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

再这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您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

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

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

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

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

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父母养子成人,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

八德

八德孝

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为人子者须当知恩报本,欲子孝顺,须先孝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人一定会逆离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母翁姑,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也。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悌,悌字先点为兄,后点为弟,弓身一手一足,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兄弟原来同气连枝,姊妹相亲兄弟和气,同念一母所生,共乳成人,兄宽弟忍不失手

足之情,家兴族盛是不亏悌道也。

所谓忠者,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竭尽心力至公无私,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所报无谎,所言无虚,做事不怕人见,不怕人耻笑,不作亏心事光明正大,可以对天地对神祗,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兄

弟妻子,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信字人言而成,夫信者诚实也,信乃人道上之准绳至宝,人之事业成功失败皆以信字为基础,君子修道一言为定。若与人相约之事,买卖或工作只顾自己利益而失约,或讲话虚而不实者,皆失信也。所以言顾行,行顾言,心口和一,

以信笃行。

礼者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也,人在万物之上不可无礼,否则将与禽兽何异﹖也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礼能表现人之身分及人格,态度谦虚仪容端庄,行为有规律,对尊长有礼貌,待下辈慈悲博爱,你若以礼待人,他人必定以礼答之。所以修道必注重礼节,自重自爱自己﹑敬重别人爱人,如此品格高尚不亏

礼之道也。

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虽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爱,但需要用正义而取,若用不义横财逆取,损人利己,最后必定会照祸灭亡。老祖宗教导我们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思是若没有这个福德你要去享受,最后必定会招来疾病与灾难。所以正义君子,不但不贪不义之财,以疏财仗义,救济诸善等,神钦人仰,光前裕后,留美名万古矣。

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之意思,无私欲无邪念,不作亏心等恶事也。待人接物诚诚实实,办公做事有始有终,临财不苟,遇色不迷,心清而寡欲,贵在身清,内心清廉,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为之廉也。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中华八德 之五 《十二礼》

中华八德之五《十二礼》 01 孔子尽礼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②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 他曾到洛阳,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做司寇,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事君王,非常尽礼。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小步快行,态度端谨。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

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共享,孔子觉得他们无礼,没等脱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路过宋国时,他曾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他的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可见得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③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襄子善于弹琴,孔子想请他指导自己弹琴,襄子答应了。于是襄子就教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很认真地学习。十天以后襄子觉得孔子弹得不错了,就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再学一支吧!”“不,”孔子诚恳地说,“我刚会弹,对旋律还不熟悉,让我再练几天吧。”说着,孔子又专心致志地练了起来。 几天后,襄子又说:“你对这支曲子的旋律已经很熟,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仍然不同意,说道:“虽然旋律弹熟了,但我还不太清楚这支曲子的意思,让我再琢磨几天吧。”这样,孔子又练了起来。过了几天,襄子又催孔子学习新的曲子。孔子说:“我现在知道这支曲子的意思了,但我还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再给我几天时间,让我想想好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内容摘要:【五伦】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 【五伦】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 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 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

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在《尚书.尧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说法,即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最后由孟子在整理和总结中国以往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

缓解焦虑、压力心理健康讲座(二)

缓解焦虑、压力心理健康讲座(二)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们发现了一些同学们为了学习成绩而焦虑不安,今天,老师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的人是怎么走出困境,怎么缓解压力的。 一、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故事一:枯井里的驴子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孩子们,你们一定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吧。其实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的路上是不是也遇到过考试压力、遇到了成长的压力,我们该怎么做呢?是像农夫想的那样,等着被活埋?还是

自己想办法寻找出路?我想我们都要像驴子学习,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更不能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主动把压力变成动力,点燃我们内心的小宇宙,在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走出困境啊! 故事二:应对明天烦恼的最好法宝 丹麦有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一个铁匠,家里非常贫困。于是铁匠经常担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了怎么办?”结果这一连串的担心像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身体一天天地越变越弱。 有一天铁匠上街去买东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个医生路过。医生在询问了情况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条金项链并对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别卖掉它”。铁匠拿了这条金项链高兴地回家了。从此之后,他经常地想着这条项链,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实在没钱了,我就卖掉这条项链。”这样他白天踏实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觉,逐渐地他又恢复了健康。后来他的小儿子也长大成人,铁匠家的经济也宽裕了。有一次他把那条金项链拿到首饰店里估价,老板告诉他这条项链是铜的,只值一元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医生给我的不是一条项链,而是治病的方法!” 从这则民间故事里,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则道理,不用预支明天的烦恼,只需做好今天的功课,做好今天的功课,就是应对明天烦恼的最好法宝。特别是当我们把心头的那个沉重包袱放下时,你原来焦虑的那些令人不安的后果往往也难以发生。

八德故事——礼篇

八德故事——礼篇 礼篇:(一)孔子尽礼 诗曰:至圣孔子,老聃①是师,事君尽礼,温恭威仪。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②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 他曾到洛阳,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做司寇,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事君王,非常尽礼。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

小步快行,态度端谨。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共享,孔子觉得他们无礼,没等脱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路过宋国时,他曾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他的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可见得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③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襄子善于弹琴,孔子想请他指导自己弹琴,襄子答应了。于是襄子就教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很认真地学习。十天以后襄子觉得孔子弹得不错了,就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再学一支吧!”“不,”孔子诚恳地说,“我刚会弹,对旋律还不熟悉,让我再练几天吧。”说着,孔子又专心致志地练了起来。 几天后,襄子又说:“你对这支曲子的旋律已经很熟,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仍然不同意,说道:“虽然旋律弹熟了,但我还不太清楚这支曲子的意思,让我再琢磨几天

三纲五常新解读

三纲五常新解读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确法则。 作用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策略 “三纲五常”,著名品牌专家谢付亮先生研究提出的一种企业家品牌塑造策略,其中“三纲”主要是指打造企业家品牌要“以企业家个人品牌定位为纲”,“以社会责任为纲”,以及“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为纲”;“五常”则是指企业家品牌的日常驱动力,其主要是指要成功塑造企业家品牌,企业家就要常练内功、常创新、常制造新闻事件、常走访基层、常反省。 含义 “三纲”是塑造企业家品牌的重要根基,离开了这“三纲”,企业家品牌的积极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下面具体分析“三纲”的含义。 其一,以企业家个人品牌定位为纲,是指塑造企业家品牌首先必须做好企业家品牌定位,而且要遵循“三位一体”的定位法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大多存在三类品牌——企业家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因此,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三类品牌的“灵魂”必须和谐统一,一定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们远卓品牌策划机构在为诗诺尔珠宝服务时,就充分运用了这个策略,将王飞(企业家)定位为中国珍珠首饰行业的领军人物,诗诺尔(企业)定位为东方珠宝领军企业,雪孩子(产品)定位为中国高档珍珠首饰第一品牌,这些定位方式在随后的品牌塑造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

1.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4.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5.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

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导读:你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吗?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今天将八德的意义简单地解释一下。来看看吧! 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做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同时做兄长的也要关爱弟弟。 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做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 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以失去信用。 礼: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鞠躬,不行礼就是野蛮的行为。小朋友!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也要敬礼。 义:就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他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无条件来援助,绝无任何企图的心。 廉:就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就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不要把它忘记。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要「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来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打妄语;所做的事,必须以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人伦的大道是什么?凡是讲大道,都是符合自然的秩序。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是自然秩序。人伦的自然秩序,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就讲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是自然的,不是哪一个人在设定的,哪一个规划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的,自然的就是道。遵守自然的法则,这就是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那就是德。所以中国人讲「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德,这个八德有两种讲法,另外一种讲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古人所讲的八德,道德简单的解释。古圣先贤没有不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中国人千万年来在这个世间没有被淘汰、没有被灭亡,什么原因?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最近这一个世纪,从五四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教育受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它的根还在。毕竟它有几千年的根,一下想把这个根完全拔掉还不是容易事情。这个根本稍稍摧毁,灾难就现前。如果这个根本完全丢弃了,这个国家民族一定要遭受亡国灭种的惨祸。在东方,日本、韩国都是接受中国文化,都是以中国文化作为立国化民的根本。 中国古圣先贤常说的「以道治国,以德化民」,道是什么?五伦。以五伦治国,这个治理国家的纲领。以德教化老百姓,以五常八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八德刚才讲过了,「孝、弟、忠、信、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

1.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XX,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XX、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XX 关系。 2.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XX,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 五常,即XX、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XX,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XX。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XX。儒家重XX,XX者,爱人也。XX,能爱人即为XX。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XX 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XX ,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XX 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智,知道日常的XX。把平时生活中的XX 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XX, 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信,人言也。xx 时没有

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XX,当然不会骗人。4.四维,即礼、义、xx、耻。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XX 义务;XX 坦荡无私,清 正xx 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5. 八德,xx 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XX、信、礼、义、XX、耻。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者百行之首,XX 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为人不可XX,XX 如树无根,如水无源。父母养子成人,XX 深如似海,德高如XX,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为人子者须当知XX 报本,欲子孝顺,XX 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人一定会逆离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XX,今日不孝父母XX ,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也。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悌,悌字先点为兄,后点为弟,弓身一手一足,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兄弟原来同气连枝,姊妹相亲兄弟和气,同念一XX,共乳成人,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家兴族盛是不亏悌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是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也就是俗称的封建礼教,它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一提起封建礼教,人人恨之入骨。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夫为臣、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父子有亲:是指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如何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他的下一代,而孩子也要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他的孝道。这样,就能够让父子这一伦发展得非常和谐、非常圆满。君臣有义:是指君仁臣忠。君仁,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于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他,

一定会效忠他。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这叫臣忠。君臣关系是道,仁与忠就是德。夫妇有别:是指夫义妇顺。即在家庭中承担的不同责任。丈夫要扶持自己的妻子,扶持她教育好孩子。夫更有本分孝顺父母扶持上一代。还有责任要扶持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负责。妻子则是“相夫教子”。要对家庭负责,对先生负责,对下一代的教育负责。主要责任就是把一个家庭治理好。长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即哥哥要时刻想着弟弟,对弟弟关怀备至;而弟弟从小到大有哥哥的照顾,这份恩情不能忘怀,要非常敬重哥哥。手足规劝之道,即当兄弟有过失的时候,兄弟之间要懂得劝诫。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交往要有信义,讲究信用。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这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因此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伦理关系之外的人。宋代伦理道德观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为标志。因为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

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 难点: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讲授提纲】 伦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

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两个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家国一体。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 ●家族本位的两个特点: 一是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二是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

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尊尊、亲亲)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 中国哲学的伦理型实质。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因而, 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是“文以载道”,美善合一;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道德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中,尊卑、

做人的标准:五伦八德

做人的标准:五伦八德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的做人,此之谓德。 周朝,享国八百年,就是实施仁政,以“五伦”,“八德”来治理天下! 修天道由人道修起,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可为人也。人若亏了人伦道德,身虽异于禽兽,心与禽兽有何分别。圣人忧人趋于禽兽之中,因此修道立教,使天下之人皆尽此人伦大道。若不尽此人伦大道,虽然官高爵显,金银百斗,人民无德可称,有何益哉。目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情大坏,你争我夺,造成了世界毁灭的危机,举世动荡人所共知,科学登峰造极,并无挽救之方,其威力是摧毁世界而无遗,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害,不知苍生万灵,命在旦夕,此时正是万物毁灭危险之时,皆因失此人伦大道,何能不遭劫运乎。此非上天不仁,是人自作自受,故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 教人行善,使人人能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人道完成自然返成古风,天道自然清和,三灾八难自然冰消,万民享安乐也。 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 五伦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先说明五伦: 君臣有义——君使臣以礼,臣奉君以忠,君不学桀纣,臣不学曹秦,君则正,臣则忠,自然君臣有义也。 在古代,“君”是指君王,“臣”是指臣民,现代社会君臣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例如:企业里面有经理跟员工的关系,学校里面有校长跟老师的关系等等。 君臣有义,“义”即“君仁臣忠”。“仁”这个字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两个人。是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是处处要替他人着想。君仁,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于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他,一定会效忠他。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这叫臣忠。君臣关系是道,仁与忠就是德。 父子有亲——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顺,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亲也。 父子有亲是指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如何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他的下一代,而孩子也要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他的孝道。这样,就能够让父子这一伦发展得非常和谐、非常圆满。 夫妻有别——夫待妻尽其责任,妻事夫君尽温和,夫爱护贤妻,妻敬爱夫君,夫唱妇随,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自然夫妻有情也。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

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说课讲解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内容摘要:【五伦】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 【五伦】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 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 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

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在《尚书.尧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说法,即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最后由孟子在整理和总结中国以往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这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您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五种人伦关系,这是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 系的道理和行为准 则 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五伦五常思维八德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五伦是道,五常是德,道德是中国古人发现的自然规律,不是古人的发明创造,是自然宇宙的真理。古人为了庇护自己的后代子孙,写成典籍流传后世。顺应自然规律风调雨顺;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招致灾祸,关键在于一念之心。 1、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2、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指人与人在相处时,首先为他人着想,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先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这是简化字的解释。古字義,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下,即为義。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知”义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指“日子”、“每天”。“知”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都能一语中的”。对某些东西琢磨透了,琢磨透就是符合自然规律,就可以叫智,一知半解就不能解释为智。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3、四维,即礼、义、廉、耻。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4、八德,中国传统文化力行的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华经典八德故事教材

中华经典八德故事 传承中华美德重现华夏光辉 ——青龙县三拨子小学校本教材 目录 前言 孝篇 1. 虞舜耕田 2.闵损芦衣 3. 黄香温凊(jing) 4. 陆绩怀桔 悌篇 1. 泰伯采药 2. 朱显焚券 3. 郑濂碎梨 4. 世恩夜待 忠篇 1. 苏武牧羊 2. 李善乳主 3. 岳飞报国 4. 守仁求心 信篇 1. 魏征妩媚 2. 季札挂剑 3. 郭伋亭候 4. 朱晖许堪 礼篇 1. 孔子尽礼 2. 锄麑触槐

3. 朱熹间居 4. 居仁敬斋 义篇 1. 仲淹义田 2. 天祥义带 3. 宋弘念旧 4. 冯谖焚券 廉篇 1. 大禹克俭 2. 孔明洁身 3. 刘宠钱清 4. 杨震四知 耻篇 1. 勾践尝胆 2. 相如称疾 3. 管宁善化 4. 卢革避试 前言 “八德”故事,可歌可泣,发人深省,催人泪下,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能给予人们最好的传统美德教育,每一个炎黄子孙理应把它传承后世,为后世子民留下永恒的精神宝藏,现华夏文明万代光芒,保中华精神千古流芳。小学阶段,是品德养成的黄金时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这些精选的感人至深的“八德”故事中,得到感悟和启发,从迷失当中唤醒过来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净化心灵,祥和社会,造福人类。 “八德”简释 一、孝:就是孝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孝顺长辈,是做子女,做晚辈的本分。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知恩感恩,孝心才能萌生。圣人的教学,是以孝道为根本,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我们不管是对自已的父母,还是对一切大众,我们都应当真诚的关怀和爱护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二、悌:就是悌敬。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相互帮助。对朋友、同学、同事也要有兄弟姐妹之情。 三、忠:就是尽忠尽职。尽忠国家,是国民的责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组织,忠于职业。 四、信:就是诚信。诚实守信,是众德之基。 五、礼:就是礼节。礼是人与人往来的法则。对人有礼,遵守规定,遵纪守法。为人要能承受委屈,处处尊重他人。社会有礼,则秩序井然。《礼记》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六、义:就是正义、道义、义务。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精神,对朋友有道义。做事求尽义务,不讲权利,合情、合理、合法。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合乎正义和公益,见他人需要帮助,应无条件尽心竭力提供帮助,尽为人之义务。 七、廉:就是廉洁自律,绝不贪污受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不想占便宜,大公无私。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南宋名将岳飞云: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 八、耻:就是羞耻。知耻辱、知错误,则能发奋精进,“知耻后勇”。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同禽兽。人要自尊自重,不放纵自己。 孝篇 一、虞舜耕田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一目了然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一目了然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这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您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仁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 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 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 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孝 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所谓“百 善孝为先”。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 义务也。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父母养子成人, 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 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为人子者须当知恩报本,欲子孝顺,须先孝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 人一定会逆离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 母翁姑,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也。孝顺还生 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为,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悌悌,悌字先点为兄,后点为弟,弓身一手一足,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兄弟原来同气连枝,姊妹相亲兄弟和气,同念一母所生,共乳成人, 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家兴族盛是不亏悌道也。 忠所谓忠者,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竭尽心力至公无私,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所报无谎,所言无虚,做事 不怕人见,不怕人耻笑,不作亏心事光明正大,可以对天地对神祗, 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兄弟妻子,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