,而不完全借用西方创造的各种术语和概念,那么东方的文学传统将对世界比较文学界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应当经常地更多地应用中国的批评术语,如:赋、比、兴、诗话、气、情景等,而且还要用大量的例子和注释对这些术语进行详尽的说明,直至全世界的比较文学家都很熟悉为止”。因为,“对某个重要术语的真正理解,有助于你更加接近、了解具有与众不同的中国的‘文心’”〔16〕。

进入80年代以来,正像比较文学一样,比较诗学的研究在中国大陆也得到复兴。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可以看作中国比较诗学研究复苏的标志,而且在很多方面起了一种典范和引导的作用。从表面上看,《管锥编》似乎只是作者阅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10部典籍的札记,但其实仍与《谈艺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其主旨仍在探讨古今中外共通的“文心”。钱钟书一向认为,“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映发,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穿着不同的学科。”〔17〕因此,即使是对于文学问题的探讨,也不能仅局限在文学著作之内。与早先的《谈艺录》相比,《管锥编》承续了其跨国界跨学科的比较方法,而研究视野更为开阔。据粗略的统计,该书引述到的古今中外著者近4000人、著述达上万种,其中外国部分著者800余人,著述一千七八百种,而且不少是国内第一次提到的〔18〕。就其打通古今、跨越中外、纵横于不同学科而言,不但国内,就是国际上也很少有著作堪与之匹敌。值得注意的是,钱钟书并不以“比较诗学”或“比较文学”相标榜,更不是从某种既定的理论框架出发去进行比较,追求所谓系统性或完备性。他往往是由古代典籍中涉及到的某个问题生发开来,结合具体的文艺现象对比映衬、识同辨异,或印证前人已有之说,或提出自己独创之见,而每每能探微索颐,于片言只语中释疑解惑,为不刊之论。正如乐黛云所说:“《管锥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锋粟颗’之间总结出重要的文学共同规律。也就是突破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语言),打通整个文学领域,以寻求共同的‘诗心’和‘文心’”〔19〕如果说《管锥编》还杂有比较诗学以外的内容,那么同是1979年出版的《旧文四篇》则可以说是纯粹的比较诗学之作。这四篇论文再加上1981年发表的《诗可以怨》,较为集中地反映出钱钟书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的造诣和学术特色。而且,较之博大精深的《管锥编》,《旧文四篇》和《诗可以怨》似乎更易于为一般读者接受,从而更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应该说,不少人正是从研习这五篇文章入手,而后涉足比较诗学研究的。

从80年代初开始,比较诗学在中国很快就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年间,就由原先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其成果也由开始时的单篇论文发展为研究专著。在80年代前期的研究成果中,如张隆溪的《诗无达诂》、王元化的《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周来祥的《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蒋孔阳的《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张月超的《中西文论方面几个问题的初步比较研究》、苏丁的《中西方文学批评的心态层次比较》等论文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系列论文。自1981年起,曹顺庆陆续发表了《亚里士多德的“Katharsis”和孔子的“发和说”》、《“风骨”与“崇高”》、《“移情说”“距离说”与“出入说”》、《“物感说”与“模仿说”》、《意境说与典型论产生原因比较》、《论西方现代派文艺表现说与中国古代文艺表现说》等论文,这些论文的共同点,是将中国古代文论的若干重要范畴、命题与西方文论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辨识异同,以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些论文还带有简单化的倾向,在确立问题的可比性和具体论述等方面犹可商榷,但毕竟向系统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迈出了一步,曹顺庆本人也因此在新时期以来的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研究中占有一个显眼的位置。1986年,曹顺庆在上述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专著《中西比较诗学》,1988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从该书的体例安排来看,曹顺庆试图对中西诗学作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比较,他分别讨

论形成中西诗学各自特色的文化背景,和中西诗学在艺术本质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思维论、艺术风格论、艺术鉴赏论五个方面的异同,从而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整体。以是之故,有人称誉该书为比较诗学研究中“开风气之先”的新作〔20〕。

继曹著之后又有不少比较诗学专著问世。就我所见,大概有这样几部:1.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该书为论文集,收入乐黛云、王宁等国内学者撰写的16篇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论文,大致分为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文学与艺术的比较和具体文学问题的比较三部分。2.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这也是一部多人合作的产物。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比较中西诗学的文化背景,第二编比较若干中西诗学范畴,第三编为影响研究。3.狄兆俊的《中英比较诗学》。作者从亚伯拉姆斯所概括的四种文论流派中选取实用理论和表现理论两派作为框架,结合中英两国不同时期的诗论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出某些共同的文学规律。4.马奇主编的《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该书除讨论中西美学的文化背景和各自的基本特征外,主要突出了中西若干重要美学范畴间的比较,如和谐、崇高、灵感、悲剧、意境与典型、妙悟与直觉等。5.朱徽的《中英比较诗艺》。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中英诗歌在表现技巧层面的异同,下编为中英诗人诗作的比较研究。总而言之,这几部专著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试图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和把握中西诗学各自的特征,进而探求跨文化跨国界的共同的文学规律。有必要指出是,其中《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课题,《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被列入教委“七五”科研项目,《中英比较诗学》也被列入教委“七五”博士点项目。这既表明上述研究的分量,也表明比较诗学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重视。

另外,从80年代初开始,在进行比较诗学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比较诗学自身作了理论上的探讨。早期的一些文章如胡经之的《比较文艺学漫说》、张隆溪的《钱钟书谈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及《应当开展比较诗学研究》、刘纲纪的《中西美学比较方法论的几个问题》等,都对开展比较诗学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作了一般性的阐述。后来的研究专著,包括一些比较文学概论或教程方面的著作,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辟出篇幅予以讨论、介绍。不过,相对于比较诗学研究在实践方面的进展而言,学界对其理论上的研究明显滞后,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文章尚不多见。对于诸如比较诗学的义界,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比较诗学研究史等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或系统总结的必要。

比较诗学研究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是从对话的角度探讨深化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途径。如曹顺庆的《中西诗学对话:现实与前景》、乐黛云的《中西诗学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和《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钱中文的《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等〔21〕,提出中西诗学对话,目的在于改变先前偏重阐发式研究的格局,从总体上将中国诗学置于与西方诗学平等的地位,在对话中激活中国传统诗学,重铸中国文论话语,使之得以融入当代文论。显然,尽管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仍是从共同的文学基本问题入手,识同辨异,但以对话的方式替代一般说的中西诗学比较,提出这种对话中的话语问题,这无疑反映出当前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观念的更新和策略的改变。

注释:

〔1〕艾金伯勒:《比较不是理由》,见《比较文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2〕在此之前,胡经之曾提出“比较文艺学”的概念,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的《中国美学史方法论略谈》一文道:“近几年来,比较文艺学蓬勃发展起来,中外都有人在对中国和西方的美学、艺术传统作比较的研究”;后又在1981年2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漫谈比较文艺学》。

〔3〕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5页。

〔4〕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三联书店1986年新版,第227页。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1~32页。

〔6〕钱钟书:《谈艺录·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作者自白》,《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8〕〔9〕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第136~138页。

〔10〕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11〕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3页,第7页。除《中国文学理论》外,刘若愚还著有《中国诗学》(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亦为比较诗学之作。〔12〕《中国文学理论》,第332页。

〔13〕〔14〕叶维廉:《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见温懦敏、李细尧编:《叶维廉比较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第11页,第32页。

〔15〕《中国诗学》一书由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

〔16〕见约翰·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第264页。

〔17〕钱钟书:《诗可以怨》,见《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18〕参见郑朝宗所编:《管锥编研究论文集》中敏泽《序》、陆文虎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见《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0〕狄兆俊:《一部比较诗学的新作》,《中国比较文学》1989年第2期。

〔21〕曹顺庆文载《当代文坛》1990年第6期;乐黛云的《中西诗学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载《中国比较文学》1993年第1期;《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和钱中文文收入论文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天文学”简介含义起源 历史与发展

天文学 翻开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天文学就占有显著的地位。巴比伦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历史的见证。在中国,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文物里,有丰富的天文记录,表明在黄河流域,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更为古远的世代。 几千年来,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都有很大的发展。为了说明我们今天对天文这门学科的理解,本文将在第一节里首先介绍一下天文研究的特点。本文的第二节──星空巡礼,是对目前所认识的天文世界的几笔速写。在第三节里,我们举出伽利略-牛顿时代天文学的一次飞跃,来对照当前天文研究的形势,希望借此探讨天文学发展的规律,并强调说明一次新的飞跃正近在眼前。 我们不准备、也不可能用这篇短文囊括天文学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这是本书这一整卷的任务),而只是对它的特征、现状和趋向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为使读者对天文学的轮廓有一个认识,本文的第四节,用简单的图解方式介绍当前天文学科各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几千年来,人们主要是通过接收天体投来的辐射,发现它们的存在,测量它们的位置,研究它们的结构,探索它们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一步步地扩展人类对广阔宇宙空间中物质世界的认识。 作为一颗行星,地球本身也是一个天体。但是,从学科的分野来说,“天”是相对于“地”的。地面上实验室里所熟悉的那些科学实验方法,很多不能搬到天文学领域里来。我们既不能移植太阳,也无法解剖星星,甚至不可能到我们所瞩目的研究对象那边,例如,到银河系核心周围去看一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一种“被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它只能靠观测(“观察”和“测量”)自然界业已发生的现象来收集感性认识的素材,而不能像其他许多学科那样,“主动”地去影响或变革所研究的对象,来布置自己的实验。

东北大学近代史东大精神

“东大精神伴我行”主题演讲稿 今天,我很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分享我关于“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东大精神的理解。 九十一年前,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张学良将军在这片神奇的辽宁大地上创立了东北大学。今天我们就是在这个他亲手创立的东北大学里进行演讲。东北大学的创立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帝国主义之火中受煎熬的东北人民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激起了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和抗争的志气,使得越来越多的铮铮铁骨举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旗。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每每听到我们东北大学的校歌,我的脑海就浮现出许许多多慷慨悲歌志士正在抗战一线的场景,不禁令人产生由衷的敬意。在国难当头之际,我们东北大学应运而生,肩负起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业。历史交给我们这样的一个责任,我们东北大学不负众望,在艰难曲折的抗争道路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一路发展来,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大精神没有改变,“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东大传统更是历久弥新。 回望我们东大的成长史犹如一部激昂的奋斗史,悉数仍然激动不已。 85年前,我们的老校长张学良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东北大学从

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同年,梁思成林徽因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82年前,“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大学被迫流亡,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流亡的大学。东大师生相继辗转北平,开封,四川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我们的爱国步伐未曾被阻挡过。 81年前,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的奥运第一人。在这样的国难当头的日子里,我们仍有勇气有信心向世界传达我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79年前,“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爆发,东北大学的学子再次成为先锋队和主力军。我们用行动告诉世人,告诉帝国主义者,我们东北大学是打不垮的。东大的校园倒了,但是会有千千万万个东大人站起来! 65年前,新中国成立。东北大学顺应历史的潮流,不断创新发展,践行着“知行合一”的东大精神。 56年前,东北大学创造了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25年前,我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园。 从2006年-2013年12月,我们东北大学承担各类科技项目91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励3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6项,省部级一等奖46项。

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综合素养评价个性进展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一】 从小到大,对学习,我都抱着一种坚持不懈的态度充满了信心。对同学朋友我永久都用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父母眼中乖巧的亲小孩。遇到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然而每一次我都坚持了下来。对生活,我永久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信念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自我评价二】 三年的xx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觉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觉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自我评价三】 身为学生的我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而且我的作文也还能够,因此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名片和小型平面广告、商标设计,以作文水平治理着学校作文博客。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刻就熟练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大量出色的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自我评价四】 在努力提高自己学校成绩的基础上,我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广泛地涉猎各领域的知识,包括世界历史、哲学、外国文学等等。音乐是我最痴迷的兴趣爱好,达到了钢琴七级水平的我,在高中开始学习弹奏吉他。同时,我开始大量接触上世纪后期的欧美流行音乐,同时对听过的音乐进行整理和分类。从中我不仅放松了身心,也寻到了许多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尽管我没有因此获得金钞票与荣誉,但在与音乐互动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心灵的共鸣,陶冶了情操,感到自己付出的时刻是完全值得的。 除此之外,我对篮球运动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在电视上收看,依旧亲自参加体育锻炼,我都积极参与。这项运动培养了我的推断力、大局观和上进心。高二时,我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的篮球竞赛。 在这三年中,我用知识充实了头脑;但更重要的是,我用美德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与诚信待人的重要性,而高中的时间也将在我的人一辈子路上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自我评价五】 时间流逝,丰富多彩的三年高中生活马上结束,这三年是我人一辈子中最重要的一段里

玻姆的序思想及其哲学意义-东北大学

第19卷第3期 2017年5月 东 北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19,N o .3 M a y 2017d o i :10.15936/j .c n k i .10083758.2017.03.003 收稿日期:20160919 作者简介:陈向群(1983) ,男,江西九江人,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三 ① 隐变量解释,也称隐变量理论,是玻姆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关于量子力学的一种解释, 其主要目的在于试图弥补量子力学正统解释(哥本哈根解释)对于物理实在描述的不完备性三但由于在隐变量解释所涉及的两类变量中,只有波函数是间接隐 含于量子测量之中,而粒子变量则是直接显示于测量之中,因而这一解释在称谓上遭受到贝尔(J .S .B e l l )的质疑,于是玻姆后来取消了 隐变量 一词,而直接将其改称为本体论解释或量子势因果解释三 玻姆的序思想及其哲学意义 陈向群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摘 要:序,是玻姆最具哲学意味的思想观念三玻姆认为,序的普遍性含义就是 相似的差异和差异的相似 ,它是对物理学史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三不仅如此,玻姆还基于其量子力学研究,相继提出了隐缠序二显析序和生成序等极具量子理论意蕴的序观念,并从整体性二普遍性和创造性意义上对它们进行详细地说明三通过分析玻姆的序观念,它不仅对我们理解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二宇宙二时空二科学及社会等问题都有着积极的哲学意义,而且还是对以机械论二还原论和主客体二元论为特征的近现代哲学的超越,具有着后现代哲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学习三关 键 词:戴维四玻姆;序;隐缠序;显析序;意识;宇宙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7)03-0232-07 O r d e r C o n c e p t o f B o h m a n d I t s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C H E N X i a n g -q u n (S c h o o l o fH u m a n i t i e s ,S o u t h e a s t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009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r d e rh a sb e e nc o n s i d e r e dt h e m o s t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c o n c e p ti n B o h m s t h o u g h t s .B o h m b e l i e v e d t h a tt h e g e n e r a l m e a n i n g o fo r d e ri s s i m i l a r i t y i n d i f f e r e n c e 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i ns i m i l a r i t y ,w h i c h i s as u mm a r y a n dc o n c l u s i o n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l a w o f p h y s i c s h i s t o r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q u a n t u m m e c h a n i c s ,B o h m p u tf o r w a r dt h eo r d e r st h a th o l dt h e m o s t q u a n t a l m e a n i n g ,i n c l u d i n g i m p l i c a t e o r d e r ,e x p l i c a t e o r d e ra n d g e n e r a t i v e o r d e r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m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w h o l e n e s s ,u n i v e r s a l i t y a n dc r e a t i v i t y i n d e t a i l .A na n a l y s i so fB o h m so r d e rc o n c e p tn o to n l y i so f p o s i t i v e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 h e l p u s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n d m a t t e r ,u n i v e r s e a n d t i m e -s p a c e ,s c i e n c e a n d s o c i e t y a n d s o o n ,b u t a l s o i s i n c l i n e d t os u r p a s s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n d m o d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 m e c h a n i c a l t h e o r y ,r e d u c t i o n t h e o r y a n ds u b j e c t -o b j e c td u a l i s m.T h u s ,B o h m so r d e r c o n c e p t h a st h e s p i r i t o f p o s t -m o d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d e s e r v e s i n d e e p s t u d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D a v i d J .B o h m ;o r d e r ;i m p l i c a t e o r d e r ;e x p l i c a t e o r d e r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u n i v e r s e 戴维四玻姆(D a v i d J .B o h m ,1917 1992 )是当代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二科学思想家和自然哲 学家三他在量子力学领域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了量子力学的隐变量解释①,对量子力学的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七年级历史上册9月份素质测评试题1

七年级素质测评试卷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入表格内) 1下列有关元谋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 B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C懂得爱美 D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 (),增强了北京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大进步。 A石器使用 B陶器使用 C骨针使用 D火的使用 3我国境内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4如果你到北京旅游,除了能登长城、看故宫之外,你还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5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山顶洞人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下列哪一项景象() A人们用陶器装盛东西 B人们在田里忙者耕种 C妇女用骨针缝制衣服 D小孩在喂养牲畜 6 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居民遗址位于() A北京 B西安 C余姚 D泰安 7()种原始居民会开挖水井,且其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8下列能够吃上大米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某种原始居民的房屋在冬季有比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夏季比较凉爽。这种房屋的类型应属于()

A干栏式 B半地穴式 C砖瓦式 D地穴式 10 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11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最大不同点是() A种植农作物种类 B使用的石器性质 C是否饲养家畜 D能否制造陶器 12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A夷族 B华夏族 B商族 D戎族 13下列人物中能编出乐谱的是() 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伶伦 14在历史上,开创禅让制的是传说中的哪一人物()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5禹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水英雄,传说中与他有关的事迹是() A三过家门而不入 B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 C与黄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 D教给人们挖井 16 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出现在炎帝、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代 A掌握磨光和钻空技术 B涿鹿之战 B禅让制 C大禹治水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18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 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的发展 D贫富分化的出现 二、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每个问题2分共14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类的起源是从哪种原始人类开始的? 2北京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请你写出远古时期

东北大学 开题报告

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内容与格式要求 一、论文开题的基本要求 1、开题者应先修完规定的最低学分后,在文法学院网站上下载《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经导师同意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至少提前一周提交开题审议小组成员。 2、各个学科点应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开题,保证研究生学业进度。 3、开题报告审议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其中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导师人数不应少于3人,开题秘书应进行记录。 4、开题者着装应端庄大方,陈述时间为15分钟,由审议小组进行评价,做出开题是否通过的书面意见,经审议小组负责人签字后,于一周内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报学院教学办备案;通过开题者即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应把握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应有述有评,归纳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3、论文框架结构:论文框架要求列至三级标题。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研究方法应说明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或主要技术路线;论文的创新点是指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准确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且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书籍在前、文章在后的规范格式排列。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 课题名称 学号 姓名 专业 学院 导师 副导师 选题时间年月日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一、二、三、四、五项在导师指导下如实填写。 2、学生在通过开题后一周内将该材料交到文法学院教学办。 3、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应完成论文开题报告,按有关规定,没有完成开题报告的学生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2

东北大学校歌

在中国,大学,如果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大学,作为这所大学的学子,总会很自豪的。 校徽,校训,校歌,几乎是每个大学都会拥有的标志。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底蕴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得完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发展到底有如何重大的作用也不用通篇赘述,或者说仅仅作为一位研究生来说,有点儿不自量力了吧。不过,校徽、校训、校歌至少可以蕴含了学校的这些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作为东大人,不仅仅是东大学子,我说的是东大人,至少或多或少的对于我们的校徽校训校歌应该有一些了解。尤其是,在东北大学生活了六年,对于这些的理解也随着对于学校感情的不断加深,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于这些更加的热爱,也对一些现在比较无奈和痛心疾首吧。 这几天正好是新生的军训,其中有一项就是唱东北大学的校歌,那今天就先说说东北大学的校歌吧。先提问一个也许大不敬的问题吧, 1.作为东大人,谁可以把东北大学校歌的大概的历史还有含义给讲出来。词曲作者是? 2.作为东大人,谁可以把东北大学校歌背着唱下来。 3.你知道吗,东北大学校歌在2005年之后,被删改了一半的歌词,这一半歌词,删得让很多人痛心疾首,可惜,随着我们的远去,现在的东大学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东北大学校歌没被删时候的歌词了,那么,作为一直在校的东大人,您是否也知道东北大学校歌被删改的事情,知道被删改的歌词都是什么吗? 东北大学校歌(部分修改后的,现在用的) 词刘半农曲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能不奋勉乎吾曹?

天文导航的原理及应用

天文导航的原理及应用 天文导航是以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等自然天体作为导航信标,以天体的地平坐标(方位或高度)作为观测量,进而确定测量点地理位置(或空间位置)及方位基准的技术和方法。 航空和航天的天文导航都是在航海天文导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空天文导航跟踪的天体主要是亮度较强的恒星。航天中则要用到亮度较弱的恒星或其他天体。以天体作为参考点,可确定飞行器在空中的真航向。使星体跟踪器中的望远镜自动对准天体方向可以测出飞行器前进方向(纵轴)与天体方向(即望远镜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航向角)。由于天体在任一瞬间相对于南北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即天体方位角)是已知的。这样,从天体方位角中减去航向角就得到飞行器的真航向。通过测量天体相对于飞行器参考面的高度就可以判定飞行器的位置。以地平坐标系在飞行器上测得某星体C的高度角h,由90°-h 可得天顶距z(图1),以星下点(天体在地球上的投影点)为圆心,以天顶距z所对应的地球球面距离R为半径作一圆,称为等高圆(图2)。在这个圆上测得的天体高度角都是h。同时测量两个天体C1、C2,便得到两个等高圆。由这两个圆的交点得出飞行器的实际位置M 和虚假位置M′。再用飞行器位置的先验信息或第三个等高圆来排除虚假位置,经计算机解算即得出飞行器所在的经、纬度(λ、φ)。

天文导航的分类 按星体的峰值光谱和光谱范围分,天文导航可分为星光导航和射电天文导航。观测天体的可见光进行导航的叫星光导航,而接收天体辐射的射电信号(不可见光)进行导航的叫射电天文导航。前者可解决高精度昼夜全球自动化导航定位,后者可克服阴雨等不良天气影响,通过探测射电信号进行全天候天文导航与定位。 根据跟踪的星体数,天文导航分为单星、双星和三星导航。单星导航由于航向基准误差大而定位精度低,双星导航定位精度高,在选择星对时,两颗星体的方位角差越接近90°,定位精度越高。三星导航常利用第三颗星的测量来检查前两次测量的可靠性,在航天中,则用来确定航天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针对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至今的发展状况,有人用这样的一首诗来形容它:“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垛,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前两句写茅草燃烧时的火焰非常大,但一下子就熄灭了。后两句写树根燃烧时虽然不旺盛却耐久。该诗的意思是说,在公共关系在刚传入我国大陆时,确实出现了一哄而上,比较乱而又比较短暂的发展现象,后来公共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逐步调整使公共关系逐渐走向了一条比较平稳扎实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从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传入中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趋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展的;从地形来看是从沿海、平原向高原,山区扩展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从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展的;从行业部门来看是从服务业、企业向政府、文教、军队扩展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股公关热,其特点是:一见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人们对它一见钟情,在沿海特区、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继广州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率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之后,1984年在国营企业中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4年月12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和介绍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这为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公共关系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由新闻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出,几乎使公关一夜成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 可概括为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内冷外热是指新闻界、学术界的热炒使公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趋之若鹜的职业,而此时的公关业内部处在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后,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撰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象观测,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从远古到西周末1960年在山东莒县和1973年在山东诸城分别出土的两个距今约4500年的陶尊,上都有一个象形符号。有人释为“旦”字,因为它就像山上的云气托出初升的太阳,其为早晨景象,宛然如绘。《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说明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尧典》还说,一年分为四季有366 天,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的基本内容。《尧典》里还根据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季节。 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此时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一书,反映的可能是夏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年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外,每月都用一些显着的天象作为标志。在殷商(公元前16 世纪到公元前11 世纪)的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 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从当时大量干支纪日的记录,学者对当时的历法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殷代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连大月,有闰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甲骨卜辞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纪事。西周时期(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铸在铜器(钟、鼎等)上的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 (二)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770~公元220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天文学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礼记·月令》虽是战国晚期的作品,但据近人考证,它所反映的天象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的现象,应能代表春秋中叶的天文学水平。它是在二十八宿产生以后,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给出每月月初的昏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它所反映的天文学水平要比《夏小正》所述的高得多。同时,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了天文学的专门着作,齐国的甘公(甘

从天文学的发展看李约瑟难题-2019年文档

从天文学的发展看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是 20 世纪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他倾 毕生精力编撰的鸿篇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中文通常译为 中国科学技术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 术与文明进行了概括, 整理和总结, 不仅成为我国古代文明史研 究方面的著作, 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影 响作用,而且也对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带来了广泛 影响,甚至建立起了中西文化比较与沟通的桥梁。“长期以来, 李约瑟'几乎成为‘中国科技史'的代名词,而最近 20 余年 来,很多人热衷于探寻‘李约瑟难题', 而新世纪的“钱学森之 问”无疑是这个思潮又更加兴盛。 1 “李约瑟难题”基本介绍 1) 李约瑟生平简介 李约瑟生于 1900 年,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 1937 年,在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李约瑟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 学、技术与医学; 1948 年,在中国经过了四年考察研究,在 国助手的协助下,他开始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并于 1954 中国学者影响巨大。 李约瑟更是成为了“科技史”的代名词。 研 究科技史,就必然绕不开对“李约瑟难题”的讨论。 2) 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背景 匚=f 年出版了第一卷。 引发了一股中西对比研究的热潮, 尤其是对于

20世纪30 年代末期,李约瑟开始接触中国学者。在不断地 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李约瑟发现:中国远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着 众多的科技成果与文化习俗,而且中国人大多数也都聪明勤劳,但是,近代的工业革命并没有从中国产生。这引发了李约瑟的思考。1939年,李约瑟被英国皇家科学院派为代表,带着援华使 命开始到中国工作,工作中收集和查阅的众多有关中国科技史与文化史的资料,使他获得了实地考察中国及其历史文化的好时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他提出著名的了“李约瑟难题”。 3)何谓“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由提出到精准的把握其内在含意经历了很 长一段时间,李约瑟本人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著作之中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描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章说道:“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始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 留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一一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 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 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这是“李约瑟难题”第一次以专著文本的形式公布于世。后来经过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演进,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不过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涵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们一般还是将其看作为一种两段式的问题:第一段:为什么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

东北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电气工程 学科专业介绍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O一一年五月

本专业历史与发展历程 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火力发电厂,1882年爱迪生建立商业化电厂和直流电力网能发660kw电力,1876-1878年俄国人亚布洛切科夫成功试验了单相交流输电技术。1880年前后英国费朗蒂改进了改进了交流发电机,并力主采用交流输电。1882年法国人高兰德和英国人约翰。吉布斯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实用变压器,使得交流输电,变压变得得心应手,1885年英国工程师菲尔安基设计的第一座交流单相发电站建成发电发电功率1000kw,电压2500v升压后10kv传输,最后用户供电电压为100v,交流和直流输电在历史上有过很大的争议,但是最终交流输电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

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我国许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气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的这方面人才。他们已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分布在我国许多省、市,成为骨干力量。“文革”期间,由于受政治的影响,全国的高等院校相继停止招生,本专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先是老师被批斗,后来学校根本办不下去了,只能停止招生。但是,即便如此,许多老师并没有停止研究。他们知道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放弃对专业的研究和探索。 来,许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并陆续招生,每年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包括学士、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目前,各专业扩招,本专业的招生量也在上升。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过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方向。并以工业产品设计为基础,应用计算机造型、设计、实现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加工、外形等的设计和优化。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既有扎实科学技术基础又有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囊括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课程。高年级还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同时也进

天文导航系统

天文导航系统 一、天文导航的定义与分类 天文导航系统是利用对自然天体的测量来确定自身位置和航向的导航技术。由于天体位置是已知的,测量天体相对于导航用户参考基准面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就可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导航系统不需要其他地面设备的支持,所以是自主式导航系统。不受人工或自然形成的电磁场的干扰,不向外辐射电磁波,隐蔽性好,定位、定向的精度比较高,定位误差与定位时刻无关,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航空和航天的天文导航都是在航海天文导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空天文导航跟踪的天体主要是亮度较强的恒星。航天中则要用到亮度较弱的恒星或其他天体。以天体作为参考点,可确定飞行器在空中的真航向。使星体跟踪器中的望远镜自动对准天体方向可以测出飞行器前进方向(纵轴)与天体方向(即望远镜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航向角)。由于天体在任一瞬间相对于南北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即天体方位角)是已知的。这样,从天体方位角中减去航向角就得到飞行器的真航向。通过测量天体相对于飞行器参考面的高度就可以判定飞行器的位置。 天文导航系统的分类:按星体的峰值光谱和光谱范围分,天文导航可分为星光导航和射电天文导航。观测天体的可见光进行导航的叫星光导航,而接收天体辐射的射电信号(不可见光)进行导航的叫射电天文导航。前者可解决高精度昼夜全球自动化导航定位,后者可克服

阴雨等不良天气影响,通过探测射电信号进行全天候天文导航与定位。 根据跟踪的星体数,天文导航分为单星、双星和三星导航。单星导航由于航向基准误差大而定位精度低,双星导航定位精度高,在选择星对时,两颗星体的方位角差越接近90°,定位精度越高。三星导航常利用第三颗星的测量来检查前两次测量的可靠性,在航天中,则用来确定航天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二、天文导航的优点 天文导航建立在天体惯性系框架基础之上,具有直接、自然、可靠、精确等优点,拥有无线电导航无法比拟的独特优越性。 (1 )自主性强,无误差积累。天文导航以天体作为导航基准,被动地接收天体自身辐射信号,进而获取导航信息,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导航方式,而且其定位误差和航向误差不随时间的增加而积累,也不会因航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2 )隐蔽性好,可靠性高。作为天文导航基准的天体,其空间运动规律不受人为破坏,不怕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具有安全、隐蔽、生命力强等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天文导航系统最完备的可靠性。现代战争对制信息权的争夺,使战场电磁环境十分复杂,当敌方实施强力无线电干扰,使卫星导航等无线电导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启用天文导航,对于保证己方的战略核打击威力及战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3)适用范围大,发展空间广。天文导航不受地域、空域和时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史简论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史简论 摘要:天文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潮流。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史决定了我国的天文发展趋势。从远古时期的观星辨位到第一个空间天文探测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中间的种种伴随着中国命运的起伏。在该论文中,作者将按照历代时间顺序,简述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 中国的天文学史可以最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在丛林或者荒野中找到方向、确认时间和季节,就会观察太阳、星星和月亮的位置,并在这个基础上编制天文历法,帮助自己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专职观测天文的官位,从事观象授时,星官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与节气对应,寻找其中的关键联系。而在殷末周初,人们就已经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在满天繁星中用二十八星宿准确地划分了星区。一些罕见的天文现象诸如“日食”、“流星雨”甚至是哈雷彗星已被观测到,并被记录起来。不仅是官方,在民间也出现了百姓们对天文现象问题的思考。例如《诗经》中脍炙人口的“七月流火”“三星在户”等成语记录了罕见的天文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和屈原的《天问》已经就天文现象提出了一些深刻的问题。 而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先民在天文学最大的飞跃性成就出现在两汉时期。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制造了浑天仪,在一个铜球上面刻着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衡显圈、衡隐圈等,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模拟星空的周日视运动。浑天仪之精密以至于到如今仍未有人能把它完整地重制出来。1973年在湖南出土的《五星占》上详细记录了金星、木星和土星七十年间的位置。同时出土的29幅彗星图显示了当时观测到的彗头、彗核与彗尾。其观测之精确令无数后人叹为观止。 到两汉时期为止,中国先民对天文的理解与观测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同时期发展的文明。中国独特的天文学体系已渐渐成型。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 一、简介: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诞生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我校首任校长:当时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现任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刘益春教授。现任党委书记: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 校名:郭沫若题字 校园: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占地94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浓郁现代气息、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新校区。 我校的校标,以“笔尖”、“五星”、“书籍”作为基本构成要素。标识的底部,是三个递进的“萌芽”造型,寓意“为基础教育服务”。标识的中部,是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及传承,舒展的“v”字造型,又与英文“victory”(成功)第一字母同构,寓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性。标识的上部,以向上拓展的“笔尖”为造型,象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取精神。 二、发展历程 1.烽火中诞生: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向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正式下达了组织东北解放区大学筹建队伍的命令。(本溪)1946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创办东北大学,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为副校长,张松如为教育长。(丹东)学校创办之初,录取了270余名学生,正准备开学时,国民党军队向本溪、抚顺进犯,学校被迫撤到丹东市,2月下旬,学校于丹东市开学。(通化)国民党军队向东北大举进攻,3月15日,学校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约一周时间,师生又改乘火车,经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长春)到长春后,学校队伍进一步壮大。(丁家园车站)国民党军队在抢占四平之后,向公主岭进犯。5月22日,学校再度北撤,列车行驶到丁家园车站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死伤多名学生。(哈尔滨)5月25日北撤到哈尔滨。(佳木斯)1946年6月1日——1948年6月28日,在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