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8)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8)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8)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8)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次考试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气法B.排水法C.向下排气法D.无法确定

3.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AgNO3B.Ca(OH)2C.H2SO4D.NaOH

4.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

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5.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为()

A.N2B.NO2C.NO D.N2O5

6.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7.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8.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9.2011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低碳城市,两型社会”是十堰市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下列做法中,既遵守化学规律,又符合新目标的是( ) A .焚烧废旧塑料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 .为增加蔬菜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D .使用含硫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以保证电力供应 10.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Ba 2+、SO 42-

、K + B .NH 4+、Na +、OH -

C .Na +、C1-

、NO 3-

D .Cu 2+、C1-

、OH -

11.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调解天平使之平衡;往右边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镁条,往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与镁条质量相同的铜、铝合金;待能反应的金属完全反应后,发现天平仍保持平衡。那么,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 A .1∶2

B .2∶1

C .1∶1

D .3∶1

12.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过泡菜的菜刀比置于潮湿空气中的菜刀更易生锈

B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 3和H 2

C .能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D .用稀硫酸除铁锈,生成FeSO 4和H 2O

13.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左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20℃)

A .①Na 2CO 3 ②SO 3 ③BaCl 2

B .①NaHCO 3 ②SO 2 ③KNO 3

C .①Fe 2O 3 ②CO 2 ③Ba (NO 3)2

D .①CuO ②CO ③HCl

14.(08年南京)现有①液态氧l ⑦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I 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 A .盐——③④ B .纯净物——④⑤⑥ C .碱——①⑤ D .混合物——②③⑥

15. (2008年太原市)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 A .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 溶液和盐酸 B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 2和N 2 C .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 .用水鉴别NaOH 和CaCO 3固体

16.甲、乙、丙、丁四个试剂瓶分别装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硫酸钾溶液。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则甲是 A .Na 2CO 3溶液 B .稀硫酸

C .BaCl 2溶液

D .K 2SO 4溶液

第Ⅱ卷(非 共60分)

17.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严禁烟火

B .禁止使用手机

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 .降低燃料着火点

二、填空题

18.(2011?广东佛山)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 、Na 2SO 4、MgCl 2、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 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

(2)若现象X 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若现象X 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 (3)实验步骤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 。 (4)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

K + 溶 溶 溶 溶 溶 Ba 2+ 溶 溶 溶 不 不 Cu 2+

19.(4分)右图为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图解。

(1)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质子数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安全地利用核能B.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C.尽可能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D.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20.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

组成元素相同,C、D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条件以略去):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合理即可)

实验室制取C物质时常用①而不用②的原因是。(合理即可)(答一条)

21.(4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填装置代号字母)

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口进入(填b或c)。

(3)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冉和小海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小冉将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小海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1)小冉同学观察到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海同学实验后发现试管内溶液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两名同学将反应后的剩余物同时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废液仍然为无色。请你和两名同学一起对废液缸中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豫】废液中的溶质除指示剂外,还有什么?

【进行猜想】①两位同学一致认为溶质为CaCl2和NaCl:

②你认为溶质的组成还可能为。

【实验验证】向废液中加入,出现现象。

【实验结论】说明猜想 (填①或②)正确。

【实验反思】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可采取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通过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NaOH已与盐酸完全反应,你认为还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不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和pH试纸)来证明NaOH确已完全反应。

23.(6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0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四、计算题

24.(5分)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克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5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6.7克.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研究性学习

25.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含有Hg(NO3)2、Cu(NO3)2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和,其中铁架台的作用是。

(2)加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加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写出加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给黑色固体通入的试剂a为单质,则该单质为。

(4)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的操作应 (填序号):

①通入干冷烧杯;②用导管通入带胶塞的锥形瓶;③用导管通入装有水的大试管;

④通入密闭并有冷凝功能的装置。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2.B

3.B

4.B

5.C

6.C

7.A

8.D

9.C

10.C

11.D

12.A

13. AC

14.D

15.D

16.C

17.D

二、填空题

18.(1)NaOH和MgCl2 CuSO4 (2)一定有Na2SO4一定没有Na2SO4 (3)过滤(4)Mg(OH)2+2HNO3=Mg(NO3)2+2H2O (5)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19. (2)化学, 55 (3) BD 。

(4分)(1) 4H2O + 3Fe == 4H2 + 3Fe3O4。

20.2H 2↑+O 2↑、分子构成不同 ①比②装置简单(②比①消耗电能或①比②安全)2H 2O+O 2↑ 、②2H 2O 通电═══①2H 2O 2MnO 2

═══ 21. (3)气泡连续并均匀 或气泡连续 或大量气泡 (2)A 和D 或 A 和F ; c (1)锥形瓶

三、实验探究题

22.(1)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OH)2=CaCO 3↓+H 2O (2)否 若盐酸有剩余,酚酞溶液也不变色 (3)【进行猜想】 CaCl 2、NaCl 和HCl 【实验验证】锌粒 有气泡产生 阅卷说明:锌粒 无气泡产生也可;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等合理答案均可。

【实验结论】② 阅卷说明:应与【实验验证】中的答案相对应。 【实验反思】净化后排放 阅卷说明:其他观点正确均培分。

【拓展延伸】硫酸铜溶液 阅卷说明:可溶性的二价铜盐等合理答案均可。 23.⑴ 双氧水是水溶液,所以水不是催化剂

⑵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①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⑶ SO 42-或硫酸根离子; CuCl 2(或氯化铜)或Cu (NO 3)2(或硝酸铜); Cu 2+或铜离子 ⑷ 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四、计算题

24. (1) 3.3g (2) 75

五、研究性学习

25.(8分)

(1)(2分)烧杯(1分) 固定和支撑漏斗(1分)

(2)(3分)使废液的Hg(NO 3)2、Cu(NO 3)2中Hg 、Cu 完全被置换出来(1分) 除去过量的铁粉(1分) Fe+H 2SO 4=FeSO 4+H 2↑(1分) (3))(1分)氢气(或H 2) (4)(2分)③④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 荐………………………………………………… 试卷类型:绝密★启用前 A 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Si:28Ba:137Cl:35.5H:1S:32O:16Mg:24Al:27Na:23Ca:40Cu:64 亲爱的同学:请你细心阅读、用心思考、放心尝试、耐心解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沼气

生产石油 蒸馏C.转炉炼钢D.高炉炼铁 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①② B . ③ ④ 初中化学学业 水平模拟考试 C.①④ 第1页(共10 页) D.②③

3.下列场所中,不必张贴“严禁烟火”标志的是A.面粉加工厂B.加油站C.石灰厂D.煤矿矿井 4.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 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硝酸4 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 图示的某种试剂瓶 中。按照试剂瓶的顺 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 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室内 起火时, 不要急于 打开所有 门窗 B.火灾 中所处烟 雾较浓 时,应用 湿毛巾捂 住口鼻, 并尽量贴 近地面逃 离 C.将燃 气热水器 安装在浴 室里 D.用汽 油擦洗衣 服上的油 污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使用的合金 B.锌比铁活泼,把锌 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 锈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因此是制炊具、食 具的最好材料 D.合金的硬度一般 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 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 分金属7.2004年3月,我 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 碳作为原料生产出了 一种无毒、阻气、透 明、全降解的塑 料――二氧化碳聚合 物。有关生产和使用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减少二氧 化碳的排放,减 缓温室效应 B.可以充分利用 丰富的廉价资源 生产塑料 C.该塑料可广泛 应用于医药和食 品包装、一次性 餐具等方面 D.该塑料的应用 可减少臭氧层的 破坏 8.益阳松花皮蛋闻名 全国,远销东 南亚国家。其 制作的配料有 纯碱、食盐、 生石灰、草木 灰(内含碳酸 钾)、开水,以 及米糠、稻壳 等辅料。配料 之间首先是生 石灰与水反应 生成熟石灰, 试推断另外最 有可能发生的 化学反应是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第2页(共10页)

2018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质量:-1 C12 16 23 35.5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个小题,共30分) 1、 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天然橡胶 2、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 .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 D .节约每一滴水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搅拌溶解 4、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物质 橘子 泡菜 葡萄 玉米粥 2.9~3.5 3.0~4.0 3.5~4.5 6.8-8.0 选项 A B C D 5、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临近中考,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 牛奶 营养学家发现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小明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 .凉拌黄瓜 B .红烧排骨 C .烧豆腐 D .炒鸡蛋 6、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原来,透明板的材料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出的隔热材料制出的。你知道它属于下列哪种材料么?( )

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 A.稀盐酸除铁锈2O3+ 4 = 22+ 2H2O B.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3+ H24=4+ H2O +2 c.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4 + 3O2= 22O3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事实解释 A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分子不断地运动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100水和100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分子之间有间隔 9、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下列关于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诱抗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10、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比醋酸的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 C.t1℃至t2 ℃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溶液(K23)()2溶液、过滤 B 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稀硫酸溶液、过滤 D3()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23溶液;⑤加过量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12 N一14 O一16 第Ⅰ卷(客观题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 ..的是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A.食盐B.白酒C.食醋D.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D.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中考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试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 A.甲:铜、锌的混合物乙:稀盐酸 B.甲: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氯化钡溶液 C.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稀盐酸 D.甲: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和稀盐酸反应一开始就会生成大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于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故B错误; C、向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曲线所示不一致,故C不正确; D、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的存在,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无气体也无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至氯化铜完全反应为止;与曲线所示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即起始值不为0,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每题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 、牛奶变酸,塑料降解 C 、 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D 、光合作用,蜡烛熔化 2.现有5种物质:①浓盐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浓硫酸 ⑤铁 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 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3.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4.给病人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是按H 2O ∶NaCl =110∶1质量比配制而成的,则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 ) A .0.88% B .0.9% C .0.85% D .0.91% 5.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蕃茄汁,柑桔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 ( ) A .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 .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C .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 .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 6. 应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 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 X 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 2O C.NaOH D.CaCO 3 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 确的是( ) 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B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溶液的溶质是酸还是碱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 .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 2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通用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通用版 【本讲主要内容】 中考模拟试卷(一) 【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Mg~24 Ca~40 Na~23 Fe~56 Zn~65 Cu~64 Ag~108 K~39 第I 卷(选择题 共2大题 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写在括号里。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① 盐酸除锈、石蜡熔化 ② 白磷自燃,空气液化 ③ 三氧化硫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④ 白色硫酸铜粉末通水变蓝,酸、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 ⑤ 冰融化成水,倒置泡沫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 ⑥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A. ①③ B. ②⑥ C. ④⑤ D. ⑤⑥ 2. 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 “绿色奥运”是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 、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 A. 2N 和2CO B. 2CO 和2NO C. 2CO 和2O D. 2CO 和 3NH 4. 新交通法规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测试酒精既可用于电子仪器,又可用化学方法。某兴趣小组利用物质颜色变化验证酒精的存在,其做法是:向盛有硫酸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红棕色三氧化铬晶体(CrO 3),然后向其中滴加酒精,生成了绿色硫酸铬溶液[342)(SO Cr ]和2CO 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Cr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6,+3 B. CrO 3是一种单质 C. 反应前后Cr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6 D. 342 ) (SO Cr 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4 5. 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固体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碳酸钠晶体 6.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 B.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 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的开关排气 7. 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 ,则X 和Y 之间不可能是(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走进化学世界 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2)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1)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1)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2)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3)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2.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仪器使用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 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药匙(或纸槽)。 3. 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液体药品滴入接收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 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 量筒的使用 (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级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须交答题卡。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a—40 C 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蒸馏水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成家具 B.温衣服晾干 C.蜡烛熔化 D.葡萄酿成酒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白糖 C.铁粉 D.木炭粉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状固体 B.氧气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物质 5.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水 C.脂肪D蛋白质 6.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2 D.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做催化剂 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是 ( )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沂源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友情提示:认真思考认真书写规范答卷 一、单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51 分;将每个小题的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 计算 B 测量 C 实验 D 推理 2、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A 铁器B玻璃器具 C 塑料器具 D 石器 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4、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5、实验结束时,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B铝 C 硅 D 铁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水的沸点是100℃ B 氢气能够燃烧

C 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 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河水 B 蒸馏水 C 糖水 D 自来水 9、李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油烟机家具就会沾满油渍”。李明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分子很大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10、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B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D 水分子的数目 11、对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合理的是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分子和原子均呈电中性 C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12、天然水需要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 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A 氯气 B 活性炭 C 明矾 D 漂白粉 13、12月26日印度海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的水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蒸馏 B 吸附沉淀 C 过滤 D 静置沉淀 1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氦气 C 氯化钠 D 氧气 1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26 A 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 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 1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湿衣凉干——-分子不停的运动 B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C 冰融化成水――分子间间隔变小 D 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 食盐粉末 C 用10mL量筒量取9.0 mL水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复习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产生 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 .c→d 段溶液的pH 不变 C .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 .a 点、d 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2HCl+NaOH=NaCl+H O 、22CuCl +2NaOH=2NaCl+Cu(OH) 。 【详解】 A 、a→b 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 不正确; B 、c 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d 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pH 增大,B 不正确; C 、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 不正确; D 、a 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 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 正确。故选D 。 2.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 2CO 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至dg时,溶液pH>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 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 .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9.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火焰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 8+5O 2 3CO 2+4H 2O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Al- 27 K-39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2019 年“世界环节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露天焚烧垃圾C.工 地洒水除尘D.废气直接排放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的是 A.滴水成冰 B. 糯米酿酒C.石蜡熔化D.酒精 挥发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 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 化碳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放入铁钉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熄灭酒 精灯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

的蓝紫色火焰B.蜡烛熄灭后 会冒出一股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 色固体析出 6.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 瓶中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的D.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7.市售加碘盐中常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5 8.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10 D.钪原子核 外有四个电子层

9.葡萄糖(C6H12O6)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主要功效是补充能量,治疗低血糖、高血钾、水肿等。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中含有 24个原子 B.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 比为 1∶2∶1 C.葡萄糖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180 D.葡萄糖由 6 个碳元素、12 个氢元素和 6 个氧元素组成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在任何状况下均是无 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能供给 呼吸 C.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物理变化 D.检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并 观察是否复燃11.电解水实验装置如 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B.b 管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 C.a、b两管所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2∶1 D.电解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与 b管相接的电源一端为正 极 12.下列物质的微观构成表述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的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解题思路一般是: 1.迅速浏览产生印象 2.抓特征,找突破口 3.顺藤摸瓜,顺推或逆推,把能推出的标注在题干上. 4.大胆假设,若遇拿不定的要敢于假设继续下一歩 5.全面分析,验证确认,把推出的答案带入原题验证,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基础知识储备: 1.物质颜色小结 (1)固体颜色: 黑色固体:Fe粉、C粉、CuO、MnO、Fe O 234、 红色:Cu、Fe O 23 (2)溶液颜色: 蓝色:CuSO、Cu(NO)、CuCl 4322 浅绿色:FeCl、Fe(NO)、FeSO 2324 黄色:FeCl、Fe(NO)、Fe(SO) 333243 (3)沉淀颜色: 白色沉淀:BaSO、AgCl、CaCO、BaCO、Mg(OH) 433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AgCl, 4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aCO、BaCO、Mg(OH) 332 蓝色沉淀:Cu(OH) 2 (4)特殊气味和燃烧火焰颜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HCl、NH 23 有毒的气体:CO 密度最小的气体:H 2 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S、H 2 蓝色:CO、CH 4 蓝紫色:S 2.物质用途小结 CO2: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CO3:建筑材料、补钙剂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公路融雪剂。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CO:能源、冶炼金属、有毒、可以燃烧的气体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并把答案填写下表中) 1、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制氧气 B 、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 C 、日晒海水制取食盐 D 、压缩二氧化碳气体制取干冰 2、目前很多地区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 A 、人的呼吸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氢气的燃烧 D 、化石燃料的燃烧 3、含氮a%的某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2800a B 、80 C 、2800a D 、28 a 4、agA 物质和bg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 物质,则C 物质的质量:( ) A 、等于(a+b )g B 、小于(a+b )g C 、不大于(a+b )g D 、不小于(a+b )g 5、现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固体,一份单独加热,一份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m )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 、实验室取用块状药品时,用手直接取用药品 D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7、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 、NH 4HCO 3 B 、(NH 4)2SO 4 C 、NH 4NO 3 D 、CO (NH 2)2 8、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 使用;④频频发生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 A 、③ B 、①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9、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高温 点燃 (1)甲 + 丙 乙 (2)乙 + O 2 丙 (3)丁在高温下分解可得到丙,则按甲、乙、丙、丁依次排列的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A 、C 、 CO 、 CO 2、 CaCO 3 B 、C 、 CO 2、 CO 、 CaCO 3 C 、CO 、 C 、 CO 2、 CaCO 3 D 、CO 2、 C 、 CO 、 CaCO 3 10、某金属A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m O n ,则A 的化学价为:( ) A 、2m n + B 、2n m + C 、2n m + D 、m n + 11、“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 、氢气 B 、一氧化碳 C 、甲烷 D 、二氧化碳 12、运送“神州三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 、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C 、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D 、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1 13、x 、y 两种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为xy 中,x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下列化合物中x 的质量分数大于%的是:( ) A 、xy 2 B 、x 2y 3 C 、x 2y D 、x 2y 5 1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30g ,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氢气1g ,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 ) A 、Zn 和Cu B 、Fe 和Mg C 、Mg 和Al D 、Fe 和Zn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 15、(4分)下列化学符号:①2CO ;②2Na + ;③Mg 2+ ;④2 BaO +;⑤H 2O 中数字“2”表示(均填序号) (1)离子个数是 ; (2)一个离子所带电荷值是 ; (3)分子个数是 ; (4)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 。 16、(3分)有化学反应2M + 3C = 4Fe + 3CO 2↑,其中物质M 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还原剂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