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心理第十、十一章

一、选择

1、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影响的心理现象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2、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基础是()

A、良好的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自主权

C、给幼儿积极的评价

D、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个性最稳定的心理现象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动机

5、智力复合论的代表人物()

A、格雷特

B、霍夫斯塔特

C、麦柯尔

D、布鲁姆

6、个性之中,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和人的解剖生理有关的心理现象是()

A、兴趣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7、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态度

8、下列几种模仿中,较高级的模仿是()

A、表情的模仿

B、技能的模仿

C、动作的模仿

D、智力的模

仿

9、儿童活动灵活,善于主动与同伴交往,其高级神经活动的组合方式是()

A、强、平衡、不灵活

B、强、平衡、灵活

C、强、不平衡

D、弱型

10、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应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

A、自尊感

B、自信感

C、成功感

D、失败感

11、一个幼儿的心理表现是反应快、容易激动,难约束,那么他对应的神经活动的类型是()

A、弱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惰性

D、强、平衡、灵活

12、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自我意识

13、人们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力是()

A、运动能力

B、操作能力

C、智力

D、特殊能力

14、一个学生由于在推理和计算方面的能力,使得他可能掌握数学知识,这说明()

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都不是

15、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的属于抑郁症,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性”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自我掩饰

B、气质的掩蔽

C、自我改变

D、气质的改变

16、孩子摔倒了,妈妈跑过去把他抱起来,说“不要哭”。这属于那种暗示()

A、外暗示

B、内暗示

C、积极暗示

D、消极暗示

17、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育

B、日常生活

C、学习

D、都不是

18、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儿童记忆能力较强,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能歌善舞,这属于能力发展上的那种差异()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发展的水平

C、能力发挥早晚的差异

D、都不是

19、当别人不当心把墨水贱到你的身上而向你道歉时,你尽管心里恼火也会表示“喔,不要紧”这属于()

A、气质的掩蔽

B、自我掩饰

C、自我分析

D、自我体验

20、“双生子爬楼实验”代表的学说是()

A、成熟学说

B、行为主义学说

C、认知发展学说

D、社会学习理论

21、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真正的创始人是()

A、格塞尔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22、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

A、成熟

B、适应

C、模仿

D、观察

23、格塞尔所做的著名实验是()

A“水下击靶”实验 B、“双生子爬楼”实验

C、“白鼠走迷宫”实验

D、“经典反射”实验

24、行为主义学说的真正创始人是()

A、斯金纳

B、华生

C、桑代克

D、苛勤

25、认为平衡化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桑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6、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平衡化

27、儿童逐步摆脱具体事务或具体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这属于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那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8、()是构成每个人心理独特性的最原始成分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自我意识

29、一位()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0、()常常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关,受到好坏的评价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31、()把婴儿分成三种气质类型有: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A、班杜拉

B、拉塞克

C、皮亚杰

D、布拉泽尔顿

32、()的儿童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有些爱逞强,易粗

心,莽撞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3、()是婴儿期发展较快的一种性格特征。

A、独立性

B、自制性

C、合群性

D、活动性

34、()正处于性格发展和初步形成时期

A、幼儿期

B、幼儿前期

C、婴儿期

D、学前阶段

35、上课时,如果老师说:“不要看窗外。”孩子就去看窗外。这属于()

A、内暗示

B、外暗示

C、模仿

D、积极暗示

36、()个月会转头寻找声源

A、三、四

B、五、六

C、七、八

D、九、十

37、()到()个月最重要的是形状记忆,语言知识

A、50-70

B、60-70

C、70-80

D、70-90

38、()所提曲线只是假设的理论的曲线

A、布鲁纳

B、霍夫斯塔特

C、毕歇尔

D、班杜拉

39、()岁开始掌握间接知识的年龄

A、1-2

B、2-3

C、3-4

D、4-5

40、心理学家()认为智力优秀者至少与四种品质相关:为取得成功的坚持、善于积累成果、自信心、不自卑

A、班杜拉

B、皮亚杰

C、陶行知

D、推孟

41、()的产生和发展是任何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42、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

A、自我检验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评价

43、如问幼儿自己为什么是好孩子时又会说“我不骂人”,“我自己穿衣服”这等表现在()

A、表面性和局部性

B、依从性和被动型

C、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D、掩饰性和骄傲性

44、人得一切行为都是由()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A、环境

B、生活

C、社区

D、家庭

45、()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即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A、陈鹤琴

B、陶行知

C、皮亚杰

D、格雷特

46、()即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爱等。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惩罚

47、()认为,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

A、班杜拉

B、皮亚杰

C、陈鹤琴

D、陶行知

二、填空

1、()个性逐渐萌芽

2、()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

3、()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4、()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5、气质的先天性质决定了它是人得个性中()的特征

6、()仅是构成每个人心理独特特征的最原始成分,是人得性格和能力发展的前提之一。

7、()常常与人得道的品质相关,受到好坏的评价

8、()是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

9、()是直接影响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10、()不同于知识和技能

11、()是婴儿期发展较快的一种性格特征

12、()是婴儿期发展较快的一种性格特征

13、独立性的表现大约在()变得明显

14、()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5、个性的()和()是辨证统一的

16、()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

17、幼儿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和()

18、模仿可分为()和()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往往出现自我中心现象

20、()正处于性格发展的初步形成时期

21、儿童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形成了重要的作用

22、日常生活是实施()最基本的途径

23、智力分代论的代表人物是()

24、智力复合论和代表人物是()

25、智力内容变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26、学前儿童处于()和()的最初阶段

27、()岁时开始掌握间接知识的年龄

28、心理学家推孟认为,智力优秀者至少与四种品质相关:为取得成功的()、()、自信心、不自卑

29、()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30、()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其他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31、自我意识是由()、()和自我监控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32、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

33、自我认识包括()、()和自我评价

34、()是建立在适当、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35、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动作,二是()

36、自我控制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这叫做()

37、()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8、幼儿自信心在()岁之间()发展更为迅速

39、儿童到了()开始萌发自信心

40、(),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前提

41、()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基础

42、()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

43、成熟学说代表人物是()国心理学家()

44、()做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楼”实验

45、()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

46、()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7、()年,华生当选()国心理学生主席

48、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49、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又被称为()

50、行为学习的另一个模式:()—强化—反应

51、发现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①正强化,②负强化,③()

52、瑞士心理学家()创立的认知发展学说树立了新的旗帜

53、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即()()()和()

54、()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55、社会环境指的是儿童的教育;学习、训练等社会作用和()

56、皮亚杰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7、平衡化的结果就形成主体对()的适应

58、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

59、前运算阶段是()到()

60、儿童能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出现了“表象思维”能进行()

6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62、()认为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

63、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③具体运算阶段,④()

64、()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5、()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66、()俗称“脾气”,“性情”;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67、()是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而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三、判断

1、多血质的气质类型最好,抑郁质的气质类型最差()

2、“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是人的性格()

3、一个人的考试分数高,说明他的能力强()

4、智力超常、中常、低常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表现()

5、俗话说:“勤能补拙”其含义表明了能力发展与良好个性的形成相依相辅,互为促进()

6、智力测验能准确判断儿童的智力水平()

7、一位黏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幼儿教师工作而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说明气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性格()

8、性格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

9、动作的模仿是较高级的模仿()

10、四五岁是儿童开始掌握间接知识的年龄()

11、男女婴幼儿自我意识出现的时间有显著差异()

12、获得成功体验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前提()

1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没有性格差异()

14、幼儿自我控制发展具有年龄特征,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明显在四五岁之间()

15、格塞尔把成熟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正确的()

16、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17、皮亚杰称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二到六七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感知运算阶段()

19、个性是一个负责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20、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

21、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2、学前儿童处于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

23、交往活动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4、人类个体一出生就具备了控制自己的能力()

25、个体的成熟时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们也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儿童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习得的()

27、操作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8、班杜拉指出,模式不一定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

四、名词解释

1、气质

2、个性

3、能力

4、性格

5、自我意识

6、自信感

7、气质的掩蔽

五、简答

1、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气质

2、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性格

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自信心

5、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6、性格与气质之间的联系

7、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有哪些方面

9、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10、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是什么

11、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是什么

12、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可以划分的阶段有哪些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理心理学:以身心关系为基本命题,研究心理现象得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得心理现象 得物质过程得科学。研究对象:心理活动产生得生理现象。P1 2.“全或无”规则:就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得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得刺激无 论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得脉冲发放。P20 3.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得化学物质。 P22 4.受体:就是细胞膜上得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与选择性得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得 生物效应。P23 5.突触:就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得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与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P11 6.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这类参与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得递质与受体结外,由 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得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得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得逆信使有腺苷与一氧化氮。 P23 二、简答题 1.简述条件反射三原则。P3 首先,反射活动与外界刺激有着因果关系,即决定论原则,其次,脑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时,进行着复杂得分析综合活动,与之相应得在脑内存在着许多分析器,最后,就是结构原则,即脑得反射活动就是通过反射弧实现得。 2.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得差异。P6-7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以子那里参数为自变量,记录与分析心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得规律 生理心理学:就是以高等生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中得脑机制得分支学科。 3.简述精神病与神经病得区别。P8-10 4.试述神经元、突触得结构与分类。P10-12 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组成结构:有独特得细胞外形,由细胞伸出长短不同得胞浆突,称树突与轴突。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5.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得联系通路?P1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得脑与脊髓管内得脊髓组成 6.周围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2 12对脑神经与31对脊神经 7.大脑皮质分区与各自得主要功能就是什么?P16 额叶:具有高级认知活动得调节与控制运动得功能顶叶:负责躯体得各种感觉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教育心理学分章节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互助原则 D.尊重原则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该信条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A.以德治国 B.以德兴教 C.依法执教 D.育人为本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 B.知识学问 C.道德行为 D.教学业绩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教育为核心。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Ch1 导论 1.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极化 B.复极化 C.去极化 D.反极化 2.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过程而引起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后超极化 3.()是神经递质。 A.核糖核酸 B.胆碱类 C.三磷酸腺苷 D.脱氧核糖核酸 4.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极化)是()。 A .内负外正70-90毫伏 B .内正外负70-90毫伏 C .内负外正100-110毫伏 D .内正外负100-110毫伏 5.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A .频率不变,幅值增高 B .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 .频率加快,幅值增高 D .频率加快,幅值降低 6.下列属于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 A .后兴奋电位 B .动作电位 C .峰电位 D .神经元单位发放 7.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 A.可以总和 B.快电位 C.双向传递 D.全或无 8.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A.隔核 B.屏状核 C.齿状核 D.球状核 9.______属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面神经 10.与内脏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区是____ 。 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缘 B.大脑皮层前部 C.大脑皮层中部 D.大脑皮层顶部 11. ______组成纹状体。 A.豆状核与杏仁核 B.屏状核与尾状核 C.豆状核与尾状核 D.杏仁核与屏状核 (多选题)12. ____是边缘系统的结构。 A. 胼胝体下回 B. 海马结构 C.下丘脑乳头体 D. 桥脑被盖 13 .脑干的结构包括_______ 。 A .桥脑 B.中脑 C. 间脑 D. 延脑 14. _________是非条件抑制过程。 A. 外抑制 B. 延缓抑制 C. 超限抑制 D. 分化抑制 15. 下列属于可逆损伤法的是_____。() A.扩布性阻抑 B.吸出损伤 C.神经化学损伤 D.冰冻法 16 .下列_______是不可逆损伤法。() A .冰冻法 B.横断损伤 C.吸出损伤 D.电解损伤 单选)17. 把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的电信号放大,并描记下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_____法。() A. 损伤法 B.脑电图 C.刺激法 D. 记录法 填空 1、神经信息在脑内传递过程, 是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__________ 总和后再出现发放过程。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教师职业《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库分解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C )___的科学?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 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D )__。 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 3.人的个性心理是通过__(D )__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 D 心理过程。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D )______。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____(A )___。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 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__(C )_。 A 情绪;B需要; C 想像; D 兴趣。 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___

(C )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个别化原则 8.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____(C )_原则。 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D 教育性。 9.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依据别人可以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 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___(A )__原则。 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D 教育性。 10.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C)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11、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称作___(D ) __。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反应变量。 12.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__(C )___。 A.心理过程与个性 B.情感与意志 C.认知与意向 D.内容与形式 13.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__( A )_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14.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_(B )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15.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_(C )_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导论 1.生理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机制。2.上述中生理过程具体指什么? 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身体其他部分对行为的控制,以及行为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3.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自然选择,行为选择优势,环境的强化学习 4.人脑的脑发育与行为的规律? 从发育的一般顺序而言,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的复杂认知功能。 就一般规律而言,动物的演化等级越高,神经系统就越发达,脑的成熟期也越长。 5.脑功能的整体论与定位论? 整体论认为脑是以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如果某些部位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丧失功能,则别的部位将对其功能进行代偿;定位论认为不同的功能按特殊的脑区控制。 第二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行为有哪两种可观察的表现形式? 一是本能动作模式的变化,二是习得行为的变化。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维持人体安静时的生理需要(机体存储能量)。 7.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此题答案为百度)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辐射式(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末梢的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聚合式(多个突触神经元的轴突共同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链锁式和环式(通过中间神经元将辐射式和聚合式结合成许多复杂的链锁式和环状式联系)。 8.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类型包括?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9.大脑皮层分区及其功能? 哺乳类动物大脑皮层按沟回划分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等四个区域。 枕叶是视觉语言主要加工区。颞叶是听觉的主要中枢,参与许多重要感觉信息的加工,如味觉、嗅觉等,还与面部表情、情绪活动或情绪相关的记忆有关。额叶涉及诸多复杂认知功能,控制躯体运动。顶叶加工皮肤或躯体的所有感觉。 10.边缘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功能? 边缘系统是大脑演化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些皮质结构,尤其指位于大脑皮层内侧以及周围的一些较古老的皮质和核团,主要包括海马、杏仁核、边缘叶、岛叶、隔区、乳头体、中脑被盖以及下丘脑等结构。功能低等动物获得应对环境变化的最高中枢,控制摄食、搏斗和繁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 B. 1879年 C. 1903年 D. 1920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特 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 B. 脑电 C. 心理 D. 情绪 正确答案:心理 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需要、动机、意志 B. 能力和人格 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D. 情绪和情感 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 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1913年产生的 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C. 行为主义 D. 积极心理学 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在心理过程或部动力系统。 A. 需要 B. 动机 C. 意志 D. 情绪 正确答案:动机 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 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 B. 效价低 C. 期望值高 D. 期望值低 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七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3.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4.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 ) 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A.操作技能 B.技巧 C.操作能力 D.能力 6.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7.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1氐谷现象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10.D.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起伏现象。 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D.方式方法知识、普通原理知识 2.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正确 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0.25~2秒 B.0.2~25秒 C.2秒到1分钟 D.5秒到2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6.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7.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 A.改造性 B.累积性 C.矛盾性 D.对立性 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 C.感觉记忆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题的专著出版了,它的作者是【 B 】P9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C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3、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作者是【 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D 】P9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上世纪60年代初,由谁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B 】P10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卢姆 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 】P11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7、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哪里引进的【 B 】P12 A.俄国 B.西方 C.日本 D.澳人利亚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P12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C 】P10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0、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是在【 B 】P10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B 】P5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 B 】P7-9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P9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C 】P10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P4

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

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2 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第二节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心理变化。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一、单选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 ) 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D.紧张一松弛3.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 )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 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 )。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 ) 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 )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 "意识狭窄"现象,此时 ( )。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 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个体的能力与人格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 A.刺激决定情绪 B.认知决定情绪 C.生理唤醒决定情绪 D.身体状态决定情绪 14. “喜新厌旧,忽冷忽热,易喜易悲”是情绪和情感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效能性 15.“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 应激 B. 心境 C. 焦虑 D.激情 16.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 )来实现的? A. 动机 B.适应 C.表情 D.心境。17.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等,这都属于情绪调解中的:A.生理调节B.情绪体验调节C.行为调节D.认知调节 18. 阿诺德的情绪评估-兴奋说强调了: A.植物神经的作用 B.丘脑的作用 C.小脑的作用 D.大脑皮层的作用 1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20、身段表情可以分成()。 A语言和动作B手势和身体的姿势C行走和比划D身体姿势和四肢动作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 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8.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