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及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探究练习北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及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探究练习北师

第25讲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及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回忆说,在甲午战争前,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的书铺,却买不到一张世界地图,尽管此时已经离鸦片战争整整半个多世纪了。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中国人对西方挑战的迟钝

B.近代知识分子重理轻文

C.清朝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维新变法思想传播有限

解析:由题干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中国还是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对西方的挑战反应迟钝,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表述与材料时间不符,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的开设表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已破产;D项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B、C、D三项均错误。

答案:A

2.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

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

解析: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

答案:A

3.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儒家观念,更没有是古非今的意思,故A项错误;材料只说到“比较”的范围,并没有提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中西比较范围的扩大

及领域的增多等信息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不再片面和局限,故C项正确;虽然提到与西方对比范围的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

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

解析:从材料信息“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和“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可知,郑观应主张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故B项正确。

答案:B

5.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C.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D.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解析: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进化论”思想,故A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中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具备推动革新的动力,故B项错误;1879年,维新变法运动还未开始,故C项错误;题干中“严复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还不认同西方文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6.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

解析:上下议院“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说明该机构不是皇帝的随从顾问,故A项错误;“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君主仍然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有事集群会议”,可见上下议院是个咨询讨论政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上下议院是朝廷的咨询机构,而非政府的执行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C

7.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

A.否定传统思想,宣传民主思想

B.提倡儒家学说,重建公序良俗

C.提倡新的道德,批判复古主义

D.继承传统美德,扭转人心风俗

解析:由题干材料“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可知体现的是宣传传统美德,转变社会风俗,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

答案:D

8.“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解析:材料充分肯定了近代向西方学习,但是据“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的反问,体现出作者对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的质疑,因此体现出从中国的传统中汲取优秀成分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D

9.当年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前,其父在一张纸条上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仁,如智,如忠,如孝,如悌!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下列对这一忠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B.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

C.印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

D.体现“全盘西化”的主张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当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但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而B项与D项材料内容均未涉及,故排除。由题干材料中“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可知,钱学森的父亲告诫他,学有所成后,要回国报效国家,故C项正确。

答案: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