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似乎找到了治黄龙病的方法

似乎找到了治黄龙病的方法

似乎找到了治黄龙病的方法
似乎找到了治黄龙病的方法

似乎找到了治黄龙病的方法

症状: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或黄枯病。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夏、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芦柑、橘桔、印子柑和柚的叶片初期表现花叶症状。新梢上的叶片黄化不久即脱落,老枝上的病叶多在未完全变黄以前脱落。发病中期,即新梢生长后期,叶片叶脉及沿脉附近的组织变绿色;叶肉变黄;黄化轻微的似缺锰状,严重黄化的,似缺锌状。后期,新梢抽出困难,叶片症状较中期严重,大部分落叶。枝条由顶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最后全株死亡。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结实少,结果着色不均,品质不佳。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的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建的桔园。(2)在无病区设置苗圃,培育无病苗木。苗圃要与桔园相距2km以上。砧木种子采健康母本树,播种前砧木种子

用50—52℃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6℃温水浸泡50分钟。接穗选自无病毒的高产优质母树,或用l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嫁接。(3)防治传毒媒介。嫩梢抽发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4)病树治疗。重病树立即挖除;轻病树,可在主干基部钻孔,深达主干直径的2/3,从孔口注射药液,每株成年树注射1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2—5L。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黄龙病是柑橘癌症 黄龙病是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 黄龙病病原、病征、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楚了,防治的技术措施也明确了,统一了。黄龙病是可以控制的病害。 黄龙病的病状 黄龙病的传播途径 嫁接—人为(种苗、高接换种) 木虱---昆虫 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的传病昆虫 是黄龙病传播的罪魁祸手 成虫米粒大小,灰白色,北、背上有褐色斑点,喜温向阳,能飞善跳。停息时尾部上翘,身体与栖息面成45°角。 若虫:黄色,扁椭圆形,背面略隆起,腹侧有毛刺并分泌白色蜡丝和蜜露。 什么原因造成黄龙病大流行: 1、大量的带毒苗木是造成幼龄果园严重发病、和黄龙病 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 2、没有及时清除病树。 3、没有把木虱当作头号害虫来扑杀! 1、数以百万计的柑橘苗在病园边繁育造成带毒苗木

看看幼龄果园柑桔黄龙病 严重的发病情况: 2、没有及时清除病树 3、没有把木虱当作头号害虫来扑杀! 我们能战胜黄龙病吗?答案是肯定的---许多成功的例子. 恭城这么多年在周边县黄龙病严重发生柑橘生产受到重大打击情况下持续稳定发展,保持全区柑橘第一大县就是例子。 三条措施: 1、无病大苗 2、严防木虱 3、挖净病树 我们广西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源头农场、恭城县、永福县都有很多典型,去年大家也看过。黄龙病危害严重的荔浦县也有大面积成功控制黄龙病的例子,如; 永福王家胆 荔浦修仁念村2000年开始种30亩沙糖桔,现180亩全种上。2005年收入近100万元,2006年预计产果110万斤。 国外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技术措施 南非黄龙病防治也是采用:挖除病树、严防木虱、一律采用无病苗。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精心整理 化验室常用指标分析方法 COD快速消解光度法 一、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 1. 2. 3. 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50~1000mg/L。 (3)c(1/6K2CrO7)=0.05mol/L 称取2.45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0~50mg/L。 4.COD储备液 称取0.8502g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用纯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

稀释标线。此储备液COD值为1000mg/L。 5.COD标准使用液 分别取上述储备液5mL,10mL,20mL,40mL,50mL,60mL,8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所得COD值分别为50mg/L,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 及原液1000mg/L的标准使用液系列。 四、仪器 五、 7个点 二、方法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烈吸收。测量波长在420nm。 三、试剂: 1.酒石酸钾钠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氮,放冷,定容至100ml。 2.纳氏试剂 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静置过夜,使用时取上清液。 3.铵标准贮备溶液 4. 对校 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 2.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3.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G),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4.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参比水样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 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七、注意事项 1、氨氮取样后应尽快检测,否则应酸化到PH<2,并在2~5℃下进行保存,保存期不超过24h

柑橘黄龙病控防技术方案

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方案 1 防控目标 通过加强检疫管理和采用综合防控措施,未发生区阻截疫情传入扩散,发生区逐步降低柑桔黄龙病病株率,最终将发生区病果园病株率控制在1%以下,柑桔木虱1头/100株以下,确保保障柑桔生产安全。 2 防控原则 根据柑桔黄龙病和柑桔木虱的发生情况,及柑桔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等,可划分为病虫兼有区、有虫无病区、无虫无病区等3种类型区域,分类治理,其核心是以管制苗木为中心、统防木虱和挖除病株为基本点。 2.1 病虫兼有区 即柑桔黄龙病和木虱均有发生危害的柑桔种植行政区域。 无病果园:此类果园一般木虱带菌,周围果园发病,果园随时会有染上病害的可能,需持续做好病害的监测预防工作,防止染病苗木进入、木虱传病。主要防控技术措施包括疫情监测、防治木虱、管制种苗、健身栽培等。 轻发病果园:此类果园病株率在1%以下,受害程度相对较轻,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经济产量基本不受影响。主要防控技术措施包括疫情调查、挖除病株、防治木虱、管制种苗、健身栽培、补种无病苗等。 中发病果园:该类果园病株率在1%~10%,如位于发生范围广、发病较轻的区域,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病株率可控制在1%以下,经济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如位于发病不久、发生范围不广、发病较轻的种植区域,应尽快对其实行全园改造,种植其他经济作物,避免污染周围果园桔树。如处于发生普遍、发病严重的老病区,但几年内仍有一定经济收入,则修剪轻病株、挖除重病株、防治木虱、加强肥培管理、禁止补种苗木等措施,争取在病园改造前减少损失。 重发病果园:该类果园病株率在10%以上,已无经济价值的,应立即实行全

园改造,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2.2 有虫无病区 该区虽尚未发现疫情,但有柑桔木虱存在,且与发病区相连或相近,一旦病害传入,后果严重。需切实加强疫情监测、木虱防治和种苗管制等工作。其主要防控技术措施包括防治木虱、开展普查、管制种苗、适度规模经营和健身栽培等。 2.3 无虫无病区 该区虽无柑桔黄龙病和木虱发生,但仍应时刻警惕柑桔木虱入侵和病害传入。通过加强疫情监测,持续保持区域内无病状态,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主要防控技术措施包括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疫情监测、种苗管制、规模经营和健身栽培等。 3 防控技术措施 3.1 检疫措施 凡建立柑桔类品种母本园、良种场和苗圃的单位和个人,在选址前,必须向所在市、县(市、区)植物检疫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在确定的范围内建立母本园、良种场和苗圃。 严格实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发现疫情,就地对染病苗木进行拔除烧毁,并将该苗圃作为一般苗木对待;苗木调运检疫发现疫情的,应停止调运。 封锁发生区苗木,限制发生区内种苗和接穗等流入无病区。发现非法调运的依法扣留,及时烧毁。 3.2 农业措施 3.2.1 建立无病果园 远离病果园2千米以上区域建园,清除果园周围的枳壳篱笆、九里香、金柑(弹)、金豆、黄皮等芸香科木虱寄主植物,果园及附近禁止种植中药材如两面针、吴茱萸等木虱寄主。 3.2.2 种植无病苗 选用来自于无病区、严格按《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生产并在网室内繁育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试行) 为规范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柑桔黄龙病菌监测区域、监测布点、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地柑桔黄龙病的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柑桔、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芸香科植物的种植情况,柑桔黄龙病菌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柑桔黄龙病菌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 2.1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从疫情发生区调入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的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引种种植区,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等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柑桔黄龙病菌。 2.2 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多年种植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植物,并有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的地块。监测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 重点监测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等芸香科植物。 4 监测工具

剪刀、取样袋、手套、鞋套、小镊子、荧光记录笔、标签纸、记录表、消毒液等。 5 监测时期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等苗或成年树春、夏、秋梢转绿后各调查1次,调查时间一般为5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作物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 6 监测方法 6.1未发生区 6.1.1 访问调查 向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的种苗育苗场和采穗圃、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柑桔黄龙病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对询问过程发现的柑桔黄龙病可疑性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访问结果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附表1)。 6.1.2踏查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果树苗期和田间生长期进行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6.1.3定点调查 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 6.2 发生区

柑橘黄龙病防控总结

柑橘黄龙病防控总结 一年来,梅窖镇高度重视,落实有效措施,认真组织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抓责任包干,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定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责任机制,全镇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干部责任包干,明确村书记为各村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包干目标,实行包片包园负责制,做到责任区域内普查病树到位、普查台账数据到位、病树清理到位。 二是抓宣传发动,营造防控工作氛围。组织召开镇村两级干部大会,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充分发挥好镇村干部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短信、印发宣传资料、技术培训等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全镇共悬挂宣传横幅16条,印发宣传资料200份,开展技术培训3次。同时积极培育果农主体意识,充分激发果农主体作用,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干群联动的良好防控工作氛围。 三是抓统防统治,降低柑橘木虱基数。组织果农组建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的梅窖村、寨脑村两个统防统治理事会,以理事会为单元,统一防治技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每季按照新稍发生情况开展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同时,各村组织专业队伍对零星果树进行统一集中打药防治木虱,

全年所有果园防治柑橘木虱达8次以上,木虱防治效果明显。 四是抓普查摸底,规范果园数据台账。从9月份起,及时组建了由镇村干部与果农参与的2支专业普查队伍,落实分户分片包干责任,在辖区内开展地毯式的柑橘病树普查,并规范做好病树标识,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园、园不漏株,确保不留死角,并建好普查台账,随时进行动态管理,进一步为病树的清理打好基础。 下一步梅窖镇将加大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组织柑橘黄龙病病树砍除专业队伍及果农对病树及时进行砍除,并按照“五步法”的要求处理到位,全面完成柑橘黄龙病病树清理工作。

化验室检测流程

化验室检测流程 1收样: 1.1样品由染色、印花、定型、验收各车间自行取样送达“化验室收样处”窗口。按铃后交化验室指定工作人员签收。未经允许送样人不得进入化验室。 1.2核对车间《送样登记表》,检查来样数量,缸号,色号等信息是否与《送样登记表》相符。送检样品是否合符取样要求。不符合条件的样品退回车间重新取样。 1.3将样品放置于“待测样品篮”。 1.4收样后在《化验室收样签收本》上登记来样缸号、收样时间,签名。 1.5收样要求: 1.5.1样布大小: 全测拉伸、缩水、色牢度布样要求1.2码以上; 单测缩水布样要求0.8码以上; 测缩水和色牢度布样要求1码以上; 单测色牢度,染色布0.2(?)码以上,印花布0.4(?)码以上,需剪齐所有颜色。 1.5.2样布标签标记详细,有双份标签,一份供贴于测试报告中. 1.6相关表格 《送样登记表(染整)》DR/QR-3815.6 内容包括:检测号、客户号、色号、排产单号、排缸号、成衣类型、测试标准、测试项目《印花部测牢度交接单》DR/QR-3709.33 内容包括:班组、客户、单号、花号、编号、备注、测试标准 《船头办送检表》 内容包括:客户、单号、花色号、缸号/印花编号、检查项目(幅宽、克重、PH、日晒、拉伸、缩水、其它).查询项目(色牢度、其它) 、是否合格 《印花送测拉伸缩水表》 内容包括:日期、班组、客户、单号、花号、拉伸、缩水、备注 《印花车间送检标签》 内容包括:日期、班组、客户、单号、花号、测试标准、是否头缸 《染整车间送检标签》 内容包括:检测号、客户号、色号、排产单号、排缸号、成衣类型、测试标准、测试项目

2送检样品的任务确认: 2.1接样后测试员领班根据标签上标注的测试标准要求分配工作任务,决定是否全测或半测色牢度、多种纤维布或单纤维测试。 2.2芳香整理、抗菌整理、烟熏测试、比对测试等特殊测试项目需外发测试行测试。交由化验室主管或技术员处理。 2.3当班接班前两小时收样当班测试。超过时间段交下一班测试。以保证当班样当班出。如果急件当班做下一班接班后出样,交班时需交接清楚。 2.4印花车间泳衣和内衣分类色牢度测试项目一般规定。 泳衣全测:耐洗牢度、耐汗渍(酸)牢度、耐汗渍(碱)牢度、耐水牢度、耐海水牢度、干湿擦牢度、湿态互沾、耐氯牢度 泳衣半测:耐洗牢度、耐汗渍(碱)牢度、耐水牢度、耐海水牢度 内衣全测:耐洗牢度、耐汗渍(酸)牢度、耐汗渍(碱)牢度、耐水牢度、干湿擦牢度、湿态互沾内衣半测:耐洗牢度、耐汗渍(碱)牢度、耐水牢度 2.5标明“头缸”和“船头办”的需按客户要求全测所有检测项目。 2.6印花车间标明“复洗”或“返洗”的一般需全测所有色牢度项目。 2.7注意事项: 2.7.1迪卡侬和黛安芬订单交指定有授权的测试员测试。 2.7.2迪卡侬和黛安芬订单H3143订单所有项目需用多纤维布测各项色牢度。 2.7.3美标内衣耐水牢度,泳衣耐海水牢度需用多纤维布测各项色牢度。 2.7.4印花单深红、紫红、深海蓝、等深色和荧光色用多纤维布测各项色牢度.染色单黑色、深紫、荧光色用多纤维布测各项色牢度。 2.7.5印花单黑色.深红色加测湿态牢度;染色单黑色、深宝蓝、深紫色、咖啡色、军绿色、深红色、大红色需加测湿态牢度。 2.7.6染色单如为拼色款需测湿态牢度和耐洗互沾牢度.吸湿排汗品种需测湿态牢度和耐洗互沾牢度. 迪卡侬订单吸湿排汗但未注明“DS150”的不需做耐洗互沾(对胚布)。 2.7.7印花车间送检花布计划号尾部为“—1”的为印花车间后工序返修牢度后重新送测布。 2.7.8染色车间送检花布计划号尾部为“—分”的为染色车间分缸缸号,和原缸号不同。2.7.9标明“做婴幼儿服装”的测试对各项牢度要求高,且需加测唾液牢度。 2.7.10黑色、宝蓝、深咖啡、墨绿、深红、深黄等深色和中深色不需测试酚黄变。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

注:课件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柑桔“黄龙病”的防治 柑桔类“黄龙病”又叫“黄梢病”俗称“鸡头黄”广东称“打花球”。“黄龙病”的病源主要是“类菌原体”,“黄龙病细菌”及其他传播性感染细菌进行传播的柑桔病。发病初期病柑桔树有“黄梢”和叶片斑驳现象,部份叶片老化,变硬,没有柔弹性,这种“黄梢”常出现在树冠顶部和外围,随之,病梢的下段枝条和树冠其它部位的枝条相继发病,该病春梢开始,并以夏、秋梢发病最多。病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部份地方造成大片果园荒废,品种灭绝。如湛江廉江的红光橙,桂林的沙田柚,四会的沙糖桔,广州的萝岗橙,汕头潮州的潮州柑等。现在福建,云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及国外都有“黄龙病”发生。柑桔树只要得了“黄龙病(黄梢病)”,便会坐果率降低,果实变小,有些果实半红半黑,第二年结果减少现象,病情严重时会使果树根系从须根开始变黑腐烂,逐渐腐烂到大根,木质部发酶发黑,根部树皮脱落,甚至造成整片柑桔园被毁现象。但有些果园荒废几年后又会慢慢自然恢复生长。现在专家研究柑柑解决“黄龙病”的治理问题还在探讨阶段,没有根本的根治办法。要求果农将病树砍掉,挖掉,放火烧掉,选择不带病毒的果树重新种植。一些果农开玩笑地说“你的柑桔树得的不是“黄龙病”,而是缺少铁!”果农们认为是肥料里缺乏铁元素,其实他们说的

缺铁是要用砍柴刀把桔树砍掉,用锄头挖掉,指的是那个“铁”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一些专家及网上的信息都提出要把果树砍掉、挖根、补种,发现一棵挖掉一棵。果农们见种植了3-4年的果树要开花结果有收成时却得了这样一种病,而且没有根治办法,果农们都很无奈…… “黄龙病”的产生主要是:类菌原体,是一种细菌类感染的病变,如果挖掉病树做到不留残桩,是不是就能消除“黄龙病”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挖掉病树带走一些树上的病菌,但大部份病菌还会余留在土壤当中,这是不能从根源上根除“黄龙病”害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黄龙病”的病菌寄生于土壤当中,它通过柑桔韧皮部位进入到筛管网细胞内和薄壁细胞内。主要的原因是果农缺乏科学种植知识,缺乏科学管理,盲目施用化肥和劣质的肥料,特别是在果树幼苗种植初期,果农为了让果树加速生长,大量使用复合肥和尿素,或者用一些杂牌复合肥,因为有些复合肥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且带有一些杂质和病菌,会使果树无法吸收应有的养分和阻隔了筛管网状,一些低劣垃圾肥料本身带有很多有害菌体,殖入土壤后有害菌体在土壤中不断繁殖,阻止果树吸收应有养分,果农见果树有病害又盲目打药,而且药物对病菌是否起到作用,没有科学的判断,表面治理这样会导致越治越严重。要治理“黄龙病”只有从源头上进行根治才是解决“黄龙病”的唯一办法。治“标”要治“本”,从土壤和桔树的须根开始治理,改良土壤,培养有益菌体,用生物治理和物

柑橘黄龙病常规PCR检测技术研究与初步应用

柑橘黄龙病常规PCR检测技术研究与初步应用 摘要柑橘黄龙病是世界范围具有毁灭性危害的柑橘细菌性病害,在我国大部分柑橘产区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黄龙病病原物亚洲韧皮杆菌核糖体16S rRNA基因设计了1对PCR引物HLBF468/HLBR877,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常规PCR反应体系,确定了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比先前报道的常规PCR方法有了明显提高。利用建立的PCR体系完成了对广东和广西两省区果园柑橘黄龙病的抽样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常规PCR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技术应用于柑橘黄龙病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亚洲韧皮杆菌;常规PCR;灵敏度;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S 436.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88/j.zwbh.2017071 Abstract Citrus Huanglongbing (HLB)is a devastating bacterial disease on citrus in the world and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itru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approach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pair of primers,HLBF468/HLBR877,designed from the ribosomal gene sequence of 16S rRNA of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and its sensitivit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reported PCR approach. The samples infected by HLB were collected from Guangdong and Guangxi and were tested by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LB.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技术 柑橘类黄龙病是一种类细菌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通过木虱危害吸取其液体传播,带病毒的木虱危害健康无病毒植株嫩梢后将病毒传染至健康植株,造成健康柑橘植株维管束填塞。受害植株开始由顶部枝梢逐渐向基部转移,叶片出现黄化(花叶)现象,冬季落叶,次年花多,果畸形、变小、酸,2-3年后全株感染,即使挂果已失去经济价值,因此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类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虽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但可防、可治。 一柑橘黄龙病预防方法: 1、选用无病苗木; 2、在柑橘春、夏、秋、冬抽发嫩梢3-4公分和嫩梢自裁(不再抽发新叶)时用蚍虫灵、一扫利、菊酯类等农药叶面喷雾防治木虱危害。 3、新建果园发现黄龙病株时,应及时挖掉,防止病株受木虱危害扩散。 二黄龙病防治方法: 现代科学实践证明主要坚持正确用药黄龙病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防治的。目前有效的防治方法为药液灌根并结合叶面喷药防治。 (1)药液灌溉 1、药液配方:奇农素一袋(10克)+易除噻霉酮30毫升+硫酸铜20克用100克醋发泡后对水前加硫酸锌50克,再兑水30斤(土壤湿度大时)/50斤(土壤干燥时)备用。 2、灌溉时期:柑橘春梢萌动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5、6月间)

和11-12月期间各灌溉一次,全年灌溉4次。 3、灌药量:以树干直径10公分为标准每兜每次灌药液30-50市斤,以树盘灌透为止。 (2)叶面喷药: 1、药液配方:奇农素10克+易除噻霉酮20毫升+硫酸铜20克+醋二两溶解后,加硫酸锌50克+硼砂50克+扑虱灵20克或一扫利5毫升,兑水60斤喷雾。 2、喷药时期:新叶期(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幼果和膨果期(5-6月间)各喷一次。 三药效验证方法: 药液灌溉和叶面喷药后,轻微病株嫩叶由黄转绿,春季不提早开花,果不畸形。甜度口感有很大改善。重病株可控制发展,轻者可较快恢复。 橙类溃疡病防治方法 橙类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用奇农素一袋(10克)+金霉唑噻霉酮15毫升+硫酸铜20克,用米醋二两溶解后,加硫酸锌50克+一扫利5毫升兑水30-50斤,新叶期(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幼果和膨果期(5-6月间)各喷一次。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消灭柑桔黄龙病病株,控制柑桔黄龙病的蔓延为害,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特制定XXXX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我市柑桔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柑桔是我市较大宗的果树品种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到2011年为止,全市柑桔总面积达到18.97万亩,年产量14.68万吨,产值3.59亿元。随着我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黄龙病也在我市发生为害,从2006-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情况来看,我市柑桔黄龙病发生涉及8个县(区)31个乡镇,柑桔黄龙病发生较严重的有XX、XX等县(区)。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力度,但由于我市部分县(区)对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危害性和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控措施力度不够,我市柑桔黄龙病呈发展蔓延之势。柑桔黄龙病号称柑桔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呈蔓延为害,将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综合治理柑桔黄龙病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 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为出发点,以做深做细宣传发动工作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觉”,贯彻“防控结合,以防为主”,全民动员,全力以赴,

扎实有效地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目标任务 ㈠总体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广泛宣传,培训农民,群防群治;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并举,有效治理柑桔种苗市场,规范苗木生产和经营秩序;实施柑桔黄龙病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及时挖除病株;推广种植无病健康种苗;严格防控柑桔木虱;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最低最快地压低发病率;到2013年底,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基本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和蔓延为害。 ㈡年度目标。 ⒈2012年:继续开展全市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彻底查清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生分布范围;同时,对现有发生区实施封锁控制措施;对柑桔黄龙病零发生的县(区)和已根除的点状零星疫点进行监测,防止柑桔黄龙病复发蔓延,把全市柑桔黄龙病病株率控制在1%以内。 ⒉2013年:继续实施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边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以内,完全控制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为害。 四、实施年限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常用指标分析方法 COD快速消解光度法 一、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 COD)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中得溶解性物质与悬浮物所消耗得重 Cr2O7) 相当于1mol氧(1/铬酸钾相对应得氧得物质浓度,1mol重铬酸钾(1/6K 2 2O)。 二、方法原理 本方法在经典重铬酸钾-硫酸消解体系中加入助催化剂硫酸铝钾与钼酸铵,同时密封消解过程就是在加压下进行得,因此大大缩短了消解时间。消解后采用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三、试剂: 1.掩蔽剂:硫酸汞溶液 将10、0g硫酸汞溶解于100ml 10%硫酸溶液中。 2.催化剂:硫酸银-硫酸溶液 将8、8g硫酸银加入到1000mL浓硫酸中,静置12h,搅拌,使其溶解。3.消解液 (1)c(1/6K2CrO7)=0、4mol/L 称取19、6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 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1000~2500mg/L。 (2)c(1/6K2CrO7)=0、2mol/L 称取9、8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 测定范围为50~1000mg/L。 (3)c(1/6K2CrO7)=0、05mol/L 称取2、45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

防控柑橘黄龙病主要技术措施

防控柑橘黄龙病主要技术措施 柑橘黄龙病是我县柑橘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其严重的病害,该病防治的好坏关系到柑橘种值成功与否,这在生产中有许多实例。比如有的柑橘园种植后,还未产生经济效益,果园便因柑橘黄龙病严重为害,失去了生产能力。柑橘黄龙病相当于人类的癌症。现在防治柑橘黄龙病关键是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这也是唯一的途径。 一、选择适宜种植的园地。在新建园时必须选择周边至少500米以内没有柑橘黄龙病的果园,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柑橘黄龙病的机会,为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创造条件,减轻了防治成本。生产上有“慢病先死”的说法,便是因为幼树较成年树多抽生1~2次新梢,在有病源的情况下,感染柑橘黄龙病机率增大,又因幼树较成年树忍耐力较低,极易被柑橘黄龙病击倒。因此,切忌在已感病的柑橘园附近建新的柑橘园。 二、种植优质苗木。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柑苗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今后柑园管理难易的程度,柑园生产能力的高低,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种植优质健康良种苗木是柑橘种植成功的根本保证。苗木的质量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组成:1、是苗木的的健康程度,首先是不带检疫性柑橘黄龙病和红蜘蛛等害虫,如果由苗木把这些病虫带入一个新开的果园,这为以后的生产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困难,特别是柑橘黄龙病。2、苗木的年龄,一般从种子播种开始计算起,有两年左右苗龄的苗木是最好的,超过3年以上的苗木(假植苗除外),种植后生势比较弱,管理难度增大。3、是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在挖取苗木时,尽量做到少伤根。4、是苗木的品种,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纯正品种,这要求育苗时,所剪取接穗的母树连续3年内果实品质好且丰产无劣变发生,其次是佔木纯正。另外在运输和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湿,防止苗木过分失水造成种植成活率低、种后恢复慢。因此购买柑苗时,应在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好的育苗场购买。 三、坚决消灭柑橘木虱,切断害虫带病菌传播途径。据相关资料报道,田间病树上柑橘木虱带毒率以3月、8月为高峰,带病源比率分别为83%、76%,是防止柑橘木虱重点时期。春季新梢数量多,气温回升,柑橘木虱为全年虫口密度最高时期。又春梢期食源、温度、天敌条件等因素均有利木虱繁殖与传毒,也是木虱迁飞高峰期,为一年中柑橘黄龙病感染的高峰期,柑橘黄龙病感染主要发生在3~5月,4月为感染高峰期,春梢期便成为防治柑橘木虱的重中之重,4月每10天防治木虱一次,3月和5月每15天防治木虱一次。7~9月秋梢生长期,要结合防治蚜虫、潛叶蛾等害虫,共防治木虱3~4次。防治木虱可选用20%好年冬乳油1500~2000倍、90%万灵粉20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40%速扑杀1000倍、18%吡丙醚悬浮剂2000~3000倍等农药。这样做,可实现田间柑橘木虱种群保持在低水平,能使柑橘黄龙病蔓延得到有效控制。 四、及时挖除病树,清除病源。挖除病树,是清除柑橘黄龙病在田间的病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幼年树,还是成年结果树,感染柑橘黄龙病后,极易表现出柑橘黄龙病症状。要加强田间监控,在春梢、夏梢和秋梢转绿后,进行逐株巡查,如果春梢转绿后又变黄的树、夏梢和秋梢无法转绿的树,或有斑驳叶的枝条,都是感染柑橘黄龙病的嫌疑树。一般来说,在正常的管理下,如无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应判断为柑橘黄龙病树。在生产中,要做到宁可错挖,也不能遗漏。在挖除病树前,全圆可用蚜虱净或乐果等农药先喷雾一次,杀灭柑橘木虱,用药后的第二天即可挖除病树。通过坚决挖除病树,达到消除病源的目的,并结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把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这是种植柑橘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五、合理补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县是柑橘黄龙病的疫区,柑橘园内有黄龙病是很正常的事,问题是发病率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年发病率在2%以下应视为正常。一个柑橘园认真采取了挖除黄龙病树后,每年就有可能出现空地。利用好空地便可化解挖除黄龙病树

饮用水化验室检测检验方法汇编

饮用水化验室检测检验方法汇编 目录 1、饮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 2、监测取样方法 3、水质监测内控标准 4、感官指标检验方法 4.1色度检测方法:铂钴比色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3)4.2浑浊度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6) 4.3肉眼可见物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5) 4.4臭和味检方法(参见国标GB8538-2008之4.4) 5、理化指标检验方法 5.1.PH值检测方法:电位计法 5.2电导率检测方法:电位计法 5.3臭氧检测方法:色阶比色法 5.4 消毒剂有效氯检测方法:碘量法 5.5净容量检测方法 5.6余氯含量检测方法:目视比色法 6、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 6.1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2-2010) 6.2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3-2010)

6.3霉菌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15-2010) 6.4酵母菌检测方法(参见国标GB4789.15-2010) 7、瓶盖及空瓶检测方法

饮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厂工艺过程、成品水的检测及原材料卫生指标检测。本法参考标准为GB8538-2008; 2.容器的洗涤 2.1.新启用的硬质玻璃瓶、比色管等应先用(1+1)硝酸溶液浸泡一昼夜,然后用一般洗涤法洗涤。 2.2.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用前须彻底洗净。一般洗涤方法,先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物,再用洗涤剂洗涤,然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最后用纯水冲洗三次,晾干备用。 3.准确称量:指称重准确至0.0001克。 4.吸取:指用分度吸管或吸管。 5.量取:指用量筒。 6.定容:指在容量瓶中用纯水或其它溶剂稀释至刻度。 7.试剂及浓度表示 7.1.本方法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A.R)。有需要其他规格试剂,另做明确规定。 7.2.本方法中一些试剂浓度用摩尔/升以mol/L 表示,必须注明其基本单元。 8.本方法配制试剂和稀释用水均指纯水。 9.配制好的试剂,容器上必须贴上标签,标签上需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10.标准曲线制作及试剂配制有关规定:

探讨柑橘黄龙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010[摘要]对于柑橘种植,我们要高度重视黄龙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力求将黄龙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本文以 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成功控制黄龙病为例,通过分析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症状、条件、原因及途径,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关键词]柑橘园;黄龙病;木虱;九里香探讨柑橘黄龙病及其防治措施 苏树发 (广西桂林市国有良丰农场,广西桂林541006) 1前言 广西国有良丰农场位于桂林市雁山区,距市中心仅20公里,是一个具有40多年柑桔栽培历史的国营农场,具有丰富的柑桔种植经验,特别是温州蜜柑、碰柑是广西柑桔种植面积、管理水平和产量最高的农场之一,是广西柑桔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年来,随着柑桔木虱北移和1997年果品销售难,尤其是2000年农场进行内部经营权转让以后,柑桔黄龙病危害越来越严重,到2002年柑桔黄龙病发病率已高达25%。一些干部和职工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柑桔这碗饭还能不能吃? ”有的专家说:“黄龙病的高发病率是因为我场无法隔离种植”,也有的专家说:“是因为我场实行的是职工家庭承包制,不能强制性统一喷药杀木虱”。一些职工已不敢种柑桔,而改种这里气候并不太适宜的南方梨了。为了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危害,2002年底,我场与广西柑桔研究所,一同开展“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目前,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2柑桔黄龙病病因分析2.1 黄龙病症状 图1柑橘黄龙病——— 红鼻子果 图2黄龙病树———黄梢 柑橘黄龙病发病初期,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后逐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病树当年新发出来的春梢能够正常转绿色,但随着春梢老熟,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则绿色渐渐褪去而转黄,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发黄枝梢数目也较多。夏、秋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发病梢数目也较春梢少。老枝上的老叶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质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似缺硼状。发病中期,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后期,新梢抽出困难,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病树翌年春季早开花,花小畸形,肥厚,淡黄色;结果着色不均,品质不佳。黄龙病一般都是从最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而且叶片是斑驳型变硬;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出现以上症状则可以确诊是黄龙病树了。 2.2黄龙病发病条件 黄龙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及栽培管理有关。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最严重。秋季干旱时较容易发病;施肥不足,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致使柑橘发病严重。不同品种间,柚类、柠檬抗病,橙类和桔类次之,蕉柑、新会柑容易感染。 2.3黄龙病病因分析 1)对柑橘木虱和黄龙病认识不足。未意识到柑橘木虱已成为柑桔生产的第一重要害虫:柑桔黄龙病是华南柑桔产区的第一重要病害,谁都没有异议,相应地,传播该病的唯一自然媒介———柑橘木虱就是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但是广大果农、柑桔技术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柑桔木虱已经成为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仍然以柑桔红蜘蛛是第一重要害虫。果园中有红蜘蛛或其他看得见的害虫如潜叶蛾、粉虱、介壳虫、蚜虫等时就喷药防治,没有这些害虫时不喷药防治。从来没有想到在柑桔木虱的几个关键时期,虽然没有其他看得见的害虫,但必须喷药防治,在有效防治柑桔木虱的前提下,同时兼治其它害虫。而是走向相反,在防治红蜘蛛,潜叶蛾的同时,无意识的兼治柑桔木虱,这样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管理水平高,喷药次数多的果园黄龙病发生相对较轻。果品售价高的年份,喷药次数多,无意识兼治木虱好,黄龙病发生轻。当遇到1-2年果品价格低时,如1997年,由于喷药次数少,兼杀木虱少,大量传染黄龙病,等果品价格好时,果树都感染了黄龙病,没有经济效益,无奈只有砍掉病树重新种植,导致柑桔园大部分都是短命果园。2)柑桔种植管理体系不完善。农场在2000年实行了内部经营权转让,将所有果园转让给职工进行承包,采取由职工“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 松散型管理模式。其结果是大农场对小农场的约束力减弱了,不能形成统一栽培管理模式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特别是不能统一喷药防治木虱,往往是这个果园喷药时木虱则飞往另一个果园,待到了另一个果园喷药时,这边的果园药性已经失去,木虱重又飞回原来的果园,导致柑桔木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3)周边老百姓失管果园成为木虱的繁殖地。由于桂林地区属柑桔适栽区,农村果园在政府倡导下发展迅速,近几年由于果品价格低加上部分果农外出经商务工等原因,导致相当部分桔园严重失管,这些桔园基本上不喷药,不施肥,长期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这类桔园不但是柑桔黄龙病的高发区,而且是木虱最适宜繁殖地。4)缺乏控制柑桔苗木培育销售的有效措施。柑桔苗木培育、销售无序, 大量有病苗木流向市场,造成远距离,大范围的人为传播,而优质的无病苗木由于价高销售不去,这样造成黄龙病不能从源头上控制,致使黄龙病蔓延为害。农场在转制的头几年,职工对种植无病苗木认识不足,同时也贪图便宜在集市场上购买了苗木,导致果树后种先死,黄龙病发生严重。 3柑橘黄龙病防治措施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农场大力推广“以控制柑橘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3.1技术防治措施 1)加强对柑桔黄龙病危害的宣传。树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防治理念。为此农场除会议、广播、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外,还聘请果树专家到农场进行了黄龙病防治培训,从2005年开始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职工474人次,从而提高果农的防控意识和挖除病树的自觉性。 286

柑橘黄龙病病原培养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柑橘黄龙病病原培养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陈霞,程保平,凌金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由韧皮部杆菌属细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侵染引起,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当前正在世界柑橘产区迅速蔓延,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以及病原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阐述了病原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PCR、双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LAMP快速检测技术,并对病害的防控进行展望。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韧皮部杆菌属细菌;病原培养;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3)23-0065-05 Research advances of Citrus Huanglongbing pathogen culture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SONG Xiao-bing,PENG Ai-tian,CHEN Xia,CHENG Bao-ping,LING Jin-f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chnology for Plant Protection,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Citrus greening disease(Huanglongbing)caused by bacterial(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citrus production,is currently spreading rapidly in citrus producing areas of the world and has become a key constraint factor of the citrus industry.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ymptoms of citrus Huanglongbing disease and pathogen isolation and culture,a detailed molecular pathogen detection technology,including PCR,double-PCR,real-time PCR and LAMP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and made the prospect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Huanglongbing;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pathogen isolation;detection technology 黄龙病是柑橘产业上极具毁灭性的病害,能侵染各种柑橘类植物,尚无有效的治疗性药剂,也没有抗(耐)病品种可供应用。当前柑橘黄龙病正在全球柑橘种植区逐步蔓延,如亚洲、非洲、阿拉伯半岛、毛里求斯、留尼旺和马达加斯加等地[1-2],是世界柑橘产业的重大威胁。鉴于林孔湘教授对黄龙病嫁接传染性所做的突出贡献,1995年在福州召开的国际柑橘病毒学家组织(IOCV)会议议定以黄龙病(Huanglongbing)作为该病害的统一名称[3]。 目前,柑橘黄龙病一致被认为是由局限于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所引起,但至今尚未获得广泛认可的纯培养[4]。至少3种α亚纲相关的病原菌导致柑橘黄龙病,根据病原菌16S rDNA和β-操纵子基因的序列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和病原的热敏性,将柑橘黄龙病菌分为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非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fricanus)和美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mericanus)3个种,直到它们可以人工培养,才可以被正式命名[5-6]。现将国内外柑橘黄龙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以及病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害症状及危害 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形成均匀黄化型或斑驳型黄梢,叶片黄化表现为多种症状,可能是均匀一致的黄化,也可能是黄绿相间的斑驳,后期呈现缺锌状花叶等一系列典型症状[7]。影响柑橘黄龙病潜育期的因素较多,其变化范围可由几个月到几年[8]。染病的柑橘树开花早且花多,只有少数能结果,果实偏小,无光泽,果脐常偏离一边,果皮颜色黄绿不均,有的蒂部为橙黄色,其余部分为青色,因而感染黄龙病的病果常称“红鼻子果”[9]。柑橘黄龙病症状复杂,容易与一些生理性病害相混淆,早期难以仅凭症状作出准确的诊断,感病的柑橘植株患病后可在3~5年内丧失结果能力,甚至枯死,最 收稿日期:2013-06-21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科技重大技术研究项目(201201127)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粤财农[2009]380号);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A020200016) 作者简介:宋晓兵(1980-),男,在职博士生,助理研究员,E- mail:xbs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7577565.html, 通讯作者:彭埃天(1962-),男,研究员,E-mail:pengait@21cn. com 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6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