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地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

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云南省2013年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已经结束,根据全省上报数据和抽样改卷情况,地理学科基本情况及相关教学建议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表1:全省基本情况及分数段统计

本次统测的统计直方图如下:

二、试题特点

此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从第1题到第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第36题共26分,含(1)、(2)、(3)小题;第37题共20分,含(1)、(2)小题;选考题10分,42、43、44题任选一题,共56分。地理单科总分为100分。

本套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抽样

本套地理试卷紧扣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不片面追求知识的覆盖面,“知识抽样,突出主干”的命题特征突出。所考查重点均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Ⅰ~必修Ⅲ,以及选修教材的主干知识。不同模块考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自然地理突出地形、气候、水文的成因分析、过程描述及其相互联系的推理判断等;

人文地理突出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与评价,强调动态变化;

区域地理突出综合性,重在考查地理要素的分布、发展与联系,区域发展的内涵,区域差异的比较;

选修模块突出地理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影响及人类的响应。

2.能力覆盖

本次统测试题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考核, 能力考查涉及面较广。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挖掘材料中的显性和隐含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进行正确的逻

3.图表载体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已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向。本套地理试题中的信息以文字、图象、表格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学科特色鲜明,每一个题组都是根据相应图表来设置问题。

本套试题总共使用了10幅图表,包括区域图(中国汽车工业分布)、统计图(某县农产品及产值)、等值线图(伊比利亚半岛等高线图)、景观图(水平岩层)、表格(十大自然灾害)等。地理图表的原创度高,制图精美,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多数图表巧妙隐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及空间推理能力的考查也尽显其中。

4.思维展现

本套试题考查的思维类型丰富多样、层次清晰。从列举、描述(简述或概述)、说明、判断、比较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等,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

选择题多采用“主题相对聚焦与知识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考核不同层次的能力与思维水平;综合题多以实际或模拟区域为背景,突出区域分析与研究,引导学生在“知地、析因、究理、明法”中展现思维过程,强调“地”“理”融合、人地相关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5.时代气息

本套试卷的取材主要内容不再是以纯粹的地理时事材料为背景,而是更多的关注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农业生产、汽车生产、自然保护区等。总体而言,对热点焦点整体地把握更为宽泛,并带有普遍性。整个试题具有热点不“热”,关注社会,学以致用的特点。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和热点区域为背景,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主要的考查方式有:

①隐含式考查:通过题目内涵折射、反映热点。鲁尔区工业旅游示意图及介绍,反映了当今世界新颖旅游资源及开发。

②嵌入式考查:直面热点,用所学原理分析热点所蕴含的地理元素。如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情境式考查:热点是问题的外壳,关注热点背景及其所在区域。如2012十大自然灾害。

三、学生答题情况抽样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

1

D

B C

A

°N °N

°N

°N 图1是我国某县部分农产品产量、产值统计图。其中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极耐寒瘠。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2000年相比,2010年农产品产量都在增加

B .该地平地一定多于坡地

C .2010年平均每万吨产值最高的是荞麦

D .科技是导致该地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2

3.最适宜该地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立体农业 D .基塘农业

图2是2013年1月11日我国三个城市(北京、武汉、上海)24小时气温实况曲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对应的城市分别是 A .①北京②武汉③上海 B .①武汉②北京③上海

C .①上海②武汉③北京

D .①武汉②上海③北京

5.②城市昼夜温差较①城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洋流 C .纬度位置

D .地形

图3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6~8题。

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 .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 .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错 因 分 析 图2

图3

7.该山地可能位于

A .横断山

B .天山

C .武夷山

D .大兴安岭

8.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盛行下沉气流 C .盛行上升气流

D .受西北季风影响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图4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示意图,图5为该地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9

~11题。

9.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平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②水平岩层2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1

③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④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

图6

10.图示区域水平岩层1不连续分布的原因可能是 A .断裂抬升 B .背斜成谷 C .流水侵蚀 D .岩浆活动

11.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该山山顶

B .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C .一年中,湖泊面积最大时,丙地日出东南 D

.同一天,三地中乙地最晚看到日出

2.综合题答题情况抽样分析

36.(26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及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当前,以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为电源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材料二 图6为我国主要汽车产业基地及零部件厂集中省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汽车生产的分布特点。(6分)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发展汽车生产的优势与不足。(10分)

(3)你是否赞同我国大规模发展材料一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并说明理由。(10分)

37.(20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图7)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种类繁多,产量高,品质好。橄榄园主要分布于海拔100~1000米的坡地。

图7

材料二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温资料(单位:℃)。

图8

(1)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的气温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简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旅游是以保护和开发工业遗产为核心,同时展示现代工业的生产和作业景观,并能为游客创造生产体验的新兴旅游产品。图8为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示意图。

(1)评价鲁尔区工业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6分) (2)说出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意义。(4分) 43.(10分)自然灾害

图9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多部门,综合考虑因灾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和经济社会

(1)指出2012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2分) (2)简要分析该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8分)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2012年3月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五国共同协商,成立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卡万戈赞比西跨界自然保护区”(图9)。

(1)简要分析卡万戈赞比西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有利条件。(6分) (2)说出该自然保护区可能面临的问题。(4分)

四、学生答题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 运用地图、空间定位等能力尚需加强。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差。全国课标卷对空间定位能力要求高,而这正是我们学生地理学习的“软肋”,阅卷中发现,考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较弱,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欠缺。如选择题的第2小题,许多学生无法判读处于什么区域,随便答题,导致得分率极低。

2. 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还不太熟练。

从图中、表中、材料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相当不够。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及原理似乎理解,但在具体问题情境下似是而非,张冠李戴。如第42(1)题,评价鲁尔区工业旅游的游览价值,许多学生理解为评价开发的条件,几乎全部答错。

3. 审题和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对考生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在逐渐加强,读懂“地图语言”,提取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内容的变化等均是考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审题粗枝大叶,答非所问。如第37题(1),“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的气温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很多学生去比较降水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答成副热带高压对两地的影响。再如36题(2),“分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许多学生答成:我国发展汽车工业带来的影响。综合题回答表述没有章法。很多学生表述条理不清,答不到点上,或长篇大论,唯恐漏掉什么,密密麻麻堆砌文字。这是因为做综合题解题思路不清,平常缺乏严格训练和指导的结果。

五、教学建议

高考前的最后二十多天,是考生分秒必争的黄金时间,也是最艰难踟蹰的迷茫期。复习备考已接近尾声,如何调整心态、落实基础、回顾反思、深华提升,成为高效复习的关键。考前的二三十天,是最高效的复习时间,有效指导学生备考,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面对着考生紧张的心态,一方面又面对着黄金复习期,教师的疏导、指导,对于学生应考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心态,认真捉摸学生心理的变化,以省统测中暴露的问题仔细分析前期复习的得失,查缺补漏,有计划的完成最后阶段的备考,真正利用好考前的黄金记忆期和黄金备考期,落实和回顾基础知识,力求突破学习瓶颈,为整个备考复习指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复习指导策略。“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

的教育”。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考生,教师面对着不同的情况。从统测的抽样情况和各地汇总的成绩来看,各地区不同学校成绩差异较大。对于不同的学校,应该跟据考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复习指导策略,真正有效的指导考生,高效的完成最后阶段的备考复习。就算是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差异也很大,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真正有效的复习建议,进行有效的复习指导,对于备考复习而言也十分重要。

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学校,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想法突破和提升,可以分析高考趋势,解读热点、难点和重点,发现潜在考点,让学生能有所突破。一些成绩起伏较大的学生,则要指导他们系统梳理知识,防止缺漏。一些成绩平平的同学,应该从学法和应考方法上给予合理指导。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落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构建地理学科的答题思路,培养地理学科素养仍是当务之急。

2.切忌“散打”,注意“章法”,系统复习。

考前二三十天,还可以系统的复习一遍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考纲和课程标准,系统回顾知识点。重点回顾一轮复习的参考书和笔记,回顾课本中的各种图表。复习和回顾,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办法,起到回忆知识,强化记忆,防止知识缺漏的作用。

把“散打”变“太极”,放慢速度,注重融会贯通,借力使力。到现在,学生做过的各种试题至少有二三十套以上。这时,可以放慢做题速度了。试题的积累已经让学生能够有能力应对大部分试题了。后一阶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以前做过的试题中归纳整理出常考内容和做题方法。让学生把做过的试题拿来再研究,比做新题的效率要高。在研究老题目时,要整理归类,形成典型试题集和错题集。研究错题,力求突破“思维陷阱”,避免再犯同样错误,更能有效克服障碍,提高成绩。

后期,适当的有一些“散打”性的练习,可以起到保持做题感觉,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的作用。但一味“散打”就会忘记“章法”,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有效安排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可以按课本章节,再读课本和地图册,但也还必须安排时间讲区域地图讲热点,还要安排时间做练习。试题要精,要有针对性,最好选择前些年的高考题原题。最后的二三十天了,教师计划一下,有“章法”的系统复习,效率更高。

3.落实课本上的图表,保持看图、析图的习惯。

地理学是十分重视图表的学科,地图和各种统测图表,是颇具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达方式。课本上的图表,往往是试题中图表的原型图。指导学生再次回顾这些图表,效果较好。例如大气部分的简易天气形式图,人口部分所学的三维坐标图、复合坐标图,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中的各种等高线图,必修一第二单元气候分布图等,都需要重点落实。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各区域分区图,要结合控制性经纬线,辅以填图练习,强化空间定位能力。原理图要注意把握原理,分析问题。统计图表中要能准确获取信息。等值线图重点在于读数值析原因。景观图则要分析此景观的空间分布和形成原因,能用地理的眼光看

图。

要重视图形的转化和运用能力。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要能回想那些曾经见过的、基本的、熟悉的图表,尽力把抽象的问题图形化、形象化。例如与光照图有关的复杂问题,最好画出赤道上空的晨线或昏线图。

要能够把一个大比例尺的小范围的空间放到一个更广阔、更宏观的环境中去分析。“放眼看世界”从所处地的环境、周边的状况具体分析问题。

对于那些难记的图表,则要在考前再次“现蒸热卖”,及时巩固和落实。

4.把握学科特色,提高地理素养。

“地理”二字,强调了地理的两个特点。“地”空间性,强调位置。“理”原理性,强调因果关系和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地理学的教学中任何时候都要重点落实空间性和原理性的地理知识。

(1)地理事物的空间性。

对于空间性的知识,常见的思考方式是:“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空间定位是基础,区域分析能力是描述区域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的有效方法,区位因素则是人文事项分布规律形成的重要原因。

要能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否均匀。要学会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合理的描述和分析。从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来看,点状地理事物要从分布密度、分布格局、沿什么分布等方面来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要从起至点、途经、长度、延伸方向、弯曲凸起等方面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要从范围、界线、形状和面积大小等方面描述。几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放在一起,就还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布特征的异同。此外还可从分布特点、分布规律、分布原因三个层面研究地理事物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布特点的问题,一般是按照“点、线、面”的描述方法“看图说话”。分布规律,则要依据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概括为规律。分布原因则需要用地理原理来分析说明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例如,一幅图上地震地点的分布可以直接看图说出,而分布规律则要分析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现象或分布规律的成因,则还需要用板块构造学生理论来进行分析。再如省统测第二次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复习以前学过的地理规律。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内容很多,包括: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大气的垂直分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等、内外力地貌的分布、河湖的分布、农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工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重要的交通线和交通枢纽的分布、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②与时间有关的分布规律(季节的变化、昼夜分布、中国雨带的进退、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农事活动的安排和农作物的生长等)。

(2)重视地理原理。

对于原理性的知识,关键在于要理解原理,并灵活运用。常用的思考方式是:“前因后

果,过程现象”。

地理原理是分析地理问题,解决成因类问题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包括:经纬网定位的原理、等值线原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的原理、季节变化的原理、大气运动的原理、天气变化的原理、气候的形成原因、水循环原理、地壳物质循环更新的原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原理、板块构造和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原理、区位因素原理、区域分析办法、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原理等。对这些原理要熟记于心、灵活应用。

原理性的问题要关注发生发展过程,从过程上掌握其变化和发展。通过对其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就可以依靠这些原理做出一个预测和估计。分析过程中要逻辑清晰,重视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避免前后矛盾。逻辑分析过程,其实质就是根据题目条件,提出可能的各种假设,再依据限定条件,去伪存真的过程。做题时要能提出各种可能情况,最终找到最符合要求的结论。

学会灵活运用,合理迁移。原理性的知识,不能局限在课本的案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例如等高线的知识,可以归纳出等值线判读的原理,于是可以进行知识迁移,用于分析等压线、等温线、开花日期线、波浪传播等时线等。

数据准确,学会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事物有理有据。

5.落实基础,强化主干。

“百尺高台,起于累土”,基础牢靠,才能搭建高台。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在地理的学习中,基础知识一定要认真落实。一些同学认为地理学科很难,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基础,就题论题,未看出试题考查的知识,结果让地理学习陷入识记大量散乱的案例中,舍本逐末,学习效果差。再回头来系统复习、落实基础,有利于学生把散乱的学习收获,总结为系统知识,会引发“暮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

在历年的考试中,有些内容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考试频率很高,这些就是地理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

此外,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的扎扎实实的,这样在高考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6.拓展思路,重视四种能力。

近年来伴随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命题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越发重视能力考查,试题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较高。面对新的形式,考生的复习策略与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仅依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理念下的高考要求了。答题套路一定要能“因题制宜”。可以让学生多分析试题,尽可能发散思维,多角度答题。

其次要注意地理高考中常考的四种能力。考纲中明确把能力要求归纳为四大方面。第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试题依托文字、图像、图表承载信息,呈现试题背景

或情境材料。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审题的训练,如审文字、审图表、审数据,审关键词语、审条件用语、挖掘隐性信息,明确试题背景或情境,理解试题设问意图和角度,提炼有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形成解题线索。读图名、读图例、读坐标、读数值,看比重、看联系、看结构、看规律、看变化等,掌握主要地理图像的读图和判断方法。无图考图、图像不完整或变式、间接信息等隐性信息要认真提取和加工。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成为解题的第一步骤。第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多题归一,一类一法,通法通解”的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通过深化与拓展寻找考试的发展方向和命题的新角度。第三,阐述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这一考试目标的着眼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地理学科术语来正确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等。第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能力目标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程序性和层次性。对考生来说就是审题——解题——答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水平的表达和表现过程。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每一项能力要求,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用相应的对策与方法,这对复习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数据分析类题目是人文地理题目中学生最头疼的内容之一。要做好这类题目,就必须准确审题准确获取数据,再依据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周期相关、无关),分析数据关系时,一定要从题目里面找数据的依据,从数据间找联系。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关注增长量与增长率的不同、份额(百分比)与数量的不同。数据的计算中要会估算,计算公式要正确,计算中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我们要总结答题技巧。“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运算要准,学会估算。顺序做题,先易后难,敢于放弃。书写规则,全面准确,会用术语。”此外还可以对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做答办法加以总结。

7.扩展视野,关注热点;调整心态和生物钟,积极应考。

热点常常是试题中题目的切入点,对于热点,要正确看待。热点不等于考点。近年来,对热点事件的考查,直接考查较少,隐性考查、与考点结合考查的情况较多。

热点问题和生活化问题常是地理试题的命题切入点,但地理试题更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考查的是这些问题后面的地理知识。因而在做题时,要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了解地理的学科特色。

帮助学生调整好应考心理,自信迎考,指导学生调整好应考时的生物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考场,就会取得优秀的成绩。生命的价值在于拼搏。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我。化茧成蝶,凤凰涅磐,正是先前的努力和拼搏,成就了令人惊叹的美丽。现在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刻,也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时刻。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自信的带孩子们走进高考!

2019年云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与答案

2019年云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与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1,0,1,2}{|1}A B x x =-=≤,,则A B = A .{}1,0,1- B .{}0,1 C .{}1,1- D .{}0,1,2 2.若(1i)2i z +=,则z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3.《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A .0.5 B .0.6 C .0.7 D .0.8 4.(1+2x 2 )(1+x )4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A .12 B .16 C .20 D .24 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4项和为15,且a 5=3a 3+4a 1,则a 3= A .16 B .8 C .4 D .2 6.已知曲线e ln x y a x x =+在点(1,a 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 .e 1a b ==-, B .a=e ,b =1 C .1e 1a b -==, D .1e a -=,1b =-

2018年高考理综试卷含答案(全国卷Ⅲ_云南省)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理综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卷1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

云南省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A.{﹣1,0,1}B.{0,1}C.{﹣1,1}D.{0,1,2} 2.(5分)若z(1+i)=2i,则z=() A.﹣1﹣i B.﹣1+i C.1﹣i D.1+i 3.(5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学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A.0.5B.0.6C.0.7D.0.8 4.(5分)(1+2x2)(1+x)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 A.12B.16C.20D.24 5.(5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的前4项和为15,且a5=3a3+4a1,则a3=()A.16B.8C.4D.2 6.(5分)已知曲线y=ae x+xlnx在点(1,ae)处的切线方程为y=2x+b,则()A.a=e,b=﹣1B.a=e,b=1C.a=e﹣1,b=1D.a=e﹣1,b=﹣1 7.(5分)函数y=在[﹣6,6]的图象大致为()

云南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云南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Word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r 5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云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云南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 .....。 ....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WORD版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 甲、乙、丙、 丁为某实验 动物感染 HIV后的情 况,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 Y3+ C、Y3+Z2-D、X+Z2-

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2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 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 4.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2012年高考云南理综(新课标卷)word版附带答案[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D】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封前机密★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 Y3+ C. Y3+、 Z2- D. X+、 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理综试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缺乏P会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 C.大肠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D.内质网膜可直接与核膜和细胞膜相连 2.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 B.胃壁细胞吸收乙醇需要膜蛋白协助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3.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4.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馈调节在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 B.人体内组织液进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不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 D.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塊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棕榈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害虫,在茄子叶片上集群分布,研究人员调查了茄子叶片上的棕榈蓟马的种群增长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群分布是棕榈蓟马种群的空间特征 B.棕榈蓟马种群呈“S”型增长 C.第15天时棕榈蓟马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棕榈蓟马的种群密度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多只患病家系的调查数据,计算其发病率 B.可通过基因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1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8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8页)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二卷7至18页。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种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 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 线粒体中的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 3.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 后的情况 甲 乙 丙 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a 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 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 某农场面积为2140hm ,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2100/hm 只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6.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三 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三)(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He:4 C:12 N:14 O:1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 2.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 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 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 ..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 的叙述,错误 ..的是()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的是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甲 乙 B -B 2017年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确的是 A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 .磁铁的周围存在磁场,说明磁场不一定是电荷运动产生的 D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也不垂直 15.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确 的是 A .0~t 1时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 .t 1~t 2时间物体机械能守恒 C .t 2~t 3时间物体向下运动 D .0~t 2时间物体机械能一直增大 16.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O 点,另一端跨过大小可忽略不计摩擦 的定滑轮P 悬挂物块B ,OP 段的绳子水平,长度为L 。现将一带挂钩的物块A 挂到OP 段的绳子上,A 、B 物块最终静止。已知A (包括挂钩)、B 的 质量比为 8 5 A B m m =,则此过程中物块B 上升的高度为 A .L B . 3L C . 45 L D .23 L 17.如图甲所示,一圆形金属线圈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B 0。现让线圈绕其一条直径以50Hz 的频率匀速转动,较长时间t 产生的热量为Q ;若线圈不动,让磁场以图乙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要在t 时间产生的热量也为Q ,乙图中磁场变化的周期T 以 s 为单位,数值应为 A .150π B .50π C .25π D .125π 18.甲乙两人在光滑冰面上相向运动,相遇时两人掌心相碰互推对方,分开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确的是 A .若m m >甲乙,则甲对乙的冲量一定大于乙对甲的冲量 B .无论甲、乙质量关系如何,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 C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速率一定大于乙的速率

201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新课标卷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q R 2 B. k 10q 9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k Q +q 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k 9Q +q 9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d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变 C.在距上极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2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处返回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 、ac 和MN ,其中ab 、ac 在a 点接触,构成“V ”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 始终与∠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 的是 18.如图,半径为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 的距离为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BR 2m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BR m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qBR 2m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qBR m

2018年云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3. 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4.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 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6. 用0.100 mol·L-1 AgN 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7.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