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拍偶像剧应该如何创新

翻拍偶像剧应该如何创新

浅谈翻拍偶像剧的创新

说到偶像剧,自然离不开帅哥、美女、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元素,它的内容可以诙谐搞笑,也可以煽情感人,细腻的爱情、犀利的台词和新潮的服装,这些都会成为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回顾以往,我们其实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偶像剧被冠以“山寨”的头衔,原因就是一部又一部的偶像剧都是选材于早前的剧本,偶像剧的翻拍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同为翻拍偶像剧,有的反响平平甚至嗤之以鼻,被广大观众批斗的唾沫星子淹没了;有的却能名利双收,大获成功。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在于翻拍剧能否植根于一样的土壤,在创新中酝酿出不一样的果实。

那么,翻拍偶像剧,到底应该如何创新,出奇制胜呢?

第一,通过对人物、剧情、台词上的重新处理,不仅可以增添新剧的趣味感,同时还能使偶像剧的精神内涵得到提升。

比如,湖南卫视2011年的《新还珠格格》翻拍了赵薇版的《还珠格格》,引入洋小伙子班杰明,让她与小燕子亦敌亦友,西洋科学技术和欧洲绅士文化,与中国民间的世俗文化发生碰撞,产生无数令人捧腹的笑话。新版在台词上也化繁为简,简练了许多,不再像旧版那样充满琼瑶式的文艺腔。其次,新版在搞笑方面加了料,不只是小燕子不断演绎喜剧段子,就连旧版阴险狡诈的容嬷嬷这等狠角色在新版中也多了不少喜感。

需要强调的是,新版的精神内涵也有所变化。老版中的小燕子是不折不扣的惹祸精,她反规矩,反学问,反礼仪,反权威,自我中心,拒绝长大,这种叛逆精神曾契合了无数青少年摆脱约束的心理。新版的编导当然知道小燕子的核心魅力所在,并没有剔除那些与世俗斗、与规矩斗、与长辈斗、与学究斗的戏份,但是新版在保持娱乐精神和反抗姿态的同时,大大加重了励志和成长主题。小燕子变得懂事了,虽然她状况不断,但多是被人陷害,并非刻意兴风作浪。小燕子进宫后风雨如注,但她不再像以往一样动不动就撒泼打滚或者率性出逃,而是懂得用个人智慧和团队力量来战胜困难,平安上岸。

新翻拍的《还珠格格》首播之初,在观众的非议与网友的拍砖中毫无争议地继续稳居全国收视第一。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8月的第二个周末,其中一天收视为1.62% ,收视份额6.74%,同时段全国排名第二;而《新还珠》第61、62、63、64集平均收视率是1.32%,收视份额5.36%,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二。这些数据都可以说明,新版还珠虽然没能超越老《还珠》播出时超过10个点的收视,但却依然拥有一定的收视人群,我想,创新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第二,通过转变剧作风格,同时配合本国国情进行改编,在不脱离原著的前提下令观众耳目一新。

湖南卫视和响巢国际联手打造的翻拍偶像励志喜剧《丑女无敌》是由美剧《丑女贝蒂》翻拍而来。美国版本的《丑女贝蒂》充满美国式幽默,加了很多阴谋,又有一些爱情,还有一些我们感觉色情的地方,整个节奏非常快。编剧对剧本进行了修改,让它更贴近我们中国的欣赏水平,更突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和一些道德伦理的观念,以及中国的一些社会现实。

《丑女无敌》第一季自开播到结束都备受关注,各种评论毁誉参半,而正是在大家的口

水中,《丑女无敌》的收视节节攀升,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卫视自9月28日晚播出《丑女无敌》以来,该剧收视率在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28日、29日两日平均收视份额6.35%,该剧在年轻观众中份额高达11.58%,同时段排名第一。可以说,《丑女无敌》翻拍是大获全胜的。

中国是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在引进外国偶像剧时,完全可以通过本土化改编和创新风格,使其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以观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老剧新拍,以老剧的剧情和故事脉络为参照,通过加入新鲜的时尚元素突出时代感和潮流感。无数少男少女追逐的韩剧,就是满足于偶像包装呈现给他们的视觉盛宴所带来全新的感官享受,进而满足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娱乐需求。

就在现代的大背景下将“奇观”与“奢侈”发挥到极致。剧中的神话学院是一个攸关国家命脉的企业,涉及电子、电力、汽车、通讯网络等领域,听起来就似一个“神话”。剧中,男主人翁在户外拉小提琴,天空飘起雪花,女主角悄悄地望着男主角,一幅纯真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浪漫的场景并不少见,如在澳门的偶遇,在风景美丽的海岛边约会、海边的沙滩餐桌、夜晚烟花、高空直升机看心形图案等,让观众大饱眼福。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一味追求奢华效果而忽视对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虽然加入现代元素符合当代的流行趋势,但是过度渲染奢侈、享受却容易使得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将过多的目光投注在物质的方面,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扭曲的价值观。所以说,追求视觉效果和演员的包装没有错,但这不能成为整部剧的重心,毕竟,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才是一部优秀剧作的基础。

①《以<花样男子>为例试析电视剧翻拍策略》,陈瑞娟,《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

期(总第97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