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2010届模拟题)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2010届模拟题)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2010届模拟题)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2010届模拟题)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一、选择题

(2010·巢湖模拟)下图为某地沉积岩的地质剖面图,读后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该地岩层形成的过程,最合理的是

A.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抬升→沉积→下沉→侵蚀

C.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沉积→断裂→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2、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仅受内力作用

B.②处不可能出现变质岩[来源:高考资源网]

C.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地质构造中

D.③岩块为地垒地貌

(2010·宿迁模拟)今年3月20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一场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沙尘器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来源:]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命题意图】

对地理现象的成因、影响的分析,注意图文的转换。突出考查环境问题生产的地域特点以及外力作用与地貌景观的关系。

(2010·朝阳模拟)乞力马扎罗山(3°N,37°E)(图3),距离东非大裂谷约160公里,山顶终年积雪。图4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5~6题。

图3 图4

5.乞力马扎罗山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喷发B.岩层发生褶皱

C.岩层断裂错动D.外力侵蚀

6.与喜马拉雅山相比,乞力马扎罗山地垂直自然带

A.数目更多,因为其纬度较低

B.数目更少,因为其海拔较低

C.南北坡数目差异大,因为其南北坡纬度差异大

D.南北坡数目差异小,因为其南北坡地势差异大

(2010·广东模拟)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地质时

期,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

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丹霞盆地的红层被

切割戍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右图)。

据此完成第7题。

7.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风化作用B.地壳的下沉运动

C.流水的沉积作用D.流水的侵蚀作用

(2010·温州联考)图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郑西客运专线走向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9.造成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

B.地处我国大的地层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

C.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D.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

(2010·湛江模拟)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第10题。

10.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风力作用

B.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2010·江苏模拟)读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 .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 .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 .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 .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 .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13.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 .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二、非选择题

14、(2010·上海模拟)图23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①处地质构造是 ,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 (2).②处地貌名称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3).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若在a 、b 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图23

a

b

14、10分

(1).断层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易渗水。

(2).冲积扇山地河流出山口流水沉积作用

(3).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a处为背斜构造,(1分)易储存煤气层,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1分)

b处为向斜构造,(1分)且其上层为含水层,易发生透水事故。(1分)

15.(2010·江苏联考)图17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 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5174697.html,

(l)该区域参与的是(水循环类型),该水循环具有

等意义。(3分)

(2)字母A 代表的地形名称是,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m以上。(2 分

(3)分析沿着剖面线BC 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

因。(2 分)

(4)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理由是。(3分)

(5)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形的是处,其成因是;河流横断面呈“U”形的是处,其成因是。(4分)

15.(14分)( 1 )海陆间水循环(l分)促进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等。(2分)(2)陡崖(1分)50(1分)(3)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2分)(4) P (1分)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2分)(5)③(1分)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呈“V”形(1分)④(1分)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呈“U”形(l分)

16.(2010·浙江联考)(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在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的地方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这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而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1)震中位于我国和两大地形区之间。(4分)

(2)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并且一直在不断升高,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B所在地区的升高对周边地区气候及河流等产生的影响。(8分)

(3)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6分)

(4)说出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6分)

(5)试列举青藏高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分析这些资源丰富的原因(至少三种)(6分)

16. (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4分)

(2)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区降水减少,并导致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气候

更加干旱;(2分)青藏高原还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加大了季风的影响范围;(2分)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河的发源地,使亚洲河流呈现放射状水系,(2分)在高原与其它地形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2分)

(3)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呈带状分布(2分)。这些地区地势相对低平,气候较温暖,土壤较丰富,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交通及建筑条件也较好。(4分)

(4)①地区:风蚀蘑菇等,风力侵蚀作用;(2分)沙丘、沙漠,风力沉积作用。(2分)

②地区: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2分)

(5)水能丰富:高原尤其是东部落差大;(2分)

太阳能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2分)

地热能丰富: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分)

风能丰富:高原北部降水少,大风天气多。(合理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17、(2010·吉林模拟)(22分)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6分)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

(2)请在乙图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4分)

(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4分)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8分)

17. (22分)(1)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石灰岩的溶蚀。(每条3分,共6分)

(2)画图(4分)

(3)(4分)

植被覆盖率高,阻止了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

(4)(8分)南方喀斯特地貌区溶蚀裂隙发育,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表水易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地表崎岖、坡度大,河流发育,降水会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

(山东专用)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 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很少,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解析:1.C 2.B 第1题,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补给很少,是冰雪融水补给;c在四季中都有且补给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上题可知,b为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 2017年7月10日晚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观瀑、车成潜水艇、人变美人鱼”的情景。图示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环节中,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是( ) A.a B.b C.c D.d 4.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3.A 4.B 第3题,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即图中的a环节。第4题,“可呼吸地面”的最大作用是能透水,故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2015年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5~6题: 5.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 B.湖水大量下渗 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 D.湖水大量蒸发 6.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水汽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解析:5.A 6.C 第5题,据材料“上游来水减少”,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是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6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如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图中( ) A.①环节 B.②环节 C.③环节 D.④环节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解析:7.B 8.B 第7题,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第8题,海陆间循环是由图中①②③④环节共同完成的,发生在陆地、海洋之间。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太阳辐射能 2.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对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的破坏作用叫( ) A .固结成岩作用 B .搬运作用 C .侵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读 “31.5°N 纬线上某地地形剖面图” (横坐标表示经度)。 3.图中N 湖泊水面与M 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值多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图中X 海域与Y 高原,分别位于( ) A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D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5.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 .岩浆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花岗岩 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

A.a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B.c河段附近地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C.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D.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读“地理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B.冰川 C.海浪D.风力 8.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10.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专业资料】高中地理训练:课练9水循环及其意义含答案

课练9水循环及其意义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河流和湖泊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 A.高山冰雪融水B.大气降水 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图中所示的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B.陆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大气循环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形式判读。从图中经纬度和城市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安 徽省中部,所以该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于我国季风区,该湖泊为巢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读全国及十大流域全年和四季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直方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北递减 B.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东向西递减 C.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D.西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4.各流域潜在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 C.河流径流量D.植被类型 5.西北诸河的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均为内流河 C.河流结冰期长D.地表水缺乏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 北呈增加趋势,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较小,西北诸河潜在蒸散 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所以C正确。第4题,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故各流域潜在 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所以A正确。第5题,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 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导 致地表缺乏,因此西北诸河在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所以D正确。 (2018·湖北黄冈中学调研)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 河流径流变化幅度过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 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读图完成6~8题。

高中地理工业专题试题答案

工业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 1.B【解析】大型客机的研制属技术导向型工业,需接近科技研发能力强,协作条件好的地区。 2.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形成,形成工业地带的工业地域是发育程度到的工业。选择C项。 3.B 4.B 5.C 6.A【解析】“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说明工厂不会对居民区造成污染。河流无论从厂区流向居民区还是从居民区流向厂区均合理,则说明该工厂不污染水源,应为电视机厂。 7.D 8.C 9.A【解析】1.图形仅仅表达了工业区随时间变化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即由城市中心转向郊区发展。按图形的城市中心区工业区分布状况的变化来看,在阶段T4时工业深受金融商业活动的排挤,大量迁出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大大减少,将大部分土地让位于金融商业;T5阶段各工业区的空间间隔开来,可能是卫生防护隔离带,避免工业企业之间的相互污染。2.市区工业部分外迁,可以大大减少市区工业企业,降低工业污染集中程度,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也能让为工业企业服务的部分交通运输不必进入市区,从而缓解市区交通紧张。外迁的工业仍然属于城市经济,不会降低城市经济实力。即使部分土地让位于商业或住宅,还是属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配套设施,所以对城市聚落功能没有影响。 10.C 11.C 12.D 13 C 14.A【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15.C 16D 17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类工业原料的投入比重最大,属于原料导向型。选择C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类工业的技术导向型工业,运费低是运量小,价值高,运费比例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类工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布局在经济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18.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生态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为制糖厂,制糖工业属原料导向型工业。 19.C【解析】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因此科技水平较高,而动漫产业属技术导向型,适宜分布在科技水平高的地区。 20.C【解析】按工业生产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多少,工业可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类,对于每一类型工业的特点、分布应明确了解,便于掌握。 21 B 22A【解析】第(1)题,动漫产业属于知识含量极高的产业,与美国“硅谷”类似。第(2)题,此类产业多依托科技及发达的城市,地价较高。 23.B【解析】知M为市场城市,N为原料供给地,以市场M或原料N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等值线,当工厂选择在d位置时,靠近原料供应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B鱼罐头加工工业。 24.A【解析】宝钢集团主要是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结合上海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建立起来的,同时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需求。钢铁工业与廉价劳动力关系不密切,同时上海也是我国劳动力工资相对较高的地区。 25.A【解析】大的企业组织生产以管理和研发为中心,布局在市中心,在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也可以布置核心生产部门,其外围地价较低才能布局配套生产部门。 二、非选择题 26.(1)炼铝工业。因为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接近消费市场 (3)靠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 27.(1)C 位于城郊,发展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可以就近供应城镇,市场产值最大(2)B 位于海湾内,风浪小(3)电子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料、能源缺乏,应选择耗原料、能源少的企业;理工大学技术力量强,可选择技术要求高的企业;城镇地价较高,应选择占用土地少的企业;该地有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历年高中地理试题精选15

高中地理试题p1476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下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中等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下图为“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图”,读后回答下题。 该纬线圈可能是( ) A. 40°N B. 40°S C. 30°S D. 60°N 难度:中等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下列行政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江西省 B. 甘肃省 C. 河南省 D. 湖南省 难度:中等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所体现的特征是( ) A. 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B.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C. 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 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难度:简单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 385米 B. 395米

C. 405米 D. 415米 2.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A. ①村 B. ②村 C. ③村 D. ④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B. 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C. 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D. 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难度:中等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小题。 麦草方格沙障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是因为( ) A. 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 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侵蚀 C. 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 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一滴水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段话涉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D ) ①径流②蒸发③降水④水汽输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汇入大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水。 2.这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D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大气圈④软流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大海”为水圈,“彩虹”为大气圈,“高山”和“地面”为岩石圈。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属于大循环的是( B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⑦⑧ D.②③ 解析:大循环是指海陆间的循环,图中的环节是①③④⑤⑥⑨。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C ) A.① B.④ C.⑤ D.⑥ 解析: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

5.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影响塑造作用。 6.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B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中各环节中,a表示地表径流,b表示地表水的下渗,c表示地下径流,d为水汽蒸发。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原先的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以后,地表水的下渗明显会增多,因此地表径流应该减少,地下径流增多,而随着地下水的增多,蒸发量也会增大。 读下图,回答7~8题。 7.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B ) A.蒸发 B.地表径流

高中地理 试题及答案

宝鸡三模地理 天山山区积雪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年内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 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反之,则是积雪消融。据此完成下面 1--3 小题。 1、天山两侧每年春季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灾,推断其融雪的位置主要位于() A.3000 米以下 B.3000——4000 米 C、4000——5000 米 D. 5000-6000 2.天山顶部积雪厚度最大的季节 为()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冬季山麓降雪量与山顶 附近的消融量相当 B.海拔 3800 米附近春季与冬季的积雪量相当 C.天山各高度处冬季积雪都有增加的趋势 D.天山各高度处多年降雪量与消融量大致平衡 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指农村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下图表示2010 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 的省际差 异。读图,完成 4~5 题。 4.随着甲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 该地的半城镇化率将() A.提高 B.降低 C. 不变 D. 波动5. 半城镇化可能会使() A. 城镇化水平下降 B 城镇交通压力减小 C.商品流通规模减小 D.治安状况下降 广深港高铁北起广东省广州市, 经国、东莞、深圳到香港, 全长 146 千米,设计广州南站、庆盛站、虎门站、光明城站、深圳

北站、福田站、西九龙站 7 个车站,香港段全线以地下隧道形式建设。据此回答 6——7 题。 6.香港段全线以地下隧道形式建设 主要的原因是() A.提供优质公共休憩空间 B.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 C.减少对沿线社区的影响 D.提高现有铁路的服务水平 7.广深港高铁建设的经济效益主 要体现在() A.给广州市民多一种前往香港的选择 B.为内地高端服务业辐射香港带来便利 C.方便旅客来港参与艺术及文化活动 D.促进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我国甘肃某地位于产半干旱斢土丘陵区,年均降水量386mm, 年均潜在蒸发量1439mm,下图示意该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变化 状况。不同植被土壤样地均位于梁顶,地形、降水量等环境特征较为 一致。回答 8——9 题 8.6——8 月农作物种植区域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了蒸腾作用强 B 气候变暖,区域降水量减少 C.植被覆盖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D. 地表坡度大,地表水流失 9.图示自然植被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A.天然荒草 B.苜蓿 C. 侧柏 D.无法判断 长期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冬季上市的新鲜蔬菜只有土豆、洋葱、西红柿等,种类很少。2011 年起,我国某企业在该国投资建设“亚洲之星” 农业合作区,为当地冬季餐桌运来了黄瓜、蘑菇等绿色蔬菜。据此回 答 10—11 题。 10.吉尔吉斯斯坦冬季上市的新鲜蔬菜种类少的主要影响因素()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 市场 11.“亚洲之星” 吉尔吉斯斯坦新鲜蔬菜供应种类,其采取的措施是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D1水循环

D1 水循环 【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D1 L537.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6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6分) (3)据右图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1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及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6分)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水循环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为海陆间水循环。C海区的渔业资源主要受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形成的,与水循环地表径流密切相关。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6分) 解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水位下降,因B地靠近海洋,过度开采地下水也会造成海水入侵。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10分)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与10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其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人为原因: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地理意义主要为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高中地理原创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中毕业班原创试题(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 II 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东汕头澄海的剪贴、彩绘、纱灯等民间手工制造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初期,澄海抓住国际玩具产业转移的契机,生产的廉价玩具畅销世界。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玩具市场出现追求产品个性化的现象,澄海玩具业通过模仿、创新,增长迅速,企业数量大增。2005年后,受玩具市场专利技术壁垒加重、成本上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开始抱团发展,形成20多家龙头企业和多个知名自主品牌,被誉为“中国玩具礼品之都”。据此完成1-3题。 1.澄海的人文历史背景为改革开放初期玩具产业的出现提供了 ( ) A.廉价劳动力 B.产业基础 C.广阔市场 D.充足原料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企业格局特点是 ( ) A.小企业、小产业、大市场 B.大企业、小产业、小市场 C.小企业、大产业、大市场 D.大企业、大产业、小市场 3.2012年,一些龙头企业将玩具业与文化高端产业结合,形成了“动漫+玩具”的澄海模式,该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优势是 ( ) A.龙头企业间协助关系加强 B.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 C.专利授权带来的收益升高 D.玩具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南京“法国梧桐”并非乡土树种,也非真正的法国梧桐,而是英国科学家培育并率先用于伦敦的行道树,如此命名是因为其由法国传教士引入我国。为迎接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南京在中山大道等城区道路两侧大 规模栽种此树且长势良好。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大量砍伐后,市民不断出现“护绿行动”。下图为南京某道路“法国梧桐”景观图。据此完成4-6题。 4.“法国梧桐”在南京长势良好的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支持 B.降水充足 C.风力较小 D.土壤肥沃 5.作为行道树,南京“法国梧桐”在园林管理中应重点做好 ( ) A.防冻 B.浇水 C.清扫 D.修剪 6.推测南京“法国梧桐”被大量砍伐最可能是因为 ( ) A.市政建设 B.获取木材 C.树龄太长 D. 引发疾病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图分别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和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有 ( ) ①降温最快 ②相对湿度大 ③气温最低 ④风速较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为 ( ) A.14时前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 C.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D.正午前后、日落前后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

高一地理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测试题

第三章第一节练习题 庖丁解牛 1.左图为 1950-2019 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 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 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数量的增加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2.左图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 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地下水补给湖水 4.若左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蒸发 B.人类活动对①②③④中的①产生的影响最大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②的作用密切相关 D.①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 5.若左图表示环流则气压顺序() A A>B>C>D B B>A>C> D C C>D>A>B DD>A>B>C 6.若上图图表示环流则气温顺序() A A>B>C>D B B>A>C>D C C>D>A>B DD>A>B>C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 7.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 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8.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 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9.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 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 A.塔里木河 B.闽江 C.长江 D.黑龙江 11.下列四地淡水资源最多的是() A 北纬51°29′一 55°46′,东经103°41′-109°57′ B 北纬 36°24′25″—38°0′32″,东经115°45′—117°36′ C 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 D 20°N, 20°E 2019 年 5 月 10 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五四广场举行。目前岛城正创建海绵型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改善。下图中a~g 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增加B. b 减少C. f 增加D. e 增加 13.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环节c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②环节d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 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g④环节b将由夏季风来完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一)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晕(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 ) A.终年处于黑夜 B.气温日较差小 C.受地球电磁干扰少 D.地形平坦,高差小 2.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自转 D.地球公转 3.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4.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 5.下列现象反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 A.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 B.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D.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 甲图为城市道路边的生态透水砖景观图,乙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这种透水砖主要增加了城市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b B.f C.c D.g

7.下列与c环节有关的现象是 A.东南季风 B.南水北调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荣城镇,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居民弃城外迁,古城逐渐被黄沙掩埋。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古城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9.古城居民弃城外迁,说明当地( ) A.环境承载力降低 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下面两幅聚落分布图是老师上课时通过百度地图展示给同学们的卫星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两幅聚落分布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山区聚落分布图 B.乙图中的聚落分布特点为棋盘式 C.乙图中的各聚落之间交通便利联系方便 D.甲图聚落分布呈团块状,规模相对较大 11.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百度地图中的卫星图主要来自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手段( ) A.RS(遥感) B.GPS(全球定位系统) C.GIS(地理信息系统) D.5G 作为 2018 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梯田(如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读图,回答12~13题: 12.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 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 13.该案例给该省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 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

高一地理必修1《水循环》精彩试题

实用文档 1.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4~6题。 2.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B.高出少许 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

5.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B.沙滩地 C.沼泽地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实用文档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 5.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D.修建小型水库 右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9~10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实用文档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7.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

高中地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新课标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适应()的高中地理课程。 2、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资源、()和()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3、高中地理课程与()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课时)七个模块组成。 5、宇宙中的地球内容标准有四个,即描述地球所处(),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地球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6、地理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7、地理Ⅱ有三项内容,即()与城市、生产活动与()、()的协调发展。 8、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是达到这些标准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9、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 10、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建议从学生能否()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地理问题,合理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判断题(20分)(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填A,你认为错误的填B)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

高中地理不同圈层的水循环测试试题.doc

高中地理不同圈层的水循环测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不同圈层的水循环测试试题 选择题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A.风海流B.上升流C.暖流D.寒流 【小题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2011年8月30日,持续强降水使海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读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光照充足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③产棉区地形平坦④劳动力丰富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 ①土地沙漠化②土地盐碱化③水土流失④植被破坏A. 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小题4】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2】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A.空气湿度大B.风速大C.光照强D.气温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题。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时期河、湖水的补给形式为( )A.图中湖泊水此时不能得到潜水补给 B.该河流能得到雨水、地表径流和潜水补给 C.该河流既能得到地表水和雨水补给,又能得到①②两层地下水补给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 2.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 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o的是() A、北极点 B、北京市 C、广州市 D、南京市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5月1 日B.7月1 日C.8月1日D.10月1 日 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2时B.6月22日8时 C.3月21日0时D.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5~6题。 10.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

水循环 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相变化 6、陆地淡水的主体是: A.冰川 B.沼泽水 C.淡水湖泊水 D.河水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 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4.若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分别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 ) 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 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 14.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 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 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 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 5、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 A.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只参与内陆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5.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是()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9、关于河流补给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D.就世界范围而言,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10、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湖水 C.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 D.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14、黄河下游的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数米,河水与两侧潜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潜水 C.河水和潜水互补 D.二者互不补给 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8~9题。 8.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9.该河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7.“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