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

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

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
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

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

我市著名作家沙陆墟的遗著《梁溪怪客(上、下卷》已经付梓,不久便可面世。《梁溪怪客》包括有《小上海八怪》、小武侠闯大上海》两部长篇小说,凝结着沙陆墟这位乡土文学作家的心血。

2009年春季,沙陆墟的亲属开始整理沙陆墟和妻子刘淑贞(“三·一八”烈士之一刘保彝之女)所留存的手稿、手迹、来往书信、影像资料、出版物,准备悉数捐赠给无锡市档案局(馆),在这期间,发现了《小上海八怪》、《小武侠闯大上海》的手稿。此事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认为这两本遗作若能结集为《梁溪怪客(上、下卷)》出版,颇有价值,便将其列入了无锡市文化事业建设费扶持项目。

出身回族之家沙陆墟,1914年生于无锡的陆区桥,原名仲篪,笔名陆墟,回族。

据考证,沙氏的祖先来自西域之“天方回部”,即今天的阿拉伯地区。隋代始与中国通好。唐时渐来中土华夏,由唐皇赐给中国姓氏“沙”。元至正初年(1341年或稍后),为避开战乱,隐士沙世荣从陕西西安府迁居常州金牛镇(即奔牛镇),后又徙居常州西郊。因其长子沙良佐在明代做了大官,

沙世荣父因子贵,被尊为毗陵(常州)沙氏的始迁祖、第一世。

毗陵沙氏第十一世沙志伊(1688-1753),为迁居无锡陆区第一人。据《无锡市志》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有回族从常州奔牛徙居无锡陆区,是无锡最早的一个少数民族”。传至沙陆墟是第十七世。

沙陆墟1934年毕业于上海江南体育专科学校,193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当时沙陆墟任《闽北日报》编辑,该报的副刊《闪击》曾连载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岳传新编》。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沙陆墟因偏左的政治倾向与林肇基、林越轩等同时遭到逮捕,被投入梅列集中营,后在社会各方声援下获得释放。他曾先后任中学教师,报馆记者、总编等职。

沙陆虚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颇有研究,尤其是对《水浒传》有独到见解,1946年5月大江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水浒二妇人》,该书后被上海光明出版公司多次再版。1948年10月苏州明天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潘巧云》,1985年该书又被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再版。

解放后,沙陆墟创作过《复员归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等小说与诗文,之后,他主要从事戏剧编导工作,他编写了不少京剧本、越剧本、锡剧本、评弹脚本、滑稽剧本、通俗话剧本,这些剧本都未能结集,或遗失,或销

毁,或保存于档案馆中。

高龄时高产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沙陆墟焕发了青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他珍惜这大好时光,夜以继日地勤奋写作,几年里接连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如《粉墨生涯》(29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985年再版),《武夷女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上海滩三女杰》(27万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987年再版),《水浒三艳妇》(27万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少妇过瑛》(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艳妃争风》(天津百花出版社1989年版),《太湖两女杰》(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版)…… 他写的《粉墨江湖》、《天国儿女战梁溪》、《红伶奇恨》、《阳山双义》、《花间魁首李师师》、《魔劫无冕王》(自传体)等多部小说,也先后在《新民晚报》、《福州晚报》、《文学故事报》、《今晚报》、《传奇集萃》等报刊上连载,一时间,“沙陆墟”之名响遍大江南北。

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取得如此“高产”,文坛上的“沙陆墟现象”引人注目。1983年,沙陆墟成为无锡市区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12月,中国作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宁夏回族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就沙陆墟已经出版的17部长篇小说在无锡梅园召开了“沙陆墟创作研讨会”。来自十几个

省、市、自治区的上百名文学理论家和编辑、作家,针对沙老的创作发表了看法。后来,这些文章结集为《沙陆墟研究》。

沙陆墟历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无锡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联副主席,无锡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于1993年去世。

《小武侠闯大上海》在十年浩劫的后期,沙陆墟冒着风险,写了一部八十万字的《江湖粉墨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把藏于幽室的这部长篇一分为四:29万字的《粉墨生涯》、24万5千字的《上海滩三女杰》和18万字的《武夷女侠》,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万字的《小武侠闯大上海》,与《粉墨生涯》、《上海滩三女杰》、《武夷女侠》是骨肉相连的,本来已排印校对完毕,但因经费原因未能出版,此次归入《梁溪怪客》中出版,算是完成了沙老的心愿。

《小武侠闯大上海》与上述的三部书,好像一枝上绽出的四朵花,既可合而“观赏”,也可单独阅读。《粉墨生涯》写罗尘侠的出身与学武,《上海滩三女杰》写罗尘侠拼死救了张少云,《武夷女侠》专写罗尘侠的事迹;《小武侠闯大上海》除了写罗尘侠和张少云的关系,重点讲述张少云的故事。

张少云自幼习武,练就一身本领。武艺高强的他见义勇为,经常为弱者打抱不平,出手惩处贪官污吏、地痞恶霸,

颇有侠义之风。他闯荡江湖,受尽劫难,后来为躲避官府追缉来到上海,亲眼看到这块土地上污秽不堪,洋人猖狂,帝国主义分子处处扼杀我们的民族工业,迫害民族资本家。他愤愤不平,挺身而出,意欲捍卫,并出任保镖。在一次与日本浪人决斗时,遭到暗算,当场中弹牺牲。

《小上海八怪》《小上海八怪》是沙陆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中风康复期间所著。为创作此书,沙老及协助他的亲友,翻阅、核对、抄录了大量的资料,小说通过描摹“小上海”无锡的八位“梁溪怪客”——北里花魁陈素涛、无锡第一败子张意秋、奇丐王虎宝、民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木老虎杨瑞年、喜娘高梅娣、哀丧婆陈阿凤,无锡城清末至民国期间的市井百态、俚俗风貌跃然纸上,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极富查阅参考价值的、还原乡土历史的长篇纪实小说。上了点年纪的老无锡对于书中讲述的故事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年轻读者则可见识到不少梁溪大地的掌故趣闻,外乡人看了此书对无锡的风土人情也会有大致的了解。

曾在无锡《人报》等多家报馆先后担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社长的沙陆墟,对于《小上海八怪》中的这些奇人奇事、怪人怪事,不少都有见闻,其中,他跟瞎子阿炳还可算是好友——1947年4月1日,当时无锡最有影响的日报《锡报》第4版,刊登了一首《街头艺人阿炳》

的五言诗,全诗共77句,诗中这样描写街头卖艺的阿炳:“忽闻有雅韵,铮铮弄三铉;骤然孤魂泣,声声血泪鸣。此曲何人奏?阿炳名早传;阿炳双眼瞎,老妇一旁牵,鹑衣成百结,丝竹无不全;艺人沿路乞,一曲值三千。”这首诗的作者便是沙陆墟。因此他写“八怪”可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多才多艺的“怪客”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沙陆墟似乎也应被称为“怪客”——因为他的文才。除了小说创作,他的书法、题跋、撰联造诣也很深。

沙陆墟好友屠一道在常州红梅公园开设的根艺珍藏馆,除大量精美的根雕外,最大的特色是其极富有内涵的对联。门楼上悬挂的是一副沙陆墟撰句的六言联:“过百木而不遇相千根偶一得”,此联返朴归真,不雕不饰,让人在轻松自然中领略出根雕来之不易的道理,平中见奇,而且很平民化,通俗易懂。

沙陆墟晚年曾为无锡园林名撰书了许多碑文、匾联或景题:二泉书院内的拜石亭匾额、鹿顶山山顶影壁上的《鹿顶迎晖建设记》、蠡园濯锦楼楹联(路横斜,花雾红迷岸;山远近,烟岚绿到舟。)……他曾为蠡园制一副长联,下联专道蠡园美景:“九天夏雨冬雪,几许情:莲叶听声,疏柳裹银,四季妙绘园亭,却说裰石耸翠。南堤映夭桃晓色,有长廊揽胜,层波叠影,花木掩高阁低榭,僻划延地五里,灿呼明日

图画。”此外他还曾为锡绣精微绣与发绣相结合的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写了数百字的跋诗。而《惠山香会图跋》则为人们描绘了“自娱自乐,观者如堵,极一时之盛”的惠山香会之盛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