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审计·课后练习·第5章

审计·课后练习·第5章

审计·课后练习·第5章
审计·课后练习·第5章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不仅在实质上保持独立性,而且还努力在形式上保持独立性,其主要目的是()。A.以保持确实能够在实质上独立

B.维护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信任

C.以保持注册会计师公正的心理状态

D.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的是()。

A.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对或有事项向相关律师进行咨询

B.在对特殊存货进行计价测试时,请专业评估师帮助确认存货计价

C.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在某特殊审计领域向有经验的其他注册会计师寻求帮助

D.在对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由于该会计师事务所从未审计过合并财务报表,向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寻求帮助

3.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负责人,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熟悉甲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致无法对所形成的会计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则A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假设ABC会计师事务所中有熟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其他注册会计师)

A.聘请相关专家协助工作

B.请求会计师事务所改派其他胜任的注册会计师

C.解除业务约定

D.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下列选项中,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保密义务的是()。

A.后任注册会计师在取得了被审计单位口头授权后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请求查阅审计工作底稿,前任注册会计师向后任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支持

B.某利害关系人向法院起诉会计师事务所,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未经被审计单位授权,向法院提交相关工作底稿作为抗辩的证据

C.未经被审计单位授权,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D.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并提供所要求的工作底稿,但未取得客户授权

5.保密不仅仅涉及信息披露,还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出于个人或第三方的利益使用或被合理认为使用了在执业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在()情形下,注册会计师透露被审计单位的商业信息不视为违反保密的职业道德。

A.对因商业信息而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不公允情况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说明

B.在未取得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向后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有关情况

C.因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交流经验的需要而介绍有关情况

D.被审计单位的职员因与管理层的纠纷而要求查阅本单位的有关情况

6.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需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并不一定需要保持

B.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的方式承揽业务

C.会计师事务所绝对不得以或有收费的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D.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7.下列描述中,属于自我评价威胁的是()。

A.被审计单位财务经理曾经是事务所审计项目组成员

B.审计项目组成员曾经是被审计单位的出纳

C.审计小组成员的妻子是被审计单位的独立董事

D.审计小组成员担任被审计单位的辩护人

8.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坚持不同意审计客户对某项交易的会计处理,审计客户可能不将计划中的非鉴证服务合同提供给该会计师事务所,该情形将产生()的威胁。

A.密切关系

B.自身利益

C.自我评价

D.外在压力

9.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注册会计师只要在审计过程中保持了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没有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即可被认为恰当地遵守了独立性原则

B. 会计师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将产生外界压力的威胁

C. 注册会计师在与现任注册会计师讨论客户事项前应当征得客户的书面同意

D.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商业利益或活动可能与客户存在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应该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务约定

10.以下属于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的是()。

A. 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高级员工

B. 建立惩戒机制,以促进对政策和程序的遵循

C. 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以识别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与客户之间的利益或关系

D. 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倡导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维护公众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

B.独立性有两个方面,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C.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

D.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使得任意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的重大情形

2.下列描述中,符合注册会计师应有关注要求的有()。

A.会员应当勤勉尽责

B.会员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C.会员应当采取措施以确保在其授权下工作的人员得到适当的培训和督导

D.会员应当使客户、雇佣单位和专业服务的其他使用者了解专业服务的固有局限性

3.在决定是否披露涉密信息时,会员应当考虑()因素。

A.如果客户或雇佣单位同意会员披露这些信息,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

B.是否了解和证实了所有相关信息

C.信息披露能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D.预期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对象

4.下列行为中,注册会计师违反保密原则的有()。

A.与客户发生意见分歧时,诉诸媒体

B.接受同业复核,提供审计工作底稿

C.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D.利用获知的客户信息买卖客户的股票

5.注册会计师为了将或有收费的威胁消除,可以采取()措施。

A.与客户以书面方式预先约定确定报酬的基础

B.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C.由客观的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

D.向预期使用者披露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及确定报酬的基础

6.会员在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时遇到的某项重大冲突,如果重大冲突未能解决,会员可以()。

A.考虑向相关职业团体或法律顾问获取专业建议

B.如果道德问题涉及组织内部的冲突,会员必须向董事会咨询

C.解除业务约定

D.拒绝继续与产生冲突的事项发生关联

7.下列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威胁的具体情形中,产生外在压力威胁的情形有()。

A.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客户解除业务关系的威胁

B.注册会计师被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知,除非同意审计客户的不恰当会计处理,否则将不被提升

C.客户的员工对所涉事项更具专长

D.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员工长期与某一鉴证客户发生关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

B. 在终止与客户或雇佣单位的关系之后,会员仍然应当对在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中获知的信息保密,但是会员无须对其预期的客户或雇佣单位的信息予以保密

C. 任何情况下,未经适当且特别授权,会员均不可向会计师事务所或雇佣单位以外的第三方披露由于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获知的涉密信息

D.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为招揽客户而向推荐方支付佣金,但可以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因向第三方推荐客户而收取佣金

9.如果被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威胁的重要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A.在与客户的沟通函件中阐述注册会计师意见的局限性

B.征得客户同意,与现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

C.在审计报告中提及现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D.向现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复印件

10.以下属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的有()。

A. 实施和监控项目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

B. 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以防止项目组以外的人员对业务结果产生不当影响

C. 向客户的独立董事、行业监管机构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等独立第三方咨询

D. 向客户治理层披露服务性质和收费金额

三、简答题

1. 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可能产生于各种情形或关系,。某一情形或关系可能产生多种威胁,某种威胁也可能影响对多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遵循。请回答具体威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并完成下表。

2.X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处理都经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8年度财务报表,A会计师事务所委派甲注册会计师为该项目负责人,甲注册会计师考虑到事务所没有相应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审计经验,聘请外部专家加入项目组。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数项重大错报,提请X公司调整,X公司拒绝调整,且不签署必要的管理层声明,甲注册会计师拟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X公司获悉此种情况,以解除业务关系威胁甲注册会计师,逼迫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甲注册会计师将该种情况上报给事务所,事务所决定解除业务约定。X公司决定委托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8年度财务报表,A会计师事务所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将审计X公司时发现的情况提供给B会计师事务所,B会计师事务所不顾A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情况对其产生的威胁,与X公司管理层协商后,接受了委托。X公司承诺,如果报告满意,将另外支付审计费用。B会计师事务所得知乙注册会计师的

妻子是X公司的财务总监,鉴于其对X公司的熟悉,决定任命其为项目负责人,乙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要求:请说明上述资料中存在的不足,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形式上的独立是让理性第三者看来,注册会计师确实是独立的,所以应选B。

【答疑编号61698】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该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主体工作时不具有专业胜任能力,所以不能承接该业务。

【答疑编号61699】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注册会计师个人不胜任不表明ABC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都不胜任。因此,A注册会计师应请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改派其他胜任的注册会计师。

【答疑编号61700】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A中后任只有取得被审计单位书面授权后前任才能对查阅工作底稿的请求提供支持。选项BCD都归属于保密义务豁免的情形,所以不违反相关规定。

【答疑编号61701】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保密不能成为注册会计师拒绝按专业标准要求揭示有关信息的借口。

【答疑编号61702】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A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实质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均需要保持;选项B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选项C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是可以以或有收费的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的。

【答疑编号61703】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AC产生密切关系威胁,选项D产生过度推介威胁。

【答疑编号61704】

8.

【正确答案】 D

【答疑编号61705】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这只是遵守了实质性上的独立,而缺乏对形式上独立的要求;选项B,该情形属于产生过度推介的威胁;选项D,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商业利益或活动可能与客户存在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应当告知客户这一情况,并获得客户同意以在此情况下执行业务。

【答疑编号61706】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BCD均属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

【答疑编号61707】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中“任意第三方”更准确的说是“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否则选项D的描述不准确。

【答疑编号61708】

2.

【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61709】

3.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是否能给事务所带来经济利益、带来多少利益并不是会员在决定是否披露涉密信息需要考虑的内容。

【答疑编号61710】

4.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与客户发生意见分歧时,应当与客户进行沟通,同时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不能将该分歧诉诸媒体。

【答疑编号61711】

5.

【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61712】

6.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如果涉及到组织内部的冲突,应该考虑冲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该组织的治理层(如董事会)咨询。

【答疑编号61713】

7.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产生密切关系威胁的情形。

【答疑编号61714】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A,在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但是也有例外;选项B,会员应当对其预期的客户或雇佣单位的信息予以保密;选项C,命题太过于绝对,在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允许或要求下,可以披露;选项D,注册会计师不应向客户或其他第三方收取介绍费或佣金。

【答疑编号61715】

9.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如果被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威胁的重要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征得客户同意,与现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在与客户的沟通函件中阐述注册会计师意见的局限性;向现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复印件。

对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防范措施

【答疑编号61716】

10.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选项CD属于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

【答疑编号61717】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五类:自身利益威胁;自我评价威胁;过度推介威胁;密切关系威胁;外在压力威胁。

【答疑编号61718】

2.

【正确答案】(1)甲注册会计师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审计经验,不应当接受委托,违反了专业胜任能力的原则。

(2)“A会计师事务所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将审计X公司时发现的情况提供给B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了职业道德守则,未经被审计单位同意不得将被审计单位资料提供给后任注册会计师,违反了保密原则。

(3)“X公司承诺,如果报告满意,将另外支付审计费用”,这属于或有收费,违反了职业道德守则。

(4)乙注册会计师的妻子是客户财务总监,乙注册会计师将受到密切关系威胁,应该调离项目组。(5)“乙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有误,乙注册会计师已经得知了X公司存在种种的不合法的情况,仍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说明其没有保持应有关注,也没有保持独立性。

【答疑编号61719】

第五章习题(审计学)

5.2.1填空题 1.审计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审计证据形成____和____的过程。 2.审计工作底稿是____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____的汇集和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 3.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一定的____对被审计单位的____发表意见。 4.间接证据,又称旁证,是指对审计事项只起____,需要与____结合起来应用。 5.收集——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考核____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 6.函证是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单位____并要求____。 7.鉴定审计证据的重要性程度往往以作为评价的依据,重要的审计证据能影响审计人员作出____。 8.审计证据的可信性包括审计证据的____和审计证据____。 9.-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____越小,其____就越强。 10.审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审计证据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审计证据____的概念。 11.审计工作底稿是____的汇集,也是形成____的依据。 12.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之一是便于编制、____和____审计报告。 13.市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的稳定性和使用期限划分,可以分为____和____。 14.审计工作底稿的____与____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信性和审计工作的成败。 15.审计工作底稿由____填制后,____必须进行复核。 5.2.2判断题(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 2.审计人员运用适当的审计程序,采取所有的审计手续无非都是围绕着发挥审计作用这一目的。( ) 3.能够胜任审计证据的先决条件是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 4.实物证据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可靠性,所以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 5.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一般属于主要的审计证据。( ) 6.凭证对于财务报表是间接证据,而对于账簿则是直接证据。( ) 7.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现金盘点表,是审计证据的自然证据。( ) 8.如果离开了矛盾证据,审计人员就无法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 ) 9.审计人员对10万元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时,发现有50元被出纳贪污,则通常认为,这种情况是微不足道的。( ) 10.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取得的相关审计证据越多越好。( ) 11.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协调统一,提高审计工作小组的效率,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关键在于编好审计工作底稿。( ) 1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经常变动,只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资料,不列入审计档案。 ( ). 13.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由审计人员、制表人签名盖章,并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批核实,以明确各自的责任。( ) 14.审计工作底稿收集有被审计单位一些尚不宜于公布于众的信息和要求,这就要求审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审计学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5章——审计目标 5.2——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重点理解并掌握)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的分类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1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测试“登记入账销售交易”真实性 二、测试“销售交易”的完整性 三、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跟踪审计的重点和技巧

建设工程合同跟踪审计的重点和技巧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价款支付,影响到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合同签订、履行和终结过程的跟踪审计,应纳入常规的工程审计之中。 一、合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合同是工程付款和竣工结算等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建设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投资融资的渠道多种多样,合同关系越来越复杂,合同条款也越来越多。施工合同如果不够规范和严密,可能给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给竣工结算埋下隐患。这就要求保证合同签订内容的合法性、全面性和严密性。但审计中发现,不少建设项目的施工合同内容不全面、条款不规范、语言不缜密,重要条款约定不清,成为工程结算出现扯皮情况的根源。为有效促进施工合同的合法签订和履行,促进高校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开展施工合同审计工作十分必要。 跟踪审计的关键在于动态控制,就是对合同的签署和履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尤其是对分包合同的签订、对签证的审核、对索赔的确认等,都要以总承包合同为基础和本源。离开了原总包合同,有可能不该签的签证签了,不该赔付的索赔付了,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 二、合同跟踪审计的重点 开展工程施工合同跟踪审计工作,要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合同起草和签订阶段,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核;二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审查付款和索赔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方式和数量,是否签署了违背原总包合同的施工签证或补充协议。 (一)合同制定阶段的审计 加强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条款审核,如审核合同中的责权利、质量、工期、取费、拨付款办法、奖罚、保修及时效等是否全面合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标条件相符。如果有甲方直接分包的项目,审核分包价格是否合理,分包合同条款是否合规。 1.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

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第八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内部控制目标 (一)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方案与程序等的总称。 (二)目标 1. 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 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 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 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三)有关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1. 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2. 内部控制只能为会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 3.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其控制的目标和作用不能完全发挥 (四)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当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执行有效时,会计数据出现错弊的可能性就小,反之,错弊的可能性就大。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审计中引入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不是注册会计师的真正目的,而是把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审计的工具,来确定查

账(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数量。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了解。 2.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不管内部控制多么良好,实质性测试绝不能取消。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注册会计师可能相应减少对相关账户或交易类别的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不能根据内部控制的强弱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只有实质性测试才能为审计意见提供证据,所以实质性测试是每一次审计所必须的程序。换而言之,审计风险模型中的控制风险始终应大于零。 二、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的三要素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

《审计学》第02部分作业参考答案_20110424

《审计学》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4) 一、判断题 1、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人员和审计行为具有制约功能。 (V) 2、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V) 3、独立审计准则是民间审计的行为规范,因而民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参照执行。(V) 4、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V) 5、审计准则按照其性质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法规性的和指标性的两大类。 (X) 6、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V) 7、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则是由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负责拟定并颁发的。(X) 8、内部审计制度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V) 9、与审计相关的法规其层次越高,覆盖面就越大,具体适用性也就越强。 (X) 10、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和主体行为的规范性文件。(V) 11、审计依据的相关性是指它要与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相关联。(X)12、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就其演变历史来看,是并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X)

二、单项选择题 1、审计准则,又称(B),是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A.审计依据B、执业准则C、审计假设D、审计条例 2、一般审计准则,无不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品德操行提出一个很高的标准, 而且把(A)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A、独立性 B、客观性 C、权威性 D、真实性 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利益相关者和(D)的信任。 A、审计人员 B、委托审计者 C、被审计单位 D、社会公众4、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对执行(C)所作的规定。 A、咨询业务 B、会计业务 C、审计业务 D、管理业务5、审计人员根据(D)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才能令人信服,取信于社会公众。 A、审计目标 B、审计任务 C、审计准则 D、审计依据6、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A),这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A.内部控制系统B、内部会计系统C、内部管理系统D、内部审计系统 7、审计过程中,如遇低层次的规定与高层次的相抵触时,则应以(A)的规定为准,做出判断和评价。 1 A.高层次规定B、低层次规定C、审计制度D、会计制度E、国家最高法律 8、许多审计依据都有一定的(B),不是在任何地区都能适用的。 A、局限性 B、地域性 C、层次性 D、时效性9、在时间上,各种审计依据要受到(D)的限制。

第六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六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的层次为() A.3个 B. 1个 C. 2个 D.4个 2.“发生”认定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其目标主要针对() A.数量 B.低估 C.高估 D.金额 3.“完整性”认定指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其目标主要针对()A.数量 B.金额 C.高估 D.低估

4.涉及总体合理性、真实性、所有权及披露等的审计目标是() A.审计具体目标 B.审计一般目标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5.既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又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是() A.真实性 B.估价 C.完整性 D.披露 6.其组成要素与“权利和义务”认定有关的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7.下列有关“完整性”的认定中,表达不正确的有() A.该认定是指应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B.该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C.该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 D.该认定还涉及所报告的交易和项目的金额是否正确 8.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准确性 9注册会计师计划测试M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下述各项审计程序中,

通常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A.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B.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C.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0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1年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10.在对资产存在性认定获取审计证据时,正确的测试方向是() A.从财务报表到尚未记录的项目 B.从尚未记录的项目到财务报表 C.从会计记录到支持性证据 D.从支持性证据到会计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目标是() A.整个审计系统的定向机制

全过程审计工作流程

附件 全过程审计工作流程 一、施工招标发包流程 (一)基本建设处结合工程设计进展情况,按年度基建计划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工作实施前30个工作日向审计处发出《浙江大学建设工程施工招标通知书》。 (二)审计处开展全过程审计的,应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工作实施前向基本建设处发出《浙江大学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通知书》。 (三)基本建设处接到通知后向审计处报送招标施工图、招标进度计划和其他相关资料。 (四)基本建设处应在招标公告前10个工作日,将签署初步定稿意见的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报送审计处。审计处应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计意见和建议。 (五)基本建设处将修改完善后定稿的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施工图送交审计处备案。 (六)基本建设处应在发布招标控制价前5个工作日,将编制的工程预算报送审计处,审计处参与招标答疑和控制价的确定。 (七)基本建设处应在询标前5个工作日,将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文件资料(必要时,还可包括第二、三名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资料)报送审计处,审计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参与

招标询标。 (八)基本建设处应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15个工作日内,将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资料送交审计处备案。 对于招标限额以下直接采购发包的工程,基本建设处核实施工单位送审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后将初步确定的结算审核价报送审计处,审计处应及时复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一)施工合同(包括发包、供货和安装及其补充合同)1.基本建设处将签署初步定稿意见的施工合同报送审计处。 2.审计处应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3.基本建设处在合同签订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合同文本送交审计处备案。 (二)图纸会审 1.基本建设处应在图纸会审前5个工作日,将相关资料报送审计处。 2. 审计处参与图纸会审。 3. 基本建设处应将图纸会审纪要初稿报送审计处,审计处应于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三)隐蔽工程 1.基本建设处应在隐蔽工程封闭前2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审计处。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 (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审计的目标体系 ?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

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 ?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二、审计总目标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单项选择题 3 编制书面的正式的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是()。 记录所有审计发现和建议采取的行动 为外部审计师评价对内审部门的可信赖程度提供正式的途径 将高级管理层要求采取的纠正措施记录在案 给业务委托人提供回应的机会 5 对一些涉密业务进行审计时,以下哪条是错误的()。 审计前与被审单位管理层充分沟通,讨论保密信息的接触问题 严格选定参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无需限制审计范围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预计和拟定应对方案 1 公司管理层在选择潜在审计对象时,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根据急需关注和处理的问题,而进行的计划外的异常事项的审计。此种识别被审计对象的方法是()。 系统选择法 灵活选择法 示警事项法 应管理当局要求 2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错误的说法是()。 国企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将审计关口前移,提高审计工作实效 目前国企正普遍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尤其在国企提拔领导人都要经过任前审计 我国国有企业中,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日常性、基础性工作积极推进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中形成了注重经营业绩、经济责任,根据业绩选人用人的导向和氛围 3 关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目前,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 国有企业在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将审计关口前移,积极开展任前、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工作实效 多数国企加大了财务审计力度,普遍开展了专项审计及工程项目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处于主导地位 2 关于中期报告中所讨论的对审计发现的处理,以下哪些说法是合适的()。 以上都不对 如果审计发现重大,且对公司的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则应包括在最终审计报告中

审计学第五章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按照来源,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证据的是( )11单 A.管理当局声明书 B.收料单 C.银行对账单 D.董事会会议记录 【答案】C 2.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证据是() 14单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B.购货发票 C.车间领料单 D.采购合同副本 【答案】A 3. 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一般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15多 A、审计风险 B、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C、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 D、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E、审计证据质量 【答案】ABCDE 4.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中不属于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是( ) 11单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C.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D.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答案】A 5.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中不属于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是() 12单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C.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D.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答案】A

6. 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相关性阐述表述,错误 ..的是( ) 15单 A、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B、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C、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D、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可以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答案】D 7.试论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11论 【答案】 8.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表述,错误 ..的是() 12单 A.审计证据并非越多越好 B.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适当减少 C.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质量就可适当降低 D.注册会计师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答案】C 9. 下列与审计证据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15单 A、如果审计证据数量足够,就可以弥补审计证据的质量缺陷 B、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C、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的真伪,对用作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只需要考虑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D、不应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联系 【答案】B 10.【2015分析】众城信会计师事务所某审计小组正在举行重要审计项目审计小组讨论会,在会中就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甲注册会计师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少,可以得出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是呈反比的,所以审计证据质量越低,那么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审计证据数量可以弥补审计质量上的不足。乙注册会计师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使事务所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于那些获取审计证据比较困难和成本比较高的程序,可以采取其他程序来代替,只要不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即可。 要求: (1)请简述一下审计证据的性质。 (2)你是否认同甲注册会计师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3)你是否认同乙注册会计师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审计证据的性质包括充分性和适当性,其中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

【工作技巧】撰写审计专报的方法与技巧

撰写审计专报的方法与技巧 审计专报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形式,它既是审计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发挥审计服务地方改革发展作用的重要载体。如何写好一份审计专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简单总结为“知、梳、达、理”四个字,现将一些相关的思考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知己知彼,思考验证。审计专报的写作是一段思维的旅程。一份成功的专报,会综合反映出作者全部的经历、专业知识和对信息提炼加工的能力,还能反映出作者认真的态度以及所投入的心血。所谓知己,就是要求作者在提笔写作之前,首先来一次“自检”,审视自身对所写专报涉及到的财政、财务金融管理的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审计理论、审计实务是否已足够熟悉和了解。其次,专报涉及的问题是否符合上报范围,专报的时效性如何,专报角度的选取是否准确等问题都要思考清晰,不留盲点和“模糊地带”。所谓知彼,就是要对所报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审计业务所需求的专业知识也有不同,审计人员要尽可能了解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深挖问题成因,确保“知深知透”。同时,与被审计部门充分沟通,征求意见,与法制部门或机构讨论交流,明确问题性质。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检验,使撰写专报前能够“胸有成竹”,“谋定而后动”。 二、梳疑建理,脉络清晰。审计专报不同于审计报告,审计专报的内容不需要像审计报告般要涉及到很多方面,而是针对某一问题的“专题报告”,不能简单的罗列、堆砌问题,否则可能篇幅冗长,内容烦琐,读之枯燥乏味。一方面,审计专报要迅速切入问题核心,直击本质,必须拔掉“杂草”,剔除多余和不相干的因素。因此,必

须对问题的背景、疑点进行梳理,排除表面现象,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大政方针以及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形成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在明确问题定性、统一口径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审计业务工作内容,对问题进行深入提炼、概括、准确描述、分析整理、系统归纳,使专报要反映的问题板块分明、一目了然,避免表达凌乱、重复、模糊不清,使专报呈现在党委政府及决策者面前时,对问题描述的清晰深入,一目了然。 三、通达简练,眼阔思远。审计专报的服务对象是市委政府的领导,但不是所有领导都能看懂审计、会计、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因此,在写审计专报时,要注重“用户体验”,在语言上要通达和简练。尽量减少专业用语的使用,避免使用行业俚语。多使用通俗易懂、准确平白的语言。由于领导工作繁忙,时间有限,写作方式要能迅速引起领导注意,尤其要注重专报的开头部分,可在此处点出全文最重要的信息,让领导很快了解专报的核心,进而得到关注和重视。要具备开阔的写作视野,摸准政策脉搏,围绕各级讲话内容、领导的关注点开展思考。主动站在政府工作角度和中心工作大局上对上报问题在社会稳定、保障发展、促进转型方面进行延伸。多角度、多层次解读、阐明上报问题的意义,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审计专报成为推动地方改革发展的“催化剂”。 四、理规成矩,综合引导。一份好的审计专报必然包含高质量的审计建议,能够促进领导决策,使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整改。在思考审计建议时,应关注问题本质,立足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问题,明确解决思路,寻找解决方法。要主动打破惯性思维,理清各项管理规范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体制机制上的完善和创新。具体的审计建议要切合实际,表达简练,不要写与

13种实用的审计方法

13种实用的审计方法 国家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而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的约束。因此,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为了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制定一个高效率的审计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监督是国家审计核心,国家审计是尽可能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舞弊的不对称信息。因此,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采用也往往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就审计方法作如下介绍和探讨: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审

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审计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国家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一方面,国家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此时,最有效果的审计方法就是寻找审计线索,通过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审计路径:公告审计事项→提供审计组联系方式→获取审计线索→甄别线索的真伪→收集证据→查证问题。如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在某市进行国土审计前,召开大型审计进点会,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发布审计消息,公布了4部举报热线电话。40天内就接到了106封举报信,312个举报电话,接待上访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答案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 1-5 CBDAA 6-10 DCCBA 11-15 DBCBD 16-20 DABC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E 3.BDF 4.CD 5.BD 6.BEF 7.ABC 8.ABCD 9.ABCD 10.ABD 11.AC 12.BCD 13.ABCD 14.BCD 15.BCD 16.BCD 17.CD 18.ABC 19.CD 20.B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10.错11.错12.对13.错14.错15.错 16.对17.错18.错19.对20.错21.错22.错23.对 四、名词解释 1、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3.认定的概念 参考答案: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4.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中“发生”的概念 参考答案: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5、控制测试 参考答案:当内部控制被认为有效时,注册会计师要为降低控制风险计划评估水平提出正当理由,就必须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用于这种测试的程序通常称为“控制测试”。6、交易实质性测试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验证交易的金额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交易记录。 7、会计政策 参考答案: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8、会计估计 参考答案: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9、合理保证 参考答案: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积累必要的证据相关的概念,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证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希望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作出相关的经济决策。主要原因如下:(1)一个企业往往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取向也各不相同。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利益可能大不相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财务报表使用者常常担心管理层提供带有偏见、不公正甚至欺

十种内部审计的方法

十种内部审计的方法 2010-05-25 11:54:01| 分类:审计组|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 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 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 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 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 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审计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国家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 一方面,国家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 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

审计询问方法与技巧

审计询问方法与技巧 询问是审计工作中一种十分常见、常用的方法,无论是审计还是审计调查项目均是如此。实践表明,询问方法运用得当与否对审计工作质量、权威以及审计人员形象等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好的审计询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反之,则可能产生事倍功半或者是全盘皆输的结局。笔者结合对此项工作的实践和认识,就询问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方面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审计询问法的涵义 询问法又称为面谈法、访谈法等,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审计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谈话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交流的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方式。由此可见,询问法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面对面。即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事项有关人员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二是人与人。即询问法的应用是审计人与被审计相关人的交谈式洽谈(座谈);三是双方自愿。询问的方式以双方自愿的交谈为主,而不是强制性的、勒令式的;四是书面证据。即作为审计证据来说,通过询问法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要形成书面记载,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才具有证据效力。 二、实施审计询问法的一般步骤 作为一项正式的审计活动,一次有效的询问过程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一)确定询问的目的;(二)收集与询问相关的背景资料;(三)确定询问要点、编制谈话提纲;(四)确定询问的对象、约定询问时间、地点;(五)确定询问方式、参加人员,统一询问口径;(六)正式询问,做好笔录(包括当场书面记录或计算机记录,必要时应获取录音记录),取得相关的证据资料;(七)在询问记录上签字认可。这方面一般应该有参与询问的人员和审计组长共同签字,并取得被调查人员的签字认可。 三、审计询问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不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或者是社会审计,询问法在审计的各个阶段都是可以普遍运用,但在不同阶段运用的目的有所不同。现以审计的不同阶段为例,把握询问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计划阶段。询问法主要运用于审前调查、有关内控制度分析测试和询问、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分析和询问等,使用询问法主要是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服务。(二)实施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对审计揭示的有关事项和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收集相关的、更有力的审计证据,为最终做出审计结论服务。(三)报告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有关情况,对审计报告的内容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达到审计项目目标服务。(四)后续审计阶段。询问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在检查、分析被审计单位在执行审计决定(报告)要求解决的事项或采纳的意见和建议时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的沟通询问,为确保项目质量服务。 四、审计询问方法的应用技巧 (一)使用审计询问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要根据谈话的目的和被审计相关人员角色的分工,确定适合的谈话人员;2.实施询问法的审计人员对面谈中所涉及的领域要有足够高的知识水平;3.询问前要对询问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4.询问中要进行书面记录,如必要可请被谈话人签字;5.询问时,可以由两名审计人员协作进行,一名审计人员负责提问,另一名审计人员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的金额和性质。 A.会计报表 B.错报或漏报 C.账户或交易 D.审计收费 2.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3.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抽样风险 4.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为80%和30%,则检查风险为()。 A.20% B.70% C.95% D.80% 5.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A.详细审计 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 D.控制测试 6.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笔误还是舞弊,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时均不重要。 B.恰当运用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及保证审计质量 C.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D.注册会计师应从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7.如果注册会计师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到了某企业各个报表在同一时间如下几个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单位:万元),则其最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 A.0 B.100 C.120 D.200 8.在()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净利润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A.净利润的接近于零 B.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 C.被审计单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D.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 9.在以下有关评估控制风险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是基于了解内部控制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 B.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C.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的大小 D.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是基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是否充分。 10.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可接受检查风险的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种水平,除非对固有及控制风险的评估就结果为(),否则相应的可接受检查风险为中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 法及技巧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审计工作底稿是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取得的资料,它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CPA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编制各种审计工作底稿是执业CPA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体现。本文拟就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和技巧谈几点个人意见。 的审计过程实际上是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而作出审计结论的过程。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业已收集到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重点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理,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 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要求 《独立审计准则》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规范性的操作要求,主要包括: (一)必要性规定。《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第15条)。“《》同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进行记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第19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对CPA执行审计业务的强制性规定。没有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报告无疑是一份地道的虚假报告。 (二)技术性规定。《》第五条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规定,即“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三)适当性规定。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不是各种书面文字的简单堆砌,应当体现已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审计工作底稿种类繁多,且有不同的来源和编制人,为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适当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