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辞

修辞

修辞
修辞

一.词语修辞格

(1) simile 明喻

它根据人们的联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助比喻词(如like,as等)起连接作用,清楚地说明甲事物在某方面像乙事物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 W. Wordsworth: The Daffodils ) 我像一朵浮云独自漫游。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

His young daughter looks as red as a rose. 他的小女儿面庞红得象朵玫瑰花。

①“Mama,” Wangero said sweet as a bird . “Can I have these old quilts?”

② Hair is all over his head a foot long and hanging from his chin like a kinky mule tail.

③ My skin is like an uncooked(未煮过的) barley pancake.

④ The oratorial(雄辩的) storm that Clarence Darrow and Dudley Field Malone blew up in the little court in Dayton s wept like a fresh wind though the schools…

⑤ I see also the dull(迟钝的), drilled(训练有素的), docile(易驯服的), brutish(粗野的)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沉重缓慢地走) on like a swarm (群) of crawling locusts(蝗虫).

(1) metaphor 暗喻

暗含的比喻。A是B或B就是A。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演员. ( William Shakespeare )整个世界是座舞台,男男女女,演员而已。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桶,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 William B. Yeats )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① It is a vast(巨大的), sombre(忧郁的) cavern(洞穴) of a room,…

② Mark Twain --- Mirror of America

③ main artery(干线)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young nation's heart

④ The Duchess of Croydon kept firm, tight rein on her racing mind.

⑤ Her voice was a whiplash(鞭绳).

⑥ We shall fi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 until, with Go d’s help, we have rid the earth of his shadow and liberated its peoples from his yoke(枷锁). (2) metonymy 借代,转喻

用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另一事物,当然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是有关联的。

The White House has denied the report that more troops will be sent to Iraq.

He lives by the pen. (=writing). 他以写作为生。

He is too fond of the bottle (=drinking). 他太贪杯了。

① The Washington Post, in an editorial captioned "Keep Your Old Webster 's"

② ...his pen would prove mightier than his pickaxe(镐)

(3) synecdoche 提喻

以部分指代整体

1. We are lack of hands. (hands 指代人手,劳动力)

2. The case had erupted round my head. (head指代整个人)

3. Or what of those sheets and jets of air that are now being used, in place of(代替) old-fashioned oak and hinges ...

4. But neither his vanity nor his purse is any concern of the dictionary's (purse指代金钱)(4) personification 拟人

把物比喻成人。在修辞学上,拟人法是指把非人的东西(如动物、植物、物体、抽象概念等)当作人来描写,并赋予它们以人的特性、外表及活动方式等。

① The young moon lies on her back…

② Every here and there, a doorway gives a glimpse of a sunlit(阳光照射的) courtyard, perhaps before a mosque or a caravanserai, where camels lie disdainfully(轻蔑的) chewing their hay(干草)…

③ ...to literature's enduring gratitude...(文学的持续感激)

④ The grave world smiles as usual...

⑤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痛苦为人类提供食物)

(5) transferred epithet 移就修饰转移

把本应该用来描述甲事物状态的定语去形容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性质或功能。(转移描述词; 移就修辞格)

① Darrow had whispered 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round my shoulder

② The obese(极为肥胖的) body shook in an appreciative chuckle.

③ I have been exhilarated by two days of storms, but above all I love these long purposeless days in which I shed all that I have ever been. (V. Sackville-West, No Signposts in the Sea)

(6) hyperbole 夸张

这是一种故意夸大其词或言过其实(overstatement)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对表达对象进行有违常识或不合逻辑的夸张性描写,以此来取得强烈的修辞效果。

用数字,形容词副词最高级,全世界,虚拟语气

① The roadway is about twelve feet wide, but it is narrowed every few yards by little stalls where goods of every conceivable kind are sold.

② It is a vast, sombre(忧郁的,严峻的) cavern(洞穴) of a room so thick with dust of centuries.

③ If Hitler invaded Hell and I would make at least a favorable reference to the Devil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④ I see the ten thousand villages of Russia where the means of existence is wrung so hardly from the soil, but where there are still primordial human joys, where maidens laugh and children play.

⑤ ...cruise through eternal boyhood and ...endless summer of freedom...

⑥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⑦ His reputation as an authority on Scripture is recognized throughout the world."

(7) oxymoron 矛盾修饰法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 别离是这样甜蜜的凄清)

a thunderous silence 无声胜有声

a mournful optimist 悲伤的乐观

Dudley Field Malene called my conviction a, "victorious defeat. "

(8) euphemism 委婉语

作为一种修辞格,Euphemism (委婉)指的是以较文雅、悦耳或温婉的说法来代替粗野、刺耳或直露的说法。它能借助语音、语法、词汇及其他修辞手段,得体地表达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或令人恐惧的事物。其主要修辞作用是在语言表达上减少刺激性和敏感性,从而起到一种缓冲或美化作用。

英语委婉语数量众多,其运用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诸领域,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有关疾病、残疾、衰老、死亡的委婉语

①… a motley band of Confederate guerrillas who diligently avoided contact with the enemy.

② ...men's final release from earthly struggle

(9) Irony反语

the use of words to expres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and often opposite to their literal meanin g. 反语用词语表达与它们的字面意思相异或相反的用法

Thanks to his brilliant leadership, our company is now bankrupt.

You are really good. You ruined everything.

① 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

②… until we are marching backwards to the glorious ag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10) sarcasm 讽刺

a cutting, often ironic remark intended to wound. 是指用尖酸刻薄的话对个人的缺点、过失、社会的丑恶现象或黑暗面进行讥讽、挖苦,常是有意地伤害他人的感情,所以常含有较强的贬义。

My friend the attorney-general says that John Scopes knows what he is here for," Darrow drawled . "I know what he is here for, too. He is here because ignorance and bigotry(顽固) are rampant, and it is a mighty strong combination.

① There is some doubt about that.

② a concept of how things get written that throws very little light on Lincoln but a great deal on L ife

③ the Post’ s editorial fails to explain what is wrong with the definition, we can only infer from "s o simple" a thing that the writer takes the plain, downright, man-in-the-street attitude that a doo r is a door and any damn fool knows that

(12) ridicule(嘲笑)

有意激起对某人或某事的蔑视的笑或看不起的感情, 通常指用一些不太善意的或看起来比较滑稽和夸张的语言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

④ Bryan, ageing and paunchy, was assisted

⑤ Resolutely he strode to the stand, carrying a palm fan like a sword to repel his enemies.

⑥ Bryan mopped his bald dome in silence.

(11) pun 双关

① DARWIN IS RIGHT – INSIDE.

② Benjamin Franklin: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most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 (Pete r stone and Sherman Edwards. 1776) 如果我们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那就必然分散地走上绞刑架。

二、结构修辞格

(12) parallelism 排比

英语中Parallelism是并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和功能相同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连的事物。

① We shall fi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

② I see the Russian soldiers standing … I see them guarding... I see the ten thousand villages... I s ee that small group…

③ that is our policy and that is our declaration

④ We shall be fortified and encouraged in our efforts. We shall be strengthened and not weaken ed in determination and resources.

⑤ Let us learn the lessons already taught by such cruel experience. Let us redouble our exertions …

(13) repetition 重复

重复使用同一个字眼或意思相近的词,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① We have but one aim and one single, irrevocable purpose.

② He has so long thrived and prospered.

③ We will never parley, we will never negotiate with Hitler or any of his gang.

④ From this nothing will turn us---nothing.

(14) anticlimax 反高潮/突降

(Climax 层进法:逐渐增强达到顶点的修辞法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突降法:从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突然转入平淡内容

Alas!Alas!What shall I do? I've lost my wife and best hat, too!哎呀哎呀!我怎么办呢?我失去了妻子,又丢了最好的帽子!

The duties of a soldier are to protect his country and peel potatoes.士兵的职责是保卫祖国和剥土豆皮。

“Seldom has a city gained such world renown, and I am proud and happy to welcome you to Hiro shima, a town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its-oysters”.

(16) antithesis 对比

对照(或反对)是把意义相反的词、短语、句子放在对称的位置上,以表示事物、行为、品德、条件、效果等相对立或对比的修辞格,以平行结构进行表达,从而突出两个事物的鲜明对比。它相当于汉语对偶中的反对。

a) Any man or state who fights on against Nazidom will have our aid. Any man or state who marc hes with Hitler is our foe…

b) "The Christian believes that man came from above. The evolutionist believes that he must hav e come from below

c) ...between what people claim to be and what they really are.

d) ...a world which will lament them a day and forget them forever

(17) 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句

e) Was I not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

f) Who ever knew a Johnson with a quick tongue? Who can even imagine me looking a strange w hite man in the eye?

g) In what conceivable way does our car concern you?

三、音韵修辞格

(18) 头韵法(alliteration)

在文句中有两个以上连结在一起的词或词组,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h) …as the fastest train in the world slipped to a stop...

i) I felt sick, and ever since then they have been testing and treating me.

j) Let us learn the lessons already taught by such cruel experience.

k)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l) ...with a dash and daring...

m) ...a recklessness of cost or consequences...

n) …just as the cause of any Russian fighting for his hearth and home is the cause of free men and free peoples in every quarter of the globe.

o) I see also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 (simile)

(19) 准押韵(Assonance),元韵,母韵,半谐音,

它是重读音节中元音的重复。

between the much-touted Second International (1934) and the much-clouted Third International (1961)

(20) 辅韵(Consonance),

指的是词尾复印或句尾非重读音节的重复。

… when bigots lighted faggots to burn...

(21) 拟声法(onomatopoeia)

它是指用词语模拟客观事物的声音,以增强讲话或文字的实际音感。

p) As you approach it, a tinkl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

q) … its creaks blending with the squeaking and rumbling of the grinding-wheels and the occasion al grunts and sighs of the camels.

r) The house detective clucked his tongue reprovingly.

浅谈谜语中的修辞

塞丝茎丕 浅谈谜语中的修辞 张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 3 0 0 5 1 ) 瞎要】谜语是格据人类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人们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段构思翩作了备武?诖语。同时,根据汉字的笔划及字形的象形 性纽和。运用汉字的修辞制成字迷,很富有特色。法罐词】谜语;隐喻;字谜;汉字渗辞 谜语是根据人类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谜底与谜面之间常常通过隐喻联想形成关键。谜语的产生遵循关联和间离。 、关联和阃离 以物谜为例,因为物具备形象,司绘形绘状绘声绘色,因此谜语制作大量采用隐喻手段,喻体与谜底目标物之间形成相似关联。 例:高高个JL一身青,金黄脸盘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 谜面即喻体,从关联的意向出发,谜面的多个形象一齐指向谜底, 即多们黼形象彼此相关首尾呼应与一个谜底形象构成关联。 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两个物体之间相似度越高就越容易因其相似从而产生关联联想,这就是人的隐喻思维,喻体与本体就是隐喻思维的 表现形式之一。二者的联系越为别门熟悉,其关联度就越高,就越容易 唤起人的隐喻联想。如果关联度很高的喻体和本体被设计成谜面和谜底,人们也就很容易猜到谜底。 谜面形象与谜底形象的距离即关联度是掌控猜谜难易程度的机关, 而二者不仅要关联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的 意 向和力量,我们把谜语制作中有意摆脱自动化认知倾向的意图和方法Eq间离。因为没有关联,谜语的谜面和谜底无法建立联系;而没有间离,谜面谜底近乎重合,无需去猜。上则谜语“向日葵”的谜面形象,数量 上是多个形象对一个形象,而更大的不同是以拟人化的形象对应植物形象,彼此形状E虽然相关联,但神态情意却是人为赋予的,二者因此拉开了距离,这就是间离。 凡隐喻都既关联又间离,因为喻体和本体间相似却不相等。这也恰恰是谜语多采用隐喻方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

一、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是适用于句子的,是句子内部的表达技巧。) 比喻 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博喻、借喻等。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像、恰如等。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这样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本是抽象的概念但是诗人把它比作春水不但形象可感,而且使读者想象到愁如春水的多又连绵不绝。 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变成等。例如: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 博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还是都出现,但是喻体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例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句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把闲愁比做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了三个喻体把自己的闲愁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借喻: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句意的表达有了更大的隐蔽性,也更为含蓄内敛。例如大片大片的雪花在我的生命里飞舞,寒风又将我的身体狠狠推远,路的身影渐渐暗淡下去。生命里那些艰难得令人蹉跌的不幸不就是大片的雪花吗?遭遇的摧残不就是寒风吗?(这样的句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比喻修辞手法而是由比喻修辞手法演变出来的比喻义。)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风背着手猫着腰一下钻到了秋的怀抱里。 拟物:就是把人当物写,或者把此物当彼物写。例如:接着从屋子里飞出了侄子宏儿。飞是形容鸟的动作的用在了人的身上,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的修辞手法。例如:三角眼不说话了,把脖子拧到了一边。(与借喻的区别: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补出本体,转换成明喻,借代的本体无需补出,不能转换比喻。简言之,可以用“像”联系的就是借喻。)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或相反的语句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可以使句式整齐,严对的话(上下句平仄相反,字数一样,用字不得重复。)又可以使句子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律感。 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修辞手法。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偶中的反对可以看作是对比的修辞。对比在字数上不如对偶那样要求严格,只求内容相反。 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气势。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设问:自问自答。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五、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

精选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大全

精选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大全 导读:1、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4、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5、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6、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7、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8、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9、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0、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1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4、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5、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6、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7、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

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8、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21、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22、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23、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4、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2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6、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28、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0、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31、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常规语音修辞

常规语音修辞 摆娟娟14级xx三班 修辞,即文辞或修饰文辞。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语音修辞作为修辞的类型之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语)进行交际时利用语音因素对话语进行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语音因素包含语音属性的一切要素,有音质方面的要素,如声母、韵母的变异使用;有非音质要素运用,如声调的抑扬,语调、语气的转换等等。语音修辞包括口语语音修辞与书面语语音修辞。一方面,口语的语音性往往本身就是语音修辞,当然,口语中还可能存在两种语音,一是质朴的“语言表述”的语音,一是艺术的“语言表述”的语音,它们各有语境制约;另一方面,书面语有自己的语音修辞,因为口语的语境与书面语的语境完全不同。 语音修辞要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匀称协调,富有整齐美;二是有变化,不呆板。具体说来,调配语音的主要手段有调整音节组合(如对偶、连绵词、叠音词的运用)、平仄声调的变化、押韵等。除了对偶、押韵等手段之外,常用的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针、回环等,其实也主要是从语音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的。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语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的线性组合,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形成语音修辞,构成语音美。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要想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语音修辞问题 语音修辞意义上的音色与音乐的音色有相通之处,除了语音本身的修辞作用外,还具有语音的人文属性或者情感属性。语言的人文属性与情感属性在语言形成之初就拥有,只是后来在语言发展流变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概念的不断增加,以致使得科学语言、公文语言,乃至日常口语越来越离开了语言的本体,而显得呆板、枯燥。语言的本性是宣达性情的,语音修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因此,从口语语音修辞来看,它主要表达的是个体的、自由的、感情的、审美的情绪,更接近语言的本体;而书面语语音修辞往往受表述时空的制约,而表现为群体的、规范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地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地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地人?我们地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地大海上,海燕像黑色地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地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地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地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地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地语言来说明事物地外形、功能或事理地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地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地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地方法,最基本地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地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地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地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地、错误地,甚至反动地见解或主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关键语句在文中地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地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地作用与其在文章中地含义地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地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地内涵大于含义地内涵.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地作用.对“作用”地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地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地人与人之间地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地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地可有可无、可笑可怜地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地冷漠无情”.它们都是考纲规定地文学作品地表达技巧地范畴.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表现手法有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和烘托、渲染、首尾呼应、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夸张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具体特点和作用分述如下:

使用修辞的满分作文

使用修辞的满分作文

找一些典型的使用修辞的满分作文,写人的3篇,叙事的3篇,写景的3篇,状物的3篇。初中和小升初的满分作文,不要高中的,高中的太难。 人物篇: 1.我的新老师 近来,我们班来了很多的新老师,我是这样形容他们的:有的似老虎般凶猛,有的像燕子般和蔼,有的如乌鸦般讨厌……其中英语老师深受我的喜爱。 他是一个年过半白的老头子,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比二郎神的还要凶,还要很,同学们都很害怕。他身高一般,体型较胖,中色的皮肤显得格外精神,格外的健康,特别是他那半秃半密的头发,看起来十分的可爱。他很喜欢穿衬衫,上课的时候有时幽默,有时严肃,比天气变化还要快呢! 我们英语老师姓唐,他对我们的要求可真是高呀,即使错了一个单词也要被骂,同学们可都是心惊胆战啊!有一次,我和旁边的同学在小声的说话,尽管我们想使劲的掩饰,,可还是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只见他用他那”四只”大眼睛在目不转睛的盯着我们,让我们感觉好像

正被一只饥饿的狮子盯住一样,动都不敢动,生怕被他”吃掉” 其实,我们的英语虽然上课严肃,但是也不乏幽默的时候,记得在一次课堂上,我们在议论把课程表放到哪里?突然唐老师笑眯眯的对我们说:”你们怎么不贴在你们的脑门上呢?”正在大家大笑的时候,刚刚还满脸笑容的他一眨眼的工夫又变成了那张冷漠的”扑克脸”,哎!他的心思和表情就像那神秘莫测的宇宙让人揣摩不透! 我们的英语老师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你可不要小看他噢!他的嗓门可大着呢,精神可抖擞着呢!要是碰到我们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吵闹,他就会拿出他这些特有的”本领”来对付我们,不用说战败的一方肯定是我们!。 这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一个幽默风趣,严肃而又和蔼的”老头子”! 2.长大的童心 小时候,我喜欢爸爸坚实的背,宽宽的,很安全。夕阳下,爸爸总是背着我,孜孜不倦地给我讲故事,带着甜甜的笑。而我,总是乐得手舞足蹈,时而用手拉着爸爸的耳朵,调皮地嚷着:

修辞作用的答题格式

修辞作用的答题格式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问文章体裁? 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臵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个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准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使用修辞方法实行表达的水平等等。 在高考考卷中,它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选择题(这类题型估计以后会减少,因为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也开始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了。)或简答题的方式出现。仿写、补写题型又常和仿写句式的考查相结合,出现在试卷的第五、六大题中。 【复习指南】 “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熟悉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 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详见“备考博览”)。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使用正误、优劣和准确使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 再次还要注意培养准确使用修辞方法的水平。这里包括审题水平,捕捉有效信息的水平,特别是分析语境的水平,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水平,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等等。 ⒉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有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但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应该包括追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消极修辞。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使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使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准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⒊提升联想、想象等思维水平。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所以,近年来高考对修辞使用水平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使用水平,不如说是考思维水平;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 1.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例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作文的修辞手法

作文的修辞手法 导读: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

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

中考语文综合复习题:(五)修辞的运用

第5讲修辞的运用 1.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解析】B项有误,其作用是强调了阅读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B.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排比) C.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反问) D.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排比) 【解析】B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3.选择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两项(C) ①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②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③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④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句运用了夸张,②句运用了拟人,③句运用了比喻,④句运用了拟人。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①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 ②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 ③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 ④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A.第①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 B.第②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条条“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第③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了龙舟击浪竞渡、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朴

现代汉语修辞

探究方文山歌词中的修辞艺术 摘要:流行歌曲随着曲风及歌词的不断创新,日益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歌词语言艺术是表现其影响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当今中国流行歌词界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方文山的歌词极具修辞学研究价值。作者以诗的形式填词的方式,使歌词充满了浓重的诗化之风。 关键词:流行歌曲方文山歌词语言意境 在这个大众娱乐的时代,在这个电子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流行歌曲运用传播媒体的优势与自身的特点日益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而且占了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流行歌曲不仅仅是声乐的传唱,而且是文化的表现。这就体现在歌词的力量。其实,很多时候歌词更能吸引听众。为什么歌词会有这种魅力呢,这大概是运用了修辞艺术的力量。 “任作甚了一定的目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行为都是一种修辞行为。”流行歌曲也不例外,流行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体形式,是修辞格运用得最广泛、最活跃的领域,修辞不仅表现在它词句的层面,作品的层面,更是贯串流行歌曲的整个过程。歌词只有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段,歌词艺术才能深深把握住每一位听众的心。 台湾流行歌手周杰伦像一股旋风刮进大陆歌坛。不得不承认,周杰伦的歌曲有着厚重的文化感染力,歌词生动。这当然离不开背后词作者方文山的努力。方文山擅长打破语言使用习惯,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创造出充满强烈的画面感和浓郁的“中国风”。他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歌词在他笔下,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学现象。 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特别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格。下面我们对其歌词中的修辞格进行分析。 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方文山的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如:《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如何将茶和破墨山水画联系在一起构成本体和喻体。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青花瓷》中,更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把“初妆的你”比喻成“瓶身描绘的牡丹”,取其相似点“美丽”;“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把“你嫣然的一笑”比喻成“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仍然是它们的相似点; 2倒装:特意颠倒文法顺序的句子,如《青花瓷》中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倒装之后,让人更有想象空间,一位的美丽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盈盈笑着。或如《龙拳》中的“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一般说法应该是“无限个千万弟兄,渴望着血脉相通”。倒装通常是用来加强语势、调和音节,让句法更有变化,增添文章韵味。 3比拟.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这种修辞手法在《东风破》中体现最为明显。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这三句中,把“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的概念当作有形的具体事物来写,“离愁”、“漂泊”如酒一般可装入壶、盏之中,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切实感受到漂泊、孤寂、离愁和思念之情。“烛火”、“不忍苛责我”,把“烛火”当成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感,突出此刻人的孤单和愁苦。再如:《麦芽糖》中的“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东风破》中的“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青花瓷》

建筑与修辞

现代建筑外观与修辞 (聂彩明00986072) 摘要: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建筑空间本体,研究的核心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它所继承发展的中国古代风格,同时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建筑呈现的多元风格。本论文首先把建筑与语言联系起来,把语言“修辞”的种类和作用对照到建筑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筑本体中存在的修辞及其作用。再把现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以及西方建筑进行对比,揭示建筑发展变化的规律。结合实际需要,以及文化发展的趋向对现代建筑提出的建议和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做一个预测。 关键词:现代建筑修辞比较发展 一建筑与语言潜在的契合 我们对语言中存在的修辞比较理解,很少有人去思考建筑中也存在修辞。其实很早就存在“建筑语言”一词,爱德华,萨佩尔对人类语言作了如下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作为一种符号本身可以被称为建筑语言。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我们运用一些特定的修辞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与规则把这些词,句子,篇章连成话语或文字。建筑也是有一砖一瓦,或者水泥,钢筋这些基本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观点组合起来,以形成建筑的面,把这些面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形态的空间,就成了建筑的本体。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构建犯方法,不同的方式有各有各自的特点,就像文学中不同的文体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风格的建筑,歌剧院的高雅,人民大会堂的庄重,我们有很难说那种更美。还有澡堂有澡堂的风格,饭店又能让人一眼看出这是饭店。我们需要不同风格的建筑满足我们的需要。如语言或文字结合时所遵循的修辞规律一样,建筑在设计和施工同样遵循着相似的修辞方法。把建筑比拟成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更利于建筑发展与优化。再比如建筑也同样存在一个“语境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或环境下建筑所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具有标示功能,能显示建筑师的艺术热爱与追求,能反映居住者的身份与地位和审美情怀。这样把语言中的很多观点和建筑对照起来,你会惊讶的发现建筑是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和人类语言有着惊人的相似的功能。建筑也有地域差异,民族差异,风格差异等这些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知道建筑对我们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建筑这门”语言“对我们的建筑水平的提高和建筑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建筑同样也反映与该时代有关的价值观念,诸多因素映射在语言中一样折射到建筑上,一个时代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等。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能反应等级制度,和尊卑在居住上的体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而这些都有文字的功能。 二修辞在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是一个复合系统,完美的建筑艺术总是空间与环境完美整合的基础。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让建筑以最美的姿态呈现给大家(当然这个最美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观点,或者说最合适)。这就需要一定的修辞方法,修辞手段。建筑有自己的结构形体,有自己的形体语言。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的建筑,或模拟大自然中的已有的结构,比如如帆悉尼歌剧院和周围的景物相映成趣,这里有“摹状貌,还有衬托的手法“使建筑和周围很和谐,给人一种圣洁,大方的美感。我们的水立方,鸟巢,个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也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给人以突出的视觉感受。中国古代的园林都是采用对称的结构,给人美感。有的建筑线条柔和,有的则显生硬,歌舞厅和监狱就是很好的对照,有的是那种亭亭玉立的美,有的则很浑厚。建筑在体上”各有各的风骚“。而这些都是为了建筑本身的需要,人类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一信息,把这些东西赋予建筑这个符号上。建筑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都很普遍,它不仅仅是一对材料的堆砌,更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一、中考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 1 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1>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非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推测揣度)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想象) 2 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 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 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的修辞方法。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对偶可以使语言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 句子,叫反复。

作文要妙用修辞范文

作文要妙用修辞范文 作文要妙用修辞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近“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作文总是难尽如人意,往往拖了语文成绩的后退。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确实涉及到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行文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一靠阅读积累为之“蓄能”,二靠长期练笔造就“硬功”。从这点上说,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倘能在考前注意一些语言运用的策略,展露其“亮点”,则会取得“速效”,收到“实效”。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因而中考复习时我们要精心设计指导方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让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让学生享受作文,感受作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在中考考场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我个人认为,要想让考场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妙用修辞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本文试从以下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对中考作文语言的复习加以小探。

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那么什么是比喻呢?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搞清楚这个问题。比喻是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到底有谁什么作用呢?学生们很清楚,比喻具有描绘和说明的作用,可以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也可以把事物剖析得清晰明白,便于理解。那么比喻这种修辞在中考作文中究竟怎样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下面示例中去获得感知。 1、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梁衡《夏感》) 赏析:这个句子把“春之色”、“秋之色”分别作比,把“春之色”比作碧波、嫩竹,把“秋之色”比作夕阳、红叶,生动形象可感,为写“夏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赏析:这个句子用比喻与排比连用的句式,语势强劲豪迈,有着鲜明的韵律感,就像安塞腰鼓的鼓点声,铿锵有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