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排斥到接纳_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_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从排斥到接纳_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_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从排斥到接纳_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_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从排斥到接纳_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_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从排斥到接纳: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

)))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陈衍德

内容提要1975年开始的越南排华运动之特点是:国际关系的变局和南方政权的更迭是其排华的主要推动力,制度变迁和立法程序是其排华的主要手段,排华和其

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则使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越南排华运动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975)1979年间排华运动不断升级的阶段;1979)1986年间排华运动起落不定,但

总体上趋于缓和的阶段。1986年12月越共/革新0方针确立后,其华人政策也出现

了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也是国际影响下国内形势的变化促成的。从排斥到接纳的政

策转向,一开始就表现出经济、政治两个层面的不同步:经济上接纳华人较快而政治上

较慢。与此相应,华人在经济上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政治上则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

关键词越南华人排斥接纳

本文以越南华人的典型和代表即胡志明市(原西贡)堤岸地区)的华人为主要论述对象,并将其置于越南政府的华人政策从排斥到接纳的动态变迁之中,由此窥测越南特殊国情下的国内民族关系。首先要指出的是,越南南方(南越)政权易手之前,西贡)堤岸地区的华人一直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但1975年越南统一之后将北方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推行至南方,这就与华人的经济处于对立状态。从政治上来看,统一后的越南领导集团与前南越政权相比,在排华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华人在其压迫下几无立足之地。虽然1986年以后越南对待华人的政策出现转变,但华人经济一直未能恢复到1975年以前的水平,华人在政治上能否受到公平对待的问题似亦未完全解决。可以说,越南的排华运动使华人(特别是南方华人)与主体民族的关系出现了一个大的倒退,后来虽有所回归,但历史留下的伤痛是难以忘却的。

一、越南排华运动的特点

就排华动因而言,1975年越南统一后以南方为重点的全国性大规模排华运动并非直接源于华、越民族矛盾,而是越南国内外一系列政治冲击波激发而成的,尽管后者要借助前者才能实现。就排华形式而言,主要是以制度变迁式的行政措施对华人进行严酷的打击,这有异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时又辅之以经由立法程序设置某些主要针对华人的障碍,或者煽动土著居民掀起排华风潮,这又类似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就排华目的而言,主要是当时的越南领导集团出于对国际层面上和国家利益层面上更深的考虑,同时企图通过阻挠华人生计而达到抑制其经

济发展的目的,或者通过转移对国内社会矛盾的视线而达到安抚土著民族的目的,这方面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也不尽相同。总之,1975年开始的越南排华运动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排华运动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越南是国际冲突的热点,国内形势受国际形势影响大于他国。01但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作用于越南的排华运动,始终是研究的薄弱点。排华作为1975年以后越南国内形势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国际形势影响的,而这种影响又以越南)中国)苏联三角关系的影响最为重要。当时,越南领导集团对这一三角关系的认识和评判最能说明越南排华的主观动因。1976年夏天,越共中央委员、越共中央机关报总编黄松在瑞典对记者说: /在越南战争期间,使中国和苏联帮助北越,对越南来说,是重要的。现在,越南不再需要执行这一政策了,,今天同苏联和睦对越南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强烈地希望削弱中国在世界这一部分(按:指东南亚)的影响。这一点正好同越南的利益相吻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开始越来越倒向苏联。0o黄松的表白说明越南排华和该国其他对抗中国的政策一样,都是国际关系格局下的利益驱动使然。具体地说,越南谋求成为地区大国的动机和苏联以越南为桥头堡进入东南亚的意图不谋而合,而在当时美国的影响受到削弱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的最大障碍。所以,越南大规模排斥国内华人以及向中国挑起争端等做法,既能圆其地区大国之梦,又能迎合苏联从而得到它更多的支援。在此意义上,国际关系的变局可以说是越南排华的一股推动力。

与此同时,越南南方政权的更迭是越南排华的另一股推动力。越南的统一是由北方统一南方,由于越南领导集团没有考虑到对南方长期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需要一个渐进的改造过程,急切地想在一夜之间将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因而引发了政治混乱与经济衰退。有西方学者指出:/无论越南人怀有何种针对华人的不满,它们都被共产党统治第一年内因政治与社会的崩溃而导致的南方货物与服务的严重短缺而强化了。许多华商利用这一困难时期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赢利,从而加剧了经济危机。0?牟利的本性使越南南方的华商有如此的作为,但绝不仅仅限于华商,然而华商的所作所为却被越南当局所利用,后者以其作为打击目标来转移人民对国家统一后社会经济不进反退的不满。在此意义上,国内的政治变动可说是越南排华的另一股推动力。

那么,为什么越南没有照搬东南亚一些国家惯用的排华手段,而是综合地运用多种排华形式且以制度变革为主要手段呢?其原因有二。首先,大多数华人聚居的因而也是华人主要经济活动区域的越南南方,在1975年5月战争结束后进入了一个/改朝换代0的变革时期,越南当局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华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加以/铲除0,而不必一味依赖诸如立法或煽动民众等手段。诚如越南当局为其排华行径所做的辩护那样:南方的华人是资本家,是阶级斗争的对象,社会主义改造不是专门针对他们的。?这就巧妙地以阶级矛盾掩盖了民族矛盾(后者也是越南当局刻意强化的,尽管其不愿承认)。其次,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在历史文化上最接近的国家,尽管它/时时要表明越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显示其足以自豪的大越

1o?

?刘笑盈、于向东:5战后越南华人四十年历史之变迁6,载5华侨华人历史研究6,1993年第1期,第49页。

5国际问题研究6编辑部:5中越关系的真相6,载5国际问题研究6,1981年第2期,第11页。

Pao-m i n C 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 e Overse a s Ch i n ese,Insti tute of E ast As i an S t ud ies,The Un i versity of C alif orn i a,

Berkel ey,1982,p.16.

参见1美2沈已尧:5海外排华百年史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9页。

民族精神,并不因文化认同而对其文化母国产生民族认同0,1但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深入越南社会各阶层,而且华人与越人长期杂居、混血已使两族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尽管民族矛盾在客观上依然存在,/华人与越南人之间的隔阂,却比东南亚其它国家轻微,这是由于它主要源于职业而非文化和种族0。o加之中国对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长期无私援助在战后仍令人记忆犹新,这就使得当局在煽动民众对华仇恨方面往往难以奏效。

通过排华,越南领导集团是否达到了它的目的?越南排华以及与中国关系的恶化,确实使越南从苏联东欧集团那里获得了利益,但这却有损于越南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1978年,苏联把越南拉入/经互会0,为越南输血打气。同年,苏、越又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5苏越友好合作条约6以及数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两国领导人都一再发表宣扬两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友谊之言论。?但是,越南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企图消灭资本主义性质的南方华人经济,客观上也是为形成苏式计划经济服务的),以及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因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最终使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1987年9月,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在对美国5时代6周刊记者发表谈话时,反思了越南所走的弯路:/在重建祖国的工作中,我们犯了错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0;/我们太草率、太简单和太主观,我们试图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必要时期来建设社会主义0。1989年年初,越南政府的经济顾问阮春莹也承认,/旅越华人企业家及商人被驱逐出境0,是/导致越南经济大幅度恶化原因之一0。?这都说明越南排华是得不偿失的,这一点倒是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有类似之处,只不过越南排华对本国造成的损害超过了其他东南亚国家。所以,推动排华的越南领导集团的目的并未达到。

二、越南排华浪潮的起伏(1975)1986年)

越南排华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5)1979年是排华运动不断升级的阶段, 1979)1986年是排华运动起落不定但总体上趋于缓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排华运动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民族关系的变化本来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但1975年以后华、越民族关系受制于中、越国家关系,表现为突变而非渐变,因为华、越民族之间此前并未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中越关系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却已发展成难以调和的对立关系,而且具有一触即发的危险。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虽然越南历史上曾有过反华和反华人情绪的猛烈爆发,但是这种情况不常出现并且规模有限,而且总是源于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法国殖民政府的煽动,而不是种族仇恨或民族矛盾的自发性爆发。0?1975年以后的排华运动同样不是土著民族排斥华人的自发运动。

大多数华人聚居的越南南部特别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可以解释华、越两族何以能够长期和平共处。这一地区本不属于越南领土,而是越南封建政权对柬埔寨长期蚕食后取得的,并且对这一地区的开发最早是在越南封建政权允诺下由华人移民进行的,可以说没有华人

1

o???刘稚:5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整合)))兼谈儒家文化与越南的现代化6,载1马来2林水檺、傅孙中编:5东南亚文化冲

突与整合: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6,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1999年,第520页。

Pao-m i n C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e Overse a s Ch i n ese,p.4.

参见马晋强主编:5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6,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240页。

转引自温广益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6,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6)167页。

Pao-m i n C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e Overse a s Ch i n ese,p.3.

的艰苦开拓,就没有日后该地区的繁荣。/华人在越南之所以被知晓,不仅是因其商业上的敏锐,而且还因为他们在17世纪整个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中扮演了先锋的角色。01这样,越南华人尤其是南部华人就少了许多/外来民族0的色彩,不像东南亚某些国家那样有所谓/土地之子0(土著)与/非土地之子0(非土著)的明显区分。这对华、越两族的友好相处起了重大作用。

1954)1975年的南越政权虽也实行强制同化华人的政策,但因其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维持着/外交关系0,这与越南南部多数华人的政治倾向是一致的,故未对南部华人构成政治上的致命威胁。南越政权虽在经济上不时压制华人,但华人在其实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却表现得相当活跃。这从南部地区对华人的吸引力可以得到证明。/部分原居于北方的华侨出于寻求自身发展机会的考虑流向南方,尤其是向西贡、堤岸等南方大城市聚集。0o1949)1954年,西贡)堤岸地区的华侨人口从40万增加到65万,增加了37.5%。?在南越政权中、后期,各种内部矛盾上升并激化,华、越民族矛盾变得相对次要,南越政权基本上无暇顾及华人问题,华人因而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所以,1975年以后的越南排华运动并不是旧政权时期民族矛盾积累的结果和必然延续。

然而,1975年以后的排华运动与此前南越华人的处境并非毫无关联。1955年,中、越两党在关于越南华侨问题的协商中确认了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绝不强迫命令华侨加入越南国籍,绝不歧视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当时两党还协议:越南南方的华侨问题,待南方解放后由两国另行协商解决。而所谓南方的华侨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吴庭艳集团强迫华人入籍的问题,当时越南北方政府是明确反对这一强迫性政策的,南方临时革命政权也表示不承认南越政权迫害华侨的所有法令。但1975年南越解放后不久,越南当局就宣布:/在越南南方,早在1956年,几乎所有华侨都加入了越南国籍,他们不再是华侨,而是华裔越南人。0?这也就表明越南当局完全背离了早先的立场,转而肯定了过去吴庭艳集团颁布的法令,从而完全违背了中、越双方1955年达成的协议。越南当局此举是服从于其蓄意恶化两国关系的总方针的,也是为大规模迫害华侨做舆论准备的。再者,这也完全违背了南方华侨的意愿,因为1975年越南统一后,80%)90%的华人在人口调查时又重新填报为中国国籍,申请保留华侨身份,?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承认先前的入籍行为是自愿、合法的。可是越南当局对此却视而不见。可以说,越南当局人为制造了解决问题的障碍,人为地恶化了南方华人的处境,从而挑起了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双重矛盾。

接下来的迫害华侨的过程是众所周知的。在政治上,越南当局于1976年2月发布决定,强迫南方华侨一律按照吴庭艳统治时期非法强加于华侨的(越南)国籍进行登记。/官方将华人划为族裔少数民族0,/这种变化反映了政府的坚定信心,那就是将华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融入国家民族之中0。?这是一种违反国际上公认的自愿加入所在国国籍原则的、强制同化的政策。在经济上,越南当局对以西贡)堤岸为中心的南方华侨的迫害可分为几个方面加以

1o????Pao-m i n C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e Overse a s Ch i n ese,p.4.

温广益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6,第45页。

参见温广益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6,第45页。

5国际问题研究6编辑部:5中越关系的真相6,载5国际问题研究6,1981年第2期,第9页。

参见温广益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6,第50页。

D.R.S arDesa,i S outheastA sia Pa st&P resent,W est v i e w P ress,Boulder&San Francisco,1994,p.299.

论述。第一,

封闭所有银行,冻结或没收存款;封闭所有进出口和贸易公司。这是在西贡解放后立即实施的,损失最大的是华侨。第二,前后三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0。1975年9月9日发动了/打击买办资产阶级、扫荡垄断市场0行动,所有被登记为/买办资产阶级0的华侨,其财产一概被没收充公。1978年3月23日开始的废除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运动则使占南方华侨人口一半的小工商业者和小商人遭到限制人身自由、财产登记并被低价征购的厄运,之后还被限期强制迁往/新经济区0从事农业劳动。同年4月15日的扫荡露天市场运动,又使数以十万计的西贡小摊贩的生意遭到取缔,其货物被强制征购后,大部分人(主要是华侨)也被遣送到/新经济区0。第三,兑换货币。1975年9月23日和1978年5月3日两次以新币兑换旧币的方式/合法0地掠夺华侨的财产,使华侨遭到惨重损失。第四,接管华侨社团的产业,华校、华文报社、华人医院、华侨社团所拥有的房地产和其他产业均遭到当局的强制接管。第五,输出难民索取财物。这是排华的一种最极端的手法。当华人无法忍受非人待遇纷纷申请离开越南时,当局乘机敲诈勒索,每人须向公安局支付一笔固定费用,外加乘船费、燃料费及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多以黄金支付)。1华人难民的总数难以估计,仅中、美、加、澳、法五国接受的越南

难民即达100万人,其中约有50%是华侨、华人。此外,还有数十万人在逃难中葬身大海。而

越南华人的损失,除不动产之外,至少在30亿美元以上。

o第二个阶段的排华运动具有摇摆性和自相矛盾的特点。排华运动虽有巨大惯性,但因打击华人已威胁到越南的国计民生,遂使其不得不有所收敛。然而,越南当局并未对其反华政策做根本性改变,因此其排华运动也就无法终止,而只是呈现出起伏不定的态势,但总体上已自高潮跌落并逐步趋缓。

包括排华在内的一系列错误的国内外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出惨重代价:工业总产值1979年比1978年下降了4.52%,1980年又比9.59%;

国民收入1979年比1978年下降了2.3%,1980年又比1979年下降了8.7%至极,怨声载道。越南经济遭受重创是与华人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分不开的。越南南方解放前夕,华侨资本在加工业中占80%,占银行信贷金额的80%和每年投资总额的1/3;100%的批

发金额、50%的零售金额、90%的外贸金额是由华侨企业完成的。?这就使越南国民经济与华

侨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0的关系,打击华侨经济,就是打击越南经济。当越南领导集团终于认识到这一点时,便不得不调整其华侨政策。然而其政治上压制华人、经济上铲除华人影响的总方针未变,而其具体政策又是服从于此的,所以其华侨政策的摇摆不定既体现了经济上的集权式控制与市场化倾向的矛盾,又体现了经济上的实用主义与政治上的排外主义的矛盾。

/1979年以后留在越南的华人之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是与越南政府为拯救经济衰退的政策密切相关的。越南经济由于1978年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运动而变得更糟。这一运动及其相关政策的代价是高昂的,那就是,在摧毁了华人的商业之后,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破坏了一息尚存的市场稳定。组织经济生活的微弱手段开始消失。工业品的短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不

1

o

??参见Ra m ses Am er ,/The S t udy of the E thn i c C h i nese i n V i etna m:Trend s ,Iss u es and Challenges 0,i n A si an Cu lt u re ,No .22,June 1998,p .31。参见郭明:5华侨华人在越南之沉浮与前途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6年第4期,第8)9页。参见古小松:5越南的经济改革6,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参见郭明:5华侨华人在越南之沉浮与前途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6年第4期,第9页。

足使经济雪上加霜。01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完全取代南方的市场经济遭到严重挫折,使越南领导集团的头脑稍有清醒,并迫使其恢复了某些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活动。/由于私人商业活动、资本再积累以及利润的赚取获得允许,在当局严密的监管和控制之下,华人的生意和商业网络开始复活。0o对华人的绝对排斥开始被有限的排斥加上某种程度的利用所取代。

越南的/私人市场和购销系统看来在1980年恢复得相当快,在这一年的年初和年中,它们以实际上摆脱国家商业机构控制的方式获得了发展0。?市场规律支配下追求利润的商人会突破国家的控制,华商也不例外。此前的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其实是对市场机制遭到人为破坏的反应,而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则是其具体表现。破坏市场的越南当局对此负有主要责任,商人的所作所为则是追逐利益的本能反应,然而当局却一味归咎于华人。越南当局在逐步放开华人经商的同时仍严加防范:/1980年以后,,在其与越南国内的华人之关系上表现出极大的犹豫,,对华人的态度看来是复杂的,也许是不完全清晰的,从中表现出一种感觉或疑虑,那就是,(认为)通常是压抑不住的华人会在某个时候出现反弹以反抗越南的社会主义,,看来既感到必须继续对华人加以控制,又感到必须显示和重申这个政权对华人的胜利。这就需要在此期间通过重建市场控制机制来对其施加压力。0?所以,仅就越南当局对市场经济的两难态度而言,其对华人的排斥政策也不会有全面的改变。

在经济上对华人/网开一面0的同时,政治上对华人的歧视、排斥乃至打击仍在继续。/1979)1980年间华人住宅仍不断遭到入室抢劫者的劫掠,这些人(向华人)索要财产和黄金,而此前(越南的)公安人员其实已经将华人区几乎化为废墟了,,成伙的盗贼搬走了所有还剩下的东西,搬走了所有的家具,甚至拆走了房屋的框架。一直到1980年的下半年,华人仍然是打击的目标。0?针对华人的暴力活动在1979年以前是司空见惯的,而在1979之后仍未绝迹,甚至还相当严重。尽管当局已认识到华人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容忍,然而惯性推动下的排华政治进程却一时无法刹车。经济上的容忍是为了对华人加以利用,从而挽救趋于恶化的国民经济;政治上难以做出相应变更,是因为这会否定南方解放以来消灭华人资产阶级的方针政策。所以,当局在对华人经济活动的管制有所松动的同时,不断重申社会主义对华人资产阶级的/胜利0。

/从1980年年末至1982年初,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涉及华人的材料都强调,,对具有长期经济压制性的华人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例如,1981年9月初,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的一位副主席对来访的学者说,1978)1979年的事件之重要性在于,,打破了华人对大米贸易的垄断0。?越南当局认识上的根本出发点是华人控制了南方经济,所以欲在南方实行社会主义必先破除华人的垄断。越南当局还将华人在经济领域的所谓/非法活动0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加以批判。/虽然在这些(改造)运动和政策中华人几乎没有被点名,但是,,那些最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那些华人具有影响力和存在着利益的领域。它们包括

1

o????Lew is M.S tern,/The Overseas C h i nese i n t he Soci ali st Repub li c of V i et na m,1979-820,i n A sian Surve y,vo.l25,No.5,M ay

1985,p.524.

同上,第525页。

同上。

同上,第525)526页。

同上,第523页。

同上,第527页。

黄金买卖、外币投机、医药用品、味精原料以及建筑材料。0越南当局一贯声称社会主义改造不是专门针对华人的,所以不愿在官方表态中给人以口实。但新闻媒体就没那么多忌讳了。/整个1981)1982年间,越南媒体都充斥着这样的报道:道德败坏的华人投机者与黑市交易者的残余网络,他们处于公安机关的不断压力之下,无法隐藏其非法的交易活动,经常因为其反对国家的经济犯罪活动而被捕、被审判和被惩罚。01由此可见,在排华的激烈程度有所下降的同时,华人依旧被笼罩在政治高压的阴影之下。

可以说,这一阶段越南的华侨政策处于将变未变、既进又退的矛盾之中。单纯就经济而言,一方面,/伴随着重建国内贸易和商业的主要步骤之进行,政策制定者开始重新审视政府现代化计划的基本原则,重新考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中央集权的观念0。执政者承认: /社会主义共和国仍未掌握大规模组织社会生产和商业的方法。0从中可以看到越南已经出现了重新肯定市场经济的苗头,因而对华人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局又不愿看到华人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而是将其置于可控制的利用对象之地位,这对华人又是不利的。综合地就政治与经济而言,直到1981年年中,/少数民族人口(天主教徒和高台教徒),,以及华人,只不过被视为破坏性因素和-不适应者.,因为他们都有反动的历史0,特别是/继续居住在堤岸及其周围的华人仍被视为一个生活在某种飘忽不定状态中的被打败的民族0。这种政治上的歧视与经济上的利用是彼此对立的,反映了越南当局既无法完全舍弃华人经济又无法从排斥华人的政治立场上退却的矛盾处境。因此,/至少到1981年年中,,华人问题一直是相当变化不定的、偶发的和含糊的。河内明显尚未制定好针对留在越南的华人的政治路线,并且为华人继续在经济上产生影响而感到不安0。o这使得华人在些微希望中又感到渺茫,因为政治地位的低下不可能使其经济得以顺利复兴。

越南排华运动第二阶段的许多做法是第一阶段的延续,但也起了一些变化。从1979年9月决定调整经济政策的越共四届六中全会,到1986年12月确立/革新0方针的越共六大之前,当局对华人的政策正从/绝对排斥0向/相对排斥0转变。越南领导集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相互抵触决定了当局的华人政策之不稳定性,时有反复、朝令夕改之例颇多。如1982年10月越共中央书记处的/第10号指示0改正了此前的错误,规定华人可被视为公民,有从事商业、运输、印刷、加工、文化、信息等行业及办学的权利;但不到一年,1983年9月的越共中央政治局/第14号条例0又取消了华人的上述权利,并规定已实施者应予停止和整治。?此后一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召开前夕,当局的华人政策未再有大的变化。

从民族关系的层面来看,越南排华运动的两个阶段,都具有以国家为代表的主体民族压制、排斥非主体民族的性质,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压制、排斥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无本质的不同。

三、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向

1986年12月越共/革新0方针的确立是越南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越南的华人政策也随之

1

o?Lew is M.S tern,/The Overseas C h i nese i n t he Soci ali st Repub li c of V i et na m,1979-820,i n A sian Surve y,vo.l25,No.5,M ay

1985,pp.527-528.

同上,第527页。

参见周南京总主编、毛起雄分卷主编:5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6,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第555)556页。

出现了带有根本性的转变。此种转变与先前的排华一样,也是国际影响下国内形势的变化促成的。

越苏、越中关系仍是影响越南国内政策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1975年以后越南的外交路线是建立在与苏联的团结、合作基础之上的,苏越关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苏联给予越南经济利益,而越南给予苏联政治回报。这一关系在1981年开始遇到麻烦,当年苏联停止对越援助,两国经济往来都作为贸易关系来对待,同年越南对苏负债已达163亿美元。次年访越的苏共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指责越南对苏联的援助未予有效利用,并批评其一味依赖外援。1种种迹象表明苏、越间的/蜜月期0已经结束,越南不能再指望苏联给予更多援助。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成定局,苏、中实力及影响力的消长成为鲜明的对照,从中又折射出两国经济模式的孰优孰劣。因此,中越关系虽仍在冻结中,但中国对越南的吸引力无疑增大了,越南对外关系的基石因此开始动摇。外交与内政总是相互影响的,越南的华人政策不可能例外。

尽管越南/革新0后对苏、对华关系并未马上出现逆转,但对越南而言,中国在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上较苏联具有优势是不容置疑的。越南学者认识到,曾经与本国关系密切的苏、美、法等国所起的作用都是暂时的,惟独作为邻邦的中国永远存在于这一地区,/面对有12亿人口的地区大国,唯有与她友好相处、共同生活,才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有利0。越南学者还说: /不了解中国,就无法了解我们越南自己。0足见两国历史文化关系之密切。更重要的是,中越友好在越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有过1979年的冲突,但越南人民仍对中国支持其抗法、抗美战争深怀感激之情。一位中国学者访越时听到许多普通的越南人说,他们的知识和技术都是从中国学来的。o越南当局的排华运动得逞于一时,是由其国内的政治体制决定的,并不能说明越南的百姓拥护这一政策,所以这一政策注定不能长久。

越南的变化既与作为外部因素的国际环境变迁有关,又与作为内部因素的国内矛盾发展有关。显性的外部因素虽然引人注目,但它们只有通过隐性的内部因素才会发生作用。反过来,内部变革也会对外部推力提出进一步要求。所以,还必须对外因通过内因所起的作用以及内、外因的互动加以分析。

越南1975年的统一并不表明它即刻成为一个整体,南、北差异无法在短期内被消灭。以西贡(胡志明市)为中心的南方最先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和商品经济的浸润,西贡较之于河内,其商品经济氛围更为浓厚。/河内只不过是一个大的村庄,商业并不重要,城市的本色仍然是建立在农民生活基础上。这种观点对于西贡(胡志明市)和越南(南方)其它城市任何时候也不会体现出来。0?越南统一后计划经济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企图以北方的农民意识整合南方的结果,特别是当时的世界已经不允许拒绝全球性的商品经济潮流,越南的挫折因而具有时代的必然性。解放后,/西贡人民却未能休养生息,反而,,被折腾得元气大伤,每况愈下。于是,在阮文灵主持市政期间,西贡率先改革,开,,-革新.开放之先风0。?改革首先从南方兴起,说明商品经济的不可抑制性,同时也是外部世界冲击的结果。以市场化为中心的

1

o??参见1日2小仓贞男著、武尚清译:5越南面临的挑战)))/革新0政策的核心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6年第4

期,第28页。

参见戴可来:5恢复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访越考察报告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7年第2)3期,第35)36页。

1美2凯西#W#泰勒著、于向东译:5北美的越南学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8年第2期,第25页。

林子苹:5西贡随笔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6年第1)2期,第39页。

中国的改革就是外部世界对越南的一大冲击。越南领导人/也觉悟到不可避免的是要同邻人比较,而人家却在本地区内积极推进经济的成长0。1这个/邻人0显然就是中国,因为中国与越南最具可比性。

越南的改革既然与中国的影响有关,其对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华人政策的转向便无可回避,然而这又取决于越南党内的改革力量能否取得支配地位。中越关系恶化期间,越南以党的方针和国家宪法的形式确立的与中国为敌的路线,在其制定者仍在位时无由改变;而在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国际上日益孤立之际,1986年12月在越共六大上以阮文灵为首的改革派终于获胜,越南的发展方向遂为之一变。在此前后,越南的华人政策已开始有了较大的调整,其对华政策也在六大后出现转机。1988年,越南在修改宪法时删除了对中国的攻击。1989年,越南开始公开肯定中国的改革,并希望对华关系正常化。1991年6月,越共七大正式调整了对华政策,同年11月,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而曾经作为中越关系对立物的越苏关系也几乎在同时发生大变。/黎笋(越共前总书记)和阮基石(越南前外长)的外交路线建立在与前苏联的团结合作基础上,苏联的倾覆使这条外交路线彻底失败。对于黎笋路线,越共虽没有作出明文决定,但实际上已被完全否定。0o苏联的影响从此成为历史的遗迹。综观此期间越南的变化,国际因素通过国内因素发生作用仍相当突出,而国内变动反作用于对外关系,并寻求更大的外部推力来加快内部改革。

那么,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向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越共六大召开前夕,越南政府于1986年10月颁布第256号法令,确认华人是越南公民,拥有与越人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是对1982年越共/第10号指示0的重新肯定)。?越共六大后政府又颁布了第34号决议并于次年实施,内容为鼓励华人等发展私营企业,允许私人创办雇员10人以下的企业;华人等从国外引进的资金、技术、设备、信息受政府保护。1989年越共六届六中全会做出扩大开放的决议后,华人经营各类工商业已不受资金、规模和雇员人数的限制。与此同时,政府还降低了华人企业的贷款利率,允许华人从事进出口和金融业;鼓励离开越南的华人回越南投资,并使其享受比其他外资更优惠的税率。在政治上,1987年政府重新肯定了华侨对越南的贡献,释放了被捕的华人知名人士,越共则恢复了一批华人党员的党籍。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又放弃了强迫华人加入越南国籍的做法;允许华人恢复社团组织,归还被占用的华人会馆场所。文教方面,1986年政府批准华校将华文课增加到每周6节,1990年国会通过决议,允许兴办包括华校在内的民办学校。?尽管越南的华人政策与1986年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中的一些矛盾,这从华人的被接纳程度可以反映出来。

四、越南华人的被接纳(1986年以后)

1986年越南的政策转向意味着开始由排斥华人转变为接纳华人。从越南方面来看,一开始就表现出经济、政治两个层面的不同步,即经济上接纳华人较快而政治上较慢,其原因仍在于经济上的实用主义与政治上的排外主义之矛盾。从华人方面来看,虽然其被接纳的程度主

1o?

?1美2大卫#W#P#埃里奥特著、武尚清译:5越南面向未来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7年第1期,第33页。

戴可来:5恢复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访越考察报告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7年第2)3期,第35)36页。参见Ra m ses Am er,/The S t udy of the E thn i c C h i nese i n V i etna m:Trend s,Iss u es and Challenges0,i n A si an Cu lt u re,No.22,

June1998,p.33。

参见周南京总主编、毛起雄分卷主编:5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6,第76、561页。

要取决于越南当局政策的落实程度,但他们在经济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政治上则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接纳方与被接纳方在经济、政治这两个层面上的进度是一致的。

虽然胡志明市的华人在1975年以后不断减少,但1982年9月在纪念胡志明发动反法起义37周年的一次仪式上,当时的越共市委书记指出,大约有50万华人仍住在堤岸。另外, /1982年11月一篇,,文章攻击了南方的-敌人.,这些人反对社会主义并企图摧毁经济,包括留在胡志明市的48万华人(占该市总人口的14.7%)。01两项数字虽稍有差异,但与1954年西贡拥有65万华人相比,仍相当于当年该市华人人口的74%)77%。这说明华人人口的主体仍在。然而,浩劫之后华人经济已元气大伤,特别是富裕阶层和社会精英被清算,使得该市的华人经济大不如前。作为支柱的华人经济的衰落使胡志明市的整体经济一落千丈,这是越南当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酷现实。

曾经是中南半岛三大/米市0之一、印度支那最大货物集散地的胡志明市,其经济繁荣之关键在于华人所起的作用,这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1975年以后对华人经济进行了人为破坏,遭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是必然的。所以,问题不在于当局愿不愿接纳华人,而在于这是其惟一选择,如果当局决意改革以拯救经济的话,这种接纳就不能是半心半意、反复无常的,而必须是全心全意、持之以恒的。换言之,经济改革与华人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当政者是在历尽曲折之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了解华人和熟悉华人工作,主张与中国修好和调整华人政策的阮文灵0,o两度主政胡志明市又一度失势,说明让正确的认识占主导地位何其难也!不过也正因为该市的改革先走了一步,所以才能在接纳华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胡志明市一直走在越南改革开放的最前列,该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纠正了过去的极左政策,给予华侨华人经济一个宽松的环境0;/当局曾下达过一系列促进华侨华人发展经济的文件,,阮文灵和胡志明市历任党政领导曾多次会见和看望该市的华侨华人,以示关怀0。?接纳与被接纳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作为被接纳者的华人,在经济层面上也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此乃源于华人经商的本性、华人商业网络对社会环境的天然依赖。如南方华人米商经过几代人经营已无人可替代,其资金可剥夺、企业可封闭,但其经验与关系网则无从复制。经营大米生意已成为某些华人地缘群体/非我莫属0的本能与特长。如胡志明市的潮州人与湄公河三角洲各省的潮州人已形成一个大米购销网络,他们自然真切地希望重新成为社会的一员,因为华人毕竟无法脱离当地人而生存,而华商网络也有赖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就更大范围和更长时段而言,亦莫不如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某些领域的华人经济网络以及市场和购销系统的缓慢然而实在的恢复,乃是源于无法压制的华人组织能力,源于越南华人与新加坡、香港和印尼华人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家庭、家族和生意上的联系,源于商业进取心和创造力这一华人社会习气,源于自我拯救的华人文化天性0。?这正是经济层面上接纳者与被接纳者能更顺利磨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逐渐被接纳的情况下,胡志明市的华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据该市人民委员会的统计

1

o??Lew is M.S tern,/The Overseas C h i nese i n t he Soci ali st Repub li c of V i et na m,1979-820,i n A sian Surve y,vo.l25,No.5,M ay

1985,p.522.

杨然:5越南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社会6,载5东南亚纵横6,1996年第2期,第29页。

廖小健、刘权等:5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经济6,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第248页。

Lew is M.S tern,/The Overseas C h i nese i n t he Soci ali st Repub li c of V i et na m,1979-820,i n A sian Surve y,vo.l25,No.5,M ay 1985,p.525.

资料,在华人密度最大的第11郡第4街区,1978年有90%的华人要求离开越南;而到了1985年底,有9000名华人的这个街区,已有328个小手工业生产单位、100户商店,6000多名原先失业的华人已经就业并有稳定的收入。就全市而言,1978)1979年仅有2923名华人在各基层生产单位工作;而到1989年底,这一数字已增至49679人,占全市小手工业劳动力总人数的29%。该市/那些不超过20人的小规模生产单位和小商户,至1985年以后已经发展成有20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和投资达百亿越币以上的各种有限公司0;/至1989年底,华人占优势的小手工业,如机械、针织、塑料、缝纫、皮革、玻璃等行业已经全部正常运转0。1

越南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华人的海外关系才得以展开的,这也是越南在经济层面上迅速接纳华人的重要动力。除东南亚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与越南南方华人有许多天然的血缘、地缘关系,以及长期往来所构筑的商业关系之外,遍布世界各地的越南华人难民在经历艰苦的重新创业之后,意外地成为越南海外资金的重要来源。至1994年10月,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已居越南外资来源地排名的第一、二、四位,o这显然得益于越南华人与它们的传统联系。据一项对胡志明市第6郡第17街区华人海外关系的调查,该街区有海外亲戚的华人住户为470户,其亲戚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不含中国),其中在美国有亲戚的最多,达261户,占55.53%;其次为加拿大,有66户,占14.04%;再次为澳大利亚,有63户,占13.40%;在其余国家和地区有亲戚的户数所占比例都在5%以下。?可见,在该市华人的海外亲戚分布中,北美的比重相当大,而由北美回流到越南的华人资金也相应较多。如1978年作为难民逃往美国的越南华人罗文正在成为亿万富翁后,于1992年回到越南帮助当地华人发展经济。?

在政治层面上,对华人的接纳则存在一些牵制性因素。首先,/越南是个小国,越南人具有浓厚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0。?维护民族利益本属正常,但在狭隘的民族主义驱使下走向极端时,就会对其他民族造成伤害。在越南对南部社会制度进行变革的历史条件下,越南当局不仅视南部华人为异族,而且视其为政治异己分子,从而对其怀有较强的戒备和防范心理。这就是为什么越南当局每每将华人经济问题政治化,将其作为反社会主义势力来加以对付。在政治变革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思想:民族主义必须寻找一个假想敌来维持其狂热。此种思维定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从而构成政治上接纳华人的障碍。其次,中国因素从正、反两方面作用于越南华人问题。中、越两国于1991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包括领土、领海争端在内的一系列矛盾并未彻底解决。此后,中越关系虽总体发展顺利,但干扰和麻烦仍不少。这都会影响越南对华人的接纳。越南当局曾视华人为中国的/第五纵队0,此种偏见也不可能很快消失。再者,南部华人面对的是一个新政权,然而/共产党在南方的胜利明显地使华人相信,如今他们有中国作为强大的靠山,因此他们更加期望获得越南的保护以及减少来自政府的骚扰0。?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显然不能指望中、越两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似而抛弃分歧。这种想法

1o?

???1越2莫棠著、汉宝译:5胡志明市的华人6,载5八桂侨史6,1994年第4期,第27页。

参见赵和曼:5越南经济的发展6,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第202页。

参见T ran Khanh,The E t hnic Chinese and E cono m i c D e v el opm e n t in Viet nam,In stit u te of Sou t heast A sian S t ud i es,S ingapore,

1993,p.97。

参见1马来2戴秀琴:5/要为华人争一口气0,富商罗文正回流投资6,载马来西亚5星洲日报6,2001年4月10日。

戴可来:5恢复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访越考察报告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7年第2)3期,第37页。

Pao-m i n C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e Overse a s Ch i n ese,pp.16-17.

无助于华人维护自身权益,也会增加越南当局对华人的疑虑,从而延宕其被接纳的进程。

尽管如此,越南当局对华人的政治接纳毕竟已经开始。具体表现在:第一,把华人作为本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来对待,视华人为越南各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亦即华族,从而承认华人的实质性存在。越南当局宣布:/华人应被看作是越南54个民族中的一员,因而应被看作是越南公民0;/越南党和国家对华人的政策是,既充分保障华裔越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又确保实行民族平等0。1第二,改变强迫华人入籍的政策,让华人自愿选择保留中国国籍或加入越南国籍。1988年6月,越南国会通过了5国籍法6,随后政府又做出执行该法的相应规定。据此,与越南公民通婚的华侨具有为子女选择是否保留中国国籍的自由。o第三,提高华人的政治地位,重新肯定华侨对越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贡献;国家重视对华人的工作,在中央成立华人工作委员会,在重点地区成立华人工作处;华人可以入党、参军、成为公职人员。但华人的政治权利仍是有限的,如各地议会的华人代表少得可怜,要害部门仍不得录用华人。第四,维护华人的文化权利,华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结社、办学(主要是夜校)和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权利,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文学校仍不得恢复。越南对待华人的政治路线可以概括为既接纳又限制,接纳的一面由官方公布,限制的一面只实施而不宣示。

华人对于政治上被有限接纳采取什么态度呢?/越南华人对越南当前的政策与现实处境基本上已经接受。对转为越南国籍,老一代华人已由被迫成习惯,由习惯成自然,年轻华人对此已不成问题。0胡志明市的华人绝大部分已经加入越南国籍,但是政治上的认同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融入。与分散在各地和越人杂居的华人不同,胡志明市的华人并没有从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发展为对主体民族(越人或京人)的文化认同,而散居各地的华人则已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文化认同的进程。胡志明市的华人大多仍操祖籍地的方言(广东话、潮州话、客家话),并保留中华传统文化。/像这样一个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历史渊源的族群,是很难同化于别的民族的。0?客观环境使华人的政治地位提升缓慢,华人的政治参与很有限,华人的公民权利真正完全实现尚需时日;主观上,历尽变故的华人仍心有余悸,离政治越来越远,犹如患上/政治冷淡症0。/尽管政治影响他们的衣食住行,影响他们的经营和发展,但是他们却拒政治于千里之外。0?与经济上的积极主动不同,以胡志明市的华人为代表的越南华人主流社会,在政治上仍停留在被动适应的阶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越之间紧密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使中国政府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去干涉越南的事务,并且使其对越南的干涉比对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干涉更具有合法性的假象0, /结果是,越南政府采取激烈的、极端的措施来抵御中国影响的可能性,就比东南亚其它国家要大得多0。?这种观点有失公允而且是因果倒置的。恰恰相反,狭隘的民族主义使越南经常担心自己被笼罩于中国的/阴影0之下,所以总要寻找机会来表现自己的独立性,这也是1975年以后越南排华的深层原因。这一观点也从反面说明,从国家关系的层面来分析华、越民族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说明,只有从越南党和政府同其国内华人的关系入手,才能把握华、

1o???5越共召开华人工作会议6,载5新河内报6,1992年2月28日。转引自廖小健、刘权等:5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经济6,第249页。参见庄国土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6,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8页。

郭明:5华侨华人在越南之沉浮与前途6,载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6,1996年第4期,第12)13页。

庄国土主编:5二战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6,第343页。

Pao-m i n Chang,B eiji ng,H anoi,and t he Overse a s Ch i n ese,p.3.

越民族关系的纵深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横断面。

更进一步说,越南不像东南亚其他国家那样,它的政府掌握着更多的资源,也拥有支配少数民族的更大权力。所以,一旦发生排斥某个少数民族的运动,政府所起的作用会比其他国家更大。与此同时,越南的体制又决定了它的政府在代表主体民族的民意方面,并不会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因此,就越南而言,排斥少数民族运动的发生,由民间的族际冲突引发的可能性更小,而由官方出于某种政治原因煽动起来的可能性更大。同样的理由,在接纳少数民族方面,越南政府也会起更大的作用。至于各民族在民间层面的相互接纳,只要社会经济生活已经打成一片且没有深刻的历史仇怨,本应是不成问题的。政府如若真正代表民意,则不会去破坏各族相互接纳的和谐局面。在这一点上,像越南这样的国家只应该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Abstract The Ch i n ese exclusion move men t i n V ietna m,starti n g fro m1975,has the follo w ing character istics:it was sti m u lated by the changes i n inter national relations and

rep lace m ent of the South V ietna m ese govern men;t itw as realized by them eans of political

transfor m ati o n and legislati v e procedure;the move ment and other factors led to the near

collapse of nati o nal econo m y.The move ment can be d ivi d ed i n to the i n tensifyi n g period

during1975-1979and the up-do wn subsi d ing per i o d duri n g1979-1986.A fter the

refor m policy i m ple m en ted by t h e V ietna m ese govern m ent in Dec.1986,the policy on Ch inese took a funda m en tal turn fro m rejection to accep tance.H o wever,at the very

begi n n i n g,th is policy d idn.t synchron ize on econo m ic and political levels,.i e.,Ch i n ese w as more easil y accepted i n econo my t h an i n politics.A ccord i n gly,Ch i n ese i n V ietna m

took rather active steps i n econo m y wh ile passi v ely adapted to the situati o ns i n politics.

(陈衍德,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厦门,361005)

1责任编辑:黄海慧2

停用电子信箱启事

本编辑部从2009年开始不再使用sj m z@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8075117.html,信箱,只使用sj m zbj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8075117.html,信箱接收稿件。特此敬告。

5世界民族6编辑部

2008年12月

越南诗句《南国山河》历史真相

“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这是被越南人视作民族英雄的李常杰在抵抗宋朝军队时写下的诗句《南国山河》。2016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发表长篇演讲,尽管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引用了这首中国北宋与越南李朝熙宁战争时期的越南诗句,他表示,这首诗表达了所谓的“所有越南人民不屈的精神”。 《南国山河》被收录在越南初中学生的教科书中,而“南国山河南帝居”这句诗,至今还经常出现在越南反华人士抗议中国的标语中。这首古诗的作者李常杰在越南属于“民族英雄”,类似于我国的霍去病、左宗棠。他是交趾李朝时期人。出生于寿昌县(今河内)太和坊的一个武将家庭,在李太宗时期净身为太监,参加过对占城国的三次入侵,随后北上入侵宋朝。1105年(李朝龙符五年),李常杰去世,被追赠以“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 访问越南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偏偏要提这场战争?此中有何深意?下面,我们根据史料走进这场战争,来探求历史的真相。 北宋时期中越之间的恩怨情仇 在宋代,今越南的北方为交趾政权,南方为占城政权。自秦汉到唐五代,交趾一直作为中国的地方郡县存在。秦平岭南,在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象郡,开始了中国王朝对越南地区的正式管辖。西汉武帝时再平南越,在这里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直至唐朝,越南地区都没有脱离中国王朝的管辖。随着唐朝灭亡,大一统王朝的消失,整个中国秩序大乱。交趾便趁着大乱割据一方,逐渐获得独立。 在宋朝皇帝眼中,交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原王朝的蕃属,对交趾的册封,从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依次递进,在宋朝皇帝眼中,交趾竟从郡县变成半国不国的存在,不臣之野心不小,想来实在是让人生气的事情。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黎桓篡丁之时,北宋曾派军欲助丁氏母子,但战争未如宋朝所愿一举平定交趾,而以宋朝大败结束。之后前黎朝和李朝一直向北宋纳贡称臣,但边衅仍时有发生。李朝(交趾)时,前几代君主均致力于开拓疆土,对占城几次用兵,对宋朝领土也屡有蚕食。1014年北宋钦州曾包庇越南逃犯,导致李公蕴引兵犯境。此后李公蕴及其继任者屡有犯宋境,宋朝则鉴于北方有辽和西夏,一直对交趾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侬智高举事之时,李太宗李佛玛曾向宋朝表示愿派2万兵马助宋,以便“欲因此乘势以邀利”。宋朝廷本欲答应,但在狄青的反对下,宋朝最终没有让交趾出兵。而侬智高山穷水尽之时,亦曾向交趾求援,但李朝兵至前,侬已败。李佛玛未能如愿。 但是接下来的雍熙北伐将北宋的战略重心移向传统的北方边境,北宋逐渐对交趾转用宽忍政策。 事情在宋仁宗时期发生了变化。大国不找小国麻烦,小国交趾倒不安分了。在经历了独立初期丁朝、前黎朝两个短命王朝之后,李朝的建立使交趾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强大的统一政权。仗着宋朝的宽忍,交趾不断蚕食北宋南方边境,甚至制造骚乱。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加紧对占城的控制。庆历四年(1044)、庆历六年(1046)、熙宁二年(1069)、熙宁七年(1074)、熙宁八年(1075)多次对占城用兵。这打破了宋朝联合占城抑制交趾的地区战略格局,双方关系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交趾一再挑衅,别的宋朝皇帝可以忍,富有强国理想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不能忍,宋神宗对南方的开边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一再更换知桂州人选,积极推动“恢复”交趾为郡县。不论是任命潘夙知桂州,还是以萧注取代潘夙、以沈起取代萧注知桂州,都是积极筹备“恢复”交趾战略计划的举措。 1072年(熙宁五年)李朝李乾德即位,是为李仁宗。时仁宗仅7岁,由检校太尉李常杰和兵部侍郎李道成辅佐。后来,被宋神宗提拔的萧注,从最初的主战转为主和,而沈起坚持

越南国情简介

越南國情簡介 2007/05 壹、一般概況 一、國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二、國慶:9月2日 三、首都:河內(Hanoi) 四、面積:32萬9,241平方公里(約台灣9倍大) 五、人口:約8,300萬人,共有54族,以「京族」(Kinh)為最 大族(約89%),華人約200萬人。 六、位置:位於中南半島東側,北與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為界,西臨寮國及柬埔寨,東濱南海(越南稱為東海)之東京灣(越南稱為北部灣),全境狹長如S狀。境內3/4 為山地森林,平原主要分佈於北部紅河三角洲及南部九龍 江三角洲。主要港灣有北部之海防(Hai Phong)、中部之峴 港(Da Nang)、中南部之金蘭灣(Cam Ranh)及南部之頭 頓(Vung Tau)及胡志明市(Ho Chi Minh)。主要國際機場 有河內之「內牌」(Noi Bai)機場及胡志明市之「新山一」(Tan Son Nhat)機場。 七、語言:越語,略通英語、華語、俄語及法語,粵語可在南 部華人間溝通。 八、氣候:兼有亞熱帶及熱帶性季風氣候。北越與台灣氣候類 似,分春、夏、秋、冬4季,7至11月沿海多颱風,南越 與泰國、馬來西亞氣候類似,終年濕冷,分雨、旱兩季,5 至10月為雨季,11至4月為旱季。冬、夏河內平均氣溫分

別為攝氏16.5及26.8度,胡志明市為25.8及28.9度。九、近代簡史:越南古名「文郎」、「交趾」、「大越」、「安南」, 西元968年成為獨立之封建國家。1858年法軍入侵越南, 1883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1930年胡志明創立印度支那 共產黨,成立「越盟」抗法,後遭通緝逃離越南。第二次 世界大戰,日本利用法國崩潰之機會,於1942年侵佔越南,扶植「保大」(Bao Dai)為安南皇帝。1944年,胡志明潛 回北越,發動民眾組織游擊隊作戰,迨1945年日本投降,胡氏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取得越南政權。不 久,法國再次攻陷河內,胡氏被迫逃入山區,法國宣佈重 建越南政府,由保大皇帝擔任元首,與胡志明政權對峙。 1954年,越共於「奠邊府」(Dien Bien Phu)之役戰勝法國,雙方簽署「日內瓦停戰協定」,以北緯17度將越南劃分為 二:北方由胡志明領導,稱「越南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南方由吳廷琰領導,稱「越南共和國」(Republic of Vietnam)。1967年9月,南越之阮文紹獲選 為第二任總統。美國為避免南越政府被北越兼併,於60年 代末及70年代初大舉介入越戰,協助南越對抗北越軍隊。 迨1973年美國國會決議停止軍經援助後,南越陷入孤軍作 戰困境,1975年4月30日西貢淪陷。1975年9月2日南 北越正式合併,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貳、政治概況: 一、政治結構:越南共產黨創立於1930年2月3日(曾一度更

老挝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整理版)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老挝。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2006年6月,朱马利主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06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中老联合声明》。2007年8月,波松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工作访问。2009年9月,朱马利主席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决定把中老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经贸合作方面,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003年,中老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7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2.49亿美元。

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光棍男上千万

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光棍男上千万 1957年~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相关新闻 媒体:1990年出生的男性1/6将孤独终生 河北赵县的赵大姐愁眉不展,25岁的儿子还没说上媳妇,她的心里总是压着一块大石头。曾经相过一次亲,女方开口要15万元彩礼,家里拿不出这笔钱。48岁的赵大姐无奈到北京做家政,帮儿子攒钱娶媳妇。 “现在的姑娘太金贵了,开口就是三斤一响。啥三斤?一百元的大票要称上三斤!一响就是还得买辆车,房子就不用说了,哪少得了?!”赵大姐说。 据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了解,河北等地农村近几年彩礼上涨得很快,从五年前的不到十万涨到现在的十五万甚至更高。 不菲的彩礼再加上新房等其他投入,娶一个媳妇往往会耗尽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而对相对贫困的男性来说,只有一条路——打光棍。彩礼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光棍村开始出现。

畸高彩礼和光棍村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中国已经出现严重的性别比失衡,适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数千万。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性别比失衡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性别比失衡呢?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性别比失衡有两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别比失衡。由于移民比例很小,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出生性别比失衡。 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一般介于103和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有103至107个男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之前基本正常,在1982年为107,但之后迅速攀升,1990年达到111.3,2000年升至116.9,到2004年更高达121.18。尽管自2008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117左右的高位。 国家卫计委在今年初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依然偏高,其后果已经显现,风险进一步聚集和扩大。 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光棍危机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后果就是光棍危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一共出生了6.75亿人,这34年的平均性别比是114.7.按性别比正常值推算,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万。 “婚姻挤出”很形象地显示了性别比失衡对婚姻的影响——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为多出数千万男性变得拥挤,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燕舞在河南、湖北、贵州等地调研发现,光棍率自8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加剧上升。此外,光棍大部分集中在农村,有些贫困山区,甚至出现了光棍村。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 大型组图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大型组图 历史回眸:残酷血腥的越南战争大型组图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现越南政府称之为: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Chi?n Tranh Ch?ng M? C?u N??c),为新民主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谓越共)反抗美国及其傀儡政权越南共和国(南越)的战争。美国在本次战争中失败(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南方反政府军“民族解放阵线”在北越领导人胡志明的支持下,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扶植南越的美国总统是Dwightd David Eisenhower(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John Fitzgerald Kennedy(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Richard Milhous Nixon(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统一了越南全境。 A South Vietnamese soldier holds a cocked pistol as he questions two suspected Viet Cong guerrillas captured in a weed-filled marsh in the southern delta region late in August 1962. The prisoners were searched, bound and questioned before being marched off to join other

中国人的越南之行:越南女导游让人不堪回首

中国人的越南之行:越南女导游让人不堪回首 这是我本人真实的故事 前后经过所有一切系个人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今天算是回应个别铁友对我在越南国一场独行侠般的旅游感到好奇心,谢谢大家了,我写的这篇博文算是原本的续集吧,也是一场跨国情缘------- 虽然还在中越2国纷争之时。但此时咱暂时先撇开什么民族恩怨这个话题。咱们中国制造产品也确实不奈嘛;咱们祖国地大物博,地灵人杰;祖国的财富也总令外国不法分子垂涎欲滴哈,也敢于冒险。。。 刚进入六月份季节,在西南位置就炎热非常。此刻“独行侠”般的我独自一人在越南旅游,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咱确实感慨万千---- 现在,我就说说这个导游兼翻译这个越南女子。河内人,各方面的确不错的。也算是白领阶吧,人长得很年轻,丰满,标致;重要是精通三国语言(英语,越南语,汉语)。人也很善良友好;也不因为现时2国因为国土纠纷而带着民族对抗情绪来处事;就在咱上篇博文里已经提到住宿问题了嘛。她在叫我不要吭声的原因,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不要暴露身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及也看得出她也是在为我省下一笔费用嘛。当然咱也是长得不是那么对不起人的外观嘛。呵呵,多少算是标准的男人;(我听说咱中国人长得稍微看得过去的话,在越南女性眼里还是挺吃香的),当然孤男寡女同一房难免你情我愿,你明白的,哈哈。 确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统治者的定义咱就不多言语了)。咱草根阶层还是以个人情感为中心,男女之间更甚。情为何物?是呀,人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缈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她为了我,陪伴着我逛了半个越南。与我一路奔波从未怨言,也不叫我随便浪费;我想买的东西都是她去砍价,知道吗?她是对一个来自敌方的百姓啊! 短短几天时间里,她确实说了回去后就去办理护照,希望办理好到中国来一趟,去看看中国北京,长城。她说不在乎我是否有了家室,她说,,,哎------- [高平市]是我的越南之旅的最后一站,她送我到了中越边境关卡(龙口关);我离开了她,我踏上了回国之路。她哭了。。。

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11文管班樊慧飞1101050112 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越南文化。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漫步越南城市乡村,当地的许多传统习俗都源自中国,中华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在长期以来中越两国人民在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而且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中国与越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一、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 (一)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现在越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存着70%汉越音词汇,从这里可以看出越南的文字与中国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约在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不按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二)、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越南的各大书店陈列着许多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巨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还有许多的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杂文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等等。 2010年越南中国图书展销会,是继2008年和2009年越南、柬埔寨中国图书展销会成功举办之后,广西新闻出版局第三次承办并组织中国出版代表团参加这项国家级书展活动,同时也是纪念中国与越南建交60周年暨中越友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中国出版代表团达成向越南输出版权合同和意向的图书共79种,其中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当场签约输出版权的图书达61种,创历史新高。除举办中国图书展销会外,中方代表团全体成员还参加了第三届越南国际书展,与越南有关出版、发行单位洽谈图书贸易、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事宜。

越南新娘研究之越南婚介篇

越南婚介 越南婚介从09年后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涌现。因为有很多找了越南新娘的单身汉也加入了进来,他们觉得自己认识越南养妈,靠建个网站或是挤进各个越南新娘群里或是贴吧里去拉拉客,如果能找到单身汉,就很快能扳本。但是就目前越南婚介之乱,可能大部分是僧多粥少,会很快被淘汰出越南新娘市场。据估计,中国现在有越南婚介5000多个。 一般婚介为了日后发展,大部分是愿意做好的,只有少数散兵游勇,有骗了钱就跑的,或者是失败就跑的,大多数愿意做好。剩下的就是看中介的个人人品和承担责任的责任心了,一般是名气很大的中介,和大的做了一定时间的中介,为了自己的名气和招牌,出了事会尽量担责的,少数散兵游勇当然是不会的。 中介虽无法律地位,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主观为自己,但客观上帮你解决了人生幸福。使你免受无妻无女人孤独之苦和他们续香火之苦。中介为了生存和自我就业,也有自己的艰难一面。但婚姻本来是个很复杂的人际关系,自由恋爱结合的尚有很高的离婚率,更别说这种异国速配婚姻了,所以哪个中介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当然最主要的看中介和单身汉的协议和对善后的处理了。 涉外婚介没有法律地位,但既然你从事了这一行,就要以一种职

业道德和行业普遍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乱搞一气。所谓盗亦有道,任何行业都要有自己的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操守。 单身汉如何选择中介和跟中介的相处之道: 第一,选择大的、有名望的中介,这样万一出了事情,对方为了自己的名声和招牌一般都能够担责。 第二,平时多跟你的中介沟通,跟中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你找越娘之前和找到越娘后都很重要。不要找了老婆后,自己过起了幸福的夫妻小日子,对你的中介就不理不睬,夫妻间出现了纠纷也都自己拿主意了。但事实上你可能对越南人的性格脾气和趣向都不甚了解,可能你跟越女相处没经验,容易做出错误的事情来。然后引发你们中越家庭不合甚至破裂。而到了你们家庭要破裂了,或者你的越娘回去了说不来了,就马上找到你的中介兴师问罪说你个骗子马上给我退钱,这样就把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事情的余地被你自己丢失掉了。 第三,越娘逃跑的的善后问题的协议处理。 如,什么时候发生逃跑。中介负全责,什么时候发生逃跑各负半责,什么时候发生逃跑大家各担己责。

跨国婚姻比率 台湾亚洲居冠 1119

跨国婚姻比率台湾亚洲居冠 《联合报》编译王丽娟/联合新闻网提供(2011.11.14 18:43)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报道,跨国婚姻崛起是全球最大的社会趋势之一,其中亚洲是异国婚姻最稳定上升的地区,而台湾的跨国婚姻比率在亚洲居冠。 跨国婚姻增加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到外国度假、留学、移民以及到外国工作增多。日本二○○八年到○九年约有百分之五的异国婚姻(夫妻至少一人是外国人),其中外籍新娘是外籍丈夫四倍。 台湾的跨国婚姻比率在亚洲排名第一,二○○九年外籍新娘占百分之十三,二○○三年外籍新娘达百分之廿八。因大陆配偶在台湾不算跨国婚姻,否则比率更高。 根据人口调查,二○○○年,全球廿五岁到卅九岁的异国鸳鸯约有一千两百万对,但不包括日本、台湾、澳洲、加拿大,若一并计算,应有一千五百万,但和全球约五亿个婚姻相较,一千五百万不算多。 亚洲的跨国婚姻也和欧美不同。欧洲和美国多半是移民后再结婚,亚洲相反。韩国的男性经中介牵线后,花两万至三万美元和两三天相亲就可娶到外籍新娘,台湾男性与越南新娘的情形大致也是如此,台湾对越投资提高后,越南新娘也增多。 亚洲男性娶外籍新娘,同时希望她们能多生小孩。不过,至少韩国男性的这项希望会落空。外籍新娘仅生一点○八个小孩,比一般韩国妇女的一点七九个还少,这项发现十分意外且令人困惑,原因之一可能是老少配居多。 不过,在跨国婚姻中,背景、年龄、教育程度都不会影响婚姻的长久,至少在韩国是如此,而且差异愈大,婚姻维持愈久,原因不明,可能与跨国婚姻让彼付出更多有关,或是年轻、贫穷的妻子无法选择离开。 中国富豪在美“投资换绿卡”爆增 朝鲜日报驻纽约特派记者Kim Sin-yeong (2011.11.12 12:27) 通过在美国投资的方式获取美国公民权的中国富豪越来越多。《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说,在可获得美国公民权的EB-5 签证申请者中,中国人大幅增加。获得EB-5签证的条件是,最少投资50万美元、创造10个以上工作岗位。 美国移民局透露,今年申请EB-5签证的中国人共达2969人,其中934人获批。在EB-5签证总申请人数中,中国人占75%。与2007年(270人申请,161人获批)相比,增至10倍以上。获得EB-5签证后,如果能够维持10个正规工作岗 位5年,投资者及其家人可获得公民权。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中国人想要获得美国公民权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豪剧增,但中国的社会基础设施等不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最近中国银行对980名财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富豪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6%的 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移民”,14%正在办理移民手续。在财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富豪中,55%有移民到其他国家 的想法。想要移民到美国(40%)的人最多,其次为加拿大(37%)、新加坡(14%)和欧洲(11%)。 考虑移民的最大原因就是“子女教育”。与中国银行一起制作报告的胡润研究院院长胡润表示:“因担心政治局势发生剧变后自己的财产被没收,以及对恶劣的医疗环境的不满,也使富豪们考虑移民其他国家。”中国千万富豪约有96万人, 亿万富豪超过6万人。

东南亚史史料目录学(课件)

东南亚史史料目录学·东南亚史学术动态与学术史 一、东南亚史研究简介 (一)中国 历代正史中的外国传、地理志多有涉及东南亚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类书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各朝实录、会要、通典、地方志等,也有不少材料。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有关东南亚的专著,如魏晋南北朝的《扶南异物志》、《扶南记》、《佛国记》,唐代的《大唐西域记》、《大唐求法高僧传》,宋代的《岭外代答》、《诸蕃志》,元代的《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明代的《西洋朝贡典录》、《东西洋考》,清代的《海国闻见录》、《海国图志》等。这些专著中有不少第一手材料,十分珍贵。霍尔强调,要获得任何东南亚的原始资料和知识,中国的史料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解放前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发展缓慢,主要从事的是史地考证。1927年上海暨南大学设立南洋文化事业部,出版《南洋研究》、《南洋情报》等。1940年张礼千、许云樵、姚楠等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学会,出版《南洋学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南洋研究所。解放后,1956年厦门大学设立南洋研究所,1959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设立东南亚研究所。1978年以后,又有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印支研究所等的设立。此外各相关的民间学会也纷纷成立。有关东南亚历史和现实研究的学术刊物和各种学术著作也都纷纷出版。 (二)外国 1.东南亚国家。战后东南亚各国开始重视本国的历史,有不少著作出版,其中一些已译成中文,如《菲律宾社会与革命》(阿马多.格雷罗),《印度尼西亚史》(萨努西.巴尼),《缅甸史》(貌丁昂),《越南史略》(明铮峥),《越南古代史》(陶维英),《柬埔寨历史简编》(梁合安),《泰国与柬埔寨史》(琼赛)等。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除了各大学中的研究机构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其中,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是近年来颇受国际学术界重视的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下设的东南亚文化研究部,实际上是以历史研究为主的,它负责整理口述历史,承担传记写作等。 2.英国。传统上英国是西方国家研究东南亚史的中心,著名的研究机构有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等。但战后其研究已比不上美国。19世纪以降,一些曾经担任过殖民地官员的英国人纷纷著书论述东南亚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虽多为综合性研究,但基本上是历史著作,如莱佛士的《爪哇史》等。战后的代表作是霍尔于1955年出版的《东南亚史》,他摒弃欧洲中心论和印度中心论,提出“从整体出发来解释东南亚历史”,是第一部东南亚地区通史。霍尔还主编《东南亚历史学家》一书,总结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主张改变偏重研究缅甸、马来亚的倾向,并提倡以文物证史。

越南历史起源及其发展

越南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显示,越南在旧石器时期已有先民活动,在公 元前600年左右出现东山文化,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话传说提到约 四千年前出现最早的王朝鸿庞氏。中国秦汉时期接触并征服北部(红河三角洲)及中部后,越南情况乃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处于中国统治之下,中国文化大量输入。现时的越南中、南部地区,曾有 占婆国存在(2至15世纪),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带曾为扶南、真腊(柬埔寨)等国的领土。 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打败中国南汉军队,这次战役为越南独立过程 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后越南进 入封建时期,经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各朝的发展,15世纪初一 度被中国明朝所占(即属明时期),不久复国,并在后黎朝前期达至封建时代 兴盛时期,其后长时间处于分裂及战乱,有莫朝(与后黎朝合称南北朝)、郑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权,到19世纪初期阮朝重新统一全国。越南历朝曾使用的国号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对外被称 为“交趾”、“安南”,19世纪初始称“越南”。在封建时代各朝,统治者采 用中国式的制度治国,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发展,本国文字“字喃”得以应用。对外多次进行战争,以维护独立和扩张领土,曾 抵御北方的中国及蒙古等国,在印支半岛逐步征服占婆国,入侵老挝,与真腊、暹罗(泰国)争雄。 19世纪中晚期,法国渐次吞并越南,进行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 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产党(时称印度支那共产党)发动八月革命,成立 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统治北方,获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国家 支持,南方亦先后有西方阵营支持的保大帝政权及越南共和国(即南越),南 北分裂,美国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战。1975年北越统一全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统一后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邻国老挝、柬埔寨,又与中、美等交恶,外交形势曲折。1986年以后,越南政府推动革新开放,促 进经济,1990年代又与中、美及世界各国改善关系。

墨尔本有30万华人移民 多数住在这5个华人区

墨尔本有30万华人移民多数住在这5个华人区 墨尔本是华人最喜欢居住的澳大利亚城市,据统计,全澳一共有42.76万名新移民出生于中国,其中,大约有11.28万人住在墨尔本华人区,占比高达26.37%。 住在这里的理由很简单,几位在墨尔本生活多年的华人说:“墨尔本比较安静,没有悉尼那么喧嚣,华人区的生活非常方便,国内有的商品,这里都有,新移民住在这里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可以适应。” 现在,墨尔本400多万人口中,华人华侨的总人数在30万人以上,走在墨尔本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特别是在这5个华人区。 Boxhill:墨尔本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区

Boxhill是老牌华人区,华人开的餐馆和小商铺鳞次栉比,吃饭、买东西太方便,不仅华人喜欢来,不少老外平时也喜欢来这里逛街。 这里的商机比较多,除了中餐馆和超市外,还有不少华人开设的移民中介、留学中介、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新移民初来乍到,外语零基础也没有问题,买房置业、租房、求职、读书、订票、报税、出去旅游都能找到专业的华人中介。 缺点是离墨尔本市中心确实有点远,坐公交,倒地铁去市区,在车上睡一觉都可以。 Glen Waverley:墨尔本的“小上海”

Glen Waverley(格兰威夫利),是墨尔本第二大华人区,在墨尔本东南区,面积不大,17平方公里左右。 人口超过5万人,本土出生的澳洲人占大多数,也同时有不少海外的移民,其中以亚洲人居多。Glen Waverley的华人也有很多,占总人口的4%,此外,不少从斯里兰卡、英国和马来西亚来澳洲的移民也在这里定居。 住在这里的华人大多数都比较富裕,特别是这几年从国内来的新移民喜欢在这里生活,当地13%的居民在家中使用普通话。 Clayton:学术氛围浓厚 Clayton是莫纳什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墨尔本东南区,许多学生和研究人员喜欢扎堆在这里,年轻人比较多,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比其他华人区要浓厚一些,也有很多已经成家立业的夫妻以及家庭也喜欢住在这里。 Clayton Evelyn一条街都是华人,由于这里的越南华侨比较多,这里也被不少墨尔本当地人认为是越南区。 Caufeild:传统高端富人区

翻译资料

False friend 绿豆green bean mung bean 方便面convenience noodles instant noodles 隐形眼镜invisible glasses contact lens 早恋early love puppy love 机械对应 干货dry goods dried goods 油性皮肤oil skin oily skin 没有考虑具体搭配 假花false flower artificial flower 假唱false singing lip-synch 番茄酱tomato sauce ketchup 食言eat one's word break a promise 农民peasant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五行 金、木、水、火、土 The Five Elements (metal,wood,water,fire and earth, held by the ancients to compose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d later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xpla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henomena) 气功qigong 功夫Kong fu 太极Tai chi 风水Feng shui 阴阳Yin-yang 饺子jiaozi 荔枝litchi乌龙茶oolong 皮蛋Preserved egg 元宵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粽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盲流Jobless migrants 拔火罐Cupping 拜堂perform the marriage ceremony 易经Book of change号脉Feel the pulse京剧Beijing Opera龙舟Dragon boat 春节Spring Festival 春卷Spring roll 八宝莲子粥Eight-treasure Lotus Seed Porridge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泽东思想Mao Tse-tung thought 围棋Weiqi—a game played with black and white pieces on a board of 361 crosses 兔死狐悲 Literal trans: Foxes will grieve at the death of the hare Liberal trans: All things are sorry for their own kind 调虎离山 To 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hills To lure the enemy from his base “我中了他的调虎离山计啦” I’ve fallen for his luring the tiger out of the hills scheme. 引狼入室 Literal: To bring the wolves into the house Liberal: to invite disasters 走马观花 To ride out on horseback to enjoy flowers To 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vservation 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学术界对越南史学史及中越史学的综合研究

学术界对越南史学史及中越史学的综合 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越南,古称“交趾”。公元679年,唐朝设置“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1802年阮福映请求改国号为“南越”,1804年清朝封其为“越南国王”。1838年始称“大南”。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本文拟对学术界有关越南史学史以及中越史学交流的研究状况作一评述,以此或可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对越南古籍与史著的研究 (一)《安南志略》研究 黎俞,字景高,号东山。本为越南陈朝人,1258年“内附”元朝。《安南志略》是其于14世纪在中国撰写的一部越南史。 武尚清《在中国—成书、版本及传藏》}z}一文发表于1988年,其从《安南志略》一书的成书、价值、传藏、版本,以及作者黎俞的生平事迹等方面对此书

作了介绍与评论。武尚清认为《安南志略》为志书,又是史书。其实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志书亦是史书的一种表现形式。武尚清还指出,“黎俞根据亲身掌握的知识,参用史籍记载,第一次系统撰集成书,意义是很大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黎俞在越南史学史上的贡献。 关于《安南志略》的成书过程,武尚清指出其成书时间约为1333年到1339年之间,即中国元代惠宗元统、至元年间。武尚清还根据此书的十一篇书序,指出黎俞撰写此书之不易。对于《安南志略》成书于中国,武尚清指明《安南志略》受到中国史学的影响。《安南志略》后来收入到《经世大典》中,武尚清对此评价说:“私人撰述获得了官方承认,且被收入《经世大典》,说明了其书的价值和意义.关于《安南志略》的传藏,武尚清指出:在元代,欧阳玄、元明善等人的审阅、作序,被收入《经世大典》;在清代,有朱彝尊、钱大听、黄不烈等学者收藏、校订,被收入《四库全书》;也曾传到日本,而又回传越南。武尚清还介绍了《安南志略》现存的三个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86年台湾商务影印);1979年上海古籍书店复印本;上海乐善堂铜活字印刷本。 武尚清将《安南志略》一书的价值归纳为两方面,

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 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李宇明 进入新世纪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之一,是汉语带着橄榄枝在世界许多地区快速传播。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应重视对已有的相关实践进行经验总结,鉴往而明今。与当今汉语国际传播相关的实践有很多方面,主要的有:一、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二、华人华侨在海外的语言保持与发展;三、五十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一、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 汉语至少从先秦就不停向四方蔓延,汉唐为盛,形成了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包括越南一带、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在内的“汉字文化圈”。汉语在亚洲地区传播的特点之一,是周边地区逐渐将汉语汉字民族化。一开始是引进汉文经典,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由之发韧。社会上层及知识界在学习汉文经典的同时,也逐渐用汉语文进行写作,转写政府公文等等。进而使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为满足记录本民族语言的需求,还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并造出一些特殊的汉字,如越南的“字喃”,日本的“国字”等。此后,依照汉字的某种特点设计本民族文字,如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设计出假名,朝鲜仿照汉字的结构方式设计出谚文,且长期汉字同假名、谚文合用。直到今天,日文还夹用1945个当用汉字和若干人名用字,韩国也在使用1800左右个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在日语、朝鲜语(韩语)、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借词,虽然现在越南和朝鲜已经不用汉字。 汉语汉字的逐渐民族化,使得这些国家已经无法离开汉语汉字。日本每年都要举办汉字检定考试,受测人数已过200万。日本800多万部手机中有2/3可传输汉字短信,日本计算机公司生产的汉字字库的字体有2900余款,日本的一些小学在提倡诵读《论语》。韩国同朝鲜一样也曾经废除汉字,但是现今已理性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前总统金大中说:“韩国的各种历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国汉字书写,如无视汉字,将难以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和历史传统。”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识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汉字和汉字标记,规定将目前完全使用韩国文字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1在越南,以著名法学家范维义为代表的十多位专家联名上书越南教育部,建议在中小学开设汉语必修课。这一建议是对越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问题长期反省的结果。汉语汉字,已经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根基,成为其民族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汉语起码在汉代已经传播到中亚,并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延伸到西亚和欧洲。但是西洋真正的汉学兴起,却是在马可·波罗之后中国文献、传教士关于中国状况及语言的报道源源不断地传之西方。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以来的一些传教士和学者,如罗明坚、利玛窦、金尼阁、瓦罗、马若瑟、雷慕沙、马礼逊、马士曼、艾约瑟、威妥玛、甲柏连孜、卫三畏、比丘林、叶合逊等人,对汉语、汉文献进行了许多研究,为西洋汉学的形成写下了富有特色的一页。西洋汉学同“汉字文化圈”不同,其形成主要是传教和语言文化的学术行为。其中有些人懂汉语,甚至还研究过汉语方言,可谓“中国通”;而有许多人并不会说汉语,甚至连中国都没有到过,他们多是借助文献、甚至是译文资料从事汉学研究。不懂或不怎么懂汉语口语而研究汉学,是西洋汉学的一个特色。当今,西洋汉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汉语口语和书面 1参见《环球时报》2007年6月7日第11版。 2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8075117.html,/user3/phoenixok/archives/2007/675825.html。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的排华运动及其影响

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的排华运动及影响 09历史班200902501142王鸿洋 摘要:排华,是指华侨华人或者走出中国本土以外的中国公民,在异国他乡受 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或居民的不公正、非人道甚至残忍地对待,在名誉、财产、心理、生理乃至生命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和损伤。①本文从历史上排华运动入手,主要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越南排华的主要原因,排华运动的阶段及主要特点和影响。 关键词:越南排华运动,原因,阶段,影响 历史上, 华侨的侨居地已发生过多次排华浪潮。在我国明清时代, 中国移民的主要流向地东南亚地区有过无数次由西方殖民统治者蓄意煽动和发动的大规模排华事件, 如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策划的16 0 3 年、16 3 9一 1 6 4 0 年、16 6 2 年和1 7 6 2 一1 7 6 4 年等几次大屠杀, 1 5 9 3 一2 5 9 6 年、2 7 0 9 年、1 7 4 6 年、1 7 5 5 年和1 7 6 9 年五次大驱逐, 以及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 荷兰殖民当局发动的17 4 0一17 4 1 年的红溪事件。19 世纪以来, 随着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中国移民的增多,这些地方成了新一轮排华运动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北美、拉丁美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对华侨的政策逐渐趋向正常, 排华立法大抵至迟在60 年代已成为历史。战后的排华活动的多发区在东南亚。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的排华运动就是在此时爆发的。爆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插手印支问题,越南因为国家利益及其地缘政治的原因,开始排斥中国,逐步向苏联靠拢。中越关系恶化。1975 年,越南实现了南北的统一,苏联也加大了对越南的援助力度。与此同时,越南也想借助苏联的实力,推行其地区霸权主义。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趋向及行为显然会遭到中国的反对,但却与苏联想利用越南控制东南亚从而削弱中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不谋而合。正如越南中央委员黄松曾对西方记者说的一样,“在越南战争时期使中国和苏联尽力帮助北越,这对越南来说是重要的。 现在,越南不再那么需要执行这一政策了。……今天同苏联的和睦对越南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强烈地希望削弱中国在世界这个部分的影响,这点正好同越南的利益相吻合。”②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共与越共的分岐越来越大,中越两国的关系也日益恶化,终于越南当局最初的零星排华行为逐步演变成大规模的排华浪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