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操作流程

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操作流程

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操作流程

淄川区医院血液透析室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操作流程

一、透析结束,备用物(0.9%NS20ml,长期管:肝素100mg+0.9%NS1ml 或短期管:肝素50mg+0.9%NS2ml,胶布,纱布一块,肝素帽2个,敷贴1个,碘伏棉球5个于治疗碗内,无菌镊子)

二、分离血路管动脉端,碘伏棉球1个螺旋消毒管口,0.9%NS10ml冲管,肝素NS1.5ml冲管后拧上肝素帽。

三、置管处换药:镊子夹取碘伏棉球消毒插管处,以插管处为中心消毒范围不小于15厘米,消毒管柄缝线处,待干,贴敷贴。

四、回血完毕,分离静脉端,碘伏棉球1个螺旋消毒管口,0.9%NS10ml冲管,肝素NS1.5ml冲管后拧上肝素帽.

五、动、静脉管用纱布包扎好并固定于皮肤上。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

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诊断标准:1、至少1份静脉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为同种微生物,2、或者2份(1份经导管接口,1份经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满足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定量标准或阳性时间差诊断标准,3、或者2份导管血液标本定量培养,1份菌落计数是另1份的3倍以上。定量血液培养是指导管血液培养菌落是静脉血培养结果的3倍或以上。阳性时间差是指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结果比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结果至少早2小时。 为了有效治疗导管腔内感染,开始经验用药,采用广谱抗菌素,同时等待血培养结果调整药物。总体原则如下:对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且没有出现出口部位或隧道感染的体征,而又想保留导管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治疗是其适应症。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抗生素封管治疗不应单独使用,而应当和全身性抗生素联合治疗7-14天。抗生素封管溶液的更换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而非卧床患者的股部置管应该每24小时进行更换。然而,正在经历血液透析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溶液可以在每次透析结束后更换。

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

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 ㈠适应证 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㈡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㈢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㈣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2.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

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3.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 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4.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 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5.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 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6.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关流程)。 ㈤注意事项

深静脉置管封管流程

深静脉置管封管流程 一、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情况(检查至关除局部有无红肿、渗液 及导管置入深度),解释操作目的(保持导管通畅,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微粒控制血液回流),取得患者配合。 二、护士准备:衣帽整齐,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三、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干净,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遮挡 屏风。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棉签,纱布,胶布,注射器(用 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0ml备用,用5ml注射器抽肝素钠2ml +生理盐水1ml备用,再备一个5ml注射器),手消毒液,污物缸,消毒砂轮,手套,肝素帽2个。 五、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2、拆除污染敷料和肝素帽。 3、手消,戴手套,用纱布在导管下铺成无菌面。 4、消毒接口,抽回血(用5ml注射器抽动、静脉各2ml),将抽出的 回血推至拆下的纱布上观察有无血凝块。 5、正压推注生理盐水(用准备好的10ml生理盐水动、静脉端各5ml)。 6、正压推注肝素盐水(用准备好的3ml肝素盐水动脉端1.2ml、静脉 端1.3ml)。 7、接新肝素帽。消毒插管处及周围皮肤,包扎敷料。 8、整理用物和床单位。洗手并记录。 六、注意事项: 1、抽回血时如有血凝块再分别抽动、静脉端各1ml直至无凝块为止; 如抽不出回血禁止强行推注液体,应报告医生处理。 2、注意要正压封管,推注液体时不能回抽,推完后立即夹闭。 3、推注肝素盐水时应根据导管规格,如20cm规格的导管,应在动 脉端推注1.2ml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1.3ml肝素盐水;16cm规格的导管,应在动脉端推注ml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ml 肝素盐水;13cm规格的导管,应在动脉端推注1.1ml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1.2ml肝素盐水。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 管感染的防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1.用物 (1)无菌穿刺包;内装18G穿刺针2只(长约5-10cm、内径2mm、外径2.6mm)、外套管针(一般成人用16G、长15cm 左右)、引导钢丝30-45cm、深静脉导管1条。注射器5和 10ml各一只、6号针头、镊子、尖头刀片、纱布、洞巾(2)1%普鲁卡因、无菌手套、无菌敷贴、弯盘、5%碘酊、70%乙醇、肝素一支、250ml盐水一瓶、棉签。 (3)(3)必要时备静脉扩张器。 2、步骤 (1)卧位: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度。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3、股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外展,必要时穿刺侧臀下垫高。 (2)常规消毒皮肤,选择穿刺点,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

洞巾。 (3)由助手协助,术者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在穿刺部位行局部麻醉。 (4)根据所选择的深静脉采取不同的进针方法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上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度角,与冠状面积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度,针尖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锁骨下路:从锁骨中内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间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度。紧靠胸锁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前路: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劲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的0.5cm处进针,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针尖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中路: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处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度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向外侧,穿刺时面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3、股静脉穿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操作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在B超定位点常规消毒皮肤, 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10~15 cm后拔出穿刺针,扩张器扩张局部皮肤,借助导丝将导管导入胸腔10~15 cm,固定导管,拔出导丝,空针回抽见胸腔积液抽出证实穿刺成功。引流管局部固定,拨出导丝并接三通管、艾贝尔引流管、引流袋,最后用 3 L手术粘贴巾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 000 ml。每周抽液2~3次。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胸穿次数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见表2。 3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置管的好处为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观察 协助摆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孔巾、抽好局麻药。整个过程护士守候在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等不适[3],一旦出现,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就地抢救。

术后护理 ①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扭曲、受压,以保证引流通畅。②指导患者适当更换体位、轻咳,鼓励其离床活动,以利液体引流,但注意引流储藏袋不可高于引流口;或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导管脱落。③指导患者擦身时要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穿刺点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需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更换敷料。④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控制引流速度,以不超过50 ml/min的速度进行缓慢排液,一般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首次放液量不超过500 ml,每天引流3~4次,更换引流袋1次,记录24 h引流液,更换时注意夹闭管道,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医源性气胸。⑤引流不畅时,让患者变换体位,如发现堵管,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后抽出,冲洗压力不可过大,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停止操作。⑥因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引流大量的胸液,蛋白质大量的丢失,患者易引起低蛋白血症,故应指导其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脂肪乳等高营养物质。⑦24 h引流液少于50 ml,B超检查胸腔积液基本放尽可拔管。拔管后压迫穿刺点5~10 min,消毒后贴敷贴。继续观察穿刺处有无渗液、渗血。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48 h内禁止淋浴。 4 讨论 由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胸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仅有4例引流管堵塞,经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抽出后通管,无需重新置管。与魏长春等[4]总结的100例胸腔引流管排液经验效果相近。 近年研究表明,引流管口径大小对引流效果没有影响[5],但临床上趋于用小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原为血管内置管,管径细,管壁光滑,对肺和胸壁损伤小,能灵活控制引流量,不影响日常活动,携带方便,同时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每次抽液有限,不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放液较多,易导致纵隔移位,并且患者需经历多次穿刺的痛苦,往往产生惧怕疼痛、肺损伤等恐惧心理,而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并留置,操作迅速,穿刺针在胸腔内留置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导管引流的必要性,防止患者过度精神紧张,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做好导管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导管堵塞,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胸腔内感染。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导管堵塞、脱落、继发感染等现象的发生。本方法可以安全、充分地排尽胸腔内大量积液,减少胸穿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慢性脓胸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

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 实施团队: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QC小组 现状调查 对2012年11月,选择我科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进行堵管率分析发现:共121例,深静脉导管完全堵塞16例,部分堵塞10例,经处理后再通6例,拔管处理20例,拔管率16.5%。 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重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深静脉导管堵管,再次置管既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及经济负担,又增加穿刺相关风险,特别是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困难的患者。因此,正确的护理很关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堵管率。 原因分析 根据鱼骨图分析,找到以下几个原因: ◆护士巡视不到位,操作不当 ◆原发病未得到控制,患者体质高凝状态 ◆未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堵管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1.护士长弹性排班,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保证人员充足,加强巡视,保证病人 安全,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保证输液顺畅,深静脉通畅。

2.每周进行深静脉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平时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吸 取经验。疑难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各述己见,互相沟通,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3.及时准确的根据医嘱实施治疗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出凝 血机制合理应用抗凝剂和冲管时间。 4.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用药知识,并整理ICU中会引起配伍禁忌的常用药物种 类,与医生协调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推注不同药物之间及封管前,用生理盐水5ml冲净管腔残余液体,防止配伍禁忌导致沉淀物堵管;每次输注TPN液及其他高渗液体完毕后,都应认真冲管;每12h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一次;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5.变换体位时保持导管无扭曲、打折。如堵管已发生,用注射器带少许负压回 抽,见血观察有无血凝块,并将之弃掉,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冲管后进行输液;还可用2000-3000IU/ml尿激酶0.3-0.4ml注入导管后夹闭,5分钟后回抽无血则重复步骤。 6.对科内全体护士进行操作考试,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并不定期现场抽查, 保证患者深静脉护理合格。 效果评估 通过全体护士的努力,深静脉堵管率明显下降,观察58例患者,完全堵塞2例,部分堵塞7例,予积极处理后通畅5例继续使用,拔管处理4例,拔管率6.8%。达成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回顾与计划 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而通过实施CQI管理几个月来,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针对导管的护理,提高了护士对导管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护理意识,同时使护士的每一种行为都有证可循,有据可依,使导管的堵管拔管率明显降低,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专业性与价值,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建立护理质量标准,细化护理内容,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实施三级质控,能随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跟踪和质量点评,及时给予干预,查缺补漏,克服了终末质量管理中只注重“治”的缺点,建立了“治”、“防”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了预防作用。 通过QC小组的活动,小组成员学会了PDCA原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护士的工作丰富化,提升了护士的职业水平和职业自豪感。 小组成员认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在危重病人床边血液净化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出凝血机制,保证病情平稳,合理应用抗凝剂,作为下一个PDCA项目。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常规

赤峰松山医院肿瘤科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常规 (一)适应症: 1.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2.患者需要快速补液、输血或给血管活性药物; 3.给予胃肠外营养; 4.插入肺动脉导管; 5.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 6.使用可导致周围静脉硬化的药物; 7.无法穿刺外周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8.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二)禁忌症: 1.出血倾向(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选择其他深静脉穿刺部位); 3.胸廓畸形或有严重肺部疾患如肺气肿等,禁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三)术前准备: 1.置管前应明确适应症,检查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对清醒患者,应取得患者配合,并予适当镇静。准备好除颤器及有关的急救药品。2. 准备穿刺器具:包括消毒物品、深静脉穿刺手术包、穿刺针、引导丝、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6250U)和局麻药品(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等。 一.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1.患者去枕仰卧位,最好头低15°~30°(Trendelenburg体位),以保持静脉充盈和减少空气栓塞的危险性,头转向对侧。 2.颈部皮肤消毒,术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骨、胸锁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检查导管完好性和各腔通透性。

3.确定穿刺点: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穿刺径路有13种之多,但常用中间径路或后侧径路(根据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中间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形成的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距锁骨上3~4横指以上。后侧径路定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5cm或颈外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的上方。 4.确定穿刺点后局部浸润麻醉颈动脉外侧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刺,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5.左手轻柔扪及颈动脉,中间径路穿刺时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下后方,针体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针轴与额平面呈45°~60°角,如能摸清颈动脉搏动,则按颈动脉平行方向穿刺。后侧径路穿刺时针尖对准胸骨上切迹,紧贴胸锁乳突肌腹面,针轴与矢状面及水平面呈45°角,深度不超过5~7cm。穿刺针进入皮肤后保持负压,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如用普通注射器则撤去注射器,从针头处插入引导丝),将穿刺针沿引导丝拔除。可用小手术刀片与皮肤平行向外侧(以免损伤颈动脉)破皮使之表面扩大。 7.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致颈内静脉,固定好引导丝近端将扩张管撤出。 8.沿引导丝插入导管(成人置管深度一般以13~15cm为宜),拔除引导丝,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与导管各腔末端连接进行试抽,在抽出回血后,向导管内注入2~3ml肝素生理盐水,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将导管固定处与皮肤缝合固定,应用敷料覆盖。 9.摄X线胸片以明确不透X线的导管的位置,并排除气胸。导管尖端正确位置应处于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确定导管尖端没有扭曲和未贴在上腔静脉管壁上。 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操作流程 一、常见深静脉的置管类型: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二、1.碘伏2.棉棒 3.酒精棉球4.无菌手套1-2付 5.敷贴2个(一个可带孔)6.无菌纱布1 块7.肝素帽2个8. 5ml空针1个9. 0.9%生理盐水20ml 10.肝素50mg+ 0.9%生理盐水2ml 11.手消剂 12.医疗垃圾袋 三、冲管操作流程 1.工作人员洗手戴口罩,携用物推治疗车至床旁,嘱患者仰卧,暴露插管位置(2) 拆下包扎的敷料弃于医疗垃圾桶内(3)护士观察插管处有无红肿和渗出,渗出是 血性还是脓性,用碘伏棉棒消毒插管处,以插管处为中心,消毒范围不小于15cm,每根棉棒用一次,消毒管柄及缝线处,待干贴敷贴,将敷贴外包装形成一个无菌面,置于导管下面; 2.护士戴无菌手套,用酒精棉球消毒肝素帽,每根导管和夹子; 3.拆去肝素帽,再次用酒精棉球擦洗管腔端口,连接5ml注射器,打开夹子,缓慢回 抽2ml血液(实为上次封管液)夹闭。同样方法消毒另一条导管,并抽取2ml血液 关闭夹子,如果回抽不顺利,可慢慢旋转导管直至抽出,将带血液的针管弃于医疗 垃圾桶内。 4.将事先准备好的0.9%生理盐水20ml每个管腔内各10ml脉冲式冲管,使管腔中无 肉眼可见的血色,用事先备好的肝素NS每个管腔各1.5ml脉冲式正压封管,再次 用酒精棉球消毒导管端口,擦干净端口的血水,拧上肝素帽。 5.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用敷贴妥善固定于皮肤上。 6.整理用物,将医疗废物一并弃于医疗垃圾袋内,不可放于治疗盘中。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手套,如果手部有污染,注意手消毒,在换药的时间应与 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大小便时一定不要污染插管位置,一旦污染应当给予换 药,日常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对于当日插管或凝血功能有问题的病人,应注意观察 插管处的渗血情况,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嘱患者家属防止病人自行拔管,以免引 起大出血(出血不疼不宜察觉)。 2.所用污染物品一定置于废物袋内,切忌放于治疗盘中。 3.冲管前一定要先回抽,每边至少2ml;肝素封管液每边不超过1.5ml,如果有凝血 障碍者,肝素浓度遵医嘱。

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

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并为临床上进行CVP监测、高价营养的补充、术后化疗、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由于留置时间较长,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临床资料 2004-2005年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用于治疗肝癌10例,胃癌22例,胰头癌3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3例,脾肿癌1例,共43例,置管时间最长者62天,最短者23天。发生导管脱出一例。 2.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适应症. 2.1 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以及需要大量速补液者。 2.2 体外循环下各心血管手术。 2.3 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大、非体外循环的手术。 2.4 大量输血和换血疗法。 2.5 需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或对血管有刺激的药液,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 3.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1 血肿由于外套管针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引起血肿的几率日渐下降,但临床上仍然见到反复穿刺损伤明显,误入动脉压力高,喷血不止及操作过程没有有效压迫;肝素药物的应用或病例选择不发的现象,故仍有发生血肿的可能。在颈内静脉置管时如果血肿不断增大,会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股静脉血肿可压迫下肢静脉回流,引起深静脉血栓。因此深静脉置管术后应密切观察局部情况,一旦发现有血肿发生,应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防止血肿扩大,在深静脉穿刺时,如遇误伤动脉,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并用纱布压迫止血,待确定无活动性出血或渗血范围比较小时方可继续穿刺,否则应继续压迫止血,并更换穿刺部位。 3.2 气胸、血胸、水胸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多见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或中路颈内静脉穿刺时穿破胸膜顶以及静脉壁的撕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腔。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首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 规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静脉导管冲管方法

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方法: 一、静脉留置针 1、输注药物前应通过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在静脉里,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盐 水静脉推注,一边关注推注是否顺利,一边观察留置针上方并询问病人是否有疼痛感,若有,应考虑拔管后重新留置。 2、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一般3-5ml)正 压封管,边推注液体边退头皮针头,以冲干净残留在肝素帽内的药物,使封管液充满整个肝素帽。 3、若用生理盐水封管,应q8h封管一次,如留置针头见回血,应及时再次冲干净留置 针并封管。 二、深静脉导管(包括三腔静脉导管和PICC导管) 1、在输液前应通过回抽回血来确定导管在静脉里,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脉 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各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如遇到阻力或者回抽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如变换一下体位后再回抽,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2、输液完毕后均应按照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和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3、深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应使用10ml级以上注射器。冲管生理盐水5-20ml/次,封管 肝素盐水可用3-5ml(每ml含0-10u肝素钠,依据病人凝血功能情况定)。 4、三腔静脉导管及治疗期PICC至少每天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确定导管通畅;PICC 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周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若导管见回血,应及时重新冲管及封管。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依赖静脉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2、无论是静脉留置针还是深静脉导管,在输注PN或脂肪乳、血制品或经导管取血后应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注管道,并用生理盐水注射器10-20ml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液体,若肝素帽内有血液或PN脂类残留时,应立即更换肝素帽。 3、有三向瓣膜的PICC管不能抽回血,避免血液残存、粘附在导管壁内,引起堵管及血 栓形成。直接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参考文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常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 一、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 肝素封管SASH S生理盐水A给药S生理盐水H肝素 生理盐水封管SAS S生理盐水A给药S生理盐水 二、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注: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三、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2012年8月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有三种:第一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它简 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初学者,穿刺处两侧皮肤各缝一针固定导管,覆盖敷料即可进行透析,患者不能随意走动,下肢活动受限;第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可留置数月,患者可随意走动,颈部活动受限,导管感染机会少,是临床留置导管技术的首选;第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一般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易固定、易清洁、不易感染、活动不受限制,在临床中常用它。 1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 在血液透析过程的前后,保护固定好留置导管,这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要反复进行宣教。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淋湿感染,局部一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②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防止留置导管滑脱,一旦滑脱,应立即压迫止血,及时就医;③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另做他用,如果一定要用,使用后必须按血液透析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以防堵塞。 在临床实践中要护士观察及做到的有以下几点:①要认真观察导管国定是否牢靠,局部有无渗血、红、肿、有无分泌物,检查管路是否通 畅,血流量是否满意;②透析前应回抽导管的封管 肝素液及少量血液,注入纱布上检查是否有血凝块;③透析前如

回抽导管的封管肝素不畅时,要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调整导管位置前先消毒皮肤及切口处的导管,以防感染)再回抽。仍不畅时,应采用尿激酶溶栓法,使90%- 95%勺血栓得以溶解。具体方法:用25万单位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5ml分别注入留置导管的动静脉腔内,保留3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溶栓过程也定期进行。一般间隔4?8w,如果溶栓无效,长期留置导管可更换新导管或另改其它血管路进行透析;④透析前要先抽静脉端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后,立即从静脉端导管注入首剂抗凝剂3?5min 后,再去回抽动脉端导管的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可使患者体内的血液达到一个肝素化的程度,在透析引血时会更顺利,透析过程顺畅;⑤透析过程中,嘱患者安静,避免移动置管侧的颈部或肢体,以免引起置管移位,引起血流不畅;⑥在透析结束前,深静脉穿刺导管局部要用无菌技术操作,更换敷料并固定好导管,如固定导管的缝线有脱落,要及时缝合再固定;⑦每次透析结束,要常规消毒置管的动、静脉端口,用生理盐水10?20ml 分别冲净静脉、动脉端管腔的血液。根据导管管腔的容量注入相应的肝素原液或其它抗凝剂(如:尿激酶)。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 ⑧至少为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局部换药2次/w ,并按每次 透析结束的方法重新注入抗凝剂封管,防止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或血栓形成。 只有医患密切配合,保护及使用好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保证透析时有一定的血流量,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没有明显的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4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1) 深静脉置管病人(CVC、PICC)的维护和护理 (2)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常规 (6)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运用及护理 (7)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8)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置管部位、时间、置管长度、是否通畅 2.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有无局部肿 胀 3.患者有无原因不明的发热 4.输入液体浓度、有无刺激性强液体 5.患者对置管的认识程度 二、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0%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导管不宜常规更换,如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应酌情更换。 (6)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7)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8)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2.保持导管通畅 (1)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注酸性、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通过导管进行抽血以免影响结果正确性和引起导管堵塞。 (2)静脉导管暂停输液时需封管,一般采用肝素盐水,其浓度至少为1 0∪/ml,每次用量为10 ml。 (3)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4)一旦发生堵管,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除导管。 3.加强输液巡视对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的患者,要严格控 制好滴速,防止太快。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及时更换 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 4.拔管如为颈内静脉穿刺,嘱能合作的患者屏气,轻缓地将导 管拔出,注意按压。拔管后24小时内用无菌敷料覆盖。 三、健康教育 1.告之穿刺部位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管道扭曲、脱出。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穿刺部位污染、受潮。 3. 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 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深静脉置管病人(CVC、PICC)的维护和护理 (一)插管的方式 中心静脉置管(CVC ) 颈外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1、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留置导管处皮肤有无渗血,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稳妥,导管夹是否夹紧。 2、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换药,一般2~3次/周,如发现敷料渗血、渗液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遇到血流量不足时,应消毒后在调整导管的位置;遇到导管不完全滑脱或皮肤出口有浓性分泌物时应拔管。 3、防止导管血栓形成:每次血液透析完毕均应在动静脉导管内各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10毫升,保证导管内无血液后再正压封管。长期管正压封管采用12500单位的肝素与生理盐水配成4ml,临时管正压封管采用6250单位的肝素钠与生理盐水配成3ml,动静脉导管各注入一半剂量。 4、防止导管脱落:如发现缝线脱落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下机后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并妥善固定,以防导管脱出。 5、血流量不足的处理:关闭血泵,泵前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30毫升,解除因血流量不足抽吸时的负压;消毒导管和穿刺处皮肤后仔细调整导管位置或改变患者体位,有时血流量可恢复。双腔导管动脉侧引血不足时,可在通畅的静脉侧引血,用周围静脉回血。不能将动、静脉导管进行交换反接,否则再循环将达到60﹪以上。

6、专管专用: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只供血液透析使用,不宜另作他用,如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如必须使用时,应先抽出导管腔内抗疑剂,使用完毕按要求封管。 7、健康教育 1) 留置导管期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淋浴时,留置导管及皮肤处用3M胶布密封。 2) 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 3) 观察插管处有无渗血,一旦发生,应轻压局部30分钟,若仍然不止,应及时就医。 4) 妥善保护导管:嘱患者不抓扯导管。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眠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深静脉置管封管流程

深静脉置管封管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深静脉置管封管流程 一、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情况(检查至关除局部有无红肿、渗液 及导管置入深度),解释操作目的(保持导管通畅,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微粒控制血液回流),取得患者配合。 二、护士准备:衣帽整齐,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三、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干净,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遮挡 屏风。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棉签,纱布,胶布,注射器(用 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0ml备用,用5ml注射器抽肝素钠2ml+生理盐水1ml备用,再备一个5ml注射器),手消毒液,污物缸,消毒砂轮,手套,肝素帽2个。 五、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2、拆除污染敷料和肝素帽。 3、手消,戴手套,用纱布在导管下铺成无菌面。 4、消毒接口,抽回血(用5ml注射器抽动、静脉各2ml),将抽出 的回血推至拆下的纱布上观察有无血凝块。 5、正压推注生理盐水(用准备好的10ml生理盐水动、静脉端各 5ml)。 6、正压推注肝素盐水(用准备好的3ml肝素盐水动脉端、静脉 端)。 7、接新肝素帽。消毒插管处及周围皮肤,包扎敷料。 8、整理用物和床单位。洗手并记录。 六、注意事项: 1、抽回血时如有血凝块再分别抽动、静脉端各1ml直至无凝块为 止;如抽不出回血禁止强行推注液体,应报告医生处理。 2、注意要正压封管,推注液体时不能回抽,推完后立即夹闭。 3、推注肝素盐水时应根据导管规格,如20cm规格的导管,应在动 脉端推注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肝素盐水;16cm规格的导管,应在动脉端推注ml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ml肝素盐水;13cm 规格的导管,应在动脉端推注肝素盐水,静脉端推注肝素盐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