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iantai

biantai

biantai
biantai

一绪论

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和分类,探讨其原因和发生机制,阐明其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其防治实际。

2.心理障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泛指人类在心理或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一切异常,它强调的是病感,而不论有没有组织器官结构的改变。

3.评价变态心理的方法包括统计学的偏离、违背社会常规、行为机能低下、个人感到痛苦等。每一种方法都有鉴别作用,但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异常行为。.

4.对变态心理的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操作性定义是:个体存在的心理症状或综合征,其严重程度已导致个人感到痛苦或功能损害。后者包括心身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社会功能自然要涉及到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他在正常条件下理应达到的状态。

5.我们目前有关变态心理学的思想都来自早期文明的遗产。那时有两种观点值得关注:体质发生论认为心理与行为障碍是躯体的不平衡或缺陷所致;心理发生论则认为变态心理只是心理和社会原因引起。

6.对变态心理超自然的解释和鬼神学的解释持续了很长的历史,直至今天仍未完全消失。因此,我们仍需要予以关注。

7.关于变态心理系统的解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Pinel、Kraepelin、Freud的思想和后来的预防运动和社区心理卫生运动是现代变态心理学发展的标志。.

8.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心理障碍的预防。三级预防相当于传统的治疗,对象为精神疾病患者,重点是把不利情景的持久性和破坏性降至最小程度;二级预防的对象是处于“危险阶段”的人们;初级预防的目的是在社区内消除影响人们行为的有害因素。

9.我国历史上有关变态心理学的描述十分丰富,对异常心理也同样经历了超自然和自然的解释。中医理论和实践在近代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变态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10.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规律,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临床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调整和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其主要工作有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评估与诊断等;精神病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重点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防治问题。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心理健康相关学科与行业的重要基础。

二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

1.导致变态心理的原因十分复杂,常常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生物学因素——又称躯体因素,是指包括遗传、体质、结构、生理、生化和感染等对变态心理和行为异常产生和发展起作用的因素。

3.心理因素——指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如个性、应对水平、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能力、心理防卫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还有兴趣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4.社会因素——又称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等级差别、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5.导致发病所必需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疾病潜在的易感性叫素质因素;紧接起病前作用于

个体,促使疾病发生的事件称诱发因素;本身并无致病作用但致病因素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的因素称条件因素;疾病发生之后附加于个体,导致疾病加剧或使病程持续下去的因素为附加因素

6.在多种因素混杂情况下,要努力分清每一种因素的作用及其扮演的角色,才能对异常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有比较清晰的理解。

三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

1.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或称理论观点,是对变态心理机制的一种理论假设,包括对变态心理的形成、诊断和防治的分析和解释。任何一种阐述异常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理论都可能是一种模型,所有的理论模型都有其理由,但都不能解释和处理所有的心理变态。

2.生物学模型又称为医学模型或疾病模型,来源于Hippocrates和Galen的体因性假说,它把心理障碍归因于生物学过程异常,总是与大脑结构、遗传、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有关。近百年来,生物学模型为各种心理异常提供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证据,为心理障碍的诊断和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3.心理学模型有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认知模型、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模型等。这些模型主要以不同的心理学观点解释和处理心理异常。

4.社会-文化模型和家庭模型从个体的环境因素及其对异常心理的影响来分析变态心理的形成,它们强调外在诸多因素的责任和作用。

5.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认为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冲突或行为学习对变态心理发生、法阵和治疗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理论上必须从多元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认识心理障碍,在临床方面将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有机地结合,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患者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6.中医学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密切关系,认为人体是大宇宙里的小宇宙,且受大自然的影响的基本观念,是对健康和疾病更全面和更准确的理解。

四变态心理的分类与诊断

1.分类是按照既定规则将异常行为纳入类目系统的方法,诊断是判定困扰个体的某个问题是否符合心理障碍的标准,评估则是对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衡量。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对变态心理的认识和下结论的过程。

2.变态心理的主要分类规则有病因学方法、症状学方法;多维法和原型法等。分类是一个类图系统,该系统按照建立的标准来界定疾病条月。使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学者遵循一致的概念、术语甚至包括诊断标准等,从而使医学统计、学术交流、协作成为可能,以进一步推动临床、教学和研究。

3.目前国际和国内常用的心理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包括WHO的ICD-10(1992)、美国的DSM-TR(2000)。和我国的CCMD-3(2002)。这三种方案的一个分类学趋势是侧重于症状学分类,但这也容易导致对病因和理论的忽视。现有的分类系统只包括达到“诊断意义二的心理障碍。因此,变态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研究不能完全拘泥于现有的分类与诊断系统。

4.临床评估是对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衡量。这一过程通过收集和评估有关来访者各方面功能的信息为起点,采用评估的策略和程序,使用各种心理、行为评估的技术和工具来完成。评估不同于诊断。诊断侧重于从许多资料

中得出一个或几个结论性意见,倾向于找出共性的特征;评估则是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一个人的更多的特征的过程,更倾向于个性的了解。

5.行为评估是对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及影响行为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评估,并通过对行为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评定,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行为评估具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行为晤谈、行为观察、自我观察法。

6.心理测验是一种测量的技术,是测量评估人们的某种行为、作为判断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工具。心理测验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它包含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的客观测理、结果描述四个基本要素。

7.在临床工作中,诊断不能限制在分类范围内,分类也不能单用诊断标准来衡量。因此,临床上不能忽视对患者的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心理检查和躯体检查,分类与诊断标准应放在诊断过程的末尾。

五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③选择研究方法④假设检验⑤结果解释和推论⑥发表论文和报告

2.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心理障碍的病因和影响因素,验证与其相关的理论假设,探索并评价其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流行病学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单被试研究等。

3.观察法是直接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探索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和案例研究。

4.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用于调查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和患病的状况,并且在寻找疾病的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5.相关研究主要评估和量化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以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但是,存在相关只是因果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只能通过实验研究。

6.实验研究是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高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和模型研究。前者常用于评价药物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效果,后者常用于探索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7.单被试研究指通过一系列研究仅仅集中观察单一个体的行为反应,常用于探讨新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障碍的治疗。

8.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伦理学原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六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1.判断某个精神活动是否为精神症状时,必须进行对比分析:①纵向对比,即与其过去的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②横向对比,即与周围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了一般限度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要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具体分析和判断。

2.每一种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的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3.精神科的症状学按照大脑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分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

意识障碍。

4.认知障碍包括①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②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③注意障碍④记忆障碍⑤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⑥自知力障碍: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5.错觉: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观念。幻觉:虚幻的知觉,指没有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6.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特征有:①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与个人的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原发性妄想是一种无法以患者当前的环境和以往的心境解释,又非来源于其他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是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7.情感障碍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情感程度的改变、情感性质的改变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8.常见的意识障碍有环境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和定向障碍。

9.环境意识障碍指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改变,它是由于脑功能的抑制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抑制,造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意识障碍有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意识内容的改变、意识范围的缩小等。

10.自我意识障碍是在大脑皮质觉醒水平轻度降低的状态下,对自身主观状态不能正确认识的一种症状。常见的自我意识障碍有:人格解体、双重人格、自我界限障碍。

11.定向力包括对空间、时间与周围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自我定向力。定向障碍是指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痴呆时。

12.综合症:①幻觉-妄想综合症:幻觉和妄想彼此之间既密切结合而又相互依存,互相影响。这一综合症较多见于分裂症,但也见于器质性精神病等其他精神障碍。②精神自动症综合症: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的一组症状,其中包括假性幻觉以及患者思想,意志不受本人愿望控制等。有异己感、强制感、不由自主感三个特点。③Cotard综合症:以虚无妄想或否定妄想为核心症状的一种较少见的综合症,大多数见于抑郁状态④科萨柯夫综合征:记忆障碍。以近事遗忘最为突出,⑤紧张症性综合征:紧张性的兴奋状态:情绪激昂、热情奔放的兴奋,行为带有冲动性,此种类型的兴奋又称冲动性兴奋状态。紧张性木僵状态:丧失活动能力、缄默无语、不活动、肌紧张力增高⑥Capgras综合征:冒充者综合征

七应激相关障碍

1.应急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

致的精神障碍。在以前,我们将其称之为心因性精神障碍或反应性心理障碍。这类障碍的特点是:发病时间与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症状反映刺激因素的内容,病程和预后也取决于刺激因素能否及早解除等。

2.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三种类型。

3.急性应激障碍是指遭遇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后产生的一过性精神障碍,症状出现在时间后几分钟或在几小时内,并且在几天内可恢复。临床表现为强烈恐怖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型抑制,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4.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于异乎寻常的惊恐性或灾难性的心理创伤而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发生,罕见延迟半年以上。临床表现为反复重现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等三大核心症状。

5.适应障碍指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紧张性生活实践的影响下,由于个体素质及个性的缺陷而都导致对这些刺激因素不能适当地调适,从而产生较明显的情绪障碍、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可使社会功能(正常工作及人际关系)受损。

八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

1.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2.神经症作为一组心理障碍,病因是多源性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公认广致的解释。一般认为,遗传因素是一种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个体在心理应激因素和素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病。、

3.神经症的临床表现虽然各异,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包括焦虑情绪、防御行为、躯体不适感和人际关系冲突。

4.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指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通常由明显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患者有癔症性人格基础,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5.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景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所表现的恐惧强度往往与他面临的实际威胁极不相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由于不能自我控制,因而极为回避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社会活动。

6.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难以对付的危险,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为主的头晕、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出汗、口干、肌肉紧张等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患者的焦虑并非由实际存在的威胁所引起,而是一种没有明确危险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恐惧。

7.强迫症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冲动或观念系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强迫症可发生于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之后,以典型的强迫观念和动作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和抑郁情绪。

8.神经衰弱主要表现精神容易兴奋和体力易疲劳症状,并常伴有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情绪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和记忆减退、头痛、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症状群。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特定的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

紧张或精神压力。.

9.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神经症亚型的总称,专指患者反复陈述的躯体症状,反复进行医学检查,并无视其阴性结果及医生的解释。其症状的出现与生活事件或心理应,激有关。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九心境障碍

1.心境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2.与心境障碍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社会阶层和文化状况、生活事件和应激、遗传等。

3.按照C(MD—3的标准我们将心境障碍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情感障碍和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4.躁狂发作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按发作的轻重程度可分为轻躁狂、重性躁狂和谵妄性躁狂。

5.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按发作的轻重程度可分为轻性抑郁、重性抑郁和木僵性抑郁。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抑郁症。

6.心境障碍的原因涉及到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综合模型。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的改变、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神经病理改变;心理社会因素提出了婚姻、性别、社会支持和各种心理学理论观点对心境障碍发生的影响;而综合模型整合了以上的观点。

7.心境障碍的治疗涉及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相关治疗。尤其强调对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另外对一些特殊类型的抑郁提出了睡眠剥夺治疗和光照治疗。

十自杀与自伤

1.自杀是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2.从世界大多数国家来看,其共同的趋势是自杀率是不断上升的。按照国际上的习惯,将年自杀率在16/10万~46/10万的国家称为高自杀率国家,中国的自杀率为23/10万,已进入高自杀率国家行列。

3.自杀行为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按自杀的结果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

4.我国自杀率具有女性多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成人(15岁以上)高于儿童,已婚高于未婚的特点。

5.自杀的发生与生物性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性因素都有关系。

6.自杀的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普及有关预防自杀的知识、加强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杀预防机构等。

7.对自杀患者的治疗需要兼顾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8.自伤指反复的、故意的、直接的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但并无自杀观念,而且不会导致结束生命的行为。

9.自伤患者其自伤行为的发生具有年纪较轻,多次重复,形式多样等特点。

10.对自杀高危人群的鉴别是预防自杀的关键一环,可以根据自杀者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

况、既往史、个人资源的占有情况等判断其自杀危险性的大小。

十一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患者拒绝保持对于他们的年龄和身高而言正常、健康的体重,他们存在体像障碍,并对肥胖有病态的恐惧,女性患者常有闭经。神经性厌食可划分为限制型和暴食—导泻型两种。前者严格节食;后者则有周期性暴食,进而采取导泻等代偿行为。

2.神经性贪食患者有不可控制的暴食发作,随之采取导泻、绝食、过度活动等代偿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导泻型患者采取自我引吐、服用利尿剂、导泻剂等防止体重增加。非导泻型患者采取绝食、过度运动防止体重增加。

3暴食症患者有典型的暴食行为,而缺乏防止体重增加的代偿行为,因此常有体重过重。

4.在进食障碍中,关于美的社会及文化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瘦为美观念的人群中,进食障碍发生率远比以肥为美观念的人群高。进食障碍常作为获得自我控制感而发生,也可能是应对负性情绪的方式。而且,进食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固执,极端的思维方式。青春期女性患者常来自于过分控制和完美主义理念的家庭,在那样的氛围中,常常妨碍患者负性情绪的正常表达。对自身形体感觉扭曲以致过度节食的人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厌食。对自身形体感觉尚正常,且不能耐受饥饿,倾向于焦虑、冲动,可能会发展成为神经性贪食或暴食症。成年女性较之男性更倾向于患进食障碍,因为女性发展其独立性及自身个性的自由空间相对狭小。进食障碍人群较之普通人群有性虐待经历的相对较多。和其他心理问题一样,性虐待也作为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进食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遗传性的。患者的家庭成员有较高的抑郁症患病率。患者可能存在与进食及情绪调节有关的下丘脑的疾患,也可能存在包括5—HT在内的神经递质的血浆水平的紊乱。

5.神经性厌食患者常需住院治疗,以利于增加体重。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等将有助于他们改变进食行为及态度。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等可能对神经性贪食有效。抗抑郁药有减少神经性贪食的暴食行为和增加患者自我控制感等作用。

十二睡眠障碍

1.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主要过程。睡眠存在着明显的生物节律。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睡眠对个体生存有适应意义。

2.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障碍、睡行症、梦魇症、夜惊症等六种。

3.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应激与疾病等诸多因素,在睡眠障碍的诊断时要细致考虑。

4.睡眠障碍的治疗常需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性方法,同时考虑个体差异。

5.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重婴儿睡眠习惯的养成都是预防睡眠障碍的重要方法。

十三人格障碍

1.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特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隐藏或外显的心理机制。人格中遗传部分的贡献约占30%~50%,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占到50%~70%,主要指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等。人格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等特点。

2.人格障碍是指一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认知内容、情绪发放、冲动行为控制和人际关系

等方面的异常,这些异常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造成患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3.人格特质的形成原因中一大部分来自后天的经历,因此心理治疗就有很大空间发挥它的效果。

4.根据DSM—Ⅳ系统,人格障碍可分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10种。

5.截至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药物有效治疗人格障碍的证据。尽管各种心理疗法对人格障碍的治疗没有完全固定不变的程序,但是让患者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是各种方法的第一步。

十四性心理障碍与性功能障碍

1.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是指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一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在性兴奋的唤起、性对象的选择和性欲满足方式等方面出现反复或持久的异常,或有强烈改变自身性别的欲望。但一般不包括心理生理障碍时的性功能障碍,也不包括由于境遇造成的暂时的替代性性生活的行为和继发性性心理障碍。

2.判别性行为正常与否没有简单的、绝对的标准,只能用相对的标准进行鉴别。不仅要从个体及其双方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社会角度考虑。即从个体生物学属性和社会文化特征角度,结合变态心理的一般规律和性心理障碍的特殊性作出判断。

3.性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有:①一般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②大多数性欲低下;③除性心理外,大多数社会适应良好;④对自己的性心理障碍有充分的辨认能力和削弱的控制能力。

4.性功能障碍是指正常的性兴趣和性反应的持续削弱,包括性唤起障碍、性兴奋障碍、性高潮障碍等多种表现形式。

5.几乎所有的性功能障碍都有可能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到改善或痊愈,哪怕是最简单的“教育”都可能有效,所以要鼓励性功能障碍者及早求治。

十五物质滥用与依赖

1.精神活性物质(psyclloacdvesubstances),又称物质(substances)或成瘾物质、药物(drug)。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2.物质依赖是指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不愉快感为特点的一种心理和躯体性病理状态。药物依赖可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3.物质依赖造成的心身危害表现十分复杂,有急性中毒、躯体损害、戒断综合征、人格改变、营养障碍、记忆及智能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和社会功能损害。

4.物质滥用的原因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它与社会环境、心理特点和生物学因素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5.一般来说,物质依赖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的脱毒治疗和脱毒后防止复吸及社会心理康复治疗两个阶段。也有分为脱毒治疗、防止复发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三阶段的划分。脱毒治疗包括药物剂量递减法、快速无成瘾戒毒治疗及支持和对症治疗;防止复发包括成瘾药物拮抗剂治疗、行为治疗、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社会康复包括控制情绪、重塑世界观、改变歪曲的认知、培训和劳动就业及危机干预等。

十六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1.精神病性症状是指分裂症所特有的一类症状,主要指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这些症状的共同特点是严重脱离现实并缺乏症状自知力,使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组综合征,相当于“精神病”的概念。

2.精神病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主要介绍的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功能性包括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情感性精神病,这些都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

3.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症状涉及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阳性、阴性、认知功能、情感和行为障碍等5个症状群。我国现行分类系统按5型5期分类,“5型”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和未定型;“5期”为分裂症后抑郁、分裂症缓解期、分裂症残留期、慢性分裂症和分裂症衰退期。

4.偏执型精神障碍是以持续性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妄想体系复杂,结构完整,牢不可破,但不涉及妄想内容时,人格相对保持完整,病程长期演进但不出现精神衰退。

5.感应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姐妹、或夫妻和师生等。先发病的患者称为原发者,受原发者的影响而出现与原发者极为相似症状的患者称为感应者。

十七常见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1.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有别于成人的心理障碍,具有自身的特点。发病原因涉及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很多障碍上,都非常强调家庭环境和模式对儿童心理障碍的作用。

2.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以及社会适应困难,如生活自理能力等。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手段。其预防和心理治疗策略能帮助这些儿童学会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如学习,行为,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以促进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3.学习障碍又称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其临床类型包括阅读、拼写、计算、运动等学校学习技能障碍,其中,阅读障碍最常见,约占其中的4/5,其他学习技能障碍大多与之相伴发。

4.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如不治疗仅部分患儿可以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

5.品行障碍主要有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两种类型。是指儿童或少年反复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行为规范,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其核心表现在反社会行为或(和)攻击行为。品行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

6.儿童独孤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是一种生理因素占主导的障碍。主要表现特点包括:社交功能损伤,语言沟通能力损伤,以及刻板行为问题,被称之为Kanner三联征。

7.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一种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出现的不自主、反复、快速的运动性抽动和发作性抽动。抽动障碍主要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或称抽动症)、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Syndromes,TS)三种类型。

8.排泄障碍分为遗粪症与遗尿症两种主要的类型。遗粪症是指反复随意或不随意地在社会文化背景不能认可的地方大便,诊断要求年龄或智龄在4岁以上,每月至少有1次遗粪,至少已6个月;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的儿童在白天或(和)夜间仍有不自主排尿的现象。

十八相关的行业、法律和伦理问题

1.APA(2002)要求其成员恪守心理学从业人员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接受心理学服务的个体和人群的利益。每个心理学工作者有责任追求最高的行为标准。有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善行和无伤害、诚实和责任、正直、公平、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

2.心理治疗要求来访者充分信任治疗师,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允许治疗师探询极端个人的隐私和秘密,目的是使病情好转或创伤愈合;同时也要求心理治疗师遵守保密原则,理解和尊重来访者的情感,不得把在治疗过程中获取的保密资料泄露给第三者。

3.心理治疗师与患者应建立治疗性的医患关系,避免性与非性的双重关系。第二关系的形成通常具有社会、商业、钱财及职业特点。双重关系的产生有时非常微妙,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识别和避免双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4.心理治疗师有责任让来访者明确治疗开始和结束的时限,明确可利用的治疗资源,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面谈或电话联络,知道当无法与治疗师联系时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策略,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

5.美国的心理治疗操作具体指导中陈述:“限定临床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在其胜任的能力范围内”。美国伦理学规范中也指出:“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在其胜任的专业能力范围内从事工作、教育及行为研究,并以其教育、培训、督导或专业经验为基础。”

6.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患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7.司法精神病学是建立在临床精神病学和法学两大基础上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专业工作者运用精神医学的科学知识,协助司法机关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进行评估和鉴定,从而解决精神疾病患者在法律方面的有关问题。它研究的对象是涉及刑事、民事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关的精神疾病问题。

8.刑事责任能力又称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确辨认自己的行为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能依据这种认识自觉地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9.民事行为能力主要指个人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它关系到相应阶段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结婚、离婚、抚养子女、遗嘱、合同以及诉讼能力。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精神健全的,在民事法律问题中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意思并能理智地处理自己问题的人。

10.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指对于涉及法律问题又有或怀疑有精神疾病的人,受司法部门的委托,鉴定人应用临床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知识、技术和经验,对其进行精神状况的检查、分析、诊断以及判定其精神状态与法律的关系。鉴定的任务是:①明确被鉴定人员有无精神障碍②为何种精神障碍;③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④实施触犯法律行为时的精神状态;⑤精神障碍和非法行为的关系;⑥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⑦医疗和监护建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