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_李小艳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_李小艳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_李小艳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_李小艳

收稿日期: 2007-10-20

作者简介: 李小艳(1983-),女,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2008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 a n .,2008

第21卷 第1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

 

 

V o l .21 N o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

★李小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内容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及其作用的

概括与抽象。笔者从价值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进而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有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和“庸俗化”倾向,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关

词: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8)01-0059-05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结构体系“哲学中的价值理论,就其内容的性质和功能来说,它实际上是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着特殊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面的理论基础”

[1]

。可见,我们应在重视哲学意义

上价值概念的科学指导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客观存在状态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2]406

,是

“人在把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作为这种满足需要的资料,而从其他的外界物中区别出来并加以标明时,对这些物进行估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

[2]409

。因此,理论界

主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主客观关系价值论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

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3]

而“这种关系是思

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它总是以一定形式的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因而具有极其复杂的形态结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究竟存在怎样的结构体系?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是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目的价值是指某些被主体记作是目的、目标的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一些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同一性的价值。工具价值则是一种有助于实现目的价值的价值,一种作为方法、手段和途径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身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但社会却只注重人的工具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仅要强化目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为人服务的正确轨道,而且要讲究手段的合理性,使其工具价值的发挥最大限度地促进目的

59

价值的实现。只有追求目的与手段的相融共通,处理好目的发展与手段创新的关系,才能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从表现形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结合。精神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提高人们的思想,转化人们的观念,促进人的精神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5]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物质价值,即通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来变革和改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价值是精神价值的基础,而精神价值是物质价值的升华。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结合,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同一需要,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从实现的时序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价值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价值,它以社会和人的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消除疑惑、化解矛盾、升华思想、提高境界。但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未来的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具有发展性、超越性、前瞻性和先导性的理想价值。“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力求趋向思想”[6],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改变社会现状,从而实现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的超越。可见,现实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础和依据,而理想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内驱力和旨归,两者辩证结合,相得益彰。

第四,从主体范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融合。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调控品德行为等几个方面。而社会价值是指其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社会现象而呈现出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个体价值充分实现的基础上,而社会价值又包括个体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延伸和验证。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存在于满足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之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失衡的表征及其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价值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由于理论科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与方法得当,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效果十分明显,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面对人们价值选择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多变性,面对人们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却出现了“两极化”倾向,从而影响乃至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下面将“两极化”倾向分别予以梳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倾向

所谓理想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左”的倾向的影响下将建立在现实之外的纯粹主观的想象之上的教育理想假定为当下现实,并进而试图实现一种美好但不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教育目标。结果,教育对象的行为既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目标,也无法与建立在自身现实基础上的思想状况保持同一,于是便陷入一种悬置的、失去依托的状态,即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而迫于压力,就外现为浮夸、虚伪、两面性以及外在盲从,内在无自我等,最终导致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阻滞并使自身陷入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倾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空谈目的价值,忽略工具创新。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内容上一味提倡“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以及见义勇为等英雄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又无目的性安排教育内容,加上不注重创新,结果使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第二,凸现精神提升,贬抑物质追求。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置人们的物质利益诉求于不顾,片面强调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理想信念等内容。而“`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7],“空对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悖于物质利益决定思想动机的基本规律,而且违背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原则。第三,夸大社会要求,排斥个

60

人发展。马克思曾强调说:“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8]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常常把个体需求等同于无原则的自利主义,片面强调“服务意识”和“牺牲精神”等社会价值,结果由于不能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更无法激活建立在和谐社会与个体关系基础上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情感需要,最终既压制了个体发展,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大打折扣。第四,脱离现实需要,推崇理想信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人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渐进性和长期性缺乏深刻理解,再加上急功近利,就容易脱离现实生活,意图“立竿见影”。他们对于现实中长期困扰人们的错误认识,思想疙瘩不予澄清和解除,却好高骛远地追求其未来才能实现的理想价值,结果目标过空、过高、过大,欲速则不达。

可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化倾向,是理想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泛滥,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体系本身缺乏科学认识且把握失衡,结果出现脱离实际,方法单一,运行封闭,形式主义泛滥等一系列问题,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空疏无用的说教,最终使其走入死胡同,发展趋于停滞。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庸俗化倾向

所谓庸俗化,是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世俗化,开始讲究“兑现”,走向“实惠”,导致其工具理性和实证性日益凸现,实用功利思想颇为流行,而忽视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关怀的倾向。它执著于用一系列思想、政治、道德的条条框框来控制、约束和防范受教育者,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约束功能,又将许多原本反映人类尊严的价值置换为赤裸裸的现实利益关系和对感性生活的追求,陷入了琐碎、低俗的物欲追求。结果,由于这些“行为戒律”缺乏价值上的支撑,不仅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而且使人们普遍感到“信仰缺失”与精神危机。

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目的意识淡薄,工具价值异化。在实践中,重行为控制和政治宣传,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浅显化和教育方法的简单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停留在人们的行为层面,而无法给人以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第二,物质利益至上,精神家园荒芜。我们要反对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仅仅归结为追求物质生活享乐,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通过促进物质财富的创造对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结果忽略价值引导,忽略对人们思想问题、精神性需求满足的现象。第三,个人本位明显,全局意识缺失。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么只看到个体的需要和追求,单纯致力于个体需要的满足而摒弃社会需要的实现;要么个体需要的满足只停留在摸得着的“物化”层面和孤立的“量化”层面,而不能还原和上升为社会需要实现的层面。第四,短视行为盛行,理想信念弱化。这是指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目光短浅,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维持社会现状而存在的解决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现实价值,而忽略其为把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存在的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理想价值,结果舍本逐末,把时间、精力和资金等都放在做“快餐”和“速效”上的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为当前人们生活、思想日趋庸俗化的“副产品”,归根结底,是由于陷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片面化,导致重工具价值轻目的价值,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重现实价值轻理想价值,重个体价值轻社会价值。教育的结果使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价值失范、信仰缺失和精神危机,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如何才能克服“理想化”和“庸俗化”两种极端倾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根据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源于15—16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运动,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我国,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既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根本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立足于人为根本”[9]。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的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

61

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10]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上,其体现的落脚点在于统帅受教育者的“德”字上,即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到位,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圣人”和德胜才的“君子”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定,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和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固有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并为人的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普遍提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应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个性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而生机勃勃、积极健康的个性发展也应当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尺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而且应为个性健康发展创造一种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发展空间的良好氛围。

(二)虚功实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功”,从事这项工作是“务虚”。确实,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一般来说是间接的、隐蔽的、不易察觉的,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触摸不到”的“虚幻”的假象。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一定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去。”[1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精神层面上发挥着指引方向、提供动力以及给予保证等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接受乃至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利益要求和价值要求的合理性、正当性的确认、满足基础之上的。以雷锋这个典型人物为例,雷锋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他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了他所能给予的,“利他”便成了他的精神追求,这正是内化了他所属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结果。“惯习自身脱胎于一整套历史,它就和这整套历史一起,筛选着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并强化了其中的某些反应”[12]。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应当彻底改变工作作风,学会“虚功实做”,要变“务虚为主”为“虚实结合,以实为主”。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刺激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按劳(需)分配,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要求发扬革命精神和关心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三)知行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动的社会实践融为一体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论语·述尔》,可见,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时,不仅从“知”的方面提出了文化知识上的要求,而且从“行”的方面提出行为规范、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等要求。在知行问题上,人们一般认为,“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对“行”有指导约束的作用,而“行”是“知”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可以促进“知”的提高和升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并不单纯是现实层面的知识性传授或规范性约束,还应包含理想信念的追求,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授之以理,而且要养之以信、导之以行。

首先,要求明理至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联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划清重大理论的是非界限,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联系我国的社会实际,善于运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适时适势地澄清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其次,要内化践行。“履,德之基也”[13]。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4]可见,“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使受教育者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在“行”的过程中使“知”得到强化和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于生

62

活,付诸实践,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动态平衡发展。

(四)追求和谐,创设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原型(如“天人合一”,“尚中贵和”等思想),同时也是西方哲学的核心纬度(如系统论),其恒新的观念对促进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维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长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其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合理张力提供了深刻启示。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1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让人融入社会,也就是使人与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才能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通过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通过广泛地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把党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同时激发人们发展生产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主流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引导人们的文化发展方向,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保持生态平衡。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和道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还指出这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6]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着力点应该置于建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的经济机制、民主的政治机制和平等的法律机制等方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李德顺.学习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理论与思想

政治工作漫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

1963.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3:41—42.

[4]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

研究,2002(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2002:20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65:103.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85:78.

[9]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习[M].人民出版

社,2001:218.

[1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N].人民日报,2001-07-02.

[11] 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江泽民发表重要

讲话[M].新华月报,2000(8).

[1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

会学导引[M].李德,李康,译.中央编译局出版

社,1998:168.

[13] 周易·系辞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 荀子·王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

1979:121.

[16]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

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

-02-20.

[责任编辑 刘成法]

6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浅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

浅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浅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希望帮助您提供更多想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当下各大高校内,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影响重大,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改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目标,高校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要改变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教育的片面认识,努力增强“渗透”意识,提高“结合”本领,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业务之中,努力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要努力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新贡献,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熟悉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较高的素质,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

主义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要懂得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可以从网上搜集信息,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网络这个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大力建设优秀网站,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网上轻松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加强校园论坛建设,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校园论坛要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其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其辨析 王兆宇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1-8班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几个比较典型的定义进行分析和综合,在不构成冲突和矛盾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联系起来,在内容上进行补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应当主要突出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内化作用、包含内容体系三方面,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应该赋予新的活的元素,即强调生命,强调主体人,培养自由、全面、生命自觉的人。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主体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与确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一—思想政治工作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几个阶段。 建国前,主要使用“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建国后,对这一术语的使用发生了新的变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最近的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最早由刘少奇提出。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使用和阐述了这一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即思想性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性的思想工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提法出现在此时。1950年2月,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坚决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现在学校中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的主要关键”。 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影响下,各个领域的工作都以政治挂帅,“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统一的术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想性工作内容增多,“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1980年5月27日至6月6日。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并于1984年在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学科全称“思想政治教育学”。至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标准术语。 至此,“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得以最终确立。这个过程体现出在理论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操作上的深入。要指出的是,从发生学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思想政治工作”演变而来,但后者含义更广。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系统,表明它与党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更侧重和突出的是学科体系和科学理论的建设方面。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侧重的是它的学科和理论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6075588.html,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卢翠英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2期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是大学教育学生的中心工作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社会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时代对大学生们在个人素质涵养方面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政治信仰、理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处在模糊与迷茫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就应该抓住时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启蒙和教育,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在生活中思想政治的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合理倾诉,为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不断地加强与促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就是在于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发展,要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进行关注、了解和分析,才能够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者。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的作用 1.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者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作用。高等学校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来的。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就是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经过实践的一再证明,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有所松懈,就会有很多的不正确的思想冒出来寻找自己的领地。因此,高校大学生必须要经过专业的、系统的、深入的、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具备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中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社会群体,是实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强有力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怎么样,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顺利实现伟大复兴。 所以,加强和促进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就变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如果现代高校的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那么就会对我们的社会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 发表时间:2010-01-25T13:28:06.3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易曙光 [导读] 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易曙光(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在总结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李德顺首次将价值概念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先河(李德顺,1989);此后,吉林大学陈秉公明确提出了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性,张耀灿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正式引入了教学课堂中,郑永延在《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思想道德理论及其价值问题(郑永延,2000)。张耀灿和郑永廷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张耀灿等,2001)。武汉大学项久雨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是继哲学价值论和教育价值论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项久雨,2002)。基于此,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后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项久雨,2003),该专著的出版被普遍认为是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新突破。苏斌对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苏斌,2003)。刘基等认为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日益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状并对其进行优化(刘基等,2004)。江波等针对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多样化导致的人们思想认识多样化问题,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江波,2005);张捍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功能(张捍东,2006);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要经济从主体提出和倡导的政治思想向受教育者人体自我政治思想飞跃和从受教育者个体自我政治思想向其政治行为飞跃的过程(李江凌,2006)。综观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等三个主要的领域。张耀灿等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质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认为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基本的途径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二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冯达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入手,推动主体接受活动的进行(冯达成,200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刘振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因而价值实现的规律就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活动三大要素之间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刘振忠,2001);张耀灿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可以概括为真善统一律、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等三条规律,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是一个多角度和多侧面的规律体系。 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但它不能凭空产生,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内在地包含着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和作为价值主体的能动因素两个方面,两者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活动对象化的基础上互动,从而最终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此,只有当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的运作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展开所要求达到的优化和显现价值客体的功能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才有可能进行。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活动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体现着价值的实现。因此,只有明确教育活动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教育活动要如何才能更加完善等问题之后,才能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理论向现实转化。一般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必须能说服价值主体并为其所接受,其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如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一般规律,其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须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同时,还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与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接受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为价值的实现创新理论条件。 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完全是逻辑和概念的推导过程,而是融入了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因此,人和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 首先,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控、转化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人的要求和条件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主体性要求上。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主体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基本的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价值主体的主体意识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由理论状态向表现出某种具体特征的现实状态转化的内在驱动力,而主体能力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在现实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基础上发生互动的内在根据,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另一方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成要素中,社会是作为价值主体之一发挥作用的,社会必须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供多层次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从总的来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本质要求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严治党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党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趋向能积极实现,这一特殊的社会条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2.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介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象,并关注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也是以提升人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花都司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念的界定 所谓功能是指由若干要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是产生的结果,它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体现的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表示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结果,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我国,把功能概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中来,或者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70一80年代。从总体上看,对“功能是什么”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大类型:即“主观论”与“客观论”。 “主观论”即是从主观视角来看待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功能和目的互换使用,主要有“目的论”等。“客观论”则坚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影响力来看,“客观论”明显拥有更多支持者。但是在“客观论”者内部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即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里主要有“作用论”、“能力论”、“结果论”、“价值论”以及“效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从主观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陈万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仓道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曹书庆则认为:“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就是德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和社

东北师大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卷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题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5分)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又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科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阶级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目的、任务、内容乃至活动的一切方面都受到其阶级属性的制约,而不同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大一统的孔子儒家礼教思想,西欧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神学和经院哲学,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则是唯心哲学和抽象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一部分,不但在方向上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其直接的理论依据就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利用社会环境因素,依据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已有的政治思想品德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是以任务为中心,调动各种要素功能,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以影响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教育活动以外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可见,思想政治环境又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 它不同于一般的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 主要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发生影响的环境。 4.自我教育 答:所谓自我教育原则,就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建立在人们已有的思想行为基础上的,建立在人的自省、自励的基础上的。自我教育从主体方面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相信和依靠,把受教育者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学习和认识的能力。 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一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 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它价值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内隐性和外显性的统一 ②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Education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我校于2003年设立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领域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科研成果丰硕的指导教师团队,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相关学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学科能为研究生创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机会,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工作。 (二)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了 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能适应我国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方式 依据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及研究生选择的研究方向,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学科团队联合指导相结合;研究生学习以课程学习、自学研修、专业研讨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导师和学科组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业务学习、身体健康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且符合学院的相关规定者, 可申请提前答辩,但最多只能提前1年;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不得超过4年。修业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生态文明教育。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基本要求为36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1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必修环节设置包括学术研讨与报告(2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实践训练(2学分)三部分。 1.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的学分基本要求为31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7学分。课程学习要求在毕业论 文开题之前全部完成。凡符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课程免修管理办法》的研究生,可在新生入学两周内申请免修硕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课程。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3门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若本科阶段已修上述课程的可申请免修。补修课只记成绩, 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31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三四章.docx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导意识有密切的联系,是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 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 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它把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当在长期革命与实践中,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出了深刻阐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而为社会全面进步而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价值的体现,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同目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必然会出现主客体矛盾和其他矛盾,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也难以避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促使人们更有效的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更好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即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社会叫至关及社会规范传递、落实到每个个体上,使人实现社会化,才能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前进。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为人的智能素质的提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使人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互为前提或基础,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思 想政治教育既注重个人的发展,又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是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社会 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使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解决人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

思政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综述文献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研究,熊建生在江汉论坛上发表题目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在文章开头就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而刘先进则在兰州学刊发表的试论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体系,它由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组成。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依据,熊建生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表的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依据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一个建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周湘莲在理论与改革发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中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的依据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性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品德发展规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势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实际情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而于健则在辽宁教育研究发表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选择加工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体现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性;第二,切实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性;第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对独立性;第四,密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而王希环在武警工程学院学报发表题为思维过程、思维定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定的影响中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依据的研究中,也出现一些独特的视角,如有学者认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还要着眼于人的思维过程、思维定理的要求。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张耀灿,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著作中提出要素说,而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则提出板块说,许悦联则在黑龙江社会科学中发表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换规律提出三观说。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否稳定、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少学者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结构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内容确立依据以及内容构成等方面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 近年来,学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界定上有两种主要代表观点:一是信息论,一是”意 识形态体系论",”信息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而”意识形态体系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的理论化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合理的存在社会之中,必有它存在的价值,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时代有一定的作用。我想着重阐述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首先,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取决与它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考虑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有文化选择的功能,如果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那么这样的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子就可以纳入教育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功能选择包含两个方面,肯定积极的文化因素,吸收同向的文化因子,第二就是抵触劣性文化对教育者的侵害,加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吸收和批判改造,也对西方的进行学习。其次,我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变异功能,社会用其思想观念影响个人,形成符合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传播文化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依据各种途径来学校。社会也形成一种传播模式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最后,我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和创造功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吸收了各种亚文化的合理成分,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现在的文化发展趋势是一个开放的,竞争式的。名族要发展,必须走在思想潮流的前端,有一批创造发明能力的人才,才能为国家服务,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这个。总结一下文化价值,也是教育人们的人生观,并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国家服务。

每个时代对思想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思想教育应与时代的发展步伐一致,现在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所以要结合生态创造经济价值,只有保障经济的稳定,才能保持政治的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无限的时空交互,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在教室、办公室或者心理咨询室,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能够相对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但是,由于教育空间相对狭小,时间受到限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实现了结合,获得了新的认知工具、交流工具,无形中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活力。网上信息交流的快捷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时效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信息资源分散且传播速度慢,教育往往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而且教育内容也往往整齐划一,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而全天候开放的网络环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旧有的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变成了全方位的、开放的、立体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空间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网络能克服传统教育影响面较小的不足,高校的“围墙”概念将消失,高校教育的“一言堂”局面也被打破。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信息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信息,教育者能更及时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缩短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便捷的沟通渠道,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大学生处在“准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网络还能使不同地点的学生共享教育资源。 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使人可以从容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精选。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材料可以被及时地填充到教育内容当中,教育效果也就自然显现。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实现数字化,思想政治内容通过网络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间自由流动,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数量和价值上实现了倍增。网络还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平等占有,增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认同感,进一步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四、现代的技术手段,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是沟通学生、教师和社会的桥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通了校园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学生、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变得更加真实和容易,在这种交流中,交流双方往往能坦率地吐露心声,倾述真实思想与情感;在这种交流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其中的不良倾向、偏激观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改变了以往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模式,使教育者能以较少的投入,凭借现代化的手段,迅速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实际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网络中的深层次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价值内化,而非表面、一时的服从。因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网络还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合适的空间。 五、鲜活的内容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者可以采取匿名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精心选择与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锅端”而言,显然更具吸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途径,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特征,在校园里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校园文化蕴涵着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校风、教风、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对学生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创建一个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2.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直接面向对象,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等优点,而且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也乐于接受,因此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未来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学校在开展德育进网络工程中,首先要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传媒技术,如互联网、闭路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世界最前沿的动态、国内外形势发展动态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正面地教育和引导;其次是建立专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全面加强高校的党建和团建网站、校园网、学院网、班级网的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开展以网络为载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网络成为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最后是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3.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一,开展基本国策和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立形势资料报告库,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形势报告会,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为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研究优势,努力拓宽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途径与形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学生群体知荣明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在高校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重三个结合:①社会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三,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过程中,针对青年学生喜欢参与性活动和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善于创业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业余科技发明、社会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