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教学——让生物学科教学充满生命力

实验教学——让生物学科教学充满生命力

实验教学——让生物学科教学充满生命力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谈雷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又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好的实施实验教学,使学生既能学到相关的生物学核心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笔者就人教版生物1教材实验多这一特点,进行了以系列生物学基础实验为主线重组教学的尝试,试图让生物学科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又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生物理论需要生物实验检验其正确性和实际的可用性,同时生物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这样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来讲,毫无创新可言,反而给教学人为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因此在新一轮改革的过程中,让生物实验教学作为转变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生物1教材的实验,共有十三个。根据教材,笔者就实验教学作了一些的尝试,试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也能让生物学科教学充满生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是以系列生物学基础实验为主线重组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感受颇多。

一、基本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吹响实验教学的嘹亮号角

人教版生物1教材的第一章是走近细胞,但是细胞是一个微观领域的结构,一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要真正走近细胞,还得先学会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高中生物第一课改为“走进实验室”,主要让学生学会普通学生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的使用,让他们掌握生物研究的一项常规技能,为后续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堂课中,笔者还十分注重渗透情感教育,特意为学生提供詹森父子发明显微镜的例子:第一台显微镜是由荷兰密得尔堡一个眼镜店的老板詹森和他的父亲罕斯发明的。细说起来,詹森父子发明显微镜,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呢!事情的经过是这作的:1590年,一个晴朗无风的早晨,詹森在楼顶上闲玩。无

意中,他把两片凸玻璃片装到一个金属管子里,并用这个管子去看街道上的建筑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堂高塔上大公鸡的雕塑比原来大了好几倍,这个意外的发i现,使詹森兴奋起来,他高兴地跑下楼去,把父亲也拉上楼来观看,一起和他分享这种新发现带来的愉快。他们抓住这个偶然的发现,认真思索,反复实践,用大大小小的凸玻璃片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让学生明白在实验的过程中基本的实验技能非常重要,但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将可能更为重要,即使是一些很细微的变化,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进行第二课的教学时,笔者就利用学生制作的临时装皮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然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时有一位学生讲述了他观察到了各种形态不同的细胞,他想对这些细胞进行分类。此时对于教材要求的“细胞多样性”的结论已经不需要笔者再用语言去赘述了,而接下来学习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知识也就变得那么得顺理成章,丝毫没有为人师者将知识犹如“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的无奈。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转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在熟练掌握了显微镜的操作技术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我们还举办校首届显微照片摄影展,在这一活动中大大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有一位学生曾经想观察叶柄的细胞,笔者告诉他叶柄很硬,很难做徒手切片,但是他说再难也要尝试一下,因为很多同学都观察了叶肉细胞,他就想去观察与同学不一样的细胞,所以就选择了没有人选择的叶柄细胞。从学生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激情,试想面对一群探究欲望如此强烈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怎么可能会停滞不前,而我们的教学怎么可能会死气沉沉!

二、基础的生物学实验的开展奏响实验教学的美妙旋律

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以基础实验为主线重组教学核心思想的指引下,做好每一个课本基础实验,并将生物学核心概念融在其中,是实现这一目标极为重要的一步。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学生物课本中的一个基础实验,该实验所需用具较少,步骤简单,十分适合学生动手完成,因此该实验也是我校学生必须做的一个实验。以往该实验都是在学完“渗透作用”、学生在已经了解了“原生质层”等概念的前提下做的一个验证性实验,但本学期我改变了策略,在学生了解了“渗透作用”之后就让他们通过该实验去探究“植物细胞能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因为在之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未提及过“质壁分离”等术语,所以笔者发现在实

验过程中学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对现象的研究也特别到位。譬如有一位学生他觉得质壁分离的现象非常有趣,他形象地将其描述为“紫色部分就像被咬掉了一块”,也正因为现象的有趣促使他对这一现象的仔细观察,他发现本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紫色液泡竟然会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而变成两个甚至是三个液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发现激起了该同学新的探究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该同学对书本原有知识的理解必将更加透彻;并且还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试图为解决问题找到相关理论依据,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的知识,比如质壁分离有凹型和凸型之分、研究生物科学的方法等。目前该同学还在设计新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植物细胞本来就有两个液泡存在还是原来的一个液泡因失水而缢裂成两个液泡的?

由此可见,即使是出现在教材上许多年的实验,只要用心去做,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新的现象,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实验让生物学科教学不再远离生物,课堂也不再成为师生纸上谈兵的场所,也让创新成为可能。

三、自主实验的开发绘出实验教学的绚烂色彩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开发一些实验,那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的课堂也将会绚丽夺目。

笔者在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的教学时,就改变了传统的教法,做了大胆的创新,以自主设计的实验来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将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课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预习才能展开,否则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我校生物实验室最先进的仪器就是数码显微镜,因此在课的一开始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苔藓、菠菜叶下表皮、白菜叶表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等材料,让他们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重点观察不同细胞内部结构的差异。课堂实践下来发现学生实验观察效果都很好,都能发现苔藓细胞中有绿色颗粒,那就是叶绿体,而像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则没有叶绿体。因此就能归纳出叶绿体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实现了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验教学中的目的。此时笔者又追问“你知道叶绿体的内部结构吗?”虽然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但这一由之前实验而产生的问题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研究细胞器的多种方法,如差速离心法、模型方法等。

在学习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这一知识时,笔者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就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果胶酶和加酶洗衣粉溶液,看其是否变紫。根据实验结果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获取有关酶的一些

知识。比如可以设置下列问题:1.加果胶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紫色而加酶洗衣粉试管中没有出现紫色,说明了什么?2.既然酶是蛋白质,那为什么加酶洗衣粉中没有出现紫色?是不是该加酶洗衣粉为假冒伪劣产品?3.通过该实验你还能推测酶具有怎样的特性?在解决这些由实验引发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光通过实验真实感受到酶是蛋白质,还可以推测酶具有高效性,还会发现要做成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这一实验,那么选择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材料十分重要。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更是增加了他们的思维含量,如此的课堂怎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上海最年轻的生物特级教师张治认为,实验教学最大的价值在于教给学生方法体系,学生掌握了方法体系,就会知道要探索未知的东西,不仅可以查书、上网或请教老师,还可以通过实验去就找到答案。

归根结底,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创新活动,实验不仅仅是课程教学自身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因此让实验教学回归本源,那么生物教学将会如春天般生机勃勃,而我们的教育也就会拥有更多的内涵和意蕴。

参考文献:《上海教育》 11B/2009

i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兵团二中 吕笃康 2013年7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

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6)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制度 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 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 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情况时,不宜再从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 要时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 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1)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 防性服药。 (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 预防性服药。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 、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 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上岗。 (2)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 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医学观察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上岗。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供参考)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教师,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 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 案例: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 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上初中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 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 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 的繁殖,但是一位同学却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老师,灵芝的孢子能治病,您说有没有孢子能够使人发病呢?” 因为我自身是过敏体质,平时对过敏源的类型很关注,当学生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恰巧手臂上早已经因为过敏长出了很多突起红肿的包,虽然这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 ) A生物安全柜B 防护服 C口罩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 )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观察时,可对照课本上的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讨论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答: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目的 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实验材料 绿豆50粒,培养皿1个、吸水纸若干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洒上水让纸充分浸湿。在培养皿中均匀的放入50粒种子,再盖上两层吸水纸,放在通风阳光处。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实验结果 发芽率计算:50÷50×100%=100% 实验结论

本组实验结果发芽率为100%。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实验目的 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方法步骤 1、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这就是根毛。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 细胞有什么特点。 讨论 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生物趣味实验案例

初中生物趣味实验设计方案 馒头在口腔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摘要:本实验通过馒头在口腔中变化这一最简单的、人人都有过的体验入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使知识得到内化。通过小组合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之间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馒头探究唾液 作者姓名:曾淑玲 作者单位:青州市弥河初中 联系电话:(0536)3810454

馒头在口腔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一、实验目的: 1、探究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探究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4、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实验器材: 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脱脂棉、镊子、馒头、清水、碘液。 三、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变蓝色。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四、实验步骤: 1、亲身体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2、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教师引导提出假设: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浓,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咀嚼作用;甜味只是通过舌才能品尝出来,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舌的搅拌;馒头变甜说明它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唾液在发挥作用。 3、分成9个小组,对以上提出的假设分别进行实验。 4、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3块,将其中的两块分别用小刀细细的切碎、拌匀,另一块不做任何处理。 5、用清水漱口,将一块消毒的脱脂棉含在口中。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6、取三支洁净的A、B、C试管,A试管中放入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B试管放入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C试管放入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 7、把A、B、C三支试管分别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加热10分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一步预测其结果,展开小组讨论。 8、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各试管

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还原力也强,若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既被还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还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还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故常形成同心圆。 教材分析: 《酵母菌和霉菌》实验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真菌”教学单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八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酵母菌和霉菌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制度(20200515192832)

人员培训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2范围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层人员。 所有从亊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辅助、管理有关的人员。 实习、进修、科研合作,与实验设备维护工作有关的人员。 3职责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资源保障。 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承担培训组织工作。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所/实验室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上岗证的考核、登记、 发放,以及生物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与保存。 4培训内容和要求 实验室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订生物安全相关培训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 准后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应包括为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能力以及消防、生物危险 和传染预防、急救等。如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项装备的使用、搡作规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内容等。培训计划和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

规、管理规范、本单位/科所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 范、技术规范、本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 本和工作内容等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与所从亊工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生物安全风险,个人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亊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实验室常规消毒程序和方法,处理生物安全亊故的知识和技术,生物安全亊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等培 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必须参加生物 安全知识、政策法规、操作规范,操作技术和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 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 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 人员、清洁人员等。 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 人员、清洁人员等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pdf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课题:七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四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 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 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 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 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 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 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 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 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 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 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 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 设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川教[2009]255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09.10.15 【实施日期】2009.10.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 (川教〔2009〕255号) 各本科院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按照教育部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申报要求,我厅组织专家对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学科门类的覆盖面,其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现将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共28个,详见附件)。 第四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为1-3年,参照《四川省教育厅关

于第一批省级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第二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教[2006]310号)文件精神,适时提出验收申请。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我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地,所在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聚集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实验教学网站,增强示范辐射能力,承担相关师资培训等任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创新,为我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 附件:四川省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 四川省教育厅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 附件: 四川省第四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

2019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 1.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分散 相含有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1. A.0.1-100μm 2. B.0.001-100μm 3. C.0.01-100μm 4. D.0.001-10μm 2. 去除生物污染不一定杀灭微生物。所以操作中需要:()。 1. A.安全柜内操作 2. B.向室外排放的空气要用高效空气颗粒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HEPA?滤器过 滤, 3. C.排出的废水和废物要进行高压灭菌, 对传出的仪器和样本容器表面进行消毒。 4. D.以上都是 3. 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1. A.生物安全柜 2. B.防护服 3. C.口罩 4. D.缓冲间 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于2004年11月5日国务 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 A.2004"年"12"月"1"日" 2. B.2004"年"11"月"12"日" 3. C.2005"年"1"月"1"日" 4. D.2005"年"6"月"1"日" 5.生物实验室中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有()。 1. A.接种环操作:培养和划线培养、在培养介质中“冷却”接种环、灼烧接种环等 2. B.吸管操作:混合微生物悬液、混合微生物悬液、吸管操作液体溢出在固体表面等 3. C.针头和注射器操作:排除注射器中空气、从塞子里拔出针头、接种动物、针头从注射器脱 落等 4. D.其他操作:离心、搅拌、混合、灌注和倒入液体、打开培养容器、感染性材料溢出、在真 空中冻干和过滤、接种鸡胚和培养物收取等 5. E.以上都是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级实验室的备案。 1. A.一 2. B.二 3. C.三 4. D.一和二 7.生物安全实验室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设立的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职责有()。 1. A.对涉及感染因子、动物使用、重组DNA以及基因修饰物质等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和分析危害 程度评估;

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一批(2005年)2个 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第二批(2006年)3个 武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三批(2007年)9个 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长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第四批(2008年)9个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第五批(2009年)10个 武汉大学测绘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教学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实验教学中心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美术实验教学中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批(2005年)11个 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武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长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南民族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二批(2006年)32个 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doc

附件 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书 学校名称: 学校主管部门: 中心名称: 中心负责人:· 中心网址: 学校管理部门电:话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制

填写说明 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 2.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1.基本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管理部门 姓名性别年龄 专业技术 学位手机号码职务 中主要职责 心 主 任工作经历 教研科研 主要成果 (科研成果 限填 5项) 正高级 中 其它博士 学 其它 平均副高级硕士总人数 级士年龄 中心人员 基本情况 人数 占总人 数比例 中心人员简表 专业技术 姓名年龄学位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备注职务1 2 3 4 5 6

近三年来中心 人员教研主要 成果 近三年来中心 人员科研主要 成果 (限填 15 项) 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和 教学成果 实验课程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教学简况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资源容量(GB)年度访问总量信息化建设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教材建设主编参编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 M 2)设备台(套)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配置及更新情况,利用率。可列表) 环境与安全(实验室用房,环境,安全、环保情况等) 运行与维护(实验室运行模式,维护维修等)

2.制度措施 2-1 学校关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相关规划和措施2-2 实验教学中心运行制度措施 2-3 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培养培训制度措施 2-4 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措施 2-5 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建设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课题:七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四节种子的萌发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规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高厅[201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加强高等学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16年12月3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

享,规范和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示范中心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是教育部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 第三条示范中心主要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紧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 第四条示范中心实行“教学为主、开放共享、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引领,科教一体,产教融合。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教育部是示范中心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示范中心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发布立项指南。 (二)制定示范中心管理办法,指导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三)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开展示范中心遴选、立项建设,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检查结果,提出调整或撤销名单。

生活中的生物小实验

生活中的生物小实验 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学习生物学这门课已经快两年了。书上说“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方法”,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按照书上的要求,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发现问题并进行小实验,既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增长了新知识,还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下面举几个例子,说说我是怎么观察和实验的。 蜗牛壳破了可再生 这几天上生物课,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找到两只又肥又大的蜗牛,每天都带在身上,累了只要看看它们,就会立刻精神饱满。我还给它们取了名字:猪猪和欢欢。可是有一次不小心,把爱运动的欢欢掉到地上,急忙拿起一看,哇,蜗牛壳摔破了一大块,我伤心得眼泪都出来了,生怕它死掉,连忙找来面巾纸把它包好,并找到科学老师,问他怎么办?老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交给我一个观察任务,叫我养养看,蜗牛壳能不能再长出来?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每天内疚地找最嫩、最新鲜、蜗牛最爱吃的菜叶喂它们。为了让它们住的舒适一点,我在盒中放了一层疏松土壤,两块碎瓦片,还搭了两个小房子给他们住。就这样天天养,天天看,到了第十天,我突然发现欢欢壳破了的地方,长出了一点点新壳儿,用放大镜观察,颜色比原来浅,这个发现让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连忙打电话告诉老师。课堂上,老师表扬了我,同学们羡慕极了,纷纷围过来看.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故意敲破壳,再实验一下。现在,我的蜗牛壳破的地方已长出了新壳。我计算了一下,需要16天,只是还有受伤的痕迹,就像一道伤疤一样。蜗牛课结束后,我依依不舍地把它们放回了大自然。这次观察,让我知道了蜗牛的壳是可以再生的,太奇妙了。 螳螂属杂食动物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夜的大雨。第二天早晨,我到村外散步,看见路边的树上趴着一只大螳螂,它浑身碧绿,三角形的头上长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非常明亮。它的翅膀是椭圆形的,盖住软软的腹部,它的胸部上长着二对足和一对让人望而却步,可以割伤人的“大镰刀”。瞧,螳螂正在捕食呢!它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就像一个微形的雕像。一只小蟑螂爬了出来,螳螂还是动也不动。等到小蟑螂爬到了螳螂身边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螳螂把“大镰刀”猛然一挥,准确无误地一“刀”斩下了蟑螂的头,然后从嘴里伸出一条红色的小东西,碰了碰蟑螂的尸体,又动了动大颚,好像在说:“哇,太美味了!”螳螂用“大镰刀”一块一块撕蟑螂肉吃,还闲不过瘾,干脆把蟑螂捧起来吃,没几分钟就吃完了。螳螂真不愧是昆虫界中的佼佼者!螳螂是不是只吃肉呢?我一边想着,一边捡了一块烂黄瓜,放在了螳螂的身边。这时,螳螂“两手”空空,爬到了那块黄瓜旁边,盯着黄瓜,就像一个贪婪的人盯着一大堆珠宝。螳螂先小心谨慎的用“大镰刀”碰了碰黄瓜,然后又“舔”了“舔”,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吃饱了。螳螂真有趣! 母鸡吃蛋的秘密 我家有一只母鸡,几乎天天下蛋。今天它却没有下蛋,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咱家的母鸡今天不下蛋了?”妈妈说:“可能是这只母鸡停蛋了。”第二天,我往鸡窝里一看,意外地发现这只母鸡正在用尖嘴啄着自己的蛋,我连忙喊妈妈:“妈妈,母鸡吃鸡蛋了,母鸡为什么吃鸡蛋呢?”妈妈说她也不知道。我记得家里有一本科技书,打开那本书找了找,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母鸡身体里

初中生物发酵演示实验创新设计教案

初中生物发酵演示实验创新设计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 岳阳市经济开发区长岭中学荣琴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 用”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设计该实验的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酵现象,获得对发酵的感性认识; 2、理解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发酵原理; 3、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紧密 联系,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二、实验原型与不足之处 教材原型 不足之处: 1、反应条件不明确,反应时间难以控制 发酵需要控制一定的条件,如:温度、PH、发酵密度等。不同的条件对实验速率的影响非常大。而原实验对这些条件均未明确提出,反应时间难以控制,甚至要1~2天才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2、教材所用的实验装置使得实验现象见效慢 气球要鼓起来,那么必须产生足够多的气体,因此要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的话,时间长。 3、未探究发酵产物 原实验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直观地说明这一点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改进了实验设计 ⑴更改了实验材料,将白糖换成葡萄糖,加快了反应速率。 ⑵明确了实验条件,加快了实验速率 ⑶探究了发酵产物 2、改进了实验装置 尝试自制实验器具,实验器具简单易得,使实验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四、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橡胶塞的玻璃瓶(打点滴的盐水瓶)、带针头的输液管、大烧 杯(用作水浴保温)、量筒、小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漏斗 2 、实验用品:葡萄糖约15g 、干酵母约5g 、澄清的石灰水、40摄氏度左 右的温水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实验原理: 酵母菌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较快,它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说明: 六、实验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