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4.1 基坑围护墙内、外的土压力、水压力计算 4.1.1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按照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时,可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下式计算主动土压力。

()a a i i a K C K h q p 2-+=∑γ

式中,a p ——计算点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0≤a p 时,取0=a p ;

i γ——计算点以上各土层的重度(kN/m 3)

,地下水位以上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重度;

i h ——各土层的厚度(m );

a K ——计算点处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245tan 2?-= a K ;

C 、?——计算点处土的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或直剪固结快剪试验峰值强度指标取用。 计算式:

①填土

()

33.021045tan 21=-= a K ;

在水位以上 ()1111112a a a

K C K h r q p -''+='; m h 01

='; ())(6.633.0233.002011Kpa p a =?-?+='; m h 5.01

='; ())(57.933.00233.05.0182012Kpa p a =?-??+='。 在水位以下 ()111111

112a a a K C K h r h r q p -+''+=; m h 01=; ())(57.933.00233.05.0182011Kpa p a =?-??+=; m h 11=; ())(21.1233.00233.0185.0182012Kpa p a =?-??+?+=。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

49.02045tan 22=-= a K ;

()22222111

12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q p -++''+=;

m h 02=; ()49.018249.0185.0182021?-??+?+=a p

)(07.7Kpa -=;

m h 5.12=; ()49.018249.05.16.8185.0182022?-??+?+?+=a p

)(75.0Kpa -= ;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砂

()

74.05.845tan 23=-= a K ;

()3333322111

13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h r q p -+++''+=; m h 03=; ()74.05.23274.05.16.8185.0182031?-??+?+?+=a p

)(49.3Kpa -=;

m h 9.43=; ()74.09.48.75.16.8185.0182032??+?+?+?+=a p

74

.05.232?-

)(41.18Kpa =;

④淤泥质粘土

()

6.03.1445tan 24=-= a K ;

()444443322111

14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h r h r q p -++++''+=; m h 04=; )9.909.48.75.16.8185.01820(41?+?+?+?+?+=a p

6

.01326.0??-?

)(69.37Kpa =;

m h 9.94=; ()9.979.48.75.16.8185.0182042?+?+?+?+?+=a p

6.08.926.0?-?

)(27.79Kpa =;

⑤粉质粘土加粘土

()

58.025.1545tan 25=-= a K ;

()55555443322111

15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h r h r h r q p -+++++''+=; m h 05=; ()9.979.48.75.16.8185.0182051?+?+?+?+?+=a p

58.04.14258.0?-?

)(37.69Kpa =;

m

h 2.25=;

()2.25.89.979.48.75.16.8185.0182052?+?+?+?+?+?+=a p

58.04.14258.0??-?

)(22.80Kpa =;

4.1.2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坑内极限被动土压力强度按下式计算:

ph p i i p K C K h p 2+=∑γ

式中,p p ——计算点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kPa );

i γ——计算点以上各土层的重度(kN/m 3),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重度; i h ——计算点以上各土层的厚度(m );

p K 、ph K ——计算点处土的被动土压力系数,

()2

2cos sin sin 1cos ?

?

?

???+-=

δ?δ??

p K

()[]

2

22sin 1cos cos δ?δ

?+-=

ph K

C 、?——计算点处土的粘聚力(kPa )和内摩擦角(o)。

δ——计算点处地基土与墙面间的摩擦角(o),取c ?δ??

?

??=43~32,地基土

较差时(如淤泥质粘土),取大值,反之取小值,且20≤δ,无坑内降水措施时取0=δ。

计算式:

①淤泥质粘土

取 725.103.144

3

43=?==?δ;

()

17.1725.10cos 3.14sin 725.103.14sin 13.14cos 2

21=???

?

???

?+-=

p K ;

()[]

72.2725

.103

.14sin 1725.10cos 3.14cos 2

221=+-=

ph K ;

在水位以上 1111112ph p p K C K h r p +''=';

m h 01

=' )(33.3272.28.92011Kpa p p =?+='; m h 11

=' )(22.5272.28.9217.111712Kpa p p =?+??='; 在水位以下 111111112)(ph p p K C K h r h r p ++''=;

m h 01= )(22.5272.28.9217.111711Kpa p p =?+??=;

m h 8.61= )(91.10772.28.9217.1)8.67117(12Kpa p p =?+??+?=。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

取 625.115.154

3

43=?==?δ

()

21.2625.11cos 21sin 625.115.15sin 15.15cos 2

22=???

?

???

?+-=

p K

()[]

97.2625

.115

.15sin 1625.11cos 5.15cos 2

222=+-=

ph K ;

22222111122)(ph p p K C K h r h r h r p +++''=

m h 02= )(40.19297.24.14221.2)8.67117(21Kpa p p =?+??+?=; m h 2.22= ()97.24.14221.22.25.88.6711722?+??+?+?=p p

)(73.233Kpa =;

4.1.3 水压力的计算

因地下水有稳定渗流,作用于围护墙上主动土压力侧的水压力可按以下近似方法计算:

按图1计算

图4-1 地下水稳态渗流时的近似水压力分布模式

①基坑内地下水位处的水压力,由该处的静水压力w w h ?γ值减去1w P ?计算。

w w a w h i P ?=?γ1

式中,1w P ?——基坑开挖面处水压力修正值(kPa ); a i ——基坑外的近似水力坡降,2

117.0w w w w a h h h h i +?=

w h ?——基坑外内、外侧地下水位差;

1w h 、2w h ——基坑外侧、基坑内侧地下水位至维护墙底的高度(m )。 ②维护墙底端处的水压力由基坑开挖深度处的静水压力w w h ?γ减去2w P ?计算。

212w w p w w a w h i h i P ?+?=?γγ

式中,2w P ?——基坑墙底端处水压力修正值(kPa ); p i ——基坑内被动区的近似水力坡降,2

127.0w w w w a h h h h i +?=

作用在维护墙上的水压力计算,如图2所示。AB 间按静水压力直线分布,确定B 、C 、D 、E 各点的水压力按渗径直线比例法确定。

图4-2

作用于维护墙上水压力计算简图

计算B 处水压力:

m h h h w w w 5.1095.1921=-=-=?

224.09

5.195.195.107.07.02

11=?+?=

+?=

w w w w a h h h h i

)(05.235.108.9224.01Kpa h i P w w a w =??=?=?γ B 处水压力 )(85.7905.235.108.91Kpa P h w w w =-?=?-?γ

图4-3 各点的水压力按渗径直线比例

AB=10.5; BC=1.5*10.5=15.75; CD=1; DE=1.5*10.5=15.75; 由图3按比例计算得: C 处水压力 41.35(Kpa);

D处水压力38.50(Kpa)。

图4-4水土压力分布

第四章 静水压力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静水压力计算 一、是非题 1O重合。 2、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静水压强数值相等。 3、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平板的形心不重合。 4、静止水体中,某点的真空压强为50kPa,则该点相对压强为-50kPa。 5、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6、静水压强的大小与受压面的方位无关。 7、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只适用于整个水流都是渐变流的情况。 二、选择题 1、根据静水压强的特性,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1)数值相等 (2)数值不等 (3)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4)铅直方向数值最大 m,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 2、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00kN/2 m (1)1kN/2 m (2)2kN/2 m (3)5kN/2 m (4)10kN/2 m,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 3、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08kN/2 m (1)1kN/2 m (2)2kN/2 m (3)8kN/2 m (4)10kN/2 4、静止液体中同一点沿各方向上的压强 (1)数值相等 (2)数值不等 (3)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5、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1)重合 (2)平行 (3)正交 6、图示容器中有两种液体,密度ρ2 > ρ1 ,则A、B 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 (1)B 管高于A 管 (2)A 管高于B 管 (3)AB 两管同高。

7、盛水容器a 和b 的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a)、(b) 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pa和pb。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pa和pb的关系为 (1)pa>pb (2)pa< pb (3)pa=pb (4)无法确定 8 (1)牛顿 (2)千帕 (3)水柱高 (4)工程大气压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 2、在什么条件下“静止液体内任何一个水平面都是等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3、压力中心D和受压平面形心C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情况下D点与C点重合? 4、图示为几个不同形状的盛水容器,它们的底面积AB、水深h均相等。试说明: (1)各容器底面所受的静水总压力是否相等? (2)每个容器底面的静水总压力与地面对容器的反力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容器的重量不计)。 四、绘图题 1、绘出图中注有字母的各挡水面上的静水压强分布。

流体力学 第五章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资料

流体力学第五章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五章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主要内容 长管水力计算 短管水力计算 串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 孔口和管嘴出流 基本概念: 1、压力管路:在一定压差下,液流充满全管的流动管路。(管路中的压强可以大于大气压,也可以小于大气压) 注:输送气体的管路都是压力管路。 2、分类: 按管路的结构特点,分为 简单管路:等径无分支 复杂管路:串联、并联、分支 按能量比例大小,分为 长管:和沿程水头损失相比,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的流动管路。短管: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不能忽略的流动管路。

第一节管路的特性曲线 一、定义:水头损失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称为管路的特性曲线。 二、特性曲线 l l L g V d L g V d l l g V d l d l g V d l g V h h h f j w + = = + = ?? ? ? ? ? + = + = + = 当 当 当 其中, 2 2 2 2 2 2 2 2 2 2 λ λ λ λ λ ζ (1) 把2 4 d Q A Q V π = = 代入上式得: 2 2 5 2 2 2 28 4 2 1 2 Q Q d g L d Q g d L g V d L h w α π λ π λ λ= = ? ? ? ? ? = = (2) 把上式绘成曲线得图。 第二节长管的水力计算 一、简单长管 1、定义:由许多管径相同的管子组成的长输管路,且沿程损失较大、局部损失 较小,计算时可忽略局部损失和流速水头。 2、计算公式:简单长管一般计算涉及公式 2 2 1 1 A V A V=(3) f h p z p z+ + + γ γ 2 2 1 1 = (4) g V D L h f2 2 λ = (5) 说明:有时为了计算方便,h f的计算采用如下形式:

冲裁力计算

冲裁力计算 一、冲压力: 冲压力是指在冲裁时,压力机应具有的最小压力。 P冲压=P冲裁+P卸料+P推料(P顶件) 冲压力是选择冲床吨位,进行模具强度。刚度校核依据。 1、冲裁力:冲裁力及其影响周素:使板料分离的力称作冲裁力.影响冲裁力的主要因素: A.材料的抗剪强度。 B.材料的厚度, C.冲裁件的轮郭周长。 D.冲裁间隙。 E.刃口的锐利程度。 F.冲裁速度及润滑情况。 2.冲裁力计算: P冲=Ltσb 其中:P冲裁-冲裁力 L-冲裁件周边长度 t-板料厚度 σb-材料强度极限(不锈钢55kg/mmmm,热轧板35kg/mmmm,冷轧板30 kg/mmmm 3、卸料力:把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的力 P x=K x P冲其中K x-卸料力系数(0.02-0.06) =K t P n 4、推件力: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裁方向从凹模内推出的力P t K t-推件力系数(0.03-0.07) 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 5、顶件力:顶件力P d--将工件或废料的从凹模洞口逆着冲裁方向项出所需的力。 P x=K x P P t=K t P n P d=K d P 其中:P x、P t、P d--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K x,K t,K d(0.04-0.08)分别是上述三种力的修正系数,

P——冲裁力; n——查正表卡在凹模洞口内的件数,锥形出口无工件卡住,故P t=0,不计算推件力。 6、总的冲压力选择压力机吨位时,冲压力计算要根据冲模的具体结构考虑其计算方法。 1)刚性卸料装置自然落料方式:P z=P+P t=P+K t P n 2)主要性卸料的和主要性顶料装置:P z=P+P a+P d=P+K x P+K z P 3)主要性缺卸装置自然落料方式:P z=P+P x+P t=P+K x P+K t P n P z——总的部裁力即是压力机就给的最小压力. 二、压力中心 1、压力中心概念,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模具的压力中心。冲裁件的压中心与冲裁件的重心不同,它是指冲裁力合力的作用中心与冲裁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有关。而土件的重心则决定于工件的形状及其质量分布。只有当工件其备中心对称形状时,其压力中心才与重心相重合。 要求:冲裁压力中心与机床滑块中心重合。 2、压力中心的确定: (1)简单形状工件的压力中心:具有中心对称的工件,其压力中心与重心重合。凡是质量分布均匀,具有中心对称形状的冲栽件,其压力中心与重心相重合。此时的压力中心均位于工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 (2)复杂形状工件的压力中心: X0=L1X1+L2X2+……L n X n /L1+L2+…L n Y0= L1Y1+L2Y2+……L n Y n /L1+L2+…L n 其中:X0--压力中心到Y轴的距离。 Y0--压力中心到X轴的距离。 L1L n--各段轮廓的长度 X1……X n--各段轮郭压力中心到Y轴的距离。

水土合算与水土分算

1水土分算的概念与原理 1.1基本概念 水土分算原则,即分别计算土压力和水压力,两者之和即为总的侧压力。这一原则适用于土体孔隙中存在自由的重力水的情况,或土的渗透性较好的情况,一般适用于砂土、粉土和粉质粘土。 1.2侧压力计算原理 1.2.1土压力计算 侧向土压力通常按朗金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计算,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的重度采用浮重度。朗金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①挡土墙背竖直,墙面光滑,不计墙面和土层之间的摩擦力; ②挡土墙后填土的表面为水平面,土体向下和水平方向都能伸展到无穷,即为半无限空间; ③挡土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弹性均质的半空间体中,离开地表面深度为Z处的任意一点的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分别为: σz= γZ(1) σx=K0γZ(2) 在朗金主动土压力状态下,最大主应力为σ1=γZ,最小主应力为σ3=Pa, Pa=γZtg2(45°-φ/2)-2ctg(45°-φ/2) (3)在朗金被动土压力状态下,最大主应力为被动土压力σ1=Pp,最小主应力为竖向压力σ 3=γZ ,Pp=γZtg2(45°+φ/2)+2ctg(45°+φ/2)(4)引入主动土压力系数Ka和被动土压力系数 Kp,并令: Ka=tg2(45°- φ/2) (5) Kp=tg2(45°+ φ/2) (6) 将式(5)、式(6)分别代入式(3)、式(4)得: Pa= γZKa-2c Ka(7) Pp= γZKp+2c Kp(8) 用朗金或库仑理论进行土压力计算时,通常要用到土的物性参数:重度γ、摩擦角φ和粘聚力c。而各层土的物性参数是不一样的,在工程应用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1)直接取用各层土物性参数的方法 当地层由多层土组成时,可分别采用各层土的物性参数,分别计算得到各层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和被动土压力强度。由于通常各土层是不同的,因此土压力强度图形沿挡土墙深度方向是不连续的;在土压力计算过程中要比单一土层情况复杂些,但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目前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多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土层的数量几乎不会对计算速度产生影响。因此,该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采用。 (2)取土层物性参数加权平均的方法 该方法一般在地下结构的初步设计阶段,希望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来初步确定基坑的支护方案,不需要对土压力进行精确计算。为简化计算,将土层简化成单一均质土层的情况,通常采用土层厚度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等效的地层物性参数。 1.2.2土层中水压力的计算 地下水位稳定的地下结构物的侧向水压力可按静水压力确定,水压力强度根据帕斯卡定理计算: p w=h wγw(9) 式中p w———侧向静水压力的强度值; h w———水头高度,即地下水位到计算点的垂直距离;

流体力学复习要点(计算公式)

D D y S x e P gh2 gh1 h2 h1 b L y C C D D y x P hc 第一章 绪论 单位质量力: m F f B m = 密度值: 3 m kg 1000=水ρ, 3 m kg 13600=水银ρ, 3 m kg 29.1=空气ρ 牛顿内摩擦定律:剪切力: dy du μ τ=, 内摩擦力:dy du A T μ= 动力粘度: ρυ μ= 完全气体状态方程:RT P =ρ 压缩系数: dp d 1dp dV 1ρρκ= -=V (N m 2 ) 膨胀系数:T T V V V d d 1d d 1ρρα - == (1/C ?或1/K)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01;01;01=??-=??-=??- z p z y p Y x p X ρρρ 液体平衡全微分方程:)(zdz ydy xdx dp ++=ρ 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C =+ +=g p z gh p p 0ρρ或 绝对压强、相对压强与真空度:a abs P P P +=;v a abs P P P P -=-= 压强单位换算:水银柱水柱mm 73610/9800012 ===m m N at 2/101325 1m N atm = 注: h g P P →→ρ ; P N at →→2m /98000乘以 2/98000m N P a = 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1)图算法 Sb P = 作用点e h y D +=α sin 1 ) () 2(32121h h h h L e ++= ρ 若01 =h ,则压强为三角形分布,3 2L e y D == ρ 注:①图算法适合于矩形平面;②计算静水压力首先绘制压强分布图, α 且用相对压强绘制。 (2)解析法 A gh A p P c c ρ== 作用点A y I y y C xc C D + = 矩形12 3 bL I xc = 圆形 64 4 d I xc π= 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x c x c x A gh A p P ρ==;gV P z ρ= 总压力z x P P P += 与水平面的夹角 x z P P arct an =θ 潜体和浮体的总压力: 0=x P 排浮gV F P z ρ==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质点加速度的表达式??? ? ? ? ???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z z y z x z z y z y y y x y y x z x y x x x x A Q V Q Q Q Q Q G A = === ? 断面平均流速重量流量质量流量体积流量g udA m ρρ 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t z t y t x d du z p z d du y p Y d du x p X = ??-=??-=??- ρρρ1;1;1 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 : 0z u y u x u z y x =??+??+?? 恒定元流的连续性方程: dQ A A ==2211d u d u 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Q A A ==2211νν 无粘性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g 2u g p z g 2u g p z 2 2 222 111++=++ρρ 粘性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 w 2 2222111'h g 2u g p z g 2u g p z +++=++ρρ

冲压模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

压力中心的计算 压力中心的确定 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了确保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应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相重合。否则,会使冲模和压力机滑块产生偏心载荷,使滑块和导轨间产生过大的磨损,模具导向零件加速磨损,降低模具和压力机的使用寿命。 冲模的压力中心,可按下述原则来确定: 1.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2.工件形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3.形状复杂的零件、多孔冲模、级进模的压力中心可用解析计算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解析法的计算依据是:各分力对某坐标轴的力矩之代数和等于诸力的合力对该轴的力矩。求出合力作用点的座标位置 O 0(x 0,y 0),即为所求模具的压力中心(图2)。 图 2 解析法求压力中心 计算公式为:

因冲裁力与冲裁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的各冲裁力 P1、P2、P3……P n,可分别用各冲裁周边长度 L1、L2、L3……Ln代替,即: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2.6.2)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作 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 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 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装置或顶 件装置传递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应分别 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 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制件 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生产中常用 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 (2.6.3) 图2.6.1

齿轮压力角计算

方便各位齿轮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齿轮压力角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 当一直线沿一圆周作纯滚动时,此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即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而该直线则称为发生线。 图1齿轮压力解析图 如图1: AK——渐开线 基圆,rb n-n:发生线 θK:渐开线AK段的展角 用渐开线作为齿廓的的齿轮称为渐开线齿轮。渐开线齿轮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 渐开线上任一点法向压力的方向线(即渐开线在该点的法线)和该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显然,图2中的 图2 αk即为渐开线上K点的压力角。由图可知: cosαk=ON/OK=rb/Rk 参考文献: 卢玉明.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齿轮模数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 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於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齿轮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 d=mz m 模数z 齿数 齿顶高ha=ha* m 齿根高hf=(ha*+c*)m 齿全高h=ha+hf=(z ha*+c*)m ha*=1 c*=0.25 图片中的应该两箭头之间距离是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1、齿顶圆:通过轮齿顶部的圆周。齿顶圆直径以d 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周。齿根圆直径以d f表示。

水的流量与管径的压力的计算公式

1、如何用潜水泵的管径来计算水的流量 Q=4.44F*((p2-p1)/ρ)0.5 流量Q,流通面积F,前后压力差p2-p1,密度ρ,0.5是表示0.5次方。以上全部为国际单位制。适用介质为液体,如气体需乘以一系数。 由Q=F*v可算出与管径关系。 以上为稳定流动公式。 2、请问流水的流量与管径的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管道的内直径205mm,高度120m,管道长度是1800m,请问每小时的流量是多少?管道的压力是多少,管道需要采用多厚无缝钢管? 问题补充: 从高度为120米的地方用一根管道内直径为205mm管道长度是1800米放水下来,请问每个小时能流多少方水?管道的出口压力是多少?在管道出口封闭的情况下管道里装满水,管道底压力有多大 Q=[H/(SL)]^(1/2) 式中管道比阻S=10.3*n^2/(d^5.33)=10.3*0.012^2/(0.205^5.33)=6.911 把H=120米,L=1800米及S=6.911代入流量公式得 Q=[120/(6.911*1800)]^(1/2) = 0.0982 立方米/秒= 353.5 立方米/时 在管道出口封闭的情况下管道里装满水,管道出口挡板的压力可按静水压力计算: 管道出口挡板中心的静水压强P=pgH=1000*9.8*180=1764000 帕 管道出口挡板的静水总压力为F: F=P*(3.14d^2 /4)=1764000*(3.14*0.205^2 /4)=58193.7 牛顿 3、管径与流量的计算公式 请问2寸管径的水管,在0.2MPA压力的情况下每小时的流量是多少?这个公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流体在水平圆管中作层流运动时,其体积流量Q与管子两端的压强差Δp,管的半径r,长度L,以及流体的粘滞系数η有以下关系: Q=π×r^4×Δp/(8ηL) 4、面积,流量,速度,压力之间的关系和换算方法、 对于理想流体,管道中速度与压强关系:P + ρV2/2 = 常数,V2表示速度的平方。 流量=速度×面积,用符号表示 Q =VS 5、管径、压力与流量的计算方法 流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容积或重量称为流量。用容积表示流量单位是L/s或 (`m^3`/h);用重量表示流量单位是kg/s或t/h。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一定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为流速,流速一般指流体的平均流速,单位

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和直径的确定

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和经济直径的确定 一、水力计算 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包括恒定流计算和非恒定流计算两种。 (一)恒定流计算 恒定流计算主要是为了确定管道的水头损失。管道的水头损失对于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电能的计算、经济管径的确定以及调压室稳定断面计算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水头损失包括摩阻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种。 1、摩阻损失 管道中的水头损失与水流形态有为。水电站压力管道中的水流的雷诺数Re一般都超过3400,因而水流处于紊流状态,摩阻水头损失可用曼宁公式或斯柯别公式计算。 曼宁公式应用方便,在我国应用较广。该公式中,水头损失与流速平方成正比,这对于钢筋混凝土管和隧洞这类糙率较大的水道是适用的。对于钢管,由于糙率较小,水流未、能完全进人阻力平方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壁因锈蚀糙率逐渐增大,按流速平方关系计算摩阻损失仍然是可行的。曼宁公式因一般水力学书中均可找到,此处从略。 斯柯别根据198段水管的1178个实测资料,推荐用以下公式计算每米长钢管的摩阻损失 (13-1)式中a-水头损失系数,焊接管用0.00083。

为考虑水头损失随使用年数t的增加而增大的系数,清水取K =0.01,腐蚀性水可取K=0.015。 2.局部损失 在流道断面急剧变化处,水流受边界的扰动,在水流与边界之间和水流的内部形成旋涡,在水流质量强烈的混掺和大量的动量交换过程中,在不长的距离内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这种损失通常称为局部损失。压力管道的局部损失发生在进口、门槽、渐变段、弯段、分岔等处。压力管道的局部损失往往不可忽视,一尤其是分岔的损失有时可能达到相当大的数值。局部损失的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 系数可查有关手册。 (二)非恒定流计算 管道中的非恒定流现象通常称为水锤。进行非恒定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推求管道各点i的动水压强及其变化过程,为管道的布置、结构设计和机组的运行提供依据。非恒定流计算的内容见第九章。 二、管径的确定 压力管道的直径应通过动能经济计算确定。在第七章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决定渠道和隧洞经济断面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对压力管道也完全适用,可以拟定几个不同管径的方案,进行誉比较,选定较为有利的管道直径,也可以将某些条件加以简化,推导出计算公式,直接求解。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可用以下彭德舒公式来初步确定大中型压力钢管的经济直径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4.1 基坑围护墙内、外的土压力、水压力计算 4.1.1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按照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时,可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下式计算主动土压力。 ()a a i i a K C K h q p 2-+=∑γ 式中,a p ——计算点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0≤a p 时,取0=a p ; i γ——计算点以上各土层的重度(kN/m 3) ,地下水位以上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重度; i h ——各土层的厚度(m ); a K ——计算点处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245tan 2?-= a K ; C 、?——计算点处土的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或直剪固结快剪试验峰值强度指标取用。 计算式: ①填土 () 33.021045tan 21=-= a K ; 在水位以上 ()1111112a a a K C K h r q p -''+='; m h 01 ='; ())(6.633.0233.002011Kpa p a =?-?+='; m h 5.01 ='; ())(57.933.00233.05.0182012Kpa p a =?-??+='。 在水位以下 ()111111 112a a a K C K h r h r q p -+''+=; m h 01=; ())(57.933.00233.05.0182011Kpa p a =?-??+=; m h 11=; ())(21.1233.00233.0185.0182012Kpa p a =?-??+?+=。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 49.02045tan 22=-= a K ; ()22222111 12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q p -++''+=;

JIS B 度压力角花键计算

齿轮 啮 合齿面 啮 合 标准尺寸标准 尺寸 公差 (R7) 标准 尺寸 公差 (H7) 基本 尺寸 公差 标准 尺寸 标准 尺寸 公差 (d7) 标准 尺寸 基本 尺寸 公差 z m d D D b x D1D2/D ii/M Ri/d1d2/D ie M re/ 60.5 4.000 3.000 2.8190.800 4.150 4.000﹣0.011 ﹣0.023 3.000 ﹢0.009 2.033 ﹢0.068 3.900 4.000 ﹣0.030 ﹣0.042 2.800 4.702 ﹣0.089 ﹣0.149 70.5 4.500 3.500 3.2890.800 4.650 4.500﹣0.011 ﹣0.023 3.500 ﹢0.012 2.444 ﹢0.067 4.400 4.500 ﹣0.030 ﹣0.042 3.300 5.117 ﹣0.090 ﹣0.150 80.5 5.000 4.000 3.7590.800 5.150 5.000﹣0.011 ﹣0.023 4.000 ﹢0.012 3.033 ﹢0.069 4.900 5.000 ﹣0.030 ﹣0.042 3.800 5.747 ﹣0.095 ﹣0.158 90.5 5.500 4.500 4.2290.800 5.650 5.500﹣0.011 ﹣0.023 4.500 ﹢0.012 3.464 ﹢0.068 5.400 5.500 ﹣0.030 ﹣0.042 4.300 6.184 ﹣0.096 ﹣0.160 100.5 6.000 5.000 4.6980.800 6.150 6.000﹣0.011 ﹣0.023 5.000 ﹢0.012 4.033 ﹢0.070 5.900 6.000 ﹣0.030 ﹣0.042 4.800 6.782 ﹣0.100 ﹣0.166 110.5 6.500 5.500 5.1680.800 6.650 6.500﹣0.013 ﹣0.028 5.500 ﹢0.012 4.477 ﹢0.069 6.400 6.500 ﹣0.040 ﹣0.055 5.3007.232 ﹣0.101 ﹣0.168 120.57.000 6.000 5.6380.8007.1507.000﹣0.013 ﹣0.028 6.000 ﹢0.012 5.033 ﹢0.070 6.900 7.000 ﹣0.040 ﹣0.055 5.8007.810 ﹣0.104 ﹣0.173 130.57.500 6.500 6.1080.8007.6507.500﹣0.013 ﹣0.028 6.500 ﹢0.015 5.486 ﹢0.070 7.4007.500 ﹣0.040 ﹣0.055 6.3008.269 ﹣0.105 ﹣0.175 140.58.0007.000 6.5780.8008.1508.000﹣0.013 ﹣0.028 7.000 ﹢0.015 6.033 ﹢0.071 7.9008.000 ﹣0.040 ﹣0.055 6.8008.835 ﹣0.107 ﹣0.179 150.58.5007.5007.0480.8008.6508.500﹣0.013 ﹣0.028 7.500 ﹢0.015 6.492 ﹢0.070 8.4008.500 ﹣0.040 ﹣0.055 7.3009.299 ﹣0.108 ﹣0.180 160.59.0008.0007.5180.8009.1509.000﹣0.013 ﹣0.028 8.000 ﹢0.015 7.034 ﹢0.071 8.9009.000 ﹣0.040 ﹣0.055 7.8009.855 ﹣0.110 ﹣0.184 170.59.5008.5007.9870.8009.6509.500﹣0.013 ﹣0.028 8.500 ﹢0.015 7.497 ﹢0.071 9.4009.500 ﹣0.040 ﹣0.055 8.30010.324 ﹣0.111 ﹣0.186 180.510.0009.0008.4570.80010.15010.000﹣0.013 ﹣0.028 9.000 ﹢0.015 8.034 ﹢0.071 9.90010.000 ﹣0.040 ﹣0.055 8.80010.873 ﹣0.113 ﹣0.189 190.510.5009.5008.9270.80010.65010.500﹣0.016 ﹣0.034 9.500 ﹢0.015 8.501 ﹢0.071 10.40010.500 ﹣0.050 ﹣0.068 9.30011.346 ﹣0.114 ﹣0.190 200.511.00010.0009.3970.80011.15011.000﹣0.016 ﹣0.034 10.000 ﹢0.015 9.034 ﹢0.071 10.90011.000 ﹣0.050 ﹣0.068 9.80011.889 ﹣0.116 ﹣0.193 210.511.50010.5009.8670.80011.65011.500﹣0.016 ﹣0.034 10.500 ﹢0.018 9.504 ﹢0.071 11.40011.500 ﹣0.050 ﹣0.068 10.30012.364 ﹣0.117 ﹣0.194 220.512.00011.00010.3370.80012.15012.000﹣0.016 ﹣0.034 11.000 ﹢0.018 10.034 ﹢0.071 11.90012.000 ﹣0.050 ﹣0.068 10.80012.903 ﹣0.118 ﹣0.197 齿轮啮合 大 径啮合 大径啮合 量棒D Ri=1.0 V1=0.84 小径量棒D Re =0.9 齿数模数公称 直 径 分度圆 直径 基圆 直 径 变位 系数 小径

学习情境一 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

学习情境一 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 1.1液体的认知 1.1.1液体的基本特性 一、液体与固体、气体的区别 自然界物质分为气体,固体和液体. 固体的主要特性是有:固定的形状,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其共同特性是易流动和变形,液体和气体的主要区别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液体不易压缩,而气体易压缩。 所以液体:易流动 、不易压缩。 二、连续介质的概念 在实际水流中,由水分子组成,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有空隙,如果按实际情况去研究,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水力学是为工程服务的,不需研究水分子的运动(即微分运动)情况,只需研究宏观的机械运动,而分子间的空隙与研究的的范围相比小的多,在水力学研究中,认为研究工作的液体是由无数的液体质点组成的无空隙的连续体——这种抽象化的液体模型即为1753年由欧拉提出来的连续介质假设。 因此我们研究的液体是均质等向的连续介质。 有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用数学中的连续函数理论来研究液体的运动。 1.1.2液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一)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用惯性力来表示,其大小为,ma F -= 由此可见惯性力又可用质量力来表示 m 大F 大,m 小F 小。 对于均质液体来说,质量可用密度来表示。 V m = ρ 3 m kg 3 cm k g 同一液体随温度和压强变化,但变化甚小,一般可看成是常数。 当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T ℃, m kg /1000=ρ。 (二)万有引力特性 万有引力特性——运动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性质,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为重力或重量。 mg G = 单位 N kN g ——重力加速度,2 /8.9s m g = 均质液体,重力用容重(重度): g V mg V G ργ=== 3/8.9m kn =γ 3 /3.133m kn =γ 例1:已知某液体的36m V =,3/3.983m kg =ρ,求该液体的质量和容重。 解: 因为 V m =ρ )(8.589963.983kg V m =?==ρ)(3.96368.93.9833m N g =?==ργ

压力管路水力计算

第六章 压力管路水力计算 一、思考题 1.什么是长管?什么是短管?划分长管与短管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简单管路?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主要有哪三类问题?其计算方法如何? 3.什么是串联管路?如何计算串联管路的水力损失? 4.什么是并联管道?如何计算并联管路的水力损失? 5.什么是分岔管道?如何计算分岔管路的水力损失? 6.什么是孔口出流?什么是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什么是小孔口和大孔口?孔口出流的水力特点是什? 7.小孔口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的流量计算公式有何不同? 8.为什么孔口淹没出流时,其流速或流量的计算既与孔口位置无关,也无大孔口、小孔口之分? 9.什么是管喷出流?管喷出流有什么特点?圆柱形外管嘴正常工作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要有这两个限制条件? 10.在小孔口上安装一段圆柱形管嘴后,流动阻力增加了,为什么反而流量增大?是否管嘴越长,流量越大?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中,所谓长管是指( )。 (A)长度很长的管道 (B)总能量损失很大的管道 (C)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相比可以忽略的管道 (D)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均不能忽略的管道 2.用并联管道输送液体,各并联管段( )。 (A)水头损失相等 (B)水力坡度相等 (C)总能量损失相等 (D)通过的流量相等 3.如题3图所示,并联长管1和2,两管的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123l l =,则通过的流量( )。 (A)21Q Q = (B) 21 1.5Q Q = (C) 21 1.73Q Q = (D) 213Q Q = 4.如题4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长管道,只是安装高度不同,两管的流量关系为 ( )。 (A)21Q Q < (B) 21Q Q > (C) 21Q Q = (D) 不确定 题3附图 题4附图 5.两根相同直径的圆管,以同样的速度输送水和空气,不会出现情况是( )。

水土压力计算示例

4.1 基坑围护墙、外的土压力、水压力计算 4.1.1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按照水土分算原则计算土压力时,可采用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下式计算主动土压力。 ()a a i i a K C K h q p 2-+=∑γ 式中,a p ——计算点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0≤a p 时,取0=a p ; i γ——计算点以上各土层的重度(kN/m 3),地下水位以上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重度; i h ——各土层的厚度(m ); a K ——计算点处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245tan 2?-=οa K ; C 、?——计算点处土的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按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或直剪固结快剪试验峰值强度指标取用。 计算式: ①填土 () 33.021045tan 21=-=οοa K ; 在水位以上 ()1111112a a a K C K h r q p -''+='; m h 01='; ())(6.633.0233.002011Kpa p a =?-?+='; m h 5.01='; ())(57.933.00233.05.0182012Kpa p a =?-??+='。 在水位以下 ()111111 112a a a K C K h r h r q p -+''+=; m h 01=; ())(57.933.00233.05.0182011Kpa p a =?-??+=; m h 11=; ())(21.1233.00233.0185.0182012Kpa p a =?-??+?+=。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49.022045tan 22=-=οοa K ; ()22222111 12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q p -++''+=; m h 02=; ()49.018249.0185.0182021?-??+?+=a p )(07.7Kpa -=; m h 5.12=; ()49.018249.05.16.8185.0182022?-??+?+?+=a p )(75.0Kpa -= ;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砂 ()74.025.845tan 23=-=οοa K ; ()3333322111 13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h r q p -+++''+=; m h 03=; ()74.05.23274.05.16.8185.0182031?-??+?+?+=a p )(49.3Kpa -=; m h 9.43=; ()74.09.48.75.16.8185.0182032??+?+?+?+=a p 74.05.232?- )(41.18Kpa =; ④淤泥质粘土 ()6.023.1445tan 24=-=οοa K ; ()444443322111 142a a a K C K h r h r h r h r h r q p -++++''+=; m h 04=; )9.909.48.75.16.8185.01820(41?+?+?+?+?+=a p 6.01326.0??-? )(69.37Kpa =; m h 9.94=; ()9.979.48.75.16.8185.0182042?+?+?+?+?+=a p 6.08.926.0?-?

压力角计算公式

2.2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如图2所示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摆杆摆动中心C ,杆长为l ,机架OC 长为b ,从动件处于起始位置时,滚子中心处于B 0点,摆杆与机架OC 之间的夹角为0ψ,当凸轮转过?角后,从动件摆过ψ角,滚子中心处于B 点。 分析代换后的平面连杆机构OABC ,得从动杆BC 上B 点位移、速度、加 速度矢量式: 0()()(π)OA OA AB AB l l b l θθψψ+-=--e e i e (9) 式中222 0arccos( )2b l b r lb ψ+-= ()()(π)OA OA AB AB AB b o l l l ωθωθωψψ+=--g g g (10) 22200()()()(π)(π)OA OA AB AB AB AB AB AB b b l l l l l ωθωθεθεψψωψψ--+=------e e g g e (11) 注意,在文献[1]』 中,从动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在回程时为负,推程时为正,而此处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所以引用公式时,须添加负号。 据矢量方程式(8)(9)(10)式推导可得: 00(1)sin()tan (1)cos() b AB b l b l ωψψωθωψψω - += --+ 当tan 0AB θ≥时,arctan(tan )AB AB θθ= 当tan 0AB θ<时,πarctan(tan )AB AB θθ=+ 2 0200cos (1)cos()cos (1)cos()sin() b AB AB AB b b AB AB AB b l l b l l ωθψψθωωε θψψθψψθωω ?? --++???? = --+++++ AB 杆的方向亦即从动件受力方向,从动件运动垂直于CB 杆方向,凸轮机构压力角为: π 2 o AB a ψψθ= --- (12) 图2摆动滚子盘形凸轮机构的演化 Fig.2 Evolution of disk cam with oscillating roller

水力计算 学习单元2 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

学习单元二 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 【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和等压面的性质。 2.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物理意义,会用基本公式进行静水压强计算。 3.掌握静水压强的单位和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度;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和测管水头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4.掌握静水压强的测量方法和计算。 5.会画静水压强分布图,并熟练应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计算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6.会正确绘制压力体剖面图,掌握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学习重点】 1.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及有关基本概念。 2.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物理意义。 3.静水压强的表示和计算。 4.静水压强分布图和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5.压力体的构成和绘制以及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本章研究处于静止和相对平衡状态下液体的力学规律。 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静止液体作用在每单位受压面积上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强,单位为(N/ m 2),也称为帕斯卡(P a )。某点的静水压强p 可表示为: (2—1) 静水压强有两个重要特性: (1)静水压强的方向垂直并且指向受压面; (2)静止液体内任一点沿各方向上静水压强的大小都相等,或者说每一点的静水压强仅是该点坐标的函数,与受压面的方向无关,可表示为p = p (x ,y ,z )。这两个特性是计算任意点静水压强、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平面与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理论基础。 2.2 等压面 液体中由压强相等的各点所构成的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称为等压面,静止液体的自由表面就是等压面。 对静止液体进行受力分析,导出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和压强全微方程,根据等压面定义,可得到等压面方程式: X d x+Y d y+Z d z = 0 (2—2) A P p A ??=→?0lim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2.6.2)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装置或顶件装置传递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应分别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生产中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 (2.6.3)

图2.6.1 推件力 (2.6.4) 顶件力 (2.6.5) 式中 F——冲裁力;图2.6.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见表2.6.1;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 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注:卸料力系数Kx,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制件时取上限值。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Fz的计算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结构分别对待,即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6)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7)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8) 为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振动,常用下列方法来降低冲裁力。 1.阶梯凸模冲裁 在多凸模的冲模中,将凸模设计成不同长度,使工作端面呈阶梯式布置,如图2.6.2所示,这样,各凸模冲裁力的最大峰值不同时出现,从而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