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附录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习题与思考题

2 土方工程

2.1 什么是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对土方施工有何影响?

2.2 试述按挖、填土方量平衡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步骤。场地设计标高为什么要进行调整?如何调整?

2.3 简述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与方法。 2.4 土方调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简述土方调配的一般方法。

2.5 什么是土的渗透性及渗透系数?渗透系数与降水方法选择有何关系?各类降水方法适用范围?

2.6 简述集水坑降水法的施工要点及水泵的选择。

2.7 什么是流砂现象?流砂产生的原因?何种地基易发生流砂现象?如何防治流砂?

2.8 如何进行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系统的井点管数量如何确定?

2.9 水井有哪几种类型?如何确定?

2.10 简述管井井点和轻型井点的安装方法和使用要点/

2.11 什么是土方边坡系数m ?影响m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土方边坡失稳(塌方)的原因有哪些?

2.12 常用的土壁支护结构有哪几种?简述各种土壁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特点及其构造要点。

2.13 简述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2.14 简述土层锚杆的类型、构造及施工要点。

2.15 常用土方机械的类型、工作特点、适用范围?

2.16 土方回填时对土料的选择有何要求?填土压实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要求?

2.17 什么叫土的最优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

2.18 某场地平整,方格网的方格边长为20m ×20m ,汇水坡度i x =i y =2‰,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和边坡的影响。

试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确定各方格顶点的设计标高;

(2)计算各方格顶点的施工高度,并标出零线;

(3)计算各方格的土方量。 2.19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方格边长为20m ×20m ,汇水坡度i x =i y =0.3‰,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和边坡的影响。试按

挖填平衡的原则计算挖、填土方量(保留两位小数)。

2.20 某工程地下室的平面尺寸为54m×18m,基础底面标高为-5.20m,天然地面标高为-0.30m,地面至-

3.00m为杂填土,-3.00~-9.50m为粉砂层(渗透系数K=4m/昼夜),-9.50m以下为粘土层(不透水),地下水位离地表面1.70m,场地条件为北面、东面靠近道路,路边有下水道,西面有原有房屋,南面设有混凝土搅拌站。

地下室开挖施工方案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液压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坑底尺寸因支模需要,每边宜放出 1.0m,基坑边坡坡度由于采用轻型井点,可适当陡些,采用1:0.5,西边靠原有房屋较近,为了防止其下沉开裂,打设一排板桩。

题2.20图

工地现有井点设备:滤管直径Φ50,长度1.20m;井点管直径Φ50,长度6.0m;总管直径Φ100,每段长度4.0m(每0.8m有一接口);W

5

真空泵机组,每套配备二台3BA-9离心泵(水泵流量30m3/h)。

试求:(1)轻型蝇点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2)轻型井点计算(涌水量、井点管数量与间距、水泵流量)。

2.21某厂新建一座圆形污水沉淀池,直径为2

3.0m,基础底面开挖直径为2

4.0m,深度为地表下4.0m。

工程水文地质资料为:地表下0.8m内为粘土层,向下为细砂土(厚13~15m)。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地表下1.0m,土的渗透系数K=6m/d。

试求:(1)拟定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2)计算涌水量及所需井点管数量和间距,绘制布置图。

(3)抽水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3 桩基础工程

3.1 混凝土桩叠层预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最多可以叠制几层?

3.2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多少时可以起吊?达多少时可以运输和打桩?

3.3 如何确定预制桩的吊点位置?常见的吊点设置位置?

3.4 打桩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哪几种打桩顺序较合理?

3.5 打桩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哪些主要问题?试分析桩锤产生回旨和贯入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3.6 对打桩质量有哪些要求?如何判断打下的桩已符合设计要求?

3.7 试述打桩对周围的影响?解决挤土、振动、噪音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3.8 灌注桩有哪几种成孔方式?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有何作用?不同土质对泥浆有何不同要求?

3.9 如何进行套管成孔灌注桩的复打法施工?主要解决桩的什么事故?

3.10 试述套管灌注桩施工中常遇到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处理和预防?

3.11 试述人工挖孔桩的工艺流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3.12 简述爆护灌注桩的成孔方法?施工工艺过程?

4 混凝土结构工程

4.1 模板工程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木模板、钢模板、胶合板模板各有何特点?模板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4.2 简述竖向构件如柱和墙、水平构件如梁和板的基本构件的模板构造,试画出柱和墙、梁和板的模板安装图。

4.3 模板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哪些荷载?其取值为多少?荷载如何进行组合?设计荷载如何取值?

4.4 影响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写出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公式,简述如何绘出侧压力分布图。

4.5 何时才能拆除混凝土构件的模板?

4.6 简述施工竖向构件的大模板,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施工水平构件的台模和早拆模板等模板体系的构造、工艺原理及流程、应用特点,并对模板体系与普通散拼模板作优缺点比较。

4.7 简述梁、板、墙、柱的模板工程设计计算要点。

4.8 钢筋进场如何作检验?准备钢筋时,如何进行翻样及作配料计算?

4.9 钢筋冷加工有何作用?什么是冷拉和冷拔?两者有何相同与不同?绘出钢筋冷加工前后的应力——应变图。

4.10 什么是钢筋冷拉的控制应力法和控制冷拉率法?其关键参数如何取值?如何进行质量检验?

4.11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对象如何?

4.12 钢筋闪光对焊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基本方法?其适用对象如何?闪光对焊有哪些参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4.13 钢筋电孤焊有哪些方法?各适用对象如何?

4.14 钢筋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的原理是什么?其工艺过程如何?各适用对象如何?

4.15 钢筋套简冷压连接和锥形螺纹钢筋连接的连接原理是什么?与焊接连接方法相比有何优缺点?各自的适用对象如何?

4.16 钢筋连接的各种接头应如何进行质量验收评定?

4.17 混凝土制备时,如何确定施工配制强度?对施施工工配料的计量有何要求?

4.18 为什么混凝土搅拌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

与哪些因素有关?

4.19 混凝土经现场运输后,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如何保证所浇混凝土

的整体性?

4.20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施工缝的原则是什么?对于各种构件(梁、柱、板等)的施工缝应留在何处?施工缝如何处理?

4.21 混凝土振实的原理是什么?振捣时间为什么不能太短或太长?什么情况下才认为捣实?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棒移动间距一般为多少(棒径50mm)?

4.22 简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即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各种施工机械的数量或工作时间等。

4.23 简述混凝土质量评定的基本方法。

4.24 什么是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低温对混凝土有何影响?什么是“临界强度”?防止新浇混凝土受冻有哪些措施?

4.25 预应力混凝土有哪两种主要施工工艺?其施工过程如何?

4.26 预应力钢材有哪些品种?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主要指标值如何?预应力钢材进场时应如何验收检查?

4.27 锚具和夹具各有哪些主要种类?其知用对象及应用特点如何?

4.28 预应力筋张拉常采用哪两种张拉程序?为什么要超张拉?

4.29 各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最大超张拉如何确定?

4.30 先张法的台座有哪些类型?设计台座时如何考虑抗倾覆和抗滑移?

4.31 先张法的预应力筋放张有哪些方法?具体要求如何?

4.32 什么是锚具的自锚和自锁?自锚条件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锚具的锚固能力?

4.33 千斤顶为什么要配套校验?常用校验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校验?

4.34 预应力筋孔道有哪些留孔方法?留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35 预应力筋张拉时,为什么要校核其伸长值?如何量测?理论伸长值如何计算?其伸长值范围如何控制?

4.36 简述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及锚固阶段的应力分布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应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

4.37 孔道灌浆有何作用?对灌浆材料有何要求灌浆工艺如何?怎样设置灌浆孔及泌水孔?

4.38 无粘结筋的张拉端及固定端构造如何?铺放无粘结筋时应注意哪些

问题?

4.39 某多层现浇板柱结构的柱网尺寸为

5.4m×5.4m,每一楼台层高度为3.0m,柱子的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楼板厚度为150mm。

题4.39图

(1)柱子采用厚度为20mm 的木模板,浇筑速度为2.5m/h ,混凝土温度为10℃,用插入式振动器捣产,混凝土坍落度80mm ,无外加剂。

试求混凝土侧压力与柱箍间距,并绘制侧压力分布与柱箍布置图。

(2)楼板模板采用厚度为18mm 的木胶合板,支架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排架;胶合板面板下小木楞(搁栅)的尺寸为50m m ×100mm ,间距为400mm ;小木楞下面大木楞(纵梁)由排架立杆上的可调托座支承,排架立杆的宽度为1200mm ,间距为1500mm 。

试验算小木楞的承载力及挠度是否满足要求(250

1

);并求大木楞的横截面

尺寸。

(东北落叶松的木材抗弯设计强度f w =17MPa ,顺纹抗剪设计强度f w =1.6MPa ,弹性模量E=10000MPa ,木材重度6~8kN/m 3)。

4.40 某现浇框架大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大梁的截面尺寸及支模方法见图。

试作模板支架的有关验算。

4.41 今有一批直径为28nm ,长度为6~9m 的Ⅲ级钢筋,需要先对焊成30m 长度,再进行冷拉。采用冷拉率控制时,取4根试件(同炉批),在试验机上测得当冷拉应力为530MPa 时的冷拉率分别为 2.2%,2.6%,3.4%,3.0%.试确定冷拉率取值、冷拉伸长值和弹性回缩值(弹性模量E s =2.0×105MPa ).

4.42 试编制下图所示5根梁的钢筋配料单。 各种钢筋的线重量如下:

Φ10(0.617kg/m ); Φ12(0.888kg/m ); Φ25

(3.853kg/m );

题4.42图

4.43 某施工现场大型混凝土工程,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在施工过程中共抽样12组试块。试块尺寸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实际强度数据(N/mm2)为:

26.0,30.5,33.3;30.0,34.0,37.5;25.0,33.0,36.0;

27.0,28.5,30.5;29.0,33.5,40.0;32.5,37.5,37.8;

25.0,28.0,29.5;34.0,35.5,37.0;32.0,36.5,37.0;

3135,32.5,36.5;34.5,38.0,39.0;28.0,32.0,32.5。

试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该工程混凝土强度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44 某三层现浇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14m×36m,层高为4.0m。柱截面尺寸为400m×700mm,主梁截面为250mm×750mm,次梁截面为250mm×500mm。

施工机械配备有:JW250型混凝土搅拌机一台,每一循环时间需4min,场内

-6型塔式起重机一台,混凝土水平运输和斗容量0.3m3的机动翻斗车2台,QT

1

其起重机的工作幅度R=8.5~20m,起升载荷为20~60kN,起升速度平均为23m/min,下降时间最大需0.5min,挂钩时间为0.5min,牌子料时间平均为2min,用0.3m3混凝土料斗两只。

每层楼面(包括梁)的混凝土量为100m3,分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时间利用系数为0.80.

试求:(1)柱、楼板的施工缝各留在何处?用简图表示;

(2)浇筑每施工段的混凝土应需多少时间(单位:h)

题4.44图

4.45 某车间采用标准图G415(二)21m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型屋架,型号为YWJ-21-3,屋

架下弦截面尺寸为220m m×240mm,长度为

=3.25×

20.8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E

c

104MPa)。

预应力筋采用冷拉Ⅱ级钢筋4φ25(单根钢筋面积A p =491mm 2),两端均采用螺丝端杆锚具。

现有φ25钢筋长度为7m ,对焊接长,钢筋冷拉采用应力控制,经试验准拉率为3.5%,弹性回缩率为0.5%,冷拉钢筋的弹性模量E s =2×105MPa 。

屋架在现场采取三层平卧叠浇,隔离剂采用塑料布,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法(K=0.0015),用两台YC-20千斤顶分别置于构件两端,两根同时张拉,张拉程序采用0→1.05σcom →σcom 。千斤顶校验记录见题4.45表。

试求:(1)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并考虑其下料方案。

(2)计算各层预应力筋在 1.05σcom 和锚固时的张拉力及压力表读数(注:应考虑分批张拉,叠层张拉的超张拉因素),锚具内缩量λ=2mm 。

(3)计算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各层统一在1.05σcom 量测)及控制范围。

下弦杆长为17.8m ,预应力筋采用高强钢丝束1-24Φ55,A p =470.4mm 2,张拉力为470kN (钢丝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 ptk =1570MPa ,弹性模量E s =2.0×105MPa )。张拉端采用镦头锚DM5A-24,固定端采用镦头锚板DM5B-24。预应力孔道直径为Φ53。张拉时下弦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值取5mm ,张拉时从0.1~1.05σcom 量测得预应力筋伸长值为89mm 。

试求:(1)计算钢丝下料长度(H=70mm ,h=35mm ,H 1=30mm )。 (2)确定张拉程序和各层超张拉值(四层叠浇)。 (3)确定各层钢丝束张拉力。

(4)计算钢丝束张拉伸长值。

(5

5 结构安装工程

5.1 桅杆起重机分哪几类?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5.2 常用的钢丝绳有哪几种规格?其允许拉力如何计算?

5.3 卷扬机应进行哪些主要参数的计算?卷扬机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4 履带式起重机技术性能主要有哪几个参数?它们之间存在何种相互关系?

5.5 在什么情况下需对起重机进行稳定性验算?如何进行稳定性验算? 5.6 塔式起重机有哪几种类型?试述爬升式和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爬升和自升原理?

5.7 结构吊装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构件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8 为什么要对杯形基础进行杯口弹线和杯底抄平工作?对柱子和屋架要弹哪些部位的线?

5.9 什么是单机吊柱时的滑行法和旋转法?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吊装时对柱的预制平面布置各有何要求?

5.10 混凝土柱吊装时的吊点位置如何确定?屋架吊装时绑扎点位置如何

选定?

5.11 试述柱的对位和临时固定方法,柱的校正和最后固定方法。

5.12 什么是屋架的“正向扶直”和“反向扶直”?有什么异同点?

5.13 如何计算吊装屋面板时的最小起重臂长度?

5.14 结构吊装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结构安装选用起重机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5.15 什么是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各在何种情况下适用?

5.16 构件平面布置及起重机开行路线如何确定?二者间存在何种相互关系?

5.17 试述柱的一面布置方法?屋架的扶直排放方式?

5.18 屋架为什么要分“预制阶段”和“吊装阶段”进行平面置?如何确定屋架的扶直排放范围?

5.19 如何根据起重机的开行路线来确定吊柱时的停机点?如何用“三点共弧法”作图来确定柱的预制位置?

5.20 试述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柱、梁接头形式?施工方法?

5.21 钢构件工厂制作的流程如何?放样和号料有何要求?

5.22 钢构件钢板间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哪几种?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对焊缝应如何进行焊接质量检查?

5.23 端部高强螺栓连接磨擦面如何处理?怎样保证有足够的磨擦系数?

5.24 钢框架的吊装方法有哪几种?钢柱脚的支承面如何处理?

5.25 钢构件如何安装校正?如何进行连接和固定?

5.26 钢构件的连接接头处如何进行焊接固定?

5.27 某双跨单层工业厂房为装配式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平面图、剖面图及平面位置如题5.27图,厂房各构件规格见题5.27表所列。施工条件为:厂房基础土方已回填平整至-0.30m;柱子和18m跨度预应力屋架及12m跨度两铰拱屋架为现场预制,其余构件均在工厂制作。

试求:(1)计算工作参数及选择起重机。

(2)确定起重机开行路线及构件吊装顺序。

(3)绘制预制阶段构件(柱及屋架)平面布置图。

题5.27表某双跨单层工业厂房构件规格一览表

题5.27图

5.28 某工业厂房为四层(楼梯间部分为五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各构件规格见题5.28表所列。厂房四周20m范围内的空地,可供施工使用。

试求:(1)选择塔式起重机型号(确定工作幅度及起升高度)。

(2)绘出塔式起重机的平面及剖面布置图(图中应注出有关尺寸)。

(3)确定构件吊装方法(在平面图中标出各构件的吊装顺序)。

(注:起重机械宜选用国产20~60kN塔吊式TQ-60/80型塔吊,其有关技术性能参数查阅《建筑施工手册》或《建筑机械使用手册》等。)

题5.28图

6砌体与脚手架工程

6.1 外脚手架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6.2 钢管脚手架有哪三种基本形式?各自的构配件组成如何?应用特点如何?

6.3 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时,对基础、连墙件、三向基本尺寸以及剪刀撑设置等要求如何?

6.4 简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柱的承载力计算与复核的步骤和方法。

6.5 对脚手架安全技术有哪些要求?

6.6 砖砌体施工时对砂浆有何要求?

6.7 砖砌体的砌筑工艺如何?各道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要求如何?

6.8 砖墙临时间断处的接槎方式有哪几种?有何要求?

7 防水工程

7.1 简述屋面防水层的构造及其作用。

7.2 常用基层处理剂有哪几种?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7.3 防水卷格的种类有哪些?当用于屋面防水层时,卷材铺设方向应符合哪些规定?各种郑材所需的搭接宽度如何?

7.4 简述涂膜防水层面的适用范围及各类防水涂膜的施工要点。

7.5 刚性防水屋面的适用范围?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要点?

7.6 简述地下结构有哪几种防水方案?施工时为何要注意排水?

7.7 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哪些?防水混凝土配制与施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有哪几种?

7.8简述地下结构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种类、构造及施工要点。

7.9 何谓郑材防水层内贴法和外贴法?各自的施工工艺与优点是什么?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8 装饰工程

8.1 一般抹灰分几种?各施工要求如何?

8.2 装饰抹灰中水磨石、水刷石、干粘石和斩假石各如何施工?对质量有哪些要求?

8.3 大理石和花岗石面板的湿贴法和干挂法如何施工?各有何优缺点?

8.4 常用的饰面砖有哪几种?镶贴施工工艺如何?

8.5 喷涂、滚涂和弹涂各有何特点?如何施工?

8.6 简述裱糊的工艺及质量要求。

8.7 玻璃幕墙构造如何?如何进行玻璃幕墙的安装?

9 施工组织概论

9.1 建筑产品的特点对建筑生产有何影响?

9.2 影响建筑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生产过程中如何加以考虑?

9.3 建设项目如何进行划分?项目的划分对施工组织有何现实意义?

9.4什么是施工程序?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9.5 什么是要安排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9.6 工程验收有哪几种形式?工程验收应包括哪些内容?

9.7 施工组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0 流水施工基本原理

10.1 组织施工有哪些基本方式?各有何特点?

10.2 什么是流水施工?如何组织流水施工?

10.3 流水施工的节奏性、连续性和均衡性体现在何处? 10.4 流水施工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 10.5 流水施工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的? 10.6 划分施工体贴应考虑哪些因素?

10.7 什么是流水节拍?影响流水节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确定流水节拍?

10.8 什么是流水步距?确定影响流水步距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10.9 流水工期如何确定?各流水参数对流水工期有何影响? 10.10 组织成倍节拍流水的条件是什么?如何确定其流水步距?

10.11 成倍节拍流水的流水步距为什么要取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10.12 无节奏流水施工的流水步距有何特点?

10.13 什么是最小工作面?什么是最小劳动组合?它们对流水施工的组织有何影响?

10.14 简述组织有层间关系和无层间关系,单幢和多幢建筑流水施工的过程和要点。

10.15 有两幢同类型建筑的基础施工,每幢均有三个主导施工过程,即挖土T 1=6天,砖基础T 2=12天,回填土T 3=6天。 试求:(1)组织两幢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流水施工应划分的最小施工段数,并说明原因。

(2)计算流水工期,绘出流水施工进度。 注:Ti —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10.16 现某浇混凝土框架的平面尺寸为24m ×180m ,共三层。沿长度方向每隔60m 设伸缩缝一道。已各知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安装模板t 1=4天,绑扎钢筋t 2=2天,浇筑混凝土t 3=2天,混凝土需护养2天后方能在上面继续作业。 试求: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并计算流水工期T 1,绘出流水施工进度。 10.17 试说明成倍节拍流水的工期为K b N T i ?-∑+=)1(1。

程,计算无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并绘出施工进度表。

11 网络计划技术

11.1 网络图由哪些基本符号构成?

11.2 双代号网络图中与单代号网络图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1.3 双代号网络图中虚箭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1.4 网络计划有哪些时间参数?参数的含义是什么?

11.5 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1.6 什么是总时间差?什么是自由时差?总时差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重分配?自由时差是否需要重新分配?

11.7 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各有何特征?

11.8 一条线路上总时差、自由时差和工作持续时间之间有何关系?

11.9 什么是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绘制单位施工网络图?

11.10 绘制网络图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则?

11.11 已知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如题11.11表所示,试画出双代号网络图。

该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12

吊装楼板t3=2天,现分成三个施工段进行流水作业。试求:

(1)按水平方向为工作排列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各时间参数,找出关键线路;

(2)按水平方向为施工段排列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各时间参数,找出关键线路;

(3)若划分成两个施工段,请按(2)的要求绘制时间参数计算,找出关键线路。

11.14 试画出习题11.12的单代号网络图,并进行时间参数计算,找出关键线路。

12 施工组织设计

12.1 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12.2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哪几类?各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象和编制依据是什么?

12.3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2.4 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12.5 确定施工的重点和要求是什么?

12.6 举例说明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12.7 施工方案为什么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2.8 多层民用混合结构和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一般分为哪几个施工阶段?各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如何安排?

12.9 什么是“开敞式”施工?什么是“封闭式”施工?各有特点?

12.10 施工进度计划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作用和要求?

12.11 简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过程和应考虑的因素。

12.12 施工进度计划和网络计划有何异同?

12.13 综合劳动定额的计算原则是什么?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2.14 安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时,如何对劳动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和作业时间进行定量分析?

12.15 安排施工进度时,为什么要使生产工人和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及材料供应

能力相互协调?如何使它们相互协调?

12.16 如何绘制资源消耗动态图?如何计算资源消耗不均匀系数?

12.17 设计施工平面图应遵循哪些施工主要原则?

12.18 设计施工平面图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施工平面图应包包括哪些内容?12.19 如何进行施工用房、施工用水和施工用电的需用量计算?施工用房,用水和用电管网应如何进行布置?

12.20 施工平面图主要应考虑哪些施工机械的布置?如何进行布置?

12.21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每层混凝土总量为120m3,分两个施工段施工。已知生产工作的劳动定额为1.2 m3/工日,由施工方案确定采用一台塔式起重机,已知时间定额为0.05台班/ m3。

试求:每天应安排多少工人较合理?完成一个施工需多少天?

12.22 某单层工业厂房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屋架共48榀,每榀屋架混凝土量为3.2 m3,现场采用四层叠浇预制,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在40~45天内全部预制完毕。试求:组织等节拍流水,并按题12.22表所示参数,确定各施工过程每天的工人数。

(1)材料(黄砂)不均匀系数并绘出材料需要量动态图。

(2)计算材料堆场面积。

(注:材料贮存天数为工期1/7;材料贮存定额为2.9t/m2;场地利用系数为0.7)

题12.24图所示,建筑面积约为70m m×11.6m×2=1624m2,工期为65天,其主要

施工过程的所需的劳动量如题12.24表。

试求:(1)确定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2)安排并绘出施工进度。

(3)计算劳动力不均匀系数

(Rmax≯30人)。

注:○1砖砌体必须待砂浆强度达75%后方

能安装楼板,其技术间歇时间不少于1d;

○2墙面抹灰分三层(底层、中层和面

层),每层间歇至少2d。

4th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答:滴定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者将被测溶液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两者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滴定分析中,把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滴加到锥形瓶内待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其准确浓度,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标定:通过滴定确定溶液准确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化学计量点:滴定分析中,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反应恰好定量完成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分析误差称为滴定误差,又称终点误差。 指示剂:通过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的试剂。 基准物质: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 2. 滴定度的表示方法T B/A 和T B/A %各自的意义如何? 答:A B T 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 或mg )。 % A B T 是指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分数。 3. 基准试剂(1)H 2C 2O 4 ·2H 2O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 (2)Na 2CO 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 (1)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作为基准试剂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所消耗NaOH 物质的量(真实值)将比理论计算值增多。此时如仍按较小的理论计算值(H 2C 2O 4 ·2H 2O 完全不风化时应消耗的NaOH 的量)进行计算,则有 NaOH c (名义值)V n NaOH ) (理论值= 所得(名义值)必然较真实值偏低,即产生负误差。 NaOH c 若用上述NaOH 溶液测定某一元有机弱酸HA 的摩尔质量(m HA 一定)时,M A 值将偏高: M HA V c m NaOH HA ×= )(名义值 (2)用吸潮的无水Na 2CO 3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由于实际与Na 2CO 3反应的HCl 的物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林初中2017届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汇编:专题20简单的四点共圆(附答案)

专题20 简单的四点共圆 破解策略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之为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四点共圆常用的判定方法有: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如图,若OA=OB=OC=OD,则A,B,C,D四点在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 圆上. D 【答案】(1)略;(2)AB,CD相交成90°时,MN取最大值,最大值是2. 【提示】(1)如图,连结OP,取其中点O',显然点M,N在以OP为直径的⊙O'上,连结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结QM,则∠QMN=90°,QN=OP=2,而∠MQN=180°-∠BOC=60°,所以可求得MN的长为定值. (2)由(1)知,四边形PMON内接于⊙O',且直径OP=2,而MN为⊙O'的一条弦,故MN为⊙O'的直径时,其长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此时∠MON=90°.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C=180°(或∠B+∠D=180°)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D 【答案】(1)略;(2)AD ;(3)AD=DE·tanα. 【提示】(1)证A,D,B,E四点共圆,从而∠AED=∠ABD=45°,所以AD=DE. (2)同(1),可得A,D,B,E四点共圆,∠AED=∠ABD=30°,所以AD DE =tan30°, 即AD= 3 DE.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DE为外角,若∠B=∠CDE,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答案】略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圆. 如图,点A,D在线段BC的同侧,若∠A=∠D,则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试推测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答:ⅠA、ⅡA族与ⅥA、ⅦA元素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较大,易形成离子键,而处于周期表中部的主族元素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不大,易形成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3)sp2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轨道杂化而成。 (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四面体形。×sp3,CCl4呈正四面体形;CHCl2和CH2Cl2呈变形四面体形。 (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成对的电子可以被激发成单电子而参与成键。 (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不等性的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致。 3.试指出下列分子中那些含有极性键? Br2CO2H2O H2S CH4 4.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F3分子却是三角锥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解释。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NF3分子的N原子采取不等性的SP3杂化。 5.CH4,H2O,NH3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哪个分子键角最小的是哪个分子为什么CH4键角最大(109028,),C采取等性的SP3杂化,NH3(107018,),H2O分子中的N、O采用不等性的SP3杂化,H2O分子中的O原子具有2对孤电子对,其键角最小(104045,)。 6.解释下列各组物质分子中键角的变化(括号内为键角数值)。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九年级数学四点共圆例题讲解

九年级数学四点共圆例题讲解 知识点、重点、难点 四点共圆就是圆得基本内容,它广泛应用于解与圆有关得问题.与圆有关得问题变化多,解法灵活,综合性强,题型广泛,因而历来就是数学竞赛得热点内容。 在解题中,如果图形中蕴含着某四点在同一个圆上,或根据需要作出辅助圆使四点共圆,利用圆得有关性质定理,则会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掌握四点共圆得方法很重要。 判定四点共圆最基本得方法就是圆得定义:如果A、B、C、D四个点到定点O得距离相等,即OA=OB=OC =OD,那么A、B、C、D四点共圆. 由此,我们立即可以得出 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具有公共斜边,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将上述判定推广到一般情况,得: 2、如果四边形得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3、如果四边形得外角等于它得内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4、如果两个三角形有公共底边,且在公共底边同侧又有相等得顶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运用这些判定四点共圆得方法,立即可以推出: 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得四个顶点共圆。 其实,在与圆有关得定理中,一些定理得逆定理也就是成立得,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些证明四点共圆得方法.这就就是: 1、相交弦定理得逆定理:若两线段AB与CD相交于E,且AE·EB=CE·ED,则A、B、C、D四点共圆。 2.割线定理得逆定理:若相交于点P得两线段PB、PD上各有一点A、C,且PA·PB =PC·PD,则A、B、 C、D四点共圆。 3、托勒密定理得逆定理:若四边形ABCD中,AB·CD+BC·DA= AC·BD,则ABCD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另外,证多点共圆往往就是以四点共圆为基础实现得一般可先证其中四点共圆,然后证其余各点均在这个圆上,或者证其中某些点个个共圆,然后判断这些圆实际就是同一个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P为△ABC内一点,D、E、F分别在BC、CA、AB上。已知P、D、C、E四点共圆,P、E、A、F 四点共圆,求证:B、D、P、F四点共圆。 证明连PD、PE、PF.由于P、D、C、F四点共圆,所以∠BDP = ∠PEC.又由于A、E、P、F四点共圆,所以∠PEC =∠AFP.于就是∠BDP= ∠AFP,故B、D、P、F四点共圆。 例2:设凸四边形ABCD得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垂足为E,证明:点E关于AB、BC、CD、DA得对称点共圆。 为1 2 ,此变换把E关于AB、BC、 证明以E为相似中心作相似变换,相似比 CD、DA得对称点变为E在AB、BC、CD、DA上得射影P、Q、R、S(如图)、只需证明PQRS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由于四边形ESAP、EPBQ、EQCR及ERDS都就是圆内接四边形(每个四边形都有一组对角为直角),由E、P、B、Q共圆有∠EPQ = ∠EBQ、由E、Q、C、R共圆有∠ERQ=∠ECQ,于就是∠EPQ+∠ERQ = ∠EBQ+∠ECQ=90°、同理可得∠EPS +∠ERS =90°、从而有∠SPQ+∠QRS =180°,故PQRS就是圆内接四边形。 例3:梯形ABCD得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K,分别以梯形得两腰为直径各作一圆,点K位于这两个圆之外,证明:由点K向这两个圆所作得切线长度相等。 证明如图,设梯形ABCD得两腰为AB与CD,并设AC、BD与相应二圆得第二个交点分别为M、N、由于∠AMB、∠CND就是半圆上得圆周角,所以∠AM B=∠CND = 90°.从而∠BMC =∠BNC=90°,故B、M、N、C四点共圆,因此∠MNK=∠ACB.又∠ACB =∠KAD,所以∠MNK =∠KAD、于就是M、N、D、A四点共圆,因此KM·KA = KN·KD、由切割线定理得K向两已知圆所引得切线相等。 例4:如图,A、B为半圆O上得任意两点,AC、BD垂直于直径EF,BH⊥OA,求证:DH=AC、证法一在BD上取一点A',使A'D = AC,则ACDA'就是矩形。连结A'H、AB、OB、由于BD⊥EF、BH⊥OA,所以∠BDO =∠B HO=90°、于就是D、B, H、O四点共圆,所以∠HOB =∠HDB、由于∠AHB =∠AA'B = 90°,所以A、H、A'、B四点共圆。故∠DA'H=∠OAB,因此∠DHA'=∠OBA、而OA = OB,所以∠OBA=∠OAB,于就是∠DHA'=∠D A'H、所以DH=DA',故DH =

天大无机化学第四版 思考题和习题答案要点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 1.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 Pt(NH3)6C14(2) Cr(NH3)4Cl3(3) Co(NH3)6Cl3 (4) 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t(NH3)6]C14>[Co(NH3)]6Cl3>K2[PtCl6]> [Cr(NH3)4Cl2]Cl 2. PtCl4和氨水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03处理,得到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NH3)4]2+、外界为:2Cl-、 [PtCl2(NH3)4]Cl2 3.下列说法哪些不正确? 说明理由。 (1)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不正确,有的配合物不存在外界。 (2) 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不正确,有少数非金属的高氧化态离子也可以作形成体、中性的原子

也可以成为形成体。 (3) 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不正确,在多齿配位体中配位体的数目不等于配位数。 (4)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是形成体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5) 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数据(B.M.)如下: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5.下列配离子中哪个磁矩最大? [Fe(CN)6]3-[Fe(CN)6]4-[Co(CN)6]3-[Ni(CN)4]2-[Mn(CN)6]3-

思考题是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1]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E 2. E 3. T 4. E 5. E 6. T 7. T 8. E 9. E 10. E 11. E 12. E 13. T 14. E 二、选择题 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D 24. B 25. B 26. A 27. D 三、填空题 28.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9. 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 (b(Ag+)/b°)2(b(CrO42-)/b°)2s = (K s°/4)1/3 33. 右34. 空轨道孤电子对35. HPO42-H[PtCl6]-SO42-[Fe(H2O)5OH]2+36. 5.68 10-10NH4+, H3PO4, H2S PO4, CO3, CN, OH, NO2-[Fe(H2O)5OH], HSO3-, HS-, H2PO4-, HPO4, H2O 四、问答题 38.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 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随溶质的粒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而与溶液的组成(溶质的本性)无关. 39. 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 答缓冲能力大小的衡量尺度为缓冲容量. 当缓冲组分比为1:1时, 缓冲溶液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40. 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 答若要使沉淀溶解, 就必有ΠB(b B/b°)νB< K s°, 因此, 必须必须设法降低饱和溶液中某一组

分的平衡浓度. 可以根据沉淀的性质, 利用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等措施, 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41.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Na 2CO 3. 答 根据同离子效应的原理,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变小. (2)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氨水. 答 加入氨水时, Ag +与NH 3生成了稳定的[Ag(NH 3)2]+, 使溶液中b (Ag +)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氨水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3)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HNO 3. 答 加入HNO 3时, CO 32-与HNO 3反应, 使溶液中b (CO 32-)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CO 32-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42. 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 答 螯合物是指含有多齿配位体并形成螯环的配合物. 43. 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 答 (a) 对酸碱的定义不同; (b) 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c) 酸碱反应的实质不同; (d) 适用的溶剂不同. 五、计算题 44. (1) 14.6% (2) 0.454 mol ?dm -1 (3) 0.54 mol ?kg -1 (4) 0.991 45. 186 g ?mol -1 46. 2327.53 Pa 326.4 kPa 47. (1) b (H +) = 9.4 10-4 mol ?kg -1 b (Ac -) = 9.4 10-4 mol ?kg -1 α = 1.88% (2) b (H +) = 3.5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α = 0.07% (3) b (H +) = 0.025 mol ?kg -1 b (Ac -) = 3.52 10-5 mol ?kg -1 (4) b (H +) = 1.76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48. 0.01 mol ?kg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在298K 时, 测定其pH 为5.0, 求: (1) 该酸的K a °和α; (2) 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 K a °和α. 解: (1) pH = 5.0, b (H +) = 1 10-5 mol ?kg -1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1-1 10-5 1 10-5 1 10-5 52 8a 5 (110)1100.01110 K ---?==?-? 5110100%0.1%0.01 α-?=?= (2)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05-x x x K a ° = 1.0 10-8, (0.005-x ) ≈ x , 28a 1100.005 x K -==? b (H +) = 7.07 10-6 mol ?kg -1 pH = 5.15 6 7.0710100%0.14%0.005 α-?=?= 49. 计算20℃时, 在0.10 mol ?kg -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 b (H +), b (S 2-)和pH; (2) 如用HCl 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 2.00时, 溶液中的为S 2-浓度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四点共圆(习题)

圆内接四边形与四点共圆 思路一:用圆的定义:到某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共圆。→若连在四边形的三边的中垂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这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产生原因:圆的定义: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基本模型: AO=BO=CO=DO ? A、B、C、D四点共圆(O为圆心) 思路二:从被证共圆的四点中选出三点作一个圆,然后证另一个点也在这个圆上,即可证明这四点共圆。→要证多点共圆,一般也可以根据题目条件先证四点共圆,再证其他点也在这个圆上。 思路三:运用有关性质和定理: ①对角互补,四点共圆: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产生原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基本模型: ∠ + = 180 B)? A、B、C、D四点共圆 ∠D 180 = ∠ + ∠D A(或0 ②张角相等,四点共圆:线段同侧两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连线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点和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四个点共圆。 产生原因: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方法指导: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即:张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 A、B、C、D四点共圆 = CAB∠ CDB ③同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个顶点共圆,其斜边为圆的直径。 产生原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D = C? A、B、C、D四点共圆 = ∠ 90 ④外角等于内对角,四点共圆:有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产生原因: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基本模型: ∠? A、B、C、D四点共圆 = ECD∠ B

运动控制系统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阮毅伯时)课后答案包括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第2章 2- 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答:调压调速,弱磁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特点略。 2- 2简述直流PWM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答:直流PWM 变换器基本结构如图,包括IGBT 和续流二极管。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送往直流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PWM 变换器中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调节直流PWM变换器输出电压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2-3直流PWM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 答:脉动直流电压。 2=4为什么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直流PWM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环节。其中直流PWM变换器的 时间常数Ts 等于其IGBT 控制脉冲周期(1/fc ),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Ts 通常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 (2mf)。因fc 通常为kHz级,而f通常为工频(50或60Hz)为一周),m整流电压的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20 ,故直流PWM变换器时间 常数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 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的存在。 2-6直流PWM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若二极管断路则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压。 2-7直流PWM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答:不是。因为若开关频率非常高,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枢电流还未上 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从而导致平均电流总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转。 2-8 泵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抑制?答: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于回馈制动状态时,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动机由动能转变为的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反馈回交流电网,而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造成 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泵升电压过大将导致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被击穿。应合理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或采用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2-9 在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转速随负载增加而降低?答:负载增 加意味着负载转矩变大,电机减速,并且在减速过程中,反电动势减小,于是电枢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转矩增加,达到与负载转矩平衡,电机不再减速,保持稳定。故负载增加, 稳态时,电机转速会较增加之前降低。 2-10 静差率和调速围有何关系?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吗?举个例子。 答:D=( nN/△ n)(s/(1-s )。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的,)而机械特性硬度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降落的。 2-11 调速围与静态速降和最小静差率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答:D=(nN/△ n)( s/(1-s )。因为若只考虑减小最小静差率,则在一定静态速降下,允 许)的调速围就小得不能满足要求;而若只考虑增大调速围,则在一定静态速降下,允许 的最小转差率又大得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2-12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有哪些特点?改变给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为什么?如果给定电压不变,调节转速反馈系数是否能够改变转速?为什么?如果测速发电机的励磁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错) 答:错。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旋转椭球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2.设A点的横坐标Y=19779616.12,试计算A点所在6o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相距多远? 答:A点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6N-3=6*19-3=111° 求A点自然值:用通用值减去带号19再减500km,也就是:779616.12m-500km=779616.12-500000=229616.12m>0 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相距229616.12m 3.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为116o 28′,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1o为111km弧长估算,试问该点分别在6o带和3o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6°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西边,经差是117°-116o 28′=0°32′=0.5333333333333333°相距中央子午线距离是:111*0.5333333333333333=59.2km 向西移500km后坐标是:500km-59.2km=440.8km=440800m 该点横坐标通用值是:20440800m 2)求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因此,坐标是一样的,只是带号不同 则3°带中横坐标通用值为:39440800m 4.某地的经度为116°23′,试计算它所在的6o带和3o带带号,相应6o带和3o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带号N=int(116o 23′/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2)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3’-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_2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自由空间中距离发射机距离为d 的无线接收功率与那些因素有关服从什么规律 答:距发射机d 处天线的接收功率,其数学表达式( Friis 公式)为: 其中,Pt 为发射功率,亦称有效发射功率; Pr(d)是接收功率,为T-R 距离的幂函数;Gt 是发射天线增益;Gr 是接收天线增益;d 是T-R 间距离;L 是与传播无关的系统损耗因子;λ为波长。其规律是: —与2 d 成反比→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与2λ成正比(与f 2成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3 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3 m ,工作频率为 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工作在市区。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 至20km 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可用总场强对E 0的分贝数表示),并给出距离发射机距离d 处的无线接收功率的规律。 解: 40,3,1800t r h m h m f MHz d d d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因为)(??-+=j Re 1E E 0又因为18001501;f MHz MHz R =>=-所以有 ])37(1)43(1[12])37(1)43(1[222222d d d d d d c f d +-+=+-+=?=?ππλπ ?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 1E E ])37(1)43(1[20022d d d j j e E +-+-?--=+=π?)( L d G G P d P r t t r 222)4()(π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