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_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乡_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乡_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乡_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当前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状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即乡—城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作用下,我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逐渐扩大,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09年的46.59%,年均提高的速度将近1个百分点。尽管乡—城人口迁移并不能改变我国人口的整体年龄结构,但由于青壮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性,而老年人口的迁移性则较小,这种差异性却改变了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年龄分布结构,即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而缓解了城市老龄化压力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城乡老龄化出现倒置,而使得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显得更为突出。据2009年1‰人口抽查数据,我国农村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达9.79%,超过了城镇的老龄化水平(即9.62%)。此外,由于乡—城人

口迁移还会影响农村迁移人口的生育观念和生

育意愿,而造成农村迁移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其结果也会加剧农村老龄化。可见,无论是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上的差异,还是迁移人口的生育率变动,其最终都会加快农村老龄化进程。本文就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关系等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迁移研究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乡—城人口大规模迁移。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国外的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于乡—城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如拉文斯坦(E.G.Ravenstein ,1885)早在19世纪末就提

出了“人口迁移法则”(the Law of Migration )[1]

,赫伯尔(R.Herberle ,1938)提出的后经博格(D.J.Bogue ,1959)和李(E.S.Lee ,1966)等人发展的人口迁移“推—拉”模型[2],刘易斯(A.Lewis ,1954)

王泽强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22)

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流动的结果必然会加快农村老龄化进程并加深了农村老龄化程度。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的内在影响关系等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从而为积极应对我国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老龄化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乡—城人口迁移;农村老龄化;年龄-迁移率;生育率变动[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12)01-0078-05

[收稿日期]2011-09-14

[作者简介]王泽强(1972-),男,安徽长丰人,经济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

环境经济学。

(第34卷?总第185期)

2012年第1期双月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Vol.34,Serial No.185)

No.1,2012Bimonthly

以及拉尼斯与费景汉(Ranis&Fei,1961、1964)的“二元结构”模型[3],以及托达罗(Todaro,1969、1970)和哈里斯(Harris,1970)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等等[4]。

国外的相关理论观点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迁移研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自由迁移不同的是,由于存在着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性壁垒,而使得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乡—城人口迁移通常也就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永久性迁移,即农村人口通过升学、招工、提干或参军以及家庭团聚、在城市购买住房或土地被政府征用甚至购买城市户籍等正规渠道而将其户籍也迁移到了城市,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永久性移民(邓曲恒、古斯塔夫森,2007)[5];另外一种则是非正式迁移,即农村劳动力短期的、非正式的迁移流动,在这种形态的迁移中,迁移者的户籍仍保留在原籍,而呈现了所谓的“人户分离”。

杨云彦(2003)测算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持续上升,其中不迁户口的非正式迁移的规模及其对总迁移的贡献越来越大,如1993年非正式迁移人口的规模就超过了户籍迁移的规模,1999年的非正式迁移就占据总迁移人口的2/3,而2000年则达到了70%[6]。蔡昉(2001)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制度性壁垒,从而使得乡—城人口迁移中的迁移者从农村迁移出去后大多数不能在所迁入的城市长期居住下去,最后还要回流到农村[7]。对此,白南生(2008)等人认为,在外国城市化的各种体制障碍一时很难消除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候鸟式”的迁移流动成为了逐步实现我国城市化的独特方式[8]。

二、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研究

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农村迁移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而会改变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分布,提高了迁出地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而减缓了迁入地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乡—城迁移造成了农村迁移人口的生育水平或生育率下降。因此,本文也就从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差异和生育率变动这两个方面分别对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1.关于乡—城人口迁移的年龄特征与农村老龄化

在通常情况下,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迁移倾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人口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年龄越小、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往往更倾向于迁移。为了揭示年龄与迁移率之间的内在规律,罗杰斯(Rogers,1984)利用瑞典等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即幼儿阶段的迁移率较高,到初等义务教育阶段下降较快,但该阶段结束后迅速上升,在20-30岁则达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最终降至一个较低水平,而在60-70岁的老年阶段则又形成一个小的迁移高峰[9]。罗杰斯的“年龄—迁移率”模型对人口迁移中年龄结构的差异性进行了模型化和规律化地描述,揭示了青壮年人口具有较大迁移性,这对于考察我国人口迁移的年龄结构特征,特别是给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的年龄结构特征及其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乡—城人口迁移的规模随之扩大,国内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年龄—迁移率”差异及年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杨云彦(1992)根据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验证了我国人口迁移基本上符合罗杰斯的“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10]。王金营(2004)测算了1990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的年龄分布和模式,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乡—城人口迁移呈现出年轻化的规律特征[11]。王桂新等人(2005)对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省际人口迁移及其年龄结构也进行了研究,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既与罗杰斯“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有基本相似之处,同时也揭示了我国人口迁移因受户籍制度等二元体制的制约而表现出更为年轻的年龄结构特征[12]。

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性,而老年人口的迁移性则较小,乡—城人口迁移的这种年龄结构上的差异性虽然不能改变我国人口的整体年龄结构,但却改变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

人口年龄分布结构,即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而缓解了城市老龄化压力的同时,却随之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而加深了农村老龄化程度。关于乡—城人口迁移的“年龄-迁移率”差异对城乡老龄化的影响关系,国内学者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侧重是有所不同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问题还没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国内学者当时更多的是侧重于乡—城人口迁移年轻化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城市老龄化及促进人口控制等问题的研究上。如曾毅(1991)就曾认为,城市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会导致其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那么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入以推进城市化则既有利于我国的人口控制,也有利于缓解城市老龄化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及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凸显,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问题则逐渐进入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刘爽(1998)在研究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关系时就认为,我国人口迁移与各地区的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有着内在的联系,乡—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农村和迁入地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产生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是减弱了迁入地城市老龄化的速度与程度,另一方面则提高了迁出地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速度与程度[14]。姚从容、余沪荣(2005)基于历史数据分析指出,农村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加速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导致了老少人口的比例上升[15]。刘昌平等(2008)也同样认为,乡-城人口迁移一方面能够缓解城镇老龄化程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村老龄化程度[16]。

与此同时,章铮等人(2008)还对城市化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同年龄结构下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机会上所面临的不同状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获得的机会较多,城市正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倾向于招收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青壮年农民工;进入中老年后的农民工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则大大下降,返乡务农也就成为多数中老年农民工的现实选择[17]。可见,在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中,一方面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逐渐年老的农村迁移人口最终又回流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年龄结构迥异的城乡人口双向迁移流动最终造成农村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2.关于乡—城人口迁移下的生育率变动与农村老龄化

汤姆逊(W.Thomson,1929)、兰德里(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5973775.html,n-dry,1934)和诺特斯坦(F.W.Notestein,1945)等人在对发达国家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的研究基础上所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该理论从人口转变的角度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老龄化问题研究提供了又一个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人口转变主要是指从高出生率(或生育率)和高死亡率状态转变为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状态的过程,而人口老龄化则是人口转变中的一个持续、必然的结果。那么,在乡—城人口迁移中,农村迁移人口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以及生育率最终会发生何种变化,进而又如何影响着农村老龄化的进程呢?

Bun Song Lee和Louis G.Pol(1993)对韩国、墨西哥和喀麦隆的乡—城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和墨西哥的乡—城人口迁移对生育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滞留在农村的非迁移人口相比,农村迁移人口的妇女在整个生育期间平均减少了2.57个和1.45个孩子;而在喀麦隆,乡—城人口迁移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小,而这个结果则可归因于农村迁移人口在城市定居后其生养条件的改善刺激了生育率的提高,进而抵消了生养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生育率的下降[18]。Masahiro Umezaki和Ryutaro Ohtsuka(1998)则研究了巴布亚新几内亚1930年以来的乡—城人口迁移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而发现了移民的生育率明显低于非移民,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城乡差异的节育措施对定居于城市的农村移民与留在农村的非移民的生育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所造成的[19]。

在我国乡—城人口迁移中,曾出现过部分农村迁移流动人口为摆脱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而形成的“超生游击队”这一特殊的群体,显然“超生游击队”问题给我国的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研究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行为时,就对迁移流动人口的“超生”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关研究在既加强对农村迁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大多还是认为“少生、优生和优育”是我国乡—城迁移人口的主流倾向,即乡—城人口迁移最终还是降低了农村迁移人口的生育率。曾毅(1991)对人口城镇化迁移与生育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而认为,从1987年到2050年,有乡—城人口迁移要比无乡—城人口迁移减少新出生婴儿1.67亿[13]。刘爱玉(2008)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在外出流动前所期望的子女数为1.63个,而外出流动后所期望的子女数则降为1.6个[20]。同样,吴帆(2009)也对新一代乡—城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2.3%被调查者希望生1个孩子,44.42%希望生2个孩子,只有2.33%希望生育3个及以上,还有约1%不想生孩子,即流动人口的平均生育意愿仅为1.49个孩子,远低于非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21]。

关于乡—城人口迁移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机理,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及生育政策等层面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剖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戴维斯(K.Davise)和布莱克(J. Blake)认为,经济社会因素可以通过中间变量因素影响着人口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弗里德曼(R. Freedman)从社会学角度认为,人口生育率下降还存在着文化背景的促进和制约因素,如在妇女地位低下、缺乏教育及封闭的社会里,人口生育率通常偏高。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A.East-erlin,1985)从经济学角度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降低了家庭对子女的供给和需求意愿,相应地引发了所谓的“生育率革命”[22]。

在我国乡—城人口迁移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在脱离农村后对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生育成本以及效用的感受、子女数量与质量的选择、避孕知识和生育观念的接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等方面都会对其家庭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郭志仪,史晓霞(2009)从生育成本与收益以及子女数量与质量选择等角度对农村迁移人口生育率变动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条件的改善,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迁移人口家庭会倾向于生育更少的孩子;并且,随着农村迁移妇女就业机会的增多,也增加了其生育的机会成本,而促使农村育龄妇女更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少育,相应地也会降低了其生育意愿[23]。

三、简要评述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了乡—城迁移下的农村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及其生育率的变动,揭示了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内在影响关系,即乡—城人口迁移改变了城乡人口年龄分布结构,加速了农村老龄化进程。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早,国外学者也就较早地开始关注乡—城人口迁移等问题的研究,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国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之后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开始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对乡—城人口迁移的研究虽时间不长,但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在不断增加,如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主要关注的是通过乡—城人口迁移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和缓解城市老龄化等研究方面;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以及城乡老龄化倒置等问题的日渐凸显,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则又相应地转向了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社会、人口、文化以及生育等影响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认为乡—城人口迁移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并对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显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城人口迁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在乡—城人口迁移及其对农村老龄化影响问题的相关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而有待进一步深化:(1)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虽然一些研究也运用了数理模型、但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而使得对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方面的研究多还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与现象解释的层面上。那么,今后若能把定量研究方法更多地运用到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问题中则将会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2)技术性研究较多,制度性分析偏少。目前各种社会统计分析技术在乡—城人口迁移问题研究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显然,技术层面研究的目的则是更好地为促进乡—城人口迁移的制度层面创新服务的,而目前将技术性研究和制度性分析有机地整合的研究相对不多。因此,如何将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在技术层面的分析与制度层面的研究进行有效结合则显得比单纯的技术性研究更为重要。(3)研究视野不足,理论创新有限。如在人口老龄化愈加严峻的背景下,与我国生育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基本上都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而我国至今仍采取严格而谨慎的生育控制政策。目前,国内学者基本是从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视角讨论应对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老龄化问题,这些研究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学者们从生育政策的完善及调节生育水平的视角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农村老龄化问题时仍十分谨慎,相关研究成果则较少。对此,国内学者应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进行创造性和前瞻性地研究,并提出更多的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包括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建议则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Ravenstein.E.G.The Laws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1885,(2):167-235.

[2]Lee.E.S.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1966,

(1):47-57.

[3]Lews.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

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39-191.

[4]Harris.J.R&Todaro.M.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70,(1):126-142.

[5]邓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国的永久移民[J].经济研究,

2007,(4):137-148.

[6]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J].中国

社会科学,2003,(6):97-107.

[7]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

研究,2001,(4):44-51.

[8]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

[J].中国人口科学,2008,(4):2-10.

[9]Rogers.A.Migration,Urbanization,and Spatial Popula-

tion Dynamics[M].Westview Boulder,1984.

[10]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年龄模式及其应用[J].人口学

刊,1992,(4):7-11.

[11]王金营.中国1990-2000年乡—城人口转移年龄模式

及其变迁[J].人口研究,2004,(5):41-47.

[12]王桂新等.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曾毅.人口城镇化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J].人口学

刊,1991,(2):1-6.

[14]刘爽.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J].西北人口,

1998,(3):12-16.

[15]姚从容,余沪荣.论人口乡城迁移对中国农村养老保

障体系的影响[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2):57-68.[16]刘昌平,邓大松,殷宝明.“乡—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

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经济评论,2008,(6):31-38.

[17]章铮,等.论农民工就业与城市化——基于年龄结构-

生命周期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6):8-18.[18]Bun Song Lee&Louis G.Pol.The Influence of Rural-

Urban Migration on Migrants'Fertility in Korea,Mexico and Cameroon[J].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1993,(12):3-26.

[19]Masahiro Umezaki&Ryutaro Ohtsuka.Impact of Rural-

Urban Migration on Fertility:A Population Ecology Analysis in the Kombio,Papua New Guinea,Journal bio-society Science,1998,30:411-422.

[20]刘爱玉.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影响[J].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2008,(5):69-73.

[21]吴帆.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J].南方

人口,2009,(1):5-11.

[22]Richard A.Easterlin&Eileen M.Crimmins.The 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 and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23]郭志仪,史晓霞.生育率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经典

文献的回顾与经验检验[EB/OL].(2009-03-30)[2011-08-30]http://cenet.org.cn/userfiles/2009-3-30/20090330 161858294.pdf.

责任编辑:杨仙丽

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 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第一句 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 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 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 的提高。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 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 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 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不是个体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刘助仁的研究认为: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概念颇多, 综合起来可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农村人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度减缓,同时又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农村人口变迁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组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清晰的理解并预测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生育水平是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衡量指标——终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始终是人口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终身生育率虽然能够反映真实的生育水平,但仅能体现已完成整个生育期(15~49岁)的女性的终身生育数量,这对指导现实乃至预测未来缺乏时效性。抽象的看,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数量与其初育年龄很可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初育行为的完成时间要早于整个生育期的结束时间,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从而增强运用终身生育率进行长期人口预测的实际意义。迁移水平是影响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因素,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是以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为主。普遍认为,年龄与劳动力转移概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其隐含假定不同年代出生的劳动力具有相同的转移模式(转移概率的年龄分布形式),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变化的国家,该假设并不成立。若不考虑不同出生年代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差异便对未来进行预测,则会与实际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生育水平和迁移水平估计方法的探讨及应用,进一步分析

并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宏观生育率统计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利用初育年龄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稳定性强、精确度高;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相比,其与真实值的拟合效果更好;应用终身生育率估计值计算得到的人口出生数量与实际调查数量的偏差较小。说明,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可行,且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结果。研究内容二: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在研究内容一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和吉林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数量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并指出这种负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影响二者同时反向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初育年龄越晚、终身生育数量也会越少;育龄妇女及配偶在初育前具有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则更倾向于推迟、减少生育;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对二者的负向关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预测结果显示,若不考虑"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影响,未来农村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水平将继续下降。研究内容三: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差异,并对未来转移数量的预测。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完善劳动力转移决策模型,预测未来转移数量。本研究利用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仍然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制度安排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建议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尽快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逐步形成多层次的老龄政策体系,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二)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这些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地区。2012年,有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8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各有3个,属于西部地区的有2个。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增多,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目录 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1 1.1 基本情况/1 1.2 呈现的问题/2 2、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3 2.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3 2.2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3 2.3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4 2.4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5 2.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5 3、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6 3.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低效/6 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7 3.3 从经济发展来看,农村人口收入偏低导致子女供养能力受限/7 3.4 从家庭来看,劳动力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空巢现象日趋严重/8 3.5 从思想观念,传统养老习惯根深蒂固致使村民对养老保障制度认识淡薄/8 4、对当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9 4.1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9 4.2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劳动力短缺/9 4.3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0 4.4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0 5、其他方面的建议/11 5.1积极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11 5.2加强敬老爱老的伦理道德建设/12 5.3、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13 6、主要参考文献/14 7、附件/16 附件1: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16 附件2: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18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抚州市临川区展坪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农村人口老龄化调查研究 【Abstract】With the seriously increasing of aging in China's rural area ,our long-cherished wish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of rural area have been affected. In this paper,we did a research of the aging in Zhanping Village Lin Chuan Area of Fuzhou City. Using the information, 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aging in rural area. Finally, w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of how to improve the aging in rural. 【Key words】Rural Aging Research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口总体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 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 1.1 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 年我国共有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9275 万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有 7285 万人,约占了全国老人总数的四分之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8073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63.91%。农村老年人口总量近6千万左右。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综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浅谈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在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 (一)规模大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二)速度快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底子薄 西方国家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四)负担重 我国是在没有社会保障积累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只能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一代人要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的同时,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部分资金。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 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只是相对而言,在流出地“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地位的“拉”力,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在流入地也存在的“推”力包括: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人口就是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出流动的决策的。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9月 176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魏 颖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实意义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等几方面,对目前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9—0176—0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严峻挑战。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社会养老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实施起来又困难重重,因此,居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方式便应运而生,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我国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鞠秋锦、邓卫华,2004) 二、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从我国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角度出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即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高, 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很高。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偏高,养老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事实上的需求十分有限,社会养老存在现实困难。 第二、从老年人的各方面现实需求角度出发。 居家养老符合世界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苏珊?特斯特,2002)。居家养老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又可根据老年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节省开支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矫扬,2000)。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自己长期生活过的社区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许爱花,2005)。 第三、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社区作为除家庭之外老年人生活的“第二空间”,能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祁峰,2005) 三、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制约居家养老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财力不足。目前,居家养老主要借助社会力量,很多慈善捐助无任何强制性约束。 2、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服务队伍不稳定。(杨福彬,2003) 3、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参与较多,行政色彩较浓,长期下去会阻碍居家养老的不断发展(任炽越,2005)。 四、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服务,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多数学者强调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应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此,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应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培训,实现持证上岗;逐步开展和规范志愿助老活动,加强社区服务,形成一种规范化制度(王宗廷,2000)。 2、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服务内容应逐步调整,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建立社区老年医疗援助系统。(陈军,2001) 4、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加大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老年康复中心等。 五、研究评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进行了剖析,给出了一些发展和推行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议。这些都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总结。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欠缺: 第一, 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现状、问题、各种措施的叙述, 很少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律性的论述。第二,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和卫生服务等方面, 对其他方面, 如精神慰藉、情感照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而后者已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三,对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社区服务的深入研究极少。不同特征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 提供符合老年人切身需要的社区服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热点透视,2004.12 [2] 苏珊?特斯特(著) ,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3] 矫 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4]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5.3 [5] 祁 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2005.2 [6] 杨福彬, “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银发世界,2003.6 [7] 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社会福利,2005.1 [8] 王宗廷,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理论月刊,2000.3 [9] 陈 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阅览,2001.9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初探 江苏如皋东陈计生站沈艳芬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养老、医疗、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失、精神文明建设薄弱等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下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研究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也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医疗制度乡村文化婚育观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状况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早在2000年底,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镇的老年人口总量也呈逐渐增长态势,总体上显示出这样两个特点: 1.老龄人口增速快,高龄化现象渐趋显现。根据我镇今年(截止到到2007年7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镇55~64岁人口为5760人,占农村人口的13.2%,65岁及以上的农村常住老年人口为7151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6.4%, 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113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8%。我们如皋是有名的长寿之乡,我镇在农村人口总体趋向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的内部结构也不断老化。

2.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独身老人比重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伴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到来,我镇农村“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空巢化程度加剧。而且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多,由于老年丧偶等原因独身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 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下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研究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也是当务之急。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个人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几个问题 1.人口老龄化与现行养老模式的冲突 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但是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却因遇到新的问题而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上文已经提到,在广大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优势。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照顾。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农村“空巢老人”和独身老人的增多,有子女却无人赡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缺少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必然对新的养老模式提出迫切需求。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现状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如上所述,由于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

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

文献综述(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相关问题 文献综述 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一班201340510111姚远琨 1.引言 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对1978-2006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成为促进因素,对GDP的贡献量与贡献率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每年实现的GDP中人口红利的贡献份额已超过10%.然而,人口红利的一次性、人口迁移与人口红利的区域间转移、人口红利为谁所得和人口负债由谁承担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2.人口红利走势下的特征期效分析 2.1有关人口红利的概念定义 经济学家通常情况下将人口红利定义为当社会存在劳动力充足并且人口抚养比低,社会负担轻的状况时,社会可以实现高储蓄率,经济可以达到快速增长。部分学者给人口红利下了一个更详细的定义,认为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的时间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轨迹,当一国人口增长率降低后,在一个特定时段内,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高,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都比较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①。还有的学者认为“人口红利”是从“人口机遇”延伸而来的一个人口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归因于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人口年龄结构橄榄型变化带来经济加快增长的一种人口与经济的正面关系②。 2.2有关人口红利的产生条件研究 叶文振(2007)认为人口红利的产生除了就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以外(如以性别为导向的歧视性就业文化与把女性劳动力看成需要社会负担的群体的政策),它还取决于劳动人口现有的规模、劳动人口的质量或人力资本的含量、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有的学者则认为人口红利形成的条件有三,首先,劳动力是一种特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八 前言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 年,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2 0 亿,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 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 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 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 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 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 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