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推荐】最新2017人教版三数下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 (2)

【精品推荐】最新2017人教版三数下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 (2)

【精品推荐】最新2017人教版三数下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 (2)

小学培优卷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姓名: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

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3、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

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6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52天52÷7=7(个)……3(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8 、通常每4年里有(1 )个闰年,(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9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2-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2年是62周年。(2011-1949=62)

10、各类节日:

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1小时= 60分②1分= 60秒

③1日=24小时④1周=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思考

6 月12日----30日30-12+1=19天

7 月31天31天

8 月1日-----17日17天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

1、1日=24时→24时也叫0时。

2、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加单位)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5、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巩固练习

一、想一想,再填空。

1. 巴蜀学校创建于1933年10月,到今年10月是她()岁的生日。

2. 九月份最多有()个星期一,最少有()星期一

3.一年有()个月,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

《24时计时法》说课稿人教版_说课稿

《24时计时法》说课稿人教版_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年月日”之“24时计时法”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把握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换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教具准备:钟表、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画线段图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轻松掌握24时记时法,时间与时刻的区别,灵活计算有关时间的题目。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24小时计时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及其用途; 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刻和时间的意义; 3、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时间象流水,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看图写时间 24时计时法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应用的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研究24时计时法(板题) 二、新授 (二)激活经验,感悟方法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1、 24时计时法及用途 (1)、教师拿出钟表将时钟、分钟都指向“12”,告诉学生这是夜里12时,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0时。现在老师拨钟请同学们说出指定的时刻: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0时,午夜12时。小节:夜里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即24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从0时到24时的

计时法,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叫国际计时法(板题)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笑笑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电话,笑笑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去接欢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借此复习(讨论)普通计时法。〕 并指出:第一圈以夜里12时(也就是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圈以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又走了12小时。一共走了两圈是24小时。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每天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果我们每天睡觉用去10小时,吃饭用去3小时,活动用去2小时,休息游戏和路上各用去1小时,那么用在学习上就只有7小时,再平均分配到各门学科的话,大概每天每门课就仅有1小时了。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上面第3小节,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在把下午的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给原来的数加上12,而第一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更简单,不要写明凌晨,上午等,只要直接写几时。板书:1日=24时 师:我们已经清楚了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24时,这一时刻既表示1天的结束,又表示第2天的开始,所以习惯上常把夜里12时又说成0时。 师:现在,思考两个问题:(1)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是上午的时刻?下午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2)外圈的数和相对应的内圈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钟面外圈的数是按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时间的,总是比内圈相对应的数大12。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只要用内圈的数加上12来表示即可。反过来,如果告诉我们的时间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就减去12算出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三)加深理解,形成方法 师:在生活中,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我们要学会熟练地互相转换。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师:小明正在参加升旗仪式,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吃饭,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踢足球,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上床睡觉了,这时是什么时间?(学生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最新)

年月日、24时计时法专项练习姓名: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 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3、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 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6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52天52÷7=7(个)……3(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8 、通常每4年里有(1 )个闰年,(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9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2-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2年是62周年。(2011-1949=62) 10、各类节日: 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1小时= 60分②1分= 60秒 ③1日=24小时④1周=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思考 6 月12日----30日30-12+1=19天 7 月31天31天 8 月1日-----17日17天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 1、1日=24时→24时也叫0时。 2、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加单位)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5、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巩固练习 一、想一想,再填空。 1. 巴蜀学校创建于1933年10月,到今年10月是她()岁的生日。 2. 九月份最多有()个星期一,最少有()星期一 3.一年有()个月,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陈玲老师设计的教学非常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丰富了情感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孟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由于“普通计时法”的概念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提出来,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小学生一天中的3个生活片断,用多媒体一一展示,让学生通过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小朋友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先唤起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回忆,然后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告的录音,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另一种计时方法,即24时计时法。与生活的联系及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初步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有了很好的掌握。 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讲“一日=24时”时,孟老师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谈谈“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后,让学生通过“春晚倒计时”的视频明白了一天的起始时刻。这样用生活中的实例教学生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同时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在这节课的知识拓展环节,教师也选择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商店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孟老师的课堂让知识充满了活力,把教学还原成儿童的生命活动,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段快乐的智性时光。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4.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时刻信息。 2.组织交流时刻信息,提出问题:8时的时候,你猜老师会在干什么? 3.组织学生猜测。(老师在我们班上课工作;老师可能没有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或许有学生也会猜到是晚上8时......) 4.揭示答案:每天的这个时候,老师都在家里备课,为什么你们没猜到(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没猜到呢)?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讲的是上午8时,而老师指的是晚上8时。 师:是的。晚上8时和上午8时是我们惯用的12计时法,谁还知道别的计时法? 学生可能会说:晚上8时就是20时? 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我妈妈教我的;我是在收音机上听到过......)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采用这种计时法就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了。这种计时法就是24计时法。 5.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1日(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12时(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及年月日复习课教案

24时计时法及年月日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4时计时法及年月日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巩固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巩固24小时计时法,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熟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4、通过合作、交流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时间时刻的意义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日常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时间过得真快呀!时间就在我们不经意间过去了,一年年、一月月、一日日。今天我们复习年、月、日,看看通过我们的复习,谁的收获最大。

1、出示知识树,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梳理。 (组里要互相帮助,看看谁还不太会,大家一起帮助他,希望大家能积极展示。)知识树如下: 大屏幕展示:年月日 一年有()个月,()月31天,()月30天。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平年一年有()天,闰年一年有()天。 平年()星期零()天;闰年()星期零()天。 整百年是()的倍数是闰年;其他年份是()的倍数是闰年。 24小时计时法 一日里,钟表的时针走()圈,共()小时。 常见的时间单位有()。 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矫正。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整理了有关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分享一下。 1、小组交流:交流完的请举手。看到大家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想收获一定不小。那你愿意把你所知道的有关年、月、日、时的知识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吗?(愿意)好,谁来告诉我们?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适当提问:1、闰年的特点2、大小月记忆法)板书:年(12个月)平年(365天) 2月28天 闰年(366天) 2月29天

《24时计时法》观课评议稿

《24时记时法》评课稿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付志美 听了林老师的《24时记时法》这节课,至今“那时那景”仍历历在目。本课的重难点是学生对于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教学内容也比较抽象。在此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林老师在导入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资源,用课件呈现了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学生的生活作息,以此来切入普通记时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让学生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 2、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林老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融入了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注重内容的选取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激活了教材中的知识。 3、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

体现了张老师的“差异教学”的教学理念,如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区别。在教学实施中,林老师也很注重引导,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独立去发现知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有合作讨论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林老师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虽只是一句简短的话,但却看得出她对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要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的重视。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这节课中,林老师能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第1课时 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教材52页24时计时法,54页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周末的时候跟妈妈出去逛街吗?(逛过) 今天小红跟妈妈去逛百货商场,在商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9:00~21:00” 小红就禁不住想:“21:00是几时?” 同学们知不知道21:00是几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说想法,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21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24时计时法。 (1)在一天里,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板书1日=24时)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提问: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老师对学生发言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刻度,内外数相差12)小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 师: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学生思考) 生1:5外面对的是17,所以是17时。 生2:用5+12=17。 师:你们的想法都对,但在平时学习中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3)学生分组对练。

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年月日(除24时计时法) 1、一年有()个季度,()季度和()季度总天数相同,都是()天。 2、一个月当中最多有()个星期日,最少有()个星期日。 3、连续的两个大月是()和()。 4、一年当中有()个大月,分别是();()个小月,分别是()。 5、2008年下半年一共()天。2014年上半年一共()天。 6、2015年2月有()天,全年()天;今年2月有()天,全年()天。 7、2000年是()年,1900年是()年,1998年是()年。 8、平年和闰年在2月相差()天。 9、小华今年16岁过了4个生日,它的出生日期是()月()日。 10、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年。 11、2014年4月16日,小刚过完13周岁的生日,小刚是()出生的。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2016年10月1日经历了()年。 13、判断芳芳今年4月31日和爸爸去上海旅游() 14、小李的生日是五一劳动节后的第8天,小李的生日是()月()日。 15、玲玲的生日比教师节晚5天,玲玲的生日是()月()日。 16、过了7月31日,就是()月()日,这一天是()节。 17、王老师在了国庆节的前一天过生日,王老师的生日是()月()日。 18、判断小明是2003年2月29日出生() 19、2000年是()年,全年共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20、学校从1月24日开始放假,2月28日开学,这个假期共有()天。 21、判断一年=52个星期() 22、从6月1日到8月31日,这些天一共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23、学校从6月18日开始放寒假,7月21日开学,这个假期共有多少天? 24、一年当中月份天数是31天的一共共有多少天?合多少个星期?下半年共有多少天?合多少个星期,还余几天? 25、一个科学考察队乘船去考察,5月30日出发,7月12日返回,这次考察用了多长时间? 26、超市每天卖出饮料6箱,5月份一共卖出饮料多少箱? 27、某玩具店一天卖出9个布娃娃,照这样计算,从7月25日到8月15日共卖出多少个布娃娃? 28、某工厂每天节约用水2吨,求3-5月份一共节约用水多少吨? 29、2007年1月8日是星期一,1月25日是星期几? 30、2010年1月1日是星期五,1月31日是星期几?

24时计时法优质课教案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

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伴随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一天时针要走整整两圈,让学生感受两个10时,一个是上午的10时,一个是晚上的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在钟面上转动两圈,可能就会出现两次指向10,也就出现了两个10时(交互) 提问:现在你明白一天中为什么会两次出现10时了吗?(指着板书)如果只是像这样来记录时间,行吗? 为什么不行,这样记录容易产生混淆,那你有没有办法让别人不产生混淆呢?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会说什么? 二、回顾反思普通记时法,讨论设计24时记时法 谈话:为了区分开来,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上午10时。(板书:上午)睡觉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是晚上10时。(板书: 晚上) 同学们请看,如果老师像这样记录,一说上午10时肯定是在上课的这个10时,一说晚上10时,肯定是在睡觉的这个 提问: 像这样加上时间词,你还会分不清吗? (点击动画,依次给时间轴上的时刻加上时间词) 谈话:从夜里12时起,第一圈的1至4时,我们一般说凌晨;5至7时,说早上;8至11时,说上午。从中午12时起,第二圈的1至6时,我们说下午;7至10时,说晚上;11、12时说夜里。这样记录时间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把它称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普通记时法)普通计时法用加时间词的方法,很好地区分开了像两个10时这样的情况, 提问: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时间词呢? 谈话:以前咱们只是会这样说,现在明白了这样说的道理。那用普通记时法

《24时计时法》教学重难点突破

《24时计时法》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与12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和体验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朋友一天的日常生活情景:睡觉、起床、学习、吃午饭、课外活动、吃晚饭、看电视、睡觉,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日常活动。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事,从而就引出对24时计时法的探讨。通过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介绍了在1日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说明1日有24小时,因此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结合自身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如何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或道具钟、印有“时间尺”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新闻联播开场曲)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你知道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吗? 生:7点开始! 师:什么时候的7点?说完整。 生:下午的7点。 师:还可怎么说? 生:晚上的7点 师: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天黑了,我们把它叫做晚上7:00。 老师把它写下来。 板书:晚上7:00 师:老师在新闻联播刚开始的时候截取了一个画面,上面显示的时间是19:00。(出示画面)。 师:这19:00和大家说的晚上7:00一样吗? 师:19:00与晚上7:00指的都是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晚上7:00就是19:00。 2、找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早上几时,中午几时,晚上几时,电视上却出现了一个19:00,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你们还在哪见过? 让学生发言。(手机上、车票上、超市营业牌上等) 3、揭示课题 师: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晚上7: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一般称为为12时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1.学习24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24时计时法_人教新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下面我就从实验小学陈老师讲的《24时计时法》谈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完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于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但陈老师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环节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都很精准到位,各有特色,这让我感想颇多。 一、和学生谈心,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 在上课开始时,陈老师她没有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和学生谈心,和学生拉家常,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学生做朋友,这就在无形当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学生乐于学习本堂课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教师能面对全体学生组织教学,教师的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本节课教学能够看出陈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还是对教学环节的处理,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都拿捏的比较到位。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地掌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动向,师生互动恰到好。尤其值得赞赏的是教师教学的语言,亲切、响亮、抑扬顿挫,富有极强地感染力,能够至始至终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其实,有的学生喜欢这门课就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这一项的基本功。 三、本节课创设的情境能贴近生活,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上课开始时,陈老师用“同学们喜欢看春晚吗?”“在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刻是什么时刻?”等问题来导入本节课内容。这种情景的创设能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比较容易入境,收到良好的效果。从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主动探索24 时计时法的规律,提高学习兴趣。本节课中陈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作了很好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都是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通过两个钟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24时计时法评课

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是本节课的努力方向,本节课做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首先老师导入有趣,用猜谜语的形式开始这节课,导入时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天文馆里的节目时间表让孩子们体会到24时计时就在我们身边。经常用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8时在干什么,由于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不了解,所以有的学生说上早读,有的说在睡觉,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让学生讨论早上8时和晚上8时的关系,以此来引入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结合生活情境将这节课原本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同学们。这样的引入非常的生动有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冲突,激起思维的火花。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教学中老师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尽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为例,引导以合作、探究、展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轻松,课堂氛围好,力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不断强化和对比“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使用数字、记写形式上的不同,来帮助学生完善清晰的认知结构。直线型的“24小时轴”和圆圈形的“12小时钟面”进行组合对比,将两种记时法的内在关联诉诸于学生的直观感受,让“24时记时法”附着在记时法的大框架中。 在这节课的知识拓展环节,教师也选择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老师不仅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的清楚简洁,而且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24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拓展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决不放弃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 其二,老师在课堂中努力给学生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但是本节课老师也存在了不足,教师讲的过多,留给学生互动的时间较少,同时老师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若能加强一下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效果会更好。

(完整版)24时普通计时法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

年、月、日(一)专项练习 一、填空。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上午 9 时是 ()下午 5 时是 () 凌晨 2 时是()晚上 10 时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 时是 ()20 时是 () 7 时是 ()12 时是 () 3、算出下列经过的时间。 邮电局营业时间: 8:00---17:00________小时 超市营业时间:8:30---20:30________小时 火车站售票时间: 6:30---11:3013:30---20:30________小时 睡觉时间: 21:00---7:00________小时 二、我会选 1、早上 8:00上学,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____ A、 24:00 B、 8:00 C、 20:00 2、晚上 12 时是 ____ A、 24:00 B、 22:00 C、 12:00 3、表示时刻的句子是 _____ A、我走了10 分钟 B、 5 时公园见 C、 10 年过去了 4、下午 3:00上课,下午 3:40下课,这节课用了 ____ A、 30 分钟 B、 40 分钟 C、 20 分钟 5、一天一夜有 _____ A、 24 小时 B、 23:00 C、 24:00 6、从早上8 时到下午 5 时,经过了()小时。 A、 13 B、 3 C、 9 7、气象站从2: 00 起,每隔 4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 6 次,那么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A、 10: 00 B、 6: 00 C、晚上 10:00 8、小明早上6: 30 离家去上学,上了 4 小时课,来回路上共花掉 1 小时,他()时到家。 A、 10: 30 B、 11: 30 C、 12: 30 三、判断 1、 12 时是零时。() 2、 20 时是晚上10 时()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评课稿范文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学生有所得的课;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课;也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课。纵贯整个教学过程,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课程理念。 一、能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认识24时记时法,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教者实施导入部分时,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新闻联播》音乐及时间出发,让他们说出时间,然后再看右上角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法,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记时法,从而引入新课内容。再如:新授中讲授时间表示法的转化时,也是通过学生进行对比及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转化方法的,教者没有更多的解释。在重点教学时,充分设问,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共同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提升。在0点与24点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时间线的作用,突破了难点,学生一看很明了。 二、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教者在新授过程中,没有更多的讲解,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让学生提问题,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如:今天的研究内容是什么??提出了: 看到什么记时法? 看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哪一种? 问题源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生间的思维进行了碰撞,这样掌握的知识才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意识。最后,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得出了两种记时法的名称,不同点及喜欢的记时法。至于哪种记时法好,众说纷纭,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也很民主,生生、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民主,最终老师进行了总结,各有千秋。其实,在这里可说明一下,口语中经常用12时记时法,书面语中经常用24时记时法。当下一节课进行有关时间计算时,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什么记时法好了。在新授小结中,也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学生的提问很真实,很有价值。 三、能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有效、生动的现代教学 本节课教者没有大量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两处:一是导入部分,播放了《新闻联播》视频;二是结束部分,播放了钟面上分针与时针行走24小时的过程,并及时对应显示24小时记时法,并且配了月亮及太阳的图示,显得很生动,很有效。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形象,很直观,很有效。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板书很合理,一看就知道,两种不同的记时法,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教态很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的语言也很有启发性,语调适中。 几点建议: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评课录

《24时计时法》评课 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针对这些问题刘兵老师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记时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的转换。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无论哪一种用法,可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 教学中周老师向学生提供了很多生活方面的例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刘兵老师很有激情的,能够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技术

的优势,使问题、场景等的呈现更加直观,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作用。

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板书时,时针走第二圈是从中午12点开始而不是从下午1点开始,还有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动笔写的少。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最新人教版《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这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在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同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 学情分析: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理解24时计时法。 重点难点 1.认识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 师: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出的? 生:7点钟 师:早上7点吗?是哪个7点? 生:新闻联播是晚上7点播出 师:(板书:晚上7:00)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时刻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新闻联播片头画面) 师:画面上有写着“晚上7:00”吗? 生:写着“19:00”(板书:19:00) 2、揭示课题 师:19:00与晚上7:00指的都是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吗?那晚上7:00就是19:00。手指19:00,在电视上会看到这样的写法,指晚上7:00,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会看到这样的写法,其实这是两种我们要用到的不一样的计时方法,板书:“计时法”。 师:出示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同桌交流:它们分别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什么时候?(学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08:30 金色童年上午8:30 09:00 儿童英语上午9:00 12:00 新闻30分中午12: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