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2节质量的测量

学校七()班姓名组别

一、课前尝试

1.请填出组成下列物体的物质:物体物质

木桌、木椅

塑料桶、塑料尺

2.课前准备:各小组天平一架

二、新知尝试

1、质量及其单位

(1)科学上把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

(2)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符号;常用质量的单位有:。

1t= kg= g= mg 1kg= 斤= 两

尝试一:把容器内的冰敲碎,冰的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

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

容器内的冰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从0℃下降到-5℃,冰的变了,质量变化吗?

将容器内的水从地球带到太空,水的变了,它的质量变化吗?

从以上思考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质量的测量

(1)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

尝试二:阅读书本P130图4-18,结合实物,在

横线上填出托盘天平各部分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⑨⑩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A.调平。把天平放在上,把移到标尺处。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这时横梁平衡。

尝试三:a.如果指针总是左右摆动,怎样判断天平是否已调平?

b.如果指针偏向左边,怎样调平?

c.移动游码用什么工具?为什么?

B.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物体的质量,用向盘里加减

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注意:游码读边。

尝试四:a.尝试加砝码的顺序,怎样添加最科学?

b.如果此时发现指针往左偏,合理的操作是:

如果此时发现指针往右偏,合理的操作是:

这时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吗?

c.如果把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测量时又移动了游码,测量结果会偏(大或小)(3)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

A.每台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 .用天平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不能

超过天平的。

B.保持天平、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天平托盘里,

应放在纸上或烧杯中。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加

减砝码应轻拿轻放。

尝试五:a.如果砝码受潮锈蚀了(锈未脱落),测量结果偏 (大或小)

b.如果砝码磨损了,测量结果偏 (大或小)

c.你能用天平测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吗?

三、同步尝试

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约1 约50 约150 约2 约60 约6

2、单位换算: 35.5千克 = 克 30吨= 千克

50克= 毫克 2350克 = 千克 215毫克= 克

四、变化尝试

3.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

情况,他应 ;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

他应 。

4.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 、减少药品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移动游码

D 、调节平衡螺母

五、综合尝试

5.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__________.(填“大”或“小”)

六、归纳尝试 定义:

单位:

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它不随物体 、 、 、 等

的改变而改变。

测量仪器: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点。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1.(略)

2. 35500 30000 50000 2.35 0.215

3向左调平衡螺母 ; 取下盘中最小的砝码并移游码 。

4. A 5 _小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5-8节知识点复习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五节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 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特点: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液共存状态 晶体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常见晶体:萘、海波、冰、明矾、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 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蜂蜡等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状态为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度逐渐上升,状态为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80℃,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一般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是的温度); b继续吸收热量。 沸腾过程:沸腾前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小(因为液体温度没有达到沸点, 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沸腾时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大(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液体 变气体进入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汽) 刚烧开水的时候,容器边出现气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温度高,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少)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蒸发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等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精比水蒸发快。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液体蒸发因需要吸收热量而具有致冷作用。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至室温不变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由于热传递回到室温) 6、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也叫凝结)。 同一物质,液化温度和沸点相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 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 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 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 观察讨论和交流 C 观察,实验和思考 D 阅读实践和应用 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 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 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 A 1.8微米 B 1.8毫米 C 1.8厘米 D 1.8分米 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 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 1米 B 1厘米 C 1分米 D 1纳米 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 A 科学课本的长度 B 铅笔芯的粗细 C 乒乓球的直径 D 课桌的高度 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 A 20毫米 B 20厘米 C 20分米 D 0.2米 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 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A 测量人的态度 B 测量的对象 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 测量工具的量程 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是300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标准量指的是() A 1米 B 300米 C 测量工具 D 操场 16、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 15毫米 B 0.5厘米 C 0.8分米 D 0.2米 17、人体血管的总长度约为10.6万千米,请计算:以知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7米,如果将一个人的血管沿赤道把地球绕起来,可以把地球绕() A 0.265圈 B 3.77圈 C 2.65圈 D 0.377圈 18、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3.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 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 4.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 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5.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 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 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 6.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8.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9.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 10.积的常用单位升(L) 1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 12.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3.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14.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 15.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6.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17.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 18.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 19.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20.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数值的倒数第二位决定。 2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2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2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 4.7摄氏度” 24.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 25.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 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 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 ⑷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26.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可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 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27.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千克、克、毫克,它的质量标 准物叫国际千克原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的,一个铁块压扁之后,形状改变,体积和质量都不变;一杯水结成冰,或变成水蒸气,状态改变,质量都不变 28.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在实验室,称量质量工具是天平。 29.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练习题(新版)浙教版

质量 基础练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N B.kg C.m D.s 2.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 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磨菜刀 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4.一个鸡蛋的质量及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分别大约是() A.60克、50千克B.60克、10千克C.60千克、60千克D.6克、60克 5.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铜棒加热到3000℃ B.把铜棒压成一个铜片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其进行加工 6.电子的质量是9.1×10-25mg,若用千克表示() A.9.1×10-31千克 B.9.1×10-28千克 C.9.1×10-34千克 D.9.1×10-22千克7.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和改变.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 8.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其它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还有、、 等 提高练习 9.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A.0.06t B.6kg C.60g D.60mg 10.为了表示下列各物体合理的质量值,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确切的单位; (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10-2____________ (3)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8×103___________ 1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无关;若塑料瓶随“神舟九号”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2013年12月14日21时,中国“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搭载的“玉兔”月球车的质量为140kg,合 t.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1-3节练习卷 (有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1-3节练习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2.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 B. 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 升华现象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 7.市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8.市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升华、熔化、液化 B.凝固、汽化、凝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 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11.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 B. 汽化 C.液化 D. 熔化 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14.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5.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 分) 1.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某校第一节课是7 点40 分到8 点25 分,中间经历的45 分钟是() A. 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 下列说确的是() A. 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 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 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 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1.8 米=1.8 ×1000=1800 毫米 B. 1.8 米=1.8 米×1000=1800 毫米 C. 1.8 米=1.8 米×1000 毫米=1800 毫米 D. 1.8米=1.8×1000 毫米=1800 毫米 5. 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 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 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 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桌子 8. 一本书的厚度为13 毫米,这本书共有260 页。则每纸的厚度是() A. 0.05 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 毫米 9.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 C.(B)(C) D.(A)(B)(C)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 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扩大观察范围.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 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温度计 12.1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12。2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2。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12.4正确使用: 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2。5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七(上)科学九月份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诸暨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3℃ 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探究身题着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对下列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C.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要垫一张石棉网 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5、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B. 2.8米=2.8×1000=2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0.4升=0.4×1000毫升=400毫升 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 ) A. 1 cm5.50 cm B. 1 cm 8. 30 cm C. 1 mm 8.30 cm D. 1 mm 2. 80 cm (第6题)(第7题) 7、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一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 是( ) A.0.05毫米 B.0.005毫米 C.0.1毫米 D.0.01毫米 9、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用四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记录结果如下:甲:18.5 cm, 乙:18. 50 cm,丙:185 mm,丁:1. 85 dm,他们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冰 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1/2倍B.4倍C.1倍D.1/4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2 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强化练习题

质量的测量强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七上科学课本质量约为3.6×10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一个初一男生的质量为50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 . 2.物体里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国际单位中质量的主单位是。 3.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若指针仍偏左,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向端调节。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把右盘中的砝码(填“增加”或“减少”)一些,天平才能平衡。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中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时,应通过调节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2.5吨=克; 66毫克=千克; 4.5×108克= 吨; 4×109克=千克=毫克 二、选择题 5.质量为3.5×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头牛 B 一只鸭 C 一只鸡蛋 D 一粒米 6.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A物体外部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7.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 A.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B.状态不变,质量不变 C.状态改变,质量改变 D.状态不变,质量改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铝块压成铝片,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铝块熔化成铝水,它的质量不变 C、将一铝块从地球上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铁块磨成光滑的圆柱体,它的质量不变 9.某同学用一架未调平的托盘天平去称量物体,指针在分度盘的右边,测出一物体的 质量是35g,该物体的质量是() A. 一定大于35g B. 可能大于35g C.一定小于35g D. 一定等于35g 10.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生锈了,利用它测量物体 质量比良好的天平测量的结果() A. 偏大 B. 偏小 C.相同 D.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1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 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 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 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 1 100=0.456 m C.36 cm=36×1 100m=0.36 m D.64 dm=64 dm×1 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 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 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 A.5 m B.10 m C.20 m D.25 m 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 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 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 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1-4节)检测题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1-4节)检测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蒸发、沸腾和液化的说法正确的说法( ) 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气体液化时要吸收热量,沸腾时温度不变 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 2.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3.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B、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C、水温和手温相同,拿出后凉的感觉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4.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 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 C、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 D、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空调关闭 5.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 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 6.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气压,水的沸点不变 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 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 D、冰在升华时放热 8、在气温0℃的冬天,即使没有阳光,晾在室外结了冰的湿衣服仍会干,这种现象属于( ) A、汽化 B、升华 C、蒸发 D、凝华 9.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A B C D 10.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白雾”是:------------------[]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最新七上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章知识要点材料答案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产生发展的原因 的学科。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 第2节实验和观察 1.观测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2.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态度:认真仔细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认真,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并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3.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烧杯、量筒、量杯等。 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和仪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 l千米(km)= 1000 米(m) 1米(m)= 10 分米(dm)= 100 厘米(cm)= 1000 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 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3)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2)测量时: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 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 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有空隙:②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也就越快。 (4)用分子观点解释: 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毫升。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一样)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 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o其他单位有吨⑴、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1 千克=1000克=106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 : 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 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 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把左 _______ ③称量:物品称量值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左物右码(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质量的测量教案

质量的测量 一、本节重难点 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估计物质的质量 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点、例题、练习、小结等内容) 知识点: 一、质量的定义: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冰块融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不随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千克 常用单位是:吨、千克、克、毫克 1吨= 千克1千克= 克1克= 毫克 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斤、两、钱 1千克=2斤1斤=500克1两=50克1钱=5克 生活中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

电子秤磅秤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 四.托盘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放平、归零)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当指针偏向 左边时,右边的平衡螺母应往外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平衡螺母)。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左物右码) 4)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练习:说一说图中标尺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克?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是多少克?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衡梁平衡。 2、称量:不超量程,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加上游码。 3、砝码归盒: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 五、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量程.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量程.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3、读数时,衡量标尺上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对齐的刻度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课堂练习 例1物理学中所说的“质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质量”是指 例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左侧,则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调. 例3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 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4、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