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下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九年级下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九年级下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九年级下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九年级下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基本内容

2.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3、世界经济大危机 温故知新:

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是 年,领导是 ,首先爆发的城市是 。

2、苏联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在 年。 【知识引导】

世界经济大危机

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的盲目扩大与购买力的矛盾)

爆发时间:

特点:①、

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时间: 年

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结果:美国倡导成立,最终美国没能加入

国际联盟 《凡尔赛和约》(

对德和约)

1、背景:一战后战胜国企图

2、时间:1919年1~6月 地点:法国

3、“三巨头”:英国首相: ;法国总理: ;

美国总统: ① 、 归还法国;(对德国本土处理) ② 禁止德国实行

, 河东岸50千米以内 不得设防,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 、 、 等国瓜分。 ④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移交给 激起中国人们的愤怒,引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内容 华盛顿会议

1、时间: 年

2、地点:

3、召开的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激化,特别是美日矛盾尤为激烈

4、操纵国: 、 、

5、内容:签订 等条约 a. b. 内容 ① 这实际上有利于 在中国的扩张,排挤了 在 中国的势力。 ②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华盛顿会议是 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 的统治新秩序。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

6、影响

③、

巩固训练:

1、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国家是。《凡尔塞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地区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概,引发。

2、“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3、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导火线是。

自我检测

1、练习册第十一课

【课堂测试】

一、选择题

1.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对这一新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A.《五国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中国人民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情况。因为()

A.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是主角

B.中国人民的国际意识增强

C.巴黎和会涉及到中国主权问题特别是山东主权问题

D.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

3.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签定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条约。下列内容属于《九国公约》的是()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B.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C.德国应进行战争赔款

D.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以及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4.有人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下列《凡尔赛和约》中那一方面的内容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A.领土

B.军事

C.政治

D.殖民地

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规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王慧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你知道这一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

D.中共一大

6.一位前来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美国

C.法国、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日本

7.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8.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宣称要尊重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首先提出这一原则的国家是()

A.法国

B.苏俄

C.美国

D.日本

9.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B.会议被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C.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D.美国在两次会议上都获得了很多既得利益

10. 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A.英国

B.法国

C. 日本

D.美国

拓展延伸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条约宣称)(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

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①材料二出自于哪一条约?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定的?

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②有人说:“(该条约确实)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你认为呢?

③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结构及答案

起源 BC5C 复兴 14-17C 发展 17-18C 衰落 中世纪 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 经: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 政: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 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 智者学派 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道德标准自定)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关注伦理道德“美德即知识” 教育使人认识自身美德 柏拉图—《理想国》孤立独立思考——奠定“理性主义”基础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 神学精神独裁 经:Z 萌芽,佛罗伦萨繁荣 政:各城邦重商,工商业主掌权 文: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丰富 核心:人文主义humanism 旗号: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性质:宣传新兴资产阶级思想 领域:文学艺术→科学 文艺复兴 范围:14、15C 意大利→16、17C 欧洲其他国家 The Renaissance 但丁《神曲》 14-17C “文学三杰” 彼得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I ) 薄伽丘《十日谈》 成就 拉斐尔 “美术三杰” 米开朗基罗 (I ) 达·芬奇 莎士比亚(E )《哈姆雷特》 影响:冲击宗教神权束缚,解放思想 序幕:1517 德意志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 主张:因信称义 The Reformation “新教”: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16C 影响 解放思想,传播人文主义,动摇罗马教会统治 经:Z ↑ 政:资产阶级壮大,资×封尖锐 文:文艺复兴→自然科学进展 核心:“理性”rational 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法治 性质:反封建思想文化运动 兴起:17C E 启蒙运动 伏尔泰:开明君主制 The Enlightenment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17-18C 发展 高潮18C F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扩展:康德(G):自由与自律 《纯粹理性批判》 影响:思想空前解放→追求政治解放(AFCJ )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资料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南海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股市大崩溃 1922年—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滞涨 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不仅拉美股市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源起美国“零首付”的买房政策,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关注热点。 2012.05.24 发生来源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 2007年的事件 2007年8月9日-爆发流动性危机 2007年10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历史新高14,164点 2008年的事件 2008年环球股灾 贝尔斯登被接管 美联储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 2008年9月流动性危机 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困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引言Introduction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一支最具活力的学科,它的研究主题——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文地理学家不断地接受他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其它学科的新思想、新观念,这样就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Geography studied in university had ramifications about “physical geography”and “human geography”because 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eginning.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dema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y has been evolving continuously. As shown in a survey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geography, in the 1990s, geography was consisted of four branches: human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physical geography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y fields.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 From 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human geography germinated in German and France. 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 From 1918 to1939,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was in the period of early survey. 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After the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from the 1960s, human geography had interacted and linked up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s. It changed into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本课考点: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广义上讲,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上讲,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 一.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l. 产生背景:(1)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2) 政治基础: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思想基础: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_人__”本身; 2. 研究领域:(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4.影响: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l) 主张: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 (1)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2)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Array习探 究】1. 比较 智者 学派 和苏 格拉 底思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备课资料 九江市一中周明学 2012、5、20 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高度繁荣时期,尤以美国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极度繁荣,导致经济大危机。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定是在经济极度繁荣之后,经济危机是一 场“富贵病”。似车速过快,导致重大交通事故一般。 前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严重不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表现为商品过剩,价格下跌,市场萧条;企业大量破产,工人大量失业。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相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过剩了,不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真正超过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能力的大发展,所以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一般认为,资本主义最早的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1857年。 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称“30年代大危机”,是目前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最为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所谓“空前”(前所未有)。 一、30年代大危机 1、表现: 开始标志:1929.10.24(“黑色星期四”)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华尔街:Wall Street。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大街道的名字。现在的纽约最初是荷兰殖民地,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当时叫做新阿姆斯特丹。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墙)Street(街)。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华尔街(Wall Street),前一词是音译,后一词是意译。 纽约是当时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华尔街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失业率是指() 选择一项: A.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B. 以上均不是 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选择一项: A. 控制货币供应量 B. 降低工资 C. 减税 D. 解除托拉斯组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选择一项: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C. 以上均不是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 A.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B.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C.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九下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学习目标 二、知识梳理 (一)基础填空 1.1929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发生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状况。 经济危机最先爆发于(时间)(国家)(行业),后波及(范围)。 经济危机的影响是 2.罗斯福新政 新政发生的时间,面对的问题是。 改革涉及了个方面,其中中心措施是。 改革的作用是使美国经济危机,巩固了。改革的性质是,方式是。(二)易错易混点 误区1:新政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可以根本解决经济危机。 误区2:美国历史上三位著名的总统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人物头像及主要贡献。 三、知识拓展 1.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繁荣”却带来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 2.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3.为了摆脱这场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选择?德、日选择? 4.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5.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四、课堂训练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是①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②激化 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矛盾③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政局动荡④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 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度过危机,纷纷将 转机转嫁他国,世界矛盾尖锐,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今天,在全世界面临共同的危机——金融危机风暴中,我们应该() A.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发展本国经济 B.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C.一切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 D.寻找借口,转嫁危机 4.20世纪20年代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萧条,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2019电大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一、填空题 题目1经济增长是指的增加。正确答案是: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题目2资本──产量比率是指。正确答案是: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题目3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实际增长率是由实际储蓄率(S)和决定的。正确答案是: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 题目4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 r)决定的。正确答案是:合意的储蓄率(S d) 题目5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 r)决定。正确答案是:最适宜的储蓄率(S0) 题目6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正确答案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或G=G W=G n) 题目7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

题目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在长期,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 题目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差别首先在于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其次是它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确答案是:可变的 题目10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是。正确答案是: 题目1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技术进步 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题目13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 过的调节进行的。正确答案是:价格 题目1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正确答案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题目15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着重分析收入分配的变动如何影响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是:储蓄率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政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政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丽泽中学王小俊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 时,举的例子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分析和讲解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解决了一些政治问题,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很快陷人 严重危机的话题引人新课;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及其表现;大危机特点及人 民的痛苦;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教师揭示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因素;解释大危机 的特点;师生共同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得失、目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提问启发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经济危机的特点 4.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蓝鹰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4、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导读提纲: (以课件或幻灯出示导读提纲)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教材,并分析以下问题。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是什么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3.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5.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堂检测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专制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而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理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材料中体现不出理性色彩,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还没有提出推翻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B 2.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 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选项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选项C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B。 答案:B 3.观察下列三幅艺术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最后的晚餐》《圣母与圣子》《西斯廷圣母》

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都表达作者对至高无上神性的赞美 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一思想贯穿在当时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A、B、C三项均是对作品的正确评论。故选D项。 答案:D 4.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不断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 解析: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答案:D 5.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解析:布鲁内列斯奇生活的时代正值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设计理念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类要求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 教材分析 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繁荣”时期。 1929年从美国开始,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延续到1933年。它具有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并引发了政治危机。美国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稳定。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情况及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效果。 2.思想教育:①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必然结果,它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②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思考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指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③通过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对克服经济危机的作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变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及有关重要概念(股票交易、生产过剩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怎样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欧洲和亚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中出现了哪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一战后,帝国主义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上暂时摆脱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状态,恢复发展了生产和贸易。政治上挨过了1918年~1923年的统治危机,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进入了20年代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 一、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哪国经济最为“繁荣”?为什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②其它国家情况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924年~1929年是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欧洲革命运动陷入低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出现了一时的“繁荣”。以美国最为典型:它的汽车制

西方经济学第11章练习题

第11章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经济中由于价格的变化使人们拒绝接受货币,则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 2、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受益者是债务人。 3、目前各国失业率增加是典型的周期性失业。 4、失业者就是那些想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公民。 5、长期中通胀与失业有替代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A.结构型的 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动型 D.混合型的 2、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合理行为应该是()。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C.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比例 D.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 3、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 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 4、通货膨胀的主要负效应() A.收入再分配 B.破坏效率标准 C.政治动荡 D.A+B+C 5、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 6.自然失业率是指()。 A.周期性失业率; B.摩擦性失业率; C.结构性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7.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D.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8.奥肯定理说明了()。 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能确定。 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平性于横轴; D.垂直于横轴。 三、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2、根据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哪些类型? 3、失业有哪些类型? 四、计算题 根据下列数据,计算1978——1983年每年的通货膨胀率 年份消费者价格指数 (1967=100 )(每年的百分比) 1977 181.5 1978 195.4 1979 217.4 1980 246.8 1981 272.4 1982 289.1 1983 298.4 五、议论题 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分析通货紧缩的社会影响和后果。 3、我国的失业统计指标是什么?这种统计指标存在什么问题? 六、案例分析 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某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呢”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七、名词解释 1、失业者 2、摩擦性失业

《第4课_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第4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梁园区水池铺乡二中乔传辉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习本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1、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联系史实论证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让学生学习他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2)、通过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协调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危机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互让互惠、实现双赢”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1、插图、表格等教学资源的处理。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二、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师作为为组织者、指挥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采取多媒体教学。 2、问题式教学法 (二)学法: 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一美国矿工家中小女孩和妈妈的对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