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2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2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2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2

一、名词解释:

(1)洁净煤技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2)流化床燃烧:流化床燃烧系指小颗粒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或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处于稠密悬浮煤料颗粒充分接触进行燃烧。

(3)循环流化床:当颗粒尺寸较小或气流速度较大时,料床近似均匀地弥散在整个炉膛区域,并不断的被气流带出。此时如在炉膛上部出口处安装一高效分离器,将被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再将其送回床内,以维持炉膛内固体床料总量不变。

(4)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通过烟气与含有脱硫剂的溶液接触,在溶液中发生脱硫反应的技术,其脱硫生成物的生成和处理均在湿态下进行。

(5)煤炭气化: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它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蒸气或氢气为气化剂(又称气化介质),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部分氧化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即气化煤气,或简称煤气)的过程。

(6)移动床气化法:又称固定床气化法,从流态化角度来讲,气体相对于固体床层的速度未达到流化速度,气固系统处于固定床状态。但与层燃炉有所区别的是,在气化炉内,固体原料并不是像层燃炉那样静止在炉蓖上,而是从炉顶加入,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逆流接触,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发生气化反应,故称移动床。

(7)干馏: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热解,生成固定焦炭、液体焦油和少量煤气的过程。

(8)煤的反应性: 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与气化剂(氧气、水蒸气)相互作用并发生反应的能力。

(9)煤的结渣性:煤的结渣性是指煤中矿物质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由于灰分的软化熔融而形成渣块的能力。

(10)气化强度:指气化炉单位面积每小时所能气化的原料煤质量,单位是t/(m2·h),它反映了气化过程的生产能力

(11)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是煤发生气化反应制得的,由于混入了大量的N2,所以其热值很低,又称贫煤气。

(12)冷煤气效率:指产生煤气的热值与煤气产率的乘积与所用煤料的发热量之比。

(13)热煤气效率:当使用热煤气时,分子项中还应考虑煤气的显热,此时,称为热煤气效率。

(14)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就是将在氢气里储存的化学能在不燃烧的情况下,并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发生反应,同时形成电压,该电压在形成回路的情况下就能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将氢气里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还有很高的转化率。

(15)煤层气:煤层气是一种有机成因的天然气,在长期成煤过程中,成煤物质由于生物作用和热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的CH4为主的煤系伴生气体。

(16)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17)流态化:就是指固体颗粒(又称床料)在自下而上的流体(气体或液体)作用下,在床内形成的具有流体性质的流动状态。

(18)超临界发电技术:燃煤发电是通过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发电的,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越高,发电的效率就越高。在347.15摄氏度、22.115兆帕压力下,水蒸汽的密度会增大到与液态水一样,这个条件叫做水的临界参数。比这还高的参数叫做超临界参数。

(19)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是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2),将煤原有的大分子结构完全破坏,然后通过高活性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产品。

二、填空题:

(1)煤炭加工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型煤和水煤浆制备。

(2)常见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等。

(3)利用烟气中飞灰颗粒与烟气密度及电性质的差异,可以用水膜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

器等来净化除去飞灰。

(4)以石灰为脱硫剂的烟气脱硫工艺有:石灰洗涤、喷雾干燥或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

(5)燃煤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分类: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痕量元素。

(6)烟气净化主要技术:分离、吸收、吸附、膜渗透、化学转化、凝聚等。

(7)粗煤气中脱除酸性气体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

(8)根据SO2性质和特点,可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

(9)烟气脱硝技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硝技术。目前,湿法脱硝效率比较低。

(10)活性碳加氨方法可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硝。

(11)除尘技术粗分可归纳为机械力作用和静电力作用两大类。

(12)颗粒物脱除技术包括机械式、静电除尘、过滤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等。

(13)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

(14)地下气化一般分为有井式和无井式两类,有井式目前基本上不再采用。

(15)无井式地下气化工程量小,只需通过钻孔和贯通两个主要环节便可完成地下气化的准备工作。

(16)煤气的种类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合成气、城市煤气以及替代天然气等。

(17)煤炭的液化技术又分为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

(18)按煤直接液化所使用的催化剂的成本和使用方法分为:廉价可弃型和高价可再生型两种。

(19)在间接液化中,铁系催化剂又分为沉淀铁催化剂和熔融铁催化剂。

(20)煤气化的方法:移动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和气流床气化法。

(21)目前成熟洁净燃烧技术包括:煤粉低NO x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和水煤浆燃烧技术。

(22)燃煤锅炉低NO x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低NO x燃烧器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等。

(23)根据NO x中的N的来源及生成途径,燃煤锅炉中NO x的生成机理可以分为三类: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其中燃料型占主导作用。

(24)燃料再燃烧技术可通过燃烧器实现燃料分级和炉膛内燃料再燃两类。

(25)锅炉燃烧方式主要分为室式悬浮燃烧、沸腾燃烧和层状燃烧三大类。

(26)水煤浆的制备工艺一般分为干法、干湿法和湿法三大类。

三、问答题:

一、简述微生物助浮脱硫的原理?

由于细菌能够自行吸附在固体表面,一般在15min内即完成,细菌的表面化学性质与矿物相差悬殊,因此强烈地影响了矿物在处理过程中行为,由于微生物能选择性地黏附在矿石和黄铁矿表面,故能够利用微生物通过浮选进行脱硫。

当煤破碎到一定粒度时候,大部分黄铁矿从煤中解离出来,通常在浮选过程中,煤和黄铁矿表面都具有疏水性,所以往往难以分离,造成脱硫效率低,如在浮选过程中加入细菌后,因为微生物的亲水性和迅速黏附,使得黄铁矿表面变为亲水性,而失去可浮性能。

二、什么是动力配煤?动力配煤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概念:从炼焦配煤的概念得到启发,对动力用煤也可用几种不同性质的煤进行混合而得到一定特性的燃料煤,这种根据工业锅炉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将几种不同性质的单煤种,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而得到一种对锅炉燃烧最有利的燃料煤,就称为动力配煤。

(2)动力配煤的作用和意义:

①在满足燃煤设备对煤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动力配煤技术可最大限度利用低值煤,或充分利用当地

煤炭资源;

②保证燃煤特性与用煤设备设计参数相匹配,提高设备热效率,节约煤炭;

③通过“均质化”来保证燃煤质量的稳定,保证用煤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④按不同地区对大气环境、水质要求,将不同品质煤相互配合,最大限度满足环保要求。

三、锅炉燃烧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填空)

锅炉燃烧方式主要分为室式悬浮燃烧、沸腾燃烧和层状燃烧三大类。

四、什么是动力煤分级配煤技术?

动力煤分级配煤技术是将分级与配煤相结合,首先将原料煤按粒度分级,分成粉煤和粒煤,然后根据配煤理论,将各粉煤按比例混合配制成粉煤配煤燃料,将各粒煤配制成粒煤配煤燃料,不仅能配制出热值、挥发分、硫分、灰分、灰熔融温度等煤质指标稳定的符合锅炉燃烧要求的燃料,而且生产出了适合于不同类型锅炉燃烧的粉煤和粒煤燃料。

五、工业型煤的种类包括哪些?(填空)

造气型煤、锅炉型煤、型焦及炼焦配用型煤

六、影响水煤浆制备因素有哪些?

①煤质、煤种的选择及其成浆性;

②颗粒级配技术。水煤浆中的煤炭不仅有粒度大小的限制,还要求有良好的粒度分布,即希望用不同粒径的煤相互填充,减小煤粒之间的空隙,达到较好的堆积效率。堆积效率越高,越容易制备出高浓度水煤浆;

③制浆工艺流程。制浆工艺是指对煤炭颗粒、水和添加剂等原料进行细选、破碎、磨矿、搅拌、混合、过滤、调浆等工艺来制备水煤浆的过程。通过优化制浆工艺流程,可以实现水煤浆中颗粒的较高的堆积效率,满足使用特性要求,同时减少能耗;

④添加剂。要使水煤浆达到高浓度、高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流变性,必须添加化学药剂。一般分为分散剂和稳定剂两类。

七、燃煤锅炉排放的NOx来源有哪几种类型?并简述每种类型的生成机理。

(1)根据NOx中的N的来源及生成途径,燃煤锅炉中NOx的生成机理可以分为三类: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其中燃料型占主导作用。

(2)机理

①热力型NOx是参与燃烧的空气中的N在高温下氧化产生的,热力型NOx产生的反应速度要比燃烧时反应速度慢,而且温度对其生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锅炉燃烧时可以通过降低火焰温度、控制氧气浓度以及缩短煤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来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

②快速型的NOx中N的来源也是空气中的氮,煤炭挥发分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分解,生成活性很强的碳化氢自由基(CH、CH2)这些活化的CHi与空气中的N2反应形成中间产物HCN、NH和N等,再进一步氧化而形成的NO,实验表明这个过程只需60ms,故称快速型NOx。

③由燃料中的N氧化而生成的NOx称为燃料型NOx;燃料型NOx是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60%~80%;煤中绝大多数的N都是以有机N的形式存在,在燃烧过程中,一部分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挥发并受热裂解生成N、CN、HCN和NHi等中间产物,随后再被氧化生成NOx;另一部分焦炭中剩余氮在焦炭燃烧过程中被氧化成NOx,因此燃料型NOx又分为挥发分NOx和焦炭NOx。

八、燃煤锅炉的低NO x空气分级燃烧燃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它通过调整燃烧器及其附近区域或是整个炉膛区域内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状态,在保证总体过量空气

系数不变的基础上,使燃料经历“富燃料燃烧”和“富氧燃尽”两个阶段,以实现总体NOx 排放量大幅下

降的燃烧控制技术。

①在缺氧富燃料燃烧阶段,由于氧气浓度较低,燃料的燃烧速度和温度都比正常过氧燃烧要低,从

而抑制了燃料型和热力型NOx 的生成,同时由于不能完全燃烧,部分中间产物如HCN 和NH3等会将

部分已生成的NOx 还原成N2,从而使燃料型NOx 的排放量也有所降低。

②然后在富氧燃烧阶段,燃料燃尽,但由于此区域的温度已经降低,新生成的NOx 十分有限。因

此总体上NOx 的排放量明显减少。

九、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其原理就是在燃烧器内将燃料分级供入,使一次风和煤粉入口的着火区在富氧条件下燃烧,提高了

着火的稳定性,然后再与上方喷口进入的再燃燃料混合,进行再燃。燃料再燃法将整个炉膛分成了主燃

区、再燃区和燃尽区三个部分。

①在主燃区,约80%的燃料在富氧条件下点燃并完全燃烧,此处的过氧空气系数保持大于1,生成

一定的NOx ;

②其余燃料在再燃区送入,与主燃区生成的烟气和未燃尽的煤粒混合,形成还原性气氛,此处的过

氧空气系数小于1,燃料中的C 、CO 、烃以及部分还原性氮,将NOx 还原成分子氮。

③最后在再燃区的上方通入过量空气(火上风),使总的过量空气技术大于1,使未燃烧的燃料完

全燃烧,因此称为燃尽区。但由于此时的温度已经降低,NOx 的生成量不大。

十、什么是流化床燃烧技术?工业应用中有几种类型的流化床燃烧方式?(填空、名词解释)

(1)流化床燃烧系指小颗粒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或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处于稠密悬

浮煤料颗粒充分接触进行燃烧。

(2)它分为鼓泡床和循环床两种类型,燃料在炉内既不象层燃炉那样固定不动,也不象煤粉炉那

样随气流飘动燃烧,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翻动,呈现流态化,循环运动燃烧。

十一、在采用石灰石为脱硫剂时,请解释循环流化床锅炉中SO 2的脱除过程。

(1)流化床燃烧一般是把经过破碎的石灰石或人造脱硫剂随燃煤送入流化床密相区,以实现在燃

烧中脱硫的目的。

(2)石灰石在炉内的脱硫机理可以分为煅烧和固硫两部分。

①煅烧:碳酸钙先受热分解(煅烧)转变为活性更高的氧化钙。

mol KJ CO CaO CaCO /18323-+→

②固硫: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脱硫反应,俗称固硫反应。

一般情况下,CaCO3煅烧的分解速度大于CaO 固硫反应的速度,因此用石灰石固硫反应实际上是

属于固体CaO 与SO2与O2的气固反应。

十二、燃煤烟气净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哪些?

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等

(1)利用烟气中飞灰颗粒与烟气密度及电性质的差异,除尘技术粗分可归纳为机械力作用和静电

力作用两大类。根据利用的除尘机理,除尘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①机械式除尘技术(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

②静电除尘技术(分为干式静电除尘和湿式静电除尘);

③过滤除尘技术(包括袋式除尘技术和颗粒层除尘技术);

④湿式除尘技术。

(2)根据SO2性质和特点,可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是用石灰石淋洗烟气,

SO2会变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的浆状物而除去。干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干石灰粉法和活性碳吸附法。

(3)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R )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是在烟气中喷入NH3等含氮化合物,将NOx 还原成水和N2,脱硝率可达

80%以上;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与SNR 工艺基本相同,只是SCR 工艺采用催化剂使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脱硝率可大90%,但投资和运行费用大。

十三、袋式除尘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1)优点:①除尘效率高,一般在99%以上;

②处理能力大,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操作方便;

③受粉尘物性的影响较小。

(2)缺点:①体积和占地面积较大;

②本体压力损失较大;

③对滤袋质量有严格要求,滤袋破损率高、使用寿命短、运行费用较高。

十四、请叙述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过程。

该工艺的化学过程可以分为两段:一段炉内喷钙脱硫和二段炉后增湿活化。

其基本流程和主要反应为:

①在炉内喷钙脱硫阶段,将脱硫剂石灰石粉喷入锅炉炉膛温度为900~1250oC 的区域。CaCO3受热

后立即分解生成CaO

↑+→23CO CaO CaCO

CaO 颗粒与烟气中的部分SO2和全部SO3反应生成硫酸钙

然后此阶段的脱硫产物颗粒、未反应的CaO 颗粒与飞灰的混合物随烟气一起离开炉膛。

②上述混合物随烟气一起离开炉膛进入活化反应器增湿,未反应的CaO 颗粒极易吸水生成高活性

的Ca(OH)2颗粒, Ca(OH)2与烟气中剩余的SO2继续反应生成CaSO3,大部分又被氧化成硫酸钙( CaSO4 )

十五、活性碳加氨吸附法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原理是什么?(出题了)

活性炭加氨吸附法是指在活性炭吸附脱硫系统中加入氨,既可以脱硫,也可以脱除Nox 。其过程

分为:脱硫和再生两部分。

①当烟气中没有氧和水蒸气存在时,活性炭吸附SO2仅为物理吸附,吸附量小,当氧和水蒸气存

在时,还发生了化学吸附,这是由于活性炭表面具有催化作用,使吸附的SO2被O2氧化为SO3 , SO3

再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使其吸附量大为增加。

②当活性炭吸附SO2后,其表面形成的硫酸存在于活性炭的微孔中,降低了其吸附能力,因此应

将其从中取出,使活性炭再生。常用的再生方法有洗涤再生和加热再生两种。

主要反应包括:

O

H N O NH NO SO NH NH SO H SO H O O H SO 222342434242222322/122)

()(2)

(2/1+→++→+??→?++被吸附被吸附活性碳

十六、什么是煤炭气化?气化过程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1)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它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蒸气

或氢气为气化剂(又称气化介质),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部分氧化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

体燃料(即气化煤气,或简称煤气)的过程。

(2)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十七、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接触方式分,气化方式有哪几种?

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接触方式分,主要有: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气流床气化。

十八、煤气的种类有哪些?

①发生炉煤气; ②水煤气; ③合成气;

④城市煤气; ⑤替代天然气。

十九、为何称为固定床或移动床气化?常压移动床气化炉内按气化温度分为哪几个区域?

(1)移动床气化法又称固定床气化法,从流态化角度来讲,气体相对于固体床层的速度未达到流

化速度,气固系统处于固定床状态。但与层燃炉有所区别的是,在气化炉内,固体原料并不是像层燃炉

那样静止在炉蓖上,而是从炉顶加入,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逆流接触,进行充分的

热交换并发生气化反应,故称移动床。

(2)在移动床气化过程中,由于原料煤和气化剂的逆流接触,使得沿床层高度方向上有一个明显

变化的温度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所进行的物理化学过程也不一样。对于常压移动床来讲,一般自上而

下可分为预热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还原层、燃烧层/氧化层和灰渣层。

二十、粗煤气的净化和提质主要包括哪些?

煤气的净化和加工技术,包括除尘、脱除酸性物质,即CO2和硫化物;以及CO 变换和煤气的甲

烷化。

①煤气的除尘包括脱除粗煤气中固体颗粒和液滴的过程,一般多是物理方法:包括旋风分离法、湿式洗涤法和静电除尘法。(由于粗煤气含有焦油,因此不适宜采用过滤法)

②粗煤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硫化物和CO2,其中硫化物又以H2S和羰基硫COS为主。粗煤气中脱除酸性气体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

③对于CO含量过高的粗煤气,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调整H2和CO的比例的工序就称为CO变换。而甲烷化过程主要是使煤气中的H2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H4。

二十一、什么是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名词解释)

(1)煤的直接液化是将固体煤在高温高压下与氢反应,将其降解和加氢从而转化为液体油类的工艺,又称加氢液化。煤直接液化油可生产洁净优质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

(2)煤的间接液化是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2),将煤原有的大分子结构完全破坏,然后通过高活性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产品。

二十二、什么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其原理是什么?

(1)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

第二部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2)IGCC的原理是:煤经过气化和净化后,除去煤气中99%以上的硫化氢和接近100%的粉尘,将固体燃料转化成燃气轮机能燃用的清洁气体燃料,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产生高温燃气以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经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即使得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

二十三、燃料电池发电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

(1)燃料电池的运作原理:也就是电池含有阴阳两个电极,分别充满电解液,而两个电极间则为具有渗透性的薄膜所构成。氢气由燃料电池的阳极进入,氧气(或空气)则由阴极进入燃料电池。经由催化剂的作用,使得阳极的氢原子分解成两个氢质子(proton)与两个电子(electron),其中质子被氧『吸引』到薄膜的另一边,电子则经由外电路形成电流后,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之作用下,氢质子、氧及电子,发生反应形成水分子,因此水可说是燃料电池唯一的排放物

(2)意义:燃料电池所使用的「氢」燃料可以来自于任何的碳氢化合物,例如天然气、甲醇、乙醇(酒精)、水的电解、沼气…等等。由于燃料电池是经由利用氢及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及水,不但完全无污染,也避免了传统电池充电耗时的问题,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方式,如能普及的应用在车辆及其他高污染之发电工具上,将能显著改善空气污染及温室效应。

数值分析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它们是如何构造的?有何重要性质? 答:若n 次多项式()),,1,0(n j x l j =在1+n 个节点n x x x <<< 10上满足条件 (),,,1,0,, ,0, ,1n k j j k j k x l k j =?? ?≠== 则称这1+n 个n 次多项式()()()x l x l x l n ,,,10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以()x l k 为例,由()x l k 所满足的条件以及()x l k 为n 次多项式,可设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x l ----=+- 110, 其中A 为常数,利用()1=k k x l 得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1101, 故 ()()()()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 1101 , 即 ()()()()()()()()∏ ≠=+-+---=--------=n k j j j k j n k k k k k k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0110110)( . 对于()),,1,0(n i x l i =,有 ()n k x x l x n i k i k i ,,1,00 ==∑=,特别当0=k 时,有 ()∑==n i i x l 0 1. 2.什么是牛顿基函数?它与单项式基{ }n x x ,,,1 有何不同? 答:称()()()(){ }10100,,,,1------n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牛顿基函数,利用牛顿基函数,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牛顿插值多项式()x P n 可以表示为 ()()()()10010---++-+=n n n x x x x a x x a a x P 其中[]n k x x x f a k k ,,1,0,,,,10 ==.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不同,牛顿插值基函数在增加节点时可以通过递推逐步得到高次的插值多项式,例如 ()()()()k k k k x x x x a x P x P --+=++ 011,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

马原考试复习题_(带全答案)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绪论: 有一道选择题选C 可知论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B D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第一章: 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

马原,第三章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 .上层建筑是指( )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 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3)不可储存性。(4)不可移动性。(5)季节性。(6)脆弱性。(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 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马原课后思考题(附答案alpha版)

思考与练习(一): 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关系的,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物质观的特点是什么? 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 1.哲学的物质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有何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怎样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特殊状态。(2)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③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把事物区别开 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1.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何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具有在的统一性。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1.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是相对的。(2)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3)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1.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是统一的。认为世界上繁多的事物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哲学观点,叫一元论,否认世界统一性的是二元论或多元论。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是唯心主义一元论的观点。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物质世界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是多样的,另一方面多样性中又有其统一性,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马原思考题

一、我是谁? 看到这个话题,我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又有些陌生。其实对自我的思考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对周围的同学和自己的了解中,我知道每个人都在不停的思考自己,在经过一些事情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在重新认识自己。我以为,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都应该有个基点,这个应该是老师在题目中提到的的自我意识的出发点。不过我并不认同老师在题目中提到的南北、城乡、贫富、素质等人为产生的一些思维方式,我以为人总是基于自然,而思考基点也同样应该源于自然。我们的自我意识应该形成于自然界中的具体的事物,但非人为创造或打造的东西。如风雨雷电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人的自我意识的基点。我一直认为,人为的一些产生的思维方式并不能跳出自然这个局限,人生于自然,至少到目前为止也不能超出自然,所以人的思维的产物是对自然思考的衍生品。我们应该从自然最原始的东西开始去寻找自己自我意识的出发点。比如如果以风作为自我意识的出发点,在待人接物,思考人生的时候,参照风的形象,可以给我们很多有利的启示。如风的博大,告诉我们要有广阔的胸怀。风的多变,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存在,告诉我们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要灵活多变,但又不失本真。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在我们以自然界最原始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意识的根基之后,我们可能会更加明白的看到这个世界的样子,我们也许会找到更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让我们真正的过着健康、愉悦的生活。而且不会失去根本。 三、人的本性就是爱,为爱而活着才是尽兴和尽善

首先,对人的本性就是爱这个命题就值得考量。孔子提倡仁爱,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老子对人的思考讲究无为胜有为。由此可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千人千言,所以一定得从多方面来思考这样的命题。 最简单的思考是,爱分为很多种。对家人的那是关爱,对朋友的那是友爱,对恋人的那是挚爱,对失意者的那是怜爱。那么到底哪种爱才是应该尽兴和尽善的呢。如果是没种都是的话,就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矛盾。 我认为我们对于家人应该要尽善尽兴。原因很简单,家人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爱护,从我们出生到死亡,家人一直在我们的左右,我们失意时,我们彷徨时,我们开心时,无论什么时候,家人是你永恒的伴侣。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家人的爱给予我们的回应,我们应该在得到同等的爱的时候回报同等的爱。所以,我赞同对家人的照顾,关怀这些中华美德。这样我们生活才有了家这个基点,我们有了好的基点才能有精彩的人生。而且这些也值得我们去为他们付出。为了家人的爱,我认为是值得的。 对于朋友,朋友同样是我们生活的伴侣。相比于家人,可能少的是血缘关系和亲密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如果没有血缘关系,有的家人也未必能与你做成朋友,因为朋友的交往源于“情投意合”,要有共鸣才是真朋友。既然这样,我们因为在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看法上产生了共鸣而走到了一起,我们相比于家人,朋友可能可以上升为一种灵魂伴侣的地位。所以,我认为,为了真正的友情,同样

第二章 政府会计复习思考题(学生 参考答案)

第二章政府会计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会计,是指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等问题。 2. 预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 3.政府财务会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 4.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5.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7.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8. 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9.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10.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

(完整版)马原课后答案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m e t h i n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1.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 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 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 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第2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2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1.Q235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哪4个阶段,可得到哪些强度指标? (1)弹性阶段。 钢材在此阶段,当荷载降为零时(完全卸载),变形也降为零(回到原点)。Q235钢的比例极限f p≈200N/mm2,对应的应变εp≈0.1%。 (2)弹塑性和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应变增大加快,材料进入弹塑性阶段。随后,应力呈锯齿状波动,甚至出现应力不增加而应变仍在继续发展的现象,卸载后试件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长度,这个阶段称之为屈服阶段。Q235钢的屈服点f y≈235N/mm2,对应的应变εp≈0.15%,流幅ε≈0.15%~2.5%。 (3)强化阶段。 屈服阶段之后,曲线再度上升,但应变的增加快于应力的增加,塑性特征明显,这个阶段称为强化阶段。对应于最高点的应力为抗拉强度或极限强度fu。 (4)颈缩阶段。 到达极限强度后,试件出现局部截面横向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即颈缩现象。此时,只要荷载不断降低,变形能继续发展,直至试件断裂。 2.什么叫屈强比,它对结构设计有何意义? 钢材的屈服强度(屈服点)f y与抗拉强度fu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越低,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屈强比愈低钢材的安全储备愈大,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太低,不够经济;屈强比过大时,安全储备太小,且构件变形能力小。 3.什么叫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各有什么特征? 钢材在静力单向均匀拉伸下,试件破坏前有很大的塑性应变,这种破坏称为塑性破坏。钢结构中的钢材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发生另一种破坏,即脆性破坏,两者的破坏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塑性破坏是指构件产生明显的变形、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后而发生的破坏,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fy,破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 4.钢结构对钢材有哪些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所用的钢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强度钢材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可通过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获得。屈服强度fy和抗拉强度fu是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的基本保证项目,对一般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只要保证抗拉强度即可。 (2)塑性塑性是指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衡量钢材塑性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它由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得到。承重结构用的钢材,不论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以及在加

马原习题2015版第二章习题 (2)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B)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8.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B)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9.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1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B)

第二章 思考题

第二章 思考题 1.下列各过程中的运算式,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1)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12ln V V nR S =Δ (2) 水在298K ,p θ下蒸发:T G H S Δ?Δ=Δ (3) 恒温恒压可逆电池反应:T H S Δ=Δ (4)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Δ21p p dp T V S (5) 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相变:p T G S ])([?Δ??=Δ 2.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 有人用下列事实来否定热力学第二定律,请指出错误所在 (3)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开氏说法不符。 (a) 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克氏说法不符。 (b) 被压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复原,这是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做功的过程与开氏说法不符。 (4) 凡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 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 (6) 体系达平衡时熵值最大,自由能最小。 (7) 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 <0的过程则不能发生。 (8) 某体系从始态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 的变量,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从某一始态出发到达同一终态。 (9) 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I→II,无论用什么方法,体 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10)绝热循环过程一定是个可逆循环过程。 (11)C p 恒大于C v 。

3. 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体系的熵增加 (b)体系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环境内能减少 4. 在383K ,p θ下,1mol 过热水蒸气凝结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 (a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b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c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d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马原思考题题

马原思考题 1.请问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要认清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举例说明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 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 决。②首先,我国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小康。今天人民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已大大提高,不再是简单的温饱需 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二者所 表述内涵大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者强调的是全方位、 多层次、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多个方面,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广泛的特点。 2.如何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看待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中“承交通天下国家梦,创中国特色双一流”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答: 3.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底线思维,就是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消极懈怠、墨守成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为官不为、消极懈怠,还狡辩说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实际上,这是对底线思维的极大误解。 底线思维是一种担当思维。底线思维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强调做工作要有预案、对险情要有准备,进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积极主动工作。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最硬的底线。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敢较真碰硬,怎么能实现脱贫目标?又怎么能守住建成全面小康的底线? 底线思维是一种进取思维。底线思维并非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也不是消极应付、信奉无错就是功。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守底线,是为了补短板、过险滩、冲高线。今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转型升级挑战,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风险、会不会破解难题、敢不敢争取最佳。 底线思维是一种开放思维。底线思维要求明确警戒线、临界点,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但并非闭目塞听、闭关自守。就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_________,斜率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1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 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0.1817_,斜率C=_____0.1667_____。 Cn n R R U L a a =+=1Ke =50 C=50/3000=0.1667 e K =C(L a R R +1)=0.1667 X (1+180/2000)=0.181703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R a 和R L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马原思考题整理

马原思考题整理 一二章为重点 序 1、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作出了哪两个发现?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什么?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5、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是什么?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 1、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什么?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 根本属性:运动 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 4、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实践 6、什么是意识?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不仅是自认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是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7、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