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课题8.1人类的食物教学案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1.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检测:

食物的营养成分

回答:

1、食物中所含的六大营养物质是:、、、、和。其中和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

2、三大产热营养素是、、。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回答:

3、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里才能被吸收利用。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左右。

4、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代谢活动。例如,儿童缺钙会患病,(成人患症)钙的来源主要是,深绿色和等食物;缺钙会造成,补铁的食物主要有、、和等食物。

5、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糖类主要包括没甜味的和有甜味的、等。糖类主要来自和食物。

6、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的重要原料。蛋白质也可提供。成人缺少蛋白质会出现肌肉萎缩等现象。蛋白质主要从和豆类中获得。

7、通常作为备用能源的物质是。、、和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脂肪。

8、维生素可分为维生素和维生素两大类,常见的维生素中属于

脂溶性的有和;属于水溶性的

有和。

9、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人体每日对他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维生素可维持人体,是其他营养成分不可替代的,人体缺维生素A时易患缺维生素D时易患和,缺维生素B1时易患,缺维生素C时易得。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一、演示实验:

蛋白质的检测现象:甲试管乙试管

讨论:

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

2、为什么甲乙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

二、维生素C的检测

现象:甲试管乙试管

讨论:1、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同?

2、用吲哚酚可检测哪种水溶液物质

3、乙试管的作用 原因是

三、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填写P4表格二

2、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水、无机盐和脂肪时可用 材料,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时只能选用 材料。用液体材料进行实验时,最好选择颜色 的材料,原因是:

3、烘烤晾干的种子也有水珠,说明 ,种子燃烧后的灰是 ,我们每天吃的食盐是 ,在白纸上挤压花生有油迹,说明 ;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 ;滴加双缩尿试剂可检测 的存在,维生素C 溶液可使吲哚酚溶液 。

4、以P24表谷物为例讨论P5 1—2

小结:(1)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 无机物: 、

有机物: 、 、 、

(2)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维生素D :缺乏症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患佝偻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含钙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锌的无机盐

2.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 )

A.馒头

B.肥肉

C.豆腐

D.鸡蛋

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阳阳不爱吃蔬菜,最近刷牙经常出现牙龈出血,他体内可能缺少(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5.张爷爷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医生不仅给他开了药,还要他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在下列食物中,请你帮张爷爷选择张爷爷最需要的食物是( )

A.牛奶

B.猪肝

C.鸡蛋

D.水果

6.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食物中缺乏哪一种无机盐造成的?( )

A.含钙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

C.含碘的无机盐

D.含锌的无机盐

7.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每天应喝一些牛四、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直接的供能物质。食物来源举例(以下同)

:备用的能源物质

:人的生长发育,修复更新受损细胞

水:

钙:缺乏症

磷:缺乏症----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无机盐 铁:缺乏症 (乏力、头晕等)

碘:缺乏症 锌:缺乏症----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维生素A :缺乏症:皮肤干燥、 症、干眼症

维生素 维生素 B1:缺乏症:

维生素C :缺乏症

A.蛋白质和糖

B.维生素A和钙

C.蛋白质和钙

D.维生素A和糖类

8.在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A.蔬菜、鸡蛋、精肉

B.鱼、牛肉、黄豆

C.马铃薯、花生、江米

D.奶油、玉米、牛奶

9.在人体内,能作为能源物质储存的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在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对青少年骨骼发育最有利的食物是()

A.鱼和水果

B.胡萝卜和玉米

C.小麦和排骨

D.鸡蛋和动物肝脏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2、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教后反思:

课题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案(1)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记住消化管、消化腺的组成与功能。

3.让学生认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难点:消让学生认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达到学习目标。

【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当我们见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总是又想吃又怕胖,这可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同样的烦恼?难道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会被身体吸收?有的人吃得再多仍然很瘦,有的人吃得很少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观看小品:(课件演示)

胖生: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

胖生: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

小结:看来,人体的消化吸收与体态的胖瘦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1、食物的消化吸收是由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由和两大部分组成。

2、消化管由、、、、、和等构成。

具有、、和等功能。

3、消化腺包括、、、和。

消化腺分泌,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唾液腺分泌;胃腺分泌;肝脏分泌;肠腺分泌;胰腺分泌。

4、唾液腺包括、、三对。

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胆囊的作用。流入小肠的消化液有、、。

2.各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演示

用挂图或课件演示消化系统的整体形态和各部分的模型,辨护消化管各部分和消化腺各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尝试说出消化管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尝试描述消化腺的形态和位置。

游戏

把消化系统组成的各器官名称卡片,打乱顺序分发给参加排序游戏的同学,看看大家对它们的结构位置掌握的如何?

2、消化道

(1)、口腔讨论并小结:

①牙:人体中的牙齿是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的臼齿。

②舌:肌肉质的舌,主要的功能是辨别食物的味道、搅伴食物、辅助发音等。

(2)、食管

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3)、胃

演示用挂图或课件演示胃的形态结构。

小结: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

(4)、小肠

3、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能分泌消化液)

演示:用挂图或课件演示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结构。

小结: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小肠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A唾液腺B胆囊C肝脏D胰腺

2、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施行路线()

A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

D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3、人体有时出现反酸胃痛的现象,是因为()

A唾液分泌过多B唾液分泌过少C胃液分泌过多D胃液分泌过少

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A胆囊B肝脏C唾液腺D胰腺

5、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小肠C食管D肝脏

6、下列不属于消化管的结构是:()

A食管B唾液腺C胃D大肠

7.消化腺有两类:一类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壁内的小腺体,如。

8、判断: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

9、判断: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管。()

10、消化管始于,终止于。

11、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其内有、、

三种消化液。

反馈总结知识迁移

1、认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及图,6分钟后回答填写图中的结构名称。(1)A B C______D E F G H I J

(2)图中A周围有三对大分泌唾液。

(3)图中C的消化腺是。

(4)与十二指肠相连的消化腺主要有和。

(5)图中D的消化腺是,D内有和的开口。

(6)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板书设计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的组成

2、消化腺的分布和分泌的消化液

教后反思:

课题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案(2)课时第2课时任课人【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难点: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被人体利用。对,是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各种消化酶的怎样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的。”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物质的过程,是消化。

2、牙齿作用分别是;口腔内有唾液腺,能分泌,内有,能分解,所以是消化淀粉的起点。舌的作用是

3、淀粉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4、胃不仅可以储存食物,也能消化食物,是因为胃壁上有,能分泌,可以消化,所以是消化蛋白质的起点。

5、胃液呈性,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分泌过多会出现反酸等现象。

6、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胃呈状,是消化管的部位。

识图方法:看P13图8-7了解胃的形状、结构、与上口下口相连的器官。

7、小肠壁上有。分泌。另外还有、。分泌的消化液、也流入小肠内,对麦芽糖、小分子的蛋白质、脂肪彻底消化,所以小肠是的起点,也是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终点。

识图:P13图8-8读图了解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

8、淀粉唾液()肠液胰液(),消化淀粉的部位有。

9、脂肪胆汁肠液和胰液()和()。消化脂肪的部位有。

10、蛋白质胃液小分子蛋白质肠液和胰液()消化蛋白质的部位。

11、胆汁是储存在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胰液是由分泌,胰液都流入中,消化食物。

12、在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没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

13、形成粪便的场所是。

14、胆汁参与的消化。读P14建议活动,理解胆汁的乳化作用。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一、演示并分析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1、现象:(1)号袋内;烧杯内。(2)号袋内,A试纸;B试纸。

2、实验结论:不能透过透析袋;能透过透析袋。原因:

3、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原因。

像淀粉类的复杂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转变成物质,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二、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对照组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么不同?对照组用代替唾液,其他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

实验组淀粉+唾液

对照组淀粉+ ()

(1)淀粉的消化需要的条件:和

(2)为什么要在37度的温水中处理?

(3)实验组颜色的变化表明了什么?

(4)口腔内的消化: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而容易下咽。唾液中有一种可促使淀粉分解为。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讨论:“细嚼慢咽”的道理。

做一做:

1.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如图为消化系统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口腔内的能分泌唾液;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构成;

(3)[3]指的是,它能分泌。3.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4.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5.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

6.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纤维素

7.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

二、挑战性问题训练:

8.下面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丙曲线表示的消化过程。

(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二、食物的消化1、口腔的消化2、胃的消化3、小肠的消化

教后反思:

课题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案(3)课时第3课时

【学习目标】说出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课件演示: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情境:医院里医生给一位病人诊断时说:“你尽管吃得多,吃得香,胃口好,但你还是营养不良。因为,你吃进去的东西不仅消化不好,而且吸收也不好。”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吸收的定义:

2、人的口腔和食管几乎吸收养分的功能,能够吸收部分水和酒精,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吸收的。

3、口腔只有功能,大肠只有功能,胃和小肠既有功能又有功能,胃吸收。大

肠吸收。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4、食物中的不用消化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而需被消化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1.活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1)、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上还有。意义:

2)、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阅读P15一段并读图8-10概括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小肠细长,是消化管中。

②小肠内表面有,皱襞上有小肠绒毛上还有,这可以增大消化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且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通过。

④小肠内有含有多种消化酶。

3)、小肠皱襞、绒毛等结构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

①小肠皱襞、绒毛可以增加,从而有效提高消化和吸收的效率,

②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

③绒毛壁很薄,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也很薄,只由构成,使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引,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引。

讨论(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细胞呢?

(2)人体的哪些部位吸收呢?

(3)你认为吸收营养物质是多的是什么结构?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

营养物质吸收途径的动态过程:分别用各种符号表示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通过动态过程展示这些营养物质分别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过程。(胃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吸收大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位于人体消化道壁内的消化腺是()

A腮腺 B胰腺 C肠腺 D肝脏

3、消化道各器官中,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

A胃 B大肠 C小肠 D肝脏

4、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温度是() A 30° B 35° C 37° D 40°

5、长期酗酒的人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6、在口腔里被初步消化的食物是()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7、参考上面2题回答小肠有哪几个特点适于消化食物()

8、下列营养成分中,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A蛋白质B葡萄糖C脂肪D麦芽糖

9、下列哪项是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的食物() A蔬菜 B饭 C瘦肉 D油煎蛋

10、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①淀粉②脂肪③蛋白质④葡萄糖⑤维生素⑥无机盐⑦水

A ④⑥

B ⑥

C ④⑤⑥⑦

D ④⑤⑥

11 、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B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内有肠液、胆汁、胰液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肠作为主要吸收部位的主要原因?

A 小肠内表面积大

B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C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小肠长约5~6米

13、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A 唾液腺

B 胆囊

C 肝脏

D 胰腺

14、下列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肠炎患者通过消化道排出过多水分,和小肠吸收功能减弱有关

B 脂肪的消化和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关系

C 口腔和大肠都不具有吸收作用

D 营养物质被吸收后,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需要消化才能够被吸收

B 消化就是分解食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C 消化是为了吸收,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细胞

D 食物消化的主要部位是胃,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16、下列哪些消化液经过消化腺分泌后直接注入小肠

①唾液②胃液③胰液④胆汁⑤肠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

学生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因为小肠细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表面积大大增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胃的吸收

2、小肠的吸收

3、大肠的吸收

教后反思:

课题8.3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教学案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获得有关人体营养成学方面的知识。

2、通过“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习怎样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学习探究实验中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合理膳食的意义;评价自身营养状况的方法;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体验调查研究的过程;尝试设计营养结构较为合理的食膳。

难点:学生活动的组织学习和交流方式。

【学法指导】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食物种类丰富,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所以我们所得到的营养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想知道当今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如何吗?怎样才能使自己吃得更好,身体更棒呢?”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2、有益的饮食方式:三餐、定量、营养。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活动1、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如何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预习课本P17-P18页。

活动2、调查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预习课本P18-P19,讨论完成课本活动内容。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阅读课本P19-P22页

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

以我们学校餐厅为例,每天的食物主要含哪些营养物质?

馒头(面粉制作)、大米、土豆---

鱼、肉类、鸡蛋---

白菜、芹菜等蔬菜----

植物油、肥肉----

活动3、膳食宝塔

活动4、青少年的特殊营养需求,结合学校营养餐来讨论

【展示评价】

(1)自我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

一份食谱:早餐:

中餐:

晚餐:

(2)小组共同设计的食谱是

早餐:

中餐:

晚餐: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鱼肉营养丰富,所以青少年不吃蔬菜,也能长得粗壮,照样健康。()

2.饭菜多加盐,吃起来有益于健康。()

3.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营养过剩对身体无害。()

4.青少年每天对各种食物的需求量应相同。()

5.青少年应多吃一点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因为这些快餐营养丰富。()

6.如果在商场内发现过期食品,应及时提醒商场的质量检验部门和管理部门,以免其他人受到损害。()

二选择题

1.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来看,下列早餐食谱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个馒头、一杯可乐

B.一个鸡蛋、一杯开水

C.两个鸡蛋、一杯鲜橙汁

D.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杯鲜橙汁

2.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因为()

A.能治百病

B.容易消化吸收

C.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

D. 色香味美

3、下列饮食习惯中,对健康有利的是()

A.早餐吃饱

B.只吃菜,不吃主食

C.用饮料代替白开水补充水分

D.晚餐吃很饱

4、肥胖的人应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取量并且多运动。下列食物中,减肥者应该尽量少吃的是()

A.空心菜

B.巧克力

C.蘑菇

D.胡萝卜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膳食纤维对人体作用的是()

A.促进肠道的蠕动

B.多食会增加体重

C.可以消除饥饿感

D.促进体内胆固醇的代谢

6、下列各项中,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A.吃街头小摊的烤羊肉串

B.发芽的花生晒干后再吃

C.青菜烹饪前,用水冲洗后稍加浸泡再冲洗

D.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煮熟了吃

7、小红为妈妈设计的午餐食谱包括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要使这份食谱营养更加合理,可以再添加的食物是()

A.素炒豆角

B.牛奶

C.排骨汤

D.小米粥

三.填空题

8.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Ⅲ级、Ⅳ级的食物,原因是。(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类食物。

9、将不同年龄、体质、工种与生理状况的人与其应该特别注意选配食物类型用线连起来。

①比较肥胖的人 A.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

②手术后的病人 B.盐汽水

③剧烈运动后的人 C.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④重体力劳动工人 D.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

学生总结

教后反思:

课题9.1血液导学案(1) 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种成分的功能

2、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难点:血型和输血。

【学法指导】

1、对比法学习三种血细胞的结构、作用及生理指标。

2、将知识生活化、应用化,解读血液化验单时,对单子上的符号做些说明。

【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视频“图片”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阅读书本P27-----演示实验

1、血浆

组分:血浆中主要含有(占91%-92%),(占7%),(占0.1%),(占0.9%)和等。

功能:①②。

2、血细胞

A、红细胞:

数量:成年男子;成年女子。

特征(形状、胞内物质):;。

血红蛋白

数量:成年男子;成年女子。

特征: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②与氧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呈,这种血称。与氧分离时,血液中氧含量过少,呈,这种血称。

寿命:。

功能:①②。

贫血:数目过少,或者含量过少。

患者应多吃和的食物。

B白细胞

数量:。

特征(形状、细胞核):;。

寿命:。

功能:。

注意:体内出现炎症体内的白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多,而且吞噬病菌后白细胞会死亡。

C血小板

数量:。

特征(形状、细胞核):;。

功能:。

注意:血液在凝固的过程中,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变成固体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公共构成血块。血块周围出现一些黄色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称为血清。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动一:议血浆(读29页“血浆”部分课文,作答)

1、临床上接受输血的病人,有的是成分输血有的是输全血,大面积烧伤病人往往进行成分输血即只输血浆,这是为什么?(提示:血细胞的比例为45%)

活动二:看血细胞,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参考课本29页—31页,并结合图,先作答,然后在讨论交流中纠错。

1、你看到哪种血细胞最多?哪种血细胞最大?

2、决定红细胞颜色的物质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3、什么叫动脉血?什么叫静脉血?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从饮食上预防?贫血的原因有二:

5、有的白细胞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的管径,那么它为什么能在毛细血管中流动?

6、贫血患者是红细胞的生理指标少于正常值,如果白细胞生理指标远远大于正常值那人体处在什么状态?答:

7、血液的凝固与血浆的什么成分变化有关?

8、人受伤流血时防止血在损伤血管处外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凝聚成团,堵塞血管;二是血小板释放出一些促进血使血液凝固成块。

9、比较填表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人体内的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2、人体内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3、找一找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伤口上出现的脓液是由什么构成的?

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细胞和死细胞C吞噬病菌后死亡的白细胞D血清

6、在血常规化验单上有一项检查项目是RBC,其意义是()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D、血小板计数

7、血浆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

8、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为________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层为血细胞

B、中层为红细胞

C、下层为红细胞

D、中层为血浆

9、血小板是血细胞中的细胞,没有,形状,具有促进,加速的作用。

反馈总结知识迁移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

1、血液

A、血浆:

B、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教后反思:

课题9.1血液导学案(2) 课时第2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的血型。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人类的血型。难点: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法指导】

1、对比法学习三种血细胞的结构、作用及生理指标。

2、将知识生活化、应用化,解读血液化验单时,对单子上的符号做些说明。

【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学习目标

2、通过“17世纪以前由于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另一位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些人还是死了,后来发现是由于输血时,血型不同所造成的,因此输血时应以输为原则。”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这位先生怎么了?

(2)、高原反应的原因:。

(3)、判断:位于动脉血管的血称为动脉血()

贫血是因为血液中的血浆含量和红细胞数目过少造成的。

2、读课本28页—31页“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部分”,完成下面连线

占血液的45% 血浆携带氧,成熟时没有细胞核。

血红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细白细胞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没有细胞核。

占血液的55% 胞血小板吞噬病菌。

1、读31页“血量输血和血型部分”,在课文中找出以下空白部分的文字并划杠并填空(1)成人的血量为体重的,若某人的体重60kg,有血液ml。一个人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ml),自身调节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一个失血者若超过30%(约1200ml—1500ml)就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2)人类的血型系统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血型系统,包括型、型、型和型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输血一般应以输入为原则。

注意: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和引起严重后果。连线:

献血者A B AB O

受血者A B AB O

我国的献血制度。献血量。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1、小组合作,解读33页两表

(3)根据31页下表,四种血型的关系可归纳为:①同型者之间可,②O型血的人可输给其他的受血者,③AB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

(4)在以下示意图中填上血型的种类,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血型关系。

【本节知识小结】

1、血液

A、血浆:由水(91%--92%)、蛋白质(7%)、无机盐(0.9%)、葡萄糖(0.1%)代谢废物组成。

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B、血细胞: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靠血红蛋白运输),成熟时没有细胞核。

白细胞:吞噬病菌(可作为身体是否有炎症的判断依据)。

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无细胞核。

2、血量:成年人占体重的7%---8%。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基本原则。

4、血型: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某人的血型是AB型,如果需要输血时,最好给她输入的血型()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A、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会因身体的自动调节,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少量损失血液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D 、血液的减少可以有防御保护作用

3、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

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发生凝集的红细胞确的图示是()

4、血液的组成()

A、血浆和红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血红蛋白和血浆

5、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

A、铜

B、铁

C、钙

D、锌

6、贫血患者应多吃含()丰富的食物。

A、钙和糖

B、铁和蛋白质

C、磷和脂肪

D、钾和维生素

7、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造成的,贫血患者往往伴有头昏、乏力等症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

A、输送养料的能力差

B、含有的营养物质少,造成营养不良

C、运输氧气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D、运输废物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8、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这种血细胞没有,富含,正是这种物质的存在,使得这种血细胞具有的能力。

反馈总结知识迁移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

2、血量:

3、输血:

4、血型:

教后反思:

课题9.2血液循环导学案(1)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难点:区分动脉与静脉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35—36内容,然后观看有关视频。

【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1、学习目标2、通过视频“图片”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1、血管分为:、、

2、动脉血管

概念:把血液从__ ___送到________的血管。

特点:管壁__、弹性_ __、管腔_ __、血流速度_ _、多分布较深。3、静脉血管

概念:把血液从_________送回____的血管。

特点:管壁___、弹性__、管腔__、血流速度__、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4、毛细血管

概念:连通于最小的____与最小的_____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__ 只有一层_、血流速度____、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_____通过。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5、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

毛细血管的数量___,分布____.所以______是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特别提醒: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用静脉的方法能观察到。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

探究1尝试列表对比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P35

1、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A 动脉

B 静脉

C 神经

D 毛细血管

2、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流动脉血的血管

B、流静脉血的血管

C、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3、下图表示做“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所观察的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方向)

思考以下问题:

?在体表能看到的血管一般是是什么血管?

?输液时针刺的是什么血管?针尖的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个方向?

?输液时为什么常用橡胶带扎紧胳膊?

?我们能否感受到动脉的存在吗?如何感受?

?冬天天冷时,为什么不适宜戴很紧的手套或穿很的鞋子?

?不同血管的出血怎样处理才有效?

?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各自的功能怎样相适应?

?静脉瓣的存在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拓展运用:

1.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2.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3. 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C.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

D.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

5.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或脚的腕部,这时发现橡胶软管上方的血管变得扁起来,橡胶软管下方血管变得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该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无法判断

6.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A.动脉B.动脉和静脉C.静脉D.无法判断

7.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8.构成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层数是()A.一层 B.二层 C.五层 D.十层

9.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10.所有血管中,管壁最薄的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某些静脉。

11.下列关于动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管壁厚

B、血流速度快

C、都分布于较深部位

D、弹性大

12.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数量大,分布广,管内血流速度快.

D.管腔内径只有8-10微米,几乎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13.下列血管有瓣膜的是()

A.主动脉B.肺动脉C.毛细血管D.四肢静脉

14.右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

(1)图中A血管是把血液从_______输送到_____________去的血管。

图中B血管是把血液从________输送到____ ___的血管。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血管,人体表层摸到一些在搏动的血管,这属于图中的[ ]血管。

(3)图中[ ]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是:在

人体内数量_______,分布_______,管壁_________,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15.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A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 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16.a、b、c三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方向,关于这三种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管壁厚;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 a是动脉血管;b是静脉血管;

C 是毛细血管C.血液流经c后,必定有某些物质含量发生改变

D 若a、b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a中流的是动脉血,b中流的是静脉血

反馈总结知识迁移学生总结

毛细血管出血,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对于伤口,消毒后用创可贴包扎即可。

静脉出血时,血液颜色暗红,血流较缓慢。较大的静脉出血时,血流量较大。止血时,一般是用手压住出血血管的下部(远心端)即可。

动脉出血时,血液颜色鲜红,出血急,血液量大,血流呈喷射状,非常危险,必须立即急救。较大动脉出血时,应立即压迫相应部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出血血管的上部(近心端),也用用橡皮管或布带紧紧扎住出血血管的上方。与此同时,要立即设法将病人送入医院救治。止血时间不可太长(1—2h),否则会出现止血部位下方组织坏死。必要时可放松一下,然后,再行止血。

板书设计第二节血液循环

一、血管的类型

课题9.2血液循环导学案(2)课时第2课时任课人

【学习目标】

1.观察心脏的处形,指出心脏的前面和后面,感觉左右心室壁的厚薄。

2.解剖心脏,辨认各部分结构阐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3.说出心率、心输出量和心动周期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难点:心脏的结构。

【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教过程】

一、目标导入:1、学习目标2、通过视频“图片”引入

二、自主学习检测: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36—41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心脏是____________的动力,位于____腔中部偏______,在____之间,形状像_______,大小与____________差不多。

?心脏是一个___________(结构层次),它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

?心脏有四个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通,___________不通。左心室连____________,右心室连_________,左心房连____________,而右心房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每_____跳动的次数叫做______。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为______次/分钟。?_____________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分为每______输出量和每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序号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具图片、挂图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 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 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 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一、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4-3 4-5,分别标出图4-4 4-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和;卵巢的功能是和。 4.子宫是的场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目录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 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 盐 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 胡萝卜)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骨痛 (牛奶、肉类、鸡蛋) B1 食欲不振 (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 铁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猪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 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 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 9、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过程(了解): 淀粉(口腔、小肠) 蛋白质(胃、小肠) 脂肪(小肠):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葡萄糖 小肠 蛋白质 胃 胃蛋白酶(胃液) 多肽 氨基酸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脂肪 胆汁(肝脏)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乳化 唾液淀粉酶(唾液) 肠液 胰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3.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5、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7、“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8、“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9、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0、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教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学案 2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学3 生: 4 学习目标: 5 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6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7 3.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8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9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10 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无师自通,我能行!) 11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 、、等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器官,作12 用是。 13 2、女性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其中______是主要器官,作14 用是__________,每个周期只有________发育成熟。 15 二【课内探究】(请记住:在竞争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16 1.预习反馈导学:①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7 2.自主探究:任务一:受精过程 18 阅读课文p5并观察图8-3、4、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9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0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21 3、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22 4、结扎,既可以有效节育,又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23

5.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24 6.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25 宫中,最终植入,这是怀孕的开始。 26 3.研讨交流: 27 阅读P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8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9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30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 31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32 4.分娩是指。 33 5.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 34 6.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向下。 35 36 37 38 4.合作探究: 39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40 41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42 43 3.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44 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45 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 46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单元测试题(1、2章)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 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 验组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 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B、丙C、乙D、甲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 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3、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桃树B、一片果园C、一条小溪D、一块稻田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 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17、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 1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 19、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66283word版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2、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015版(新人教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全册,38页】

课题: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课时) 学前预习 个案一.明确目标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知识结构 1.进化论的建立者: 2.现在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祖先: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四种:,,,。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5.从猿到人的进化 (1)起源地:地带。 (2)证据:古人类学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早期,也就是石化了 的,遗物和。 三.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学中探究 一.小组探究 1.现代类人猿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 2.人猿区别的标志是什么? 3..从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4.从“东非人”的石器化石可以说明什么? 5.现在的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为什么? 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有哪些行为使得现在 的类人猿数目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濒危的现存猿类?

二.点拨释疑 学后检测 一.练习测试 1.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 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 2.古人类能够更好的交流和合作是因为() A火的使用 B 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 3.促使森林古猿下地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 B 喜欢地面的生活 C天敌增多D森林大量消失 4.下列各项中,不是促进神龙古猿进化到人类的是() A产生面部表情B使用并制造工具 C 用语言交流 D 在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5.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 6.属于事实的是() A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 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 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与非洲 D其他地区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 二.拓展题 6.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 (1)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生活方式是,而人类生活在。 (2)运动方式: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是,而人类的运动方式是。 (3)工具的使用: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4)脑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而且出现了主管的区域。 (5)火的使用:人类会用烧烤食物。 三.得失反思: 四.给老师的建议:

最新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学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流动的组织——血 液》学案

【教师寄语】: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航行,自信是船,勤奋是帆,毅力是风,你们是舵手,而我是水手,只有我们师生齐心协力,不畏艰险,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2.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成员的观察讨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活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血液的组成 小实验:将一定量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1号和装有抗凝剂的2号试管,静止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1.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观察2号试管分了几层? 各层呈什么颜色? 3. 通过你们的预习能说出各层血液的名称吗? 4.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小结: 探究活动二: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自主学习:根据《血浆成分示意图》及教材p60,说出血浆的功能。 小结: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 ,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和体内产生 的 。 探究活动三:血细胞的种类、形态、功能 (一)红细胞: 合作探究: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交流讨论:1.你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类型细胞? 2.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什么特点? 3.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小结:红细胞的特点及功能:1.两面 的圆饼状; 2.数量最 的血细胞; 3.成熟的红细胞 细胞核; 4.富含 ;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呈 色,所以,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在氧含量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如肺泡处毛细血管),在氧含量 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如全身组织细胞处)。 血液的组成

【初中一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本文概要】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本文为您整理的《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篇一】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 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5、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 健康及其条件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 课题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 (2)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阅读资料,培养他们表达交流、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知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重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难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健康习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中毒分为_____和______两类 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毒品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_____、_____、_____。 毒品损害人的_____和 _____,影响______系统、______系统和 ______的功能,还会降低人的______功能 预习本节内容并 做相关题目,了 解关于健康的一 些知识.

课堂探讨通过预习并结合生活实际小组内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总结. 1.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怎样拥有健康? 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什么? 每个小组依次派代表汇报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评价,提问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感受酒精的害处. 学生阅读资料,认识到关注健康重要性. 以小组为单位对 如下问题进行讨 论,并做出总结: 依次让每个小组 依找代表汇报本 组对相关问题的 看法,其他小组 对其观点作出评 价,提出问题,质 疑. 教师演示酒精对 水蚤心率影响的 实验,使学生认 识到酒精的危 害. 发给学生一份关 于烟草知识的资 料,让学生认识 其危害,珍爱自 己. 知 识反馈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配合,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 有关问题作出概 括,总结。 结论:要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 达到身心健康, 远离烟酒,远离 毒品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 第二节人的生殖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1节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 课型探究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应激性。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家 林奈------------生物分类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科学工作者经常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的方法研究有关的生物事实。 2、实验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做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实验方案:①从蛇洞将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按设定的路线拖出,响尾蛇沿着设定的路径找寻到中毒的老鼠。②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上面的设计进行实验,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①是实验组,②是对照组) 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3、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方案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线、湿度等。首先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准备: 练习投影片相关内容的光盘VCD 电视动物纸片及磁铁 投影仪 教法:

学生观察,师生交流为主 [复习]: [投影1] 1.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2.请说出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侧柏水杉桃树贯众银杏葫芦藓花生番茄小麦卷柏 3。果实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有一根豆角,它的里面有8粒种子,那么它由--------个子房-------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新授] 引入:我们以上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一。多种多样的动物 1.请学生挑选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给大家做介绍 2.如果让大家将以上的动物分类,大家如何划分! [投影2]地面上的动物大概分类: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后代 爬行动物――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家禽 昆虫 请将下面的动物归类: 羊熊猫蜥蜴壁虎公鸡蚂蚁蝴蝶鹅 猪龟老虎兔子蜜蜂蛇 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将归类错误的动物加以改正 强调:家禽和家畜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大概特点是全是哺乳的,爬行类动物的大概特点是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二。家兔——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 兔毛的种类!有何作用!夏秋季的变化! 2.分部:头颈躯干四肢尾 过渡:这是兔子的外部结构,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提示:我们在讲人体的内部结构的时候,先讲了人体内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3835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 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肢______________ 0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2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驻马店第十中学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第 8 章 人体的营养 1、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 有变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不是由水引起的。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 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 2、维生素 C 的检测 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 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 管中的维生素 C 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 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 糖 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4 食物 供能物质 脂 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中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 营养 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 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5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 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 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8、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 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蛋白质酶 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9、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 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是由 小肠吸收的。 11、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因为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约 — 6 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 ...............5 . . . .................... 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 .........................................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 消化和吸收的 ................................... ... 主要部位 ....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