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7232044.html,

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作者:陈会刚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对传统的传媒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

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广播新闻编辑形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电视新闻行业必须进行编辑模式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新闻编辑人员更要坚持以广大听众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满足听众需求,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从而让新闻编辑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也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传统传媒行业受到新型的传播媒体方式的影响,这也导致了传播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其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只有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才能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因此,要求自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去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一、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义与特点

新闻编辑是指在新闻传播机构中的工作者,他们主要负责新闻稿件的整理、采编和编审工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编辑却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构思广播内容,充分利用自媒体下的媒介载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的媒体中的内容有效的进行整合。广播新闻媒体区别于电视、网络等媒体有自身的特点,广播只能靠声音传递新闻信息,所以,广播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以来,广播新闻编辑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去不断创新广播新闻内容,满足听众的需求。

二、自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模式

(1)拓展新闻编辑的思路:对于大部分的编辑,电视新闻类的编辑就是组织和传播的相结合,然而在自媒体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要想稳固电视新闻的地位,就要找到打破传统思维枷锁的突破口,组合最新的创新计划。把过去传统媒体的辉煌和经验作为基础,结合现代的新型技术,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提高自身对新闻的敏锐性。新闻的价值不仅要有近期和远期的判断,更重要的是明白其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新闻的深度和预见性。对于编辑的角度要适当的选取,照顾到各个行业的交叉部分和多角度的社会关系。要想增加传播的受众,网络平台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使其扩大影响力。

(2)关注内容的编排和策划:编辑人员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重视电视新闻内容的策划,将电视新闻的内容策划当做自己的职能,选择新闻内容编辑具体的步骤和计划。在策划方面,创新开发新闻的魅力,深化其主导能力,着重开发独立性强的新闻。例如,在对活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研究·融合与发展38 无论身处各行各业,新闻传播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极大程度推动了社会经济和产业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感,对于国家的安定团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强烈冲击,与此同时,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途径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媒体人参与新闻的传播,新闻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亲民。面对这个新媒体当家作主的年代,人们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1.关于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的定义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而言的。它主要是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互联网渠道,将资讯信息与现代的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数字报刊、电脑等设备进行信息的分散传播,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新闻的强烈需求。由于新媒体传播渠道和设备的普及以及发展,人们想要获取新闻,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文化。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而言,新媒体传播更加数字化、高端化,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了解新闻并且分享新闻。在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2新媒体的特点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想要获取信息不再趋于集中报刊书籍,难以有大量空闲时间专注于电视新闻。在这样的一个高速消费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就能够使受众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新媒体形势下的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及认可。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大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更多样化的趣味性都使新闻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传统书籍已经从实物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作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传播工具,可以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迎合了时代需求,提高了互动性。 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2.1传播实效性 一则新闻想要进行传播,传统的渠道就是电视和书籍报刊。书籍和报刊往往是报道的前一天的内容,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前发生的社会形态,有效时间内受众看到新闻时,早已是时过境迁,其时效性差强人意。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标志性特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获得自身需要的数据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具有开放性和独立性的操作系统,操控界面逐渐趋向人性化,为媒体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以迎合时代及公众对媒体服务方式的需求。 2.2新闻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更加注重互动性。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受众群体不再是单向地接收讯息,而是更加关注于自身的想法,这种互动性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所欠缺的。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使传统媒体原有的传播形式得以突破,产生了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在评论区里,人们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自由发挥个性话语权,在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之间,实现双向互动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传播方式直接提高了新闻的互动性和沟通性,可以说新闻传播从高高在上的分享者,成为了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的桥梁,变得更加亲民。 2.3传播即时性 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之下的新闻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传统的新闻传播一般都是有固定的时间段的,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七点准时开始,那么人们想要从中获得讯息,就必须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段专门去关注电视台的播出。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很难有固定的闲散时间来获取新闻资讯,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摘 要:当今社会,受到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影响,人类已经身处于新媒体的时代,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用户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新闻信息,变成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和互动中。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38-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7232044.html,ki.11-4653/n.2017.12.007 文/丁理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与新格局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与新格局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背景之下,新闻传播的模式以及格局都受到了一定的转变与影响,对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基于时代发展的环境,对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发展,进而保障其与新闻时代的媒介传播形式相吻合,保障新闻传播的模式与格局与人们的新闻接受习惯相吻合,进而在根本上提升新闻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对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的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对新媒体时代发展之下新闻传播模式以及格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人们早已步入到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之下,传播的模式以及受众对新闻的接收模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影响,其整体的新闻传播模式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影响,对此在实际中必需要对新媒体传播模式以及全新的格局进行分析探究。 1.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模式收到了一定的轉变,其主要就是自媒体传播、对新闻的价值与深度进行充分的挖掘、保障新闻发布的模式与读者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动整个新媒体传播模式以及格局的创新。其具体表现如下: 1.1自媒体传播新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中,自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格局与模式,主要就是基于新闻传播互动性、传播主体多样性等特征决定的,对此在实际中要想顺应时代发展,就要将自媒体与新闻报道进行充分的融合,可以专设自媒体传播板块,通过专人扶着,对于一些具有一定价值以及意义的新闻进行跟踪、核实以及报道,在对应的板块中进行颁布,进而对这些新闻有需求的读者提供平台在对一些新闻进行核实之后要对新闻的发布者进行适当的奖励,进而充分的发掘更多的、具有价值的新闻,在根本上推动自媒体的长足发展。 1.2充分的挖掘新闻的深度与价值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新闻内容具有同质化的问题,一些自媒体为了提升对读者的吸引力,会播放一些具有哗众取宠以及内容失真的新闻,着直接影响了新闻行业的发展,对此咋新闻媒体时代要想真正的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开拓全新的格局以及模式,要充分的发掘具有深度以及价值的新闻,进而让读者可以独立思考,让读者可以通过新闻的现象探究其本质,对此在实际中新闻记者以及编辑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新闻价值发现能力,要始终报道一些对真实的、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稳定具有积极影响的新闻,要避免通过播放各种具有哗众取宠的新闻刺激公众的好奇心,同时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彰显其整体的深度,要让人们通过对新闻的分析,及时了解新闻的事实、依据以及背后的原因,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及时的监督以及报道,进而凸显新闻的监督管理职能,为社

新闻编辑课后题说课讲解

新闻编辑课后题

新闻编辑学复习纲要2012/6/29 第一章 1.什么是新闻编辑 编辑:贯穿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决策、组织、加工等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称。新闻编辑:指当代各种新闻媒介,为有序的传播新闻信息,实现预期的传播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称。 2.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 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与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3.新闻工作特点★ 1.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采集信息→编辑制作→播出→接收信息→受众→反馈→ 2.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3)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3.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4.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5.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4.新闻工作流程★ 1.广义:将新闻媒体由创办伊始至产品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新闻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就是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2.狭义:将编辑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一个周期,考察报纸编辑工作各工序安排的程序。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确定编辑方针→设计新闻载体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设计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策划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选择稿件→修改稿件→标题→配置稿件→节目编排→制作播出→反馈→ 5.什么是广播新闻编辑 从广播的传播方式出发体现新闻编辑的基本原理,是贯穿于节目生产过程中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总称 6.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以提高电视新闻稿件和节目质量为目标,以编辑专业人员为主体,按电视传播特点进行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加工,制作,播出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总称前期:选题→采访构思→拍摄→后期:画面编辑→文字稿→播出 7.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基本任务 单条新闻:前期:采访,写稿,拍摄,初编 后期:编辑,组织播出 整档新闻节目:前期:策划指导 后期:编辑制作,控制播出 任务:明确宣传的方向,拟定编辑方针,总体策划,组织报道,画面编辑,处理文字稿,撰写、修改新闻标题,撰写串联词和新闻提要,配发言论,编排节目,指导节目的合成与播出+收集反馈 8.编辑电视新闻的思维方式运用

2018报纸新闻编辑年终个人总结范文

2018报纸新闻编辑年终个人总结范文 在繁忙的工作中,xx年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是过得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一年来,在书记、部室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工作总结 一、新闻编辑工作 新闻编辑是企业内部新闻信息综合发布工作岗位,工作服务对象既对领导又对基层,每天都通过网络与全体员工“亲密接触”,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到舆情导向和企业形象。为此,我坚持少讲话多做事的原则,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1、围绕企业中心积极组稿编稿,发挥网络宣传优势。今年的网络新闻一块,按领导的指示,重点结合局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反违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援川电网重建等中心工作,快捷、图文并茂的开展宣传报道,先后在**信息港开辟了【春季安检】、【科学发展观】、【大家谈】(营销服务反违章大家谈)、【**援建系列】、【严抓严管强势推进】、【抓好秋检夯实基础】、【庆国庆保稳定】、【诚信 ;感恩】、【芙蓉风采】、【营销服务反违章】、【学安规保安全】等十个专栏进行重点宣传。在稿件编发过程中,从严把住编辑关,避免了新闻随意发和滥发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网络新闻发稿的严肃性,提高了网站质量。据统计,到11月20日止,**信息港共刊发网络新闻2229条,其中局内新闻1111条。 2、定向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报。年初,围绕部门领导提出的对《**电力报》版面进行重新策划创新的办报思路,积

极和对口服务的党政工团各责任部门沟通,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板块版面进行调整,重新设置了《科学发展观》、《党员风采》、《基层党建》、《廉政征文》、《员工之声》、《芙蓉花开》、《企业青年》等专栏。在下半年对版面分工进行调整后负责《**》文学版块,接手后有意识的加强了与各单位文学、摄影爱好者联系,配合企业中心工作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约稿,力争文章和图片主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同时在平时还留心多看报多学习,广泛借鉴其他报纸的板式风格,争取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报纸的影响面,得到职工的关注。 3、完成报纸分发和网站、报纸的发稿统计工作。 二、新闻采写工作 1、配合中心工作,认真采写新闻稿件。4月份,作为局新闻工作人员,很荣幸的得到了跟随张书记到**,到我局援川电网重建一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会。在一线的路途和工地上,总被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及言谈中表现出来对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所打动,在完成现场新闻稿之后完成了人物通讯稿件《立在**援建工地上的杆子》,此稿件先后在国家电网报、湖南电力报、**晚报等媒体发表。此外还配合春检、营销服务反违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工作完成了一些宣传稿件。 2、积极主动抓线索,尽力展示企业工作亮点。因为负责平时的网络来稿初审,所以有很多机会了解到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中我认真阅读每一条基层来稿,除认真完成编辑发稿任务外,只要是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都积极与通讯员沟通,提出相关补充采写建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53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了解时下发展的具体变化,时事、新闻等动态信息的变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关注的民生、政治、经济等问题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既拓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实现了多元新闻发展的可能。但是,现阶段部分新媒体常常出现失真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信息误导。为了将真实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一定要对新媒体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这是以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需求实现合理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53-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7232044.html,ki.11-4653/n.2018.09.021 文/赵克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这对于优化新闻事业来说极具动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其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最基本的真实性,保证各类新闻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目标。新闻报道的核心灵魂就是真实性,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基本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新闻信息是否存在阅读价值的重要标杆。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萌发,为了吸引到最大范围内的受众群体,很多新媒体在新闻题目上做出花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让人们对社会新闻造成误解。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偏差,让人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新闻行业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为了保持新闻真实性,首先需要将事件按照步骤进行完整表达,不需要加入报道者的个人看法,只要清晰、准确地将新闻事件说明,就是一次合格的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冲击之后,现阶段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失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经过对现阶段出现失真现象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这种失真主要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凭着臆想进行描写。或者是部分工作者对新闻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并未掌握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写出的报道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这就造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差,无法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播报出来。 1.2新闻工作者失实报道 部分虚假新闻是报道者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因为受到某些外力因素,不得不曲解某些内容,其中的虚假成分因为加入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猜测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或扩展,而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出现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差等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实偏颇、报道不全面。这样的新闻稿件一经发表,虽然不一定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不按照基本原则报道的材料,是导致新闻真实性明显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1.3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最基本的新闻报道除了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将完整的事件信息清楚地表述出来。部分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报道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端正态度,对某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新闻并没有花费时间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新闻真实性的缺乏不仅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更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现代新闻报道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某个环节的真实性缺乏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故意背离,还是客观上的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失真,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闻评论体现了媒体对新闻的态度,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关于新闻评论,赵振宇先生将其定义为“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近年来,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为例,试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 一、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梦玉教授在其《网络新闻实务》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②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就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或提出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网络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漫、视频等。 2、网络新闻评论类型 网络新闻评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就新闻评论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传统新闻媒介的网络版和网络媒介新闻评论;专家网络新闻评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该领域话题发表见解,以促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网民新闻评论,网民就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其中,网络媒介新闻评论是由网站编辑人员或网络新闻评论员就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网站或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 二、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分析 1、人民网与“人民网评” 人民网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借助《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人民网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于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网络时事评论,一直以来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共享的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进行新一轮改版 2、分析评论文本界定 由于评论文章较多,信息量较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人民网“人民网评”所刊登的183篇评论文章作为分析对象,文中所有资料均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 3、评论选择题材分析 笔者就“人民网评”网络评论选择的题材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可以看出,“人民网评”评论选题的范围较广,在内容上以政治题材为主,体现了人民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其次为社会民生题材,体现了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 4、“人民网评”受众分析 “人民网评”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地域范围上遍布海内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评论文章下设留言栏,网民可以发表对评论及所涉话题的意见或评价。为了反映受众对评论的活跃度,本文对所选择的评论后受众的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受众对评论的留言较少,活跃度不高。受众的意见或疑惑未受到相关人员答复。 三、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的特色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7232044.html,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 作者:王梦溪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2期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潮流下,为了应对各种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当代新闻媒体发展趋势,新闻编辑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挑战,对新闻编辑的特点形成一个切合发展的新认识,从而塑造新的感受理念。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电视;工作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升,与以往相比,人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新闻。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依托于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媒介下,将新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以声音、画面的形式传播的电视媒体报道。由于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推动下,电视新闻在享受现代媒体传播媒介便捷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受众对于新闻种类和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对于新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多,新闻编辑只有不断改变和提升自我去应对潮流,才能真正地适应新媒体时代。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主要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融合媒体和户外媒体等形式组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方面影响受众,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受众是媒体的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更加广泛、快捷,传播效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受众的口味必将更加挑剔,对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量激增,呈现海量化特点。微博、微信等等手机应用和社交网站不断发展,这些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大量涌现和应用,拓宽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也变成了滋长不良信息或者虚假信息传播的温床,新闻消息鱼龙混杂,让受众无法准确地判断信息的真假与否。因此,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而言,既要在纷杂的大环境中坚持电视新闻内容真实生动的特点,也要顺应潮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局限,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更好的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打好新媒体的攻坚战。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编辑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需要新闻编辑完成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单向,既不能满足新闻媒介的发展趋势,也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战场,同时转变传统观念,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探讨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29T16:54:30.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王永中 [导读] 摘要:目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新闻编辑面临着重大威胁,因此,对于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目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新闻编辑面临着重大威胁,因此,对于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在转换危机的过程中,要求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不仅要继承传统媒体方式的精华之处,同时更要汲取新媒体方式的潮流方向,将两者科学地融合,才能真正的改变危机局面,转危为安,吸引更多的新闻观众,实现新闻编辑的有利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新闻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新闻行业的变化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者要具有全面了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能力,只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个问题,才能看到新闻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所以我们一定注重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致力于创造出具有很好创新性的新闻节目,只有创新性好的新闻节目才能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1 探讨目前新闻编辑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1.1 新闻编辑内容没有说服力 新闻编辑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途径,它的责任主要是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观众。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有很多的新闻节目并没有传递出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反而是无用的信息占据了新闻节目,观众之所以对新闻节目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从中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说,对于苍白无力的新闻节目并不会受到观众的喜欢,从而失去了吸引观众眼球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成不变的节目编排上,并没有挖掘出新闻的真正意义,其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新闻记者报道的内容有没有真正的表达出新闻的本质,很多的新闻报道形式单一,而这些正是观众视觉发生转移的关键问题。因此,新闻节目对于大众的影响力普遍下降。观众对于那些平淡乏味、信息量少、内容单一枯燥的新闻节目是不会感兴趣的;即使一些新闻节目包含很多信息,但是有价值的却只占一小部分,这样的节目同样不受观众喜欢。 1.2 新闻编辑缺乏时效性 时效性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闻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样,时效性也是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新闻节目想要吸引观众,一定要保证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新鲜感往往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很多的新闻节目并没有做到时效性,经常报道一些过于陈旧的新闻材料,报道的并不是最新的消息,而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这样的新闻节目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新”闻应该具有的作用,无法起到传递最新新闻的目的,更无法实现向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任务,相反,这样的新闻会使观众失去对收听收视新闻节目的兴趣。 1.3 编排单一,新闻传递形式老套 审美疲劳是所有人的特质,再美好的事物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同样,形式单一的新闻节目也不例外。由于新闻节目的报道方式较为单一,所以观众会对其失去兴趣产生反感。新闻节目的内容安排的不合理以及报道形式单一僵硬,也会使观众无法对其产生兴趣。整档节目自始至终完全程序化、毫无变通,时间长了观众就会厌烦这档新闻节目,从而放弃观看或收听这档新闻节目。 2 怎样培养和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 2.1 要注重培养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想要使电视或广播节目具有创新性,一方面要培养新闻节目编辑者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新闻编辑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不等同,它们之间不是平行关系,实际上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想要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新闻编辑者的创新意识。质疑是一个人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但是,质疑不仅仅是表面意思,新闻编辑者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对新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质疑。也就是说新闻编辑者要具有能够判断出素材中哪些部分是需要质疑的,要真正了解新闻素材中的分歧才能发掘出具有价值的新闻点。因此,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新闻素材进行编整。所以,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就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2 及时更新新闻的编排模式,避免编排单一 新闻编排模式的创新体现了新闻节目的创新,在整个的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新闻的编排。新闻播放的内容分为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两类。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之间的比例是根据新闻内容来分配的,简言之,记者与编辑的工作主要就是对采集得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整理与筛选,根据新闻节目的需求合理的安排各种信息。 2.3 培养综合素质 新闻编辑者的工作类似于厨师的工作,收集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闻素材类似于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食材,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是经过优秀的厨师将各种食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得到的,但是如果厨师并没有合理的调配食材,那么做出来的食物不仅不美味,甚至不能果腹。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也一样,新闻材料需要它们深思熟虑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合理的编辑材料。为了让新闻节目更加富有吸引力,编辑者们需要运用合理而且科学的编辑艺术与编辑技巧来整理材料。身为一位新闻的编辑,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优秀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与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新闻编辑者应更具有广泛的知识面、敏捷的洞察力和新颖的思路。只有这样编辑出来的新闻节目才能更有深度进而博得观众眼球和收视率,得到人们的喜爱。 2.4 具体融合新媒体,加强融合能力 通过研究新闻的实时性的特点来提高融合能力,传统的媒体的传播媒介比较老套,已经跟不上信息化的时代变化,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媒体应当加强融入新闻的编辑。通过融媒体的优势来发挥新闻。新闻具有权威性,大众从电视台或广播上了解新闻都是深信不疑的,一个国家授权发布的新闻也应当具有国家的权威性。所以融媒体可以通过媒介的传播来传播新闻。目前在实际的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媒体人的差异性,各种新闻的出现都难以让人辨别真假。网络上的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或者很多媒体人在没有充分的了解事件的原由就发布不是全面的新闻,蒙蔽受众群众,使得受众群众不能够真正的了解事件,对事件背后的原由一无所知。所以相比之下,传统的新闻根据有

新闻媒体与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与社会责任 ——分析当今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如何践行社会责任论 在当下,无论是电台,电视台,报纸,还是网络,都把收听率、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放在第一位,谁吸引眼球多,谁的效益就越好。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很多媒体哗众取宠,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当今新闻界充满了光怪陆离,似假乱真、虚伪、谎言、侵犯隐私权、歪曲事实、偏见等的乱相。但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所以媒体就不能唯“眼球论”,应该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今媒体应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实践社会责任论呢?下面就以中国媒体在四川地震中的报道为例来分析当今媒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践行社会责任论。 首先,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理智,并且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旦新闻失实,那么新闻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必须真实、全面,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切中了当今许多媒体的一大弊病,使得公众对这些媒体的信任度急速下减。新闻报道还必须理智,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另外,新闻要作出合乎真实的解释,即把每一项重大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后果。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媒体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中就做得比较好,遵从科学理性,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事实:在四川地震中,地震的地点、震级、伤亡人数、各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具体情况等具体信息都是根据权威部门发布而报道,数据精确到个位数;地震的新闻主要以新华社的新闻为主,新华社总是在第一时间将真实客观的消息报道出来;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从关注灾区人民到关注灾区军人、医生、志愿者、各国救援队伍、全国关注灾区的人民等,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对灾难进行刻画,营造全民抗灾的氛围。 其次,媒体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来践行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者认为,公众越来越依赖媒体所提供的情况作出好或坏的判断,这就要求媒体

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

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 依据守门人理论,一个由信源到受众这样复杂的新闻运转过程中的写作、修改、删减、合并、舍弃、过滤、扩充、编辑等即是守门现象。传统纸质媒体(当然,早先时候并无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是有“守门人”现象的,即不仅有大众传播的重重关卡,还有新闻事件涉及的当事人(因为他们是新闻的导火线)、新闻采集工作者、事件目击者及消息提供者等等,都是守门人(即“把关人”),他们在大众传播中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着新闻把关的作用。 毫无疑问,传统纸质媒体有着诸多的新闻把关,不但有很多是无意识的(比如消息提供者、事件目击者、发射设备操作者、新闻事件当事人等新闻事件所发生并得以采集的诸多守门人),更重要的是媒介组织内部的把关——记者的把关(对新闻的采集)和编辑的把关(对流入的新闻内容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显然,后者的工作更具有把关的典型性。 新媒体时代,因为借助网络自由、无国度、联通的条件,其新闻把关的关卡明显比传统纸质媒体少很多。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件的发表不需要经过传统纸质媒体内部的把关像报社编辑等,也不必报知领导,它是很个人的、自由的。比如,传统纸媒尤其是党报等偏好把领导讲话放在重要位置,而娱乐新闻相对政治放在较次要位置——而受众喜好很多时候与其相悖,受众一般更喜欢娱乐新闻甚于领导讲话。所以纸媒时期,受众是不自由的、无法左右新闻事件在纸媒的大众传播。而网络新媒体时代,只要你拥有网络通讯设备,便可以自由发布新闻事件。只要没有非常敏感的词语或字眼,一般都能发布成功。这是一个人人皆是记者、编辑的时代,只要你喜欢发布,你愿意发布,你就可以发布。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更少的新闻把关不仅代表更多信息的发布,也意味着产生更多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自由性,决定了信息处理的简单化。网络也会根据人们的喜好产生点击率,而这又有可能产生相当一部分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小则对社会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大则甚至导致社会的紊乱,所以,这就需要良好的舆论引导与网络监管。就此而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作者:贾琳琳 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5期 摘要: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期,传播生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传播的广度、深度、速度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逐渐多元化。央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联播》适应了变革的新趋势,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栏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网络空间的主流舆论场获得一席之地。《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是将传统新闻与网络视频平台合二为一的产物,本文以该节目为例,探究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关键词:新闻;传播;创新;主播说联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2019年7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一时间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友们对这档栏目表示十分青睐,点击量、播放量、转发量都在急速上涨。《新闻联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威严庄重的,而经过改造和加工后的《主播说联播》显得特别的“接地气”了,深受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每期视频的播放量均千万以上,登微博热搜也是常有之事。紧跟互联网潮流,运用年轻人喜爱的语言进行创新传播,是该栏目的成功之处。 一、竖屏传播:对话年轻受众 新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不断敦促传统官方媒体一改往日的刻板定位,开拓新的渠道发出年轻的声音,互联网语言正是实现互联网用户与新闻内容的一座桥,短视频技术的使用不仅使节目形式发生了改变,变化的还有节目内容。《主播说联播》栏目竖屏视频的设置也紧跟年轻潮流,在抖音、头条等短视频的带领下,竖屏视频已然是一种新的趋势。与传统媒体的横屏观看模式不同,竖屏视频更能与年轻的受众建立起关联,用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传递给当代年轻人最新的新闻资讯以及党和政府最新的决策。另外,后期技术也对新闻内容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2019年9月29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中,主播刚强讲到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奋斗者都是祖国的“牛人”,他们不吹“牛”,就算是取得了气冲斗“牛”的成就,也依然默默耕耘如“牛”,甚至俯首甘为孺子“牛”等一系列带“牛”的语句致敬每一位奋斗者,祖国也正是要靠这些“牛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视频中的字幕伴随着主播每一句台词,重点将“牛”字以艺术字的形式加粗放大,配合主播语气坚定、立场鲜明,使短短一分钟的视频热度暴增。最后,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不设过多的限制,与传统电视节目为体现新闻真实而仅使用同期声和现场声不同,《主播说联播》将契合栏目主题的背景音乐嵌入其中,不仅适应了目前短视频的制作特点,更能够表达出主播的真实情感,并带动观众进入情境之中。例如主播海霞在講述武汉窗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发表时间:2018-12-25T16:25:17.8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邹鹏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日益改变着公众的日常生活。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日益改变着公众的日常生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广播电视台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新闻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闻编辑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形势变化的严峻性,并结合实际加强学习钻研,才能更好地提升报道编辑质量。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以供新闻媒体编辑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发展趋势;特点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对传统电视媒体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他们要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和新媒体领域的冲击,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内部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巩固自身优势的新方法,才能更好地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者也面临着很大的职业压力,只有充分把握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找到新方向,立足实际,打造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的新闻品牌栏目,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特点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台行业而言,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准定位,积极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进而结合实际不断更新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推陈出新,创造更加符合公众预期的广播电视报道,进而提高收视率和节目吸引力。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树立高度的创新意识,创新制播模式,以公众需求为定位来进行设计和努力,进而提高节目创作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新闻编辑工作者还要积极探索广播电视节目制播的艺术化特征,不仅要遵循节目制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在制作理念和制作方式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改革,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样化传播模式,不断引入更加高端的制作手段和设备、技术,在内容方面也要紧密贴合实际,不断提高创作的艺术性和现代性,源于生活,带领公众寻找生活的意义和趣味,从平凡的事件中寻找感动的力量,引发共鸣,提高视觉、听觉和感官多向协调性,带来全新的体验。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由于广播电视台在制作内容和方式方面的独特性,所以决定了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创新,既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收集整合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编辑效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新闻模式,融入生动性,增添艺术性,又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加强和公众的互动,深入挖掘公众的需求和关注的热点,结合实际,在更深层次的领域剖析事件,打造更具深度的新闻报道,不断提升新闻播报的权威性,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当然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找准定位,结合不同板块新闻内容编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编辑播报方式,进而将新闻内容充分地加以诠释和展现,而不是所有的内容和风格都照搬照抄或者模仿,新闻编辑工作者未来职业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深入探索,这也是一项持续的挑战【1】。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主要呈现多样化特点和创新性特征,具体体现在: (一)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特点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台想要发展,占领市场主动优势,首先要认清自身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分析广播电视台在编辑制作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需要更新理念,转变传统的编辑模式,在新闻内容和新闻播放形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多样化的制作模式,打造多元化的板块,才能更好地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广播电视台是一种视听结合的新闻传播模式,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中相应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工具和方法,在多样化播放技术方面深入应用,结合新闻主题选择适合的传播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节目的艺术性特点。所以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领域,在新闻资源获取、传播渠道整合以及加工模式探索方面都可以进行不断努力。当然在借鉴探索过程中,还要正确地对待新媒体自身存在的短板,虽然在时效性和传播渠道以及公众互动方面新媒体有优势,但是在制作内容深度以及新闻编辑力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弱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要充分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吸取精华,结合实际不断克服短板,提高与时俱进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市场竞争水平。要积极借助大数据平台,掌握信息获取渠道和资源来源,引导人人参与媒体信息获取,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资源来源和发展动向,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编辑的深度,在风格和模式方面可以不断探索,挖掘公众需求,广泛吸收公众合理化建议,瞄准市场动向,提高市场应急处置水平,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提升整体服务意识。在整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需要注意,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制作理念,在基于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经验和技能快速进行信息整合和处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正性【2】。 (二)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性特点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对于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在理念、思路、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主动接受新形势,不拘泥于形式,善于突破,才能在更广的领域提高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1)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情境下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新闻编辑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寻找新闻编辑的突破口,面对日益繁杂的信息量,需要提高政策的敏锐性和市场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数据信息挖掘和整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加以分析,提高新闻报道价值。同时还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编辑习惯和思维定式,在语言运用、形式探索方面紧密结合公众需求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影响力。 (2)要提高新闻创作的艺术性。公众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不仅对新闻内容有所关注,对新闻制播模式也非常关注,一定程度上是否具有艺术美感性直接影响广播电视台的点击率和收视率,所以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积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进而不断创造和丰富节目内涵。 (3)要在节目功能和形态方面不断创新,要善于打造多样化的品牌节目,根据不同年龄、受众群体,打造不同板块协同发展的新闻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梁建增 《新闻战线》( 2007-11-10 第11期) 【字号大小】【打印】【关闭】 2007年3月,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部分新闻媒体不假思索、以讹传讹、盲目跟风和推波助澜,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另一方面又使这个传言加上了真实和权威的帽子,大大提高了其杀伤力,致使海南省的蕉农损失惨重,而消费者也陷于恐慌之中。当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公众舆论的焦点转向了“责任”——“蕉癌事件”拷问媒体社会责任、“蕉癌事件”是否该向媒体问责,等等。而半年之后,一则“纸馅包子”的虚假电视新闻,在社会上掀起了更为巨大的波澜,其影响甚至广泛散播于海外。这一事件不仅为国外所谓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加剧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海南“蕉癌事件”和“包子事件”虽然暴露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但也的确集中投射出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重大问题:那就是新闻媒体如何看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所以,透过这两个极端而又典型的事件,作为新闻媒体,的确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并且在认清责任的基础上,总结并且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践行与落实责任的思想和制度保证。 新闻媒体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 诚然,新闻媒体享有着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等权力,公众也有着知情权和不受侵害权。但新闻媒体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力,媒体承担的与之相应的社会责任又是什么呢? 在一个文明和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采用率极高的关键词。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并且相承而行的,不负担责任的权力是极端危险的,没有权力的责任则是不牢靠的,这是周知的浅显道理。社会中的个体的人、个体的组织,概莫如此。 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社会组织,同样拥有着独特的权利,所谓“第三力量”、“无冕之王”等等的形容或称谓,大致就是这样的指向。现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于媒体的权利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当然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使用的词汇是“权力”,不过实际上,权力与权利基本上是分不开的。新闻媒体的权力被认为有三个方面: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权力,通过媒体自身握有的、看似先天的话语权,通过自身握有的舆论和传播工具,新闻媒体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组织。并且,新闻媒体通过这些重要的、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