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它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二、教学目标的结构:

(一)层级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设计的,是一个系统由上而下细化展开,构成一个层次分明、有机联系的课程目标体系。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序列: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表述由四个部分组成:明确教学对象、

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和学习程度。明确教学对象是指说明教学目标是针对谁提出的,目标的对象可以是全班学生,也可以是部分学生。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是一个学程结束后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产生的行为,目标行为应该是可观察到的,必须用能精确、具体地描述行为的词来表达。表现行为的条件是学习者表现行为的情景因素,包括环境、信息、时间、人、问题的明确性等。学习程度指出了学生成绩的最低标准,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到什么程度”“完整性如何”等问题有关。在教学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表述应具有以下特征:1.外显性。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是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2.可操作性。3.可测性。

第二节教案的设计技能

一、教案的含义: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

案,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它既是备课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又是备课的继续和深入。

设计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案的类别:可分为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和程序式教案。讲义式教案类似于讲

稿,就是把教学进程的每一环节都详细设计出来,这种教案要特别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提纲式教案只写教学内容大纲、细目和主要材料。这就要求教案的逻辑要严谨,思路要清晰,所列材料要准确可靠,丰富充实,这种教案使用广泛。程序式教案是按照教学活动的时间顺序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这种教案适合综合课和以活动为主的课型。

三、教案的基本内容: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型、课

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1.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2.课型、课时: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在教案中常见的有

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像课等。课时是教学内容的时间单位,一个课时也就是一节课所占用的时间。

3.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

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新

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

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对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又要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5.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使用的工具。

6.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7.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具体来讲,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形成适宜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

范例导入六种。

(2)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想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学生理

解新知;怎么教会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

安排。

(3)巩固练习。必要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即在所授课将要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要点的回顾。

8.作业设计:作业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依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和现有

知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课外练习或任务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扣教学内容,适当联系旧知,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作业,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

9.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为配合讲授,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

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具有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括的作用。10.课后反思: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授课

的进行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案。

四、教案设计的要求:

(一)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二)切合实际,坚持“五性”:教案的编写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还要坚持“五性”,即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坚持科学性,即要求教案的内容要做到科学、准确无误。坚持主体性,即要求教案的编写要反映新的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教育性,即要求在编写教案中要注意挖掘和发挥思想品德方面的因素,做到教书育人。坚持经济性,即要求在保证知识信息科学化的前提下,力求信息的简约化,当简则简,该略则略。坚持实用性,即教案的编写不强求一律,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书写,应各显其能,讲求实用价值。

(三)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课型即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

课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单一课型,即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如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的复习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和技能技巧课、自学课等。二是综合课,即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几项教学任务的课,其内容包括复习旧知识,学习新教材内容,对新学教材予以巩固,适当进行练习培养技能技巧,检

查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四)重视“正本”,关注“附件”:“正本”即教案的主体,它通常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和方法、时间分配及思考题等。“附件”指板书、版面计划和直观演示计划、物资保障计划。

(五)认真备课,纠正“背课”:备课不仅要求教师熟知教材和教案,而且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准备,弄清叫什么、怎样教、怎样学等,如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怎样进行课堂提问、怎样组织讨论、怎样设计板书、怎样选用教具等,这些都是备课中应关注的问题,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准备。

(六)内容全面,及时调整:整个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教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第四章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课堂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

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一)直接导入:是指教师上课伊始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自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

(二)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三)直观导入:指教师借助于实物、标本、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等媒体或示范性试验,对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进行思考,从而自然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四)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回忆、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进而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五)实例导入: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开讲,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运用实例导入应注意:所选实例必须真实,学生熟悉,且紧扣教学内容所选实例要典型、生动、符合学生特点。

(六)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运用满怀激情的朗读、演讲或通过音乐、动画、录像等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此外,常用的导入类型还有审题导入、游戏导入、练习导入、经验导入等。

三、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课堂导入要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是导入设计要与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二是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涉及导入。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给学生思维上创造矛盾冲突,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教学内容。

(三)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把新旧知识联结起来,引出新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课堂导入应尽量做到简练省时,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

短的时间导入新课,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课堂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

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提问技能,可以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1.回忆提问是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

2.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

3.应用提问是检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概念、规则、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

平的提问。

4.分析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事件的前因后果,最

后得出结论的提问方式。

5.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

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方式。综合提问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阶段联结成为整体进行考察并找出其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6.评价提问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等作出价值判断,或进行比较

和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评价提问是最高层次的提问,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人、事、物进行比较、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地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的设计,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而问,步步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其次,设计的问题最好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第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设计问题的变式,提问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促使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第四,提问的问题之间应紧密联系、前后有序,不应孤立、零散。第五,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炼扼要,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和关键点。

(二)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首先指面向全体学生发问,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作短暂的停顿,再指定学生回答。其次是指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

另外,还要注意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三)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首先,课堂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提问。其次,教师提问要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再者,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已开动脑筋,正在生疑、质疑但未能释疑之时。

(四)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准确表达问题的意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切忌含糊不清。同时,提问要有深刻性和发散性,能启发学生尽可能从多种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六)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四节课堂板书

一、课堂板书的含义:课堂板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

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二、课堂板书的类型:

(一)文字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一文字形式表述教学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主要有下列五种类型:

1.提纲式板书:是指教师以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运用简洁的重点词句,分

层次、按部分地列出教材的内容提要,从而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的一种板书形式。

这类板书的主要特点是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2.语词式板书:是指教师从讲授内容中选择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概括总结一些准确反映

教学内容的词语,随着教学的进展依次书写到黑板上的一种板书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紧扣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以这些词语为生长点再现全部教学内容。

3.表格式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黑板上绘制表格,把在讲解过程中提炼出的关

键词填入表格的一种板书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比性强,通过分析和比较,使学生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4.线索性板书:是指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板书教材内容的行文线索,使学生把我教学的主

要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线索性板书指导性强,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条理化和明晰化。

5.演算式板书: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用文字、数字和数学符号表述演算内容和证明过程的

一种板书形式。演算式板书书写格式规范,条例清晰,逻辑性强。

(二)图画板书: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画来表述事物的形态和结构等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

1.示意图板书:是指教师借助于图示、图表等示意图,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

过程以及事物间的联系的一种板书形式。

2.简笔画板书:是指教师以最简练的线条来表述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的一种板书形式。

三、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

第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

第二,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第三,形式灵活,布局合理。

第四,文字精当,科学性强。

第五,书写规范,示范性强。

第六,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四、“三笔字”技能:

(一)汉字规范

(二)“三笔字”书写:

1.粉笔字

2.钢笔字与毛笔字

五、简笔画技能:

(一)简笔画概述及其要点:简笔画是物体形象的简单抽象,在画法上有其自身规律,画简笔画基本要点如下:

1.尽可能用简单的几何线条代替复杂的实物形体

2.抓住表现主体的轮廓和主要特征

3.适当地忽略主体的细节和局部

4.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5.科学地安排笔序,尽量设计成连笔或一笔

6.为了迅速而准确,需要经常作绘画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这样才能使简笔画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章教学语言表达

第一节教学口语表达

一、教学口语的含义即特征:教学口语表达就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

语法逻辑的口头语对教材内容和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技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形象。

教学口语具备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功能。

教学口语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得体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教育性

(二)科学性

(三)针对性:教学口语的针对性,一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环境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即因材施教。二是,针对不同的学科而言,教学语言所传递的是某个学科的教学信息,教师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来进行表达,因为专业术语是一定学科范围内德共同用语,运用它们进行教学便于交流。

(四)规范性

(五)口头性:教师口语是专业口语,不能像日常口语那样随意。教学口语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教学要用经过提炼的准确规范、语义连贯、逻辑严密的口语来表达。

(六)启发性:教学口语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意义学习;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其求知欲望。

(七)可接受性

二、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

(一)语音和吐字: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吐字是指语言表达的清晰明白、流畅完整的程度。

(二)音量和响度:音量指声音的大小,音量应控制在教师安静的情况下最后一排也能听清楚地分贝范围内,要把每一句话包括最后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

响度是指声音的高低。

(三)语速:语速是指讲话的快慢。

(四)语调和节奏: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适度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体现语言的情感性。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

(五)词汇

(六)语法: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则,是某一民族的共同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三、教学口语的分类

(一)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以及论证原理的语言。

(二)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叙述性语言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生平、事情背景、历史事件、作品内容等,具有通俗、简练、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系统完整、长短适宜、分量适中等特点。

(三)描述性语言:是指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状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具有简洁明快、优美生动、真实准确等特点,一般用于人物、物体、景物、环境、画图、图片等的描述。

(四)论证式语言:是指在教学中用事实、数据、论断、定理和定义等论据来证明论题或论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时所运用的语言。有实例论证、引典论证、因果论证、反面论证、排它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归谬论证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五)抒情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表现方式。

(六)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教材、客观事物、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有所认定的语言。主要有评判、评点、评述等形式。评价性语言通常用在教师对客观事物的肯定与否定上,褒贬适度,讲究分寸。

(七)演示性语言:是指在演示性的教学中,教师解说实物、标本、道具、图表或实验时所显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和演变过程的语言。

(八)概述性语言:是指简练地概括出材料基本内容时所用的语言。主要用来概述作品内容、人物生平、事件经过等。

四、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二)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四)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五、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

其一,提高内在修养水平。

其二,强化语言外化能力。

其三,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第二节教态语言表达

一、教态语言的含义及特征:教态语言表达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

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态语言具有教育、传递信息、激励、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等功能。相对于教学口语来说,教态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一)辅助性

(二)连续性

(三)表情性

(四)动作性

(五)情境性

二、教态语言的类型:

(一)身姿变化:又称身姿语,是指人的躯干动作所发出的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站姿、走姿和手势。

1.站姿:是指教师讲课时站的姿势。站姿一是自然式,站立时两腿自然分开,略成八字

形;二是前进式,两脚前后自然分开,相距适中,给人一种欲动之感。

2.走姿: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走动的姿态。

3.手势:是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面部表情: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1.眼神:也称目光,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视线接触来传递信息。方式主要有环视或扫视、

注视或凝视两种。

2.微笑:是指用略带笑容,不出声的笑来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

(三)外表修饰:主要是指教师衣着服饰、发型配饰、化妆等。也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外在表现。

1.衣着服饰:是一个人思想情操、情感意志、气质性格、文化修养和审美标准的综合反

映。

2.发型配饰

3.化妆

三、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一,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第二,表情真实自然,适度适当。一是要自然,要使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二是要适度适当,教师的表情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恰到好处,做到笑而不失态,哀而不

失声。三是要配合有声语言运用,表情的作用是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第三,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首先,作为教师要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齐洁净、朴素典雅、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其

次,要和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最后,衣着打扮要持重、沉稳、协调,不分散

学生的注意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的伟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我们要改变以往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操作演示的被动学习模式。但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下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要注意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如果说教学生怎样想是明于心,那么教给学生怎样做就是动手。而技能又是练出来的,要培养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轴对称》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经过动手操作,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规律。 二、动手操作,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在数学课中,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几幅图,想想这些图形是什么,是怎么组成的?用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技能测试题及答案整理.doc

小学教师知识测试题(科学) 学科文化知识部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构成的。 2、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排出体外。 3、儿童的心率一般略于成年人。 4、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差异的现象叫。 5、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生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收做。 6、把不溶于水的细沙土从水中分离出来可以用的方法。 7、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8、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中。 9、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1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11、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引起的。 12、因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灾害有、等。 13、在行驶的汽车上红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走,她是以为参照物的。 14、地球上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造成的。 15、地球上的可利用淡水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16、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上。 二、选择(40分) 1、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2、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钱学森D、袁隆平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时间在() A、1957年10月4日 B、1957年12月6日 C、1970年4月24日 4、我国是世界上第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空。 A、一 B、二 C、三 D、四 5、捆绑一个稳定的支架,至少需要()根木棍。

A 、2 B 、3 C 、5 6、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水草 B 、鱼类 C 、鸭子 D 、浮游生物 7 8、在摩氏硬度计对照表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是( ) A 、金刚石 B 、石英石 C 、滑石 9、学校旗杆顶端安装的是 (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滑轮组 10、风向仪指向西北方向,则此时刮的风是(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不能确定风向 11、铁制用品最容易生锈的环境是( ) A 、干燥环境 B 、水中 C 、潮湿环境 D 、油封环境 12、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最慢( ) A 、水中 B 、空气中 C 、金属中 13、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D 、深蓝色 14、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 A 、磁铁的两端 B 、磁铁的中间 C 、磁铁各部分吸引力相同 15、下列哪种动物是通过拟态来保护自己的。( ) A 、蝗虫 B 、变色龙 C 、枯叶蝶 D 、青蛙 16、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汽车来说,坐在车上的人是( )。 A 、运动的 B 、静止的 C 、不能确定 17、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 (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蒸腾作用 18、白纸、黑纸、镜子三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 A B C

科室基本情况简介模版教学文案

湖南省血防所附属 湘岳医院 资料类别:科室基本情况简介 湖南省血防所附属湘岳医院急诊科

湖南省血防所附属 湘岳医院 卷内资料目录 序号标题 1 科室介绍及学科带头人介绍 2 科室人员基本情况 3 科室人员各医学会任职情况 4 管理小组名单 5 科室质量管理目标 6 年度工作计划 7 季度工作总结 8 全年工作总结 9 “等级医院技术水平”项目记录 10 科研及新技术项目开展情况 11 论文(杂志及会议)登记 12 科室大事记

科室介绍 我科室承担着大多数急危重症的救治,同时亦肩负着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理的重要使命。 一、院前急救 我科室负责120救护车的一、二线出诊。院前急救配置有120呼入系统:通讯设备、电话录音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地图等。配备救护车2台,车上配备先进的抢救设备可以满足各种急救需要。科室配备的救护车能保证一、二线车在日间2分钟、夜间3分钟内快速出发,配合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大大保障了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科室同时还承担着突发性重大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置任务,曾多次完成突发重大灾害事件和大型集体食物中毒的紧急救援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政府的指令性任务。 二、院内救治 我科室院内抢救空间布置合理,包括:急诊抢救室1间,急诊手术室1间,内、外各1间,留观病房多间。诊室及留观病房环境舒适,24小时候诊,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急诊医疗需要。 急诊抢救室内抢救设施齐全,配备有谊安shangrila580呼吸机1台、简易呼吸机2台、美国ZOLL除颤起搏监护仪2台、多参数监护仪2台、德国喉镜1套、输液泵1台、全自动洗胃机2台、便携式心电图机等设备。急诊手术室宽敞明亮,设施先进,能保证紧急情况下急诊手术的及时实施。 三、21世纪要求的新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我科室得以全方位迅猛发展,目前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符合卫生部2009年5月颁发的急救中心(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 四、反应快速、技术过硬的医护核心团队 目前我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所有医护人员均通过严格的急救专业培训,全面掌握了各种急救技术,能熟练进行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院前急救能保证一、二线车在日间2分钟、夜间3分钟内快速出发。院前急救队伍在现场能及时进行、电击除颤、无创心脏起搏,以及规范、标准、有效的心肺复苏,从而为各种急危重症争取最佳抢救时机。院内已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多年,针对各种危重病人,能进行最专业、快捷、优质、高效的急救,成功率达95%以上。快速反应的院前急救配合畅通无阻的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大大保障了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特色鲜明的急救技术与专科优势 我科室年急诊人次超5500,危重病人抢救近1000人次,急诊出车抢救病人4000人次以上。急诊范围涵盖:心跳呼吸骤停、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急性中毒、异物卡喉窒息、溺水、电击伤、急腹症、各类创伤、严重多发伤和急性传染性疾病等22类危重病。 六、我们的服务承诺与终极目标 我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创新、高效、严谨、兼容、务实”的院训,坚持“全力以赴、用心服务、急您所急、用情呵护”的服务宗旨,实行“以人为本、文明诚信、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服务承诺,发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及整体素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塑造良好急诊形象。全体医护人员为抢救每一条宝贵生命而不懈努力,随时以高超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中心校王艳辉 【内容提要】阅读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不仅阐述了阅读能力的内涵,还从加强朗读训练、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加强阅读技能训练、指导课外阅读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阅读能力方法指导技能训练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学生如果阅读能力强,学习语文就会很轻松,效果也会很好。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能力。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同其它知识积累一样,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感性认识能力。即对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读过一篇文章,

能弄懂词、句所表述的意思,知道文章是什么体裁、写的是什么,能对所写的内容进行复述。这种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满足于此,是读不好书的。 二、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知道文章为什么这样写。阅读如果不具备这种深层意义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三、鉴赏性理解能力,即评判能力。能对文章进行认真的评析,能考察其真实性,能判定其是非曲直。就是说不盲目读书,不迷信书本。阅读时,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不使看书的头脑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聘的跑马场。能品味作者的优劣: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高妙;发现缺陷,不为其错误迷惑。即能鉴赏,又能批判,从而真正在阅读中增长学识。 四、创造性理解能力。读过的东西经过思维的过滤,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并能因此生出新意。从阅读中生出新意,就是能活读书,跳出书本的范围,从书中走出来。对作品的理解能同现实生活相联系,把书本知识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相沟通,善于触发联想。如读这篇(部)作品能联想到以往读过的其他作品;见到这种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学这种知识,能联系到别的知识;由此种文体延及到多

个人教学情况概述

个人教学情况概述 在我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我担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我班有学生63人。现将这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 本学年,我能认真进行政治学习并作好详尽的记录,能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的教育政策法规。在师德、师风、师表等方面堪为人师。能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自觉提高思想素质、道德水准。生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高标准要求,重工作,轻享受。讲奉献,不索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敬业乐教,无私奉献。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遵纪守法,不赌博,不信封建迷信,生活简朴,作风正派,言谈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处处以一个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来要求自己,从无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深受社会、领导、同行、学生的尊重。 二、教育教学工作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体罚学生,能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热爱学习,发挥特长,培养其素质。时时以素质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还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2、教学工作中,能够树立质量中心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习大纲,弄清要求,钻研教材,学习理论,摸清学生情况,备出切实可行、指导性强的教案。上课中,能坚持候课,组织学生学习,讲授正确、明白,知识体系强,重点突

出,学生学习愉快,教师教学轻松。课后,能认真辅导,答疑解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在自己的黄金时候应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同时还尽力给他们提供条件,把自己的资料书送给他们,把自己的学习用具送给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三、其他方面 本学年,我全身心投入学校工作,出全勤,空堂坚持坐班。从无旷工、旷课现象发生,有事向学校请假。同时,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工作。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并不满足这些,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进一步完善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阅读技能培养的实践

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阅读技能培养的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在共同解决问题型的教学方法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公开课、研究课,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追求新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成果。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上下功夫、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许多语文教师在观摩公开课时虽满足了精神和眼球的享受,但回到自己的教室却不敢盲目效仿。这表明语文教学的现有形态与应有形态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在不断的重新定位,但每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作文,千山一形的文章比比皆是。语言运用更不乏千篇一律、假话连篇。究其根源,这和课堂上教师繁琐的提问和讲解关系甚密。所以我认为新的课堂应该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生命的个体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过程的空间。经过实践,我们清晰地认识道,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富于个性化,必须彻底破除公式化、标准化、概念化的固定模式,走自主阅读的道路。 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教师不厌其烦的分析和讲解,严重影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个人的民主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封闭着学生思维与智慧的头脑,扭曲学生的人格。而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活动课堂。教师只有“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真正开启学生色彩各异的丰富世界。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学会表达自己呢,尤其是中段的阅读教学?我个人认为,应该以教材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1、利用“提示”导读 人教版教材的在每个单元前都附有一个“单元导读”,起目的是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可是学生对这一编排的意图不甚了解,往往对“单元导读”视而不见,有些学生也许会去读一读,有的学生则连一遍都不会去看,更不用说理解它的意思了,这就是完全背离了教材编排的意义。因此,教师不仅在备课中对“单元导读”引起足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单元导读”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使他们在离教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从“单元导读”入手,并能根据这一提示去浏览全组课文,从而更准,更快地把握各课的内容及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程度好的学生能掌握学习本组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教给学生自学“单元导读”呢?我按“读导读——浏览课文”、“具体预习——回顾导读”、“检查预习——理解导读”三个程序进行指导。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新单元课文时,从“学习导读”引入,浏览全组课文;然后指导学生在具体预习本组每一篇新课文时,再回顾“单元导读”,对照“单元导读”的意思和要求,有重点地预习新课,最后在教师检查新单元预习效果时,要先将学生对“单元导读”的领会情况在课堂教学第一环节来检查。

教学设计简介

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既包括教材这一重要的为人们所熟悉的课程资源,也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却是课程有机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的软硬件资源。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开发,还是地方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呈现与实施方式,都离不开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发、利用好课内外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的课堂必定会是一个风采迷人、朝气蓬勃的天地。 教学设计理念: 备课时,我的设想是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着“谁是骗子”这条线索,启发和点拨学生,让他们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理解人物,认识世态下的人性弱点,其中,最关键的是鼓励学生

把他们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学习、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在什么时候?谁又能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齐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2012教师面试技巧:教学综合应变技能

一、教学应变技能的概念及特点 (一)教学应变技能的概念 教学应变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快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行为方式。教师应变中的“变”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关的变化,也包括与之无关但会影响教学进程的变化。教学应变中的“应”主要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变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 教学始终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教学设计要受到师生的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等多种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教材内容与形式、教学目标、教学设备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所以课堂教学应当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所以,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教师的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只要教师积极可变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表现出应变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否具备好的应变能力,是能否上好课的重要因素,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在其授课中就能从容不迫、随机应变地组织教学,即使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也能临“危”不乱,坦然处之,采用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手段,妥善加以解决。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只会照本宣科,机械地履行教案。一旦课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就会束手无策、乱了方寸,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必然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导致课的失败。 (二)教学应变技能的特点 教学应变技能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 它是指课堂中偶发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突然性,教师无法估计,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很难事先作出具体的应变准备,这一特点更加体现了课堂应变能力的难能可贵。 6.灵活性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一节课45分钟,尽管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周详的教案,但课堂上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总时有发生;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地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灵活性,是课堂教学机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教育机智 (一)教育机智的涵义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建立

浅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O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how to cultivate rea ding ability

浅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英语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 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包括阅读各类短文、小说以及各类 报刊、杂志等。只有这样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外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进行大量 广泛的阅读,就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这就需 要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谈谈自己 的几点想法。 一、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受到普遍重视,而我国只在大学开设英语快速阅读 训练,并且多仅限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小学则更少进行。况且由于汉字的习惯,大多数学

生习惯于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理解,并把这种习惯带到 阅读英语文章中,因此,多数中国学生看英语也就一字字读,逐字逐句地理解,其阅读能力 都比较差。如此就造成这样一种事实: 在国外大学里,当教授布置给学生去阅读若干的参考 书后,外国的学生已读完十几本,而中国的不少留学生才读完四、五本。中国学生的仔细认 真精神可佳,但在科学技术、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跟不上了。因而培养我们学生的 快速阅读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教师应尽快转换思想,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精读,精读固然重要, 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这种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 。我们的许多学生都有边看边读的不良习惯,无论在看什么,脑子始终在“念”英语。这种 方式直接影响阅读速度,并且极易疲劳。因而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改掉边看边读的阅 读方式。阅读时只*眼睛,即只是视觉阅读,在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 读的坏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指出这种视觉阅读的重要性,逐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唱肢体动作和表演技能(终审稿)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唱肢体动作和表演技能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唱、肢体动作和表演技能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最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二)模仿表演,引导学生说话。 低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Hi! Goodmorningboysandgirls.老师脸带微笔,扬起右手亲切地向学生问好。Goodmorning, MissYang! 好响亮的回答。Howare you 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亲切的问候。Fine, thankyou. And you 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积极响应,大胆地和老师、同学握手问好,这种独特的师生交流,上课形式,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初步改变了村校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基础。 (三)复习表演,积累应用语言。 农村校学生学英语,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我每课先安排(5'-10')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例第二册学 Unit3c,在复习时,我把所学的字母、单词、对话和儿歌有发展过程地串起来。 先用猜谜形式出示已学的11个字母,手持字母卡的11位学生走上台,排列字母顺序,然后教师说:Now, let'shavedialogues.学生拿起图片,用所学的句型说话。A: Hi, I'm"a". Look, Ihaveacake.下面学生说:Oh, it'syellow. A: Yes, it'sayellow位拿图片的学生逐个用已学的句子和同学对话。最后是手拿j、k字母卡的两位学生对话。 j: Hi,k. Nicetoseeyou. K: Nicetoseeyou, too. j: Look, what'sthis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要求和程序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要求和程序 一、要求 1、非师范教育专业类毕业的人员必须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2、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在学期间教学计划中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或申请非本专业教师资格必须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3、研究生毕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如本科或本科以下学历属于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可以本科或以下学历身份持本科或以下毕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类别及学科的教师资格。 4、原已取得低一类别教师资格,后取高层次学历,拟再申请认定相应类别教师资格者,需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5、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的初等教育专业人员,只能直接申请认定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需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6、高等学校拟聘教授、副教授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可不做要求。 二、测试程序 1、自备教材 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自备普通高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自备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自备指定教材,申请初中及以下教师资格的按各区县指定教材准备。 2、抽题备课 申请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准时到达测试地点抽取试题或由专家评议组指定试题。给予60分钟备课时间,在统一教案纸上写出教案或活动方案提纲,测试后上交专家评议组。 3、参加测试 测试总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时间安排为试讲或组织活动15分钟,自谈讲课构思5分钟,当场答辩10分钟。 4、学科评议 学科评议组根据测试标准和申请人的综合表现,写出评价意见和综合测试成绩。 5、专家审议表决 召开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出席的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依据学科专家评议组对申请人的评价意见及相关材料进行审议表决,充分听取各学科组的意见,采取无记名当场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得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同意为通过。

英语教学中提升综合技能的三个环节

英语教学中提升综合技能的三个环节 摘要:作者认为在Integrated skills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综合技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立足主体,多角度锻炼提升综合技能;拓展迁移把握综合技能。 关键词:英语教学 Integrated skills 提升综合技能 《牛津初中英语》Integrated skills(综合技能)板块,是现行的这套教材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通常是由Part A听力训练和Part B口语训练(speak up)两部分组成。这一板块以听说训练为主,辅以简单的阅读和少量的写的练习,从而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地对学生加以训练,培养学生这四种技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有效开展语言训练。 一、创设情境,在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导入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设置贴近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譬如在教8BUnit 1 Past and present中的Integrated skills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过去和现在我们自己学校的图片,然后就很自然地呈现以下两个问题:

What did our school look like in the past? 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chool life at present? 这一真实的情境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很乐于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合作小组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相关语言知识,从而也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节课的speak up:talking about changes in your life――What changes have there been in your life?Work in pairs.Find out about the changes in your partner’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945186.html,e Millie and Sandy’s conversation as a model. 二、立足主体,多角度锻炼提升综合技能 教材的实施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部分是课的灵魂。而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在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好预测工作,明确听前、听时和听后的任务。还以8BUnit 1 Past and present中的Integrated skills为例,我再次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昆山的过去和现在的视频,营造一种高涨欢快的气氛,让学生很自然地去讨论昆山的过去和现在: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st in Kunshan? How do you like Kunshan now? Wh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Kunshan? 在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新单词:

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认识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不懈追求学生进步或发展的最大化应是包括体育学科在内的所有教师的永恒课题。 二、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的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可见,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方面。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否掌握多种技术动作并学会有效运用,是体现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关键。 学生无论掌握哪一项动作技术,一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泛化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分化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阶段)。至于这三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和对象的体质、知识技能的基础、教师所选择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善于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选择和采取恰当的教法,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学法的话,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所需用的时间就会缩短,这对教师来说,就意味着课堂技能教学具有一定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的素质、课堂教学诸环节和学生的学练是重要且基本的方面。 途径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教学有效性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体育课堂动作技能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理念陈旧,忽视了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动作技能教学追求竞技化水平,学生很难掌握,鲜有成功体验。二是新课改以来,又有教师过分淡化技能,体育课堂技能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忙了一节课,收获甚微。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新)教师综合技能大赛总结

碱滩镇古城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总结 (2015—2016春学期)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技能培训,强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打好教学水平的基础,巩固人才培养水平,我校开展了教师综合技能大赛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上级领导高度重视。 根据选手抽签,比赛根据详细的评分细则对选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仪表、自身教学特色与风格等几方面打分。 比赛各阶段,我校邀请了相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威望的一线教师担任评委,由于各赛阶段是现场评分制,选手多、时间紧、任务重,评委们非常辛苦,但在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评分标准,一丝不苟的评分。 同时,比赛也得到了领导极大的关心和重视。参加决赛的选手们,精神振奋,赛前准备充分,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设计新颖合理,说理充分准确,较好地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技能。评委认真听取了每位选手的现场说课,客观公正地评出了决赛选手的成绩,最终确定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在各赛场上,各评委老师还就选手的表现做了现场点评,点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表达、授课形式、讲课技巧、PPT 制作等方面。评委老师还就同学们的细节做了规范,同时传授给大家一些多年的教学经验,如教师不必局限于讲台,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这样与学生更为亲近,可以塑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讲课时适当运用一些讲课技巧,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如点名提问,学生黑

板演算,手势,姿体语言,生活中熟悉的人和物化到例子中讲解,等等,这些技巧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在比赛初期,我校教师负责制定评分细则,布置比赛场地,打印评委老师姓名及相关资料等准备工作,确保现场工作井然有序,成功地举行。在比赛中,每场比赛都由各班班主任全权负责。使整个比赛过程井然有序,各阶段工作都尽量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 此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事物、厚积博发的潜在能力,同时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加强同学和教师的相互了解与学习,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得到了评委的指导。评委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迅速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有益于学科专业建设,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比赛是对我小教师的一次大检阅,一次大展示。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评委老师、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比赛的预定目标。 当然,此次比赛中也凸显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在今后的类似比赛中,我校会以更高的热情积极投入,力争做的更好。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概念及问题 ?What is reading? ?How do we read?(12 assumptions)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12大阅读微技能及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大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What is reading?的理解 ?除了Intensive Reading和Extensive Reading之外,是否了解Silent reading和Oral reading 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主要是锻炼学生哪些技能? ?Silent Reading和Oral Reading之间的区别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是什么? ?如何确定每堂阅读课的阅读目的?以及由此决定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新教材课堂阅读教学如何操作效率更高?(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如何确定以及如何设计阅读教学程序) 对于How do we read?的理解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1 ?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2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高考考察的阅读技能 ?理解主旨要义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技能 ?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七级) ?能从一般文字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六级) ?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七级) ?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六级) ?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八级) ?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六级) ?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七级)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八级)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八级)

培养阅读能力 优化阅读教学

培养阅读能力优化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19-05-06T16:26:14.34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9年04期作者:马尚成[导读]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甘肃临夏广河县教育局 731300 【摘要】: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和谐、迁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 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诵读抓起,通过师生互动和有梯度的训练,落实好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搞好阅读就没有办法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不搞好阅读,写作就无从借鉴,语言也不会生动、形象;不搞好阅读,智力也无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优化阅读教学,而阅读又是学习之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其对生活、对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有直接的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强调师生互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在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表达自己最喜欢或最想说的话题,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将不懂的词语或语句用笔勾画,以便在课堂上注意诵读和理解。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老师讲解。如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学生对文中很多的词语、语句难于理解,便由老师讲解。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喜欢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大大扼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备课时要多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逆向思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营造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实处,得有个和谐的气氛。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也看到一个个面带微笑、眼神里透出求知欲望的学生。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老师的时候,会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也非常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还有,在课堂上作答,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学习探究的平台,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只会记笔记的机器。在教学中不免要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还有不管有什么情绪,都要微笑着、情绪饱满地进入课堂;不管哪个学生有多么的让我生气,也不当着全班学生大发脾气,更不板着脸训斥学生,这样会影响课堂的和谐与阅读思路的流畅性——让学生很压抑地阅读,效果是要打折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有这样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读书要有兴趣。拓宽视野。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重点篇章仔细朗读、揣摩、体味,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更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阅读。重视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读,善于抵制干扰,全身心去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培养一边读一边思的习惯——读书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后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问题去读;培养圈画的习惯——在读书时随时圈点、画、批,画出重点、难点,圈出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理会;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随时翻阅词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刊、报纸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学期开展阅读知识、阅读手抄报竞赛,更深层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努力做到把课本知识向外延伸,从情感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从体验的角度设计出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如在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常常可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写上你的阅读批注,谈谈你的阅读体会等。在这种极具个性的问题中,学生阅读文本的自由度比较大,感悟的空间比较广,可以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利用,体现出个性特征的自主求知过程,同时也坚定了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的信心和思维的独立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探究,让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从而优化阅读教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