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龙云

龙云

龙云添加义项 设置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2.已故红军师长已故红军师长 3.榆林学院副院长榆林学院副院长 4.龙云龙云 1.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编辑本义项龙云百科名片
龙云龙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

中文名: 龙云
别名: 登云、彝族名纳吉鸟梯
国籍: 中国
民族: 彝族
出生地: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
出生日期: 1884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62年6月27日
职业: 军事 政治
毕业院校: 云南陆军讲武学堂
主要成就: 反右运动,中国少数民族右派之首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人物轶事镇守云南
建设“新云南”
推广“新教育”
推进滇剧 倡修通志
重塑滇军新形象
抗日爱国将军
三年幽禁
走向新生
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人物轶事 镇守云南
建设“新云南”
推广“新教育”
推进滇剧 倡修通志
重塑滇军新形象
抗日爱国将军
三年幽禁
走向新生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龙云将军
龙云(1884.11.19—1962.06.27),字志舟,原名登云,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彝族人,彝名纳吉乌萨。 龙云早年参加过反清斗争,1911年加入滇军,1914年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后,入云南都督唐继尧部,为唐所赏识,被唐继尧从下级军官逐步提拔为侍卫队长,1921年秋响应孙中山讨桂,进兵广西讨伐陆荣廷,被任为梯团长。1922年升为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1926年改任昆明镇守使。1927年龙云与胡若愚等策动“二?六政变”迫使唐继尧下台,投向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之后在与胡若愚争夺云南统治权的斗争中获胜,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29年秋统一云南。1933年出兵助蒋镇压福建人民政府(见“福建事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任国民政府“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在黔、滇、川边境阻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兼陆军副总司令。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地处后

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次战役,伤亡10多万,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后因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龙云逐渐支持
抗日民主活动,反对蒋介石消灭异己的阴谋,同中国共产党及民主人士结交,并秘密参加了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龙云遭蒋介石猜忌,1945年10月被调至中央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软禁三年。1948年12月,在陈纳德等人帮助下,龙云从南京出走香港,脱离蒋介石的控制。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9年8月13日,龙云与黄绍竑、刘斐等44位国民党同仁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0年1月3日从香港赴北京,加入共产党的新政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56年曾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1957年龙云被划为“右派”,成为少数民族著名六大右派之首(1)。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1980年6月平反昭雪。[1] 注:(1)中国少数民族著名六大右派分子是:龙云(彝族,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现璠(壮族,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欧百川(苗族,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马松亭(回族,中国现代著名四大阿訇之一)、向达(土家族,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毅斋(回族,时任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884年11月19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二)龙云生于云南省恩安(今昭通县)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地主家庭。祖父纳吉灼足,曾任部落酋长,后封土司。父亲龙清泉(彝名纳吉瓦蒂)英勇善斗,母亲为海氏家族女(汉姓亦为龙)。龙云大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在家居长,尚有一弟(早夭)一妹(龙登凤)。其村寨极偏僻,没有学校,少年龙云一直未能读书启蒙。 1888年父亲龙清泉病逝,家境沦落,母亲带他回娘家,由舅父龙德清抚养,喜爱武术。 1896年,龙云进昭通城,在一家私塾发蒙读书,无奈龙云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没有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侠义心肠,与卢汉、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1903年,龙

云只身独闯进绿林头子“顺江王”余海山的老巢一举杀掉余贼,为民除害。 1911年春,卢汉、龙云、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6月,龙云与卢汉、邹若衡在永善县城加入魏焕章的反清部队,开到四川宜川。12月中旬,滇军援川部队谢汝翼梯团开到宜宾,龙云等加入滇军徐采臣营,被委任为上尉候差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5月龙云等随滇军开回云南,被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学习。 1914年秋,龙云击败一个到昆明摆擂台的法国拳师,轰动了昆明,引起云南都督唐继尧的注意。12月龙云从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昭通独立营任少尉排长。 1915年春升中尉排长,与李培莲成亲,李培莲出自宾川名医李灿亭家,端慧嗜学,工诗词,善书画,颇 影视作品
有名门才媛风范。12月25日云南掀起护国战争,蔡锷将唐继尧随从副官邹若衡调走,在邹若衡的推荐下,唐继尧调龙云任云南都督府副官处中尉侍从副官,从此跟随唐继尧,形影不离。 1916年6月龙云被提升为近卫军第二大队中队长、补充第一大队大队附、佽飞军副大队长,不久升任佽飞军大队长(“佽飞军”是唐继尧的禁卫军,此一特殊军号乃仿自汉代。) 1917年11月唐继尧去贵州毕节,龙云随行。 1918年9月17日,唐继尧赴重庆就任“靖国联军总司令”,龙云组织重庆戒严,仪仗隆重,鸣二十一响礼炮迎接唐继尧进城,俨然古代帝王巡视的仪仗。 1920年10月滇军在川滇战争中失败,顾品珍率残部退出四川撤回云南,准备夺取云南统治权。1921年2月5日顾品珍突然进军昆明,唐继尧措手不及无力抵抗,龙云率领百余人卫队,8日亲自护送唐离开昆明,经蒙自时佽飞军被裁撤,编为云南陆军第十一团,龙云任团长。6月,龙云任李友勋旅前敌司令,响应孙中山号召进军广西,讨伐陆荣廷,进入柳州后任柳州警备司令。11月唐继尧从香港回国,龙云等积极拥护他打回昆明,12月任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李友勋)前敌司令,率部返滇攻打顾品珍。 1922年2月20日李友勋被广西自治军击毙,龙云遂代理第一军军长,继续攻打顾品珍。3月20日顾品珍战死,24日龙云攻战昆明,唐继尧重掌云南,4月龙云任滇中镇守使,驻昆明。 1923年1月3日龙云母亲去世。3月5日唐继尧、刘显世分任滇黔联军副总司令,龙云任第三军军长。10月,唐继尧编制十四个军,龙云任第五军军长,改滇东镇守使。 1924年9月22日唐继尧组“建国联军总司令部”,龙云任第三军军长。 1925年1月5日,唐继尧趁孙中山北上病

危之机,派出两路大军,假道广西,声称前往广州视事,为占领两广而发动了第一次滇桂战争,令龙云任第二路军(辖卢汉、朱旭、张冲等五旅,号称五万人)总司令,率兵进攻广西,李宗仁和沈鸿英正忙于内争,无暇顾及滇军,24日龙云占领百色。2月23日龙云自广西百色进占南宁,李宗仁部伍廷扬北退宾阳,急电广州军政府请愿,广州派范石生率军入桂阻击滇军。3月2日龙云部自南宁到贵县,分路东进,谋联合陈炯明部取广州。3月28日,范石生、黄绍竑军在广西贵县、南宁间与滇军龙云部开战,30日龙云不支退走,4月6日战于永淳,再败,被围困于南宁,唐继尧急调胡若愚部入桂增援,同时令唐继虞自湘粤边境南下攻柳州,以缓解南宁滇军压力。6月上旬胡若愚经激战被桂军击败,龙云援军失败,局势逆转,滇军开始败退。6月28日李宗仁军占领武鸣,败滇军龙云、胡若愚,迫近南宁,7月7日龙云只得自动放弃南宁,与胡若愚向左江西退,10日范石生部滇军自南宁西进,桂军俞作柏追击龙云、胡若愚,助范回滇,22日滇军全部离广西,龙云败回昆明,第五军部队保留较为完整。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举行北伐,无暇顾及云南,唐继尧为防尾大不掉,撤消了各军番号,任龙云为昆明镇守使,引起龙云不满。年底,云南反唐斗争高涨,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顺势上书唐继尧,提出改组省政府、靠拢广州国民政府、还政于民的建议,唐拒绝,反而更加靠拢北洋政府。 1927年2月2日新年来到,但滇军只发了半个月的军饷,军心不满,5日龙云和胡若愚调兵进昆明,并电张汝冀、李选廷共同行动。2月6日,蒙自镇守使胡若愚、昆明镇守使龙云、昭通镇守使张汝骥、大理镇守使李选廷四镇守使结盟发动“二?六政变”,派兵进逼昆明发动兵谏,孟坤与龙云里应外合,唐继尧反击计划告吹。2月22日四镇守使在宜良县法明寺开会,26日唐继尧接受胡若愚、龙云等之云南省政府组织大纲,交出了云南大权。3月5日龙云被选为云南省务委员,兼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校长,8日开始办公,唐继尧成为有名无实的“总裁”,龙云、胡若愚之间为争夺云南的统治大权,矛盾日增。5月7日,龙云派兵查封了左派国民党省党部和省农民协会,逮捕了一批共产党人和爱国学生。5月22日唐继尧去世,龙云、胡若愚、张汝骥等通电拥护蒋介石。6月14日凌晨,第三十九军军长胡若愚联合张汝骥突然派兵袭击龙云的住宅,因枪械久用炸膛,龙云左目受伤,被胡若愚、张汝骥等人擒获,部将卢汉、朱旭、高荫槐、周文人、孟坤等人逃出昆明,在楚雄等地集结兵力。6月

14日龙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辖第九十七师(师长胡瑛)、第九十八师(师长卢汉)、第九十九师(师长朱旭)、第一〇〇师(师长孟坤),龙云虽然被囚,但实力不损,胡若愚、张汝骥不敢加害,龙云的夫人李培莲奔走营救。7月1日云南正式易帜,龙云的主要将领卢汉等请滇军元老胡瑛代理第三十八军军长,指挥部队反击昆明,将胡若愚击败,24日胡若愚挟持龙云撤离昆明,25日在昆明东郊大板桥与龙云言和,商定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将龙释放,龙云暂不敢回昆明,代理省主席胡瑛屡次相请。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代理主席。8月中旬,蒋介石派亲信李宗黄以中央驻滇代表身份来云南,拉拢游说龙云,进行清党反共。8月25日,云南将领张汝骥攻昆明龙云军,周西成组织援滇黔军司令部,帮助胡若愚、张汝骥向昆明反击,龙云派胡瑛27日将张汝骥等击败。9月23日,唐继尧旧部唐继虞乘龙云与黔军相战,从大理进至昆明,围攻昆明,龙云调朱旭第九十九师开往昆明,将唐继虞部击退。11月23日龙云战败,张汝骥占领昆明,龙云整军再战,12月30日龙云宣布击败周西成之入滇黔军及胡若愚、张汝骥滇军。 1928年1月8日,龙云所部在胡瑛指挥下大败胡若愚、张汝骥及黔军,15日云南龙云军将黔军周西成部驱逐出境,胡若愚退川南依刘文辉,张汝骥依周西成。1月15日,龙云开始布置镇压云南地下党。1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龙云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当日龙云成立“云南清共委员会”,21日兼第十三路军总指挥。2月7日被指定为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对共产党员进行大逮捕,30日杀害共产党员赵琴仙等三人。4月吞并了第三十九军,龙云在云南的地位更加稳固。5月21日,云南召开“内政改革会议”通过“进行清党、财政改革、国库管理、消灭土匪”四项决议。7月1日云南省政府成立,龙云仍任主席。9月,龙云派周钟岳到南京观察东京,对蒋介石表示始终拥护。12月11日,国府下令查办攻黔之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李已为周西成所败),同时劝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勿出兵贵州,龙云派师长孟坤坐镇昭通,防范胡若愚、张汝骥从四川入寇云南。 1929年1月被派为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2月龙云派卢汉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表示一切服从。3月26日蒋桂战争爆发,贵州主席周西成与桂系相结,蒋介石命龙云攻黔。4月2日龙云宣布讨伐桂系,15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十路军总指挥,25日就职,辖云南第三十八军、贵州第四十三军。5月中旬,龙云率朱旭、张凤春师会同黔军李燊第四十三军进攻周西成,16日龙云部朱旭、张凤

春师会同李燊攻占贵州盘县,22日占领关索岭,24日占领安顺,25日占兴阳,27日攻占贵阳,周西成受伤溺毙。6月22日国民政府令龙云处理贵州军民各政。7月11日,胡若愚、张汝骥趁昆明空虚之际,联合孟坤从川南、滇东北直扑昆明,三军称“靖滇军”,龙云所部朱旭师迅速自贵州回师,在昆明西北构筑工事,胡瑛利用离间计分化胡、张、孟联盟,“靖滇军”急忙撤退,滇军乘机反攻,8月12日卢汉师占大理,龙云军俘虏张汝骥枪毙。11月13日国民政府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仍任主席,14日中常会议决派龙云等为云南省党务指导委员,并兼任第十三路军总指挥。 1930年1月18日,龙云部旅长高荫槐败胡若愚等,孟坤翻船淹死,胡若愚逃往上海,龙云终于统一了云南,从此成为“云南王”。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讨蒋,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拉拢滇军参战,5月8日滇军入桂西百色,17日龙云令卢汉任前敌总指挥,率三个师进军广西,抄袭桂军的后路。8月9日龙云部总指挥卢汉、师长张冲、朱旭入广西,占百色,15日卢汉围攻南宁,但由于气候恶劣,滇军水土不服,军心怠惰,攻势陷于停顿。10月桂军从湖南战场撤兵,驰援南宁,滇军腹背受敌,兼疾病流行,大败而退。12月31日,龙云根据蒋介石的手令,杀害了大批革命人士,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云南的白色恐怖达到顶峰。 1931年1月1日国府授勋于龙云,2月滇军撤回昆明,龙云路过路南县李子箐时,见此处群峰耸立,莽莽若林,便命名为“石林”,云南石林由此定名。滇军兵力由十五个团缩减为六个团,龙云刺激甚大,提出“废师改旅”的整顿军队办法,对编余军官不做安置,在用人上不尊重各师长意见,受到属下师长卢汉、朱旭、张冲、张凤春的反对。3月11日,四位师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兵变,龙云措手不及,12日以回昭通扫墓为名离开昆明,后因四位师长无法善后,17日又请回龙云当省主席。4月7日龙云实行废师改旅,扣押四师长,不久就释放了卢汉、朱旭、张冲,开始把精力放在内部建设上,龙云整顿财政,紧锁开支,统制外汇,抽大烟税,增加财政收入,为购置大批军火提供了财源,滇军面貌大为改观。4月28日蒋介石囚禁胡汉民,引发国民党内部矛盾,30日邓泽如、古应芬等通电反蒋,5月3日陈济棠等广东将领通电反蒋,6日龙云则通电驳斥邓泽如、古应芬、陈济棠等。5月,第三旅旅长龙雨仓、第六团团长张继良发动“倒龙政变”,要拥护卢汉为云南主席,消息走漏,政变未遂,龙云自兼第三旅旅长。6月15日被国民党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2月2日当选为

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32年1月6日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6月4日被军事委员会发表为第十路军总指挥,龙云直接向外国购买军火,成立军官学校,逐步建立起忠于自己的滇军系统。 1933年夫人李培莲在生龙绳德时因患产褥热而不幸去世。(后顾映秋成为龙云的贤内助。) 1933年9月,贵州省主席王家烈与师长犹国才在铜仁附近相持,云南主席龙云调解不成,乃助犹国才,10月犹国才部自镇远反攻贵阳,与王家烈激战,王家烈战败下野。12月任云南省党部常务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2月红军突破湘江向贵州前进,蒋介石调包括滇军在内的军队到贵州围堵,龙云奉蒋介石命令,调部分滇军追剿红军,并在云南施行“清党”。 1935年2月2日,龙云被蒋介石任命为湘鄂川黔边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辖吴奇伟、周浑元、孙渡、王家烈四个纵队,共十二个师、四个旅,6日就职,以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对长征路过云南的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进行防堵追剿。2月8日,本欲入川的红军折向云南东北的扎西,孙渡率领的滇军即转向镇雄,与红军发生小接触,红军回师东进,滇军又开入贵州的毕节、大定、黔西一带布防。3月24日蒋介石亲自到贵阳指挥“剿匪”,红军掉头南下,四渡赤水,佯攻贵阳,4月5日孙渡率四个旅飞驰贵州,7日到达,解蒋介石之围。4月3日国民政府令龙云任为陆军上将,叙第二级。4月10日以后,红军越过湘黔公路,向西疾进,直插云南,蒋介石急电龙云将云南仅有的滇军布置于滇黔边黄泥河以东防堵,并令薛岳中央军在后追赶,龙云令中央军不得进入昆明。4月下旬,红军分三路进入云南,龙云除令孙渡赶紧回师外,还令云南省内部队回守昆明。5月3日红军由刘伯承率领,开始自云南禄劝绞车渡、鲁车渡、红门渡渡金沙江,4日“追剿军”第二路前敌总指挥薛岳到昆明,晤龙云。5月8日红军大部分自云南元谋、武定、禄劝渡过金沙江,北入四川,10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到昆明督促龙云追剿红军,龙云表示对中央的忠诚,但婉言拒绝了薛岳中央军进驻昆明的要求。5月12日,蒋介石亲飞昆明,19日龙云陪同蒋介石自昆明飞会理、西昌、巧家一带视察“匪情”,6月蒋介石离滇。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兼任云南省普通考试试务处处长。 1936年2月19日,红二、六军团转入滇东,3月5日进入乌蒙地区,22日突破孙渡的防线进抵宣威、来宾铺地区,23日与来攻的滇军刘正富旅发生战斗,歼敌千余后转移到乌蒙山。4月11日红军在富民击溃孙渡防线,24日进入滇西重镇丽江城

,25日强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30日到达中甸。4月28日,国民政府特派龙云为“滇黔剿匪总司令”,指挥在滇各军,6月1日就任,令孙渡率领第三纵队开贵州堵截红军第二方面军,并尾随追击过滇红军。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蒋介石将在滇的中央军全部调出,9日龙云电劝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息兵,支持蒋介石。7月13日被任命为国防会议委员。8月2日国民政府特派龙云为滇黔绥靖主任,撤销滇黔剿匪总司令部,24日龙云就职,同时被蒋介石任命为定桂军第六路司令,由于桂系与中央谈和,并未爆发战争。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14日龙云通电拥护中央,指责张学良“狂悖至此,危害国本,罪不容诛,自当尽法惩治,用伸国纪”,15日又致电南京政府,主张“应竭举全国之力,集中部队,速向西安猛进压迫,以申国法,营救委座”,25日蒋介石被释放,龙云除致电祝贺外,派高荫槐、裴存藩以及自己的长子龙绳武(被蒋介石收为义子)为代表到南京表示慰问。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8日龙云乘欧亚航空公司的客机飞离昆明,经成都,9日经西安到南京,期间他会晤了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代表,双方开始建立联系渠道。8月20日出席了国防会议,任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决定云南出兵二十万,力主抗日,并主动向蒋介石请命修筑滇缅路,打通抗日的国际通道,22日回到昆明。 1937年9月9日龙云的滇军誓师巫家坝,首批第六十军四万余官兵浩浩荡荡,步行一千多公里到达长沙集结,随即奔赴抗日前线台儿庄。 12月云南开始修筑滇缅公路,每天出勤不下数十万人,轮班昼夜赶修。 1938年3月龙云麾下第六十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英勇的滇军战士前仆后继,与日军展开了反复肉搏,没有一个人因胆小而退却,没有一个人因怕死而逃跑,取得大捷后滇军威震敌寇,享誉华夏,但四万余官兵仅剩两万。八年抗战,龙云共向抗日前线派出20多万大军,滇军经历各种大战役20余个,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共伤亡官兵10余万。这是龙云政治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和辉煌的一笔。 6月云南部队扩充为第三十军团,除六十军外增辖第五十八军(军长孙渡)和新三军(军长张冲),留守云南的部队为第九十三军。7月19日龙云到汉口,26日自汉口西返。8月滇缅公路中国段全线通车。本年秋兼任云南军管区司令。12月1日前线滇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龙云遥领总司令,由副总司令卢汉在前方代行职权。12月18日汪精卫“以赴滇讲学”为名自重庆逃出,到云南时龙云与之密谈“和平运动”,19日汪到越南,龙云为之送行。

 1939年1月2日,蒋介石电云南省府主席龙云,说明中央对汪兆铭案处置经过,“希勖勉所部,洞察奸人阴谋,坚守国策,勿稍摇惑”,3日陈诚、龙云、薛岳等通电拥护领袖,抗战到底,并主制裁汪兆铭,龙云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卢汉接任。4月13日,龙云就汪精卫事件向蒋介石作了专题报告,表明云南态度,27日蒋介石电龙云,希望他切劝汪兆铭“以国家利益为前提,断绝与日寇往来”。5月6日汪兆铭自河内到上海,龙云通电讨伐叛逆。12月8日龙云、薛岳通电抨击共产党。12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龙云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昆明行营主任。 1940年1月1日云南专科以上学生向龙云献旗。5月第一集团军代理总司令高荫槐回滇述职,龙云曾要高将部队秘密由赣北前线移驻湘西,拟伺机对日主和,未行。9月日军侵占河内,龙云以防守云南边界为理由,要求蒋介石把两个军调回云南,但蒋介石只允第六十军撤回云南,改为滇南作战军。 1941年2月1日龙云发表谈话,“敌如窥滇,必以全力周旋”,蒋介石派特务到云南,要龙云限制共产党活动,龙云进行了抵制。7月22日行政院设置全国水利委员会,薛笃弼为主任委员,龙云等任委员。 1942年5月3日,日军陷云南畹町及龙陵,畹町积存物资八百万吨均损失,6日日军渡过怒江,占领了怒江以西地区,10日腾冲沦陷,龙云紧急动员,带领地方政府指挥军民作战,改善交通,日军始终未能突破怒江天险。5月31日,蒋介石于日记中斥龙云“跋扈动摇”,排斥中央驻军。 1943年4月1日,重庆军事委员会下令成立驻滇干部训练团,蒋介石兼任团长,龙云代理团长。10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华岗到云南与龙云联系,进行统战工作。 1944年2月5日,昆明龙云部冒充土匪,抢劫美国军械,美国因此不发中国武器,蒋介石认为“龙云跋扈,尤可忧虑”。 5月,西南联合大学举行“五四座谈会”,何应钦要龙云进行镇压,龙云婉言谢绝。9月14日,中国军队收复腾冲,11月3日收复龙陵,20日收复芒市,12月1日收复遮放。年底龙云秘密加入民盟,一直支持云南民主运动。12月日军占领贵州独山后,龙云的投向活动又有所抬头,他指示民政厅长丁兆冠授意省议会通电拥护汪伪政权,但为省议会反对而罢。 1945年1月20日中国军队收复畹町,至此滇西国土全部收复。2月3日,龙云被任命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辖第一、第九集团军。5月1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21日卢汉率第一方面军调越南受降,云南空虚,蒋介石乘机欲解决云南问题;9月30日,

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趁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昆明兵力空虚之际,部署第五军(军长邱清泉)发动兵变,10月2日将昆明城内滇军缴械,发动“驱龙事件”,3日下令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空衔),4日晨龙云被困于省政府所在地五华山,旋即接受命令下山,5日正式交卸,6日被挟持到重庆,10日授予抗战胜利勋章,15日就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形同软禁,从此失去了对云南的控制权,在重庆则与民主党派加强了联系。12月初,龙云秘密策动到重庆开会的滇军将领,要他们抗拒调滇军到东北作战,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1946年1月任“云南人民企业公司”监事长。5月3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龙云欲回云南不得,21日从重庆上船,29日到达南京,受到更加严密的监视。5月31日,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在辽宁海城起义,投向人民阵营,龙云得知后高兴万分。11月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7年3月,上海西藏路成立“上海允华企业公司”,作为“三民主义同志会”活动掩护,李济深为董事长,龙云、陈铭枢为副董事长。4月1日军事参议院改组为战略顾问委员会,5月11日特任何应钦为主任委员,由龙云为副主任代理主任职,仍受到监视,要到杭州游览,被蒋介石所拒,欲到上海送独生女到外国留学,亦不许。 1948年4月11日,龙云举行记者招待会,拒绝去南京“共商国是”,并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月15日龙云、孙科自南京到牯岭见蒋介石。12月8日,龙云在陈纳德等人的帮助下化装乘飞机逃出南京,经上海转广州,9日乘船秘密到达香港,参加了民革,仍受特务监视。 1949年1月李济深离香港北上,龙云代李济深主持香港民革工作,与共产党人时有联络,力促云南起义。3月李宗仁和何应钦邀他去南京“共商国是”,龙云欲重返云南任绥靖公署主任,未能如愿。4月7日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到香港晤龙云,11日龙云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布了给李宗仁、何应钦的信,拒绝南京要求,12日龙云自香港致书李宗仁,劝说李宗仁接受中共八项要求,和平实现,滇乱可平,不允进京,反对派兵入滇。 1949年8月13日,龙云、黄绍竑、贺耀组等44人在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声明脱离国民政府,投向人民阵营。8月17日龙云又致书表弟卢汉及云南参议会,劝其举义反正,参加解放运动。蒋介石大怒,开除了龙云的国民党籍并于9月14日下令通缉龙云,毛人凤收买龙云的亲信秘书蒋文宝暗杀龙云,但被龙绳武夫妇识破,未遂(本派叶翔之暗杀,但中途接到任务,改杀杨杰,否则龙云凶多

吉少)。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由于特务追杀,未能与会。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签名的公告中,龙云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4日“国民政府”继续通缉龙云,19日被任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2月9日卢汉起义,云南终于宣布和平解放。 1950年1月3日,龙云偕夫人顾映秋及随员十多人离开香港,当日到达广州,受到叶剑英等人热烈欢迎,12日离广州北上,14日到武汉,受到热烈欢迎,18日上午到达北京,居住于东单北总布胡同,朱德当日前来探望。6月28日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3年1月14日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2月任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6年3月任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57年春,龙云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2月1日,中央撤销了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龙云被迫作检讨。——龙云检讨道:“由于身居高位,脱离实际。兼之血压过高,容易冲动。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那时苏联搬走机器,真是帮了人民的大忙,不留给蒋介石利用它来打我们。这种对中国革命胜利具有无穷的潜在作用,我竟不能识别。”关于早先发表的“我国援外预算太大,主张抓紧压缩对外援助”的意见,他检讨道:“我既无远大的目光,又无磅礴的气概,只能小手小脚、小家小管、量入为出。”(出访东欧归来的龙云赶上了“大鸣大放”运动,具有云南山地率直个性的龙云,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冲击。) 1959年12月复任人大主席团主席。 1962年4月任人民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1962年6月27日,龙云因急性心机梗塞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八岁,28日中央统战部宣布摘掉龙云的“右派分子”的帽子,组成了以陈毅副总理为主任委员的“龙云治丧委员会”,周恩来、彭真前往吊唁。7月2日周总理亲来吊唁,3日首都各界公祭龙云,陈毅主持公祭仪式,刘文辉致悼辞,悼词中说:“龙云的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作为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实属罕见。公祭后,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0年6月,中共中央为龙云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84年11月19日龙云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民革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在龙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所说,“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人,他同中国共产党有多年合作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的朋友

,他对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2005年龙云被列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2]
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镇守云南
'云南王'龙云
龙云和胡若愚发动“二·六政变”后,云南省务委员会成立,胡若愚被推省政府主席兼军政厅厅长,龙云为省政府委员兼云南讲武堂校长。省务委员会的成立,名义上是四镇守使联合统治云南,但实际大权操纵在实力较强的胡若愚、龙云手中。张汝骥拥兵3个团,倒向胡若愚一边,李选廷只有1个团的兵力,觉得力量太弱,不敢参与争夺。这样,龙云与胡、张两军对垒,矛盾日益尖锐。但是,龙云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未有防胡图胡之心,致使胡张占了先机,险遭不测。[3] 1927年6月14日夜,胡若愚、张汝骥突然派兵袭击了龙云在昆明翠湖东路的住宅,龙云和卫士奋勇反击。一颗炮弹在住宅附近爆炸,击毁了门窗。龙云的左眼球被玻璃碎片炸伤,顿时鲜血淋漓,身体不支被俘。胡若愚俘虏龙云后,昆明城防司令王洁修把龙云关在大铁笼子里,囚禁在五华山上达一月有余,龙云的左眼得不到治疗,造成终身失明。 就在“六一四事变”当日,蒋介石正好发布命令,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胡若愚为第39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8师师长。只是一个多月后,龙云才得到这个消息。龙云虽然被囚,但龙云部的主要将领卢汉、朱旭、高荫槐等却趁混乱之机,逃到了滇西。龙云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大损失。龙部遂在滇西邀请滇军元老胡瑛代理第38军军长,指挥部队反击。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与胡若愚、张汝骥部在祥云县清华洞、禄丰县城郊展开激战。在击溃胡、张部队之后,乘胜进入昆明。胡若愚挟持龙云撤走,在退至昆明东郊大板桥时,恐38军跟踪追击,乃向龙云言和示好,双方达成了“板桥协议”。商定由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张即行北伐,由龙云在后方补充饷械。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了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并重新改组了云南省政府,延续一个多月的“六一四滇变”闹剧收场。从此龙云开始了长达17年之久的主政云南的时期。1928年1月,蒋介石指定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指挥,龙云的地位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认可。 龙云主政后,又与胡若愚、张汝骥和唐继虞部及支持他们的黔、川军,进行了两年左右的政权保卫战,最终于1928年秋冬先后击退唐继虞、胡若愚、张汝骥等部进攻,1929年挺进贵州,击毙与胡、张勾结的贵州军阀周西成,大败黔军。是年夏末,

胡若愚、张汝骥与脱离龙云的唐继尧近卫军旧将孟坤部联合,分别从川南、滇东北向昆明反攻。龙云急调入黔滇军赶回昆明,分别击溃联军。胡、张、孟部退入川南一带。龙云通过关系,与川南的木里土司进行夹击,结果张汝骥被俘,押到云南下关枪毙;孟坤渡江,翻船淹死;胡若愚逃往上海,另谋出路。这年秋天,龙云基本肃清了云南境内反对势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经历了多年战乱的云南,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建设“新云南”
在统一云南后,龙云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他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亦采取开放政策。这些措施收到了相当好的成效,使地处边疆的云南成为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一个引人注目的省份和抗战时期的坚定的后方。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龙云始终以坚韧的毅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致使云南各方面的建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大好局面。龙云因而也被称为“云南王”。 政治上,云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主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为抗战期间各种政治力量的活动提供了舞台。龙云主政云南后,起初在政治上追随蒋介石。1929年秋蒋桂战争中,他被蒋任命为讨逆军第10路总指挥,出兵伐桂。不久又奉蒋介石之命在云南进行过“清党”。1935年初和1936年3月,又被蒋介石分别任命为第2路军总司令和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对过境云南的、处于长征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和贺龙、萧克的红2、6军团进行防堵,以维护其利益。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龙云对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深表钦佩。在民族矛盾上升的关键时刻,龙云的政治态度有了积极的变化,“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更是全力支持全面抗战。 在整肃了各路军事武装后,又剿灭了各地土匪,使匪患渐平,民得安居。为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因此,抗战期间,大批进步教授、民主人士、社会团体和大中学校纷纷入滇。他们在云南的活动,推动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进步,也推动了当地的政治活动。 在中共领导和民盟推动下,云南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开展。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省主席龙云,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龙云对民主运动采取了保护和支持的态度,使云南昆明具有了“民主堡垒”之称。抗战爆发初期,中国共产党即与龙云建立了秘密联系。1943年,中共又派华岗同志到龙云身边工作。华岗向龙云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国的政策

方针,阐明坚持抗战、反对内战、支持民主运动、反对法西斯专政的重大意义,使龙云对中共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蒋介石铲除地方势力、排除异己的一贯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龙云倡议下,中共在五华山龙云驻地设立电台,供双方及时联系。1945年7月,龙云又同意中共《新华日报》报社在昆明青云街31号设立营业分处,发售《新华日报》和《群众》半月刊,民盟机关报《民主周刊》,也在昆明发售。这年年初,昆明还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义同盟”,这些组织,都是在龙云的默许下进行的。战时只有昆明这个城市,才有这样的“民主”运动。 龙云与民盟领导人罗隆基等关系密切,对民盟的组织和活动,不仅在政治上加以保护,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了不少的帮助。1944年底,龙云加入了民盟。民盟在云南工作比较活跃,在群众中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对于配合共产党、开展抗日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上,唐继尧时代征战南北,军需费用浩大,使农村破产,城镇工商凋零,币值低落,财政拮据。龙云上台后,开始大力整顿财税,巩固金融,稳定货币,兴办实业。他重用陆崇仁等,改革财政税务,取消苛捐杂税,删繁就简,另立新税。将财政、企业、金融合而为一,以财政扶持金融,发展生产;以金融充裕财政,支持生产;以生产巩固财政,充实金融。他改组富滇银行,发行钞票,统治外汇,巩固云南金融。他大力扶植云南地方资本,支持兴办实业,扩大纺织出口,整顿发展个旧锡矿及其他钨、锑、铜、锡、盐、煤矿等,使云南省财政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 龙云还十分重视农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云南的交通设施落后,唐继尧时期,全省只有约40华里公路。龙云主政后,大力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达6条,分别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特别是后来修建的滇缅公路,更是龙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公路的修筑,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发展。 云南山地较多,长久以来粮食都不能实现自给,而主要依靠从越南进口。龙云扩大粮食耕地,减轻税收,存粮积谷,力争粮食自给。抗战期间,军队和人口大批涌入,而云南粮食无缺,端赖于此。
推广“新教育”
龙云与家人
在文化教育方面,龙云在全省推广“新教育”运动,加大对教育经费,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使云南这个边陲省份

,在文化教育上显得十分发达。1932年,龙云为培养云南当地人才,特在昆明北门街创办私立南菁学校,设小学、初中、高中三部。抗战期间,进一步扩展教学设施,先后培养了数千学生。其中有数百人后来在国内外颇负盛名。而龙云对云南唯一的一所正规大学—东陆大学的建设,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1930年,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其经费由省府直接拨付。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云南大学,同时进行院系调整,设立了文法、理工学院,并筹备组建医学、农学院系等。为了适应云大不断发展的需要,1937年,经龙云夫人顾映秋的力推,龙云特聘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为云大校长,支持他全权掌管校务。熊庆来上任后,不辱使命,致力于学校革新,强化管理,使云大的教学科研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属改为国立。此外,龙云对抗战期间迁移至云南的一批大学,如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正医学院、华中大学等,也热情相待,不仅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还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对广大师生予以关照。云南的文化教育建设,在龙云主政时期,迈上了一个大台阶。[4]
推进滇剧 倡修通志
龙云对云南的文化建设还有两件事需要提及:一是扶持、推进滇剧的发展,二是倡修云南通志、云南省志和云南各县县志。 由于他的努力,1935年,《新纂云南通志》定稿;1941年80卷、21部类、计400余万字的《续云南通志长编》也基本完成,这为保存云南历史文献,研究云南近现代历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重塑滇军新形象
军人出身的龙云,深知军队对于政权的重要性,要想稳定统治,必须有军队作坚强的后盾。所以,他接掌滇政后,大力整顿滇军,努力树立滇军新形象,提高滇军的战斗力。滇军骁勇善战,但不乏亡命之徒,兵也很难“带”。当时的滇军,从士兵到长官,几乎都是职业军人,云南称之为“兵油子”。这些“兵油子”多半是游手好闲之人,到处受雇,到处“开小差”,不仅混吃混喝,而且三教九流,鱼目混珠,人员成分非常复杂。在削平滇中诸雄后,云南旧军人很多被淘汰。龙云便趁此机会,提出“重塑滇军新形象”的口号。 他采用了如下办法:整理编制。龙云将他的直属部队,取消师、军以上的番号,缩小编制为旅,旅下属2个团,分驻全省各地。规定军队仅维持治安,不再过问地方政治。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征来的壮丁称为“学兵”,服役期满,回乡为在乡军人。从前募来的兵士,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改征兵制后

,所征多半是农家子弟,不但没有人抽吸鸦片,连一般社会恶习也没有。所以滇军有了“脱胎换骨”的新面貌。设立军官教导团。1930年开始创办,龙云自任团长,招募中学毕业生及遴选军中干部严训,以培养下级军官。每期受训时间多为三年,分步、骑、炮、工、交通、通讯各科。至抗战前,共训练下级军官达四千余人,成为滇军基层骨干。重新训练军队,配套新式武器。从前的步兵操典,多半模仿日军。征来的新兵则一律改用“德操”。新兵的装备,系经法国军火商采购而来,这些欧洲新式武器,加强了滇军的战斗力,为以后滇军参加抗日立下了功劳。
抗日爱国将军
“ 龙云(骑马)与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左一)阅兵
七七事变”后,龙云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副团长、陆军副总司令等职,在云南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全国抗战。将龙云称为抗日爱国将军毫不夸张。就凭两件事,他就足以担纲此誉,一是组织滇军二十多万奔赴抗日前线;二是开辟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援华通道。 民族大义使龙云第一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37年8月,龙云在西安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机飞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多次会晤。朱德和龙云是云南讲武堂同学,双方交换电台密码,开始建立联系渠道。在与中共领导人交谈中,龙云受到巨大鼓舞,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表示要“尽地方所有之人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但龙云也逐渐看清了蒋介石并非真心抗日,于是决心以己之力,以全云南之力,做好抗日的准备。 1937年秋天,中国军队在华东重镇徐州与来势汹汹的日军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的决战,正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龙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多年精心培养出来的数万子弟兵送上了前线。9月9日,龙云一身戎装,誓师巫家坝,滇军首批以卢汉为军长的第60军4万余官兵浩浩荡荡步行1000多公里到达长沙集结,随即奔赴台儿庄战场。 血战台儿庄 此时的台儿庄战事对中国极为不利,孙连仲部第二集团军被日军包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滇军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甚至还没来得及将机枪从马背上卸下来就投入战斗。英勇的战士前仆后继,与日军展开了反复肉搏,没有人因胆小而退却,没有人因怕死而逃跑。营长尹国华全营500人,最后仅一人生还。台儿庄战役胜利了,滇军坚持了二十多天,重创日军,威震敌胆,名扬天下。但龙云也付出了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接着,云南又新编成第58军和新3军,与60军合组第30军团,年底

又扩编为第1集团军,由卢汉指挥,龙云自兼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等。八年抗战,在仅有900万人的云南,龙云共组建派出了22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经历各种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十余万。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使云南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成为中华民族背水一战时脚底下为数不多的一块土地。这是龙云政治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和辉煌的一笔。 修建滇缅公路 抗日物资经过龙云修建的滇缅公路
考虑到战时港口会被日军封锁,重庆又地处内地,交通上必须保证国际通道的顺畅,1937年,龙云主动向蒋介石请命修筑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交通线。此条公路地势险峻,须跨越澜沧江和怒江,施工实属不易。在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等几乎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龙云坚决地下达了筑路饬令。在国难当头时刻,为了抗日救国,云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长途跋涉纷纷赶往筑路工地,平均每天出动数万人,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修筑了974公里的公路,滇缅公路全线通车。1938年5月17日至19日,英国《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和照片,报道滇缅公路的修筑情况,赞美“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这条公路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当时的国际援助物资均从此公路运至昆明,在军事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龙云本来还打算修筑一条滇缅铁路,后因缅甸沦陷,建路物资运不进来,铁路修了一半,最终没有完成。但是,这条奇迹般的滇缅公路,成了抗战时期至关重要的运输通道,有“抗日输血管”之称。
三年幽禁
蒋介石与龙云(左)第一次在云南见面
龙云主政以来,虽然一直支持蒋介石,但蒋、龙之间业已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多年以来,龙云把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等,都抓在自己手里,不容中央政府染指,这在蒋介石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1938年12月,汪精卫潜离重庆,经昆明逃往越南河内,在昆明得到了龙云的同情和帮助,使蒋介石对龙云从此耿耿于怀。尤其是龙云保护、支持共产党和民主人士在云南开展活动,严禁国民党特务抓人,使昆明成为“民主堡垒”,更让蒋介石寝食难安。蒋介石认为龙云“阻挠政令,危害抗战,包庇左翼分子,使昆明成为共产党的温床”。而随着抗战的胜利,解除龙云在云南的统治,清除民主阵地,就成为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前后不得不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 1945年4月,蒋介石秘密召见昆明防守司令官杜聿明,商谈解决龙云的问题,要杜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做好准备。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实施调虎离山之计,急忙调龙云

的滇军主力———由卢汉率领的第一方面军,全部开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使龙云成为无兵之帅。蒋还命令杜对昆明所有的通讯、交通设施都进行监视和切断部署,严防龙云乱中逃跑。一切布置完毕后,蒋又以日军有阴谋、国民党军接收兵力不足、恐出意外为借口,要龙云把他留在昆明护驾的家兵———龙云的大儿子龙绳武的19师、爱将潘朔端的23师都调防越南。至此,龙云多年来训练、装备起来的“看家宝”就只剩下二儿子龙绳祖率领的24师以及宪兵团和警卫大队了。 在对龙云发动突然袭击之前,杜聿明还多次举办舞会、宴会,并到龙公馆拜访,以示亲热,借以迷惑龙云。1945年10月3日,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杜聿明指挥中央军包围昆明城,解除了龙云的警卫部队和滇军守城地方的武装,并传达蒋介石命令,免去龙云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辕主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及所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史称“十三事件”。 龙云逃出公馆,登上五华山省政府驻地后,一面指挥警卫营奋死反抗,一面等待后援。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在宋子文等人的反复劝解下,龙云才放弃抵抗,留恋地离开了他经营十七年的云南,被迫飞往重庆接受院长任命。实际他已完全失去自由,等同于被软禁了。之前,在卢汉离开昆明时,龙云为了预防万一,曾对卢汉说,如果昆明有变,闻讯即率部队回昆。但蒋介石早有安排,在中越边境布置大军堵截,并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以分化龙、卢之间的关系。因此,“十三事件”发生后,卢汉犹豫不决,部分滇军想打回云南,但一分析军事态势,确也难以办到。卢汉完成受降任务回国后,于12月1日就任云南省主席职位,但只带回了一个营的兵力。蒋介石为了消灭异己,将驻越滇军调到了东北内战前线。 处于软禁中的龙云,丝毫不惧蒋介石的淫威,经常与中共、民主人士和滇军老部下秘密联系策动反蒋,并在旧政协开会前,资助民盟经费2000万法币(当时值黄金200两)。后来,潘朔端、曾泽生起义和张冲投向共产党,都与他们的老长官龙云不无关系。 1946年3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龙云提出想先回昆明一趟,然后再去香港,希望脱离政治,遭到蒋的拒绝。龙云只好跟随大队人马回到南京。第二年,龙云所在的军事参议院被撤销,另立战略顾问委员会,由何应钦任主任,龙云任副主任。蒋介石几次要战略顾问委员会拟“剿共”计划,但均为龙云所拒绝,双方关系更为紧张。 在南京,龙云受到严密监视,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例如1946年秋他想到杭州参观,1947年夏想到上海送爱女国璧赴美留学,

均被无情拒绝。1948年秋,龙云听到蒋介石要把自己挟持到台湾的消息后,决心逃出虎口,并立即着手自救行动。他先与上海中共地下负责人吴克坚取得联系,计划乘船北上解放区,但未能实现。接着又派人到上海找到抗战期间在云南结识的美国飞虎队大队长陈纳德将军求援。在老朋友陈纳德的帮助下,1948年12月8日,被蒋软禁了整整三年的龙云终于脱离牢笼,搭乘陈纳德的一架商业飞机从南京经上海飞赴广州,随即远走香港。
走向新生
龙云脱险后,立即站到了反蒋反内战的行列。他到达香港不久,就发表长篇谈话,公开抨击蒋介石的阴谋,拒绝了代总统李宗仁要他去南京“共商国是”的要求,并力劝李宗仁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民革中央负责人之一。他时常关心云南的局势,多次派人去云南劝说卢汉早日起义。1949年8月13日,他同黄绍竑等44人,在香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痛斥蒋介石祸国殃民的政策,表示同蒋彻底决裂,并号召国民党军政人员认清形势,不要跟着蒋南逃。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开除龙云等人党籍并加以通缉,甚至派遣特务到香港伺机刺杀。 二十多年来,龙云从拥蒋到反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他彻底与蒋介石反动集团决裂,走向光明,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龙云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新政协会议颁布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制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尚在香港的龙云高兴地对《文汇报》记者表示:“我觉得最高兴的一点是‘共同纲领’的颁布和有了新国旗。看了‘共同纲领’后,觉得它胜过百万雄师,足够压倒百万美帝装备的反动军队……这可以说是全中国人民真正的共同的意志。中央政府中所有的各政府机关,非常完备,可以说将阻碍国家统一的一切因素都扫除了。阻碍中国建设繁荣的毛病扫除得干干净净,全中国人民都清楚看出我们国家的远景。” 1956年朱德与龙云(右)在一起
经中共地下党的安排,原计划龙云早日北上,但他不愿意把吸食鸦片的恶习带到北京,决心戒了烟再走。1950年1月,已经成功戒烟的龙云离开香港,到达北平,沿途受到各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不久龙云被安排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此后,他又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

、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等职。国家给了龙云副总理级的待遇,工资500元人民币,配有司机、警卫、秘书、服务员、勤杂工、厨师等。 到达北平后的龙云,生活舒适,心情欢畅。 夫人顾映秋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你爸爸来到北平以后,中共各级人员的态度非常好,对你爸爸优礼有加,过去在昆明的民主人士,也非常亲洽,所以心情特别愉悦,更显然精神好了。” 党和人民的委托与信任,使龙云深受感动。尽管他年事已高,仍然努力工作。他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安定西南地方云南战争的社会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恢复和发展生产。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他经常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他重视民革工作,大力加强民革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